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筆記

緒 論

概念:根據中醫學理論體系,運用一定的方法來收集資料,再加以分析判斷從而對疾病進行辨證、診斷的一種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醫診斷學的含義、內容,中醫診斷的基本原理和原則

2、了解中醫診斷學的發展簡史,明確學習方法

第一節 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1、公元前五世紀扁鵲

「切脈、望色、聽聲、寫形」

2、公元前三世紀《黃帝內經》

從理論上奠定了中醫診斷學的基礎

3、西漢 淳如意 創「診籍」

4、東漢 張仲景《傷寒論》

創六經辨證,概念清楚,層次分明

5、東漢 華佗《中藏經》

論症、論脈、論臟腑寒熱虛實,甚為精當

中醫診斷學發展簡史

6、西晉王叔和《脈經》為我國最早的脈學專著

7、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病源診斷的專著

8、元朝敖氏《點點金》《金鏡錄》為論舌的第一部專著

9、明朝張景岳《景岳全書》

10、明朝李時珍《瀕湖脈學》

11、清朝林之翰《四診抉微》四診並重,色脈並重

第二節 中醫診斷學的範圍與原則

一、審察內外

必須從整體上進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現。

1、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辨證求因

病證結合,以證為主

三、中醫診斷疾病的基本法則

「證」和「症」和概念

「證」指的是一組癥狀群,這類癥狀具有相同的性質,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機所引起。辨證就是對疾病的本質作出決定

如:痰熱壅肺證 腎陰虛證 衛分證

三、四診合參

四診並重,不可偏廢

第三節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1/125頁

(一)四診:是中醫診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診察病人的神、色、形、態

聞—聽聲音、嗅氣味

問—詢問有關疾病的情況

切—診脈和按診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二)八綱

(三)辨證:對表現出來的癥狀確定證型

辨證的方法

病因辨證 氣血津液辨證 臟腑辨證 六經辨證 衛氣營血辨證

第四節 學習中醫診斷學的方法

一、打好基礎:掌握基本理論知識

二、博覽群書:以教材為主,兼看一些其它書籍

三、參加臨床實踐:

「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

第二章 四診

第一節 望診

望診注意事項:

(1)光線

(2)動作熟練、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驟、有重點

先全身→分部;上→下,頭→足

第一節 全身望診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態

四、望姿態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稱

廣義──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

的外在表現:生命

狹義──人體的精神活動:精神

(二)望神的原理和意義

·先天之精→神←滋養後天之精

·神、精、氣三者同盛同衰

2/125頁

·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則形健,形健神旺

望神可以了解臟腑精氣的盛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三)望神的要點

·目光(重點)、神情、氣色

·體態、言談舉止、應答反應

得神的臨床表現及臨床意義

·得神:有神、精充氣足神旺 面色:面色潤澤

兩目:活動靈敏、精彩內含、炯炯有神

言語呼吸:言語正常、呼吸氣息平順

形態:形體壯實、肌肉不削、形體活動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對外界反應合理

飲食:正常或稍減

臨床:正氣未傷,臟腑功能未衰,病輕預後好

得神

失神的臨床表現及臨床意義

·失神:無神、精損氣虧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兩目:活動遲鈍、目無精采

言語呼吸:言語失常、呼吸氣息低弱

形態:形體瘦弱、大肉已脫、強迫體位、反

應遲鈍、煩躁不安、循衣摸床、攝空理線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對外界反

應失常

臨床意義:正氣已傷,臟腑功能衰敗(虛)

失神

假神的臨床表現及臨床意義

假神:垂危病人出現精神暫時好轉的假象,

臨終前預兆(回光反照,殘燈復明)

面色:突然顴紅如妝

兩目:目光突然轉亮、浮光外露

言語呼吸:突然言語不休、聲音轉亮

精神:突然精神轉佳、意識似清

飲食:突然思食、索食

臨床意義:臟腑精氣耗竭,陰陽即將離決

陰不斂陽,虛陽外越

3/125頁

假神

1、神氣不足:輕度失神 虛證患者

2、神誌異常

癲--抑鬱型(濕痰蒙閉)

狂--興奮型(痰火擾心)

癇--發作型(肝風挾痰上擾)

望神的注意事項

·1、重視診察病人時的第一印象

·2、做到神形合參

·3、抓住重要癥狀和體征

·4、注意假神與重病好轉的區別

二、望面色

·望色,又稱色診,是醫生通過觀察病人全身皮膚色澤變化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一般以望面部色澤為主

(一)面部色診原理

面部色診原理:面部血脈分部豐富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1)色澤是臟腑氣血之外榮

(2)面色與臟腑有內在聯繫

(二)面部色診的意義

1、判斷氣血的盛衰:

2、識別病邪的性質:

3、確定疾病的部位:

氣色正常:臟腑未傷,正氣未挫,預

後較好,其病易治

氣色不正常:臟腑已傷,正氣已虛,

預後不佳,其病難治

色與澤的關係

色與澤,又稱「氣色」

色屬陰,主血,反映血液的盈虧

澤屬陽,主氣,反映臟腑精氣和津液盛衰

《內經》記載望色的方法

(1)按照五色與五臟對應的關係

青--肝

赤--心

4/125頁

黃--脾

白--肺

黑--腎

按照顏面的臟腑分部位診圖(1)

按照顏面的臟腑分部位診圖(2)

(三)望色十法

(四)常色與病色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澤

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有胃

氣,有神氣

(1)主色──面色、膚色一生不變的色澤

(2)客色──因季節、氣候不同而發生正常變化的面色

常色

2、病色

(1)五色善惡順逆

·善色-五色光明潤澤

雖病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榮於面,「氣至」,預後良好 ·惡色-枯槁、晦暗、暴露

氣血匱乏,臟腑精神衰敗,不能上榮於面,「氣不至」,預後較差

《素問 五臟生成篇》

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

白如豕膏、黑如烏羽

青如草茲、赤如 血、黃如枳實、

白如枯骨、黑如炲

(2)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證、痛證、瘀血和驚風

面色淡青或青黑-陰寒內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陽虛衰

面色青灰,突發劇烈心痛-心陽暴脫

眉間、唇周青灰-小兒驚風

五色主病

2、赤色 主熱證,亦可主戴陽證

實熱:滿臉通紅、目赤

虛熱:午後顴紅

戴陽證:面紅如妝

五色主病

3、黃色 主虛證、 濕證

虛證:脾虛──黃胖(黃而虛浮)

血虛──萎黃(淡黃枯槁無光)

黃疸:陽黃──黃而鮮明如橘子

5/125頁
推薦閱讀:

中醫問診量化辨證診治輔助系統

TAG:中醫 | 筆記 | 診斷學 | 中醫診斷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