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應付孩子的「逆反期」

本報前日報道,深圳有一對父母長期虐待自己的兒子,用鐵鏈將兒子鎖在廚房裡,該父母稱這樣做是因為他不聽話,經常做錯事。近年來,類似父母虐待子女的事件不斷出現,引起人們對如何合理進行家庭教育的探討。專家指出,從6歲到16歲,孩子處於心理轉折階段,逐漸開始出現「逆反心理」,父母的合理教育將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青春期,反之,粗暴、簡單的管教乃至虐待兒童,都將深刻影響兒童一生。

  所謂逆反心理不是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於父輩和子輩之間價值觀的不一致而產生的正常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有兩個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歲的時候,這個時候由於兒童的自我意識地發展,說話、運動、認識事物能力的發展,他開始想自己去做一些事,和父母有了最初的衝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後。從心理來看,這都是孩子正常心理發展,但很多父母卻認為孩子對抗自己。

  專家指出,目前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兩種心理狀態: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二是父母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希望子女能實現自己想實現的理想。在這種狀況下,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往往容易簡單粗暴地處理,卻沒有意識到,孩子逐漸成長,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一般來說,當父母開始覺得孩子不聽話,都是孩子的價值觀開始和父母價值觀形成衝突。此時,有自我意識的孩子更容易在同齡人中找到共鳴,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子女的這種心理、生理變化,面對孩子的自我主張,採取簡單、生硬地管教,迫使孩子產生反抗情緒和行為。

  專家指出,如何教育並理解孩子,其實是父母面對的新問題,從照顧孩子的生理到關懷他們的內心,家庭教育應該有更多新認識。

  逆反來源於好奇

  一般來說,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三種。一是好奇心,比如愛看一些成人電視、小說等,父母、老師越不讓看,他就想看。二是產生了對立情緒,某些事情不如自己的意,故意跟父母做對。三是心理需要,一般說,成長階段的孩子開始形成自我意識,強烈希望多了解大人的世界,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越是不讓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

  心理學家發現,兒童從出生到成熟(0~18歲)要經歷6個關鍵的轉折時期:六歲左右和女孩的十一、二歲和男孩的十三、十四歲,以及十七、八歲都是轉折階段,此時,如果一些心理狀態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解決,就會出現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厭學、養成壞習慣等問題。

  因此,專家建議,家長應該了解孩子在每個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處理,了解孩子不聽話(逆反心理)的原因。

  和孩子建立平等關係,明確孩子不是依附於自己的私有財產,成為孩子的朋友。具體注意以下三點。

  (1)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並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2)家長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

  (3)家長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受嚴厲管教,易形成潔癖

  土耳其心理病學教授巴津指出,在孩童時代受到家長的嚴厲管制,無法適時表達個人喜怒哀樂情緒的人,很容易形成潔癖。

  潔癖指不停地整理和清潔生活環境的習慣。形成這種習慣的孩子,往往希望通過不停地清理垃圾、清洗衣物等手段,發泄內心對某事物或某人的憤怒。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自由空間,處處受到父母的長期挾制,例如控制生活時間、過度左右思想和行為等等,造成孩子們的心情壓抑。再加上他們找不到可以傾訴的朋友,最終變得沮喪和失落。為了把埋藏在心裡的苦楚發泄出來,他們便選擇了不停地整理房間等做法。如果成長過程中一直保持這一習慣,那就形成了潔癖。

  巴津指出,可以從很多方面確定一個人是否患有潔癖,例如過分聚精會神地打掃衛生、反覆清洗同一件物品、幹活毫無規律而亂干一通等

推薦閱讀:

孩子應學會公共場合下的五種禮儀
孩子才是夫妻間最大的矛盾
不要把孩子絆倒在起跑線上
「吼叫式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父母應該認真看看!
小孩子們的逗人笑話

TAG:孩子 | 逆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