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齡養生氣功
06-14
為悼念我國當代著名氣功學家,原中國氣功科學研究中心顧問、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氣功研究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海淀大學氣功學院王松齡教授,今將歷年來王松齡老師傳授的養生氣功部分功理,以及功法整理成文,通過《中國氣功》奉獻給氣功臨床科研工作者和廣大氣功愛好者。這套養生功法,經我們近年來用於臨床觀察證明,不但對多種慢性疾病和疑難疾病有確切的治療作用,而且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 王松齡教授幼年始學氣功,初修佛家功,後復修道家性命之學,1956年由部隊轉業到青海省幹部療養院任氣功醫師,有多年氣功臨床的實踐經驗,是我國早期從事氣功臨床工作的前輩之一。他所傳授的功法中,有些內容過去是密傳的,由於臨床療效確切而顯著,在王老師生前徵得他同意,公諸於氣功同道。功法介紹 一、莊子坐忘法(補腎健腦功) 何謂坐忘?《莊子》說:「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答焉似喪其偶,顏成子由,侍立乎前,曰:何居乎?形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如死灰乎?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神農隱几,閤戶晝暝。」暝,即睡;隱者,伏也;幾者,案也;答,可作坍癱解;偶,身也,身與神為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即身心寂然,兩忘之義。司馬承禛曰:「坐忘者長生之基也。《莊子》曰,『宇泰定,發乎天光』。宇者心也,天光者慧照也。先定其心,則慧照內發,照允萬境,虛忘而融心於寂寥,是之謂坐忘焉。」此法至今尚未聞公開。 具體練法如下: 姿勢:伏案式。寬衣解帶,自然垂坐於椅或凳上,兩臂交疊或互穿於袖內,曲肱伏於幾(桌、案)上,枕以前額,頦稍內收,頸稍挺(後凸)。前額與雙壁之前亦可加一海棉墊。伏好後臀部稍後移,以使上下腹部保持空松,不受擠壓。練此功法渾然入忘後,可出現全身松癱現象(極度放鬆狀態),如取其它坐式,則難於保持姿勢,尺至可突然傾倒,故必須「隱几」而坐。 姿勢擺好後,長呼一口氣,使氣沉丹田(位臍後腎前,前七後三稍下處),放鬆腹部,然後自然呼吸,不用調息,只將身心放鬆,如疲極欲息,如初釋重負。無須意守,意、氣下沉後即不再管它。而徑入忘。 口決:「松、沉、忘」,而重在「忘」字。 放鬆形體,意沉丹田,進入忘境。如不能很快入靜,可與每呼氣時默念「松」、「沉」、「忘」,反覆暗示,便可漸入忘境。初學者或陷於昏沉,或徑入睡,皆任其自然,堅持修鍊,陽氣漸充,即無睡意,或醒後繼續練功,也不會再有睡意。 「心神沉而陽氣生」。此法對陽虛、陰陽兩虛或陰陽偏盛者均有明顯的調整作用。如值冬春季節,久病或老年陽虛證者,每日上午在陽光充足之靜室,背向太陽,伏身坐忘,則可獲補虛生陽、健腦益智之功。吾師稱此為「負暄」或「曝背」。臨床實踐證明,照此法修鍊,可生陽補腎,增強機體免疫力,練功後頭腦清醒,記憶力增進,能迅速消除身心疲勞;同時還有開胃健脾,促進胃腸蠕動作用。此外,還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緩解便秘。有些堅持練功的老人,可以延緩衰老,使生理功能得到改善。有些人可練出透視、遙視等功能。充分證明此法對開發智慧、調動人體潛能卓有成效。另,此法作用還有: 1.調整氣脈,其效甚速; 2.收下頦,挺後頸,亦稱「閉任開督」,有利於任督循環,挺後頸則將督脈抻開,收下頦則使原屬上行之任脈氣機下降,由形體來疏導周天運行。在藏密及瑜伽中稱此為「頷壓結喉」,有利於入靜、入忘; 3.年老而修內丹者,可依此做「種葯」之法,有促發活子時作用。修莊子純素之道者,則可由此而達「心齋」、「虛室生白」之境界。在道家功過去這屬不傳之秘。它還有更進一層的含意,叫作「煉津成精」,練功後,上邊反應口水少了,口乾舌燥,下邊獲得腎水旺盛。因此說,有生精補腦之效。 修此法,練功時間長短不限,環境安靜與否不拘。可隨時、隨地、隨意,每次可從數分鐘至數十分鐘不限,願練就練,想停就停,但須持之以恆,功效方顯。練功過程中有口乾舌燥,間有腸鳴、打膈、矢氣等現象,或手腳發熱發脹等感覺,均屬正常反應,無需介意,堅持練功會自然消失。 收功:收功時,仰天噓氣一、二次,搓手摸面或舉臂伸腰,睜開雙目,稍事活動即可。 注意: 1.練功前要寬衣解帶,尤其要放鬆腹部,因腹部受壓易導致腹內脹氣。 2.宜飯前練功,切忌飽食後練功,因飯後練功能迅速促使胃腸排空,影響胃腸功能。練功前飲白水一杯,以解練功出現的口乾舌燥; 3.老年或久病者練此功,宜禁忌房事,中年練此功節制房事,其效更著。 二、自然靜坐功(傻坐) 老子倡「抱一無離」,莊子言「守一處和」,「神將守形,形乃長生」,《西升經》說:「丹書萬卷,不如守一」,《太平經》曰:「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併也。……常合即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常患精神離散,不聚於身中,反令使隨人念而推行也。故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守一之法,老而更少,發白更黑,齒落更生,守之一月,增壽一年,……依次而增之。」「守一之法,乃萬神本根,根深神靜,死之無門。」具體練法如下: 姿勢:隨意坐或卧或站,舒適自在。如取坐式,雙手可結定印(兩掌重疊,掌心向上,兩拇指尖相接)或太極印(兩手虎口相交叉,掌心向下,右拇指抵左手內勞宮穴),放於小腹前,亦可將兩手隨意放於兩大腿上。雙目垂簾,呼吸自然。 運用意識:意守全身。形體放鬆後,用意識體會自身感覺,將自己的神和肉身結合成一體,但不可著意分辨前、後、左、右、上、下、內、外,一分辨即著相。只將意識放在自身,使意識、注意力和身體整個相合,叫「形神相守」,也叫「三家相見」(身心意為三家)。此法亦叫意守全身法,吾師名曰「傻坐」,你只要帶三分傻氣去練功,就出功夫。 初練氣功最難入手的是「入靜」,將意識注於自身,體會全身氣感,是有效的誘導入靜之辦法。初練功得氣時,自覺身體局部有麻、脹或熱感,繼之漸覺周身或麻或脹或熱,並有經氣流動感,或時有腎聞動氣(突覺周身一震)。用心體會,漸漸便可達到「身、心、意合一」的「入靜態 」,進入混混沌沌的「萬念歸一,一靈獨照」的「空」境,在此基礎上,繼續修鍊,便可進入高級氣功態,即「一意歸中,一念不存」的「入定態」。《莊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有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練到這種程度,自然可得「氣充神旺」、身健病除之功效。正如《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思維活動所考慮的大都是身外的事和物,很少有人平時常想到自己身體,所以神總是外馳的。由於神常馳外,陣內的氣(炁)便向外耗散,「 氣聚則生,氣散則死」(《莊子》),當體內的炁耗盡了,人的生命便終止了。將神收回來,「神與身合」,使精神與肉體合一,時刻注意到自身氣便隨之回到體內,使內氣鞏固。研究證明,意守丹田,那地方發熱,血流旺盛,肌電富集,新陳代謝旺盛,生理功能得到強化。意守全身,使全身的生理功能得到加強。機體各系統經過自我調整,使其功能都達到高度穩態,疾病自然痊癒,智慧亦將得到開發。 修守一法,可隨時隨地進行,可在室內或室外,乘車或乘船,看戲或看電視過程中亦可練功。每次練功不拘時間長短,想練就練,願停即停,隨著功夫提高,每次練功時間自然延長。照此法練功,永無偏差和流弊,因方法簡便宜行,且效果顯著,因此,尤適宜慢性疾病患者、中老年人和腦力勞動者養生修鍊。 收功:不想練了,睜開雙眼,起身活動即可。亦可行自我按摩、導引後收功。 三、自然站樁(傻站) 姿勢:自然站立,不拘姿勢,凡是有要求的要領都不要,怎麼舒服怎麼站,輕鬆自然。雙手可放在左右兩側褲或衣兜里,或重疊於小腹前,或十指交叉於小腹前,也可以自然下垂(此適宜高血壓者)。雙目垂簾,呼吸自然。 運用意識:站好後用意識找自身的中心(重心),使身體別向前也別向後,不偏左也不偏右。由於身體重心時刻在變化,因此,意識也時刻不離自身,這樣很快就能入靜,全身舒通。當自身重心找到了時,身體會有一種微微擺動的感覺,但不是自發動功狀態;有時突然覺得周身猛的一震(腎間動氣);有時會感到進入一種怡然自得之舒適感的境界,漸漸覺得空空蕩蕩,時或忽覺眼前一片光明,一切皆忘,連自身都象不存在了,此時即達到了「身心意合一」,進入所謂的「氣功態」,即進入意識之「中」的境界。古云:「元神出兮便收回,神返身中氣自歸。」由於神不離自身,自然可收到培補元氣之功效。 張三丰講:「先找身中之中,後求不在身中之中」。待守形體之中練好了,進一步可練找意識之中。所謂意識之「中」,是指「前面的思維剛完,而後面的思維還未來到的這個時候。」即「 前念已斷,後念未起,了無分別時的中間那一段思維空白」,也就是在思維活動中,什麼雜念都沒有的空隙,此時即是意識里的「中」的境界。李道純認為,天地有天地之中,人身有人身之中,守人身之中,以應天地之中,致人身之中,以合天地之中,此即天人合一。故曰:「釋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自己本來面目,此禪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頭不起謂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動,中之體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李氏認為玄關就是「中」,他說:「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所以聖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所謂中者,……汝但於二六時中,舉心動念處著功夫,玄關自然見也。」《性命圭旨?元集》論守中要訣時說:「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山凍性,釋曰明心見性。心性者,本體也。儒之執中者,執此本體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體之中也。釋之空中者,本體之中,本洞然而空也。」「惟此本體,以其虛空無朕,強名曰中,……天得此而天,地得此而地,人得此而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於此也。」清?黃元吉論以守中為一貫功夫,「昔論吾道,始終只是一中,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煉精而化氣;終而守無形之中,以煉虛而合道。」「吾道修為,……凡已漏之體,精氣神三寶均已虧損者,則舍守中溫養一法,以積精累氣,復精聚氣,固精養氣,期返於童真體,用為修鍊之本,別無二途可循。」把守中作為內煉修持、反老還音的唯一途徑中之中。中到極點是個「空」,空而不空,即佛家講的「非色非空」,進入這個境界,高級功便入門了。 找意識之中的修法,取坐式、卧式或站式均可,姿勢無關緊要。據傳統理論,高層次的修鍊,無論佛、道,最終煉的是「神 」,煉出來是意識的力量,佛家稱:「心力」,是大腦的力量,不管什麼功,最終都歸於大腦的訓練。所謂「頓法」,就是直接訓練大腦;所謂「漸法」,是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最後煉到這裡。所謂特異功能,也是大腦的功能。 收功:不想練了,睜開眼睛即可。或行摸面疏頭,叩齒咽津,自我導引後收功亦可。 附: 高血壓患者練此功法,在找身體中心的同時,可注意一下雙腳湧泉穴。 練功中如出現較明顯的自發外動,可以雙手拇指掐住無名指根,稍用力即可止動。無名指根部屬子位,又名風竅,古謂掐此處可以閉關卻邪,可制止相火妾動。據練功經驗,確有固氣、鎮靜、鎮驚、止動之作用。如練功中突然受驚,立即用力一掐,可使心神穩定,氣機不亂。另法,雙手拇指掐中指中節中部,對制止外動亦有 「剎車」作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潤肺養心護腦..原來我們都冤枉這8個壞習慣了!
※白領養生小竅門 8個時段「忙裡偷閒」做保健
※談素食養生
※清代中醫大家吳鞠通「初秋養生」的「潤肺小食療」梨藕荸薺這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