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古典音樂的,有幾個不是性情中人呢?

音樂的心境有一天去一個朋友家,踏進房間時,他正在伏案寫作,身後的音響正放著一段交響樂,好像是柴可夫斯基的,音量很響。我對他邊聽音樂邊寫作的習慣很不理解。朋友對我說,他就是離不開音樂,必須無時無刻地浸泡在音樂里。

說實話,我很羨慕他,不是每個人都能以聽音樂的淡散閑適心境,來遣詞造句瀟洒揮筆做文章的,不能不說這也是一種功夫。曾經也試著這樣做,特意挑了些像斯美塔那《伏爾塔瓦河》之類水清風微的輕鬆曲目。豎耳捉筆,尋章覓句,結果是緣木求魚一場空,兩者都做不成。

我以為聽音樂要用腦,必須有音樂的心境。這種心境不總是閑雲野鶴般恬淡輕鬆,或沉鬱盡瀉的曠靜空遠。尤其是聽一些交響樂,有如打太極拳,往往要有一種張宏相逸的嚴肅心境。至少,於我是這樣的。

在心境不順的日子裡,總有聽一聽音樂的衝動。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那優美的旋律並非每次都能化解你胸中鬱悶的,有時反而將你捲入一個更深的痛苦中。我無法漫不經心地面對莫扎特,一旦旋律展開,便會隨著隱浸在明媚陽光後的黯然神傷的悲哀情愫一起,回到一種特定的心理背景中,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樂里去。

音樂與性靈相通。何時何場合聽何音樂,縱無約成,卻折射出一個人的情趣、修養。在親朋喧嘩的場合,施特勞斯華爾茲的張揚或許更適合喜滋滋的性情,大概沒有人會去選聽意沉氣徊的大部交響樂。你更不會大清早鑽進布魯克那和馬勒的濃郁色彩里,像面對早餐桌上大盤的肉。一句話,你毫無準備,沒有釀織起認真聆聽這些嚴肅音樂的心境。於是,你等天黑。

帶著疲勞後的適逸,夜,總是那麼隨意,在你身邊營造起一種音樂性情。走進那片精神的伊旬園,音樂是一串串印記在生命冊頁上的符碼。你一個人獨坐,像孤獨的散步者,徜徉在貝多芬《英雄》樂章那素衣白馬的哀榮里,在勃拉姆斯凝重的風景畫旁,在德彪西支離破碎的光幻夢中。你感覺在品味一幅畫,淺吟一段透著深重哲理的詩。

其實,喜歡古典音樂的,有幾個不是性情中人呢?


推薦閱讀:

暗戰女主角是誰?
幕後10年音樂人金玟岐與她的《歲月神偷》
D七刀群舞 出道EP同名主打《Red Alert》舞蹈版MV正式發布!
如何評價死亡詩社?
陳粒是誰?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古典 | 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