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中文名: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外文名: phrad Benhard Nobel
別名: 諾貝爾
國籍: 瑞典
出生地: 斯德哥爾摩
出生日期: 1833年10月21日
逝世日期: 1896年12月10日
職業: 化學家,發明家
主要成就: 諾貝爾獎創始人

【簡介】  

諾貝爾 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母親是以發現淋巴管而成為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魯德貝克的後裔。他從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那裡學習了工程學基礎,也像父親一樣具有發明才能。諾貝爾一家於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聖彼得堡的父親團聚。  諾貝爾從小主要受家庭教師的教育,16歲就成為有能力的化學家,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家語言。1850年離開俄國赴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後又赴美國在J.埃里克森(鐵甲艦「蒙尼陀」號的建造者)的指導下工作了4年。返回聖彼得堡後,在他父親的工廠里工作,直到1859年該工廠破產為止。重返瑞典以後,諾貝爾開始製造液體炸藥硝化甘油。在這種炸藥投產後不久的1864年,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於危險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被認為是「科學瘋子」的諾貝爾,只好在湖面的一隻船上進行實驗,尋求減小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硝化甘油可以被乾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以安全運輸。上述發現使他得以改進黃色炸藥和必要的雷管。黃色炸藥在英國(1867年)和美國(1868年)取得專利之後,諾貝爾進而實驗並研製成一種威力更大的同一類型的炸藥爆炸膠,於1876年取得專利。大約10年後,又研製出最早的硝化甘油無煙火藥彈道炸藥。他曾要求彈道炸藥的專利權要包括柯達炸藥,但遭到法庭否決。諾貝爾在全世界都有炸藥製造業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國巴庫油田的產權,所擁有的財富是巨大的,他因此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諾貝爾本質上是一位和平主義者,希望他發明的破壞性炸藥有助於消滅戰爭,但他對人類和國家的看法是悲觀主義的。  諾貝爾對文學有長期的愛好,在青年時代曾用英文寫過一些詩。後人還在他的遺稿中發現他寫的一部小說的開端。他對各種人道主義和科學的慈善事業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財產都交付給了信託,設立了後來成為國際最高榮譽的獎金--諾貝爾獎金,即和平、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共5項諾貝爾獎金(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金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提供資金增設的)。  諾貝爾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忍受著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兩句名言:「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的桑利瑪去世,終年63歲。  諾貝爾的墓碑是一座高約3米的灰色尖頂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幾個金字和諾貝爾的生卒年月,墓碑兩側刻有諾貝爾4位親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側的地上,插著編號牌:170/1678。周圍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樹。碑上沒有諾貝爾的肖像(據說諾貝爾生前只有一張畫像),沒有浮華的雕飾,沒有關於他在人類歷史上寫下的輝煌!每一個知道諾貝爾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會感到這種樸素帶給人的心靈震撼。  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獎掖後人,向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遠地留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冊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鮮為人知的是諾貝爾同時也是一位劇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時候,他唯一的一部劇作才得以付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認為是「誹謗滋事、褻瀆神明」,一迨諾貝爾過世就幾乎全都被銷毀了,只有區區三份得以倖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倖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語外,這部戲劇還沒有被翻譯成其它語言,包括英語。  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位發明家,在俄國擁有大型機械工廠。1840—1859年其父在聖彼得堡從事大規模水雷生產,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於克里米亞戰爭。他發明了家用取暖的鍋爐系統、設計了一種製造木輪的機器、設計製造了大鍛錘、改造了工廠設備。1853年⒌月,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表彰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功績,破例授予他勳章。在父親永不停息的創造精神影響和引導下,諾貝爾走上了光輝燦爛的科學發明道路。  諾貝爾在聖彼得堡長大和求學後去法國和美國深造。學成返回瑞典從事化學,尤其是炸藥的研究與發明。諾貝爾父子在斯德哥爾摩市郊建立試驗室,首次研製出解決炸藥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開始生產甘油炸藥,由於液體炸藥容易發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製造出固體的安全猛烈炸藥「達那馬特」,這一產品成為以後諾貝爾國際性工業集團的基石。1867年又發明安全雷管引爆裝置,隨後又相繼發明威力更大的炸藥多種。他畢生共有各類炸藥及人造絲等近400項發明,獲85項專利。這些發明使諾貝爾在世界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諾貝爾通過製造炸藥積累大量財富,他購入瑞典B。哥爾斯邦軍火化工廠性大部分股權,創建了諾貝爾化工公司,在西歐各國開設生產炸藥性兩個托拉斯,擁有在俄國巴庫開採石油的諾貝爾兄弟公司。  1897年,諾貝爾本人得了心絞痛和心臟病,並且非常嚴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醫生建議他服用硝化甘油(當時試驗證明有效,但沒有理論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直到一百多年後三位獲得199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科學家發現硝化甘油中的一氧化氮是機體產生的一種信號分子,能夠舒張血管從而有利於血液循環,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益處,才得到了理論上的支持。  去世前於1895年立下遺囑,將其財產性大部分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萬美元)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以及和平事業5種獎金(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增設經濟學獎金),獎勵當年在上述領域內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從1901年開始,獎金在每年諾貝爾逝世時間12月10日下午四點半頒發。  諾貝爾一生在死神的威脅下為人類向大自然索取動力,在講述自己一生的科學技術成就時他只用了簡短的幾句話——「本文作者生於1833年10月21日,他學問從家庭教師處得來,從沒有進過高等學校。他特别致力於應用化學的研究,生平所發明的炸藥有:猛炸藥、無煙火藥、『巴立斯梯』或稱C89號,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學會、倫敦的皇家學會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師學會。1880年得瑞典國王創議頒發的科學勳章,又得到法國大勳章。」  諾貝爾還被國標蘇教版語文第九冊(五年級上冊)介紹,列入課文,題為《諾貝爾》。【生平】  他技師家庭 1833年10月21日,一個瘦弱的嬰兒在這個家庭誕生,他就是後來的炸藥大王諾貝爾。諾貝爾從小體弱多病,意志頑強,不甘落後。 諾貝爾的父親很關心小諾貝爾的興趣愛好,常常講科學家的故事給他聽,鼓勵他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諾貝爾的母親卡羅萊曼,是一位有文化教養的婦女,講求實際,樂觀豁達,謙虛有禮。她對孩子既嚴格又慈愛,經常帶著諾貝爾做一些澆花、鋤草、清除垃圾的勞動。 1841年,諾貝爾8歲,他終於達到了上學的年齡,諾貝爾進了當地的約台小學,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規教育的唯一的一所學校。諾貝爾由於生病,上課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學校里,他學習努力,所以成績經常名列前茅。當時 這時候,諾貝爾的父親因謀生困難,已經到鄰國芬蘭去工作了。他和母親仍然留在斯德哥爾摩。 沒有多久,諾貝爾的父親創製的一種水雷,被俄國公使知道了。公使參觀了他的產品,十分賞識,盛情邀請他到俄國去工作,並且送他到彼得堡(列寧格勒)。他創製的水雷,在1853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被俄軍用來阻擋英國艦隊的前進。 1842年,諾貝爾全家移居俄國的彼得堡。9歲的諾貝爾因不懂俄語,身體又不好,不能進當地學校。他父親請了一位家庭教師,輔導他兄弟三人學習文化。老師經常進行成績考核,向父親彙報學習情況,諾貝爾進步很快。學習之餘,他喜歡跟著父親,在工廠里做些零碎活。 諾貝爾跟著父親,看父親設計和研製水雷、水雷艇和炸藥,耳聞目見,在他幼小的心靈中,萌發了獻身科學的理想。父親也非常希望他學機械,長大後成為機械師。 1850年,17歲的諾貝爾,便以工程師的名義遠渡重洋,到了美國,在有名的艾利遜工程師的工場里實習。實習期滿後,他又到歐美各國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處,就立即開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國工業發展的情況。 諾貝爾從小體弱多病,加上他又特別勤奮,1854年的夏天,他的病越來越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放下工作去醫治。治病期間,他給父親去信說:「我希望不久能結束這種游牧生活,開始活動內容較多的新生活。目前這種生活,消磨我的時間,實在令人討厭。」沒有等病完全好,他就投身工作和學習了。 諾貝爾的父親是1859年搬回瑞典的。當時,許多國家迫切要求發展採礦業,加快採掘速度,炸藥不能適應這種需要,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大問題。了解各國工業狀況的諾貝爾,堅定了改進炸藥生產的決心。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了:法國發明了性能優良的炸藥。其實,這個消息是不確切的。 原來,法國有名的軍械專家皮各特將軍,在研究改進子彈的射程和速度時,發現用現有的炸藥,不可能有更好的結果,必須改良炸藥。於是,陸軍部組織力量,著手研究炸藥了。這件事,促成了諾貝爾全力以赴,研究炸藥。 諾貝爾一天到晚關在實驗室里,查閱資料,一次又一次地做著各種炸藥試驗。他的父母明白搞炸藥的危險,對他改變專業很不高興。有一天,父親對他說:「孩子呀,你的職業是搞機械,應當集中精力干份內的事,別的方面還是不要分心為好。」諾貝爾說:「改進炸藥是很重要的,一旦用在生產上,就會給人類創造極大的財富。危險當然免不了,我盡量小心就是了。」 從此,諾貝爾經常向親戚朋友,宣傳解釋改進炸藥的重要意義。這樣,同情、贊助他的人越來越多,連反對他的父母,也被他的堅強意志所感動,只好默認了。 2、研究炸藥 在諾貝爾之前,很多人研究和製造過炸藥,中國的黑色火藥早已傳到歐洲。義大利人蘇伯萊羅,在1847年發明的硝化甘油,是一種威力比黑色火藥大得多的猛烈炸藥。但是,這種炸藥特別敏感,容易爆炸,製造、存放和運輸都很危險,人們不知道該怎麼使用它。 1862年初,諾貝爾的哥哥試圖用硝化甘油製造出更好的炸藥。他想:硝化甘油是液體,不好控制,要是把它和固體的黑色火藥混合在一塊,按說可以做成很好的炸藥。他反覆試驗,結果發現:這種炸藥放置幾小時後,爆炸力就大大減弱,沒有實用價值。 老諾貝爾失敗了。諾貝爾繼續了他的研究。 過去,人們是用點燃導火索的辦法,來引起黑色火藥爆炸的,安全可靠。但是,這種辦法卻不能使硝化甘油發生爆炸。硝化甘油既容易自行爆炸,又不容易按照人的要求爆炸,所以在發明以後的十幾年間,除了用來治療心絞痛外,並沒有人把它當炸藥用。 1862年的五六月間,諾貝爾做了一次十分重要的實驗: 在一個小玻璃管內盛滿硝化甘油,塞緊管口;然後,把這個玻璃管放入一個稍大一點的金屬管內,裡面裝滿黑色火藥,插入一隻導火管後,把金屬管口塞緊;點燃導火管後,把金屬管扔入水溝。結果,發生了劇烈的爆炸,顯然比同等數量的黑色火藥的爆炸要猛烈得多。這表明所有的硝化甘油已經完全爆炸。 這個情況啟發了諾貝爾,使他認識到:在密封容器內,少量的黑色火藥先爆炸,可以引起分隔開的硝化甘油完全爆炸。 1863年秋,諾貝爾和他的弟弟一起,在斯德哥爾摩海倫坡建立了一所實驗室,從事硝化甘油的製造和研究。經過多次的試驗,這年的年底,諾貝爾終於發明了使硝化甘油爆炸的有效方法。 起初,諾貝爾用黑色火藥作引爆葯;後來,他發明了雷管來引爆硝化甘油。1864年,他取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 初獲成功之後,接著來的,是巨大的挫折。1864年9月3日,海倫坡實驗室在製造硝化甘油的時候發生了爆炸,當場炸死了5人,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 這個禍事發生以後,周圍居民十分恐慌,強烈反對諾貝爾在那裡製造硝化甘油。結果,諾貝爾只好把設備轉移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馬拉倫湖,在一隻船上製造硝化甘油。 幾經波折,1865年3月,諾貝爾在溫特維根找到一處新廠址,在那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硝化甘油工廠。 3、炸藥家族 在諾貝爾前進的道路上,真是荊棘叢生。世界各國買了他製造的硝化甘油,經常發生爆炸: 美國的一列火車,因炸藥爆炸,給炸成了一堆廢鐵;德國的一家工廠,因炸藥爆炸,廠房和附近民房,全部變成一片廢墟;「歐羅巴」號海輪,在大西洋上遇到大風顛簸,引起硝化甘油爆炸,船沉人亡。 這些慘痛的事故,使世界各國對硝化甘油失去信心,有些國家,甚至下令禁止製造、貯藏和運輸硝化甘油。面對這種艱難的局面,諾貝爾沒有灰心,他深信完全有可能解決硝化甘油不穩定的問題。 一年過去了。諾貝爾在反覆試驗中發現:用一些多孔的木炭粉、鋸木屑、硅藻土等吸收硝化甘油,能減少容易爆炸的危險。最後,他用一份重的硅藻土,去吸收三份重的硝化甘油,第一次製成了運輸和使用都很安全的硝化甘油工業炸藥。這就是諾貝爾安全炸藥。 為了消除人們對硝化甘油炸藥的懷疑和恐懼,1867年7月14日,諾貝爾在英國的一座礦山做了一次對比實驗:他先把一箱安全炸藥放在一堆木柴上,點燃木柴,結果,這箱炸藥沒有爆炸;他再把一箱安全炸藥從大約 20米高的山崖上扔下去,結果,這箱炸藥也沒有爆炸;然後,他在石洞、鐵桶和鑽孔中裝入安全炸藥,用雷管引爆,結果,都爆炸了。這次實驗,獲得了完全的成功,給參觀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諾貝爾的安全炸藥,確實是安全的。 不久,諾貝爾建立了安全炸藥托拉斯,向全世界推銷這種炸藥。從此,人們結束了手工作坊生產黑色火藥的時代,進入了安全炸藥的大工業生產階段。 1873年,諾貝爾的安全炸藥托拉斯,在巴黎設立了一個總辦事處,附設一個實驗室。他在這裡做了許多實驗,改進炸藥的製造方法。 諾貝爾的安全炸藥比黑火藥的威力大得多,又安全可靠,所以銷售量直線上升,逐漸風行全世界。1867年賣出11噸,到1874年,就賣出了3000噸。 安全炸藥也有缺點。缺點之一,就是爆炸力沒有純粹的硝化甘油大。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有的地方,仍然冒險使用硝化甘油做炸藥。 怎樣找到兼有硝化甘油的爆炸力,又有安全炸藥的安全性能的新炸藥,一時成為許多發明家努力尋求的目標。這一回,又是諾貝爾首先獲得了成功。 有一天,諾貝爾在實驗室工作的時候,手指被割破了,順手用一種含氮量比較低的硝酸纖維素敷住了傷口。那天晚上,因為傷口疼痛,不能入睡,他躺在床上琢磨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如何才能使硝酸纖維素同硝化甘油混合。 硝酸纖維素,是用纖維素同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互相作用製成的,是一種很容易著火的東西。因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比例不同,作用的時間長短不同,生成的硝酸纖維素的含氮量有高有低。諾貝爾很早就想把硝化甘油和硝酸纖維素混合起來,製成炸藥,一直不能成功。 現在,諾貝爾從敷料能夠吸收血液這件事得到了啟發,忽然想到能不能用含氮量較低的硝酸纖維素,來同硝化甘油混合呢?他一骨碌爬起來,忘記了手指的疼痛,跑到實驗室,一個人做起實驗來了。他把大約一份重的火棉,溶於九份重的硝化甘油中,得到一種爆炸力很強的膠狀物——炸膠。 第二天,當諾貝爾的助手華倫巴赫上班時,一種新型的炸藥——炸膠已經製成了。華倫巴赫又驚又喜,十分佩服他這種如醉如痴的幹勁。 經過長年累月的測試,1887年,諾貝爾把少量的樟腦,加到硝化甘油和火棉炸膠中,發明了無煙火藥。直到今天,在軍事工業中普遍使用的火藥,都屬於這一類型。 無煙火藥比黑色火藥的爆炸力大得多,而且爆炸時燃燒充分,煙霧很少,所以人們稱它為無煙火藥。 製造炸藥,一要爆炸力強,二要安全可靠,三要按照人的要求隨時爆炸。諾貝爾製成了安全炸藥、無煙火藥,又製成了引爆用的雷管,很好地解決了這三大難題。 人們稱諾貝爾是炸藥大王,他是當之無愧的。 諾貝爾研究炸藥,始終重視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生產上去。他認為:只有在生產上取得實際效果的發明,才是有用的。所以,他的發明能很快應用在生產上,並且立即得到實在的經濟收益。 1863年,諾貝爾發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劑。當年秋天,他就在自己家裡的實驗室,開始製造硝化甘油和引爆劑;1865年,就在斯德哥爾摩郊外,建起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 1866年,諾貝爾製成了安全炸藥,第二年就投入了生產。3年後,年銷售量由11噸增加到424噸,7年後,激增至3120噸。 諾貝爾開創了科學研究成果迅速地應用於生產的先例。 4、博學多才 炸藥發明家諾貝爾,知識豐富,興趣廣泛,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對電學、光學、機械學、生物學、生理學都相當了解,時常把自己的研究,和其他學科聯繫起來加以思索。他說:「各種科學彼此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為了解決某一科學領域裡的問題,應該藉助於其他有關的科學知識。」 諾貝爾一生共得到各種各樣的專利權355項。晚年,他做過人造絲和人造橡膠的試驗,雖然沒有成功,但對後來的發明,卻有不少幫助。 一提到諾貝爾,人們都稱讚他是偉大的發明家,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個詩人和文學愛好者。他喜歡閱讀瑞典、英、法、德、俄文的各種文學名著。他特別喜歡英國詩人雪萊的詩。在他寫的一篇抒情詩中,有過這樣的句子: 「我只知道專心讀書探索大自然,吸取淵博而浩瀚的知識寶泉。」他還寫過《兄弟與姐妹》、《最快樂的非洲》等小說,筆調清新,詞句優美,獨具一格。於1896年12月10日去世。【自傳】  當有人要諾貝爾寫自傳時,他認為不應拿自己的功績吹噓,他寫道:「下面的記載,依我看是最漂亮的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當他呱呱墜地時,他那可憐的生命,本可斷送於一位仁慈的醫生之手。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清潔,從不累及他人。主要的過失:沒有太太,脾氣很壞,消化不良。唯一的願望:不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惡:不祭拜財神。……」【發明家】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幹的發明家,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藥。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藥。多年隨父親研究炸藥的經歷,也使他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方面。   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 在一次進行炸藥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藥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藥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礦山開發、河道挖掘、鐵路修建及隧道的開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藥,所以硝化甘油炸藥的問世受到了普遍的歡迎。諾貝爾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隨後又在國外建立了生產炸藥的合資公司。但是,這種炸藥本身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存放時間一長就會分解,強烈的振動也會引起爆炸。在運輸和貯藏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了許多事故,針對這些情況,瑞典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布了許多禁令,禁止任何人運輸諾貝爾發明的炸藥,並明確提出要追究諾貝爾的法律責任。 面對這些考驗,諾貝爾沒有被嚇倒,他又在反覆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了以硅藻土為吸收劑的安全炸藥,這種被稱為黃色炸藥的安全炸藥,在火燒和錘擊下都表現出極大的安全性。這使人們對諾貝爾的炸藥完全解除了疑慮,諾貝爾再度獲得了信譽,炸藥工業也很快地獲得了發展。   在安全炸藥研製成功的基礎上,諾貝爾又開始了對舊炸藥的改良和新炸藥的生產研究。兩年以後,一種以火藥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膠質炸藥研製成功。這種新型炸藥不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熱輥子間碾壓,也可以在熱氣下壓製成條繩狀。膠質炸藥的發明在科學技術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視。諾貝爾在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沒有停步,當他獲知無煙火藥的優越性後,又投入了混合無煙火藥的研製,並在不長的時間裡研製出了新型的無煙火藥。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藥就達129種,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藥的研究。【工業帝國】  諾貝爾生前曾說他不喜歡經商,說他厭惡那些爾虞我詐的商務糾紛,他說與其進那些商務仲裁所,不如進他的技術實驗室。然而他可確實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他生前在各國創建的諾貝爾分公司,可以說是現代跨國公司的先驅。   第一步是在一艘廢棄在梅拉倫湖畔的平底駁船上邁出的。1863年10月14日,諾貝爾在瑞典獲得硝化甘油引爆物的專利後,想立即建廠投產。由於市政當局的禁令,他在市區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廠址,只好在「船上化工廠」著手投產。   此後,在瑞典諾貝爾開辦過4家工廠。  1865年,諾貝爾在德國漢堡開設了德國的諾貝爾公司;1873年至1891年遷居法國期間,法國諾貝爾公司所屬的工廠開辦到7家;英國的諾貝爾公司所屬的工廠曾發展到8家;到70年代,諾貝爾已成工業巨富,他委託大哥在芬蘭和俄國開辦了化工廠,還投資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後者曾是諾貝爾巨額資產的重要財源之一。   後來各國的公司和工廠被改組為兩個國際托拉斯:英德托拉斯和拉丁托拉斯。從1886年到1896年的10年間,諾貝爾跨國公司已遍及21個國家,擁有90餘座工廠,僱工多達萬餘人,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諾貝爾跨國公司實際上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工業帝國。   諾貝爾在巴黎工作和生活期間,流傳著不少有關他的軼聞趣事。有一則說,他聘用作為廚娘的一個法國姑娘告訴他,她要辭職去結婚。諾貝爾問這位法國姑娘要他送點什麼結婚禮物,這位聰明而機靈的法國姑娘提出:別的都不要,只想要「諾貝爾先生本人一天所掙的錢」。這個請求可難倒了諾貝爾,因為諾貝爾本人也不知道他一天掙多少錢。然而,諾貝爾是一個答應了的事就一定要辦的人,於是他經過幾天計算之後,算出他一天大概能掙4萬法郎。這樣,他就把4萬法郎作為結婚禮物贈給了那位姑娘。據說這筆錢在當時的價值,僅靠它的利息就可以讓這位姑娘舒心地過上一輩子。【詩人夢】  諾貝爾在少年時代深受英國詩人雪萊的影響,並因此做過想當詩人的「雪萊夢」。成年之後,儘管由於技術發明與商務發展兩方面的事務極為繁忙,業餘時間很少,但諾貝爾對文學的愛好與他對科學的愛好一樣始終如一。可以說,文學與科學是諾貝爾的兩大精神支柱。   對於英國文學,諾貝爾除了喜歡閱讀雪萊、拜倫和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之外,甚至對英國不怎麼著名的作家作品也極為熟悉。對於法國文學,他除了與雨果有直接交往而閱讀他的作品之外,還廣泛地閱讀莫泊桑、巴爾扎克、左拉等人的作品。對於俄國文學,他喜歡閱讀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對於包括他的祖國瑞典在內的斯堪的納斯亞各國的文學,他閱讀過易卜生、比約恩森、加博格、基蘭等人的作品。對這些作品他都有過獨特的評價。   諾貝爾不僅喜歡閱讀文學作品,而且也曾嘗試過進行文學創作。他寫過詩,《一則謎語》就是他的一首自傳體式的長詩。晚年他開始創作小說,1861年寫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寫的《姊妹們》,這兩部作品抒發他對社會改革的觀點,1895年寫的喜劇《桿菌發明專利權》,則對現實持批評態度,作品充滿了挖苦和譏諷。   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戲劇作品,是寫於1895年的《復仇的女神》。這部悲劇在巴黎出版時,諾貝爾已經永辭人世。他的家族成員們認為:「像這麼一部可憐的劇作,不能給一位偉人帶來榮譽的紀念。」因此只留下3本保存,其餘的全部銷毀。這個家族的決定也許是對的,因為,諾貝爾在年輕時表現出來詩人的氣質,已經在漫長的發明家和大企業主的一點兒也不浪漫的歲月中消失了。   諾貝爾也喜歡與文學密切相關的哲學,對於當時著名的歐美哲學家,他比較喜歡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的實證主義哲學。在哲學方面,他曾列出過一些準備寫的論文目錄和提綱。【愛情】  在諾貝爾生前與身後,人們對他常有歐洲「最富有的流浪漢」之說。他一生沒有妻室兒女,也沒有固定住所。他曾說過:「我在哪裡工作,哪裡就是我的家。」   曾有3位女性進入他的生活,但一個早逝,一個無緣,一個無知而負心,諾貝爾的愛情是悲劇。   青年時代的那次歐美之旅,諾貝爾曾在巴黎與一位法國姑娘有過短暫的熱戀,不幸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   1876年諾貝爾43歲時,奧地利大元帥弗蘭茲·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應聘做他的秘書,諾貝爾對她一見傾心,無奈伯莎心已屬人,這兩人雖無緣結為連理,卻結成了永恆的友誼,伯莎後來成為著名女作家、世界和平運動先驅之一。   1876年秋,諾貝爾去奧地利進行商業旅行時,在維也納的一家花店裡結識了賣花女索菲,此後諾貝爾與索菲維持了近15年的關係(一說18年)。諾貝爾一度希望索菲成為他的伴侶,為她在療養地買了一幢漂亮的別墅,在巴黎富人區購置了一座華麗的公館,但由於索菲沒有文化,缺乏教養,又不聽諾貝爾的勸導,只知揮霍放蕩,使諾貝爾感到憂傷與失望。  1891年春天,她來信告訴諾貝爾說,她就要生下一個父親是一位匈牙利軍官的孩子來,諾貝爾看到這個消息後,徹底失望了,他還是寫信去安慰和勸告她。諾貝爾從此決定不再與她來往,並通過一位律師為她提供30萬匈牙利克朗的養老費,這在當時是很大的一筆錢。   諾貝爾逝世後,索菲還去找拉格納·索爾曼,她威脅說,如果不給她比遺囑規定還多的東西,她就要將諾貝爾給她的216封信的原件出版權出賣掉。這時,索爾曼正陷於四面楚歌之中,為了避免可能出現一場醜聞,執行人有條件地買下了這些信件,這樣就保證使他們在將來不致遭受任何訛。諾貝爾曾經在這些信上珍重地稱Sofie為"Madame Sofie Nobel".那些信在諾貝爾死後一直被鎖在了Stockholm沉澱.一直到了1955年才隨諾貝爾的自傳公開.【遺囑】  諾貝爾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曾先後立下過3份內容非常相似的遺囑。第一份立於1889年,第二份立於1893年,第3份則立於1895年,最後存放在斯德哥爾摩一家銀行,也就是要以它為準的最後遺囑。  這份遺囑取消了分贈親友的部分,將自己的全部財產用於設立獎勵基金,於1897年初在瑞典公佈於眾:   簽名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經過成熟的考慮之後,就此宣布關於我身後可能留下的財產的最後遺囑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變換為現金的財產,將以下列方式予以處理:這份資本由我的執行者投資於安全的證券方面,並將構成一種基金;它的利息將每年以獎金的形式,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裡曾賦予人類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將被平分為5份,其分配辦法如下:一份給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一份給作出過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一份給在生理和醫學領域作出過最重要發現的人;一份給在文學方面曾創作出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傑出作品的人;一份給曾為促進國家之間的友好、為廢除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舉行和平會議作出過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物理和化學獎金,將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生理學和醫學獎金由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學院授予;文學獎金由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文學院授予;和平獎金由挪威議會選出的一個五人委員會來授予。我的明確願望是,在頒發這些獎金的時候,對於授獎候選人的國籍絲毫不予考慮,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只要他值得,就應該授予獎金。   我在此聲明,這樣授予獎金是我的迫切願望。   這是我的唯一有效的遺囑。在我死後,若發現以前任何有關財產處理的遺囑,一概作廢。   阿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   1895年11月27日   在諾貝爾遺囑公布之初,瑞典社會輿論的批評和譴責之聲佔了上風。報界公開地鼓勵親屬上訴,反對它的理由主要是「法律缺陷」和「不愛國」。報界說,一個瑞典人不注意瑞典的利益,既不把這筆巨額遺產捐贈給瑞典,也沒有給瑞典人甚至斯堪的納維亞人獲獎的優先權,還要瑞典承攬這些額外工作,從而給瑞典人帶來不能給他們任何利益的麻煩,那純粹是不愛國的,瑞典的獎金頒發機構將不可能令人滿意地完成分派給它們的任務。遺囑還把頒發和平獎金的任務交給一個由挪威議會指定的委員會,瑞典與挪威之間的關係當時已經非常緊張,這將要嚴重損害瑞典的利益。一部分社會民主黨人士指責說,諾貝爾設立獎金支持個別傑出人物,無助於社會進步。他們認為,諾貝爾的財產來自勞動和大自然,應該使社會每一個成員都得到益處。   而對法律缺陷的批評,曾被認為將使整個的遺囑失效。高明的律師們挑出的第一個毛病是,遺囑中沒有明確講出立囑人是哪國公民。這樣一來,就難以確定該由哪個國家的執法機關來判決遺囑的合法性,更無法確定該由哪國政府來組織諾貝爾基金委員會了。這個指責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諾貝爾生在瑞典,成長在俄國,創業活動遍及歐洲,晚年也沒有成為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有國籍的公民。他們挑出的第二個毛病是,遺囑沒有明確指出全部財產由誰來負責保管。他們說,雖然遺囑說要成立一個基金會,但又沒有指定由誰來組織這個基金會。所以,可以認為,遺囑執行人無權繼承遺產,而繼承遺產的基金會又不存在。   最令人喪氣的是,諾貝爾在遺囑中委託瑞典科學院來評定物理學和化學獎金,而該院院長漢斯·福舍爾卻主張把諾貝爾的財產捐贈給瑞典科學院,福舍爾還拒絕參加研究評獎細則的會議。   遺囑執行人索爾曼等人不懈努力,1898年5月21日,瑞典國王宣布諾貝爾遺囑生效。1900年6月29日,瑞典國會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的紀念日,頒發了首次諾貝爾獎。【財產】  諾貝爾到底有多少資產,這是連諾貝爾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問題。按照諾貝爾的遺囑,要把他的全部資產變成現金,這本身就是一個牽涉到多國經濟和法律的巨大工程。  經索爾曼等人數年在多國之間來回奔波,終於在1900年對諾貝爾遺產的清理有了一個 初步的輪廓。   諾貝爾在各國資產變換為現金後的一個主要清單如下(這是一個在諾貝爾資產變換現金過程中已被大大地貶值和打了折扣的清單):  瑞典5,796,140.00;挪威94,472.28;德國6,152,250.95;奧地利228,754.20;法國7,280,817.23;蘇格蘭3,913,938.67;英格蘭3,904,235.32;義大利630,410.10;俄國5,232,773.45;總計:33,233,792.20瑞典克朗。  遺產變換為現金的總額33,233,792瑞典克朗,約為920萬美元。不僅在當時,就是在現在,諾貝爾的這筆遺產確實都是一筆巨額遺產。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評選章程規定,一項資金既可以完全由一人獲得,也可以由兩人或多人平均分享。其中,和平獎除了可以頒發給個人、兩人或多人之外,還可以頒發給某一組織和機構。  按章程規定,獲獎者每年除了可以獲得當年頒發的那份數額可觀的獎金之外,還可以獲得一枚金質獎章和一份獲獎證書。由於諾貝爾基金的主要基金每年是變化的,其基金所得純收入也就每年有所不同,因此每年的每項獎金數額也就各不相同。例如,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每項獎金的數額約為15萬瑞典克朗,約合4.2萬美元。此後,由於在債券、股票、房地產等方面的投資獲利,諾貝爾基金不斷增值積累,其獎金金額也在逐年增長。80年代之後,每項獎金的數額增加到100多萬瑞典克朗。到了90年代,每項獎金數額又有較大增長。例如,1993年每項獎金為67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84萬美元。又如,1996年的每項獎金已增加到74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112萬美元。  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樸,每年出席的人數限定在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晚禮服,儀式中所用的鮮花從世界各地空運而來,以表示對知識的尊重。【家族】  諾貝爾(Nobel)這個姓(重音在最後一個音節上),過去曾引起過很多猜想。然而,我們能夠肯定地說,這完全是一個瑞典姓,是從這個家庭原來居住的教區的名字,拉丁文「諾貝利葉斯」(Nobelius)略寫而來的。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同他的先人一樣,對家譜不感興趣,因此,對他的家室祖先也就很少知道。他的整個一生,都被別的在他看來更為重要的事情所吸引去。他曾寫過:「我充分認真地問過自己:誰有時間去讀傳記呢?而誰又會如此天真可愛地去對這類東西感興趣呢?」   然而,那些有興趣的人可以從現存的調查良好的譜系裡,從十七世紀以來的五代瑞典衣民和資產階級中,找到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六十二名直系先輩。他的祖先似乎是來源於斯科納省,這個省位於波羅的海海岸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最南端。他父親之前的幾代人,都生在瑞典的中部。他母親的祖先中,有一半是斯科納北部的斯莫蘭省里的農民世系,另一半則是完全由瑞典中部地區的一些中產階級家庭構成。父母雙方所有的先人,都有著完全是瑞典農民和中產階級的名字,父方的一兩位先人,還是瑞典文化歷史上著名學者,其中之一的奧洛夫·魯德伯克,曾是國際知名人士。這位傑出的瑞典科學家,是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祖先中最光彩的一位。他之所以值得提及,是因為諾貝爾家族明顯地繼承了他的一些卓越品質。  奧洛夫·魯德伯克(1630—1702)這位精力充沛、學識淵博、激勵人心的天才,具有藝術和音樂方面的天賦。他改革了烏普薩拉大學,並且一度當過它的校長;他還教授過諸如天文、數學、物理、機械、化學、植物、動物、解剖學、建築、炮兵科學及煙火製造術等如此絕然不同的課程。諾貝爾家族後來幾代人為之獻身的,也正是這些異常雷同的課題,也許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從什麼地方取得這種興趣的。這位真正多才多藝的人之所以名傳後世,是由於他發現了淋巴系統(1653年),以及由於在一六七九至一七○二年間,出版了他的巨部歷史考古學著作《大西洋》。魯德伯克是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祖父的曾外祖父。 【年表】  1833年 他1歲 十月二十一日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父親破產  1840年 他7歲 父親伊馬奴耶魯將家小留在故鄉,而到俄國聖彼得堡(今之列寧格勒)找工作。  1841年 他8歲 入小學  1842年 他9歲 父親工廠的生意興隆,全家遷到聖彼得堡。義大利聖雷莫諾貝爾舊居  1843年 他10歲 父親發明的魚雷受到俄國政府的重視,獲頒獎勵金三千盧布。弟弟耶米爾誕生。  1850年 他17歲 為研究化學,而留學美國。  1852年 他19歲 在巴黎他深愛的少女去世,而懷著悲傷的心情回到聖彼得堡。  1853年 他20歲 父獲俄皇頒授獎牌。因積勞成疾而到德國的埃格溫泉養病。  1854年 他21歲 英國、法國、土耳其、澳大利亞的聯合軍對俄戰爭開始。(克里米亞戰爭)。伊馬奴耶魯所發明的魚雷,被埋設在芬蘭灣。被西寧、特拉普兩博士鼓勵做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  1856年 他23歲 克里米亞戰爭俄國兵敗,因此使父親的工廠陷入困境。因水計量器的改良,而獲得專利權。  1858年 他25歲 為籌措父親的事業資金而去倫敦。  1859年 他26歲 父親事業失敗,雙親帶著弟弟耶米爾回到斯德哥爾摩。  1860年 他27歲 一邊與二哥魯特伊喜在轉售的工廠中工作,一邊從事硝化甘油炸藥的研究。這一年冬天,生了場大病。  1863年 他30歲 發明硝化甘油炸藥用的雷管。十月,得到硝化甘油炸藥的專利,跟父親在斯德哥爾摩辦廠。  1864年 他31歲 硝化甘油工廠爆炸,弟耶米爾慘死。因此取締炸藥愈嚴密,以致關閉瑞典工廠,而在德國建廠。十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藥公司]。  1865年 他32歲 在德國漢堡設立火藥公司,在克魯伯建廠。  1866年 他33歲 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斷在世界各地發生,因此各地爭相取締,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但因此發明了甘油炸藥。  1867年 他34歲 五月,獲得英國的炸藥專利,從這一年開始,年產量為十一噸。新的諾貝爾雷管發明成功。  1867年 他35歲 從美國開始,在歐洲各地開設諾貝爾公司,炸藥事業鼎盛。跟父親同時獲得瑞典科學研究院的亞斯特獎。  1870年 他37歲 克魯伯火藥工廠爆炸,造成重大損失。普法戰爭開始,炸藥初顯威力。  1871年 他38歲 在英國創辦炸藥公司。法國也允許製造炸藥,而和保羅·鮑合作創業。  1872年 他39歲 父伊馬奴耶魯病故。  1873年 他40歲 定居巴黎。 大哥羅貝爾特在巴庫發現油田。  1876年 他43歲 僱用斯陀夫人(190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843—1914年)為秘書,之後逐漸熱衷於和平運動。  1878年 他45歲 完成可塑炸藥。五月,加入哥哥們的石油事業,成立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  1882年 他49歲 到俄國和哥哥魯特伊喜會面。  1884年 他51歲 被推薦為倫敦皇家協會、巴黎技術協會、瑞典皇家科學協會的會員。  1887年 他54歲 取得噴射炮彈火藥的專利。  1889年 他56歲 母親安莉耶特在故鄉斯德哥爾摩去世。  1890年 他57歲 受法國人迫害,而離開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義大利聖利摩,在當地創立研究所。  1893年 他59歲 成為瑞典蕪普撒勒大學的榮譽教授,講授哲學。  1895年 他62歲 於十一月二十七日立下遺囑,諾貝爾獎因此產生。  1896年 他63歲 十二月十日的晚上,在聖利摩的米歐尼德庄永眠。  1901年 逝世後五年 十二月十日依照諾貝爾的遺囑,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屆諾貝爾頒獎典禮。【名言】  生命,那是自然付給人類雕琢的寶石。   人類從新發現中得到的好處總要比壞處多。  我的理想是為人類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而發揮自己的作用。  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  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創立於1901年,它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他的遺產大約是三千三百萬克倫,遺產所孳生的利息,便被當作「諾貝爾獎」的基金。  頒獎儀式每年於諾貝爾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  諾貝爾獎是按照諾貝爾最後的遺囑訂定的,分成下列的五項:  (1)物理獎: 由瑞典科學研究院決定,對於物理方面有重要發明和發現的人。  (2)化學獎: 由瑞典科學研究院決定,在化學有重要發現和改良的人。  (3)醫學獎: 由斯德哥爾摩的加羅林學會決定,在生理學或醫學上,有重要發現的人。  (4)文學獎: 由斯德哥爾摩學術院決定,對文學思想有啟發引導作用的人。  (5)和平獎: 由挪威議會組成的五人委員會決定。為促進國際的友好關係,且為和平會議的設立和普及竭盡心力,在軍備的廢除和縮減上有重要貢獻的人。  (6) 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屆諾貝爾獎頒   德國科學家倫琴因發現X射線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貝林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獲諾貝爾醫學獎。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歷史學家塞道爾·蒙森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3年12月10日第3屆諾貝爾獎頒發。  法國科學家瑪麗·居里、皮埃爾·居里與貝克勒爾因發現釙與鐳的分離等現並提煉出鐳和釙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勒納因陰極射線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拜耳因研究有機染料及芳香劑等有機化合物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科赫因對細菌學的發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畢希納因發現無細胞發酵獲諾貝爾化學獎。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埃爾利希因發明「606」、俄國科學家梅奇尼科夫因對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作家歐肯因《偉大思想家的人生觀》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義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德國科學家布勞恩因發明無線電報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因催化、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瓦拉赫因脂環族化合作用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海澤因小說《傲子女》、《天地之愛》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法國科學家瑪麗·居里因鐳和釙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維恩因發現熱輻射定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格利雅因發現有機氫化物的格利雅試劑法、法國科學家薩巴蒂埃因研究金屬催化加氫在有機化合成中的應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作家霍普特曼因劇本《職工們》獲諾貝爾文學獎。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勞厄因發現晶體的X射線衍射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威爾泰特因對葉綠素化學結構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普朗克因創立量子論、發現基本量子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科學家哈伯因氨的合成獲諾貝爾化學獎。   註:本屆諾貝爾獎僅頒發兩項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斯塔克因發現正離子射線的多普勒的效應和光線在電場中的分裂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能斯脫因發現熱力學第三定律獲諾貝爾化學獎。(1921年補發)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籍德裔科學家愛因斯坦闡明光電效應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希爾因發現肌肉生熱、德國科學家邁爾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謝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弗蘭克、赫茲因闡明原子受電子碰撞的能量轉換定律而共同獲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法國人白里安因促進《洛迦諾和約》的簽訂、德國人施特萊斯曼因對歐洲各國的諒解作出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維蘭德因發現膽酸及其化學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溫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維生素的關係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曼因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歇爾因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獲諾貝爾化學獎。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博施、伯吉龍斯因發明高壓上應用的高壓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瓦爾堡因發現呼吸酶的性質的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法國科學家伊雷娜·約里奧-居里和約里奧·居里因發現人工放射現象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斯佩曼因發現胚胎的組織效應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人奧西茨基因揭露德國秘密重整軍備獲諾貝爾和平獎。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英國科學家戴爾、德國科學家勒維因發現神經脈衝的化學傳遞而共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庫恩因研究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獲諾貝爾化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學家盧齊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布特南特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德國科學家多馬克因發現磺胺的抗菌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放棄。   1940年~1942年的諾貝爾獎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影響而中斷。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哈恩因發現重原子核的裂變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籍德國作家黑塞因小說《玻璃球遊戲》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狄爾斯、阿爾德因發現並發展了雙稀合成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施陶丁格因對高分子化學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玻恩因對粒子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德國科學家博特因發明符合計數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醫生福斯曼、美國醫生理查茲、庫南德因發明心導管插入術和循環的變化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霍夫斯塔特因確定原子核的形狀與大小、德國科學家穆斯堡爾因發現穆斯堡爾效應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詹森、美國科學家梅耶因創立原子核結構的殼模型理論、美國科學家維格納因發現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對稱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義大利科學家納塔、德國科學家齊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艾根、英國科學家波特因發明快速測定化學反應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總理(前西德)勃蘭特因「緩和二次大戰後歐洲緊張局勢」獲諾貝爾和平獎。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伯爾因對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獲諾貝爾文學獎。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費舍爾、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森因有機金屬化學的廣泛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布朗因、德國科學家維蒂希因在有機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馮克利津因發現量子霍爾效應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魯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學家羅勒因研製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科學家赫希巴赫、美籍華裔科學家李遠哲因發現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國科學家波拉尼因發明紅外線化學研究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士科學家米勒、德國科學家柏諾茲因發現新型超導材料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戴森霍費爾、胡貝爾、米歇爾因第一次闡明由膜束的蛋白質形成的全部細節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美國科學家拉姆齊因發明觀測原子輻射和計量原子輻射頻率的精確方法、美國科學家德默爾特因創造冷卻捕集電子的方法、德國科學家保羅因在50年代發明的「保羅捕集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內爾、扎克曼因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道功能,發展出一種能記錄極微弱電流通過單離子道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魯岑、美國科學家莫利納、羅蘭因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劉易斯、維紹斯、德國科學家福爾哈德因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髮育的重要遺傳機理,並利用果蠅作為實驗系統,發現了同樣適用於高等有機體(包括人)的遺傳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7年12月10日  中國朱棣文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鐵皮鼓》、《我的世紀》等作品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德國科學家克特勒、美國科學家康奈爾、維曼因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礎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自諾貝爾獎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十位華人獲得過諾貝爾獎,他們分別是美籍華人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和錢永健,法籍華人高行健,英籍華人高錕,以及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不守恆」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J/ψ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因「為西藏自由作出的努力和他對非暴力和平解決西藏問題的努力」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0年,高行健憑藉作品《靈山》,以及「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獲諾貝爾文學獎。  2008年,錢永健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因在「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方面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9年,高錕被稱為「光纖之父」,其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推薦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略薩為養家糊口曾打7份工
百年諾貝爾文學獎漫話(64)現代與傳統融合的至美境界
中國文學不落後——專訪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
物理界的10大難題,解決任何一個都足以獲得諾貝爾獎!

TAG: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