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相統一的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相統一的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論證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簡稱「兩個必然」)這一重要結論。馬克思在1859

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簡稱「兩個決不會」)這一重要思想。這兩個著名的科學論斷共同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核心。

一、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發展決定了「兩個必然」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通過對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產生、發展及其相互鬥爭過程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發展趨勢。「兩個必然」的思想既不是出自於痛恨資本主義的道德義憤,也不是源於嚮往未來共產主義的善良願望,而是基於對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的科學認識。

社會化的生產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必將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代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到機器大工業階段以後,

使以生產資料使用社會化、勞動過程社會化和勞動產品社會化為主要內容的生產社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

這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前所未有的進步。社會化的生產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便發生了對抗性的矛盾。這個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集中表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越是占統治地位,越是不斷發展,「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鮮明地表現出來」。

[1]

這種基本矛盾,第一,反映在階級關係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資產階級佔有生產資料,並把生產資料作為剝削僱傭勞動者的手段,而與生產資料分離的無產階級,只能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遭受資本家的剝削。第二,反映在生產上,表現為個別工廠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中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

社會化生產要求生產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但在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條件下,由於企業歸資本家所有,有組織的生產只能在企業內部得以實現,

而在全社會範圍內,生產卻處於無政府狀態。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矛盾的表現形式中運動著,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正是這一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

經濟危機的出現表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繼續駕馭這種生產力。因此,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生產資料和產品的社會佔有,便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必然要求。

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實現創造了物質前提。因為社會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新的經濟條件和階級基礎。新的經濟條件就是現代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這樣一個階段,資產階級對生產資料和產品的佔有,從而對政治統治、教育壟斷和精神領導的佔有,不僅是多餘的,而且成為階級、政治和精神發展的障礙。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發展了社會生產力的同時,還「日益把大多數居民變為無產者,從而就造成一種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去完成這個變革的力量。這種生產方式日益迫使人們把大規模的社會化的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因此它本身就指明完成這個變革的道路。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2]此外,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新現象,諸如股份公司,壟斷組織和國有資本成為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轉化形式等,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生產力的資本屬性,因而解決不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馬克思恩格斯還強調暴力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主要方式。但是,他們並沒有把暴力革命絕對 化,並不否認在一定條件下用和平方式取得政權的可能性。是利用暴力革命還是和平方式奪取政權,將取決於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

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馬克思主義認為兩個必然:一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必然趨勢,二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代替;兩個決不會:一是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二是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辯證關係:兩個必然的思想和兩個決不會的思想是統一的。根據科學社會主義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認識和把握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必須把馬克思恩格斯的兩個必然思想同兩個決不會思想聯繫起來。兩個必然論證的是社會主義代替遵義歷史必然性,兩個決不會強調的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歷史必然性實現所必需的條件。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是一個長期複雜的歷史過程。

試述「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聯繫和區別「兩個必然」,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是馬克思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考察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特殊規律得出的基本結論。

「兩個決不會」是馬克思於1859年1月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他指出: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即科學社會主義,以闡明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而成為科學。「兩個必然」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核心。馬克思的其他社會主義理論都是圍繞這一「必然性」展開的。二戰以來資本主義的繁榮發展和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社會主義的嚴重挫折致使人們對資本主義的變化和社會主義的前途感到困惑和疑慮。這些困惑和疑慮集中到一點就是,社會主義制度到底還有沒有優越性和生命力?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究竟能不能成立?不能否認,當代資本主義確實發生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重大變化。但是,這些變化在總體上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規定性,

並沒有解決資本主義固有的內在矛盾,並沒有消除資產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因而,這些變化也就不能最終改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

當代資本主義的種種新變化,也是在保持資本主義基本制度的條件下發生的。資產階級接受或者促成這些變化,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統治,維護資本主義社會的穩定。它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仍然是當今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兩個決不會」既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原理,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是「兩個必然」論斷的運用和體現。

馬克思從一開始就把社會主義的理論建立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之上。這首先表現在他精闢地評述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在無產階級尚未發展到足以確立為一個階級,因而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鬥爭尚未帶政治性以前,在生產力在資產階級本身的懷抱里尚未發展到足以使人看到解放無產階級和建立新社會必備的物質條件以前,這些理論家不過是一些空想主義者。他們為了滿足被壓迫階級的需要,想出各種各樣的體系並且力求探尋一種革新的科學。」馬克思強調,社會主義革命的必備條件是社會發展已經達到這樣的階段:既有的生產力同現存的社會制度不能再繼續並存。恩格斯也指出,肩負共產主義革命歷史重任的無產階級是由於工業革命而產生的。正是「工業革命孕育著一個由無產階級進行的社會革命」,因此社會主義革命不是任何人可以隨心所欲製造的。這是「兩個決不會」思想的最初表述。

然而,在馬克思提出「兩個決不會」思想之後,新的革命高潮並沒有立即到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馬克思經過研究發現,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資本主義新的工業繁榮已經到來,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新的工業繁榮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來,而且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英國和美國的繁榮很快影響到歐洲大陸,使德國和法國的工業也呈現出繁榮景像。「在這種普遍繁榮的情況下,即在資產階級社會的生產力正以在整個資產階級關係範圍內所能達到的速度蓬勃發展的時候,也就談不到什麼真正的革命。

只有在現代生產力和資產階級生產方式這兩個要素互相矛盾的時候,這種革命才有可能。」這是馬克思關於「兩個決不會」思想的又一次重要闡發。40多年後,恩格斯回顧當年他們對歐洲新的革命高潮的預測時指出:

「歷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生產的程度。」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在1848年還具有很大的擴展能力」。因此,「在1848年要以一次簡單的突然襲擊來實現社會改造,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

1848年革命失敗以後,馬克思重新回到書房,從事他多年以前開始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工作,終於 在1859年寫成了《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在為該書撰寫的序言中,馬克思明確提出了關於「兩個決不會」的思想。「兩個決不會」思想的實質在於: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只有當生產力達到一定高度、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無法容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時候,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才能夠最終成為現實。

因此,馬克思的「兩個決不會」思想,是馬克思「兩個必然」理論的題中應有之義。「兩個必然」揭示的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趨勢,「兩個決不會」則強調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二者是統一的。「兩個決不會」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糾正了馬克思、恩格斯在參加1848—1849年歐洲革命時提出的一些不正確想法,指明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和艱巨的歷史過程,從而為「兩個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學的理論基礎。因此,必須把「兩個必然」與「兩個決不會」聯繫起來思考,才能夠全面地理解和準確地把握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問題。


推薦閱讀:

關於金錢的N個錯誤觀念
關於和服~~~
「欲求自強,必先興學」——岑氏父子關於興學育才的歷史建樹
關於三陰三陽
關於描寫秋天的句子、好句摘抄

TAG:思想 | 馬克思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