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現100萬年前人類遺存意義何在? 中國舊石器考古「地圖」被改寫

浙江發現100萬年前人類遺存意義何在?中國舊石器考古「地圖」被改寫日期:2010-06-05 作者:余靖靜 來源:新華社

出土的石製品

梅花鹿下頜化石

合溪洞遺址景象據新華社供晚報專電(記者余靖靜)經過8年調查,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發現了一系列舊石器時期遺址,其中包括稀有的100萬年前古人類文化遺存(見昨日本報文娛新聞版報道)。浙江成為繼河北、陝西、雲南、重慶、安徽、湖南等地後,中國第七個發現10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迹的省份,這使中國舊石器考古「地圖」出現變化。在浙江的長興七里亭留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距今至少100萬年。「這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說。目前在七里亭共發現700多件刮削器、砍砸器、手鎬等打制石器,但還沒有發現人類化石,所以還不能像「元謀人」「藍田人」一樣來命名「七里亭人」。那麼,這些石器的主人是什麼人呢?在學術界,有理論認為,人類是從非洲向四周遷徙的,在約100萬年前來到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浙江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適宜,資源豐富,在末次世冰期非常寒冷時,北方的人群可能因為不能生存,遷徙到浙江在內的華南地區。浙江有很長的海岸線,也為人類進行東西南北的遷徙提供了便利。浙江省發現的83處舊石器時代遺存點,遍及湖州、吳興、長興、安吉、德清、臨安、浦江等縣市,主要包括上馬坎遺址、合溪洞遺址等。在安吉的遺址不僅發現石製品400餘件,還出現了固定的舊石器製作場所,年代可能處在l2.6萬年至80萬年之間,說明古人在該遺址活動過相當長的時間。長興的遺址出土了用砸擊法生產的石片,這種製作方法常見於中國北方,呈現了舊石器晚期南北方文化交流的跡象。浙江省文物局局長鮑賢倫說,接下來考古調查線路將擴展至浙江全境,期望能找到有確切地層的人化石、更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和與新石器時代交接期的遺址等。浙江省政府6月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根據考古工作者的調查,早在100萬年前,浙江已出現了人類活動。浙江成為繼河北、陝西、雲南、重慶、安徽、湖南等地之後,中國第7個發現10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迹的省份,這使中國舊石器考古「地圖」出現變化。學術界認為,這對早期人類的分布、擴散和適應生存行為的研究有重大的學術意義。遺址測定距今至少百萬年在浙江省的長興七里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為數不多、超過百萬年的遺址。這個遺址剖面可分成上、中、下三個大文化層。根據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古地磁年代測定,上、中文化層的年代從12.6萬年一直延續到99萬年,貫穿了整個中更新世,下文化層年代為早更新世的晚期階段,距今至少100萬年。「這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告訴記者,這使得浙江成為中國第7個發現10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迹的省份。考古領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新民介紹說,目前在七里亭共發現700多件刮削器、砍砸器、手鎬等打制石器。其中有十餘件可拼合的舊石器標本,可直觀地復原古人類製作石器的過程。「現在像七里亭年代這樣早的遺址特別少,任何一個新的遺址都能帶來研究上的新突破。」高星說,這對研究在更新世的早期,人類在亞洲這個區域的遷徙、演化和分布意義重大。在學術界,有理論認為,人類是從非洲向四周遷徙散發的,在約100萬年前來到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包括七里亭在內的遺迹說明,100萬至200萬年間,這裡已有人類存在。」高星說。填補浙江舊石器考古「空白」浙江曾被認為是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省」,此前相關發現只是1974年在建德烏龜洞遺址採集到一枚距今約5萬年的人類右上犬齒,但沒有找到相關的人工遺物。2002年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調查組,在已故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張森水率領下,選擇西苕溪流域的安吉、長興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系統舊石器考古專題調查,發現了31處舊石器遺存點。此後,歷經8年的考古調查、試掘和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至2010年5月,浙江省共發現83處舊石器時代遺存點,遍及湖州吳興、長興、安吉、德清、臨安、浦江等縣市,填補了東南沿海地區一大片舊石器遺址分布空白,擴大了中國舊石器遺址的分布範圍。浙江不僅摘掉了空白的「帽子」,而且變成了一個富集區,並初步建立了浙江舊石器時代由早及晚的序列。高星說,浙江的大部分地區屬於地質學的沉降狀態,容易形成更新世時段的連續堆積層,具有保護遠古遺產的良好條件,不過有的地方會埋藏得更深,給尋找帶來更大的挑戰。經過專項調查,浙江舊石器遺址點分布範圍從浙北擴大到了浙中。遺址清晰地反映出從距今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開始,延續至距今2.8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浙江先民綿延不絕的痕迹。考古界對浙江發現寄厚望這次8年的調查發現,令考古界對浙江舊石器考古的將來寄予厚望。高星說,浙江的發現填補了東南沿海地區一大片舊石器遺址分布空白,擴大了中國舊石器遺址的分布範圍,使得古人類在中國生存演化的版圖更完整,為研究遠古先民的分布、擴散和對不同生態環境的適應生存狀態,提供了更加翔實的資料。高星推測,這裡相對北方來說,能提供更多人類延續演化的證據。他分析說,浙江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適宜,資源豐富,在更新世一直適合人類生活,尤其在末次世冰期(7萬年至2萬年),非常寒冷,北方的人群可能因為不能生存,遷徙到包括浙江在內的華南地區來生存。此外,浙江是沿海地區,有很長的海岸線,也為人類進行東西南北的遷徙提供了便利。浙江省文物局局長鮑賢倫說,接下來考古調查線路將擴展至浙江全境,期望能找到有確切地層的人類化石、更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和與新石器時代交接期的遺址等。同時,已出土標本將與周邊地區的舊石器考古文化進行比較研究。(據新華社、《中國文化報》)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中國舊石器時代是中國歷史最早的階段,時間與地質上的更新世大致相當。這一時期的人類,以打制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過著採集和狩獵的原始生活(見)。中國大地上埋藏有十分豐富的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遺物,至今已發現的早、中、晚各個時期的地點共200多處,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個階段的人類化石,其中有距今約180萬年的和距今約170萬年的化石,它們是中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舊石器文化和古人類化石;還有在人類遠古文化和人類進化研究上有重大意義的北京人遺址。豐富的臘瑪猿化石的發現,表明中國西南地區很可能是人類起源的地區之一。中國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體質,表現出與蒙古人種的聯繫,其中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即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種的早期代表之一。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但同時又存在與外界的種種聯繫。大約在距今1萬年左右全新世開始的時期,中國的舊石器時代結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起步較遲。到20世紀初,在中國還未報道過確切的舊石器時代遺物。當時許多學者甚至不相信中國存在過石器時代。1920年,法國神父桑志華在甘肅慶陽縣城北35公里處的趙家岔和55公里處的辛家溝,在黃土層及其下的砂礫層中發現了一塊人工打擊的石核和兩件石片。這是中國第一批有正式記錄的舊石器。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1881~1955)受巴黎國立博物館派遣,和桑志華一起到鄂爾多斯一帶調查。他們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水洞溝發現了一處內容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隨後,他們又發掘了1922年桑志華髮掘調查過的內蒙古,發現了成批的哺乳動物化石和許多,並且發現了一顆人類幼兒的上中門齒化石,即中國學者後來習慣上稱之為「河套人」的智人化石。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1921年瑞典地質學家發現的,1927年開始系統發掘。起初,發掘者們並未注意人類的文化遺物。1929年中國考古學家在發現了第一個頭蓋骨之後,又認出了一件具有人工打擊痕迹的石英塊。1931年發掘北京人遺址東北角的「鴿子堂」時,發現的石英碎片越來越多,確認了它們是北京人製作的石器。此外,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和德日進於1929年赴山西西部和陝西北部調查新生代晚期地層時,在河曲縣的長城內外,神木縣以北,榆林縣和米脂之間的榆林河北岸,以及吳堡縣、石樓縣之間的黃河兩岸,也發現了零星的舊石器材料。如果把1920年在甘肅慶陽發現舊石器作為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的開端的話,那麼,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近30年里,發現的舊石器地點除上述的以外,只不過還有周口店第13地點、第15地點和山頂洞遺址幾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首先是將1929年成立的幾經調整、擴充,成立了。該所恢復了中斷達12年之久的周口店發掘工作,又發掘出北京人牙齒、下顎骨、額骨、枕骨等化石,為研究北京人體質形態的發展增加了新材料。由於以前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已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全部失落,因此這些新發現的標本更顯得格外珍貴。該所還單獨或與有關機構合作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系列調查和發掘。此外,許多省、市、自治區的文物、 考古部門和高等院校有關專業, 在一些地區也進行了不少工作。上述努力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例如,山西的丁村、

河、西侯度、峙峪、許家窯、下川,陝西的藍田、大荔,河北的虎頭梁、小長梁、東谷坨,河南的小南海,甘肅的環縣,遼寧的廟後山、小孤山,湖北的大冶,四川的漢源、銅梁,雲南的路南、元謀,貴州的觀音洞、硝灰洞、貓貓洞,青海的小柴旦湖等重要舊石器遺址,以及湖北長陽、廣東馬壩、廣西柳江、安徽和縣和巢縣、山東沂源、遼寧金牛山等重要人類化石地點,都是近30年來發現和研究的。今天,北起黑龍江畔,南到西南邊陲的雲貴高原和兩廣,西起青藏高原,東抵黃海之濱,在27個省、市、自治區,都發現了可以歸入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或人工製品。這些地點基本上代表了人類進化和舊石器文化發展的各個階段。通過這些發現,大大提早了中國舊石器時代的年代上限,獲得了中國古人類進化的系列材料,填補了東北、西北、華南廣大地區舊石器發現的空白,建立起比較完整的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年表,在探索中國舊石器文化的傳統和復原中國舊石器時代的生產、生活等方面也邁出了可貴的一步。此外,在利用同位素和古地磁方法配合傳統的地層古生物學方法測定遺址的年代,利用孢粉分析、岩性分析等手段以配合古哺乳動物學來複原古人類的生活環境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地球歷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根據動物群的性質、堆積物的特點和其他環境變化的因素,可以把更新世再劃分為早、中、晚3期。一些學者將早更新世的起迄,定在距今300萬至100萬年,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最早階段;中更新世定在距今100萬至10萬年,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後階段;晚更新世定在距今10萬至1萬年,包括了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和晚期,在中國又以距今4萬年作為晚期的起點。另外一些學者則提出,更新世大約從距今240萬年開始;早、中更新世的界限為距今約73萬年;中、晚更新世的界限為距今約12.8萬年或晚一些。更新世是地球上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北半球的高、中緯度地區以及低緯度地區的一些高山,在這時期出現過大規模的冰川活動。冰川的前進和退縮,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的多次交替,並導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氣候帶的轉移和動、植物的遷徙或絕滅。這些事件對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因此,許多學者主張採用冰期序列作為更新世分期的主要標準。歐洲的冰川研究基礎較好,早在本世紀初就根據阿爾卑斯山北坡冰磧地層和相應的階地地貌,建立了以多瑙河的支流命名的貢茲、 明德、里斯和維爾姆4個冰期。每兩個冰期之間為間冰期。以後,在貢茲冰期之前又增加了一個多瑙冰期。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建立了可以和阿爾卑斯前3個冰期對比的中國東部冰期序列,依次為鄱陽、 大姑和廬山冰期, 每兩個冰期之間同樣為間冰期。由於中國東部更新世冰川現象不如歐洲的清楚,研究歷史也短,因此目前學術界的看法還很不一致。不過,更新世的氣侯變化是全球性的,中國自然也不例外。中國的更新世地層保存和出露狀況較好。在華北,除洞穴堆積外,更新世各個時期都有發育良好的河流和河湖相堆積, 有分布面積廣、厚度大、 連續時間長的「黃土」。 在華南, 則以廣泛分布於石灰岩地區的洞穴堆積為特色。這些地層成為中國能夠保存豐富的人類化石、文化遺物和哺乳動物化石的一個重要的地質條件。而地層和動物群又成為建立中國舊石器文化序列的重要基礎。從地層和動物群方面看,華北更新世可以分為4個時間單位,依次稱為「泥河灣期」、「公王嶺期」、「周口店期」和「馬蘭黃土期」。泥河灣期相當於早更新世,公王嶺期和周口店期分別相當於中更新世的早期和晚期,馬蘭黃土期則相當於晚更新世。泥河灣期的地層以由礫石、砂、泥灰岩及粘土構成的河湖相堆積為代表。「泥河灣動物群」由長鼻三趾馬、板齒犀、後裂爪獸等典型的第三紀末期的殘餘種屬和象、馬、駱駝、野牛、羊等許多近代哺乳動物的屬組成。其中有許多是北方型的動物,反映一種比較涼爽的疏林草原環境。泥河灣期地層除分布在橫亘于山西、河北兩省北部的泥河灣盆地外,在黃河中游的汾渭地塹區等地也有出露。迄今為止,已從這個時期的地層中發現了3箇舊石器地點:山西南部的西侯度和位於泥河灣盆地里的小長梁、東谷坨。埋藏環境表明當時人們是沿著湖濱、河岸活動的。公王嶺期地層以夾有古土壤的厚層原生黃土(又稱「午城黃土」)為代表,標準地點在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從這裡除發現藍田人頭骨化石和石器外,還發現了一個由38種動物組成的「公王嶺動物群」,包含一些第三紀的種屬,如巨劍齒虎、奈王爪獸等,還有較多的更新世種屬,現生種屬僅占整個動物群的13%。公王嶺動物群中有一批過去未曾在秦嶺以北發現過的南方種類,如大熊貓、東方劍齒象、巨貘、中國貘、中國爪獸、毛冠鹿和蘇門羚等,它們帶有很濃的南方色彩,這表明當時華北的氣侯比較溫暖、濕潤,至少藍田地區的氣侯具有亞熱帶的特點。公王嶺期的人類活動除藍田外,還見於山西南部的

河等地。從埋藏環境看,當時人們似乎更多地活動於河谷地帶。周口店期的標準地點是北京人遺址,屬洞穴堆積

這時黃土堆積在華北廣泛形成,地質學上稱為「紅色土」或「離石黃土」。 周口店動物群由近100種哺乳動物組成,可分成3類:首先是泥河灣期殘留的種屬,如劍齒虎、居氏大河狸、三門馬等;其次是真正的更新世種屬,如納瑪象、披毛犀、腫骨大角鹿、中國縞鬣狗、洞熊和楊氏虎等;最後是一些最早出現的現代哺乳動物種,如狼、棕熊和許多小型嚙齒類動物。從生態上看,這個動物群所反映的氣侯和地理環境非常複雜,但大部分是溫帶古北界的種類。這表明當時周口店一帶的氣侯總的來說具有溫帶特點,和今日華北接近。不過,其間曾發生過多次冷暖、乾濕的明顯波動,而且氣侯的大陸性程度有逐漸加強的趨勢。馬蘭黃土期地層以分布極廣的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和河流的或河湖相的堆積為代表,標準動物群是產自鄂爾多斯高原東南角的河湖相堆積層中的「薩拉烏蘇動物群」。它的重要成員有納瑪象、野驢、普氏野馬、披毛犀、諾氏駝、馬鹿、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原始牛和最後斑鬣狗等,多半是適應草原生活的動物,但也有一些喜歡在水邊、林邊生活。從動物群總的特點來看,華北在馬蘭黃土期的氣侯要比前一時期寒冷和乾燥。更新世期間,東北的氣侯和華北的差別不大。這可以由近年在遼寧和吉林發現的中更新世哺乳動物群得到證明。在遼寧,還發現了與北京人大體同時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表明遼寧地區此時也在早期人類的活動範圍之內。從晚更新世起,東北與華北在氣侯上的差別越來越明顯。這一時期生活在東北的是「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它在成分上與西伯利亞動物群基本相同。像狼、洞熊、猛獁象、普通馬、披毛犀、馬鹿、大角鹿、野牛、原始牛等,從中國東北到西伯利亞以至歐洲,都有它們的蹤跡。這一動物群擁有薩拉烏蘇動物群所缺少的猛獁象和東北野牛等種屬;森林動物所佔比重也大於華北的動物群。這些差異,表明晚更新世東北的氣候總的說來是比較寒冷和潮濕的。

或許由於緯度較低的緣故,長江以南地區在更新世期間氣侯的變化不如北方顯著。從分布很廣的石灰岩洞穴或裂隙堆積中發現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從早更新世一直延續到晚更新世。只是根據一些特殊或稀有的種類,才能對「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作進一步的早、中、晚劃分。華南也存在河湖相堆積中的更新世哺乳動物群,如早更新世的雲南元謀動物群和晚更新世的四川資陽動物群。元謀動物群反映一種比較涼爽的疏林草原環境,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則反映溫暖濕潤的山林環境。資陽動物群除含有犀牛、 水鹿和劍齒象等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成分外,還包括一般只生活在高寒地區的猛獁象,其性質比較複雜。在更新世冰期和間冰期氣侯影響下,植被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華北位於寒溫帶、溫帶區域與亞熱帶區域之間,屬過渡地帶,所以受冰期、間冰期氣侯交替變化的影響尤其強烈。孢粉分析的結果表明:從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這裡至少可以劃分出5個冷期和4個暖期。冷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的要低4~7.5℃或更多,而暖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的要高。在冷期里,暗針葉林(雲杉、冷杉林,或雲杉、冷杉、松林,或含雲杉、冷杉、松的針葉闊葉混交林)發育,從高山向河谷和平原、從北向南蔓延。但在冷期的極盛階段則代之以適應乾冷氣侯的草原性植被。在暖期里,盛行針葉闊葉混交林或闊葉林。據研究,公王嶺的生活在暖期里,生活在冷期里。北京人的時代延續達50萬年,其間曾發生多次冷暖期的交替變化。在冰川作用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以及新構造運動等因素影響下,中國東部在第四紀以來發生過多次海侵和海退。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時期, 海面要比今日低130多米,以致黃海北部大陸架出露,使哺乳動物和人類可以從陸地遷移到沿海的島嶼上去。進入全新世,隨著氣侯逐漸變暖,海平面回升,一些陸地又重新被海水淹沒。在中國,發現的人類化石十分豐富。最初發現的北京人、河套人和化石已經為中國的早期人類進化史勾畫出一個大致的輪廓。新中國成立以來,人類化石材料大大增加,逐漸充實了各個進化的環節。現在,中國已擁有代表人類進化各主要階段的標本,其中直立人等階段的材料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早期直立人的化石,已發現的有元謀人

藍田人(公王嶺)和湖北鄖縣的材料;晚期直立人的化石特別豐富,除北京人外,還有、金牛山人以及在安徽巢縣、山東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鄖西、貴州桐梓、遼寧廟後山等地發現的材料;早期智人的化石有、許家窯人、丁村人、、以及遼寧喀左等地的材料;晚期智人的化石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頂洞人、以及遼寧的建平、海城、丹東,甘肅涇川,雲南麗江和台灣省左鎮等地的材料。目前,中國尚未發現可以確定的化石。過去曾歸入南猿類的

全國百科百科詞條成語詞典百科書店百科目錄漢語詞典菜譜大全-
推薦閱讀:

霍金說,人類將要被機器人控制啦,你造嗎!
人類新希望
周口店遺址爭議:是古人類家園還是死亡陷阱
太空更深處,人類還能走多遠?
哪種氣候最適合人類居住?

TAG:中國 | 人類 | 考古 | 意義 | 地圖 | 浙江 | 發現 | 改寫 | 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