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精美圖文)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精美圖文)

「二聖」是指古印度精通佛教戒律學的兩位大論師:

釋迦光和功德光。

「六莊嚴」是指古印度六位大佛學家:

精通中觀學的龍樹和聖天,

精通對法學的無著和世親,

精通因明學的陳那和法稱。

戒律,代表釋迦牟尼佛的言教與行持標準,是佛教最基本的行為規範;自古以來,凡德高望重的佛教徒,必定是持戒精嚴、自律愛他,因而深受人們的敬重和愛戴。二勝六莊嚴像是藏地寺院供奉的主要塑像。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功德光大師(二聖之一)

 功德光,也是生於南印度馬度拉國的一個叫「巴拉蒙」的地方。他早年十分精通「巴拉蒙」教派的學說,但後來改信佛教,並跟隨世親菩薩出家修行,遍學一切大、小乘的佛教經論;特別是對「戒律」知之甚詳,是小乘部派中「說一切有部律」的權威,後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中「二聖」之一。關於「戒律」方面的著作很多,他的代表作為《律經》,是研究戒律不可缺少的典籍之一。他不但是一位教理的研究者,並且是一位著名的實踐家,曾在他的故鄉設立寺院,由於持戒精嚴,所以整個寺院道風純樸,好像是佛陀在世。聽說他晚年比較熱衷於小乘教法,對大乘教理的真實性產生過懷疑,並全心轉向了小乘部派。

  功德光大師不但是一位教理的研究者,並且是一位著名的實踐家,曾在他的故鄉設立寺院,由於持戒精嚴,所以整個寺院道風純樸,好像是佛陀在世時一樣。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釋迦光大師(二聖之一)

戒律,代表釋迦牟尼佛的言教與行持標準,是佛教最基本的行為規範;自古以來,凡德高望重的佛教徒,必定是持戒精嚴、自律愛他,因而深受人們的敬重和愛戴。

  釋迦光出生地及具體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只知道他是功德光大師的高足,是公元世紀左右的人,活躍於北印度加西米魯地區的一位高僧;對戒律十分精通,後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中「二聖」之一。他的相關著作不多,比較有名的是他有關戒律的一部論著——《三百頌》。另外,密宗經典中有一部叫《初會金剛頂經》,作者是一位署名為「釋迦友」的人,而這位「釋迦友」就是他的弟子之一。

  戒律、禪定、智慧,是佛教行持與理論的三大基石;而其中的每一項,都有它具體的、合理的修持方法;而且都是純潔、善良、平和與無傷害的——所以佛教才會被廣大信眾所接受。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龍樹菩薩(六莊嚴之一)

 龍樹菩薩是禪宗第十四代祖師,漢地佛教的八大宗派都奉為了祖師,在藏地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

  龍樹,遲於釋迦牟尼五六百年(約公元世紀)出生於北印度。他是禪宗第代祖師,也是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二聖」即功德光、釋迦光;「六莊嚴」即龍樹、聖天、無著、世親、陳那、法稱)。幼時就聰敏過人,並且喜愛神秘的學術;在少年時代,曾與同學二人,遍學印度的神秘學;據說練成了「隱身」的法術,便與他的同學夜入王宮,行為不軌,戲弄那些宮女,有些宮女們因此而懷孕了,這件事震驚了整個王宮。國王用盡了種種辦法,甚至請術士入宮捉妖也都沒有辦法阻止;後來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認為不是「鬼怪」,就一定是人所為。於是,連夜在宮中布設防護,使每一角落,都遍布武士,隨意向空中揮刀刺殺,只有國王周圍一丈以內不準侵入;結果,他的兩個同學都被殺死,失去了法術的靈驗而顯出了人身;只有龍樹,屏閉了呼吸躲在國王的身後,虔誠向佛禱告,許下懺悔罪惡的心愿,立誓「過此一關,即出家為僧」,方免於死。

  龍樹出家以後,潛心佛法;不久,就學遍了佛教大、小乘(大乘,準確的說是大眾部佛教或北傳佛教,小乘,即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是佛教的兩個宗派。它實際上是早期佛教——上座部與大眾部信徒之間辯證教理而給予的稱呼。就其真實含義而言,並沒有高低、好壞、貶褒的差別,它們所講和奉行的義理都是佛陀的真實教誨。大小乘的分別主要在於:大乘著重利他,小乘著重自己解脫。大乘有不同的經典,在教義上有所發揮和發展。因恐讀者有高低、大小的誤解,故特此說明。)各派的經典,而且能融會貫通,毫無疑義;於是,就認為佛法不過如此而已,既然釋迦牟尼能夠創立「佛教」,他當然也可以開宗立派。據說:因此而感動龍王現身,歡迎他到龍宮的「藏經閣」去參觀收藏的真正佛學經典。他在龍宮的「藏經閣」中,騎著白馬,走馬觀花地看佛經的經名,竟然三個月都沒有全部看完;因此,大為折服,他放棄了傲慢思想,便向龍王商量,取來人世尚未流傳的《華嚴經》一部。據說,龍樹從龍宮取出的《華嚴經》一共有十萬「偈」(印度最早的原始佛學,喜歡用長短句的詩歌方式記述,後來譯成了中文,經文之外又有長短句一樣的「韻語」,便稱它為「偈語」)。中國佛經中,由梵文翻譯出來的三種《華嚴經》,最完備的一部,也只有卷。據說,龍樹僅只取出原經的萬分之一而已。後來龍樹登台說法,也時常顯現神通,有時聽眾們只看見座上有一圓亮的光環,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等等。

  龍樹所著的《中論》,以及與《般若經》有關的《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佛教要典,以及《六十頌如理論》、《破有論》、《七十空論》、《回諍論》等都是佛學中的重要論典,思精義深,不容忽視。關於密宗的著作,龍樹撰了《五次第論》,該論精要論述了修學「生起」、「圓滿」二次第漸次升進的五個階梯,是一部極其重要的密典,後世有多種註疏。另外還有《密集依法攝要》、《密集金剛續釋》等密典。龍樹的弟子「龍智」著有《生起次第建立次第論》,「龍菩提」著有《五次第釋摩尼論》,「十一音師」著有《金剛大持密道次第》。

至於奠定印度晚期大乘佛學的根基,實由馬鳴菩薩開其先河,使釋迦牟尼佛沒有完成的傳教大業——即「般若空觀」與「非空非有」的「中觀」體系,在佛陀過世後四五百年間興起,「中觀」體系後來傳入中國,經過了四五百年的吸收和融合,建立了中國佛教的十大宗派。而龍樹菩薩,被中國漢地佛教的八大宗派奉為祖師,如:禪宗、密宗、唯識(法相)、天台、華嚴、三論、成實、凈土等。大體說來,密宗與唯識學一樣,是釋迦牟尼圓寂(滅度)後年間開始,到年間而集其大成的印度後期佛學。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提婆菩薩(六莊嚴之一)

 提婆菩薩善於辯論,曾折服過許多外道,並幫助他的師父——龍樹宣傳了「中觀」思想和佛教的教義。

  提婆尊者,即迦那提婆(簡稱「提婆」)尊者,是禪宗的第代祖師。姓「毗舍羅」,出生比龍樹稍晚,他生於古南印度的興哈拉國(今在斯里蘭卡)。

  他是學了龍樹的學說後不久就出家了,並很快成為龍樹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善於辯論,曾折服過許多外道,並幫助他的師父龍樹宣傳了「中觀」思想和佛教的教義。當時,位於印度中部的那爛陀寺遭到外道的迫害,僧人們因辯論不過外道,有的被迫改變信仰,有的被迫讓出寺院,當地許多的僧人被迫到南印度的吉祥山——龍樹住錫講法的地方求援,龍樹派他的得意門生提婆到那爛陀寺去折服外道,大獲全勝而名聲遠揚。

  他的著作有《四百論》、《解卷論》、《正理因成就論》等;最有名的是《百論》(是《四百論》中的前半部分內容),因該論是「三論宗」主要依據的論典之一(另兩部是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

  提婆是龍樹的得意弟子,「中觀」學說全靠他來繼承和弘揚,並傳承下去。印度後期大乘佛學,由龍樹、提婆,後遞至無著、世親,就產生了不少的流派,如主要研究「毗曇」、「俱舍」諸論的學者為一系;陳那、法稱、護法等人以「因明」、「唯識」之學者為一系;功德光等人以「毗奈耶」(即「戒律學」)為主的為一系;解脫軍等人以「般若」為主者為一系。又有「中觀」學說,再傳至僧護便分成了兩派:一派為佛護,後傳至月稱等人;一派為清辯。兩派都是主張「中觀」思想與見地。此外還有兼涉龍樹、無著兩家之學,而不偏持一宗之一言的人為寂天——這就是印度後期大乘顯學,皆本龍樹、世親學術而各主其說的大致情況。

提婆,是龍樹的得意弟子,龍樹創立的「中觀」學說,全靠他來繼承和弘揚,並傳承下去。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無著菩薩(六莊嚴之一)

無著菩薩,生於公元世紀左右,與後面要講的「世親」是親兄弟(無著是哥哥,世親是弟弟)。據說無著早先是在小乘佛教的教派中出家修行的,後來因為不滿意該派的教義,決定要廣泛地學習大、小乘諸派的教理;有一段時間,他因想親自聆聽彌勒菩薩的教導,曾把他自己關在雞足山(佛經中說雞足山是大迦葉尊者的道場,世尊入滅後,迦葉尊者並沒有入滅,在雞足山入定等待下一尊佛——彌勒佛出世,將釋迦牟尼佛的衣缽袈裟傳給他)里苦修,但並沒有見到彌勒菩薩出現,因此心中生起很大的挫折感;不過,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彌勒菩薩終於在他的眼前現身了,並帶他到了兜率天宮的彌勒內院受教——這是一段流傳很廣的傳說。

  無著根據彌勒菩薩講的《瑜伽師地論》(據說《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宮的彌勒內院所講的經典,是無著菩薩以定力上升到那裡,夜裡聽課,白天再下來記錄,據說這部書是如此完成的),將《瑜伽師地論》寫了出來;後來,根據所學寫出了《現觀莊嚴論》《攝大乘論》《大乘莊嚴經論》《顯揚聖教論》《究竟一乘寶性論》等重要論著。

  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和無著的重要論典以及世親菩薩所著的《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俱舍論》等是「唯識」學派的根本典籍。他也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

繼阿育王之後(約公元世紀),印度迦膩色迦王興起,佛教又昌盛了起來。迦膩色迦王本屬「月氏」的後裔,後來漸次吞併西、北印度及中印度的一部分。自信奉佛教後,發願請世友、馬鳴、脅尊者等諸有學菩薩,聚會於迦濕彌羅城,結集經典,歷年方成。唐代玄奘大師留學印度,回國時所帶回的「經」、「律」、「論」三藏,大多就是那次結集的經典。此後世紀到世紀間,龍樹菩薩崛起於南印度,大弘佛教。公元世紀中葉,無著、世親弘揚「彌勒」學派,闡述「唯識、法相」之學,名噪當時。東晉時期,中國留學僧法顯大師,在公元年間(早於玄奘之前),到達印度求學。世紀時,有陳那、護法、清辨等論師弘揚「唯識」、「中觀」佛學;唐初我國玄奘大師在這些大師之後到達印度,求學於戒賢、智光兩位法師,及勝軍居士處,但所學的都是淵源於「唯識」、「中觀」這兩派的學說。同時印度有菩提流支、菩提達摩、真諦、那崛多、達磨笈多等高僧,都到中國來傳教、翻譯經典。世紀末,中國有義凈法師留學印度,曾留在南海諸島國家,回國後著述亦不少。世紀時,印度本土的佛教逐漸衰落;這時,有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等到中國來弘傳「密宗」教法,開唐密之端緒。到了世紀時,回教進入印度後,佛教徒多躲避至南印度及中國西藏等地,從此印度本土佛教日益衰頹,不久即告消亡——這就是佛教在印度本土流傳的脈絡。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世親菩薩(六莊嚴之一)

 世親菩薩最早的時候自鳴得意,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一切教義,自認為「無法可學」——自滿為足,甚至誹謗大乘,後來滿身生瘡……

  世親是無著的親弟弟,年輕時就出家了。一開始他學的是小乘佛教的教理,如「說一切有部」、「經量部」;最早的時候自鳴得意,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一切教義,並依據所學寫了一本《阿毗達摩俱舍論》;因得不到佛教傳統的整體體系和大乘教義的修學,自認為無「法」可學了——自滿為足,甚至誹謗大乘;後來滿身生瘡,經哥哥無著勸說悔過,病好後轉而大力弘揚大乘學說,著作頗豐,重要的有:《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

  世親之後,瑜伽行派有幾大分支,有陳那、無性、護法的系統;有德慧、安慧的系統;有難陀、勝軍的系統;無性亦造論,釋《攝大乘論》。而德慧、安慧、親勝、難陀、凈月、火辨、護法、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次第出世,都各有造論,以解釋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玄奘在印度所拜的老師「戒賢」就是護法的弟子。有所謂集唯識「十大論師」精髓的《唯識三十頌釋》,又有以護法的《唯識三十頌釋》為本義,參糅其他「九釋」於其中的,即是《成唯識論》。故「唯識宗」學說,大體上多是護法的學說。安慧與難陀的學說,其中一部分的教義,後來由真諦開創的「攝論宗」傳承了下來。

  至於顯教和密教的佛法,真正得到推廣、傳播和弘揚開來的,卻是得力於印度名王——篤信佛教的阿育王(約公元世紀),因他的崇敬與宣揚,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都很受益。有關後來「藏密」所建立的大、小乘佛學理論的完整體系,將釋迦牟尼佛與龍樹菩薩尚未宣講完滿的教理,完成「唯識」心學的思想理論體系,則要歸功於釋迦牟尼滅後八百年的、弘揚「彌勒」法統的無著、世親兄弟倆。因為他們的宣講、整理與弘傳,使後來的「藏密」教理,能貫穿顯、密的學術思想而成為通途;融通「般若」的「畢竟空」與「唯識」的「勝義有」為一體的兩用;使佛學的微妙奧義更趨圓滿而獨樹一幟,可謂「善莫大焉」、「功德無量」。因此,他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

將釋迦牟尼佛與龍樹菩薩尚未宣講完滿的教理、完成「唯識」心學的思想理論體系,則要歸功於釋迦牟尼滅後八百年的、弘揚「彌勒」法統的無著、世親兄弟倆。

【八大論師-二聖六莊嚴】陳那大師(六莊嚴之一)

 據說,陳那大師曾與外道教派——巴拉蒙教進行學理辯論,大獲全勝,佛教也因此提高了聲望;後來,他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

  陳那,又名「龍域」,出生在南印度的巴拉蒙,最早是在小乘教派「犢子部」出家,學習小乘部派的原始教理;後來學習大乘教義是從世親菩薩的思想開始的。一方面他學習「般若」學說的體系,一方面他也深入研究「唯識」學派的精髓,並有所改進和發展,漸漸形成自己的心得體系。聽說他曾與外道教派——巴拉蒙教進行學理辯論,大獲全勝,佛教也因此提高了在當時的聲望;後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他的理論體系中最鮮明的一個論調就是「經典上佛陀所說的教理未必都是究竟的」;也就是說,佛所說的「聖言量」,有時也會順著眾人的生活習慣,講的不全是超越世間、引導解脫的「了義」教法,如做人、調養身體、安居等;關於他的這一論點曾引起過爭論,但這也是他進步的地方。世人對他的評論就是:能從理性的推理和自覺的感知中得出新的結論、新的思路,令佛教的包容性更強。

  他根據自己新的體悟,寫了兩本重要的著作,即《因明入正理門論》和《集量論》;特別是《集量論》,在執筆的過程中受過許多的挫折,但最後他終於還是完成了,聽說是得了文殊菩薩的啟示和指點才得以圓滿完成。後來他用世親傳下的體系學說,結合自己的觀點,站在「唯識」的立場來解說《般若經》要旨,寫了一部《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又寫了一部關於「唯識」要義並有所發揮和改善的《觀所緣論》,這兩部論典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

  他的學說體系後來傳到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寺院之一的「那爛陀寺」,後面接著要介紹的「法稱」就是陳那的三傳弟子(即徒孫);玄奘法師留學印度回國後,將這一派的理論傳入了我國。

世人對他的評論就是:能從理性的推理和自覺的感知中得出新的結論、新的思路,令佛教的包容性更強。

【大論師-二聖六莊嚴】法稱大師(六莊嚴之一)

  不但是佛教徒,即使是「巴拉蒙教」和「佳伊那教」的信徒或學者,對法稱大師也是敬重、禮讓三分。

  法稱大師,生於南印度巴拉蒙地區一戶人家,全家都信奉當地的宗教——巴拉蒙教。他信奉佛教的因緣是得益於陳那的弟子自在軍,在他那是聽聞了陳那的《集量論》三篇之後,才漸漸領悟佛教的真實義理。在第一次聽《集量論》時他就已經明白自在軍的解說了,在第二次聽後,他已經領悟了陳那造論的真實含義和教理,但他並沒有完全了解陳那的整體學說。

  後來,他為了推廣佛教並折服外道,破除外道建立的論點,曾偽裝身份到外道學者的家中工作,並因此而精通了「巴拉蒙教」的學說。後來得到國王的援助,寫了七篇有關「因明」的論著,並寫出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論典——《量釋論》,這部論著的學問水平在當時來看是相當高的,但卻得不到合理的評價和重視。甚至遭到過一些無知學者的嘲笑,但法稱並不在乎,後來他的弟子寫了一部關於《量釋論》的注釋,但第一次他的弟子並不能完全理解他的真意,到第二次時才漸漸講出一些他的精義,直到第三次註解才接近他的原著真義,但還是不怎麼完全,不過得到了法稱的認可而流傳於世。

  到這時,法稱的學問水平才得到一個很高的評價(後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不但是佛教徒,即使是「巴拉蒙教」和「佳伊那教」的信徒或學者,對他也是敬重禮讓三分。在藏傳佛教中,一般研究彌勒菩薩的五部論著時,也會注重研究法稱的《量釋論》。法稱還著有《吉祥攝輪修法》、《金剛薩修法》等密宗經典。 

近代歐、美諸國的學者,都比較重視法稱大師的理論體系。


推薦閱讀:

蓮池芳蹤 2…【極品美圖】
雨中拍櫻花【美圖】
美文美圖 (25)
紫色的世外桃源【美圖欣賞】

TAG: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