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聯秘史——喀琅施塔得水兵兵變之謎

  喀琅施塔得水兵在十月革命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勛,可就是這支部隊,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的第四個年頭,卻發動了兵變要推翻布爾什維克的專政。兵變被蘇俄政府以殘酷的手段毫不留情的嚴厲鎮壓下去了。此後蘇聯政府對這一革命功勛部隊的「叛亂」宣稱的官方口徑是「受外國勢力支持的白衛軍分子、社會革命黨人和無政府主義者發動的反革命叛亂」。

  從那時起,有關喀琅施塔得水兵兵變的事件在蘇俄的歷史上一直是諱莫如深,所有的涉及事件的材料都是絕密的。這一影響了早期蘇俄政治進程的事件究竟如何,也很難查證。

  時光到了1994年的1月10日,那個蘇聯政權已經解體,這一天,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發布政府令宣布參與喀琅施塔得事件的人士無罪,並為他們修建紀念碑,70年,歷史的結論截然相反。這讓好奇的人們進一步想要了解,1921年的春天發生的那場兵變究竟是為了什麼,過程和結局又是如何?

  撥開歷史的雲霧,重新了解這一歷史事件之謎,它牽涉到一個很深的背景就是布爾什維克上台後奉行的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了解這一政策將有助於我們了解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兵變背景。

  「喀琅施塔得衛戍軍和工人發動的反革命起義是今年2月下旬在彼得堡一些工廠突然爆發的騷動和工人發動的騷動和罷工的直接的合乎邏輯的發展。」

  這句話是1921年4月,擔任全俄肅反委員會特派員阿格拉諾夫在呈交給肅反委員會主席團關於喀琅施塔得事件調查報告中的一個結論。在這個蘇聯政府認定的的所謂「反革命事件」官方口徑中逗露出一個很關鍵的事實,就是為十月革命立下汗馬功勞的喀琅施塔得水兵突然造起了布爾什維克的反,與當時俄國整個局勢密切相關。

電影《列寧在十月》

臨時政府領導人克倫斯基

  十月革命,沒有什麼炮響,死了六個人,布爾什維克輕易的上台了,這個速度是超出很多人意料的。蘇維埃政權成立後接受的一樣是個爛攤子,這是與德國進行的一戰還在繼續,前面我們介紹過了,布爾什維克是簽署了內容上割出大量土地的、喪權辱國的《布列斯特和約》以後才結束的,這個條約的簽訂是激發了國內很多反對派的不滿的。

鄧尼金

高爾察克  俄國這一推出戰鬥,協約國不幹了,積極支持準備武裝干涉俄國內政。同時沙皇時代的舊的俄國將領們也對布爾什維克的上台表示不滿,集結白衛軍準備反抗了,當時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一樣是內憂外患的。這樣的背景下列寧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做出了重大的政策性調整,他不是兌現那個革命前許下的美麗承諾「和平、土地、麵包」,而是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關於這個政策,我們下一篇詳細介紹,先介紹一下列寧這一時期的知道思想。

  我們前面介紹過,布爾什維克在十月革命上台前是得到過當時作為俄國帝國的德國政府的經濟支持的,其黨費的來源一部分是出自德國方面,而列寧本人在回國的路上途徑德國也得到過德國的協助,布爾什維克定下的鬥爭策略就是變「帝國主義的戰爭為國內戰爭」,這個目的應該說是達到了的,但是與德國的停戰並沒有結束戰爭,反而讓國內外所有凡布爾什維克的力量開始聯合起來。

  俄國打起了內戰,列寧要利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切條件來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王康在《子夜》第一季《蘇維埃興亡》一套片子中曾經特別介紹到列寧的一個觀點,我認為很重要的——列寧把整個與西方建立起外交關係、正常的貿易關係和爭取西方的貸款這三項目標全部作為一種策略,要利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縫隙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所用。

  列寧這樣說過:「我們要非常仔細地、謹慎地、小心地、不聲不響地、非常聰明地利用資本主義的一切縫隙為我們所用,我們要來尋找我們的同盟者,哪怕是臨時地、不可靠地、動搖地、猶豫不決地都沒關係,不懂這一點就不懂什麼叫科學的馬克思主義。」

  這是一個典型的革命機會主義這和他的機會主義思想,列寧一定程度上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推薦閱讀:

關於《她改變了蘇聯》,一點想和大家說明和探討的問題
94歲的衛國戰爭老兵:普京背叛了我們
若希特勒聽從曼施坦因建議,庫爾斯克會戰蘇聯會慘敗?
蘇聯解體的原因分析
蘇聯載人登月歷史回顧:為什麼蘇聯沒能實現載人登月?

TAG: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