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禪宗的核心思想

從對「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禪宗的核心思想 作者:方立天

佛教是富於理想主義和超越主義思想色彩的宗教。佛教的最高目的是,通過特定的修持,以求超越生死的痛苦,獲得人生的解脫,實現成就正果的理想。 「佛」是佛教覺悟圓滿的理想人格、崇高象徵、莊嚴代表,追求成佛是中國佛教徒的最高終極目標。什麼是佛?佛的特性、本質、功能、形象如何?佛如何定性、定位?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首先遇到,也是倍受關注的問題。中國佛教學者歷來比較注重對「佛」的解釋、探究和闡發。由於儒道傳統文化的影響等原因,中國佛教學者對這個問題所作的論述頗富濃重的中國特色。 中國佛教學者對「佛」的解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漢魏晉時期,是著重以儒道有關觀念與「佛」進行比附;南北朝隋唐時期,又回歸於以佛教原典來平實地表述佛的涵義;唐代中葉以來,禪宗熱心關注「如何是佛」問題的問答,打開禪宗的各種語錄,師徒們關於「如何是佛」問題的回答比比皆是,具體說法數以百計,真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茫然莫解。然若把各種回答加以梳理、歸類和分析,我們就能發現其實質是日益以自我心性去溝通、縮小眾生和佛的界限與距離,以人的主體與心性清凈等同於佛,這也就是慧能一系禪學的核心思想。 「如何是佛」的問題,包含什麼是佛和怎樣成佛兩層意義。下面,我們就什麼是佛這一意義來論述禪宗回答「如何是佛」的思想實質。為了說明問題,我們將先介紹隋唐前中國佛教學者對「佛」的典型解說,然後再評述禪宗對「如何是佛」的回答,以有助於了解在這個問題上禪宗與前人思想的聯繫與區別,進而揭示禪宗的核心思想之所在。 在隋唐前,中國佛教學者對於「佛」的解釋,最富中國特色的典型說法有以下諸項: (一)體道者是佛。牟子《理惑論》就「何以正言佛,佛為何謂乎」問題回答說:「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緒。佛之言覺也。恍惚變化,分身散體,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圓能方,能老能少,能隱能彰。蹈火不燒,履刃不傷,在污不染,在禍無殃,欲行則飛,坐則揚光,故號為佛也。」[①]這段話不僅對佛作了界說,而且描繪了佛的形態和功能。意思是說,佛是道德的始祖,神明緒業的體現,也就是覺者。佛的形態恍惚不定,聚散、存亡、大小、方圓、老少、隱顯,隨意變化,且具有奇異的神通,刀火不能入,污禍不會沾。這顯然是受當時的老莊道家和黃老神仙家思想的影響,按照道家無為無不為的思想邏輯來規定佛的特性,實際上這是把佛與神仙等同了起來。值得注意的是,「佛乃道德的元祖」一語中「道」的涵義,《理惑論》說:「道之言導也。導人至於無為。牽之無前,引之無後,舉之無上,擬之無下,視之無形,聽之無聲,四表為大,蜿蜒其外,毫釐為細,間關其內,故謂之道。」[②]「四表」,四方極遠的地方。這是說道是引導人入涅盤(無為),入涅盤就是得道。這個道無聲無形,沒有四方上下的約束,充斥整個宇宙,與佛的特性毫無二致,成佛也就是與道合為一體。這個道的內涵與特徵是「虛無恍惚」,[③]「虛無」的道就是本體。佛就是體證道本體的覺者,神明。支謙在他譯出的《大明度經》中也說:「夫體道為菩薩,是空虛也。斯道為菩薩,亦空虛也。」[④]以虛無、虛空為道,這與道家所言的道頗相類,而與大乘中觀學說雖可比附,但從整體來說,是與作為整個佛教教義的佛道之道相悖的。由此可見,所謂體道的佛、菩薩實質上是具有道家理論色彩的中國化的神明。 (二)「周孔即佛,佛即周孔」。東晉時期奉佛的代表人物孫綽轉而從儒佛比較的角度來解釋「佛」,他在《喻道論》中說:「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外內名之耳。……佛者,梵語,晉訓覺也。覺之為義,悟物之謂。猶孟軻以聖人為先覺,[⑤]其旨一也,應世軌物,蓋亦隨時。周孔救極弊,佛教名其本耳。共為首尾,其致不殊。」[⑥]孫綽認為,周公、孔子與釋迦牟尼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他們同是覺者,先覺者,只是教內外的名分不同,社會功能不同罷了。儒家是「救時弊」,重在社會治理,佛教是「明其本」,偏於內心的教化。這是從治國安民的社會作用的角度,肯定儒佛的出發點和目的的一致性、共同性,從而推動了儒佛思想的合流。但另一面,由於孫綽將佛等同於周孔,也就模糊了佛教與儒家的區別,削弱了佛教超越世俗的神聖性。 (三)佛是人格神。東晉時,南方佛教領袖慧遠,在繼承中國傳統的形盡神不滅觀念的基礎上,結合佛教的解脫成佛理論,認為「冥神絕境,故謂之涅盤」,[⑦]把解脫境界歸結為「神」處於冥然不可知,又不為外境所影響的超然狀態。他曾在廬山之陰、般若台精舍阿彌陀佛像前,率弟子一百二十三人建齋立誓,發願共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弟子劉遺民執筆的《發願文》中就有「其有驚出絕倫,首登神界」[⑧]的話,這裡慧遠是把西方極樂世界稱為「神界」。神界就是涅盤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說經過修持所達到的死後往生的境界。在這個境界里,永恆主體「神」獲得了解脫,人得到了永生。在慧遠看來,所謂成佛,就是「神」最終的舍離情識的妄惑,擺脫形體的枷鎖所達到的清凈境界,「神」是永恆的真實存在,是成佛的主體,佛是神的升華,是最高的理想人格,是人格神。 慧遠對「佛」的解釋不同於原始佛教,原始佛教反對靈魂不滅,主張無我說,也不同於牟子《理惑論》以體現本體「道」為佛的說法,而是以「神」的超越為佛,強調的是永恆的主體精神、靈魂的存在和作用。 (四)「法即佛」和「理者是佛」。東晉宋間的著名佛教學者竺道生,運用中國傳統的得意忘象的思維方式,把般若實相說和涅盤性學說結合起來,認為體認宇宙本體(實相)和顯現眾生本性(佛性)就是佛。竺道生對「佛」的解釋既富中國民族特色,又是綜合印度大乘佛教空有兩宗思想的結果。 竺道生說:「以體法為佛,不可離法有佛也。若不離法,有佛是法也。然則佛亦法矣。」[⑨]這是說,體認法為佛,不可離開法另有佛,從這層意義上說,佛即是法。那麼什麼是法呢?「法者,無非法義也。無非法義者,即無相實也。」[⑩]「法者,理實之名也。」(11)所謂法就是「無非法」,宇宙間無一不是法,法囊括了宇宙的一切,由此,法也是無相狀的。法就是「理實」,就是「理」,也就是真理。可見法是遍於一切的本體,是普遍的真理。所以竺道生又說:「體法為佛,法即佛矣。」(12)法是反映宇宙本體、真理的普遍概念,是成佛的原因、根據,佛離不開法;佛是體認本體、真理,即「體法」的結果。由此一方面說「佛亦法」,一方面又說「法即佛」。竺道生還就「體法」的意義這樣說:「一念無不知者,始乎大悟時也。以向諸行,終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為行初,義極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處乎?」(13)意思是說,在一念之間直下感知一切法,也就是「得佛之處」。 由於法是「理實」,因此竺道生又說:「佛以窮理為主」,(14)「佛為悟理之體」,(15)佛就是「窮理」、「悟理」的結果、體現。「理者是佛,乖者凡夫。」(16)成佛是體認本體實相的「理」,從這層意義上說,理就是佛,而違背理就是凡夫。 竺道生還強調宇宙本體的法、理也體現在眾生的心性之中,眾生的本性、佛性,就是成佛的內在根據。他說:「夫體法者,冥合自性,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17)意思是「體法」即「冥合自然」,而「法」就是佛性。由此又可以說,顯現佛性也就是冥合自然。道生又說:「不偏見者,佛性體也。……不偏則無不真矣。」(18)「偏」,偏離,不正。「不偏」,不偏離正道,也就是無不真實。這是說,不偏,無不真,是佛性體,法與自然也是不偏,無不真的。在不偏,無不真這層意義上說,佛性、法和自然這三者是相同的。竺道生認為,眾生若能顯發佛性,冥合自然,直覺宇宙真相,也就成就為佛了。 就什麼是佛這一層意義,禪宗對「如何是佛」的種種回答,可以歸納概括為四種典型的說法:   (一)心即佛 禪宗人對「如何是佛」的基本回答是心即佛。「心」,有的側重指主體的現實心靈,有的則偏於指主體的清凈心,即心的本性。「佛」,有的指佛性,佛心,有的指佛果。心與佛的關係,有的強調兩者互不相離,有的則認定兩者是相等的、無差別的。心即佛的典型說法有: 是心是佛。被奉為禪宗二祖的慧可在回答什麼是佛法的問題時,對弟子說:「是心是佛」,(19)認為眾生的心就是佛。後來馬祖的弟子大珠慧海也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20) 即心即佛。史載:「馬祖因大梅問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②①]又大珠慧海在解釋「即心即佛」哪個是佛時說:「有行者問:『即心即佛,哪個是佛?』師(慧海)曰:『汝疑哪個不是佛?指出看。』無對。師曰:『達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22)強調眾生的自心即是佛。 心即是佛。黃檗希運說:「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惟此一心即是佛……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23)希運認為心是佛與眾生溝通的橋樑,心是眾生,心也是佛。 以上三種說法的表述雖略有不同,其思想實質是一致的,都是肯定無論是眾生心,還是佛心,其心的體性是與佛無異的,此心即是佛。 禪師們對於此心即是佛的此心,也有不同的表述,重要的有: 念佛心是佛。被奉為禪宗四祖的道信宣揚「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把念佛心與妄念相對立,認為排除妄念,專心念佛,即能心中見佛,從這一意義上說,念佛心也就是佛。 自心是佛。禪宗六祖慧能大力倡導自心是佛說。他說:「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25)慧能講的自心,也就是自心具有的自性,他說:「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則是佛。」(26)「自心是佛」是指自心悟,自性悟而言,處於迷妄狀態的自心,自性,不是佛而是眾生。 清凈心是佛。黃檗希運提出了「本原清凈心」的概念,以及「此心是本原清凈佛」(27)的命題,強調此心是本源之心,是心本性,眾生若能直下體悟此心,當即是佛。(28)希運弟子、臨濟宗創始人義玄進一步說,心清凈就是佛,認為「一念心上清凈即是佛」,(29)如此每一念心上都清凈不染,「心心不異,名之活祖。」(30)這是強調眾生日常的清凈心,就是真正的祖師,真正的佛,從而最充分的肯定了人類的主體價值。 「汝自是佛」與「我即是佛」。當弟子向師父請教「如何是佛」問題時,有的禪師往往回答問者說,你本人就是佛。「師(福州大安)上堂云:『汝諸人總來就安求覓什麼?若欲作佛,汝自是佛。』」(31)又如「僧問:『如何是佛?』師(大龍山智洪)曰:『即汝是』」。(32)又「裴一日托一尊佛於師(黃檗希運)前,跪曰:『請師安名。』師召曰:『裴體』!公應諾。師曰:『與汝安名竟。』公禮拜。」(33)這是說,佛的名字就是裴休,你裴休就是佛。又如「廬山歸宗寺法施禪師策真,曹州人也。姓魏氏,本名慧超,升凈慧之堂,問:『如何是佛?』凈慧曰:『汝是慧超』。師從此信入。」(34)這裡回答的意思是:你慧超就是佛。近代自稱虎禪師的楊度也高唱「我即是佛」,稱「一旦此心豁然,我即是佛。死去活來,大徹大悟。」(35)所謂「汝自是佛」與「我即是佛」,都是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思想基礎上,強調心外無佛,由此,你我是佛,一切眾生都是佛。   (二)無心是佛 禪宗繼承印度唯心一系的思想,也吸取般若空宗一系的學說,強調禪悟解脫是「離一切相」的。史載:「問曰:『諸經說,佛常住;或即說,佛滅度。常即不滅,滅即非常,豈不相違?』答:『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何有出世入滅之實乎?見出沒者,在乎機緣。』」(36)這是圭峰禪師宗密對佛的生滅出沒問題的回答,認為佛是離開一切相的,從本質上說,並無出世入滅。所謂出世入滅的相狀是隨機緣而定,並非佛身真正具有的。臨濟義玄也說:「古人云,如來舉身相,為順世間情。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虛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聲。有身非覺體,無相乃真形。」(37)意思是說,所謂佛身體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為順應眾生的世俗之見而講的,實際上並不存在,佛的真形是無相的。禪宗認為,佛是離一切相的,因此禪修者聲也應無求無著,黃檗希運說:「學道人只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為學無求無著,無求則心不生,無著則心不染,不生不染即是佛。」(38)無求無著,就是心不生不染,這也就是佛。「心不生」就是「無心」,無心就是佛。史載:「常州僧靈覺問曰:『發心出家本擬求佛,未審如何用心即得?』師(南陽慧忠)曰:『無心可用,即得成佛。』曰:『無心可用,阿誰成佛?』師曰:『無心自成,佛亦無心。』」(30)南陽慧忠認為「無心」成佛,佛也「無心」。進一步,他還認為「無即佛」:「常州僧靈覺問曰:『如何是一念相應?』師曰:『憶智俱忘,即是相應』。曰:『憶智俱忘,誰見諸佛?』師曰:『忘即無,無即佛。』曰:『無即言無,何是喚作佛?』師曰:『無亦空,佛亦空,故曰無即佛,佛即無。』」(40)這是說忘卻記憶智慧就是無,無也是空。忘卻憶智即是無,即是空,也即是佛,因為佛是空無一切相的。 「心即佛」與「無心是佛」兩個命題,實際上是統一的,兩者都是從不同角度講心與佛的關係。「心即佛」是說眾生都有佛心、佛性,肯定心與佛不相離,直至認定心等同於佛。「無心是佛」則是強調學道修禪者對於佛身形相不要執著和追求,這樣的「無心」就是佛。可以說,「無心」是對主體「心」的活動內涵的進一步規定,「無心是佛」是對「心即佛」的進一步說明。正如馬祖道一禪師時而說「即心即佛」,時而又說「非心非佛」(41)一樣,兩者並不矛盾。非心非佛是破除對心與佛的執著,以避免將心覓心,將佛覓佛而不得解脫,這是對即心即佛的特定意義的否定,也是對即心即佛的更深層意義的肯定。   (三)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溈山靈佑說:「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42)「如如佛」,即法身佛,意思是說,真理不受一塵污染,無數修行法門中,不舍任何一種法門。若果直指人心,一切情想俱盡,心體就顯露出真常狀態。由此理與事圓融不二,也就是如如佛,或法身佛了。這是在自心覺悟的基礎上,實現理事相即無礙的境界,這樣的禪境也就是佛的境界。   (四)其他種種回答的背後 對「如何是佛」的問題,禪師們除了上述正面的回答以外,還有大量的種種意在言外的回答,這些回答意在觸動問者的靈性,令人十分費解。然而仔細體會,也仍有思路可尋,真意可求。下面我們分類加以簡要的評述。 形象喻說,或者說答非所問。不少禪師在回答「如何是佛」的問題時,往往是以各種不同形象的事物來回答,如答「麻三斤」,(43),「土塊」,[④④]「殿里底」,(45)「白額大蟲」,(46)「乾屎橛」,(47)「洞庭無蓋」,(48)「金沙照影」,(49)等等等等。「麻三斤」、「殿里底」、「土塊」,是指佛殿里麻纏泥塑的佛像,意思是殿里的佛像只有象徵意義,學道者不要執著佛相,向外追求。「白額大蟲」即毒蛇,「乾屎橛」乃擦試人糞的東西,是污穢的,意在表明執著佛的名字是毒害、污染自心清凈本性的,應當打破向外對佛名字的執著,而轉向對內追求自心的清凈。至於「洞庭無蓋」、「金沙照影」,是說佛法現成,大地萬物無一不是佛的當體。 以問答問。有些禪師在回答「如何是佛」的問題時,還採取反問的方式,向問者提出各種問題,如「問:『如何是佛?』師(崇壽契稠)曰:『如何是佛。』」(50)又如答「汝是什麼人?」(51)「問誰?」(52)「如何是上坐?」(53)「更是阿誰?」(54)「自屈作么?」(55)「更是什麼?」(56)等等等等。這裡,有的是答語即是問語,有的是避開所問而反問對方,這兩種回答的目的,是啟發問者從回答中認識到,佛不是離開自心而獨立存在的,自心就是佛,自己就是佛,不必向外尋求。 此外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回答,如以不答作答,當人問「如何是佛?」答曰:「老僧並不知。」(57)有的則乾脆予以否定,當人問「如何是佛?」答曰:「錯。」(58)還有當人問「如何是佛」?答者「當面便唾。」(59)也有答者動手便打問者的,即以動作來回答。(60)這些回答和動作,也都在於啟發問者明白提出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成佛應當向內追求,佛就在學道者的心中。 綜上所述,我們似可以得出兩個基本的看法: (一)中國佛教學者重視從體認人生宇宙的本質、本體、真理,以及從偉大崇高的人格的角度界說「佛」的涵義,這一思想傳統為禪宗所繼承。從禪宗對「如何是佛」的回答來看,它與《理惑論》,《喻道論》以及慧遠、道生的論說,在思索的理路上是完全相通的。同時,禪宗又把「佛」集中地定位於人的自心,本性的轉換、體悟、提升,從而又推進了「佛」的涵義的發展。 (二)從以上的敘述中還可見,禪宗是從心性上論佛的,認為眾生的自心、本性就是佛、離開自心、本性去論佛、求佛都是錯誤的;自心、本性是空寂清凈的,執著自心、本性,執著佛,也是不對的。總之,心性論是禪宗成佛理論的基礎,是禪宗思想的核心,也是了解禪宗思想實質和禪修實踐的切入點。 附註: ①(23)《弘明集》第1卷,《四部叢刊》影印本。 ④大明度經》第1卷《行品第一》,《大正藏》第8卷,第478頁下。 ⑤《弘明集》第3卷,《四部叢刊》影印本。 ⑥《孟子·萬章下》文中以伊尹為先覺者。 ⑦《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弘明集》第5卷,《四部叢刊》影印本。 ⑧《高僧傳》第6卷《釋慧遠傳》,《大正藏》第50卷,第359頁上。 ⑨《注維摩詰經》第8卷,《大正藏》第38卷,第398頁中。 ⑩《注維摩詰經》第2卷,《大正藏》第38卷,第343頁上。 (11) (12)《大般涅盤經集解》第54卷,《大正藏》第37卷,第549頁上。 (13)《注維摩詰經》第4卷,《大正藏》第38卷,第365頁上。 (14)《注維摩詰經》第3卷,《大正藏》第38卷,第353頁下。 (15)同上書,第360頁上。 (16)《大般涅盤經集解》第21卷,《大正藏》第37卷,第464頁上。 (17)《大般涅盤經集解》第54卷,《大正藏》第37卷,第549頁上、中。 (18)《大般涅盤經集解》第54卷,《大正藏》第37卷,第544頁下。 (19)《景德傳燈錄》第3卷,《大正藏》第51卷,第220頁下。 (20)《景德傳燈錄》第28卷,《大正藏》第51卷,第443頁下、444頁上。 (21)《無門關·第三十則》,《大正藏》第48卷,第296頁下。 (22)《景德傳燈錄》第6卷,《大正藏》第51卷,第247頁上。 (23)《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藏》第48卷,第379頁下。 (24)《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見《楞伽師資記》引,《大正藏》第85卷,第1286頁下。 (25)《壇經》五二,《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2卷第4冊第28頁,中華書局1983年6月版。 (26)《壇經》三五,《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2卷第4冊第18頁,中華書局1983年6月版。 (27)《指月錄》第10卷,《續藏經》第1輯第2編乙第16套第2冊第117頁。 (28)詳見《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藏》第48卷,第380頁中、下。 (29)詳見《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卷,第497頁中。 (30)同上書,第499頁下。 (31)《景德傳燈錄》第9卷,《大正藏》第51卷,第267頁下。 (32)《景德傳燈錄》第23卷,《大正藏》第51卷,第394頁上。 (33)《指月錄》第10卷,《續藏經》第1輯第2編乙第16套第2冊第115頁。 (34)《景德傳燈錄》第25卷,《大正藏》第51卷,第417頁上。 (35)《我佛偈序·贈美國貝博士》,《楊度集》第657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 (36)《景德傳燈錄》第13卷,《大正藏》第51卷,第307頁中。 (37)《指月錄》第14卷,《續藏經》第1輯第2編乙第16套第二冊第166頁。 (38)《景德傳燈錄》第9卷,《大正藏》第51卷,第271頁下。 (30)《景德傳燈錄》第28卷,《大正藏》第51卷,第439頁上。 (40)同上書,第439頁中。 (41)詳見《古尊宿語錄》第1卷,《續藏經》第1輯第2編第23套第2冊第80—81頁。 (42)《指月錄》第12卷,《續藏經》第1輯第2編乙第16套第2冊第137頁。 (43)洞山守初語,見《碧岩錄》第12則,《大正藏》第48卷,第152頁上。 (44)《景德傳燈錄》第11卷《嚴陽尊者》,《大正藏》第51卷,第287頁下。 (45)《景德傳燈錄》第10卷《趙州從諗禪師》,《大正藏》第51卷,第277頁下。 (46)《五燈會元》第12卷《法輪彥孜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770頁下。 (47)《元門關·第二十一則》,《大正藏》第48卷,第295頁下。 (48)《五燈會元》第12卷《道吾悟真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733頁。 (49)《五燈會元》第12卷《涼峰洞淵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741頁。 (50)《景德傳燈錄》第25卷《大正藏》第51卷,第416頁上。 (51)《五燈會元》第10卷《清化志超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631頁。 (52)《五燈會元》第16卷《百丈凈悟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1054頁。 (53)《景德傳燈錄》第14卷《丹霞義安禪師》,《大正藏》第51卷,第313頁下。 (54)《景德傳燈錄》第24卷《靈峰志恩禪師》,《大正藏》第51卷,第402頁上。 (55)《五燈會元》第16卷《仙岩懷義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1087頁。 (56)《五燈會元》第8卷《興陽道欽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510頁。 (57)《五燈會元》第11卷《齊聳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65頁。 (58)《景德傳燈錄》第20卷《天王院和尚》,《大正藏》第51卷,第368頁中。 (59)《五燈會元》第18卷《福嚴文演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10月版第1166頁。 (60)《景德傳燈錄》第12卷《霍山景通禪師》,《大正藏》第51卷,第293頁下。


推薦閱讀:

你見過最美的女人是誰?(3451個回答)
俗語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命運」是否符合現實?(海納百川之神州大地的回答,39贊)
有哪些平時見不到比較稀有的花?-養花大全的回答
新手養幼貓需要準備什麼?-圓圓的動物樂圓的回答
晏智傑:問題出在哪兒——對賈康回應的回答

TAG:思想 | 禪宗 | 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