珍惜 | 俞遜發老師唯一存世簫曲——即興《櫻花夢》

? ? ?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櫻花夢,改編自日本民謠,俞遜發唯一留存的簫即興演奏錄音

俞遜發先生(1946年1月8日-2006年1月21日)

《櫻花夢》是已故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遜發老師生前所創作的一首洞簫曲目,收錄在他本人所著的《中國竹笛》下冊中。俞遜發老師向來以笛著稱,而在洞簫方面,則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也沒有太多的作品流傳下來。現今我們能夠聽到的簫曲,基本上僅有三首——根據廣東音樂改編而成的《秋水龍吟》,收錄在《中國竹笛》中的《形影》以及《櫻花夢》。

一、《櫻花夢》的理性審美——從樂曲結構,調式布局,旋律發展來看

在《櫻花夢》樂譜的右上角,標明此曲為俞遜發「即興演奏」,這說明樂曲已經蘊含了相當的感性因素了。但正如「句無章法不成文」,即使是即興演奏出來的樂曲,也必然體現著一定的布局,內含著一定的結構。根據《中國竹笛》的譜例與俞遜發老師的錄音,《櫻花夢》全曲的結構為:

(圖1-1)

雖然只是即興演奏之作,但如果聽過樂曲錄音,看過樂譜,我們就會發現它的結構相當的清晰——樂曲有兩個主題,一個為日本民謠《櫻花》的曲調,我們可以稱作「櫻花主題」,也是全曲的核心所在;另一個為副主題,系曲作者原創,全曲就是在這兩個主題的來回交替之間發展的。除了兩個主題之外,樂曲的開頭還有一個佔有一定篇幅,節奏非常自由的引子,結尾還有一個自由而短小的尾聲。在節奏方面,也以副主題II與展衍部分為軸,前後呈現出「散—慢—中—快—中—慢—散」的對稱性布局。由此可見,所謂「即興創作」,其實也體現出曲作者的精心設計。

許多聽眾之所以喜歡《櫻花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歡樂曲所呈現的「日式的曲風」。它聽起來與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音樂如此的不同,常帶給人們一種「神秘」、「空玄」的感覺。其實這種所謂的「日式的曲風」,與樂曲所採用的調式與音階密切相關。《櫻花夢》在調式音階方面體現出來的創作風格是完全日本化的,筆者在這裡先對日本邦樂中的調式音階體系做一個粗略的介紹。

日本邦樂(傳統音樂)的音樂理論根源在於中國,與中國類似,都是東亞五聲體系音樂中的一員。不過經過幾千年的內化,日本邦樂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日本邦樂使用的音階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民謠音階,都節音階,律音階,琉球音階(如下圖)。

(圖1-2)

其中,民謠音階與律音階被稱為「無半音五聲音階」,因為它們的音階中,相鄰的音只存在大二度,大三度和小三度三種音程關係(如中國傳統五聲音階)。另外兩種音階則被稱為「有半音五聲音階」。其中,「都節音階」可以被看做是無半音五聲音階「律音階」的「陰化」,即是對音階中III級和VI級音進行降低處理,使原本大調色彩的音階具有小調色彩。被「陰化」後形成的都節音階,相鄰音之間呈現小二度—大三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的關係。並且,由於都節音階是由兩個「小二度—大三度」的三音列構成的,在進行的時候通常會從和諧的大三度進行到不和諧的小二度,而且有時還會有增四度的進行(bVI級到II級),因此聽起來不像無半音五聲音階那樣平穩,會有「神秘」的色彩。

(圖1-3)

由於律音階實際上是一種徴調式音階(so-la-do-re-mi-so),降低了III級和IV級音之後,如同西方的大調的同主音小調一般,雖然主音的絕對音高沒有變化,但首調唱名法中的調式主音要低於同主音大調小三度。因此都節音階可以看做一種特殊徴調式的音階。(so-bla-do-re-bmi-so = mi-fa-la-si-do-mi)筆者注意到,《中國竹笛》書中的《櫻花夢》在部分記譜上(引子,1-4,22-61,85-89小節),用的是bE調系統的si為主音的「si-do-mi-#fa-so-si」的音階,這其實是不恰當的。應當寫成bB調系統的mi為主音的「mi-fa-la-si-do-mi」音階。

(圖1-4)

《櫻花夢》全曲以都節音階和調式為基礎,引子和副主題為D徴都節調式,櫻花主題則轉到了下方五度關係的G徴都節調式,隨後副主題I與展衍以及櫻花主題I則回到D徴都節調式,櫻花主題II則又轉到G徴都節調式,最終全曲在D徴都節調式的尾聲上結束。由於樂曲的轉調都是近關係轉調,因此聽起來天衣無縫,一氣呵成。

而《櫻花夢》旋律發展的特點,則重點體現在通過靈活變換和處理,簡單的材料可以表達豐富的樂思之上。「櫻花主題」雖然使用了單一的民謠《櫻花》的曲調,但作者通過力度變化,調性變化和旋律變化三種手法賦予了三段主題不同的性格。「櫻花主題」第一次出現時,為D徴都節調式,氣若遊絲,具有朦朧而細膩的美感;第二次出現時則轉到了G徴都節調式,相對前調高了一純四度,聲音嘹亮如歌,具有明亮的美感;最後一次出現時回到D徴都節調式,採用弱奏,並在旋律上做了少許的改動。三段主題分別在調式,力度上呈現對稱性的起伏,從而使得樂曲的情感更加豐富(圖1-5)。

(圖1-5)

樂曲的副主題則採用了變奏展衍的手法進行發展,副主題在旋律上簡單樸素,每個樂句,甚至到每個樂匯都基本上是從主音開始,在主音結束。副主題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是如歌的,速度在每分鐘60拍左右,而第二次出現時則在原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跳躍式變奏,節拍由4/4拍改為2/4拍,速度變成了小快板,活潑輕快。

(圖1-6)

簡單的主題,靈活的展衍,近關係的調性變化,這些都是即興創作常用的手法。俞遜發老師在創作《櫻花夢》之時,能夠將這些創作手法融合起來,並且進行一定富有邏輯性的布局,使樂曲不僅僅只有內容美,旋律美,還富有結構美的特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也許也是《櫻花夢》為什麼能夠得到聽眾青睞的原因。


曲譜參考:


推薦閱讀:

周老師: 愛情、生活、事業篇1
趙向陽老師教你奇門入手式續(上)
李山玉老師象數療法典型病例 (十一)
陳老師講八字正財的應用

TAG:櫻花 | 珍惜 | 即興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