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國總統親赴北京「謝罪」:安倍火冒三丈!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當初朴槿惠不顧中俄兩國勸阻,一意孤行推進部署薩德,結果在強大的國內外高壓下,朴槿惠苦酒自釀,身敗名裂。

由於薩德威脅到了中國的戰略利益和安全,在此期間,中國的老百姓也都紛紛自發地抵制韓流。

韓流明星遭遇寒冬,樂天在華商場紛紛倒閉,赴韓國遊客雪崩式下滑...

後來韓國還向WTO訴訟中國違反國際貿易法,單方面對韓國進行經濟制裁。

可是到最後卻不了了之,為何,抵制韓國,是中國民間愛國群眾的自發行為。

薩德侵害中國的戰略利益和安全,也因為此,中韓兩國的關係降低了冰點。

對中國而言,損失一個韓國市場可謂不痛不癢,但是對韓國而言,損失中國市場,那幾乎是傷筋動骨了,別看現在表面風光,其實是難言之痛,每日都損失慘重,所以說韓國拖不起。

這不,韓國總統文在寅就親自赴華來了,我們可以感受一下他此行的誠意。

「我的心若能化作那風兒,他便定能得到盛情的款待。」

韓國「第一夫人」金正淑做客「為你讀詩」節目,給中國聽眾朗讀了韓國的現代詩,以此應景。

12月13日,中國國家公祭日,文在寅特派本打算接機的親信盧英敏大使改變行程,去參加南京大屠殺80周年國家公祭儀式。

當日,文在寅還發表了演說,對侵華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表示哀悼。

他還說道,中韓兩國都是日軍當年作孽的受害者,兩國是「同病相憐、榮辱與共、攜手同行」!

我們可以看到,文在寅此行真的是誠意滿滿,主動低頭跟中國套近乎。

這話戳到了日本的痛處,讓日本火冒三丈,可謂大快人心!

日媒紛紛跳出來指責韓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說韓國打苦情牌的有,說韓國打感情牌的有,甚至還有人譴責文在寅利用抗日奉承大國。

中韓關係解凍,日本為何第一時間要跳出來指責韓國呢?

此前為了將韓國綁在日本的戰車上,日本一直對朝鮮半島進行煽風點火,巴不得各方在這裡打一仗,他好從中漁利,甚至實現夢寐以求的「修憲」。

但是美國卻率先啞了火。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當地時間12日表示,美國方面已經做好與朝鮮對話的準備,並不設定前提條件。

這無疑是向朝鮮釋放善意,這表態讓日本氣不打一處來,但是日本又不敢對美國說三道四。

而這個時候,韓國又背道而馳,總統還親赴北京「謝罪」,還帶上了韓國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代表團,這對日本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於是新仇舊恨一起算。

日本跳樑小丑的形象,躍然紙上。

從文在寅訪華的細節和日本的表現可以看出,中國早已今非昔比。

倘若中國還是當年的一窮二白,文在寅還會這麼尊重中國嗎?

倘若中國還是當年的積貧積弱,只怕日本早就一刀捅了過來!

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敢像以前一樣對中國人作威作福,這是幾代人共同奮鬥的結果。

更好的明天在等著我們!

文在寅訪華談了啥?

文在寅在12月16日返回韓國,這次訪華之旅如帝都的天氣一樣,看起來陽光明媚,實際卻寒風刺骨。在韓方獲得了2個不能算作成果的「成果」:一是大國支持平昌冬奧會,二是雙方為了維護半島的和平穩定,達成4項原則共識。

支持冬奧會是一直以來的立場,此次不過是重申,而且反對奧運會政治化的立場從未改變。至於維護半島和平的4項原則包括決不允許生戰生亂、堅持無核化原則、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所有問題、鼓勵雙方改善關係等。這本身也符合中韓的利益。這2個「成果」,似乎更像是遮羞布,掩蓋文在寅兩手空空的尷尬。

沒有聯合聲明,沒有聯合記者會,沒有聯合新聞公報,沒有熱烈隆重的氛圍,這是韓國自取其辱。文在寅依靠「三不承諾」拿到了「敲門磚」,卻迫於國內壓力,在所有行程與安排中都拒絕提及這個承諾,更不用說白紙黑字寫到聯合聲明裡。韓方清楚,如果將「三不承諾」寫入聯合聲明,不僅韓國保守勢力會繼續攻擊青瓦台的「低頭外交」,還會賦予鄰國一個名正言順的把柄,日後可以依據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聯合聲明約束韓國。最重要的是,「三不承諾」(承諾不參與導彈防禦體系、承諾不再追加部署「薩德」、承諾不與美日組成三國軍事同盟)對「美韓同盟」將會產生限制作用,韓國沒有一個政客敢惹惱美國。

況且,韓方似乎只把「三不承諾」當成一個權宜之計,並沒有要嚴格執行的意思。無論是韓國民意還是青瓦台智庫,都普遍認為部署薩德是必要的,是鄰國反應過度,文在寅作為總統,既不敢得罪民意,又要給韓國經濟和外交尋找出路,只能在夾縫中尋找機會,這註定韓方不可能帶來「硬承諾」。這暴露了韓國最大的軟肋:作為美國控制下的傀儡,無法根據國際形勢調整內政和外交,只能被動地、主觀地做出一些違背事實的決定。

如今的亞洲秩序正在重新組合和構建,隨著大國崛起,最顯著的變化是:沒有國家可以在損害大國戰略利益的同時搭乘大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是個識時務者,為了謀求本國的經濟發展,上任之後就疏遠與美國的關係,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不再挑釁,並作出了保證,這才成功訪華,並獲得「兩國經貿正常化」這個最大的成果。杜特爾特還在東盟峰會等一系列場合支持中方主張,這就是踐諾。

蒙古國在悍然接待了某喇-嘛之後,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在做出不再邀請某喇-嘛竄訪的保證之後,運送礦石的貨車才能繼續利用南部大國的基礎設施。

中俄印三國外長會

即使自詡為「南亞霸主」的印度,也是撤出了越境軍隊並做出相應保證之後,才能成功舉辦中俄印三國外長會。與這些國家相比,韓國想通過口頭上的承諾就令最大貿易夥伴放棄限韓措施,未免異想天開。

文在寅的真實想法恐怕是這樣的:效仿美國,走通高層,與大國領袖建立個人友誼和信任,從而化解一些難題。問題是,韓國是美國嗎?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如今韓方對華展開的是「情感攻勢」和「笑臉外交」,文在寅來訪時正巧趕上「南京大屠殺」八十周年紀念日,他也用「同病相憐、榮辱與共、攜手同行」來勾起兩國並肩戰鬥的抗日記憶。國人不會忘記抗日記憶,尊重韓國的抗日誌士,但也不會忘記核心戰略利益遭別國侵犯的事實,這是兩碼事。文在寅依然停留在「打嘴炮」的階段,錯過了一個天賜良機。如果韓國總統能夠出現在南京,與大國領袖一起出席「國家公祭日」,以實際行動來表明反對日本的態度,不僅能夠表明「不與美日組成三國軍事同盟」的決心,還能贏得鄰國人民的好感,一定程度上能夠融化反對薩德的堅冰。

問題是,韓方錯估了國情,低估了大國民眾反對薩德的洶湧民意,甚至荒誕地認為薩德問題已經翻篇,這是自以為是,自高自大。韓方還提出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要求:

1、讓韓國明星在12月14日登台演出;

2、將2018年定為「中韓互訪年」,完全放開旅遊限制;

3、要求會晤一些重量級人物;

4、極力邀請大國領袖參加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成為韓國人的保護傘;

這些要求無一例外都遭到明確拒絕或打了折扣。悲觀的韓國媒體甚至聲稱文在寅遭到了訓示。究其原因,還是韓國人誤判了形勢。薩德問題,本質上是韓國如何調整在中美之間的定位問題。如果說之前還能在安保上依賴美國,在經濟上依賴東亞大國,隨著大國實力對比發生變化,這一套已經是落後於現實。

韓國的思維依然停留在昨天,認為韓國經濟、韓國旅遊、韓國文娛業對華依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沒有意識到鄰國對政治經濟文化的自信程度在不斷提升,沉迷於鄰國急於與韓國恢復關係的幻想里,將兩國關係遇到的困境簡單歸結於是報復與反報復。

事實上,身為韓國總統的文在寅沒有解決薩德能力,也不敢動搖美韓同盟,但這不是前提,韓國不能把所有主菜先讓美國享受,然後打包一些殘羹冷炙招待鄰國,還聲稱這是誠意。韓國只是中美之間的一個小問題,同樣的小問題還有不少。韓國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地位。

文在寅應該感激大國,因為大國同意其來訪,已經給足了面子,是對文在寅一系列示好的回報。自朴槿惠執政末期中斷的官方交流渠道逐漸得到恢復,這已經足以讓文在寅消除「受辱感」,也足以向韓國國內交代。

韓國的精英們現在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默契:只有保持中立,只有遠離美國,只有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只有破解東北亞的冷戰格局,才能得到真正的尊嚴,得到鄰國的尊重。反薩德只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不可能放棄,這也是韓國擺脫傀儡命運的希望所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干年後,韓國人會感激涕零。XLW

中國成功拿下戰略港口 印媒急呼中國開始反擊

上周,根據一份有效期長達99年的租約,無力償還中國公司債務的斯里蘭卡正式將具有戰略意義的漢班托塔港移交給中國。

近年來,中國加強了在印度洋的存在,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修建港口設施和規劃海上貿易路線。這個過程中,像斯里蘭卡這樣的小國發現自己背上了無力償還的債務。官方稱,斯里蘭卡欠中國國有企業逾80億美元(約合530億元人民幣)。

斯里蘭卡政界人士表示,價值11億美元的漢班托塔港交易,對於削減債務是必要的;但分析人士警告稱,要注意將控制權過多地交給中國的後果:「事實可能會證明,為減少欠中國的債務而付出的代價,比斯里蘭卡尋求減少的債務負擔更大。」

雖然斯里蘭卡長期處在印度的勢力範圍內,但近年來,它與中國的關係加強了。當西方國家指控該國前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在斯里蘭卡持續近26年的內戰的最後階段嚴重侵犯人權時,中國向拉賈帕克薩政府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貸款,用於新的基礎設施項目。

今年7月,中國國有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與斯里蘭卡港務局簽署協議,控制了位於斯里蘭卡南部海岸漢班托塔港70%的股權。上周五,斯里蘭卡議會舉行投票,同意向一個由中國牽頭成立的合資企業提供稅收優惠,以開發該港口。周六,政府完成了向兩家通過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運營的國有實體的移交。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已經向斯里蘭卡政府支付了首筆3億美元的款項。

「通過這項協議,我們已經開始償還貸款了,」斯里蘭卡總理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在向議會發表講話時說。「該地區將設立一個經濟區,並實現工業化,這將帶來經濟的發展,並促進旅遊業。」

但在批評人士看來,出租港口一事可能開創了斯里蘭卡和其他欠中國錢的國家接受簽字轉讓領土協議的先例。在最初的港口協議7月完成簽署後,斯里蘭卡議會議員、前總統之子納馬爾·拉賈帕克薩在Twitter上質疑,政府是不是在「用國家資產玩地緣政治」。

不過,當中國企業操作的起重機開始出現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的天際線時,印度認為自己的地區領導權受到威脅,也帶著懷疑的目光關注著形勢的發展。為了重新調整這種不平衡,印度已同日本合作開發斯里蘭卡東部海岸線上的一個港口,其投資漢班托塔附近的機場事宜也已進入談判階段。

卡內基印度中心研究員康斯坦丁諾·哈維爾認為:「中國在印度具有戰略意義的後院發起的攻勢,把印度震驚到了,這也讓該地區的國家開始意識到中國巨額投資承諾的長遠代價。」

XLW

印度想要中國答應這事卻被拒絕,俄出面也沒用!

近段時間以來,俄羅斯與印度的關係可謂是一波三折,原本作為印度最大武器供應國的俄羅斯,愣是被美國橫插一杠,不但被搶走大量的軍火訂單,就連租借給印度的核潛艇,也被印度為了討好美國,允許讓美國海軍人員進入參觀。按理來說,遭到印度如此的羞辱,俄羅斯應該大發雷霆找印度算賬才對,沒曾想俄羅斯非但對此沒有採取什麼報復措施,反而受印度之託,試圖說服中國允許讓印度加入有著核能大國身份象徵的「核供應國集團」,俄羅斯是怎麼了?

據海外網12月7日的消息稱,外交部發言人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就記者所提「俄羅斯將努力說服中國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的問題進行回答時表示,如同意這種做法,會帶來兩方面嚴重問題:一是變相承認了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核武國家地位;二是有可能引發其他無核國家的「爭先效仿」,不再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締結「全面保障監督協議」,從而從根本上廢除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整個保障監督體系,顛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整個國際防擴散體系。

所謂「核供應國集團」,就是在1975年由蘇聯以及美國等7個主要核出口國家在倫敦多次召開會議,討論加強和完善核不擴散的政策以及核材料和設備出口管控等問題,並通過《核轉讓準則》和《觸發清單》,外界將其稱之為「核供應國集團」,該集團的成立,主要目的就是要防止核武器擴散。中國在2004年5月28日正式加入「核供應國集團」,該集團現有48個成員國。

由於「核供應國集團」控制著核反應推所需鈾的出口,導致不是該集團成員國的印度在核能進出口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印度一直以來都削尖腦袋想往裡鑽,但由於印度一直拒絕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因此遭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成員國的抵制。而在此前,中國已經多次挫敗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的圖謀。

眾所周知,由於在上世紀末,印度頂著全世界的輿論壓力,多次進行核試驗,導致南亞大陸陷入和競賽而引發緊張局勢。而印度在擁有核武器之後,認為自己是擁核的「後來者」,核能力又遠遠不及五常國家,因此一直拒絕簽署旨在減少核武器並最終實現無核化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印度進行核試驗之後,儘管遭到包括美俄在內的多國制裁。但後來,美國出於拉攏印度遏制中國的需要,不但撤銷對印度因為核試驗的制裁,而且還在印度沒有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情況下,全力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同時,俄羅斯也因為利益關係,在此前也已經宣布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然而,由於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導致印度一直未能如願。

此次俄羅斯副總理訪問印度,其目的就是為解決此前印度允許美國海軍人員進入俄羅斯核潛艇一事,說白了就是找印度吵架去的。然而,這架沒吵成,反而做出表示稱「俄羅斯將努力說服中國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真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很明顯,印度此前想通過美國對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為印度加入該集團開綠燈,看來已經徹底沒戲了,因此只能通過俄羅斯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希望能夠說服中國在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問題上放它一馬。

俄羅斯明明知道這種關於中國原則問題的要求本身就是個燙手山芋,弄不好還會影響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可俄羅斯最終還是接手了,難道為了討好印度而得罪中國?其實不然,實際上,俄羅斯答應幫印度這個忙,只是個順水人情而已。畢竟,這麼說服是俄羅斯的事,而答不答應,那是中國的事,跟俄羅斯沒有半毛錢關係,因此對於中俄目前的戰略夥伴關係並不會產生任何的不利影響。

印度作為俄羅斯在南亞大陸唯一的夥伴國家,又是最大的俄制武器使用大戶,相對與俄羅斯來說,印度就是一塊大肥肉,因此,發展與印度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重要戰略目標。然而,隨著美國的「重返亞太」,不斷加大力度對印度進行拉攏,順便又從印度手裡拿走大量的俄羅斯武器訂單,尤其是近期特朗普的所謂「印太戰略」,直接把印度推向「亞太大國」的地位,從而導致印度加快向美國傾斜的速度。

眼看印度一步一步的向美國靠近,原本屬於自己的武器訂單也因此而被特朗普笑納了。俄羅斯再不出手,用不了多久,印度就沒俄羅斯什麼事了。如果因為一點「潛艇事件」就與印度鬧翻,那就太愚蠢了。因此,近期以來,俄羅斯在不損害中俄關係的前提下,的確給予印度很大的面子,包括此前在中印邊境對峙期間,在俄羅斯境內舉行俄印聯合軍演,而此次俄副總理訪印期間,明知中國絕不會答應,但還是向印度承諾「努力說服中國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這無疑證明俄羅斯對印度的真實態度,那就是對於印度這塊軍售大肥肉,能多割一塊是一塊,就是不能太便宜美國了。

俄羅斯向印度的承諾是做到了,但被中國外交部給頂了回去。表面上看中國外交部的表態是針對俄羅斯,但實際上是在告訴印度,在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之前,想要加入「核供應國集團」,門都沒有。由此可見,印度在這個問題上和以往一樣又在中國這兒碰了一鼻子灰,唯一不同的是,這回印度還得欠下俄羅斯一大筆「人情債」。

美國又給印度出狠招:可惜被中國識破巧妙應對

2011年美國奧巴馬政府抓住主辦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機遇高調亮出「轉向亞洲」戰略。這讓當時不少小跟班興奮了一段時間,而且,美軍也開始成批次的撤離中東的各個戰場的士兵,並準備在2020年將60%的美國戰艦部署在太平洋。

美國這計劃本身是有條理進行的,但是俄羅斯卻不想讓熱點全轉移到中國手裡,然後先是擴張中東的實力範圍然後吞併克里米亞,

最後採取代理人戰爭和美國在敘利亞進行熱戰,這可讓歐洲怕了,於是整個北約開始重新關注中東局勢。

這樣的局勢就導致美國的亞太戰略幾乎完全停止了,也讓美軍的航母戰鬥群不敢離開波斯灣附近了。特朗普上台後更是徹底發揮了民主國家的傳統,宣布奧巴馬的所有政令結束,包括重返亞太戰略。五角大樓在這個背景下選擇了新的方式。

首先停止了對於太平洋艦隊的大規模增援這一個新步驟,然後開始武裝日本,韓國和南亞的一些國家,操縱菲律賓政府做一些讓各國嘲笑的行為,最後給印度出了一個印度太平洋的概念,刺激印度的雄心壯志使印度開始大規模擴張海軍。

這個戰略造成了許多讓中國感到麻煩的事情,但是最麻煩的還是印度不斷向海洋範圍派遣地面部隊駐紮在群島上給一些國家造成了恐慌,

同時將之前的警用巡邏艇改成了護衛艦,一副想給美軍當急先鋒的樣子,讓中國位於附近的斯里蘭卡海港的貿易都有些損失。

當然中國也巧妙的採取了措施,首先交好現在的菲律賓領導人,並在反恐作戰中給予支援來拉攏菲律賓,然後讓海軍航空兵頻頻的到訪日本附近給予壓力,

同時生產航母戰鬥群,以及利用朝韓關係讓韓國去干別的,最後讓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附近搞事,這樣印度的軍費就得花在陸軍身上了。這樣的處理不知道你感到如何了?

推薦閱讀:

乘坐北京市郊鐵路S2線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北京的房租越來越貴?
北京燒麥哪家好吃?
在北京王府學校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8月15號TFboys兩周年歌迷見面會有哪些讓人感動的地方?

TAG:北京 | 總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