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飲食技巧降餐後血糖
無論是對於糖友,還是健康人,控制餐後血糖都十分重要。除了使用降糖藥物,掌握正確的飲食及烹調技巧也有助於控好餐後血糖。
1.戒掉甜食,控制主食。控血糖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不吃過多甜食和澱粉類食物。如果在飯菜、點心或湯粥中加糖,不僅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量,還會令人胃口大開,不利於控制體重。因此,要革除對甜味的癖好,盡量不吃加糖的食物。
同時,還要少吃澱粉類主食。米飯、饅頭、麵條等需要限量;如果吃了甘薯、土豆、山藥、芋頭、藕、甜玉米、甜豌豆、嫩蠶豆之類含有澱粉的食物,都要相應扣減主食的量,保證一餐當中碳水化合物總量不過多。比如說,吃了「土豆燒牛肉」或「排骨燉藕」,米飯就要減量。
2.減少米面比例,多吃雜糧蔬菜。我們每天都要吃主食,即澱粉類食物。不同的澱粉類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差異很大。例如,大米澱粉中支鏈澱粉含量高,較易消化。綠豆中直鏈澱粉含量高,消化速度就較慢。大部分雜糧、雜豆、薯類,都比白米白面的血糖反應低。主食若只吃精白米和精白麵粉,血糖很難控制好。
3.食物粗加工。粗加工的食物不僅有嚼頭,還升糖慢。一般來說,食物加工得越精、打得越碎、烹煮得越軟爛,消化就越容易,餐後血糖上升也越快。比如說,吃饅頭、麵包的餐後血糖上升速度比白糖有過之而無不及。相反,那些不夠軟爛、需要細細咀嚼的烹調方法則有利於平穩餐後血糖。
有些人愛用豆漿機把雜糧打成糊糊,但這樣會使食物更易消化、升糖更快,因此不適合糖友。糖友吃雜糧還是應當直接整粒蒸煮。
4.進食順序先菜後飯,且多菜少飯。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進餐順序很重要。先吃對血糖影響小的食物,後吃澱粉類主食,能延緩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例如,先吃一碗少油烹調的蔬菜「墊底」,再配著魚、肉、豆製品和其他蔬菜一起,一口菜肴一口米飯,血糖的波動就要比先吃米飯小得多;一小口飯配一大口菜肴,就比大口吃飯、小口吃菜時血糖波動小得多;大量蔬菜、少量魚肉配合一碗米飯,就要比少量蔬菜、無魚肉、米飯為主的搭配升糖慢。
5.改變烹調方法,少油多醋。研究發現,高脂飲食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建議盡量採取少油烹調,比如用蒸煮、涼拌替代爆炒、油炸,用不粘鍋替代普通鐵鍋,都能輕鬆減少烹調油用量。而用餐時配合醋和其他酸味調味品能夠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當然,控糖只是維護健康的一個方面,並非全部。無論是否需要控糖,都要把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吃夠。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少了哪個,都會讓人體代謝功能下降,活力下降,甚至提前衰老。所以,健康飲食的秘訣是少油少鹽,新鮮天然,提高單位重量食物中的營養質量,萬不可為控糖而讓自己每天陷入飢餓痛苦當中。須知低血糖比高血糖還危險,持續低血糖狀態不僅損傷大腦,還可能導致意外事故而造成傷害。
在控制飲食之外,切勿忘記增加運動、強化肌肉,這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打敗糖尿病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如何吃好又不升糖(相關鏈接)
1.外出就餐時,點一個「雜糧筐」或「五穀豐登」之類含有薯類、玉米和南瓜的「菜」,省掉米飯。
2.早餐把主食換成燕麥粥,午餐把主食換成蕎麥麵,晚餐把主食換成無糖雜豆粥。
3.早餐還可以用豆腐腦、豆漿、牛奶、雞蛋或堅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能有效減小餐後血糖波動。
4.若單位食堂沒有全谷雜糧,可以自己晚上用壓力鍋預約,煮一鍋加了一半燕麥、紫米、紅小豆等的雜糧飯。早上飯自動煮好,帶一飯盒到單位,作為中午的主食;剩下一部分冰箱冷藏,晚上回來還可以吃。
5.盡量不喝果汁,而是吃完整的水果。果汁比水果更易升糖,長期大量飲用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6.用市售雜糧粉來做午餐主食時要注意沖糊技巧:先放少量溫水混勻,再加沸水攪開。比起直接加沸水,這樣沖能減慢餐後血糖上升。
7.在外就餐時,先吃一盤蔬菜沙拉或大拌菜,再用其他菜配主食。
8.在餐館吃冷盤、麵條、包子或餃子時,稍微多放點醋。只要胃裡感覺舒服,多配點醋無害健康,還有利於營養素的吸收利用。
9.少吃高脂肪、高澱粉的食物,如起酥麵包、蛋糕、披薩餅等。不得不吃煎炸食物時,去掉外面粘著麵包渣的澱粉殼。▲
推薦閱讀:
※【祖傳四柱八字】伏吟反吟在分析六親時的應用技巧!
※搭訕美女技巧之如何留下完美印象?
※撩妹大師兄:4種暗示技巧,女神都想和你聊「濕」 [一點資訊]
※老當益壯,魚翁教你麥子釣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