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淺釋—全經概要
06-14
1主講:法聞法師我們開始學習《妙法蓮華經》!今天主要是了解一下《妙法蓮華經》基本的概念。在座大家以前讀誦過這部經沒有?肯定有人讀誦過,甚至看過別的大德解釋這部經的可能也不少。我們這次學《妙法蓮華經》,主要從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認識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就是佛祖所說教法的經典裡面所佔據的位置,他的重要性;第二點就是要認識到這部經有二十八品,我們以後逐品的、一品一品的來解讀其大意,不可能詳細逐字逐句地解釋,那量就太大、太多了;第三點就是我們擇其中重要的幾品來詳細地解釋,比如大多數居士也許沒有全文讀誦過《妙法蓮華經》,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讀誦過其中的一品,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是本經的第二十五品,我們要詳解《普門品》。還有就是唐代的一位法師,因為讀《妙法蓮華經》而大徹大悟,之後他寫了一首「妙法蓮華經之歌」,很對仗、很押韻,我們以後會學到「妙法蓮華經之歌」,感興趣還可以把他背誦唱出來,「妙法蓮華經之歌」涵蓋《妙法蓮華經》大意,文字也非常優美。首先我們看《妙法蓮華經》,認識一下他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早期最早從印度傳到我們中國來的大乘經典之一。這部經的翻譯法師是我們很熟悉的《佛說阿彌陀經》的翻譯師——鳩摩羅什翻譯的。我們知道佛教的經典、經咒、名號,都是從古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這個翻譯人很重要,經典從古印度梵文翻譯成我們漢文,翻譯的準不準確很重要。兩千多年來,大家一致公認兩大譯經師,他們所翻譯的是絕對非常準確。早期的一位就是鳩摩羅什大師,還有後期的就是玄奘法師,他們兩個所翻譯的經典大家公認非常準確,完全可以信得過。我們知道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經典的特點跟玄奘法師有所不同,他主要是直譯,早期翻譯都遵從直譯法,直接的翻譯,基本上按照佛祖所說的話來對應我們漢語裡面相應的詞,幾乎不加譯者個人的意思,這就叫作直譯。玄奘法師不同,他的譯經風格,接近於義譯,義譯不一定加譯者個人的意思,但是從語句上、措辭上更顯得比較精要一些,這是兩種翻譯風格的不同。這對我們後來學習經典、學佛法也很重要,我們一看到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經典,就知道保留了佛祖當年的意思,字裡行間,不加個人的意思,是直譯。2《妙法蓮華經》一共二十八品,就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二十八章節。品就是一段、一節的意思,六萬九千餘字,收錄於《大正藏》第九冊。這是古人一致公認的三大經典之一,三個最重要的大乘經典就是《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還有《華嚴經》。這三部經典號稱是大乘三經。要從佛祖的言教、教下,想明了教理、教義的話,三藏十二部,《大正藏》不一定全部要讀,但是至少這三部經要讀完。《妙法蓮華經》又叫作大乘了義經典。經典分了義和不了義兩類,不了義的是什麼?相對於了義經典,就有一個不了義。不了義的經典,比如說《八大人覺經》,也接近於大乘經典,他是不是了義經典?還不是。因為他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我們把他稱為不了義經典。不了義就是他沒有直抒如來本懷,佛是在方便說,在用比較簡單的、容易理解的這種方法來逐漸地開示我們。他沒有顯現出大乘、最上乘、一乘法的思想。相對於不了義的大乘了義經典,像《妙法蓮華經》是一乘圓教,表示清凈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直抒如來本懷。像我們上次說禪一樣,佛法就是佛法,不會說佛法在《妙法蓮華經》里是這樣的,在《楞嚴經》里就是那樣的;或者在小乘里這麼說,在大乘裡面就不一定那麼說。佛法不是這樣的,不管是哪一部經典,只要是大乘了義的,他的意境都是一樣的、統一的。不了義的經典就不一定了,那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不是真正的佛法。《妙法蓮華經》是了義經典,我們要知道這一點。我們看經題,「妙」是深妙、微妙的意思,是深奧不可測,不是不可測,其實是難測、深奧難測。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就是說微妙的、不可思議,不可以用我們習慣的凡夫知見,也就是我們眾生的這種思維方式去思考他、琢磨他,是這個意思。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方式,要用我們習慣的、慣用的這種思維方式去思維、推究妙法的話,那是不可得,故稱為「妙」,「妙」的含義是這樣的。反過來說,「妙」本身就是不能以固定的思維模式、思維方式去認識這個法,這樣才叫「妙」。要以固有的思維模式、思維方式去認識法的話,那就不是「妙法」。你要認識「妙法」,必須要轉換你的思維方式。這個難以認識的「妙法」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所謂三藏十二部都包括在內的一切法。這個「妙法」的境界是不思量、不分別,這個說法其實還是有點抽象。我們說「妙法」就是大乘佛法,也就是一乘了義的不二法門。對這個妙法古人還有一個說辭,總結的好:「含一切法,泯一切相」,故稱為妙法。認識到、領悟到妙法,我們對世間所有的法就會一聞便知,他是什麼來路、什麼情境、他的來龍去脈,我們就能有一個大概的不思而得。認識「妙法」,達到「妙法」的境界,一切理就會在這種大圓鏡智中3不思而得,不用去推理、推敲,當下就能夠領悟。這是我們為什麼要認識妙法,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明了世間一切法。「蓮華」在這裡代表了中道了義、圓頓大教。佛經裡面經常引用蓮華,很多大乘經典里都能看到蓮華這個詞。佛祖引用蓮華來比喻說明一乘了義、不二法門的這種殊勝。為什麼用蓮華作形象代表?因為蓮華是「花果同時」,他代表佛法裡面的「因果同時」,因果是同步的、因果相續,有因便結果,果又是下一個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蓮華在水面上開花的時候,他根上蓮藕也開始結成了,就結果了,所以說花果同時。這在其他的植物裡面很少有,其他植物是先開花、後結果,時間上有先後;或者有的植物只開花、不結果。這就像世間有些學問,理論上很華麗,但實際上他是一無是處,沒有實際意義,光開花不結果。有的花開得很大、很美觀,結的果不見得跟花相應,不一定花好果也美。蓮華則不同,花果同時,開花的當下,蓮果自成。這是佛經裡面經常引用蓮華作形象比喻的真實用意。蓮華就代表了種善因的同時,善果如影隨形。相反,惡因,就是做惡呢,惡果緊隨其後,幾乎就是同步的、同時的。再進一步,從善因到凈因,修凈土的,結的是凈緣,修的是凈因,清凈之因,就會得清凈之果。清凈之果是什麼呢?就是出世的、出輪迴的、出六道的。用蓮華來表示因果同步、因果相續,「如是因、如是果」,這個意思。花果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理論與現實」、「理想與現實」,是可以同步的。不是說先設置、規劃理想,然後再一步步於現實中去實現。真正的理想就是在現實的基礎上,依據現實而當下就對現實進行規劃,去實現理想。我們經常說在佛菩薩面前燒香、拜佛,都是有原因、有目的、有動機的,都有所求。只有兩種人無所求,一種人他還沒有出生,另一種人是已經到了凈土或者是到了天國,才無所求。只要生命在繼續,在時空裡面,你的活動就一定有所求。有人自己很清高,說我拜佛就拜佛,我無所求。如果你無所求,那你拜佛的原動力是什麼呢?想拜佛的第一念是怎麼產生、怎麼形成的呢?追根究源,他還是有所求。「求」本來就是我們生命活動的動力,「求」並沒有過錯,關鍵是「求」要有效、要合理,這就叫作善願,要正當的求。佛法正好是幫助我們找到這樣一個合理實現自己願望、有效實現自己願望的方法,直接的方法。他就拿蓮華代表理論跟技術,或者是指導思想和我們的行為是同步的、是一致的。理論跟實踐必須要相應,理想跟現實必須要緊密聯繫、連接,這就叫作花果同時。對修行來說,有人就是爭來爭去,這個凈土宗,是現在修的時候就往4凈土靠近,還是等百年之後才去凈土呢?就有這樣的爭執。其實從大乘了義,從蓮華這個角度來理解,當下就是!凈土是五濁惡世的穢土轉化過來,而不是穢土以外單有一個凈土。凈土之所以是凈土,就是相對於穢土而言才有一個凈土,如果離開穢土,那個凈土是不是真凈土呢?沒有穢土來比較的話,相對照的話,那個凈土是真凈土嗎?不見得是。所以凈土的修法,必須還要在煩惱中修、在穢土中修。這就像蓮華一樣,只有污濁的泥裡面才能生長,才有養分,才能長出美妙的蓮華,而且果實就是埋藏在濁泥裡面,他不外顯、不外露。《妙法蓮華經》從經題來看,顧名思義,就已經把全文的大意都顯現出來了。關鍵詞就是「妙法蓮華」這四個字,要全稱經名才好,簡稱對經不是太尊重,要全稱。就像我們凈土宗念彌陀聖號一樣,就要念「阿彌陀佛」,或者是六個字全稱「南無阿彌陀佛」,有的人將「阿彌陀佛」簡稱為「彌陀佛」,「彌陀佛」太簡化了,把最重要的「阿」,能代表宇宙最母音的「阿」給省掉了,這不如法。如果只念「彌陀佛」,不念「阿」的話,用起功來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影響修行的效果。對於《妙法蓮華經》來說也是,我們應該稱全名才好。「妙法」指的是什麼呢?從理論上來講,講一乘法、不二法。「蓮華」是比喻,形象地講「妙」在什麼地方,他的殊勝處:第一是花果同時;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內斂不露。日本專門有一個宗派叫「法華宗」,他們修行就依據《妙法蓮華經》這一部經典,主要讀這一部經典。把這部經讀熟了以後,念的時候就不用念全文,就直接念經題。就像我們念「阿彌陀佛」一樣,他們就反覆地念經題、經名。有時候加「南無」兩個字,「南無妙法蓮華經」,他總是念經名,這是日本人妙法蓮華宗的修法。就像我們讀《阿彌陀經》,熟讀了以後,也可以直接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一提到「阿彌陀佛」就能夠聯想到《阿彌陀經》中所說的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以及極樂凈土的依正莊嚴。這就叫作以經題,或者以佛的名號來代表所有的功德。這就有點像我們現在商業上所說的品牌,品牌就代表一個企業已經形成的社會公認的影響力、實力。就像「可口可樂」這四個字就有很大的價值,有很大的品牌效應。佛法裡面的修法,也是這樣,念阿彌陀佛也是這個意思。在念阿彌陀佛之前,我們對阿彌陀佛及其凈土一定要熟知,要有很深刻的領悟,形成這個概念以後,我們就直呼阿彌陀佛名號,他所代表的種種功德自然就包含在裡面了。如果對阿彌陀佛真實概念不完全了解、熟知的話,那你念的時候也不知所以然,就沒有足夠的信心,也不明了究竟是什麼意思,影響我們修行的效果。同樣,讀《妙法蓮華經》,先要把全經文都有個大概的了解認識,而後5我們可以簡要的,以普門品為代表,或者以妙法蓮華經之歌為代表,或者直呼經名,就知道《妙法蓮華經》的境界,聯想到他所涵蓋的大意。這部經是一乘圓教、清凈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妙法蓮華經》是釋迦牟尼佛祖晚年所說,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這裡有一個「權」與「實」,「權法」與「實法」,「權」就是權宜之說,就是方便說,初級地引導我們認識佛法、認識妙法。「實法」、「實說」是開門見山,直下、直示、直接和盤托出如來的本意、本懷。《妙法蓮華經》屬於實法,圓融教法。「圓融」指什麼圓融呢?佛經裡面經常提到圓融,我們現代漢語裡面也經常用到圓融這個詞,最早出自佛經。圓融是圓通融會的一個簡稱、簡說。他是一個悟境,悟的境界。通過學習《妙法蓮華經》,能夠提升我們悟的境界。我們從佛祖那裡可以學到認識事物、改變認識角度、轉換我們認識思維方式的認識觀,佛的認識觀。佛的認識觀的好處就是我們看事物更圓融,這是實際的現實意義。他是大小無異,泯大小,沒有大小的差別;顯密圓融,沒有顯密的差別。我看到很多人修法,說是密宗,是修密法,雖然他標榜修密法,但是卻不懂密法,也沒有密法。真正的大法是什麼呢?沒有什麼顯密的區別,你自己區分你是密宗,覺得你很高深,高深不一定是大法,真正的大法不一定高深,最能普及的才是真理。只有個別人才能夠認識,一般人望塵莫及的,那就不是大法,就不是密法。《妙法蓮華經》顯示了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這裡提到一乘了義,我們一定要把經教里的名詞,像一乘了義、圓融、微妙,要有概念上的認識,其實都指的是一個道理一個意思——就是佛祖的微妙法、佛祖的本意、佛祖的本懷,用不同的詞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有時候叫圓融教法,有時候叫一乘,有時候叫了義,都是一個意思。在五時判教,《妙法蓮華經》屬於最後一時,和《涅磐經》是一個體系的,都是佛最後尾聲說法,作總結性的說法。古人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幫助我們更能開悟,《妙法蓮華經》就直接幫助我們成佛、當生成就。因為他是佛祖說法最圓,四十九年說法最後把他所悟的、所證的妙法一點也不保留地全部展現在我們面前。因為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妙法蓮華經》也被譽稱為「經中之王」,這是《妙法蓮華經》在整個佛祖教法、經教里的地位,被稱為當生成就、成佛的「經中之王」。他是佛祖說法最後高度總結概括的大法,把他稱為妙法。6我們再來看《妙法蓮華經》的歷史淵源。認識一件事物必須要知道他的身世、他的來歷、他的出處,這非常重要。沒有無因之果,沒有橫空出世的東西,事物都有淵源。這對於我們正確地、完整地、準確地認識事物很有好處。《妙法蓮華經》的歷史,也就是佛祖所說這部經的緣起,是佛祖晚年在靈鷲山所說,跟靈山會上給迦葉尊者傳法在一個地方,傳法也是佛祖晚年的時候,禪宗是晚年的時候在靈鷲山所傳。他是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妙法蓮華經》成經是在公元前後。其他很多大乘經典,像《大般涅磐經》、《楞嚴經》、《優婆塞戒經》都引用過《妙法蓮華經》裡面的原意,可見這個經成立比較早,比《楞嚴經》早。成立年代是怎麼說呢?他指的是通過口口相傳,記錄成文字。佛祖那個時代,還有佛入滅後很長的時間,佛經的傳誦都是靠佛弟子口口相傳,沒有文字。大概到了佛入滅四五百年之後,佛經才開始整理成文字,記錄成文,叫作「結集經典」。《妙法蓮華經》於西北印度結集而成,最初經本不太完整,而是像《華嚴經》一樣,次第結集、增編而成。「序品」、「方便品」、「譬喻品」相繼成立;其次,「見寶塔品」、「勸持品」成立,接著是「從地湧出品」、「如來壽量品」、「如來神力品」。較後再加入「分別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其中「見寶塔品」被認為是反映了菩薩團體以佛塔為中心之信仰;「壽量品」則反映了菩薩們的佛陀觀—— 將佛陀視為體現永恒生命者,久已成就,壽命無量。歷史淵源說明了一點,就是大乘經典記錄成文字都比較晚,晚的原因也正體現了大乘法自身的特點:大乘法是究竟圓滿法,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用現在話說是集體創作,不一定是佛祖原原本本一口氣說了一部大經。就像我們儒家的很多經典,包括道家的《道德經》,《道德經》的作者是誰?太上老君。但那裡面的內容是太上老君一個人的思想嗎?也不見得,他也是總結、學習前人的;更有《易經》,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比較神秘的《易經》,他的作者是誰呢?也不可能是一個人,而是古人整個文明成果的大匯總。佛教大乘經典也是這樣。在佛入涅磐四五百年以後,大乘佛法開始興起,因為小乘真是太有局限了,依小乘修行的是什麼呢?是「聲聞」、「緣覺」二乘,又稱為原始佛教。小乘人對佛一時一地的語言認得很死, 不願意改。但佛當時說原始教典的時候,是有針對性地,他是因人因時因地而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再加上不同的人,如果還套用原始教典的說法就不適應了。所以那是權宜之說,可是小乘人就執以為實。大乘就是在原始經典的基礎上,一些有修有證的修行者都通過實踐經典,進而對經典領悟得更充分、更透徹。反過來他們在整理佛祖當年口口相傳的經典的時候,就會更準確、更完備。把這樣的一種7表述記錄成文字,當然他們是很尊重佛祖當時的原義、原話,不過在安排每一品是什麼品,在表述的時候,對於佛祖當時的有些話,有些記憶強的弟子他不見得證悟的功夫高,他只是原本地敘述出來,但並不理解,通過有成就大德的一致發揮,更完備地表達出來。所以說大乘經典是集體智慧的經典,這是大乘經典的特點。龍樹菩薩就是當時大乘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活的年代是公元一百五十年至二百五十年,是古印度的一位大修行者。他開始的時候是狂妄之徒,做了很多破壞社會,不利於眾生的事,後來碰到了佛法,他覺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非常聰明,一下就悟到了大乘佛法。還有很多著作,像《中論》、《大智度論》。像龍樹菩薩這樣諸多有修有證、證聖果的大修行者,他們就總結佛祖的精神,精神不變,但形式要變,要與時俱進,這就是大乘佛法的興起。傳到我們中國來的主要是大乘佛法。現在全世界都公認世界佛教的重心是在我們中國,全世界的重心在中國。為什麼?就因為代表真正佛法,一乘了義法,真正體現佛祖如來本意的妙法在我們中國。前些年,陸續開了兩屆世界佛教論壇都在中國,參加世界佛教論壇的有上百個國家的佛教團體。或者有人這樣形容,如果說佛教像一棵樹的話,根在印度,開花結果在中國。傳到今天,小乘佛教對我們大乘經典有微詞、有看法,說那不是佛親口所說。對於這個說法我們不要擔心,不能這樣看,越是這樣越能夠說明大乘法,或者說一法,要「依法不依人」。佛教本身是重法,不重佛,佛是從哪裡來?是通過修妙法,眾生才成的佛。佛祖當年就已經說過了要「依法不依人」,不要說我說的每一句你們死搬硬套的,我出口的就是經典,我出口的就是真理嗎?不見得。法的住持、解釋在僧團、在團體,通過三寶,佛、法、僧,來體現正法。小乘人說大乘法靠不住,這正好從正面體現了大乘法的殊勝、寶貴,依法不依人的嚴肅性。《妙法蓮華經》的主旨也就是中心思想是什麼呢?《妙法蓮華經》是在「聲聞」、「緣覺」、「菩薩乘」對佛法見解種種不同的背景下,結集而成的代表作。他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會三就是會「聲聞乘」、「緣覺乘」跟「菩薩乘」,因為這之前很多人對什麼是佛法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妙法蓮華經》會三歸一,融會三乘為一乘(佛乘)。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說、權說,「二乘」,即「聲聞」、「緣覺」乘最終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開啟了「回小乘向大乘」的門徑,這是一種嶄新的學說思想,也是本經的主要所在、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妙法蓮華經》是佛教界自古以來一致公認的,8與《楞嚴經》、《華嚴經》共稱為大乘三經,絕對是能代表佛祖真實義,能帶領我們成佛的經典!《妙法蓮華經》真是與我們有緣,能夠聞到佛法,竟然與佛法有這樣好的緣份,如果我們不趕快參學,真是很可惜啊!作為佛弟子必須參學這部經典,經中對於妙法的含義說得非常經典。不學這部經,我們對佛法的種種疑問就得不到解答。學習了這部經以後,對有關佛教、佛法的不同說法我們就能明了了,對有爭執的地方就會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來圓融。還有通過學習《妙法蓮華經》,我們才能夠認識真正的佛法,就是妙法。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裡。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四
※妙法蓮華經大意(第五十一集)
※妙法蓮華經擊節----明憨山老人
※上夢下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27
※妙法蓮華經淺釋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