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以一首詩為例,原來國學還可以這樣入門 (第82期總裁讀書會在線沙龍實錄)

點擊題目下方總裁讀書會

7月14日,總裁讀書會第82期在線沙龍如期舉行,本期的分享人是楊壽良先生。楊壽良,原來語文創始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員,全國當代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正和島教育部落秘書長。1996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後從事語文教學、教材編寫、出版、教師培訓,從詩詞賞讀入手講授國學與傳統文化內蘊。

他此次分享的主題是:以一首詩為例,原來國學還可以這樣入門!聚焦以下三點:1.從讀詩到讀書:國學與心靈成長;2.撥開迷霧:重新審視國學教育讀物;3.國學境界:讀詩、讀書、讀人世、讀自心。

以下是楊壽良先生的在線分享實錄:

很榮幸能與大家一起分享與國學有關的話題,今天探討的話題是我們可以怎樣學國學。今天講的會比較簡單,如果您覺得忍受不了我的簡單,請您使勁拍磚。

什麼是國學?

國學其實沒有權威的定義,大家一直在探討,試圖給出一個定義,但是也似乎不能使所有人都滿意。

我們先從「學」說起。我們現在總在探討中國的教育,其實,我們的古人在造字的時候,已經指明了什麼是「教」和「學」了。

這是「學」字,有兩種解釋,解釋一:是手把手教孩子學習蓋房子的技術。學字的上邊是兩隻手,「爻」是六爻,也可以是建造房子的工具。這是學的意思。受教傳業曰學。《尚書大傳》: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學的意思就是「效」,也讀這個音。學字還寫做:斆,學的意思就是效法老師的教導。

我們再看「教」字。

這是「教」字,它的意思是拿著棍子鞭策孩子學習。這個教的右邊是手拿棍子的意思,讀pu第一聲。

大家可以看看,學字和教字在古文字里是一個字,都讀若xiao,都是「效」的意思。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古人認為,教學是一體的,所以叫教學相長。互相促進,互相提高。這是教學與教育的精髓所在。

我們目前的教育是老師至上,其實是不對的。學生本位,還是教師本位,都是偏頗的。這一點古人已經解決了,我們還在糾結。

《說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史記 · 商君書》)古代有整套的教育體系,從家族層面到國家層面,都有教學層級。

國學的定義

章太炎: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籍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國學概論》)

章太炎先生講治國學的方法,其實已經將國學界定為古今小學(學術)、地理、人情、文學,幾乎無所不包了。

吳宓先生的定義是這樣的:茲所謂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

這個定義,將國學提到涵蓋 中國古今學術文化全體之地步,搞國學的人要麼亞歷山大,要麼牛氣哄哄了。

胡適: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國學」也被稱為「漢學」、「中國學」。

簡要言之,大家們的聚焦點都在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典籍、文化上。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這些都可以納入國學的範圍。

不管如何界定國學,都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在眼下,如何來學習國學?內容越龐雜,學習起來越無所適從。

其實我們談到國學,談到比如清華國學院當年四大導師的學問時,主要還是在研究的漢語材料和成就上。

第二點:目前國學教育的現狀,目前國學課程比較多。國學大家也紛紜天下,究竟如何學國學,似乎各有路子,各有側重,但是似乎都不能令人滿意。選擇一個適合我們個人的學習途徑,非常重要。

談到學習國學,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字:習。

習的本義是:小鳥反覆地試飛,練習多了,就學會了。

在我們古代,四書五經是學習的主要內容,是0-80歲的終身教育讀物。因此,古代讀書人的學習過程,就是一輩子研習四書五經等經典的過程。

但是,在目前的信息爆炸的時代,讓我們潛心經典,只靠古代經典來學習,有一定難度。

習的意思就是一遍遍體會、練習。學習的根本不是一遍遍讀,而是「仿效」、「修習」、踐行。

這種體悟、修習,是一種內化的過程,而不是學習單純的知識。

是的,靜心學習很重要,但是如何學習?從哪兒入手呢?

很多人都困惑了。很多人把《弟子規》當做國學入門書,其實不一定就見效。我的建議,是從讀詩入手,來讀書,學國學。

為什麼要從詩歌入手學國學呢?

由詩歌入國學,首先就因為它便於記誦和掌握,其次因為能讓人習得詩意的能力,第三,從詩歌掌握基本的國學與傳統文化內容,學以致用;第四,通過詩歌學習,提高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最後,通過提高詩意鑒賞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要知道,古代的傑出詩人,都是學問家,他們在詩歌上體現出的才藝,都令人嘆為觀止。所以,由詩歌學習,入門學國學,其實是與優秀的詩人、學問家、藝術家深入學習的過程,一首詩里,就會有太多的詩人的感悟、見識、學問。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形式,把一首詩學透,以後想忘記都難。

我們就以一首李白的《靜夜思》為例,來談談如何通過詩歌,來學習國學,領略詩歌中的國學與傳統文化之美。最後,對於我們的生活與實踐,有所裨益。

用最美的詩歌來想家:《靜夜思》賞讀

一、「家」是什麼?我們來說說「家」的概念。

我們先來看看古文字的「家」的寫法:

這個「家」字的上邊是一個寶蓋頭「宀」。漢字的「宀」是跟房屋建築物有關的,讀mián。「家」字的上邊就是房子,房子裡邊放的是什麼?是個動物——豬。

從古文字入手,學詩歌,就是先解決「言象意」的問題。孔子談到學習,教育他兒子,就說:「不學詩,無以言。」就是強調學詩歌(古代詩歌經典就是《詩經》)

儒家還有「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觀點。就是主張從詩歌入手來學習。並不主張從其他經典來學習。所以孔子是個詩意國學的開山人。

龐德:「用象形構成的中文永遠是詩的,情不自禁的是詩的;相反,一大行的英文字卻不易成為詩。」

格雷厄姆:「中國文字能夠提高詩的視覺形象表現力」,「而且它們很容易激發人們的想像。」

佛家也反對著相,不主張執著於外相。

所以,我理解的國學:通過物質形態(文獻、建築、典章、器物等)與非物質形態(風俗、習慣、禮儀、觀念等),呈現並承載著植根於世代國人內心的社會實踐、生活方式、藝術風範、學術探索、詩意情懷、審美趣味、人生理想和終極關懷。

立足於這首《靜夜思》,我們就是致力於探究這首詩的文字、意象,意境,然後逼近詩人的情感與愛。

我們再看金文的「家」字,更明確、更形象。金文的「家」字,房子裡面也是個豬,這個豬還在撒歡,頭朝下翻跟頭。多麼活潑的字!多有家的溫馨氣氛!在古代,人畜住在一起,跟現在的西方一個樣。西方家庭養的寵物是家裡的一員,我們中國也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如果你到雲南少數民族居住區旅遊,在少數民族居住區也可以看到上面住人下面養豬的房子。

這是篆文「家」的寫法。宀的下面也是一個豬,這個「豕」讀shǐ。有一個成語叫「狼奔豕突」,「豕」就是豬。

通過這些「家」的字形,可以看到,家是一個很溫馨的場所,人畜在一塊其樂融融的。這個豬肯定沒有拴繩子,所以這個「家」給我們帶來的感覺是溫馨、溫暖、和睦。

對中國人而言,家永遠是我們的歸宿和依靠,人們常說:「我想有個家。」「我要安居樂業。」「我想回家。」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最容易想家?是離家在外的時候,是在外邊受到挫折和欺負的時候,是特別冷的時候,是缺錢缺衣服的時候,還有逢年過節的時候……總之,就是你不開心的時候,你都會特別想家。「家」就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那麼國學是什麼?就是文化意義上的心靈家園。不是學文化、學國學多麼有現實的用處,而是因為我們都要有一個精神和感情的依託,我們要去跟過去的人,跟我們的過去建立一個關聯,我們的想家也會因為這些「古意」而變得更生動、更有含蘊。我們古代的人想家時,會是什麼樣的?他們沒有電話,沒有微信、簡訊、微博,也沒有飛機,沒有汽車,沒有高速公路,回一趟家會很難,這時候怎麼辦呢?

一個常見的方式是寫信:鴻雁傳書、尺素傳書。「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或者捎口信:「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是典型的「報喜不報憂」,以免家人擔心挂念。

古人通過詩、通過口信、通過文字、通過物件來傳達對家鄉的思念,所以古人的大量詩詞里都有想家的話題,思鄉成為古代詩歌里非常重要的一個主題,「家」成為我們揮之不去的永遠的念想,所以人到了老年就想回家,這樣的回家叫「葉落歸根」。唐代賀知章有一首詩叫《回鄉偶書》,裡面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句子,寫的就是年老回鄉。

在古代詩歌里,想家的詩篇是最容易引起當時以及後來人的共鳴的。他們用詩歌來想家,讓我們感受到家的美好,感受到想家的詩意、深情。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這樣的一首詩:《靜夜思》。

二、《靜夜思》的標題

讀到這個標題的「思」,我們往往讀為第一聲,但是在古詩特別是唐代的詩,這個「思」字做動詞講的時候應該讀第四聲sì。古詩有一種以秋天的愁思sì為題,就叫《秋思sì》。「思」在這裡是動詞。

但是我們一般都把這個字讀成sī了。其實很多字在讀為動詞的時候,一般都讀去聲。比如「食」、「衣」、「冠」等,作動詞時,就要讀去聲。

這個「思」怎麼寫呢?字的上邊不是「田」,而是「囟門」的「囟」,下邊是心,「心之官則思」,古人認為心臟有思的功能,「囟門」跟我們的心臟是相通的,所以就有了這個「思」。我們有什麼感受、思想、心情都可以用「思」。在做動詞解時,讀sì,表示思念。

我們可以這樣字斟句酌,將每一個字,每一個意象都有深入的理解。

三、《靜夜思》的版本

李白的《靜夜思》大家都會讀,多少年來,我們一直認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是李白的原作。很少有人知道,關於這首詩,大概有很多個版本,影響最大的是清代《唐詩三百首》版本和宋代的版本。

清代《唐詩三百首》通行的這個版本是這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一直以為這首詩是李白的原作,其實是錯的。——這首詩是明清文人修改以後的版本了。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古人寫詩,要體現出自己在遣詞造句上的高超技巧,是很忌諱在一首詩重複使用一些字詞的。甚至書法創作也忌諱一篇作品中有筆法完全重複的行筆與字形結構,所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里的20多個「之」字,個個都不一樣。這些原因都基於藝術家以挑戰突破自我、不重複自我為準則。 「明月光」、「望明月」,這樣的遣詞,放唐代會被人嘲笑的。古詩里惜字如金,每一個字蘊含著足夠多的信息,用了兩個「明月」就太浪費了。關於這兩個「明月」,我們後邊再進行解讀。

除了《唐詩三百首》的這個版本之外,還有一個宋代的版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宋代這個版本跟我們現在熟知的明清代版相比,有一些區別。一個是「明月光」,一個是「看月光」;一個是「舉頭望山月」,一個是「舉頭望明月」。

對於這幾個版本,我們做一點簡單的說明。

在宋代刊行的《李太白文集》,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以及洪邁所編的《萬首唐人絕句》中,這首詩都是這樣的。到了元代,蕭士贇的《分類補註李太白集》里沿用的還是這樣的文字;明代初年「閩中十子」高棅編的《唐詩品彙》里,也仍然是這樣。甚至日本靜嘉堂文庫收藏的宋刊本《李太白文集》里的這首詩,也是如此。

曾經有日本的學生髮現日本學生學的《靜夜思》的文字跟中國人學的不一樣,於是,經媒體報道,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

明代人有擅改前人文字的毛病,總覺得自己比古人高明,這一點上跟很多中小學《語文》課本的編寫者很相似。明代趙宦光撰、黃習遠重刻於萬曆年間的《萬首唐人絕句》里就開始動刀修改了。詩歌的第一句「床前看月光」保留原樣沒有改動,只把第三句改成了「舉頭望明月」。

到了清代,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靜夜思》的第一句就被改成了「床前明月光」,但奇怪的是第三句還是原來的「舉頭望山月」,沒有採納萬曆本的《萬首唐人絕句》里改動的第三句「舉頭望明月」。

到了1763年,當時是乾隆時期,集篡改之大成的蘅塘退士來了。他編了我們今天很熟悉的《唐詩三百首》,吸納了明清文人改動的地方,將明刊本的《萬首唐人絕句》與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對《靜夜思》的兩處改動融為一爐,成了今天的模樣。《靜夜思》的改編版本因為《唐詩三百首》的廣為流行,而今家喻戶曉了。

儘管如此,1705年康熙欽定刊行的《全唐詩》,在收入《靜夜思》時,就堅決遵照宋刊本《李太白文集》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現在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唐詩》,也仍然沿用了這個版本。反倒是我們老百姓和我們的教科書,依然參照了被後人篡改的《靜夜思》的版本。其實想想也不奇怪,我們的小學生教科書,最善於向明清時期的文人學習,編寫語文教科書的人,從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出發,動輒就把收入的文字刀劈斧砍。可見,我們尊重李白的知識產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尊重知識產權,也有必要從尊重李白《靜夜思》的原貌開始。

我們大概梳理了一下《靜夜思》的版本情況,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耳熟能詳的《靜夜思》的詩句,在從唐代到宋代,再到元明清的傳播過程中,經歷了很大的變化。使得原本最接近李白原作的《靜夜思》反而令人感到陌生了。

大家可以看到,一首詩,其實背後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學習的過程,就是擺脫受蒙蔽的狀態的過程。

四、作者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關於古人的姓、名、字、號,我們要多說幾句:古人的姓名,第一個層面是姓,李白姓李。先秦時期還要分姓和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屈原與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為羋姓熊氏,屈原為羋姓屈氏,所以叫屈原,不叫羋原。後來簡單化了,只稱姓。第二個層面是「名」。李白名「白」。

第三個層面是「字」。古人,特別是古代有文化的男人,會有一個「字」,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屈原在《離騷》里說:「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屈原姓羋,名正則,字靈均,一名平,字原。字是對名字進一步的補充、解釋或者矯正,李白的字「太白」就是說明「白」這個名的。杜甫字「子美」,這個「甫」字,《說文》里這麼解釋:「甫,男子美稱也。」所以,他的字為「子美」。子也是男子的美稱,名和字合一了。還如:杜牧,字牧之。名和字也是合一的。孟浩然實際姓孟名浩,字浩然。

第四個層面,是「號」。李清照「號」什麼?——「易安居士」;李白號「青蓮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號多用來形容自己的情操、情懷。居士大家都知道,佛家在家修行的弟子叫居士,所以以「居士」為號,就表達自己是一個對佛家弟子,是一個有超脫塵世追求的人。一個人最怕的就是沒有信仰,沒有敬畏心。「青蓮」的「蓮」就是「出淤泥而不染」高潔情操的象徵,以此為「號」,表達自己的情懷和精神追求。

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寫在哪兒、是什麼時候寫的?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起,我們的老師教我們學這首詩,沒有告訴我們這些細節;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依然不知道更多關於李白創作這首詩的詳細情況。要知道,李白在哪兒寫、為什麼寫這首詩,對我們解讀、欣賞這首詩是很有關係的。

古人談到文學批評,有一個標準叫「知人論世」。也就是說,你要知道一個作者整個的人生的軌跡,要知道當時他的世界、時代的狀況以及所發生的變化,知道他的遭遇,才能全面、準確地了解他的創作。如果不這樣,你的解釋可能會是瞎解。

這首詩是寫在哪兒的呢?——寫在揚州。唐代的揚州是一個大都市,與成都(古稱益州)並稱「揚一益二」。揚州當時東西聯接長江水路,南北有京杭大運河,交通很發達,非常繁華。所以當時幾乎各地的名士,都會到揚州遊歷。「春風十里揚州路」、「煙花三月下揚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古往今來,揚州都是這樣迷人,這樣令人神往。成都也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從益州萬里橋,乘船沿著岷江、長江,過巴東三峽,「千里江陵一日還」,到江陵,到南京,進入東吳,直達揚州。成都到揚州號稱萬里路。

725年,25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出蜀後遊歷,於726年到了揚州。當年秋天,在揚州生了一場大病,有的說當時住在他一個朋友的家裡,有的說他在揚州城南的一個旅店裡,總之過得比較慘。那年的農曆的九月十五日,中秋節剛過了一個月。我們可以想像中秋節他沒有回家,九月十五日的時候,天已經涼了,所以才出現了「疑是地上霜」這句詩。天冷的時候、沒錢的時候、沒有冬衣的時候,他都會想家。他在這個時候想家是很正常的。

李白還寫了一首《秋夕旅懷》。《秋夕旅懷》這首詩里,我們能夠體會到這樣的思鄉之情: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目極浮雲色,心斷明月暉。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這首詩寫得比較長,把他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他寫的這個《秋夕旅懷》表達的是人在旅途的秋天的傷感。大家看這裡的「斷」、「寒」、「悲」、「泣」,直抒胸臆,比較悲傷。而在《靜夜思》里,他的感傷是淡淡的,但是,他的思念,卻是非常濃烈的。這首詩的妙處在於將濃得化不開的思鄉之情,在淺顯易懂的話語中舉重若輕地呈現出來了。

我們在這兒談到李白的《靜夜思》寫在他26歲的時候,也是他第一次出門遠行。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一個叫孫宏亮的在《<靜夜思>考證——兼與張一民、王彩琴二先生商榷》一文中認為《靜夜思》作於天寶六年(747年)至天寶八載年(749年)秋,並認為李白這首詩作於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這樣的考證和探究,對於了解李白其人其詩是有一定意義的。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可以把這個作為一個課題來深入研究。對於我們的歷史、文化、文學藝術,我們都可以見仁見智,進行大膽而周密的考證與探討。

所以,我們姑且取李白於26歲在揚州寫這首詩的觀點。

五、《靜夜思》詩意闡釋

且看這首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明代版本的,宋代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里的「床」不是我們現在睡覺的床。床是坐具,不是卧具,在唐代的時候依然是這樣,所以我們判斷這個床指的不是睡覺的床。從史料和考古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其實我們還可以通過推理,進一步推斷出來詩里的「床」不是睡覺的床。

首先,李白這首詩寫的不是室內。詩里提到「月光」「疑是地上霜」,根據這句詩,我們來推斷一下在唐代房間里能不能看到滿地的月光如霜。要知道,古代的房屋窗戶,不像我們現在大飄窗、大落地窗、鋼化玻璃、真空玻璃。那時候沒有玻璃窗,所以,採光不會太好。我們現在說的「窗」,其實本意是開在屋頂的「天窗」;開在牆上的叫「牖」。

「窗」的甲骨文和金文,像圓形的洞孔里插著短木條,就是用來採光、通風、換氣的。

《說文》里說:「牖,穿壁以木為交窗也。」段注:「交窗者,以木橫直為之,即今之窗也。在牆曰牖,在屋曰窗……古者室必有戶有牖。牖東戶西。皆南向。」在先秦時代,多把窗子稱為「牖」。如《詩經·召南·采蘋》:「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我們這就有必要考察一下唐代的建築格局。以下幾張圖片是目前我們國內僅存的幾座唐代木結構建築,都在山西省。

根據實物,以及唐代史料,我們知道唐代建築有幾個特點:唐以前,一般老百姓的房間比較小,牆上的窗戶也比較小,窗戶進來的光線,簡直可以直接照到北牆。《淮南子·說山訓》說:「受光於牖,照北壁。受光於戶,照室中無遺物。」又說:「十牖畢開,不若一戶之明。」可見古代的窗戶差不多是戶的十分之一。從上面的圖片可印證這一點。

唐代老百姓用的窗戶通行直欞窗,一般欞木條為單排,則為固定不可開閉,但可掛帘,或者糊紙,是半透明狀的。按照營造法式;窗欞木寬二寸,厚七分,兩欞之間間隔寬一寸。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被貶為江州司馬,建的草堂「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幕窗用紙,竹簾紵幃,率是稱焉。」窗下牆為編竹抹泥,窗用紙糊,窗外種竹。

白居易住宅中的「窗」,就是這種直欞窗。糊的就是窗紙。常用綿紙糊窗戶,現在的有些農村還有。我們看古裝武俠電影,有俠客夜間到了窗前,悄悄用舌尖把窗戶紙舔出一個小洞,往裡偷窺。所以有個俗語叫「捅破窗戶紙」,就是這麼來的。東北的幾大怪里,也有「窗戶紙糊在外」。東北天冷風大,窗戶紙不像南方是從室內向外糊,而是相反。除了用紙糊窗以外,也有用「明瓦」的記載,「明瓦」是一種半透明的蠣蚌片,由人工磨製而成,透光率遠不及現代的玻璃片。這樣,直欞窗的透光率,最多只能達到三分之一。減小欞木寬度,雖可增加透光率,但是太窄,糊窗戶紙就不容易糊得結實。但無論是「明瓦」,還是窗戶紙,其透光性都是跟現在的玻璃沒法比的。

帶勾闌的活動窗戶,宋代才流行起來;有的窗戶下部還設有矮版牆,其上覆木板為椅,外側置圍欄,支起窗戶,可以憑欄遠眺。雙開或單開的窗戶,是宋代以後才有的。

我們看看下圖,這是成都杜甫草堂的照片。安史之亂時,杜甫到了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草堂。現在的杜甫草堂復原以前的模樣,窗戶也是唐代的直欞窗。

草堂外觀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唐代的窗戶不大,也沒有玻璃窗,所以,不管是用什麼來採光,在夜間,透光性都很差,不可能達到現在玻璃的效果,所以從不太透明的窗戶透過的月光,在室內的地上印上一個明顯的帶窗欞影子的窗的形狀,有些白白的,不可能讓室內的地上白茫茫跟下霜一樣,不可能讓李白「疑是地上霜」。

到了明代以後,很多建築的窗戶依然如此。方苞的《獄中雜記》寫道:「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極有窗以達氣。」就提到牖和窗的格局。

當時是深秋,中秋節後一個月,天氣涼了,也不可能開著窗戶睡覺,所以我們可以說,李白不是在室內看月亮的,或者講,李白「看月光」,不可能在房間里看,只能是在外面空地上。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這個「床前明月光」、「床前看月光」里的「床」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睡床,既然月光也無法照得室內坐具前的地上白亮如霜,那麼,這個「床」到底會是什麼呢?

那麼我要告訴大家,這首詩里的「床」的意思,是「井邊的圍欄」。你可能想不到吧?

古今很多詞語的意義或者讀音,隨著時代的變遷,往往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是語言發展中常見的現象。這個「床」字的意義的變化,就是一例。

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出自李白的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小男孩來了,騎一個竹馬繞著「床」跑,我們現在知道他不可能那麼沒禮貌地鑽到小女孩家的卧室里,繞著人家的坐床跑。這個「繞床弄青梅」的「床」,應當是「井欄」。小男孩帶著小女孩,在開闊熱鬧的井邊空地上,繞著井欄做遊戲。

「床」是井邊的圍欄,是井欄,我們看到以前的井都會有一個圍欄。其實看看小篆里的「井」字,我們就一下子明白了。

我們看到這個字中間的一點是什麼?代表井水,用一點來表示井裡的水。旁邊這四道是什麼?就是四邊的圍欄。為什麼井邊要有圍欄?它防止小孩、老人和牲畜在看不清的時候掉到井裡頭,旁邊要給它圍起來。那麼很多人估計都會又有了新問題:李白想家,跟這個床,也就是跟井和井邊的圍欄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再進行一個深入的解讀。

大家會發現,這是一種層層剝皮的解讀方法。與國外新批評的close reading的方法是一致的。

為什麼這首詩要寫到井?

我們知道人的身體大部分都是水,人的生命離不開水。我們中國漫長的農耕生活更離不開水,人需要喝水,牲畜也需要喝水,土地需要灌溉。我們很多時候都離不開水,再加上古代的生產力低下,所以古人就只能靠水源來選擇聚居地,哪個地方有水,就在那兒打口井,繞著這口井,大家就定居下來,有水就可以生活了,就可以生產了。於是形成了村落、集市。

古時候就曾按照每八戶為一井來管理。管理的土地也叫「井田」,大家分的一塊一塊的土地,都跟井字一樣的。我們在飛機上看下邊的田地都是一個一個的「井」字。井田制用這個字取形,也跟井有關係。後來需要交換物資,所以這個時候比如我要賣個菜,我要賣點水果。賣東西做生意需要用水,那個時候也沒有自來水什麼的,只能喝井水、河水,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家做交易也都靠近有井的地方,交易的場所又叫「市井」。《白虎通》說:「因井為市,故言市井。」後來我們說某某真是個市井小人,什麼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唯利是圖,太貪圖小利了。這個井跟人們的日常生活關係非常密切。

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很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

可見,從井邊的圍欄圍住了井口,到床上四周的圍欄圍住床,這種意義上的關聯,使得床的意義最後固定為表示睡覺的卧具、像床一樣的器械和設備這些義項上了。比如「車床」、「蹦蹦床」、「河床」、「單人床」等等。

再回到李白的這首詩來。這樣我們就不難明白李白想家跟他看到的這口「井」的關聯了。要知道在短短20個字的一首詩里,像李白這樣的大詩人,一定會做到惜字如金,讓每個字都有最大的信息量,讓每個字各得其用,所以,出現在詩歌里的每個字,都是有其深意的。他不可能隨隨便便寫井邊的圍欄,原來他是要用這個「井」的意象來表現思鄉的感情。這個「井」、「床」在詩里一出現,我們就知道他要想家了,它已經形成了一個象徵,一個文化上的意象,看到井就會想到我家那個井跟這個一樣,所以看到這口井就會油然想家,這樣想開去,我的家人現在看到家裡的井,也會同樣在想我。通過「井」,乃至代表井的圍欄「床」,可以實現思念這樣的交互,情感已經在暗自涌動了。所以古詩的妙處,在於通過一些物象、意象來表達情感,重在含蓄、回味。現在很多人寫文章,過於直白,反而顯得平淡無味了。我們寫文章,就要學習這種通過某些有代表性的物象與風景來寄託、呈現我們內心的情感。古人講「一切景語皆情語」,對我們寫抒情類文章、遊記類文章,都有很大的啟發。如果當時情況不允許你去找別人、打擾別人,你該怎麼辦?你會不會寫詩、寫一段文字記錄你的感受和心情?你會不會畫畫,用圖畫記錄、表達你的感情?你會不會寫一首歌,唱出你的心情?總之,人要藝術地生活,才能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滋味。以上是我為6-14歲的孩子們,以及從清華教授到孩子家長,以及語文教師們講解《靜夜思》的整理文字的片段,這是我目前在做的詩意國學的課程,由於時間關係,不能展開講這首詩的全部,如果有機會,可以在線下與大家交流。希望大家都從古詩中領略詩意的魅力,喜樂常在!

以下為在線互動實錄:

問:不知道美國的國學是什麼?答:國外好像沒有這麼稱呼自己國家的學問為國學的。我們談到國學,包括美國的漢學家,也總是拿來指中國的。少用來指美國的文化學術。問:國學是中國特有的稱呼嗎,那日本呢?答:日本並不把自己的文化稱為國學。這個稱呼應該是我們國獨有的。

問:現在的孩子就是教他們背詩,不管懂不懂,先背下來再說。這種做法對嗎?答:目前我們的教育重視孩子們背誦詩歌,但是,卻主張先背誦,等以後長大再理解,這是錯誤的。我們的教育,無法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記誦。它把孩子的時間佔滿,然後用那些考試的內容擠占這些記憶空間和時間,孩子用不上,慢慢就會忘記。所以,我主張,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要從理解開始,來學習詩歌,學習國學。只有理解了,才會深刻記住。理解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

推薦閱讀:

審視國學熱 ——兼論作為意識形態的儒學
讀《鵲巢》:最美的你遇見最愛你的人
國學精粹
《莊子》之道:做自己挺好
國學大師的養生智慧

TAG:國學 | 沙龍 | 讀書會 | 總裁 | 讀書 | 這樣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