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管子學管理

向管子學管理

創建卓越管理系統的九大基礎工程

第九項工程:人力資源

《管子》說過以人為本、以民為天;也說過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還說過禮義廉恥、誠信、和諧;還說過榮華富貴、六畜興旺、如影隨形、百戰百勝、令行禁止、骨肉相親、興利除害、利出一孔、不翼而飛、無根而固、周而復始……

除了這些以外,管子還說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他的原話是這樣的: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管子》第三篇「權修」

人力資源,是整個系統運營的最最最基礎的保障。沒有人,就沒有人的一切。這麼偉大的意義和樸素的道理,天知地知,婦孺皆知。

【參考資料】史玉柱的4個火槍手和馬雲的18羅漢

史玉柱二次創業初期,很長一段時間,身邊的人連工資都沒的領。但是有4個人始終不離不棄,他們 後來被稱為4個火槍手:史玉柱大學時期的「兄弟」陳國、費擁軍、劉偉和程晨。馬雲創業的時候,初期的50萬元是18名員工一起湊出來的,9年過去後,這18個人中有做到總裁級的孫彤宇,也有還是經理的麻長煒,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從阿里巴巴流失。

——摘自《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網站

一、系統法則:適合就是最好

人力資源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沒有問題。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人間現狀,人人都有缺點;二是人力資源工作的焦點,一旦聚焦於人身上的缺點,往往會跟優點擦肩而過。

公元前680年某月某一天,管仲帶著愛妾「婧」女士隨軍隊出了首都的南門。走到峱山的時候,看見一個放牛的村夫,光著腳,身穿單衣,帶著破斗笠,靠在牛背上,用一根小木棍邊敲牛角邊唱歌。齊國阿寶啊,有點意思,管仲就派人送了份酒肉快餐給他吃。那人吃完,大袖子一抹,說想見見管相國。使者說,管相國的車已經過去了呀。那人說,那就幫我給他帶個話吧,什麼話呢?浩浩乎白水。

浩浩乎白水?搞得像接頭暗號,聽得管仲一臉茫然。但他的愛妾婧女士靈機一動,想起有一首叫《白水》的詩,「浩浩白水,儵儵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如果我猜得沒錯,他是想來應聘高管的。管仲這下明白了,原來他唱的不是歌,是寂寞。馬上停車,把放牛人請了過來。

那人姓寧名戚,衛國人,聽說管相國禮賢下士,想來齊國任職。但沒有引薦途徑,只有暫時放牛以等待時機。兩人探討一些問題,寧戚見解高妙、對答如流。最後管仲嘆息著說:這樣的大才被埋沒著,實在可惜。我們的國君在後面,很快就經過這裡。我留下一封信,你拿著去見他,必當重用。按理說管仲一國總理,為什麼自己不馬上決定錄用呢?這是因為寧戚的才能足以當部長,這麼高的職位招聘,也需要齊桓公親自面試。所以在齊國——

董事長充分授權,CEO卻沒有一手遮天

  齊桓公的車隊三日後才到,寧戚還是那身副打扮,站在路旁,看見桓公的車子不避不讓,敲起牛角旁若無人地唱歌。可惜的是齊桓公不比管仲,不懂得欣賞音樂,沒有引起注意。寧戚看這樣不行,乾脆唱起了禁歌。

  

齊桓公心裡不高興了,放牛的不懂禮儀擋擋路就算了,居然還敢唱歌罵我,把這人給我帶上來。結果沒說幾句,就把齊桓公激怒怒了,命令把寧戚推出去斬了!

寧戚說了什麼把齊桓公氣成這樣?他主要說了兩件事情,一是齊桓公兩次會盟,第一次宋公偷偷溜了,第二次被魯國的曹劌把劍架在了脖子上。二是齊桓公自比堯舜,而堯把帝位禪讓給舜的故事是天下美談,而你小白為了當國君連自己的親哥哥都殺,怎麼敢自比堯舜呢?可見這個寧戚,真夠損的!專戳齊桓公的痛處。

寧戚這時一臉淡定,了無懼意,只是仰天長曰:「桀殺龍逢,紂殺比干,今寧戚與之為三矣!」桀殺了龍逢,紂殺了比干,這兩位都是又忠誠又能幹的忠臣,今天我就跟著去了,算第三個。言外之意,殺了他寧戚,齊桓公就成了桀紂,成了殘暴的傢伙。寧戚的腦子夠快的呀!

雖然齊桓公在氣頭上,但他身邊人卻看出了名堂,大司行也就是外交部長隰朋對齊桓公說:「主公,不要殺他。聽口音他是衛國人。一個衛國人不遠千里來到齊國,難道就是為放齊國的牛?難道就是為了找個機會罵您一頓之後被您砍掉?那不是腦子進水了嗎?所以,他一定是個高人,主公應該和他好好談談。」

齊桓公也正想不通,聽了隰朋的話才恍然大悟。對啊,我沒招他沒惹他,他為什麼罵我?他一定是個人才,一定想跟著我干。於是態度立即變得春天般溫暖,趕緊命令鬆綁,並自己下台階說,剛才是試探你呢,你是個純爺們兒!所以——

霸主不是脾氣大,而是胸懷大

這時,寧戚才從懷裡取出那封信。齊桓公想真遇見了怪人,就問:「先生既然有仲父的書信,為什麼不先拿給我看呢?

寧戚說:「在下我聽說賢君挑人,賢臣也要挑人啊。如果陛下討厭剛直喜歡奉承,聽不得真話,那麼我寧死也不會出示相國的書信。」雙向選擇,真夠先進的。

當晚,大軍已經下寨休息,桓公半夜爬起來讓人舉火,急急忙忙地找衣服帽子。豎貂問這深更半夜地找衣冠,是為了給寧戚封職位嗎?桓公說是。豎貂說:「衛和齊離得很近,不如先使人探訪一下。假如寧戚很賢能,再封他個官也不晚吶!」豎貂的想法很有道理,會贏得99%的支持。

但是,就從這個但是里,99%的人都會受到震撼,對一位霸主思維的震撼。

齊桓公說:」此人廓達之才,不拘小節,恐怕他在衛國,犯過一些小錯誤。如果我們訪出他的過錯,再封官就不仗義了,而放走了未免也太可惜了」。於是當晚就在燈燭之下,拜寧戚為大夫,使與管仲同參國政。

人不怕有缺點,關鍵是他的能力可以為我所用。寧戚很像今天的馬雲,思路開闊,口才超群。就在拜為大夫之後幾天之後,寧戚僅憑一張嘴就說服宋桓公放棄對抗。既沒死人,又不破財,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段故事《東周列國志》里有詳細記載,看過之後,總是讓人無限感慨。

第一.當時的齊國是任人唯賢的,不在乎出身貴賤。從姜子牙做為齊國的第一任國君開始,就提倡尊賢尚功,也就是尊重賢達人士,崇尚建功立業。所以管仲這樣普通家庭出身也可以擔任一國總理,寧戚一個放牛的後來能成為農業部長。而隔壁的魯國正好相反,魯國推行的是尊尊親親,就是尊重身份尊貴的人,親善親屬關係的人,所以魯國一直是近親繁殖,論資排輩。這樣下去,魯國焉能不貧?

第二.管仲對人才是獨具慧眼的。看見山裡一個放牛娃,聽見他唱幾句歌,就能發現此人不俗之處,然後就讓送一點酒飯過去。可以設想一下,現在老闆們開著車去郊遊,碰見放牛的農民,穿著破衣爛衫,唱著《為了誰》、《走進新時代》、《明天會更好》,多少人會關心他有什麼不同?會想到他是個人才?會送一瓶礦泉水過去給他喝呢?

第三.齊桓公是一位豁達大度的好君主。為了能夠網羅人才,可以不計較管仲的射鉤之恨;也可以不計較寧戚的無禮頂撞,這已經不容易了。更加不同凡響的是,他在用人上的魄力。正常人都會贊成先調研再任命的辦法,而齊桓公卻能想到寧戚這種人一定心高氣傲得罪過不少人,如果調研肯定沒有好聽的,反而影響了國家的使用。

第四,尤其是這一點最為重要。齊桓公也好,管仲也好,為什麼敢用寧戚這種有個性人呢?別忘了,管仲創建的是一個卓越的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具有強大的同化和複製能力。所以,齊國敢於對外開放,所以齊國敢於闢土開疆,所以齊國也敢於用人,即使是外國人。只要你的能力適合崗位就可以大膽啟用。需要幹什麼咱有標準,應該怎麼干咱可以培訓、幹得不對路子咱有督導。所以——

系統越卓越,用人越簡單

當然,用人簡單也有不簡單的前提,那就是這個人要適合他所應聘的崗位。雷鋒說,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擰在哪裡就在哪裡發揮作用,這種員工太討人喜歡了,但是幾乎很難找到。困難在於,第一螺釘發揮作用必須擰進匹配的螺母,沒人可以生產出萬能螺釘;第二永不生鏽的成本太高,企業只需要做到保質期內不生鏽就行。所以,人力資源的工作是——

為螺母擰進匹配的螺釘,讓螺釘在保質期內不生鏽

在那個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天三夜當中,管仲的思想得到齊桓公認同之後,談到了新齊國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人選問題。他對齊桓公說:

升降揖讓,進退閑習,辨辭之剛柔,臣不如隰朋,請立為大司行。

墾草入邑,闢土聚粟多眾,盡地之利,臣不如寧越,請立為大司田。

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請立為大司馬。

決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胥無,請立為大司理。

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辟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之官。

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為也。

君若欲治國強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

這裡面的大司行相當於外交部長,大司田相當於農業部長,大司馬相當於國防部長,大司理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大諫官相當於最高檢察院院長。這五個崗位的要求,管仲早已經設計成了相應的螺母,為這五個規格不同的螺母找到匹配的螺釘,就是隰朋、寧越、王子城父、賓胥無、東郭牙。擰這幾個螺母,管仲肯定不會緊固;但管仲能擰進去的螺母,其他人也沒法匹配。管仲的螺母在哪裡呢?那就是宰相,就是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大螺母!

管仲對五位能人個性充分了解,所以都任命了適合的崗位。但是,這裡面有個問題,這一串相當於政治局常委的名單中居然沒有輔佐齊桓公登上君位的鮑叔牙!居然沒有不遺餘力推薦管仲的結義兄弟鮑叔牙!

這件事情,齊桓公也不理解,所以管仲在臨終之前對他做了交代。

桓公問:「鮑叔牙這人怎樣?適不適合擰在宰相這個大螺母上?」

管仲說:「鮑叔牙是個君子啊。即使給他千乘之國,假如說不出給他的道理,他也不會接受。但這人愛憎太分明了,看見一點不好的地方,一輩子不忘,所以不能用他來主持政事。」可見鮑叔牙的問題,來自於他聚集於別人身上的問題

但是在鮑叔牙那邊,就在管仲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名單出台之後,也有人跑來八卦。對他說管仲忘恩負義,鮑叔牙鼎力推薦才使管仲有了今天,但管仲卻連個位置都不給鮑叔牙安排,實在太不近人情了。而鮑叔牙聽了,非常高興,他說這五個人都很稱職,說明管仲好眼力。至於沒安排我本人,這正是我極力推薦管仲的原因,他從國家利益出發,不參雜個人感情,不是為了坐上宰相位置後跟朋友分利,這是國家的幸運、百姓的福分啊。

敬佩!只有敬佩!先輩的高風亮節足以垂範千古。之所以能夠垂範千古,是因為之後的2700年能夠與他們相比的只有大熊貓了。

二、篩選人才

前面的兩件事情,說明了管子知人善任。但一個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不可能都像發現寧戚那樣從大街上撿回來,也不可能都像後來的諸葛亮一樣從深山裡挖回來。所以,管子把推薦人才作為了各級官員的職責,制定了流程標準,並且跟績效結合在一起了。管理規範又一次發揮作用。

在《管子》第二十篇「小匡」中,詳細記錄了當時齊國的人才選拔的狀況。

每年正月各鄉長上朝的時候,齊桓公都會親自交代說:在你的鄉里,有沒有為義好學、對父母兄弟講究慈孝的,並且在鄉里已經有些名氣的?如果有就要報告,如不報告,就是蔽賢,就犯了罪哦。後來齊桓公又說,在你的鄉里,有沒有力量大拳腳出眾的?如果有就報告,如不報告,就是蔽才,就犯了罪哦。再後來齊桓公又說,在你的鄉里,有沒有不孝敬、不仁義、不服從政令的?如果有就要報告,如不報告,就是「下比」,就犯了罪了。什麼是「下比」?通俗一點講叫護犢子,嚴肅一點講叫包庇,嚴重一點講是縱容歪風邪氣,再嚴重還可以跟結黨營私扯上關係。

於是,鄉長們就回去推行德政並且舉薦賢能。推薦了以後,齊桓公要親自接見,並讓他們在官府試用。並命令各用人單位,按期回報試用情況。對於用人單位評價較高的,齊桓公就詢問他的基本情況。然後把這樣的人召到身邊齊桓公的身邊,一起座談,觀察他的素質,了解他的業績,並且討論一些國家治理方面的問題;另一邊並派人到鄉里進行調查,如果沒有大過失,就安排到重要部門擔任助理。這套辦法叫「三選」,就是人才市場上選一次、用人部門選一次、企業主要領導選一次。經過這三道篩網篩出的細沙,就可以跟混凝土一起拿去建高樓大廈了。所以——

用大石頭樹碑,用細沙子蓋樓

在前面的辦法里,給了任務,就是發現人才;給了標準,就是有德有才;給了流程,就是及時報告、試用、調查;給了出路,就是到重要部門擔任助理;給了紀律,不報告就要治罪。不僅僅這些,為了配合「三選」項目的順利實施,管管仲還會按照入選人才的能力大小給推薦者適當的獎勵。但如果這個人出了問題怎麼辦?為了保護推薦者的熱情,一般不進行懲罰。所以,這套「三選」制度明顯優於後來的科舉制度。因為它首先重視能力而不是學歷,其次是重視實踐而不是空談,第三是多層面評判而不是只看一張卷子。

可見,管子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代人把它當成口號,而在2700年前的齊國,卻是一把手工程。

【參考資料】齊桓公設庭燎(作者:劉向)

齊桓公設庭燎,為士之欲造見者,期年而士不至。於是東野鄙人有以「九九」之術求見者。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見乎?」鄙人對曰:「臣非以『九九』為足以見也。臣聞主君設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賢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論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猶禮之,況賢於『九九』乎?夫太山不辭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詩云:『先民有言,詢於蒭蕘』,言博謀也。」 桓公曰:「善!」乃因禮之。期月,四方之士,相攜而並至。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齊桓公為了廣納賢才,就在院子放了很多草把,準備有賢才來時點燃以示敬意。但是搞了一年,卻沒人響應。這一天有個東部的普通人前來求見。桓公問,你有什麼本事呢?那人說,我會九九算術呢。桓公說,九九算術來湊哪門子熱鬧?那人說,我也知道九九算術沒什麼技術含量,用這點本事約見你是沒有資格的。但是你搞了一年的庭燎,卻沒有賢才前來投奔,知道為什麼嗎?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不如你聰明,所以不好意思過來。如果你對我這隻會小九九的傢伙好一點,其他人會怎麼想?比我本事大的不就沒壓力了。桓公說,不錯。於是很隆重地接待了他。果然,不出一個月,人才就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

目前多數企業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果是堅持不懈地為競爭對手培養人才,甚至直接培養競爭對手。基本狀況是選不出合適的人、育不出合格的人、用不好能幹的人、留不住傑出的人。而在識人、育人、用人、留人。識人是老闆判斷人力資源工作是否得力的主要焦點。培訓做不好,可以解釋為企業捨不得花錢請老師;用人用不好,可以解釋為老闆不給機會;留人留不住,可以解釋為薪酬沒有競爭力。總之其他都有借口,但招不到人,打死老闆也不相信。

怎樣才能做好招聘工作呢?簡單地說是把握住成功招聘的兩大關鍵:一是把應聘者變成企業的追求者;二是非專家也能選出適合的人才。但是,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

第一個關鍵:把應聘者變成企業的追求者。其實是要把招聘工作當成企業的一次立體營銷活動。不把企業的魅力充分展示給市場,怎麼會有粉絲呢?沒有粉絲的企業,地位相當於地攤,招聘與應聘的關係就是討價還價,而大企業都是定價銷售。但是,怎樣才能打造出魅力呢?需要在多個方面下功夫。企業有名氣、有規模、有實力、有前途、有錢;管理規範;關心員工成長都是魅力的要素。但是這些魅力怎樣表達呢?通過口頭或書面告知應聘者,這樣做是對的,但效果平平。所以,還是要向周公和管仲學習,注意把握應聘者的心理,才能達到成為受人追捧的企業。

【參考資料】重慶中聯信息產業成都分公司招聘

從2008年到2010年,中聯信息產業成都分公司委託成都天助企業管理顧問公司代理招聘多次。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1.在大型招聘會現場,中聯公司的展台完全用自製的噴繪覆蓋,企業形象非常鮮明突出。而同會場的很多企業只用人才市場提供的統一列印的,白紙黑字紅標題的照片啟示。 2.中聯的噴葯以藍色為基調。由於藍色幾乎是IT的標準色,所以很容易產生提示作用。即使應聘者在遠處,看不清是哪家公司,什麼行業,什麼崗位,也會主動擠到展台前。因為他們知道那是自己的顏色。 3.在噴繪藍色的背景上,用一張中國地圖標示出中聯公司22家分支結構的位置。應聘者不需要走近,不需要閱讀具體文字,就能感知這家企業的規模和實力。 4.在大型招聘會現場之外不遠處的酒店,中聯公司設了一個面試點。應聘者在展台簡單交流通過以後,就會被工作人員引導到面試點,填寫基本信息表和測試問卷,然後被安排次序進行結構化交流。給應聘者一種高效的感覺。 5.中聯公司一反常規在招聘啟示上聲明,只接受應屆和上屆畢業生。於是引來大批應聘者追捧。 ……

【案例點評】

這個案例中所做工作對大企業招聘已成常規方法。但是對中小企業卻有很大想像空間。只接受應屆和上屆的做法,在應屆大學生就業難的市場上會像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但必須有強大的企業文化和後期培訓的作為配套,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頻繁跳槽。而中聯公司恰恰在結構化培訓、流程化培訓和環境化培訓三方面都做了大投入。

第二個關鍵:非專家也能選出適合的人才

全世界的老闆和HR,都不是相面先生,說自己一看人就知道誰行誰不行,這些話不是騙人就是騙自己。經驗和直覺當然有幫助,但經驗和直覺的作用往往不穩定,所以很難保證招聘效果。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中國的人力資源專業開辦的時間不長,很多HR其實都不是專業選手,即使是也未達到專家級別,所以如何讓這些非專業的考官考出專業水平水平,的確是件難事兒。

成都一家很大的製藥企業,要招聘一名策劃經理。楊先生在幾十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最終被錄用。慶祝之餘談起了應聘過程。楊先生說:「在集體面談時,我提了一個問題。鍾總,你做了這麼多年的企業,並且把企業做的如此輝煌,你覺得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麼?結果鍾總沉默了一會說,做人!」接下來,鍾總在應聘者面前談起了自己做人的信條和故事,越講越興奮,直到應聘結束。下班後又專門打電話,約他到茶館裡繼續談做人。於是楊先生順利地走上了策劃經理的崗位。

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到時誰在招聘誰?招聘,在適當展示企業實力和文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應聘者充分展示,以便獲取能否勝任工作的信息。象這樣,應聘者提一個問題,立即滔滔不絕地講自己的見解,豈不成立應聘者招聘招聘者了。這樣的招聘,很多老總往往自鳴得意,其實恰恰是——

被應聘者找到了軟肋,結果是招聘者中招

專業招聘的做法是:

首先確定所招聘崗位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也就確定勝任模型;

確定運用怎樣的方式方法發現應聘者相應的素質和能力,主要是組合測試手段;

正確地實施招聘計劃,保證評價的公正有效性,避免人為的干擾;

通過入職培訓和實習,最後錄用上崗。

所以招聘完整過程是從用人部門提出需求開始,到新人試用合格結束。對於非專業人士,建議的方法:去找專業顧問公司諮詢;或者用管仲的方法——三選。

現在,人進來了。怎樣育出合格的人呢?從這裡系統的差別就會越來越明顯。卓越的系統,如齊國,可以把人不斷同化和複製,成為保質期內不會生鏽的擰得緊的螺絲釘。而普通的系統,可以把這顆螺絲釘不斷地銷蝕,直到變人為鬼。所以,教育培訓的力度大小,是優秀企業和普通企業的第一個分水嶺。有些企業一沒品牌、二缺資金、三差制度、四低待遇,但人家有培訓。在中國很多著名企業都經過了這樣的歷程,走的就是共-產-黨小米加步槍的路子。關於教育培訓這一部分,已經在第七項工程中詳盡說明了。

三、激勵人才

齊桓公有三個缺點,好打獵,好喝酒,好美色。他問管仲影不影響稱霸。

管仲怎樣回答呢?說無大礙。

齊桓公生氣了,臉拉得老長問:這三條都能容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

管仲又怎樣說呢?不知賢,害霸;知賢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復以小人蔘之,害霸。

為什麼管仲這麼說?有兩重意思。第一,管仲說的是普遍真理,任何君主犯了這四條,都無法成就大業。第二,管仲也隱含著向齊桓公要政策,希望齊桓公能夠充分授權。因為真正的樹人,一定是給他自主實踐的機會。

管仲伸手要權,是個人權力欲太重還是為了工作效果呢?《管子》第十三篇「君臣上」當中,對君臣各司其職提得很高,其中的很多理論堪稱是領導力和執行力的經典。但是,經典論斷太多,只能另著介紹。這裡只拿出一句,看看個中道理。管子說:

為人君者,下及官中之事,則有司不任。

這句話的意思非常簡明。作為領導人,如果幹涉部下的工作,甚至親自去做下屬的事情,就會造成一些幹部不稱職也不作為了。在企業管理當中,不授權、插手授權、接受反授權是最普遍的現象。

不授權的老闆多不多?太多了。因為對部下不放心,自己一個人撅著屁股幹活,還得聽員工的指揮,老闆這裡不幹凈,哪裡有損傷。最後成了老闆當牛做馬地養活員工。

授了權的老闆插手授權的多不多?也多。總覺得部下能力不夠,所以總是否定部下的方案。的確,部下的方案只能得70分,老闆的方案得90分。但是,執行他們自己的方案能達到69分甚至80分。而執行老闆的方案常常只能得到40分。怎麼做划算?這個帳的老闆自己算明白。

接受反授權的老闆多不多?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幾乎人人都在接受。上午布置一項任務,中午部下來了。老闆,這項任務出了問題,在這個環節上卡住了,你看怎麼辦?這個時候,老闆們的英勇精神馬上表現出來,讓我考慮考慮。於是員工成功授權給了老闆。下午5點,員工敲門,幹什麼來了?檢查工作。老闆,中午說的那個事情,你有新的方案嗎?結果又回到了不授權的局面。如果沒想出來,員工就可以拖延,甚至可能議論老闆水平低;如果想出來的來方案有問題,員工就會說責任在老闆。所以——

責權利情分不下去,老闆就得自己下去

這些現象,不要說普通老闆,古代智慧化身的諸葛亮也沒跳出這個怪圈。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但是在授權這一點上,他實在沒有得到管仲的真傳。諸葛亮管理的蜀國怎麼樣呢?最後的結果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就是管仲講的「有司不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管仲說是因為「下及官中」之事。諸葛亮管插手太多了,連軍中要打誰二十軍棍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得他親自審批,真是又累又不討好。但是管仲,把精力放在設計管理系統上,把權力授給給鮑叔牙、隰朋、寧戚、王子成父、賓胥無、東郭牙、授給各級官吏,這才是用智慧管理國家的大師!

其實,授權是一種激勵,因為給了部下證明自己能力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部下有機會,就會有創造;有創造,就會有效果。但是又了效果卻沒有回報,結果會怎麼樣呢?

還是那位來成都講績效考核的朋友,她在課程開頭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話:「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課件的時候我告訴她,孟子的話很寬泛,繞得也遠,用來講績效考核是比較牽強了。她說:你給我找一句直截了當的來?我說:看看管子是怎麼說的。

《管子》第三篇「權修」當中講到:

凡牧民者,以其所積者食之,不可不審也。其積多者其食多,其積寡者其食寡,無積者不食。或有積而不食者,則民離上;有積多而食寡者,則民不力;有積寡而食多者,則民多詐;有無積而徒食者,則民偷幸。故離上、不力、多詐、偷幸,舉事不成,應敵不用。故曰,察能授官,班祿賜予,使民之機也。

在這裡,積就是業績,食就是報酬。我們目前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薪酬和績效考核問題,管子也進行了思考和實踐,而他的思考是如此的嚴謹,把所有的可能用最清晰的條理表達出來,一句不多,一條不少。

有積

無積

積多

積寡

有食

食多

多詐

偷幸

食寡

不力

不食

離上

第一,多勞多得。這對於奴隸制社會來說,是一種大突破。那個時候不是看誰的根兒正嗎?所以說管子在經濟上具有資本主義思想,在分配上具有社會主義思想,在道德上具有共產主義思想。

第二,如果有業績而沒報酬,職員就會離心離德,這是肯定的。如果業績多報酬少,職員就沒有積極性,這也是好理解的。但是,如果業績小報酬多呢?這是我們常犯的毛病,多發就能提高積極性嗎?其實不然,管子說會讓很多人學會欺騙。同樣,沒有業績白吃白拿,會有什麼結果?職員就會心存僥倖不思進取了。

以工代賑,就是管仲的發明。管仲在齊國遇見自然災害時,就會從國庫里拿出錢來,修建辦公大樓和其他基礎設施,增加老百姓的就業機會。有些人還在罵,說老百姓都吃不上糧食了,還拿錢修建樓堂館所!管仲不這樣認為,他認為賑濟災民要做,但不能把人養懶了。如果不幹活就能活命,以後大家都會盼著大地震大幹旱大洪水大暴雪,這個災還救個什麼勁兒?所以——

超標發錢就是在養白臉狼

第三,管子在那個年代就提出績效掛鉤的原則,現在看來仍然具有巨大科學價值。但到底怎樣做到班祿賜予呢?除了士農工商日常勞動的回報之外,管子還制定了特殊的獎勵政策。

民之能明於農事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樹藝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樹瓜瓠葷菜百果使蕃袞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已民疾病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知時:曰『歲旦阨』,曰『某谷不登』曰『某谷豐』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這就是說,種糧專業戶、養殖專業戶、林木專業戶、蔬菜專業戶、會治療疾病的、懂得天文氣象的、養蠶專業戶,都獎勵黃金一斤,以及八石的糧食。同時要認真聽取他們的經驗,做好記錄,放到檔案館裡作為資料保存起來,以備以後運用。並且免除他們的兵役,讓他們專心於科學研究。除此之外,還有五種技術,會寫詩的、懂年曆的、能記載歷史的、善於鼓舞人的、通易經占卜的,都要獎勵一馬之田,一金之衣。雖然我們不知道當時的黃金一斤跟現在的人民幣怎麼換算,但聽起來已經非常激動人心了。但是別著急,更加激動人心的還在後面。

我們知道,現代人把項目管理看得很高很重。管仲那個時代也有項目管理。按照管子的設計,經濟建設就是日常運營管理,而打仗就是項目管理。管子採用的寓軍於政,就是平常的時候大家都搞自己的生產,一旦國家需要打仗,就會立即組成一個項目部,任命項目經理,就是任命誰當元帥,確定項目組成員,就是各家出人參加項目工作。

以人為本,將心比心,打仗這種你死我活的事情,有幾個人願意去?大家都不願意去,怎麼辦?靠嚴厲的刑罰?不行;只有靠強烈的激勵。現在,我們看看管子是怎樣搞項目激勵的。

有一年,管仲算了算賬,不錯,一年地租收入就有四萬二千斤黃金。不得了。於是他找到齊桓公報告,齊桓公聽了當然非常高興,太好了!管仲趁著熱乎勁,馬上說:咱們選個日子,給軍隊的將士們開個會,然後許諾把這些錢全部分給將士,怎麼樣?齊桓公凈顧高興了,想都沒想就滿口答應,就照你說的辦!

  管仲這人完善能力型的,完善型就是想好了才說,能力型就是說好了就干。於是很快,管仲組織了一場大練兵。他請齊桓公在主席台上站好,旁邊有寧戚、鮑叔牙、隰朋、易牙、賓胥無等大臣,聲勢浩大,威風凜凜。

管子先擊了一陣鼓,然後問:誰能首先攻入敵陣,打垮敵人,將賞賜100金。

幸福來得太快了,將士們沒有反應過來。問了三遍,才有一個士兵提著劍上前問:是多少人的敵陣?

管子說:1000人。

士兵說,1000人的敵陣,我能。

管子說:好,記下你的名字,打仗的時候你如果做到,就來領賞。

接下來,管仲又問:誰能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擒獲對方的卒長?賞賜100金。

有人問:多少人的卒長?

管子說:1000人的卒長。

那人說:1000人的卒長,我能

管子說:好,記下你的名字,打仗的時候如果做到,就來領賞。

接下來,管子又問:誰能在兩軍對壘時,斬落對方的首將?

這回有十個人說我能,於是管仲承諾,如果得手,就可以來領1000金的賞賜。

其他自報能斬敵兵之首的,也都承諾可以賞賜10金。

就這樣,四萬二千黃金,一會功夫就分完了。

看到這兒,齊桓公開始後悔了。沒想到管仲居然是這樣玩的。苦著臉說:仲父,你這麼干我們都不理解啊,掙點錢容易嗎我?

管仲笑了:主公不必憂愁。這些將士在外做了承諾,鄉政府面就宣傳他為鄉里徵得了榮譽,誇他行為的英勇,他就會在鄉親們中間贏得尊重,結了婚的老婆孩子跟著榮耀,沒結婚的鄰家小妹對他青眼有加。為了這些,將士們打造就不再怯陣。這樣的話,咱們發兵討伐,兼并土地,所得的就不是區區四萬二千金嘍。所以——

英勇的將士是金不換的

齊桓公和五位大臣聽了都說:原來如此,確實有理。

接下來,管仲又吩咐,對將士們一定要以禮相待。如果負責率領千人的校尉來了,一定要降兩個台階迎接,家中有父母的,一定要贈送四石酒,四缸肉;沒有父母怎麼辦呢?那就給他的老婆孩子贈送三石酒,三缸肉。那時候的酒度數雖然不高,但一定很貴,畢竟農業還不發達,沒有那麼多糧食用來釀酒。

政策推行了半年,人心發生了巨大變化,老百姓都在談論齊桓公的仁德,都在感謝能夠生在新齊國這樣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父親教育兒子,兄長提醒弟弟,妻子鼓勵丈夫:國君對我們這麼好,你如果不在前方英勇殺敵,還有臉回來見我們嗎?所以,那個年頭,如果男人沒去殺幾個敵人,全家老小還真不好意思見人。

接下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齊國發起了進攻萊夷的戰爭。兩軍還沒碰面,對方來了多少人都不知道,萊夷就被嚇跑了。為什麼呢?齊國的軍隊聲勢太大了,那腳步聲、口號聲、那鑼鼓聲,聽起來太恐怖了。那個時候,將士們的眼睛哪裡還有敵人?看見的都是黃金;心裡那還有恐懼,想的都是榮譽啊。就這樣,萊夷打跑了,而先前承諾的賞金髮了嗎?不用發,因為沒打就跑了,根本還沒有做那些動作。

雖然將士們沒有拿到獎賞,但也沒有犧牲生命。不戰而屈人之兵,靠寧戚的舌頭可以,靠管仲的激勵也可以。不死人,不破財,老百姓有好處,國家也有好處,難怪孫子在二百年以後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以人為本,以民為天,的確是大善特善!


推薦閱讀:

金立 波導的幻化、大顯的遺孤
聯想柳傳志的最高管理層「去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思維和萬科王石的管理層全部職業經理人化哪種更符合基業長青原則?為什麼?
宋明兩朝軍隊的戰鬥力為什麼低?| 西遊記照妖鏡 01
2016年葯事管理與法規真題,輸入答案直接對分!
支行行長如何與員工快速建立信任!

TAG: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