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真的是北魏鮮卑拓跋氏所建的國家?
西夏疆域
鮮卑族拓跋氏建立了北魏,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西夏王室也是北魏拓跋氏後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西夏也是鮮卑拓跋氏所建的國家。
西夏不是党項人所建立的嗎?怎麼會是鮮卑人所建立的呢?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下面為你講述下這段歷史。
北魏在孝文帝拓跋宏實行全面漢化後不久,北魏就分裂為東魏、西魏,後東魏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周被隋取代,進而一統。
可以說,隋、唐都是具有鮮卑血統的王朝,並非單純如同漢、晉的漢人王朝。李世民具有鮮卑血緣已經是一種共識。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政策,讓很多鮮卑人在歷史上成為了漢人。
回到西夏。西夏的主體民族是党項族。這個毫無疑問。党項(tangghut),這個名稱是阿爾泰語系的稱呼。漢文中也有稱呼為「唐古特」、「唐兀」。
党項人的自稱是「Mi-ag」,後成為吐蕃人對党項人的稱呼,意思是北方的王國,即北國之意。
這裡的北國是哪個國家呢?這個國家就是南北朝、隋、唐時所出現的國家:吐谷渾。實際上,吐谷渾在公元4世紀初,即公元307年前燕慕容廆建國差不多的時間,就已經存在。吐谷渾這個國家是以前燕慕容廆的哥哥創建者吐谷渾的名字命名。
也就是說,Mi-ag實際上是在吐蕃興起前藏民對吐谷渾的稱呼,漢文稱呼為「緬葯」或「弭葯」。
青海湖 党項人在隋唐時的生活區域
在吐谷渾被唐朝和吐蕃滅亡前,党項人的國家是吐谷渾。鮮卑拓跋氏,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中是在公元584-585年時,一部分党項人,在拓跋寧叢的率領下,歸附隋朝。
公元628年,唐朝收復鄂爾多斯地區,一部分党項人在細封步賴率領下,歸附了唐朝。但另一部分党項人在強硬派拓跋赤辭領導下拒絕歸附唐朝。拓跋赤辭通過和吐谷渾王慕容允伏的聯姻來確保自己的獨立性。
但到了635年,吐谷渾王慕容允伏在唐朝和吐蕃的雙重打擊下自縊身亡。拓跋赤辭才勉強接受唐朝的撫慰,被封為西戎州都督,並被賜姓為李氏。
這就是西夏王室姓李氏的來源——唐朝對拓跋赤辭的賜姓。但拓跋氏對唐朝賜封的李氏姓氏並不接受,直到唐朝末年二次賜姓時才願意接受。
公元638年,吐蕃開始擴張,攻擊吐谷渾國。党項人在拓跋氏首領的率領下,要求從黃河源頭、青海湖以東的河曲地區,遷入到唐朝的慶州(今甘肅慶陽)。党項20多萬人還在692年內遷到鄂爾多斯南部的靈州和夏州。這就是北宋時西夏的主要活動中心。
在721-722年的已歸附唐朝的突厥人反叛活動中,拓跋赤辭的後裔党項人首領拓跋思泰支持唐朝,並因此獲得唐朝的獎賞。
安史之亂後,党項人在是否效忠唐朝上發生了分歧:一部分党項人在拓跋朝光的率領下,繼續效忠唐朝,從慶州北遷到夏州,後成為平夏部;一部分人在拓跋乞梅及野利、把利、破丑三大党項氏族的率領下,繼續留在慶州,和吐蕃聯盟,掠奪唐朝邊境地區,成為東山部。
到了846-849年之間時,為了滿足唐朝買馬的需求,一部分東山部党項人移居到夏州西南、延安以北、橫山附近的地方,成為了南山部。
於是党項人就分成了三部:平夏部(在夏州,效忠唐朝)、東山部(在慶州,保持獨立性,對抗唐朝)、南山部(和平夏部搶奪唐朝買馬生意資源,因此成為了平夏部的世仇)。
875年黃巢起義爆發後,夏州党項首領拓跋思恭佔領宥州,自稱刺史。880年黃巢攻陷長安時,拓跋思恭率領由漢-党項人組成的軍隊,幫助唐軍把黃巢趕出長安。882年,拓跋思恭所管轄的夏、綏、銀、宥、靜邊等五州改名為:定難軍(因為趕黃巢出長安的功勞)。
883年,黃巢被擊敗,唐朝再次賜姓李氏給拓跋思恭。和先祖拓跋赤辭的拒絕不同,這次拓跋氏接受了唐朝的賜姓,從此和沙陀族的朱邪氏(李克用一族)一樣姓李。
拓跋思恭和李克用的父親朱邪赤心在878年進行過戰爭。彼此相持,後由於吐谷渾(部族名,非國名)介入,沙陀族才被打敗,直到李克用後來擊敗吐谷渾之後,拓跋氏一直是西北部的霸主。
拓跋思恭死後,由弟弟拓跋思諫接任。905年,李克用和契丹的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之盟。唐朝在906年滅亡。907年,朱溫建立了後梁。於是拓跋思諫為了對抗李克用勢力,選擇了和朱溫的後梁結盟。
拓跋思諫在908年死後,由拓跋思恭的孫子李彝昌接任。909年,李彝昌死於一場軍事政變,由李彝昌的叔叔李仁福接任。
在李仁福的率領下,夏州成功抵禦了李茂貞和李存勗(李克用兒子,後唐創建者)聯軍長達一個月的包圍,直到朱溫的援軍趕來解圍。
後唐建立後,李仁福面對契丹耶律阿保機的西擴威脅,於是承認了沙陀族的後唐正統地位,被後唐封為朔方王。
933年李仁福去世後,兒子李彝超接任。後唐試圖調離李彝超,並以栗特人安從進接任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超拒絕赴任。後唐派5萬軍隊護送安從進到夏州上任。結果,在圍城夏州三個月後,後唐不得不退軍,並正式委任李彝超繼任定難軍節度使。
李彝超在935年去世,由弟弟(也有說是哥哥)李彝殷接任,直到967年。在任上,李彝殷承認了後周的合法性,因此被封為西平王。在北宋取代後周氏,李彝殷和北宋的關係也很好。李彝殷死後,兒子李光叡接任。
979年,北漢被北宋滅亡。契丹、党項、北宋三個國家(地區)之間再無任何的緩衝地帶
李光叡在978年去世,他的兒子在不到一年內相繼去世,孫子尚未成人,於是就有李光叡弟弟李繼棒接任節度使。
但李繼棒沒有得到反宋派党項氏族首領的認可,因此李繼棒不得不向北宋稱臣,以尋求北宋的支援。
再一次,党項人陷入了第二次分裂。上一次的分裂是安史之亂後,在是否效忠唐朝問題上。這一次是是否效忠宋朝。
李繼遷
李繼棒的弟弟李繼遷是反宋派。在哥哥向北宋稱臣後,李繼遷於公元981年在夏州襲擊李繼棒。失敗後,李繼遷北逃到平夏。在這裡,李繼遷恢復了党項人游牧傳統文化,清除漢化程度較深的党項人。李繼遷以保護人的角色為其他党項氏族提供保護來不斷的聯盟党項氏族,甚至和南山部的野利氏首領女兒結婚來聯盟。
989年,李繼遷成功取得遼國公主,並在990年被遼帝冊封為「夏國王」——這就是西夏的來源。
1002年,李繼遷攻陷北宋的靈州,並以靈州為夏國首都。北宋於當年承認事實。
1003年,李繼遷在攻打涼州時,接受吐蕃人潘羅支的偽降,後被偷襲,於次年去世。李繼遷去世後,兒子李德明繼任。
綜上,西夏拓跋氏可謂是歷史長久。西夏拓跋氏是不是北魏拓跋氏,很難考證,但西夏人是承認自己是北魏拓跋氏後裔的。從隋朝的585年西夏拓跋氏開始在歷史中出現,歷經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幾個朝代。從585年的第一次出現,到1002年西夏正式建國,歷時417年,可謂淵源長久。
兩次被唐朝賜姓李氏,兩次分裂,到最終建國,拓跋氏可謂是意志堅韌、人才代出。從拓跋赤辭、拓跋乞梅、李仁福、李彝超、李繼遷等人來看,拓跋氏在堅持獨立自主上存在著長久的歷史。
推薦閱讀:
※我國一小村子,住著上千鮮卑後裔,放言是他們教會漢人穿褲子
※就《錦繡未央》談談鮮卑男子的髮型
※小腳趾蓋分叉的人有鮮卑人的血統
※永遠的鮮卑3
※從鮮卑、烏桓、蒙古到後來的契丹和女真,他們有之間什麼聯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