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高宗為什麼會斷子絕孫?他又為什麼要傳位給太祖子孫?背後的隱情是什麼

小說中的歷史06:宋高宗無子及傳位之謎

(靖康之恥,趙氏皇室被押解北上。)

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北宋滅亡後,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南方重建大宋朝廷。趙構即南宋第一位皇帝,廟號高宗。宋朝又得以在南方立國一百五十餘年。

趙構建立南宋的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幾經周折,才最終安定了下來。然而就在此時,繼承人問題又成為一個刺手的難題。

趙構,在沒有登基之前,就有一個兒子五個女兒。

宋高宗的親生兒子趙旉,生於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死於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由於是唯一的兒子,趙構對他也是格外疼愛。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舉南下。在金兵凌厲的攻勢之下,趙構逃到杭州。苗傅、劉正彥藉機發動叛亂,逼迫高宗退位,做太上皇,史稱苗劉兵變。是年三月五日,隆祐太后(宋哲宗孟皇后)為穩定局勢,傳旨讓趙旉即位,改年號為明授,自己垂簾聽政,高宗退位為太上皇。四月一日,宰相張浚殺死苗劉等人,叛亂平息。趙旉退位,隆祐太后還政。趙旉從即位到退位僅二十六天。

叛亂平息後,在從揚州回到臨安的途中,趙旉發了高燒,一個宮女走路不小心絆到了地上的爐子,發出的巨響將他嚇死了。死時他年僅三歲。高宗和其母潘賢妃傷心的死去活來,哭了整整三天,將宮女和保姆處死,追封兒子為「元懿太子」。

(電視劇中的趙構形象。)

由於趙構唯一的兒子夭折,繼承人問題就成了大問題。本來「父死子繼」是理所當然的,實在不行就「兄終弟及」。可趙構既無子,又由於太宗一脈的近支都被金人一網打盡,他自然也就無弟,實在找不到人來繼承皇位。在萬般無奈之下,趙構只得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趙伯琮為皇太子,後改名趙昚,即後來的宋孝宗。

許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宋太宗一脈被金人一網打盡,全部擄到北方去了,只剩下趙構一人。趙構一絕後,宋太宗趙光義也即絕後了。

其實宋太宗的子孫並未被一網打盡,在南方仍有不少,太宗長子趙元佐一脈尚存,後來宋寧宗時期

的名臣趙汝愚也即是太宗子孫。

為什麼高宗沒有選擇比較近的太宗子孫,卻最終選擇了離自己血緣更遠的太祖子孫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民間也來湊熱鬧,於是就有了這樣的一個傳說。

北方的金國崛起後,宋朝派出使臣,見到了當時的金朝皇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令使臣大為驚訝的是,吳乞買竟然和太祖畫像一模一樣!

於是,這樣的一個傳說也就應運而生:吳乞買是宋太祖轉世。他在異國他鄉轉世的目的即是為了討要本該屬於自己子孫的大宋江山。也正是因為個緣故,金人這才迅速拿下北方,使得大宋只剩下了半壁江山!

但即便到了這一步,金人仍舊是不肯罷休,仍想一鼓作氣滅掉南宋,佔領整個中國。

面對金人的咄咄逼人的攻勢,高宗也是嚇得魂不附體,以至於在驚嚇中喪失了生育能力,而這也即是他絕後的直接原因。

據古籍《異跡略》記載,在一次夢中,高宗夢到了太祖皇帝趙匡胤。趙匡胤帶著他穿越回到了當年「燭影斧聲」的現場:只見人面獸心的趙光義用斧頭砍殺了睡熟之中、毫無防備而且帶自己恩重如山的兄長。陰謀得逞後,趙光義露出了奸詐的笑容。

趙構被這一幕嚇得魂不附體、目瞪口呆。趙匡胤對他說道:「你若想做太平皇帝,必須傳位給我的子孫。否則的話,天下永不得安寧!」

醒來後,趙構仍然對夢中的慘狀震驚不已。一想到趙匡胤的威脅,他就寢食難安。不得已,他也就只好照做,選擇太祖的子孫做了繼承人,並在不久之後就將皇位禪讓給了他,而自己則安安心心地做起了太上皇。

(宋孝宗像。)

說也奇怪,自從趙昚做了皇帝之後,金人的攻勢也消減了許多,兩國議和大勢所趨,宋朝的半壁江山也穩固了下來。而趙構也得以享有高壽,在做了二十多年太上皇后,一直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

這個故事也被載入了《宋史》,但在筆者看來,它仍然只是一個傳說,當不得真。真實的歷史絕對不會是這樣的。那麼趙構選擇太祖子孫做繼承人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筆者認為,他之所以要選擇太祖一脈,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的。

對趙構來說,不管是太祖子孫還是太宗子孫,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並無太大區別。因為和他關係比較近的支脈都已經被金人一網打盡了。而南方的這一支太宗血脈,對他來說,已經出了「五服」。如果是按古代的宗法關係來講,其實都已經不能算是親戚了!

既然如此,選擇太宗子孫和太祖子孫,又有什麼區別呢?

而對驚魂未定的趙構來說,政權的穩固才是第一位的,顛沛流離慣了的他急需要穩定下來,安心地過日子。

而穩固政權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收買人心!宋太祖在官方和民間的口碑都是相當不錯,他寬厚待人、輕瑤薄賦,民間也流傳著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他開創大業、東征西討,基本上算是統一了全國,百姓也得以安居樂業。他的功績,百姓還是很感恩的。儘管他和曹操一樣都是篡位之君,但他的名聲顯然要比曹操好太多了。而士大夫也感其功德,為其歌功頌德。

(宋太祖在民間的名聲和威望都不錯。)

可是他的死卻是不明不白,在五十歲的盛壯之年即駕崩了。更為讓人寒心的是,他死後,是其弟繼位。他的兩個成年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一個二十歲,一個十七歲,年紀也都不算小了,這樣的年紀完全可以很好地處理國政了,不存在什麼國賴長君、所以要趙光義繼位穩固政權的道理。

更讓人詫異的是,趙光義繼位後不信,德昭和德芳都很快死於非命。而這其中最大受益者即是趙光義!正是他們兩人的死,使得趙光義除去了最大的一塊心病:他終於可以不必再為皇位不能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擔憂了!就算沒有直接證據說明趙光義是害死他們的直接兇手,他又能逃脫得了干係?很顯然,他是最可能謀殺他們的。

在整個北宋,除去太祖開國的那十幾年,另一百六七十年,皇位全部在太宗及其子孫後代手裡傳承。作為開國之君的太祖的子孫卻很是寒磣。兩相對比之下,不管是上層的士大夫還是底層百姓,都為之惋惜!他們對太祖的子孫不能繼承皇位,感覺很是同情。

如果此時高宗還將皇位傳給本就和自己沒多大關係的太宗一脈,只會激起民間更大的不滿!而如果傳給太祖的子孫,則會極大地慰藉全國百姓的心!

出於這樣的考慮,趙構將皇位傳給太祖子孫,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當然,高姿態還是要做做的,儘管他嘴上說不忍見太祖仁德,子孫卻不能享位,很是讓人覺得遺憾,這才將皇位還給太祖子孫,其實內心打的還是自己的小九九。

不管怎麼說,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一脈。後來南宋又有幾位皇帝無子,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仍然都是從太祖子孫中選擇的。和北宋相反的是,南宋的皇帝除了開國之君高宗是太宗子孫外,另八位全是太祖子孫,趙匡胤和趙匡義及其子孫各佔九位,也算是歷史奇觀了!


推薦閱讀:

新中國第一枚5盎司銀幣的背後是什麼?
拆穿男人說「我很忙」背後的秘密
觀點|闡釋事物發展背後的「機制」
孩子不聽話,背後有玄機
皮瓦特 | 美國選戰硝煙背後的政治失靈

TAG:宋高宗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