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的三把「金鑰匙」

親子教育的三把「金鑰匙」少教多學隨想55 文/陳禾

我主張拋開封閉心靈的傳統家庭教育,倡導「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親子教育,這並不是在標新立異,或者只為迎合西方潮流。不,「西方」沒那麼偉大,不值得樣樣仿效,我們中華文明也沒那麼猥瑣,不必處處表現著見不得人般的謙卑。我要求改變,是因為親子教育擁有的三把「金鑰匙」能夠打開傳統家庭教育下緊鎖著的三大智庫,讓我們的家長獲得足夠的新智慧,能夠更好地處理家庭教育已經無法解決的許多子女教養的難題。

這三把金鑰匙就是:①同理心;②內在對話;③雙贏策略。

這是一個需要擁有自主思考的時代

英國作家傑姆·巴里在童話劇《小飛俠彼得潘》中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當你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非複述別人怎麼想的時候,你就開始在往非凡的大道邁進。」

我們都希望自己走的是一條成功的大道,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條通往未來的光明坦途。可事實上呢?作為父母,我們怎樣行使著家長的特權?我們怎樣頤指氣使地管教孩子?怎樣嘔心瀝血地在安排孩子的未來,而不管孩子領情或不領情,他們究竟獲得了什麼?而另一方面,儘管現代年輕父母都很喜歡學習,但是他們學習了新思想新教育理念後,為什麼在處理子女教養問題時就是無法實踐?以至於經常束手無策?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只有一個:我們的家長都擺脫不了傳統思維,因為擺脫不了,在面對問題時,就讓習慣性思維綁架了自己的行動,主宰了自己的意志。

這樣就讓我們看到一幕幕慘不忍睹的畫面:

☉總是以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孩子,孩子只有聽話的義務,沒有表達訴求的權利;☉面對孩子的「不可接受行為」時立刻發火,回應以打罵或冷漠,迫使孩子聽命;☉不接受孩子的獨特個性,只有孩子的行為達到自己認可的標準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這些現象所反映的,其實只是思想問題:父母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而欠缺自主思想,也不允許孩子有自主思想。思想不自主,無論學習什麼,都只能停留在「知」的階段,沒有「行」的能力。知而不能行,就是沒有智慧。沒智慧的父母,怎能教育出有智慧的孩子呢?所以,為了提高教養子女的能力,父母需要擁有新智慧;為了培養出有智慧,前途光明的子女,父母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而智慧的源泉不靠學歷,也不是誰能賜給,只有具備自主思考能力的人,能夠擺脫習慣性思維的羈絆,他才能夠不斷地將新知識新理念融會貫通,加以實踐。

我這裡說的智慧,既是古希臘的聖哲追尋的目標,同樣也是中國古代儒家聖賢講求的心性修鍊。實際上,儒家論述的心性修鍊比西方希臘聖哲更為具體。《禮記·禮運》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說的就是通過心性修鍊不斷提高智慧的過程;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說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就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獨立思考能力,能夠明大體、知是非、統觀全局、處事圓融周到。所以,我們今天倡導親子教育,絕對不是照搬西方的教育理念,而是重建中華文明,但因為古代的論述過於簡潔扼要,歷代學者過度闡釋而陷於玄虛,必須藉助西方的實踐方法來重新解釋。

「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只是一句空蕩蕩的口號。口才再好,能說會道,但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只是照般別人的東西,你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有人說「成功可以複製」,這是自欺欺人之談。

有同理心,才有人際智慧

在當前功利主義挂帥的社會,人際關係建立在利益交換上,做任何事情,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這樣,人們便會為了獲取結果,不惜採用任何手段。這種思維直接應用在家庭教育上,結果就是家長凄凄惶惶不可終日地忙著打造「孩子的美好未來」而忽視孩子的心智成長,把教育子女的用心都耗在畫餅之上。孩子不聽話,殺手鐧使出來,馬上乖乖就範,家長都在為自己的成功管教沾沾自喜的時候,孩子卻在被動學習中屢遭挫折所摧殘,思想行為又在失去自主能力下逐漸偏離家長的期望,於是一連串教養問題就陸續發生了。只有簡單的管教手段的家長束手無策是必然的。那時,埋怨社會、數落孩子都解決不了問題。

這就是必須拋開家庭教育,走親子教育大道的理由之一。親子教育的核心思想構建於同理心,這是一套人際智慧的理念,也是一套完整的、可行和有效的操作手段。同理心的運作必須通過下列流程:

1. 首先,家長必須具備正確可行的人生目標和教育理念,這是「理」的依據。在傳統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角色是主宰者,家庭是他的王國;但在親子教育架構中,家長只是一個公共企業的CEO,他的執行權是全體家庭成員授予的,這就產生了兩個條件:他必須具備家長應有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手段;而他的任務就是執行全體家庭成員同意的家庭發展策略,滿足大家的要求和期望。換句話說,作為一家之長,他必須具有足夠的智慧。

2. 其次,家長必須了解並接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這個自我認識過程十分重要,你只有在對自己的特點有充分的認識,了解了自己的長處和局限,然後你接受它、承認它。這樣,在面對任何事件時,你才有可能跳脫個人情緒和價值傾向的羈絆,以理性去了解並掌握事件真相。

3. 再次,家長必須了解並接受孩子的特點,包括他的生理特徵、成長狀況、認知水平、個性、愛好、心理素質等等,掌握孩子的優點和缺點,接受它、承認它。這樣,在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時,你才有可能通過「心橋」的連接去感覺當時孩子的思想和情緒。換個說法,就是進入孩子的內心去體驗他當時的感受。這個過程十分重要。你無法體會他的感受,就不能疏導他的情緒、糾正他的思想偏差,那麼,無論你採用了多好的教養手段,搬出多少大道理,對他而言都是「橫加干預」,難於獲得他的認可及接受。

4. 再進一步,你才能夠施展你的教養手段:引導他釐清事件的真相,了解並接受他的行為造成的問題和後果。任何的道理,只有在聯繫問題,在深入思考問題的產生及可能或已經造成的後果中,才有存在的位置。傳統家庭教育無法解決孩子的教養問題,恰恰就在這個環節,當家長大談道理,進行訓教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已經築起一道高牆,那時家長的念叨聲再高,只有讓孩子更加反感、更為排斥。所以,親子教育緊抓「認識真相,接受事實」,就是為了讓孩子在體驗中發現自己的「行差踏錯」,在決心恢復「好孩子」形象的要求下,他就會真誠認錯,自覺地要求彌補過失,有了尋求最佳行動方案的急迫感。

5. 到了這個階段,「解決難題」的方案才有它存在的位置。但這方案不能由家長給,必須是孩子在獨立思考中形成。家長這時的作用就是引導孩子思考;覺得孩子提出的解決方案不成熟、不完滿、不具備可行條件時,就引導他多出幾個解決方案,然後才選擇其中最好的一個。這麼做,孩子才有行動能力。「問題」既然是孩子造成,就必須由他自己來解決。傳統家庭教育中,家長是解決問題的決策人兼監管員,孩子處於被動,常常都是在不知所謂或逼不得已下勉強去做,這等同於「驅牛上樹」。親子教育強調的是不教而教,讓孩子自己在體驗中領會有關的道理;是不管而管,讓孩子自覺地行動起來,家長變成孩子行動中的精神支柱,而不是壓力。

6. 最後的一步是「可持續性發展」。孩子的行動是自覺的,改變的歷程是愉快而充滿成就感的,他以後就會吸取教訓,警惕自己決不再犯錯。這時家長的角色是鑒賞者,賞識孩子的改變,一邊輕輕抹去留存在腦海中的孩子犯錯記錄。從這一點看,傳統家庭教育下的家長,常常緊抓孩子曾經犯錯的小辮,每有風吹草動,就來箇舊事重提,給孩子迎頭一棒。這一棒一棒的敲打,讓孩子覺得前路茫茫,於是破罐子破摔的念頭揮之不去。

從這6個特點來看,親子教育的「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意義顯而易見,拋棄了束手無策,換來充滿希望的喜悅,這個「同理心」智庫的價值已經不言而喻。

透過「內在對話」凈化浮躁的心態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面對一個「無奈」——無法剋制脾氣。面對孩子「無法接受的行為」,修養再好,也難免發火,一發火,靈台混濁,什麼智慧都立刻被魔鬼攫去。

輕易發火是浮躁心理的自然反應,在功利主義挂帥的當今社會,人們承受著來自各方壓力,修養再好、學歷再高,誰也不能倖免。所以,期望家長從修養或學習上來遏制發火,那不現實。遏制,就算能夠剋制一時,讓腦袋成了壓力鍋,而加壓不斷,最終爆炸的恐怖景象更令人不寒而慄。

親子教育從NLP心理學獲取營養,通過內在對話的疏導,可以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讓家長調整情緒,恢復理智,脾氣未發先消。這不是西方發明的獨門神功,儒家倡導的「內省」、「自省」,而道家、佛家雖采不同的修鍊方法,道理並無二致。

這是怎麼樣的一門神功呢?

我把這個練功秘訣稱為「2秒鐘延緩戰略」。是戰略,不是戰術,所以不必像儒家、道家或佛家那樣沐浴焚香長期閉關修鍊,只需要在面對孩子教養問題時,問自己兩句話:①他為什麼這樣?②我應該怎麼做?不一定要去思考答案,問,只是喚醒自己的智慧,這樣做就足以延緩脾氣的發作,只需要兩秒鐘,把情緒波阻截一下,「喜怒哀樂之未發」的間隙就獲得延長,同理心被觸動,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理智恢復,讓魔鬼一旁乾瞪眼,而你已經心平氣和,使思考得以運行,行動便會放緩。於是,解決難題的程序就能夠正常啟動。

親子教育強調解決難題的規律是「先思考,後行動」,這和傳統家庭教育的「先行動,再後悔」,過程和結果都是判然有別,高下顯而易見。

這招「內在對話」的神功一樣適用於孩子修鍊。孩子2歲開始,認知領域逐漸擴大,家長就必須給予思考能力的訓練。幼兒看到小朋友的玩具很好玩,想立刻體驗一下,沒有人際溝通經驗,於是跑過去就搶,對方不依,這就發生了推搡,打哭了對方,玩具不就到手了嗎?這是常見現象。如果孩子能夠應用「2秒鐘延緩戰略」,先問自己:「我怎樣做才能讓他高高興興地把玩具讓我玩?」這樣他就會延緩行動,先思考。但這套功夫不能依靠口頭傳授,必須通過平日和孩子的互動逐步示範。例如:吃飯的時間,孩子要繼續玩,不願意吃,堅持要他先吃再玩,他就耍賴哭鬧,家長於是束手無策。家長該怎樣訓練孩子先思考,再決定他的行動呢?告訴孩子:「你一定要先玩,不吃飯,也行,但待會兒你餓了想吃,就沒得吃了,明白嗎?」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當然聽不進去。這時家長該怎麼做?不再理他,繼續吃飯,吃完了,把餐桌收拾得乾乾淨淨。在孩子真餓了要求吃飯時,飯菜都已經吃完或倒掉了,沒得吃,讓他餓著。這麼做,是給孩子創造一次體驗機會。有了這樣一次經驗,以後孩子再犯同樣毛病,你只要一個問題提點,他就會啟動思考,那麼,不管如何不願意,挨餓的經驗使他不得不暫時離開玩具。

這個訓練太重要了!學會了先思考再行動,不論是家長或孩子,都可在最大程度下減少後悔的機會。你說,這「內在對話」的智庫何等重要?

「雙贏策略」保證親子雙方都獲得最佳回報

親子教育和傳統家庭教育都強調「愛」,但兩者對愛的理解和表達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親子教育對父母的要求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父母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在於協助並維護孩子的正面成長。這個「成長」,不只是健健康康地快高長大,也把孩子的心智成長放在同等地位。父母對孩子的愛就蘊含在盡一切能力來「協助並維護孩子的成長」的作為中。換一種說法,就是父母為了愛子女,必須儘可能地摒棄一切妨害子女正常成長的作為。在這個原則下,奉行傳統家庭教育的家長經常採用的子女教養手段,例如溺愛、縱容、迎合、打罵、冷淡,以及護犢心切或恨鐵不成鋼思維下的種種作為,凡是會導致孩子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心理素質產生負面作用的,都不屑採用。而在孩子方面,由於和父母保持良好的互動,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懷與愛護,自然地興起感恩之心,而以關心父母、體諒父母的用心來回饋父母的善意。這才是真正的愛。這種愛是雙向的,是出自內心,沒有條件交換。不計較對方回饋的愛,才能發揮愛的作用。

在這樣相互關心的意識下,親子教育在解決教養難題時,都會考慮到親子雙方的感受,能夠互相體諒,因而總是朝向「雙贏策略」上下功夫——雙贏,讓孩子感覺父母採用的處理方式正是自己想要的;而在父母本身,則將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巧妙地融入解決問題的策略中。這麼做,父母仍然是解決難題的「設計者」,但父母在這項互動中的位置是孩子的「合作夥伴」,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作用是「諮詢師」而不是「執行者」。父母的任務是啟發孩子思考,作用是成為孩子的精神支柱。父母必須通過良好的策略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當然需要智慧,這種智慧是在實踐中逐漸提升的。

從這一點看,父母在協助孩子解決難題的過程,著眼於親子雙方都獲得最佳回報,既滿足了雙方的現實需求,也可最大程度地滿足自己和孩子的期望。而傳統家庭教育雖然同樣強調愛,卻允許採用非常手段來達成目標,這結果免不了會有家長容忍姑息,或者孩子忍淚吞聲的現象。過程決定效果,傳統家庭教育在解決孩子教養問題的無力感,在親子教育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家長,無論是父母對子女,或爺爺奶奶對於孫子,疼愛是必然的。但單向的疼愛,脫離孩子心智成長的過程,只關注結果而忽視可能引發的種種負面作用,最後必然是「雙輸」——即使應用了某個手段讓孩子暫時聽話,問題還在。例如:為了讓孩子不再磨蹭,用金錢、玩具或零食進行條件交換,孩子為獲得獎賞而聽話,他其實並沒有任何的改變。

「雙贏」不只是可以用來解決難題,協助孩子的心智成長,這種意識和行動能力,也為孩子未來的生活和處事指明了正確的方向。這個「智庫」有多重要?誰不希望進入?

親子教育提供的這三把「金鑰匙」,誰不希望擁有?


推薦閱讀:

鑰匙包DIY教程圖解
大眾高爾夫A6遙控鑰匙匹配
車鑰匙的黑科技功能,不知真假
打開《紅樓夢》需要幾把鑰匙 (轉)
關於車鑰匙,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TAG:教育 | 親子 | 親子教育 | 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