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中醫,建議先背誦此書

很多網友問我學中醫看什麼書,最近逛書店,淘得一本書,很不錯,建議想學中醫的人士,先熟背此書。

《中醫經典要文便讀》

一、本書集素難靈樞、仲景天士等諸家精華,並中醫傳世之作以為經典者,擇其精要,合為采撰,以便觀覽誦讀。   二、中醫經典須朝夕展卷細玩方可見功,其誦讀須長期、反覆、分層次進行,非一朝一夕可竟也。書不在多,有用之書一卷在手,晨昏誦之,日久其效自現。   三、凡我中醫學子,莫不以修德為先,故而篇首即獻孫思邈之《大醫精誠》,供學者時時誦之,鞭策自己。   四、病因賦、病機賦當在大學一年級背誦,瀕湖脈學能背誦其中七言訣也已足夠。   五、中藥炮製賦、藥性歌括四百味、草藥辯性歌、青草藥歌訣等熟讀即可,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藥禁忌歌、藥性總義、用藥傳心賦、藥性賦、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葯歌、治病主葯訣則需在教師指導下分層次背誦,學有餘力者可加背「寒熱溫平四賦,增補東垣未盡之意」。   六、方劑學方歌部分的內容常隨教材的更迭而變動,不利於師生的傳承學習,本書選方以七版教材為準,方歌則以《湯頭歌訣》為主,依《增輯湯頭歌訣》、《傷寒方歌括》、《金匱方歌括》等為據,擇取其中方劑歌訣以供學生誦讀。教材可變,而方歌不可變。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以黑體標明,熟悉的以斜黑體標記,了解的則書以宋體。   七、臨床篇選取醫學三字經、西溪書屋夜話錄、婦女經帶胎產歌訣,示以基本內容,供臨床修習參考。其中「醫學三字經」,簡單實用,值得記誦。   八、昔年王冰注《素問》,「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以期「奎張不亂」,今仿其以黑體標明重要文獻。傳統經典內容部分,不論「素問序」還是「傷寒論序」,文采內容均值一覽,故而列於書中,學者不可以不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內經》之中,經典佳句甚多,惟選其精華,以大綱為據,結合編者平素所學將建議背誦內容標黑以警示。《傷寒論》更是字字珠璣,也以大綱為本,不刪一句條文,將建議背誦內容標以黑體。個人以為重要者以斜黑體標註,建議凡有方葯之條文,均可背誦。個人臨床體會不同,側重自有差異。《金匱要略》選其重要條目,黑體標其背誦條文。《難經》摘其精華佳句錄入書中,其需背誦條文,慣例標以黑體。溫病學內容,葉天士《溫熱論》前十段系公認經典,標註如前,《三時伏氣外感篇》因其重要而收錄,以供參閱;薛生白《濕熱病篇》,擇其菁華以錄之;《溫病條辨》與《傷寒論》交相輝映,全文收入,參教學大綱而擬定背誦條文。   九、針灸學作為傳統中醫的兩大板塊之一,也有基本內容值得背誦,主要選取市面通用版本,結合《靈樞·經脈篇》熟讀成誦,則針灸學基本功可以大成矣!   考慮本書內容及學習需要,特印製成小32開口袋書,結合目錄,善用此書,日久必見奇功。所選材料,出處明確者均予註明!

目錄

序言   凡例   前言   大醫精誠   第一部分 中醫基礎篇   第一章 病因賦   第二章 病機賦   第三章 瀕湖脈學   脈學七言訣   四言訣   第二部分 方葯篇   第一章 中藥歌訣   十八反、十九畏歌   妊娠用藥禁忌歌   草藥辨性歌   青草藥歌訣   李漢彪師傅傳草藥辨認秘訣   中藥炮製賦   藥性總義   用藥傳心賦   藥性賦   寒熱溫平四賦,增補東垣未盡之意   用藥分根梢   治病主葯訣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葯歌   藥性歌括四百味   第二章 方劑學歌訣   解表劑   瀉下劑   和解劑   清熱劑   祛暑劑   溫里劑   補益劑   固澀劑   安神劑   開竅劑   理氣劑   理血劑   治風劑   治燥劑   祛濕劑   祛痰劑   消食劑   驅蟲劑   涌吐劑   第三部分 臨床篇   第一章 醫學三字經   醫學源流第一   中風第二   虛勞第三   咳嗽第四   瘧疾第五   痢證第六   心腹痛、胸痹第七   膈食反胃第八   氣喘第九   血證第十   水腫第十一   脹滿蠱脹第十二   暑症第十三   泄瀉第十四   眩暈第十五   嘔噦吐第十六   癲狂癇第十七   五淋、癃閉、赤白濁、遺精第十八   疝氣第十九   痰飲第二十   消渴第二十一   傷寒瘟疫第二十二   婦人經產雜病第二十三   小兒第二十四   第二章 西溪書屋夜話錄   肝氣   肝風   肝火   治肝諸法   補肝四法   第三章 婦女經帶胎產歌訣   月經門   帶下門   胎前門   產後門   第四部分 傳統經典篇   第一章 內 經   素 問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陰陽別論篇第七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五臟生成論篇第十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熱論篇第三十一   刺熱論篇第三十二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瘧論篇第三十五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咳論篇第三十八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風論篇第四十二   痹論篇第四十三   痿論篇第四十四   厥論篇第四十五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   骨空論篇第六十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刺法論篇第七十二(遺篇)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論篇第七十八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   靈 樞   九針十二原第一   本腧第二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   壽夭剛柔第六   本神第八   終始第九   經脈第十   經水第十二   五十營第十五   營氣第十六   脈度第十七   營衛生會第十八   寒熱病第二十一   癲狂第二十二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口問第二十八   師傳第二十九   決氣第三十   海論第三十三   五亂第三十四   脹論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   逆順肥瘦第三十八   陰陽清濁第四十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變第四十六   本臟第四十七   五色第四十九   論勇第五十   衛氣第五十二   天年第五十四   五味第五十六   水脹第五十七   賊風第五十八   衛氣失常第五十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一   五味論第六十三   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邪客第七十一   通天第七十二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刺節真邪第七十五   九針論第七十八   歲露論第七十九   大惑論第八十   癰疽第八十一   第二章 難 經   第三章 傷寒論   傷寒論序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第四章 金匱要略   藏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五藏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驚悸吐血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   第五章 溫病學   溫熱論   濕熱病篇   三時伏氣外感篇   溫病條辯   原病篇   上焦篇   中焦篇   下焦篇   第五部分 針灸篇   骨度分寸歌   經穴起止歌   十四經分寸歌   井滎俞原經合歌   原絡穴歌   十六郄穴歌   十二募穴歌   八會穴歌   八法交會歌   八脈交會八穴歌   十二經子母穴補瀉歌   十二背俞穴歌   下合穴歌   四總穴歌   馬丹陽十二穴歌   回陽九針歌   行針指要歌   孫思邈先生針十三鬼穴歌   長桑君天星秘訣歌   治病十一證歌如何精通中醫

如何精通中醫——醫者佛提供一份學醫的書單中醫難學,古有《此事難知》一書,盡談學中醫之難。但又有《醫學實在易》一書,反而談中醫如何容易學。後人豈不是被搞糊塗了,到底中醫好不好學呀。

我認為,中醫不容易學好,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學者能有志向,有方法,循序漸進,則必能有所成就。朱子曾說過:居敬持志,讀書之本;循序致精,讀書之法。讀書如此,學醫何嘗不是如此。心中執著一份信念,加上心思聰穎,配合切實的功夫,假以時日,必可醫理貫通無礙。

近年來,經常有中醫愛好者以及一些年輕學子問我學中醫要看什麼書,我曾經在博客里寫過幾篇關於如何學習中醫的一些文章,並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讀的中醫書。但對於志在專精醫術的同道看來,原來的答覆有些粗糙了。因此我想再詳細地把這個問題回答一下,並提供一份學中醫的書單。或許掛一漏萬,或許被他醫所不解,但只求一心積善,罪我怨我,一切不計。如果能幫助大家因此而走上中醫之路,繼而精通醫術,則自覺善莫大焉。因此,此文是給將來的大醫作個引路指南的。

要學中醫,就要學最上乘的中醫學。有了這個目標,才算是有了入門的動力。中醫入門極為不容易,登堂入室則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既要求學者吃苦肯學,還需要不錯的天賦,那就是悟性。現在的中醫情況堪憂,後繼乏人,是因為真正領悟中醫的人太少,反而靠中醫吃飯的人越來越多了。當前,社會上處處可見那些學了幾天理論,背了幾張方子,連混帶騙地弄來一紙文憑,就開始打著中醫的旗號去吆喝的庸醫之輩。這般庸醫行世,直接就敗壞了中醫的聲譽,況且因此而害人無數,更數可憎。所以說,如果只想著抄幾個秘方,會治幾個小病,那不能算是學醫,不過是淺嘗輒止而已。只有學到第一流的中醫學,才能真正走進中醫、理解中醫、相信中醫,並能應用中醫治療一些大病重病危病疑難雜病。

我建議未學醫時,可先從周鳳梧的《名老中醫之路》、李可的《人體陽氣與疾病》以及劉力紅的《思考中醫》看起,既增興趣,又增動力和信心。以後學醫過程中,也可反覆研讀此三書,則其收穫更多。

一則,修德為先。

我認為,醫德大於醫術。德不修,徒論醫術,不過是個普通的醫生。如果醫德敗壞,則根本就是含靈巨賊,也談不上醫術如何了。

修德之本,在於誠意正心。這是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最必要的功夫。儒家在這方面達到了極致。古人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這是為人與治學的至境,是學醫的最終理想。學問的修得以至誠的德行為本,而德性的養成則以求知問學為途。學醫先「尊德性」,在這個信念的基礎上,然後始能 「道問學」而通醫理。

我強烈建議讀一下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這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對於為人和為醫教極有意義。我曾在噹噹網的書評中寫過這樣的話:「極品中的極品,中國人必讀。這是國學入門的書,也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從初學者到飽學之士,皆需時時讀幾段這本書,可以提供無窮的儒家思想與智慧。 沒有讀的,抓緊讀。作為中國人,不管是哪個行當的,都要一讀此書。而且,此書不難,慢慢地就入手了。」

另外,學醫還可以讀讀佛教方面的書,錘鍊心性,修養佛性。配合靜坐,可以體悟許多與佛與醫相關的東西出來。再者,王鳳儀老善人的嘉言錄極有利於養心養性,不可不讀。之後,你就知道怎樣學醫,怎樣行醫,怎樣做人了

我曾經寫過一篇《醫德與醫術》的文章,專門講醫德這個問題,可以找來參考一下。

強調一下,修德不是只管讀書和背書,讀書只是明了其中的道理,關鍵還得去做,去實踐。王鳳儀老善人講過:「道是行的,不行就沒有道。」認真體會一下這句話,把它永遠地刻在心裡去。

二則,首重經典。

一般來說,學中醫有兩個途徑,一則自後世之書入手,漸而讀到經典;二則自經典入手,漸及後世諸家。前者易,後者難。前者容易上手,似可快速小成,但後者根基穩固,一旦掌握了醫學經典,則如手執利刃,而難病大病心中瞭然。因此,我主張自經典入手,既省時間和精力,又可掌握最正宗的醫術。

經典者何?一般認為是《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神農本草經》、《難經》和《傷寒雜病論》。這幾本書都是古文,不太容易讀懂。手邊可以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隨時翻閱,極有幫助。

我認為可以先看《黃帝內經》,就當成故事來看。你看黃帝坐在那裡,與他的臣子岐伯一問一答,多麼逍遙自在。且這本書是壓韻的,其中大多數的句子都有韻腳,讀來朗朗上口,極富詩意。如果實在畏難,可以看後世的翻譯。市面上有不少這樣的書,都差不多,可以找來讀一讀,關鍵是讀懂書中的道理。這本書是中醫的最核心的基礎,是需要經常讀的書。我建議可以放在床頭,每天睡前讀一讀。如果能配合臨床,則更有妙味。堅持每天學一點,漸而可通。讀時可以不求甚解,但理解其意思即可。但遇到好的句子,不妨多多地背誦。

讀《黃帝內經》的同時,可以參考清代黃元御的《四聖心源》。這是一本需要反覆讀,反覆琢磨,一直到背誦的書。我認為黃元御是後世真正理解了《黃帝內經》的極少數醫家之一,其妙悟岐黃,臨證如神。黃元御勤於筆耕,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醫學著作,實在是後世蒼生之福。同時還可參考張景岳的《類經》、李中梓的《內經知要》以及汪機的《讀素問鈔》。

讀完《黃帝內經》,緊接著就讀《難經》,這本書是就《黃帝內經》的幾個問題進行問難。問題比較簡單,讀起來也不難,很薄,一兩個月就可以讀完。可以配合讀滑壽的《難經本義》。

中藥是臨床醫生的手中利劍,必要精通。所以學了理論後,緊接著要學《神農本草經》。可以參考黃傑熙評釋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問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辯錄》,另外中醫大學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藥學》亦可一參,但當以《神農本草經》的觀點為本,勿受後世過多影響。

繼而精研《傷寒雜病論》。這是醫聖張仲景的大作,也是後世最受推崇的一本書,歷來其注釋近千家。目前大學教材以宋本為主,我比較重視桂林古本傷寒論,因為其內容更為充實,且糾正了宋版的許多錯誤與矛盾之處。研讀《傷寒雜病論》,可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傷寒論講義》 (中醫規劃教材,梅國強主編)、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 、舒馳遠的《新增傷寒集注》,以及黃元御和鄭欽安的書。

如果堅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時間裡完成上面的任務,如此就奠定了一個深厚寬廣的中醫基礎,以後再起萬丈高樓不過是時日問題了。

三則,傳統文化。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的根。其中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等概念既是文化,也是中醫的基礎。所以,學醫要先學傳統文化。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過,「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庄》、《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一)這是把幾乎所有的古代文化給包括進去了。

現代人要象藥王這樣博極群書,相信也很難做到,但《易經》要學,因為包含的學問極大極深,整個就是中醫的根基。弄通了易理,建立起來象與數的概念,玩味文王易圖以及十二消息卦,則《黃帝內經》的很多道理自然就貫通無礙了。可以參考李陽波的《運氣學導論》、唐容川的《醫易通說》、鄒學熹的《醫易滙通》以及南懷瑾的《易經雜說》。

另一本是《道德經》,是道家的精華。幸好這本書也不厚,僅五千字,來來回回疏理幾遍,也就慢慢地通了。如此可以建立一氣流行的概念,則龐雜的中醫頓時有序簡單起來。就參考南懷瑾的《老子他說》即可。

要精通中醫,這兩本書就必需讀,而且要精讀,反覆讀。可以與前面的中醫經典一起讀,堅持不懈,一兩年也就讀透了。配合著還要讀一些歷史以及文學詩詞書,藉以陶冶情操,擴大知識面。中醫理論要想精,必需要有廣博的傳統文化基礎,即要有廣度,而後方可有厚度和高度。

而且,學中醫要善於背誦。民國時秦伯未受業上海丁甘仁時,丁師要求背誦《古文觀止》,當時他很不理解,但臨證十數年後,才體會老師的用心之苦。現在的中學課本中有近百篇古人,這些都是兩千年來的文化精華,建議全部背誦。背古文,不僅僅是學文化,同時也提高人生修養。

要建立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首先就是要多讀書。需知有讀醫書而不為醫者,沒有不讀書而為醫者。但讀書要思考,要自悟。讀書破萬卷,如果不思考,就等於白費。不知觀天查地以比象於人,亦不是學醫之道。為醫者讀書,就是要學以至用。如此讀書,則可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臨床時自然能貫通醫理,左右逢源。

另外,任選一個版本的中醫大學課本《醫古文》,反覆研讀,這是讀古書的基礎。或者用王力的《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亦是不錯的選擇。

四則,後世精華。

唐宋之後,名醫輩出,醫書汗牛充棟,一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讀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篩選。中醫門派眾多,觀點各異,越到後世越是明顯。可先從一家學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

我認為可以先從黃元御學起,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明清名醫全書大成黃元御醫學全書》不失為一個極好的版本。以黃元御的理論為基礎搭個醫學流派的骨架,將《四聖心源》融會貫通其中,如此見病知源,立方有據,可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可以讀鄭欽安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和《傷寒恆論》,建立一陽盈縮的觀點,奠定扶陽的基石。

其它醫書,可讀可閱者亦很多。但如果為了臨床技術,我只就自己所讀過的,精選出一份書單,由讀者自己體會。

盧崇漢《扶陽講記》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陳修園醫學全書》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徐靈胎醫學全書》

范中林《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余聽鴻《余聽鴻醫案》

吳佩衡《吳佩衡醫案》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周慎齋《醫家秘奧》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陳朝祖《中醫治法與方劑》

李時珍《瀕湖脈學》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葯證》

左季雲《傷寒論類方法案匯參》

喻嘉言《寓意草》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胡慎柔《慎柔五書》

周楣聲《灸繩》

鄒澍《本經疏證》

柯韻伯《傷寒來蘇集》

配合讀書,必需勤於臨證。古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不臨床而讀書,只學到些想當然的醫理。只有從臨床上回來,再讀醫書,則醫理與臨證豁然貫通,有情不自禁手舞之足蹈之之妙。多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則如藥王所言:「具而學之盡善盡矣。」如此方是病家之福。

中醫各家各派各有風格,專精之路亦各有不同,並不是說每個人都適合於我以上所言。如果能找到好的師傅,幫助入中醫之門,再琢磨出最適合自己的路子,則往往會事半功倍。以上所論,不過拋磚引玉之言,願與諸位醫林前輩大德共勉之。

一個鐵杆中醫讀書的訣竅作者: 彭堅 中醫的書籍浩如煙海,一輩子讀不完。作為一個立志成為中醫臨床家的學生,一定要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治病經驗的獲得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直接經驗,靠自己在臨床摸索積累;另一個是間接經驗,靠從書本中獲得。古人把著書立說看得很神聖,大部分流傳下來的書是比較可靠的,經驗總結也很實在;尤其是當代許多著名老中醫寫了很多經驗總結的著作和醫案醫話,這些都是學習間接經驗的寶貴源泉。我歷來認為:對中醫而言,有時候間接經驗比直接經驗還重要,比如,在年輕時,因為參加臨床的時間短,見識少,必然有很多病從未見過,完全靠自己從頭摸索,會耽誤病情,走許多彎路。如果讀的書多,發現古今名醫有類似的治療經驗,拿來運用,則可以用之彌補自己直接經驗的不足。即使到老了,臨床經驗豐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見識過,旁人的經驗永遠是值得珍惜的。這就需要讀書,不斷地讀書,不斷地吸取他人的經驗。我認為,一輩子埋頭臨床,只重視自己的經驗,或家傳的經驗,而不肯花時間多讀書,多吸取他人經驗的人,只能是一個平庸的醫生,是決不可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臨床家的。當然,讀書是有訣竅的,要有計劃地讀,有選擇地讀,分階段讀。第一,要熟讀幾本書。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經典,經典對於民族精神的構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東西方文明的「軸心時代」誕生的中醫體系,產生了早期的所謂「四大經典」著作,即《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經過歷史淘汰,《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成為新的「四大經典」。這幾本書是一個中醫臨床醫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讀書階段,就要背誦,至少《傷寒論》、《溫病條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讀。可以一輩子受用無窮。為什麼一定要熟讀、背誦呢?因為這幾本書解決了中醫臨床方法論的問題,體現的是活的辨證論治思想,表達的是一個體系,不是一方一法,何況《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提供了四百餘首久經臨床考驗的、內在聯繫緊密的、療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爛熟於胸,在一輩子的臨床中實踐、體會、印證,才能使自己的臨床水平得到升華。我學中醫是從讀《傷寒論》入手的,感到最大的收穫是其中的思維技巧,臨床方法論,這是中醫臨床的靈魂。條文要記得熟,臨床才用得活。才能掌握到中醫臨床的精髓。舉一個最近的例子:我治療一個中年糖尿病人,用了各種西藥,血糖始終降不下來。患者表現的癥狀主要是胃腸不適,胃脘飽脹,咕嚕作響,大便時干時稀,舌苔薄黃。我用半夏瀉心湯、調中益氣湯、烏梅丸等,先後幾個月,不見大效,血糖仍然踞高不下,但始終不敢貿然去芩連,因為考慮到黃連有降血糖的作用。幾乎黔驢技窮了,卻偶然一次切脈時,發現雖然時值夏天,但患者整條手肘都是冷的,這不正是《傷寒論》中的「四逆」證嗎?腹中咕嚕作響,即腸鳴音亢進,不正是《金匱要略》中的「水飲」證:「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嗎?舌苔薄黃只是有熱的假象。改用大劑量四逆湯合己椒藶黃丸,取效了,血糖也開始降了。我出了一身冷汗,覺得慚愧,對不起病人,還是《傷寒論》條文不熟,自己辨證論治的功夫沒有到家,受到了干擾。《溫病條辨》不失為《傷寒論》之後最好的體現辨證論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很聰明,會學習總結別人的長處,這就是我反覆提到的「善奪人之長」。他寫書的方法是學了《傷寒論》的,以條文加註解的方式,把溫病的全過程,從頭到尾地展示開來,把治療的方葯穿插進去,使得一書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葯俱備。他使用的一百八十多首方劑中,有幾十首方劑,為自葉天士所創製,大約只有百分之二十為自己所擬定。葉天士是醫學史上少有的傑出的臨床大家,但他治療的溫病都是個案,散見於《臨證指南醫案》中,開出的方葯既無方名,又無劑量,經吳鞠通擬定方名、確定劑量之後,納入到《溫病條辨》中,如今都成為溫病名方。《溫病條辨》中的許多條文,也是直接從《臨證指南醫案》中引用的,但吳鞠通沒有刻意說明這些,引起清代後來一些醫家的非議。在今天看來,吳鞠通確有侵犯葉天士「知識產權」之嫌,但我們後人仍然要感謝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辨治外感病的新的模式。何況當時出書,是沒有稿費的,還要找人資助,或者自己掏腰包,並無經濟效益可圖,完全是為了實現濟世救人的目的。然而,《溫病條辨》有缺陷,缺陷在哪裡呢?在於作者本身是個業餘醫生,青年時期主要職業是應聘在京城抄寫《四庫全書》以謀生,一干就是十多年,撰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本人雖然也經歷過「京師大疫」,治療過一些溫病患者,在他晚年成書的《吳鞠通醫案》中回憶起二、三例,但他並沒有成熟的、成體系的溫病治療經驗。因此《溫病條辨》的條文及其內容,遠不及《傷寒論》的靈動和內涵的豐富。溫病用三焦辨證的模式,後人以為是吳鞠通的首創,其實也是葉天士在《三時伏氣外感篇》中提出的,更早則有喻昌等人。吳鞠通將其發展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與衛氣營血一縱一橫,交相輝映,成為一種立體的辨證方法,原本不錯,但他卻提出溫病的發展是「始上焦,終下焦」,這就未免失之偏頗,忽略了伏氣溫病一開始就表現為下焦內熱的另一種傳變規律。又如,吳鞠通總結葉天士治療溫病的經驗,並不全面,遺漏很多,有的在形成固定方劑時,概括的尚不完整,如「三仁湯」一類方,葉案中用得非常多,是他的一大特色,但宜叫做「二仁湯」,因為幾乎不用苡仁,多用石菖蒲,而吳鞠通則加苡仁,去石菖蒲,命名為「三仁湯」,這樣一改,容易誤導,以為濕溫初起,當三焦同治,王綿之先生對這點很有看法,認為濕溫初起的重點,應當放在上焦,這是對的。葉霖、王孟英對吳氏的失誤,均有所批評。這些失誤,大概都與吳鞠通當時的臨床經驗不足有關。但總的來說,還只能算是白璧微瑕,因為《溫病條辨》畢竟是總結了歷代醫家治療溫病的理論與經驗,並且基本概括出了溫病發展的基本規律,給後世提供了治療急性傳染病的一整套成熟的方葯,完成了幾乎可以與《傷寒論》六經辨證媲美的衛氣營血、三焦辨證體系。學《黃帝內經》不必象讀《傷寒論》那樣死讀,它畢竟是理論書,不是臨床著作,我的伯父曾告誡我,四十歲以前不必讀《黃帝內經》全書,可以讀《內經知要》。《內經知要》簡明扼要,對領會中醫理論體系、開闊思維、指導臨床有好處。到年紀比較大了,臨床經驗比較多了,對社會和事物的理解能力深刻了,再讀《黃帝內經》全文,才能真正讀懂,當然,那是進入了另外一種思維境界。第二,要備讀幾種書。所謂「備讀」一詞,純系出自我的生造,意思是:對某些書,要完整地讀幾遍,盡量記住中間的內容,讀完還要備用,時常翻閱,一輩子參考運用。我年輕時所備讀的綜合著作,有《醫宗金鑒》、《張氏醫通》、《臨證指南醫案》。這三本書,是號稱清初三大國手所著,臨床水平之高,有口皆碑。我的伯父說:「中醫界流傳"執一書而治天下病』,就是指的這其中任何一本書」。《醫宗金鑒》,是名醫吳謙於乾隆年間奉旨率四十餘位御醫所編,目標非常明確:是為培養中醫臨床人才所編寫的。理論部分只有《傷寒論》心法要訣、《金匱要略》心法要訣,然後是內、外、婦、兒、骨傷、針灸各科,緊扣臨床這個核心。每個病一、二首方,每個方都療效顯著。這部具有「皇家氣派」的大著作,完全不講深奧的理論,以歌訣的形式寫成,通俗易懂,易於記誦。流傳極廣,過去很多中醫學徒就是靠讀誦這本書,打下了一生的臨床基礎。《張氏醫通》,是名醫張石頑所著,參編的也有二十餘人。這本書的特點是對每個病的源流及歷代治法,都有介紹,辨證非常詳細精確,治療的方法豐富詳盡。例如,痹症一病,詳細到手指疼痛、腳跟疼痛、均有治法。作為臨床參考,價值很高,但是不好記誦。《臨證指南醫案》,雖然是葉天士個人的醫案記錄,但他學貫古今,攝納百家,浸融臨床半個世紀以上,治病經驗之豐,是無人能及的。不斷閱讀,反覆揣摩,對自身臨床水平的提高,大有助益,只是難讀,不易體會到其中的妙處。近年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陳克正先生撰寫了《葉天士臨證全書》,將葉氏所有的醫案,按照疾病分類,將每個病案所用的方葯,全部確定劑量,冠以方名,附以作者本人的方解,給我們學習葉天士的臨床經驗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此外,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專科專病名醫臨證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古今名醫臨證金鑒》、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實用中醫內科學》,均堪稱集現代名醫臨床經驗之大成的著作,在中醫界影響很大。每一家出版者社通過自己的這個「品牌」,彙集了當代大批著名中醫專家的學術觀點和臨床心得,篇幅之宏,體例之全,內容之豐,選方之精,均是前所未有的,既能全面反映古今醫家的成就,又能吸收現代研究的成果,代表了當代名醫的真實水平。毫無疑問,其整體水平遠遠超過了清初國醫的「三大名著」。這是我近年來備讀的新「三大名著」。讀好用好以上這幾種書,恐怕要花一輩子了功夫,但遇到疑難病,從中確實能夠借鑒古今名醫的經驗,找到解決的方法,如果誓願成為一個中醫臨床家,這種付出,是值得的。單科著作以及小冊子,有《醫學衷中參西錄》、《傅青主女科》、《辨證奇聞》、《外科正宗》、《針灸大成》、《審視瑤涵》、《醫林改錯》、《醫學心悟》、《驗方新編》、《串雅》等。一定要讀原著,才能體會到其中細微之處。例如,我曾經治療過一個患者,得病十餘年,全身逐漸變黑,肌膚甲錯,西醫未能確診是何種病,病人也沒有其他痛苦,唯有心口覺熱,即使冬天,胸部也不能蓋被子。我斟酌再三,忽然想到這就是《醫林改錯》中講到的「燈籠病」,用血府逐瘀湯,達120餘劑,不僅心口熱消除,且全身肌膚恢復正常。如果不是讀過原著的這一條,是不可能選擇這首方的。我用的很多單方、驗方,都是來自《驗方新編》,我很重視江湖醫生、民間醫生的經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串雅》的影響。我治療婦科疾病的主要依託,是《傅青主女科》。讀傅氏對婦科病的論述,見其處處標新立異,與傳統的觀點唱反調,鄙夷者說其文字俗,讚賞者說其文字雅;考察他所創製的方劑,卻大部分出自四物湯、逍遙散、理中湯三方的變局,看不出有什麼離奇之處。但為什麼此人會有「婦科聖手」之稱?為什麼其書能享譽臨床三百餘年而不衰?只有仔細領會,才能發覺,原來此書:方不奇而立意奇,葯不奇而用量奇;其方大多以滋補肝、脾、腎為主,兼以疏肝,非常符合婦女的生理、病理機制,因而在臨床上效如桴鼓。他的方子用得活,不僅能治療大部分婦科疾病,而且對許多內科病都有療效。另外,有題名為陳士鐸著的《辨證奇聞》,寫作手法和遣方用藥的特點均與《傅青主女科》相同,臨床價值很高,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提供一份學醫的書單

中醫難學,古有《此事難知》一書,盡談學中醫之難。但又有《醫學實在易》一書,反而談中醫如何容易學。後人豈不是被搞糊塗了,到底中醫好不好學呀。

我認為,中醫不容易學好,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學者能有志向,有方法,循序漸進,則必能有所成就。朱子曾說過:居敬持志,讀書之本;循序致精,讀書之法。讀書如此,學醫何嘗不是如此。心中執著一份信念,加上心思聰穎,配合切實的功夫,假以時日,必可醫理貫通無礙。

近年來,經常有中醫愛好者以及一些年輕學子問我學中醫要看什麼書,我曾經在博客里寫過幾篇關於如何學習中醫的一些文章,並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讀的中醫書。但對於志在專精醫術的同道看來,原來的答覆有些粗糙了。因此我想再詳細地把這個問題回答一下,並提供一份學中醫的書單。或許掛一漏萬,或許被他醫所不解,但只求一心積善,罪我怨我,一切不計。如果能幫助大家因此而走上中醫之路,繼而精通醫術,則自覺善莫大焉。因此,此文是給將來的大醫作個引路指南的。

要學中醫,就要學最上乘的中醫學。有了這個目標,才算是有了入門的動力。中醫入門極為不容易,登堂入室則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既要求學者吃苦肯學,還需要不錯的天賦,那就是悟性。現在的中醫情況堪憂,後繼乏人,是因為真正領悟中醫的人太少,反而靠中醫吃飯的人越來越多了。當前,社會上處處可見那些學了幾天理論,背了幾張方子,連混帶騙地弄來一紙文憑,就開始打著中醫的旗號去吆喝的庸醫之輩。這般庸醫行世,直接就敗壞了中醫的聲譽,況且因此而害人無數,更數可憎。所以說,如果只想著抄幾個秘方,會治幾個小病,那不能算是學醫,不過是淺嘗輒止而已。只有學到第一流的中醫學,才能真正走進中醫、理解中醫、相信中醫,並能應用中醫治療一些大病重病危病疑難雜病。

我建議未學醫時,可先從周鳳梧的《名老中醫之路》、李可的《人體陽氣與疾病》以及劉力紅的《思考中醫》看起,既增興趣,又增動力和信心。以後學醫過程中,也可反覆研讀此三書,則其收穫更多。

一則,修德為先。

我認為,醫德大於醫術。德不修,徒論醫術,不過是個普通的醫生。如果醫德敗壞,則根本就是含靈巨賊,也談不上醫術如何了。

修德之本,在於誠意正心。這是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最必要的功夫。儒家在這方面達到了極致。古人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這是為人與治學的至境,是學醫的最終理想。學問的修得以至誠的德行為本,而德性的養成則以求知問學為途。學醫先「尊德性」,在這個信念的基礎上,然後始能 「道問學」而通醫理。

我強烈建議讀一下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這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對於為人和為醫教極有意義。我曾在噹噹網的書評中寫過這樣的話:「極品中的極品,中國人必讀。這是國學入門的書,也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從初學者到飽學之士,皆需時時讀幾段這本書,可以提供無窮的儒家思想與智慧。沒有讀的,抓緊讀。作為中國人,不管是哪個行當的,都要一讀此書。而且,此書不難,慢慢地就入手了。」

另外,學醫還可以讀讀佛教方面的書,錘鍊心性,修養佛性。配合靜坐,可以體悟許多與佛與醫相關的東西出來。再者,王鳳儀老善人的嘉言錄極有利於養心養性,不可不讀。之後,你就知道怎樣學醫,怎樣行醫,怎樣做人了

我曾經寫過一篇《醫德與醫術》的文章,專門講醫德這個問題,可以找來參考一下。

強調一下,修德不是只管讀書和背書,讀書只是明了其中的道理,關鍵還得去做,去實踐。王鳳儀老善人講過:「道是行的,不行就沒有道。」認真體會一下這句話,把它永遠地刻在心裡去。

二則,首重經典。

一般來說,學中醫有兩個途徑,一則自後世之書入手,漸而讀到經典;二則自經典入手,漸及後世諸家。前者易,後者難。前者容易上手,似可快速小成,但後者根基穩固,一旦掌握了醫學經典,則如手執利刃,而難病大病心中瞭然。因此,我主張自經典入手,既省時間和精力,又可掌握最正宗的醫術。

經典者何?一般認為是《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神農本草經》、《難經》和《傷寒雜病論》。這幾本書都是古文,不太容易讀懂。手邊可以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隨時翻閱,極有幫助。

我認為可以先看《黃帝內經》,就當成故事來看。你看黃帝坐在那裡,與他的臣子岐伯一問一答,多麼逍遙自在。且這本書是壓韻的,其中大多數的句子都有韻腳,讀來朗朗上口,極富詩意。如果實在畏難,可以看後世的翻譯。市面上有不少這樣的書,都差不多,可以找來讀一讀,關鍵是讀懂書中的道理。這本書是中醫的最核心的基礎,是需要經常讀的書。我建議可以放在床頭,每天睡前讀一讀。如果能配合臨床,則更有妙味。堅持每天學一點,漸而可通。讀時可以不求甚解,但理解其意思即可。但遇到好的句子,不妨多多地背誦。

讀《黃帝內經》的同時,可以參考清代黃元御的《四聖心源》。這是一本需要反覆讀,反覆琢磨,一直到背誦的書。我認為黃元御是後世真正理解了《黃帝內經》的極少數醫家之一,其妙悟岐黃,臨證如神。黃元御勤於筆耕,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醫學著作,實在是後世蒼生之福。同時還可參考張景岳的《類經》、李中梓的《內經知要》以及汪機的《讀素問鈔》。

讀完《黃帝內經》,緊接著就讀《難經》,這本書是就《黃帝內經》的幾個問題進行問難。問題比較簡單,讀起來也不難,很薄,一兩個月就可以讀完。可以配合讀滑壽的《難經本義》。

中藥是臨床醫生的手中利劍,必要精通。所以學了理論後,緊接著要學《神農本草經》。可以參考黃傑熙評釋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問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辯錄》,另外中醫大學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藥學》亦可一參,但當以《神農本草經》的觀點為本,勿受後世過多影響。

繼而精研《傷寒雜病論》。這是醫聖張仲景的大作,也是後世最受推崇的一本書,歷來其注釋近千家。目前大學教材以宋本為主,我比較重視桂林古本傷寒論,因為其內容更為充實,且糾正了宋版的許多錯誤與矛盾之處。研讀《傷寒雜病論》,可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傷寒論講義》 (中醫規劃教材,梅國強主編)、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 、舒馳遠的《新增傷寒集註》,以及黃元御和鄭欽安的書。

如果堅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時間裡完成上面的任務,如此就奠定了一個深厚寬廣的中醫基礎,以後再起萬丈高樓不過是時日問題了。

三則,傳統文化。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的根。其中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等概念既是文化,也是中醫的基礎。所以,學醫要先學傳統文化。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過,「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庄》、《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一)這是把幾乎所有的古代文化給包括進去了。

現代人要象藥王這樣博極群書,相信也很難做到,但《易經》要學,因為包含的學問極大極深,整個就是中醫的根基。弄通了易理,建立起來象與數的概念,玩味文王易圖以及十二消息卦,則《黃帝內經》的很多道理自然就貫通無礙了。可以參考李陽波的《運氣學導論》、唐容川的《醫易通說》、鄒學熹的《醫易滙通》以及南懷瑾的《易經雜說》。

另一本是《道德經》,是道家的精華。幸好這本書也不厚,僅五千字,來來回回疏理幾遍,也就慢慢地通了。如此可以建立一氣流行的概念,則龐雜的中醫頓時有序簡單起來。就參考南懷瑾的《老子他說》即可。

要精通中醫,這兩本書就必需讀,而且要精讀,反覆讀。可以與前面的中醫經典一起讀,堅持不懈,一兩年也就讀透了。配合著還要讀一些歷史以及文學詩詞書,藉以陶冶情操,擴大知識面。中醫理論要想精,必需要有廣博的傳統文化基礎,即要有廣度,而後方可有厚度和高度。

而且,學中醫要善於背誦。民國時秦伯未受業上海丁甘仁時,丁師要求背誦《古文觀止》,當時他很不理解,但臨證十數年後,才體會老師的用心之苦。現在的中學課本中有近百篇古人,這些都是兩千年來的文化精華,建議全部背誦。背古文,不僅僅是學文化,同時也提高人生修養。

要建立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首先就是要多讀書。需知有讀醫書而不為醫者,沒有不讀書而為醫者。但讀書要思考,要自悟。讀書破萬卷,如果不思考,就等於白費。不知觀天查地以比象於人,亦不是學醫之道。為醫者讀書,就是要學以至用。如此讀書,則可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臨床時自然能貫通醫理,左右逢源。

另外,任選一個版本的中醫大學課本《醫古文》,反覆研讀,這是讀古書的基礎。或者用王力的《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亦是不錯的選擇。

四則,後世精華。

唐宋之後,名醫輩出,醫書汗牛充棟,一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讀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篩選。中醫門派眾多,觀點各異,越到後世越是明顯。可先從一家學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

我認為可以先從黃元御學起,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明清名醫全書大成黃元御醫學全書》不失為一個極好的版本。以黃元御的理論為基礎搭個醫學流派的骨架,將《四聖心源》融會貫通其中,如此見病知源,立方有據,可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可以讀鄭欽安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和《傷寒恆論》,建立一陽盈縮的觀點,奠定扶陽的基石。

其它醫書,可讀可閱者亦很多。但如果為了臨床技術,我只就自己所讀過的,精選出一份書單,由讀者自己體會。

盧崇漢《扶陽講記》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陳修園醫學全書》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徐靈胎醫學全書》

范中林《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余聽鴻《余聽鴻醫案》

吳佩衡《吳佩衡醫案》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周慎齋《醫家秘奧》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陳朝祖《中醫治法與方劑》

李時珍《瀕湖脈學》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証》

左季雲《傷寒論類方法案匯參》

喻嘉言《寓意草》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胡慎柔《慎柔五書》

周楣聲《灸繩》

鄒澍《本經疏證》

柯韻伯《傷寒來蘇集》

配合讀書,必需勤於臨證。古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不臨床而讀書,只學到些想當然的醫理。只有從臨床上回來,再讀醫書,則醫理與臨證豁然貫通,有情不自禁手舞之足蹈之之妙。多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則如藥王所言:「具而學之盡善盡矣。」如此方是病家之福。

中醫各家各派各有風格,專精之路亦各有不同,並不是說每個人都適合於我以上所言。如果能找到好的師傅,幫助入中醫之門,再琢磨出最適合自己的路子,則往往會事半功倍。以上所論,不過拋磚引玉之言,願與諸位醫林前輩大德共勉之。

【香港中文大學推薦書單】想要給自己充電的書友們,不妨從中選擇看看~都是好書哦~

中醫學習的過程+ 中醫學習經驗+應當這樣學習中醫+知醫 學醫 行醫+學習中醫並不難——劉文澄中醫學習的過程

道、法、術、器是成功與失敗的最基本元素。器就是物體,有形的物質。術就是人的能力、技術水平。法就是選擇優點和放棄缺點的取捨承載物體之好壞準則。道就是行動的方向,千萬不要做南轅北撤的背運行為——背道而馳是永遠不成功。醫道是指治病的本領和治病的品德。醫法是指行醫多年的心得、取捨經驗(一膽量二力度三功夫)。醫術是指醫務人員對病人的醫治方法,醫療技術。醫器是指病人的體質和病人的對治療的信心孰大孰小以及醫療器械與醫藥的質量!!

五術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對龐大複雜的道術(秦漢前稱方術、如以西方說法也就是所謂巫術)系統的最主要的分類,一般認為包括山(仙)、醫、命、卜、相五類。五術的(山、醫、命、相、卜)基本構成,都是源自易經,易經涵蓋時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陰陽相互對立又能相互轉化,如冬去春來,夏去秋來,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

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鍊「肉體」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的一種學問。總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鍊、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總之,「醫」就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的一種方法。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以穹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數」、「子平推命」、「星平會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時間和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總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學問,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需要。

所謂「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風水)」等五種,以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相的一種方術。總之,「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所謂「卜」,它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 為「易斷」及「六壬神課」。

當一個人立志想學習中醫文化,不但可以掌握醫術而且可以養生,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然而,應該從何學起呢?我的回答內容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開始學習,而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包括學習儒、釋、道三家為主。其中,關於道家文化更加能夠體現中醫的核心文化,畢竟中醫的知識、中醫提出的診治概念都跟道家文化有聯繫,另外,還跟《易經》這本書有深厚淵源。比如,中醫提出陰陽的概念就是來自《易經》裡面的知識點。

為什麼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提出中華五術山醫命相卜呢?是因為學習中醫就必須了解一下五術的重要性,五術本來是《易經》應用於社會之中的日常生活當中的五大學問,是《易經》用於實踐的延伸學科,學習中醫就不得不學習其他的四術:山術、命術、相術、卜術。另外,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山醫命相卜這五門學問既是一個大整體,同時也可以各自獨立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這個或合或分的認識思想同樣可以運用到中醫診治當中」。第二個值得留意之處是,山術掌握了就有資格學習中醫,醫術掌握了就有資格學習命術,命術掌握了就可以學習相術,相術掌握了就可以學習卜術;所以,山醫命相卜的排列順序就是按學習條件的排列,這樣的排列體現邏輯遞進關係,層層推進,條理分明!因為通過山術可以讓自己有清醒的頭腦和健康的體魄,這樣再學習醫術就水到渠成、易如反掌,猶如探囊取物——手到擒來。當掌握了醫術就可以知道性命的延長和縮短的因素並且注意那些能夠做到養生長壽的細節,需要堅強的意志去養成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飲食、起居、作息都謹慎處理!

學習中醫的方法、途徑有成千上萬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天人合一。天就是指大自然界的運動規律。人就是人類、個人的生活規律。天人合一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當人還沒有患病之前就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飲食有節,起居有度!第二層意思,當人患病之後,去找醫生幫忙看疾病,這個時候,就必須聽從醫生的囑咐,不但要心甘情願地接受醫生的治療方案,而且要改正無規律的生活當中那些不良地習慣,防止疾病重複發作、該忌口的食物就盡量不要接觸、該遠離的生活環境就盡量想辦法離開、該保持良好的情緒於每一天當中就必須做到。

學習中醫跟學習《數學》、《孫子兵法》、《易經》、《語文》等知識一樣,都是有基礎知識。

《數學》的最基礎知識就是1、2、3、4、5、6、7、8、9、0這十個基本符號;

《孫子兵法》的最基礎知識就是道、天、地、將、法;

《易經》的最基礎知識就是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

《語文》的最基礎知識就是形、音、意。

而中醫的最基礎知識就是:人患病的時候所出現的正氣、邪氣;人沒有患病之前的時候,人與大自然界的感應是良性還是惡性。

  人生活在地球上面就難免遇到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氣。正常情況下,六氣組成大自然。人體亦有六氣。若六氣過剩,而表現出對人體有害的一面,即為六邪,簡稱:邪氣。與邪氣抗衡之氣叫正氣。

  有人會發問,正氣是怎麼樣的東西?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就像回答上述的基礎知識那樣,1是怎麼樣的東西?道是怎麼樣的東西?太極是怎麼樣的東西?正氣是中醫知識的一個最基本的概念,不是一個東西。換句話說,將概念應用到診治當中,就像把《數學》的基礎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的道理一樣,比如,在掌握了加減乘除這些運演算法則之後,就可以通過加減乘除的法則而運算1、2、3、4、5、6、7、8、9、0,不管是個位數的運算還是十位數的運算以及十位以上的位數都可以通過這個法則而運算,甚至開方(根方)、乘方、分數的運算也沒有離開加減乘除的運演算法則。同樣道理,中醫的診治法則包括各種辨證依據,最核心的依據就是八綱辨證,不管是臟腑辨證還是經絡辨證或者是氣血津液辨證或者是衛氣營血辨證或者是三焦辨證都沒有離開八綱辨證的。所以,通俗地說,加減乘除是《數學》計算的四種運演算法則,而八綱辨證是《中醫》診治的八種「運算」法則。而經絡、氣血津液、臟腑這些概念就像《數學》的開方、乘方、分數、代數這些概念那樣可以通過運演算法則而進行運算。經絡、氣血津液、臟腑等中醫概念都可以通過八綱而進行辨證,從而達到診治目的。

  說到這裡,我想借用中國象棋的知識來描述經絡、氣血津液、臟腑等中醫概念。中國象棋分為紅棋和黑棋兩方,雙方棋子加起來才一共三十二隻。象棋根據車、馬、炮、相、仕、帥、兵這七種棋而構成;而中醫對人體的結構由經絡、氣血津液、臟腑等元素進行構成。這七種象棋除了數量上存在差異,而且還在棋的功能方面也體現差異性,根據棋子的走法和吃法則可以把這七種棋大概劃分成攻守兩大類型,車、馬、炮為攻擊類型,相、仕、帥、兵為保守類型。同樣道理,構成人體的各元素也有各自的功能,從臟腑立場看,臟負責藏而不瀉、腑負責瀉而不藏,如果五髒的其中一臟或者多臟出現藏的功能衰弱,甚至丟失就引起該髒的病變,或者傳變到其他臟腑。同理,假若六腑的其中一腑或者多腑出現藏而不瀉的情況,就說明腑發生病變。另外,根據臟腑的表裡關係和經絡聯繫臟腑的關係而推算某一臟腑的傳導情況以及傳導時間,嚴重地,甚至可以推算出某病者的死亡時間!比如,大腸出現病變,那麼,肺臟和足陽明胃經都必須考慮在內,因為肺臟與大腸腑是里表關係,而胃與大腸的聯繫則源自《經絡》學說的太陽經絡的關係。然而,判斷大腸這個病位(出現疾病)的依據來自望、聞、問、切這四診的信息收集中而且綜合四診的信息去考慮之後得出的結果(大腸病了)。四診的對象就是臟腑所聯繫的五竅、五華、五志、五液、五聲、五脈、五味。而兼顧一起來綜合判斷。五竅、五華、五液是望診的範疇;五聲是聞診的範疇;五色、五志是問診的範疇;五脈是切診的範疇。

辨證的方法包括下面幾種類:

八綱辨證:

陰證候、陽證候、表證候、里證候、寒證候、熱證候(熱極生風證)、虛證候、實證候;亡陽證(最嚴重的陽虛證)、亡陰證(最嚴重的陰虛證)。

證候的相兼、證候的轉化、證候的錯雜、證候的真假;

病因辨證:

風淫證、寒淫證、暑淫證、濕淫證、燥淫證、火證等六淫證和疫癘證;

七情證候;

飲食所傷證、勞逸所傷證、房室所傷證;

氣血津液辨證:

氣虛證、氣陷證、氣滯證、氣逆證(肺氣上逆致胃失和降、肝氣失調)、氣閉證(阻塞脈絡);

血虛證、血瘀證(外傷或血脈瘀滯)、血熱證(熱傷血絡證)、血寒證(血虛寒厥證);血脫證(突發大量出血或長期失血);

氣虛血瘀證(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而血瘀的證候);氣滯血瘀證(肝先有氣滯後有血瘀的證候);氣不攝血證;氣隨血脫證(大出血);氣血兩虛證(包括心脾氣血虧虛證與腎精不足證);

津液不足證、水液停聚證;痰證包括痰蒙心竅證、痰火擾神證、痰熱壅肺證(邪熱壅肺)、痰(濁)濕阻肺證、寒痰壅肺證、膽郁痰擾證;飲證包括食滯胃脘證、飲停胸肋證、寒飲停肺證、腎虛水泛證;大腸液虧證。

臟腑辨證:

肝氣鬱結證(氣滯證的範疇)、肝火上炎證、肝血虛、肝陰虛證、寒凝肝脈證、寒滯肝脈證、肝膽濕熱證、膽郁痰擾證、肝腎陰液虧損包括肝陽上亢證和肝陽化風證;血虛生風證(肝風內動)——肝風內動;

心氣虛證、心陽虛證、心陽暴脫證(陽氣虛脫、各臟器均虛極)、心血虛證、心陰虛證、心火亢盛證、心火下移小腸證、痰迷心竅證、痰火擾心證、小腸實熱證、心脈痹阻證——氣血運行不暢證(氣血阻心證與寒痰阻心證)。

脾氣虛證、脾虛氣陷證、脾陽虛證、中氣下陷證、脾不統血證(氣虛失血證)、寒濕困脾證、濕熱蘊脾證、胃陰虛證、食滯胃脘證、胃寒證、胃熱證;

肺氣虛證、肺陰虛證、風寒犯肺證、風寒襲肺證、風熱犯肺證、肺熱熾盛證、燥邪犯肺證、燥邪傷肺證(包括溫燥和寒燥兩類型)、痰濕阻肺證、大腸濕熱證、腸熱腑實證、大腸液虧證、腸虛滑泄證;

腎氣不固(即腎氣虛)、腎氣不納(肺腎氣虛證)、腎陽虛、腎陰虛、腎精不足、膀胱濕熱證;

心肺氣虛、肝鬱脾虛、心腎不交(腎陰虧損致心火獨亢證)、心腎陽虛、心脾兩虛、心肝血虛、肝火犯肺、肝火灼肺證、肝脾不調、肝胃不和、肝膽濕熱證、肝腎陰虛、脾腎陽虛、脾肺氣虛、肺腎陰虛證。

經絡辨證: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病證;

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陰維脈病證。

六經辨證:

太陽經病證(表寒證)、陽明經病證(里實熱證)、少陽經病證(半表半里證)、太陰經病證(里虛寒證)、少陰經病證(全身性虛寒證、全身性虛熱證)、厥陰經病證(三陰病的最後階段病證);

六經病證的傳變規律。

三焦辨證:主管氣機與水谷之氣的運行。氣機的意思:氣的運動,以升、降、出、入為基本形式。

氣滯、氣逆、氣陷、氣脫、氣結等等氣機失調的證候。

上焦病證、中焦病證、下焦病證。

三焦病證的傳變規律。

衛氣營血辨證:是病邪從體表至體內的發展階段劃分為四層次,先入衛防線然後氣防線接著營防線最後入血這道防線。

衛分證候(表熱證)、氣分證候(里熱熾盛證、邪熱壅肺證、熱擾胸膈證、熱結腸道證)、營分證候(熱傷營陰證、熱入心包證)、血分證候(邪入陰血耗陰證);

衛氣營血證候的傳變規律。

因此,中醫在診治的最後階段——下結論的時候就出現「同證異病、同病異證」的選擇題,如果是同證異病,那麼,應該使用同樣一經方、藥方、治療手法而治療此證候。假若同病異證則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而調整治療手段,包括針、灸、葯、石四種類。

值得注意的地方:不管是同證還是異證所採取的治療手段都沒有離開最基本的兩種治療宗旨:祛邪與扶正。對於病危者、病重者必須採取扶正為根本,因為如果先祛邪,那麼,中藥對陽氣的損耗就更加迅速,把本來陽氣弱少的情況迅速推向死亡邊緣,陽氣絕則人斷氣而死亡!所以,必須先扶正,再祛邪。而對於病輕、新病者通常是先祛邪,再扶正。而對於舊病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年齡、飲食習慣、性別、氣候溫度、個人體質)而靈活選擇祛邪與扶正的先後順序,甚至交錯使用祛邪與扶正的治療方法——若先祛邪再扶正再祛邪再扶正;若先扶正再祛邪再扶正這樣的交錯治療過程。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藥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有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的方法。

如寒涼葯雖能清熱,但又易傷陽;辛熱葯雖可祛寒,但又能耗陰;攻伐葯固可祛邪,但又能傷正;滋補藥固能扶正,但又可戀邪等。

扶正之藥效:助陽或昇陽、益氣或補氣、補血或者活血、養血或涼血、滋陰或養陰、壯陽或潛陽、補各臟(補脾、補腎)。補火瀉火

祛邪之藥效:解表、解熱、解毒、祛風、發散風寒、發表散邪、宣散風熱、止痛止痙、止咳、止嘔。

祛邪:祛除體內的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祛邪適用於邪氣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而有發表、攻下、清解、消導等不同方法。

總體概括為: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因此,學習中醫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了解人體結構(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七情六淫、判斷邪正消長)。

第二階段,明白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

第三階段,熟悉各種各樣的治療手段,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最方便和容易學習而且也最經濟便宜的治療手段是刮痧、拔罐、按摩,當然,刮痧的首要條件是學習刮痧的禁忌內容,並且注意室內的溫度,當溫度低於25度就不合適刮痧。除了環境的溫度這個外因需要注意,還有內因:過飢過飽、喝醉、孕婦、身體的重要部位或者器官都不合適刮痧。至於拔罐就沒有溫度的限制,但是,也必須保證病者在室內避免風邪吹襲身體。而拔罐的內因方面的禁忌與刮痧的內因方面的禁忌是一樣。按摩就是通過手或足對人體進行或按或摩或點或推或拿或者摸、接、端、提等等操作手法。通常有武術、氣功、擒拿等功底的人群最容易學習按摩,因為這樣的人才知道人體那些部位應該用大的力去推拿,那些部位必須輕力去按摩。至於什麼部位首先按摩、什麼部位延後推拿就必須根據病情、病者等情況而決定。

針灸學是學習中醫的基礎知識,因為必須要了解人體經絡的走向、人體各穴位的分布、人體各穴位的功能主治、人體各穴位的針刺手法和禁針禁灸的穴位。另外,還需要了解人體經絡在什麼時間是旺盛,在什麼時間是衰弱,根據病情以及病者的情況而因時施針或施灸或施刺血的治療手段。

藥物療法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片劑、糖漿、茶劑、沖劑等不同劑型。不管是那些劑型都必須對中藥的四氣五味以及葯的功能主治有深刻地了解。另外,還要注意中藥配伍禁忌之十八反和十八畏。比如,補氣防壅塞;瀉火防敗胃;滋陰防滯膩;補血防凝滯;活血防耗血;止血防留瘀;辛散防耗氣;收斂防獃滯;溫陽防傷陰。孕婦用藥禁忌也是必須學習、了解的醫藥知識。對於湯劑方面,還要學習湯藥煎煮方法和中藥特殊煎法以及中藥應擇時而服和湯劑的服食方法。

至於食療的知識與與藥物療法是大同小異、殊途同歸。

應當這樣學習中醫轉載自八月飛龍1.喜歡中醫學願意以中醫師為職業各行各業以及各種業餘愛好的學習,都應當以「興趣」為前提,這是學有所成的關鍵,作為一門學問也是如此。當然「興趣」可以培養,但入門以後仍沒有興趣,那麼只有改行才有光輝的前途,而且越早越好。孫中山、魯迅、郭沫若諸革命先行如果堅持學醫,歷史都要改寫好幾篇。學習中醫尤苦(包括不得門徑之「苦惱」),而且要耐得起寂寞(這是現代人最難忍受的),前途好像又不樂觀(不時地被稱為「偽科學」),沒有興趣支撐怎麼行!很多前輩總是強調「天分」與「刻苦」,這是統論學習的先後天要素,但必須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才能有所心得。古代讀書人對醫學感興趣者居多,常以「不為良相,即為良醫」明志,由仕途而改業醫的也不乏成功者,那是濟世救人的職業有限。現代則大不然,社會開明,諸業代興,行行出狀元,有廣泛的擇業餘地,所以學中醫先要考慮一下,對中醫感興趣嗎?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正因為中醫是一門古老的學科,與現代人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距離。有人對它感興趣是由於中醫學的神秘感,是古文獻記載的一些現代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打動了他。也有人以西醫理論俯視中醫藥學,認為它不科學,因而提不起興趣。兩個極端都不對。興趣來源於神秘感,開始可能動力十足,學習的著眼點總是定位於玄奧的東西,由於難於深入,事倍功半,再加上古書上的記載絕非「信史」,真偽混雜,其結果可能以茫然逐漸取代了興趣,學習中醫也就不能持之以恆了。認為中醫是偽科學者不值一駁,在現代西醫以高科技手段:高速發展的今天,中醫藥仍能自立於醫林,服務於社會,就說明它存在的合理性,連存在都不承認的人還奢談什麼真偽科學。作為炎黃子孫,如果自詡為「現代人」,而鄙視傳統的中醫藥學,那就顯得太淺薄了,需知今天你「現代人」生命的存在,也許是不知哪一代經過中醫藥的救治才延續下來的。歷史告訴我們,西醫用在中國人身上至多不過四、五輩人而已。對中醫感興趣其實就是認同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學習中醫能掌握治病救人的技能,有所作為,如此而已。即使再進一步對中醫的教學或科學研究有興趣,也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魏子孝------學用中醫體會錄)2.闡述中醫學理論的思維方式(1)陰陽學說:指導中醫學的基礎理論是樸實的,古人云:「不知易者,不可以為太醫」,多有附和者,我覺得今人不可因這句話把自己帶到玄學中去。實際上對《易經》確實有學養的人很少,而歷代名醫卻是層出不窮。《易經》以陰爻、陽爻的不同組合演示了陰陽的變易規律,雖然反映的是事物陰陽盛衰的辯證關係,但初意是為占卜而編撰;中醫學應用陰陽學、說解釋自然界、人體以及兩者之間存在的各種狀態的物質屬性及其變化規律。因此我認為只要認識到陰陽學說的普遍性,掌握陰陽屬性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應消長、相互轉化的關係,能用以解釋人體與外界的各種現象即可,沒有興趣不必鑽研《易繹》。(2)五行學說:五行學說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曾具有很重要的影響。用取類比象的方法,按木、火、土、金、水五 種屬性及其相互關係,論述各種事物的內在、外在的複雜變化。五行學說維繫了中醫學理論的延續性,它是建立在客觀認識的基礎上,那就是一切事物是在不斷運動變化著的,而這種運動變化的動力不但受外界的影響,也來自事物的內部。在學習中我們也要認識到用較為粗糙的概念化的物質屬性來演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變化規律的確並非完美,在用五行學說解釋一些問題時,要注意不被它的某些過於牽強、機械的模式所局限。中醫有些過於玄奧,帶有神秘色彩的東西往往來自五行理論的推導,不可全信,如疾病的傳變與生死預後精確到日、時等等。(3)精氣神學說:中醫的精氣神學說融合了先秦「精氣說」和「形神論」,是討論生命的起源、運動變化的規律、人體形質與精神的關係的學說。「精」與「氣」是古人研究物質和生命的起源及變化所使用的哲學概念,肇端於「老莊學派」。認為不斷運動著的、無形的、具有一定功能狀態的「氣」是構成大自然最基本的物質。精與氣是物質存在的兩種方式。無形之「氣」可聚為有形之「精」;精又為氣之淵源。兩者互相轉換構成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神」和「形」是存在於一體相互對應的一對概念。而「形」是由「精」和「氣」維繫著的,這樣兩個學說就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了。即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聚而生精;氣由精所化生,人體的生命活動由氣行使;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依附於「精」與「氣」,又對「精」與「氣」有著重要的控制、調節作用。精氣神學說反映了中醫已成體系的唯物主義生命觀。用以上三種學說的思維方法對中醫學的天人統一觀、整體觀、恆動觀,強調宏觀、動態分析法,以及中醫學的各基礎理論的理解也就不困難了。我覺得作為臨床醫生,以上的理論和思維方式能夠掌握、建立、應用也就夠了,不必深入鑽研,就如同我們掌握統計學方法,不必去探索其原理一樣。原因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古代認識世界的哲學觀念很多,也很深奧,鑽進去又是一輩子的事!3.關於中醫四大經典 我們學習中醫藥學最基礎的理論均來自於中醫的經典著作,這是中醫藥學術核心內容的淵藪,並已成系統。後世只能在此基礎上有所補充、有所建樹,使其不斷發展,趨於完善。脫離中醫經典著作核心理論的學術創新,即使頗有臨床實用價值,可以稱為任何醫學,但不可以稱為中醫藥學。根據中醫教育與學術發展的需要,目前中醫四大經典基本定位,即《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其實過去四大經典的選擇是有不同見解的,如對《難經》(強調醫學理論經典)、《神農本草經》(中藥著作的源頭,也確實代本草著作均以該書為基礎擴編)都曾考慮到過。但我認為目前的定位是合理的:學習《黃帝內經》重在中醫學的思想方法、基本理論及防治疾病的原則、方法;《傷寒論》、《金匱要略》強化辨證論治,列舉疾病的變化過程及相應的理、法、方、葯運用;《溫病條辨》列舉溫熱病在辨證論治指導下,細化方、葯應用的方法。可以說《傷寒論》、《金匱要略》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溫病條辨》旱在《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基礎上對中醫藥學的有所補充、有所建樹,使其發展的。所以我認為學習中醫藥學,四大經典是入門之學,非常重要。但四大經典是不是字字珠璣,必須兼收並蓄呢?當然不是。後三部經典產生的本身就說明了這一問題,它們是對《黃帝內經》部分重要內容的提煉,是合理的發揮。現代規定四部經典,就期望以後有第五部、第六部中醫典籍的出現《在我心目中全國中醫二版教材就是第五部經典,我們可以想像倘若沒有這部經典,現代人能系統學習中醫嗎?)。四部經典特別是《黃帝內經》,其思想方法和基本理論,防治原則內容比較多,由於問世的年代古遠,不可能全部適用於現代,需要繼承,也需要揚棄。其實現在的中醫院校講義特別是二版教材以來多次的修訂就是繼承與揚棄的過程,其中《中醫學基礎》內容更是對四部經典做了適應現代知識環境的系統化分解。畢其一生鑽研某部典籍並有所發明,對中醫學發揚有所貢獻的學者是值得尊重的,但這是極少數學者的功課,而且不是每個中醫學者都能勝任的,而且從中醫藥學的總體發展來看也不必要。我認為目前中醫界需要大批中醫臨床家,故學習中醫對四大經典應當「學而時習之」,但又不能停留在四大經典。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目前的中醫教育確實存在這一傾向,不是嗎,大學是必修課理所當然,可碩士,甚至博士研究生仍然還設為基礎課,我就覺得不太妥當了。我們是希望所培養的對象絕大多數成為中醫臨床家,這也關係到將來中醫自身的生命力。對於學生掌握歷代醫家對四部經典研究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汲取更多的中醫藥學營養,以備將來的臨床需要,過多的精力投入在基礎理論淵源的探索中,必定會影響預期的培養目標。不錯我們熟知的很多療效卓著的中醫臨床家都熟讀四大經典,並以此為榮,但他們大多除各有師承外,更重要的是對歷代醫書廣泛涉獵,而並不局限於四大經典,所謂「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視野開闊了,臨床思路自然也就開闊了。4.古代醫學文獻的「縱」與「橫」中醫與西醫的理論是基於兩個不同的思維方法,成為兩個不同的學術體系。因此模仿西醫的學習方法肯定是事倍功半。舉例來說,西醫臨床專家具有兩個特點,即其西醫理論基礎紮實;佔據本學科的研究前沿。中醫臨床專家也具有兩個特點,即其中醫理論基礎紮實;全面地了解中醫臨床各科的進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西醫治療手段的進步與療效的提高,必須以基礎實驗所探索到的新知為前提。而中醫學術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臨床信息的積累與提煉,深入的研究需要臨床信息的提示,故中醫師自身的古代醫學文獻與臨床實踐的積累非常重要。中醫古籍汗牛充棟,而人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對於與臨床相關的方書,我覺得用「廣泛涉獵」四個字作為學習方法是可行的。所謂「涉獵」是不主張死抱一本書,而是摘錄其有特色的理論與方葯為我所用即可。雖曰廣泛,學者胸中應存兩條主線,可概括為「縱」和「橫」。所謂「縱」,即是順著中醫藥學發展的歷史沿革瀏覽,目的是掌握中醫藥學的發展規律和歷史上主要的學術建樹(學派)。可以把中醫教材的《中國醫學史》和《各家學說》作為讀書目錄來用,為什麼總是強調教材,須知中醫大專院校教材是集中全國名中醫、老專家的集體智慧編纂而成,是為我們後學者構築的登山捷徑,不知利用實在是辜負了老一輩(算來起碼有三代)醫家的良苦用心。中醫學發展的每一步都與當時的疾病分布、演變規律與社會環境、科技進步有關。今天的這些相關因素已大不相同,甚至二版教材與今天相比,區區50年景,我們可以看到的變化有多大!但是中醫理論核心有凝練的特點,萬變不離其宗,中醫的學術建樹只有在原基礎上的充實,不會有根本的改變。因此古醫籍中拿來可用的東西太多了,浩瀚的醫書中埋沒的、被人們忽視東西肯定也不少,有些認識可能在某朝某代是不重要的,甚至成為弊端,但在另一時代可能又有比較重要的臨床意義,這是由當時的自然、社會環境以及疾病譜所決定的。因此需要我們去尋覓、發現以充實自己。這就是我認為「廣泛涉獵」,又不要死抱一本書的道理。 所謂「橫」,即是注意中醫臨床各科的立法、方葯的規律。從閱讀古代名醫所著方書c類書,中可以發現,絕大部分方書條分縷析,臨床各科均收載。方書的編纂是供後生學習所用,從中可以體味到古代中醫不強調分科。歷史上的分科為便於教學,懸壺分科為突出醫師所長罷了。這並不是中醫學內容不豐富,也不是中醫不重視臨床各科的學科特點,而是中醫學術特點使然。中醫的基礎理論適用於各科,治療原則與禁忌適用於各科,具體的治療手段也適用於各科,區別在於取捨、側重而已。所不同的是年齡、性別、局部器官的特點以及特殊病種的變化規律,但在中醫的基礎理論,尤其是藏象、經絡學說1思中均有相應的治法淵源。因此臨床各科的學習也都基於《黃帝1I路內經》與仲景書。主張涉獵各科治法、方葯是為學科間的相互啟示、補充作用,更有利於本學科診療水平的提高。值得強調的是並不是大方脈(內科)以外的學科簡單,其臨床的積累與學科特殊情況的把握均是不可小覷的,故界限顯然,是不可相取代的。這裡講的是學習中醫臨床技能,充實自身的方法。現代很多疾病都有多系統、多器官損害的特點,僅堅守本學科的學業範疇,不重視該病的來龍去脈,是不能恰如其分地提出合理的治療措施的。中醫藥作為一個偉大的寶庫是名實相符的,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中醫學不同於其他醫學,中醫藥文獻大多與各歷史時代的政治、社會、經濟、科技緊密相連。國外曾稱《本草綱目》為百科全書,我們稱《備急千金要方》為臨床百科全書,何止如此,北宋唐慎微《證類本草》的治學方法就很耐人尋味,不僅收集了《神農本草經》以降所有本草內容,還從歷代經史百家、佛書道藏中汲取了不少關於方葯的記載。同一時代的科學家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與其《良方》內容即密不可分。從中醫理論的每一次升華,都可以看出成為某一學派代表人物的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會環境造就,社會發展需要推出的精英人物。他們的學術建樹為我們學習、研究中醫學修建了堅實的階梯,但也要充分地認識到某家學說問世的背景。這些歷史現象提示,如果我們作為現代人僅是保守地以漢、唐、宋、元、明、清某學派自詡,實際是忽視了客觀現實。5.跟師臨診古諺:一個秀才半個醫。有兩層意思,其一,古代讀書人由於知識結構的關係比現代人學習中醫要順利的多,由於遵奉「百行孝為先」,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讀書人大多閱讀醫藥書;其二,為什麼讀醫書的人只是「半個醫」,是因為即使其佼佼者,僅能編纂方書、本草(該類書也不少見),查驗處方(知禁忌),但不能懸壺行醫。讀醫藥書再多,沒有臨床技能的積累,就不能學以致用。跟師臨診對於臨床技能的積累非常重要。拿中醫院校畢業的學子來說,實習以前所學是基礎的東西、原則的東西、規律的東西,即使是臨床課書本上講的也是辨證論治、理、法、方、葯的示範,老師有再多的臨床體會也必須按照講義去講,唯恐誤導學生,這是做老師的規矩。跟師臨診學習(包括在校學習的見習、實習機會,你就會發現在臨床上老師有很多授課時沒有提到的東西)就是補充課堂上不能得到的內容。跟師臨診學習中要注意臨床醫師(老師)診斷治療疾病的這些習慣有時也有共性,常常表現為:一、雖曰四診合參,望、聞、問、切各有側重;一、即使治療同一種病每張處方都有差別,而且藥味、劑量不同於講義中的任何方劑;一、習慣用藥及某些治法的利用達到痴迷的程度。對於以上三點,很多學生不以為然,認為老師學無根底。這種認識也許是對的,但對於有些老師來講正是其掌握臨床真諦,運用自如的一種超脫的表現。如何區別兩者?在三點之上必須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臨床療效好!這是辨別老師學識真偽的試金石。解釋如下:其一,倘若按講義所學的診斷程序看病,一個上午可能超不過十個患者,這還不算西醫診斷過程所需的時間《現在要求雙重診斷)。在診斷中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善於捨去對於該患者不必要的程式,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往往通過望診、聞診和患者的主訴《或既往病歷,對於下一步如何診察已經心中有 數,其問診對每一種病都有不同的線索和內容,要而不繁(書 載「十問」等僅是全面概括問診內容,為學慣用);其切診有明確的目的性,有所選擇,但診脈是不可省略的。以上望,聞、問、切四診其實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也就用不了多少時間。其中問診最有技巧,診脈最難掌握,都是需要用心體會的。有的醫生對某一診法偏愛,大多源於師承,往往與眾不同,可以獲得更多的診斷依據(葉香岩舌、齒、斑、疹、白痦 之辨,就是典型的例子)這是在跟師臨診學習中尤當重視的。但四診不能偏廢,最終還是四診合參。我對神化脈診,只憑脈象診斷疾病是抱懷疑態度的,因為它不符合中醫診法原則。其二,處方多變,且藥味、劑量不同於講義中的任何方劑。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依據中醫治療原則,對處方進行過調整,尤其是辨證論治、治未病、三因(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均不可忽視;二是經典方劑的靈活運用;這裡我們重點談談後者。方劑學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因為方劑是我們治療疾病的工具,理論、原則、方法均循規蹈矩,最後落實在治療上的就是方劑的運用。學習方劑,尤其是經典方劑,主要是掌握它的「法」 針對疾病的配伍方法。清·雷豐《時病論·成方須損益論》謂:「古人成方,猶刻文也,臨證猶臨場也,……,必須師其大意,移步換形,庶幾中式。」刻文即參加科舉考試前必須學習的前人科考成功的範文,不能根據範文的大意而取捨發揮,僅知背誦,臨場必敗。學方亦如是。比如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就是養血、疏肝、健脾之法:養血,養肝之體;疏肝,強肝之用;健脾,治未病,防其傳變。圍繞肝病考慮的非常周到,但在應用該方時,養血並非局限歸、芍;疏肝並非只認柴、薄;健脾並非固守苓、術。根據該患者的各種特點,可以選擇對該病情更有針對性的藥物。組方的結果、「法」未變,但面目或可全非,你能說老師不懂逍遙散嗎?不僅懂而且運用靈活,因為他掌握了「法」。能做到這一點,說明其中藥學功底很深,達到了應用每一味中藥都有明確目的性的境界,既與辨證論治相吻合,又兼顧了患者深以為苦的癥狀,其治療效果肯定比原方、原劑量要好。由於處方與原方用藥變化較大,其組方思路不經老師點撥,是很難體會到的。其三,從學校出來以後,診治、方葯的一般規律已基本掌握。跟師臨診時吸取老師用藥經驗非常重要,誇張地說,這是臨床醫生之所以能有所擅長、能稱之為名醫、療效有異於常醫的「安身立命」之所在。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用藥習慣,而且都能發揮較好的療效,是老師多年積累經驗。這種積累有兩條途徑,一是來自師承;二是自己讀書心得,又經多年臨床驗而來。一句話都是基於臨床實踐,在書本上是很難學到的。、甚至有些經驗用藥用傳統醫、藥理論衡量似乎沒有多少道理,但就是有效,尤其可貴。因為中醫藥理論永遠不能滿足臨床的需要,所謂「完善」是督促我們不懈努力的目標,傳統醫、藥理論不能解釋的東西是我們應當重視的很好的科研課題,但科學的揭示談何容易,我們還是先繼承下來好了。有的老師偏愛某個系列方劑,如小柴胡湯、桂枝湯、麻杏石甘湯、四物湯、二陳湯等。由於加減講究,可以應對很多疾病,並有很好的療效。這也是充實自己應當留心的學習內容。如果你的老師具備其一、其二、其三,那麼恭喜你,有你可學的了,即使脾氣有些古怪,也要尊重他,跟定他。我知道、現在學生對老師是很挑剔的,但脾氣再怪,有朱丹溪的老師羅知悌怪嗎,曾拜過十幾位老師並已經出名的朱丹溪能不避風雨三立於門前三晝夜尚堅定地拜羅為師,這種心態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順便提一句尊師問題,如果對自己的老師不放在眼裡,那 么換位考慮,你肯把自己多年苦學得來的經驗體會傾心教給他嗎?你又不欠他什麼!6。個人的臨床積累前面已經說到臨床積累的兩個來源:書本、老師。我們還要注意的是為引人注目而誇張效果的問題。古書記載也好,聽課或臨床經驗介紹的文章也好,有時可能會存在這個問題。應當正確對待,我舉兩個很典型的例子:翻閱古方書曾經看到一條可以形容為振聾發聵的經驗方,某方烏髮,驗證之法:找一隻白雞,如有些少黑毛也要拔掉,以該方喂之,第二天就是一隻黑雞!又一則「禿雞散」增強性慾,謂某人用後,其妻不勝其煩,偷棄於庭,被公雞啄食,其後果是眾母雞頂上之毛全禿!像這樣的文字如同當今的某些廣告一樣沒人相信,但其方組成又頗合醫藥之理,並有特點。我們可以拋棄「黑雞」、「禿雞」之論,而笑納其方其葯,不必計較著者用心良苦的誇張。書本、老師是臨床積累的主要來源,最重要,但不是局限於此為止了。草澤醫生的獨門葯、境內外的民族醫學用藥所長,有條件接觸的話,都應當兼收並蓄,當然難度更大。對待所得只不過是關注特殊的藥用而已,不必過多糾纏其理。因為動物、植物、礦物是相同的(當然要注意產地),作為藥用完全可以吸收到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臨床應用中來。現在中醫的發展不可謂不艱難,我感覺卻還存在不合時宜的自大情結,也就是說對中醫以外的民族醫學尚嫌重視不夠。我們中醫的先賢並不是如此,例如我們熟知的「金針撥內障術」至近現代已臻完善,但它的雛形來源於隋唐時期翻譯過來的印度醫學,當時隨佛經傳人的《龍樹菩薩眼論》(龍樹菩薩即廟宇中供奉的眼光菩薩)代表著眼科最高水平;《世醫得效方》骨科水平很高,有些治法為世界首創,是元代危亦林吸收了蒙古醫學的骨科精華;《串雅》記載了走方郎中(游醫)的理論與經驗方葯,為後世中醫所用,是清代趙學敏不恥下問請教游醫編纂而成。其實在古代方書、醫話中或明或暗有不少的記載。古代中醫的生命力強,與不斷吸取來自各方面的營養也不無關係。因此我們在臨床積累中視野要放得寬一點是必要的。我們通過各種渠道學習到的方葯很多,關鍵是個人的消化,消化就是有取有舍,去偽存真,不論任何來源的一方、一葯均應該經過自己的臨床驗證,不可人云亦云又傳授給下一代。確實有效的東西,理論講不通可以存疑待考,但臨床可以應用,納入自己的寶貴經驗。學習中醫「熏陶」二字很重要在學習中學者當領悟、體會中醫學之「意味」,對現代人學中醫是最有意義的。根據觀察凡有成就的現代中醫師大多經過多年的熏陶,包括中醫文獻、學習和醫療環境、醫療實踐、家傳、師承等熏陶,否則難於領悟、體會中醫學之「意味」。也許有人認為此說故弄玄虛,其實不然。這是古今文化背景、知識結構的差異所造成的。我們在學習時經常會遇到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比如說「氣化」是中醫理論中常用而又關鍵的重要概念,開始接觸時很難用文字表達清楚,只能舉例形容,久之就會心領神會,在自己頭腦中形成了具象的概念,並且很自如地用「氣化」理論與別人交流。此時你知我知,沒有人再為「氣化」的文字表達當回事了。中醫學像這一類概念不勝枚舉,如氣分、血分、在經、在臟、君火、相火、陰火、鬱火等等不一而足。醫無一定之治,然不可無一定之學。剛剛踏人中醫門徑,可謂一步一個障礙,難於理解的生疏概念鋪天蓋地而來,是硬著頭皮學,大部分不要說登堂人室,幾步之後就卻步,向後轉出門而去,很有一些人後來成為視中醫為腐朽,反對中醫的生力軍。不要小看入門前的知識結構,它是入門後學習順利與否的原因之一。20世紀60年代北京中醫學院教育探索,曾在課程安排上將先中後西與先西後中的班級做一比較,發現先西後中的學生接受中醫更難些。在學習上打一個不確切的比喻,學西方醫相當於小學生學算術,有它的定律、定理約束;學中醫相當於小學生學作文,有它的語法、文章結構約束。算術每學一點就可以應用一點;作文必須積累了一定的基礎才能寫文章。 (魏子孝-------學用中醫體會錄 )曾有中醫學生問老師,怎樣才能使中醫理論融會貫通於胸中,老師回答:多讀書,勤思索。並誠實地說:我五十多歲時才覺「豁然開朗」。短短數語將學習方法概括出來了。因此前賢有不足二十歲即懸壺業醫者,其傳記也稱「聲名鵲起」,實在是讚譽附會之詞而已,其學術建樹必在中年以後。從他們自號「老人」、「翁」、「山人」、「野老」等可知。而現代人學習中醫更是需要長期揣摩,在領悟、體會中醫學之思維方法上下工夫,「醫者意也」。

http://bbs.hx31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7405&fromuid=36686

知醫 學醫 行醫薛鉅夫院長在北大的講座整理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高興能來到北大,和同學們一起探討中醫這個話題。說實話我的中醫學的並不好,但是我願意把我從醫30多年來的一些體會跟大家做一個交流。如有不妥,歡迎大家討論、指正。今天我講的題目有點大,學醫、行醫大家一看都明白,說到知醫,誰不知道中醫就是給人看病的大夫。我想在座的各位除了知道中醫能看病之外,還知不知道中醫能做些什麼別的事?(答:養生、康復等)同學們說能「養生」,能「康復」,我覺得說得非常好。我是學中醫的,我要講的一個觀點就是中醫學問博大精深,它不僅涉及到醫,也涉及到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等領域。意思是說中醫的理論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中國。古人說「醫乃仁術,豈小補哉?」, 「仁」是個廣義的概念,不僅是濟世濟國,還有優秀和全面的意義,不單單是為了看病。在明朝有一個著名的醫學家叫張景岳,他說中醫 「上極天文,下窮地紀,中悉人事,大而陰陽變化,小而草木昆蟲,音律象數之肇端,藏府經絡之曲折,靡不縷指而臚列焉。」意思就是說中醫是個大的文化,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所以要想學好中醫,我們首先要了解中醫。鑒於時間關係,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談一談知醫。學過中醫或者和中醫有過接觸的同學可能知道,中醫最大的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什麼叫「整體觀念」?我在這裡要講一個小故事,三國時諸葛亮問魯肅什麼是將?魯肅說將就是統兵的。諸葛亮又問什麼是兵?魯肅說我們的士兵就是兵。然後魯肅不解地問那你說什麼是兵?諸葛亮笑著說一個高明的將領,不僅要把自己手下的兵看作兵,更要把敵人的兵也看作自己的兵,甚至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都是你的兵。其實中醫治病也是這個道理。中醫看病首先要強調「天人合一」,什麼叫「天人合一」呢?比如說一年有12個月,365天。而在中醫理論中人體有12條經脈,365個穴位,和自然界是相對應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規律,在人的身上也有具體的體現,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脈在四季是有不同變化的。春季雖然陽氣已升,但寒未盡除,氣機有約束之象,故脈稍弦,同時也顯示出體內的生機經過冬天的儲藏有一種蓄髮之勢;夏天陽氣隆盛,脈氣來勢盛而去勢衰,故脈稍洪。秋天陽氣欲斂,脈象來勢洪盛已減,輕而如毛,故脈稍浮;冬天陽氣潛藏,脈氣來勢沉而搏指。如果你說你摸自己的脈感覺和我說的不一樣,那你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了。中醫還特別講究四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十二時辰。一天之中有24個小時,分為12個時辰。即每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從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稱為子時,依次排列到亥時。這和中醫又有什麼關係呢?在中醫當中有一個針法叫「子午流注」,把12個時辰和人體的五臟六腑對應起來。比如說一個病人他每天晚上23點就開始發燒,晚23點屬於子時,子時和人體臟腑中的膽相對應。中醫說: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凌晨3-5點寅時歸肺,到了卯時5-7點歸大腸,等等依次類推。有人問你說這話有根據的嗎?在此,我用一個病人實例來說明。北京某大醫院的一個病人,這個病人發病很奇怪,每天下午5點的時候開始發燒,晚11點時發燒最厲害,可以達到40.5度,凌晨1點以後體溫就逐漸下降,而一天中的其它時間卻不發燒。醫院該檢查的手段都用過了,也查不出來問題。沒辦法,只能採取對症治療,用藥之後病人的癥狀依舊,還是等到凌晨1點以後才能退燒。這樣大概持續了有一個月左右。於是,那個大夫沒辦法了,建議病人去找中醫試試。通過朋友介紹,這個病人就找到了我,讓我給看看。中醫學有一個藥方叫青蒿鱉甲湯,方解中說「夜熱早涼青蒿鱉甲湯主之」,我就按這個藥方給病人開了三付葯。一付葯後,當天晚上這個病人就沒發燒,我特別高興,回家就和我父親說:「我治了個病人,治的特漂亮。」父親就問我用的什麼方子,我說用的青蒿鱉甲湯。父親又問我病人出汗嗎?加了什麼葯、給了幾付葯?我說出汗,加了生石膏,總共開了三付葯,病人吃了一付就好了,剩下兩付還沒吃呢。父親說剩下的兩付葯就不要讓病人吃了,再吃這個病就難治了。我聽了之後很不服氣,因為當時我看了十幾年病了,難道連一個發燒我還治不好?就問父親再吃病人會怎麼樣。父親回答說這個病人現在不用給葯了,近期他也不會再發燒了,可是到春分那天卯時他還會開始發燒。那時候你再給他吃這張方子就不會那麼靈了。我想有那麼神嗎,我也沒聽父親的,還是讓病人把剩下的兩劑葯吃了。結果到了第二年春分的第二天,這個病人給我打電話,說薛大夫你還得給我看看,我又發燒了,而且發燒改時候了。原來是下午5點開始燒,現在是晚上10點開始發燒,到了凌晨2點燒就退了。等到凌晨3點又開始燒,一天燒兩次。我想還真讓我父親給說中了,但我對病人說我先給你開以前那個青蒿鱉甲湯,你吃著試試。結果病人吃了葯以後燒不退。我就去向父親請教,父親說為什麼我告訴你這個葯再吃就不靈了,還能告訴你病人再次發病的具體時間,是因為本來這張方子鱉甲領入,青蒿引出,是有出有入,可是你一加石膏後,藥性太寒,結果把邪熱給關在病人體內出不來了。還是那個方子,用兩付葯,你加2克麻黃,只能加2克,起發汗開門的作用,中醫叫「開鬼門」,並且這個麻黃還得先煎去沫。這次我真聽父親的話了,就按他說的給病人開了葯,這個病人吃藥之後燒馬上就退了。我問父親為什麼這麼開方,父親說這個病人晚上17點開始發燒,晚17點屬於酉時,歸腎臟。而夜裡23點到凌晨1點燒到最高,是因為這個時刻是子時,屬膽。中醫的五行學說認為腎臟屬水,膽腑屬木,水能涵木。當腎臟有熱時必然要耗傷水液,水液不足就不能去濡養屬木的膽腑。屬木的膽臟長期得不到屬水的腎臟的滋潤濡養,從而病發熱象。青蒿鱉甲湯是治療溫病發熱的方子,在溫病特點不同的時候,方葯的加減變化非常重要。你急於貪功,加用生石膏發揮其退熱的功效。用這麼涼的葯,病人吃完葯後一定會鬧肚子,第二次發燒是在卯時,卯時屬大腸,就是因為你的藥用所致。為什麼用麻黃,是因為麻黃有三大功效:發汗、平喘、利尿,可以把病人原來蘊於體內的熱邪放出來,即驅邪要給邪以出路。這就像我們平常所說的開門緝盜,當你把門打開的時候,小偷急於跑出來,這時候你再把小偷捉住。可如果你關上門抓小偷,他可能在你屋裡破壞東西。所以說開門緝盜比閉門緝盜要高明的多,中醫常常講的是這種取類比相的思維。所以說我們學中醫,如果學的很淺,就只會對症治療,不能全面地了解病情,往往導致療效很差。剛才我講的是「天人合一」,現在我來講「整體觀念」中,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在看病的時候看得是一個有病的人,而不是看人的一個病。同樣是感冒的病人,可能有的人發燒38度,有的人就不發燒;有的人發燒出汗,有的人發燒不出汗。即使是同一個病人在一年四季當中患的感冒也各不相同。另外,我們在診病的時候,還要考慮到他的家庭情況如何,他的工作環境如何,他的心情如何,他的患病時間等等因素。這些方面都需要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種方法來和病人取得溝通。前一段時間,我和祝肇剛大夫一起去醫院會診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是肝硬化腹水,肝臟的功能已經受到破壞了,醫院準備給這個病人進行肝臟移植。可是這個病人持續高熱,大概已經有兩個星期了,用藥也不起作用,沒法進行手術,於是院方說請中醫來會診。我們到了以後,主治大夫就給我們介紹這個病人可能是哪個地方的炎症,可能是什麼菌引起的,以及他們採取的診治方法和效果如何。但是在整個討論的過程當中,沒有提到有病的是誰,是什麼性格,從事的什麼工作等等問題。我們中醫怎麼看這樣一個病人呢?這是一個患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從事的是教育工作,職位很高。每天除了學校的領導工作之外,還要帶博士生,同時還要考慮自己家中的事情。當這個病人患病以後,對自己的事業比較擔心,思想負擔比較重,晚上睡眠不好。同樣由於思想負擔問題,白天的飲食也不大好。總之,病人吃飯、睡覺怎麼樣,情緒怎麼樣,有沒有壓力等等個人情況都是中醫看病必須要考慮到的。所以說中醫看病是看一個有病的人,而不是看一個人的病。中醫的「整體觀念」不僅體現在診斷上,在用藥方面也是如此,哪些葯是驅邪的,哪些是扶正的,哪些是調節機能平衡的等等,都極有法度,要有整體的考慮。即使在一個簡單的方子中,也特別講究「君、臣、佐、使」的層次關係,並且每種葯的用量都有一定的比例。大家都知道北京四大名醫施今墨先生,他說過這樣一句話:「用藥如用兵,臨證如臨陣」。他在治療感冒的時候,根據病人患病的輕重,來設定藥方中配伍關係和用量比例。並根據感受邪氣的不同,在治療用藥上有七解三清,六解四清……。有人說中醫不量化,我覺得不對。中醫非常量化,而且量化很嚴格。此外,要想學好中醫,需要對中國大文化有一些了解。這裡包括天文、地理、軍事、科技、文化等領域都要有所涉獵。大家都聽過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三國演義》上是這麼描述的:「十一月二十,甲子,東風起」。十一月二十是冬至以後。那到底這東風是不是借來的呢?當然不是,諸葛亮是懂天文的,知道應該什麼時候颳風。有人說了,這是故事,當不得真。大約早於諸葛亮借東風故事的二十年,有一位著名的醫學家叫張仲景,他寫過一本著名的醫書叫《傷寒雜病論》。在書中有一段話,說「冬至後,甲子日,夜半少陽起」。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觀察一下冬至以後甲子日晚上12點是不是刮東風。我真地觀察過,雖說沒刮那麼大的風,但一定要刮東風。為什麼呢?因為冬至十一月二十是冬至以後,已經接近春天了,在位為東,在臟為肝,在相為風,所以那天是一定要刮東南風的。大家都是學科學的,知道這麼大的宇宙,它的運行一定是有其規律的。軍事上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說糧草在軍事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治理國家上糧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醫的術語中有「胃為水谷之海」之說,把胃看得很重要,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一個病人,不管病有多重,只要他還有食慾,這個病治療起來就要輕鬆得多。換句話說,即使一個人病很輕,要是一個月不吃飯我看也受不了。所以說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中醫的「整體觀念」還可以在企業管理中有所體現,2002年的時候我去北大醫學部,聽一個EMBA的課程講企業管理。有一個老師是從國外回來的,他的研究方向是企業管理和市場。他給下面的聽眾提了個問題,問你們誰知道企業是以幾年為一個變化周期嗎?我就舉手了,我說5年。老師說是5年,那你能講一下為什麼是5年嗎?我說這很好講啊,中醫的五行學說對此類現象有一個概括——「生長壯老已」。當企業制訂一個東西的時候,無論是產品也好,企業經營方向也好,皆是如此。同學們將來接觸企業的時候,就可以了解到是不是5年,也可能是6年,但是它不會脫離這個規律。中醫的五行學說是什麼?是木火土金水,它既不是五種,也不是五個。「行」這個字是運動的,是變化的,五行是五種運動變化的規律,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規律。中醫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萬物沒有它不能概括的。所以說中醫學的理論還可以運用於現代的科技,運用於治國。我們運用我們的中醫理論去分析世上的事物,還是有一定的意義。古人有句話說「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大家知道良相是治理國家的,良醫是給人看病的,這句話就是說治理國家和跟治療疾病有相同的道理。為良相,使國家昌盛,人民也就安居樂業了,自然會努力建設和發展自己的祖國。當醫生,也是為人民健康服務。人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努力的建設和發展自己的祖國。這裡面有很強的辨證和因果關係。在古代時,有很多人既為良相,又為良醫。如漢代的張仲景,就是長沙太守。當時民間流行瘟疫,各地的醫療條件都比較落後,結果死人很多。張仲景很著急,於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最後在診治眾多病人的基礎上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傷寒雜病論》,古人稱之為「醫聖」。宋朝的范仲淹,官居宰相,「不為良相。願為良醫」這句話就是他說的。所以說為人不可以不知醫,知醫很重要。最少你知道一點醫學知識對你自己和你家人的健康都是有好處的。有人不想從醫,認為自己年齡很大了,沒必要去專門了解一些醫學知識。在此,我想講幾個例子。在唐朝有一個著名的醫學家叫孫思邈,他小的時候總是生病,治病時又遇到了庸醫,把家裡的錢花完了病也沒治好。於是他精研醫道,到60歲的時候寫出了一部巨著叫《備急千金藥方》。他到了90歲的時候才看到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感覺自己的醫學知識還不全面,於是又寫了一本醫書叫《千金翼方》。我不知道他學醫時是如何注重健康養生之道的,我只知道他活了103歲。所以說學醫真的很有好處,我希望大家多看些醫書。大家知道在中國歷代皇帝中活的時間最長的是誰嗎?是乾隆,壽活89歲。史料記載乾隆不僅知醫,而且會用藥,一生中用藥量比較大的是龜齡集,這種葯是強壯男性身體用的。乾隆能針對自己的身體去設計適合自己使用的藥物,主宰自己的健康,這是很了不起的。這兩個例子都是古代的,我再說一個現代的例子。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醫家,他在20多歲的時候就得了肺結核,當時這個病是很重的,俗稱「肺癆」。因為當時看病診金、藥費都很貴,他看不起。不得已只好自己看醫書,買了一本書叫《祝選施今墨醫案》,這本書是祝諶予教授根據其師施今墨老先生的診治經驗整理出版的。當時在中醫的著作中很少能看到肺結核的診斷,而這本書是中國最早的一本採用西醫病名和運用中醫辨證、治療相結合的醫書。這個病人就是按照書中所說的方法一步一步去治療,最後痊癒了。於是他棄文從醫,後來成為很著名的中醫。他在文革期間曾去河南搞巡回醫療,當時有個學西醫的朋友想出他個難看,就說讓他給看一個肺結核的病人。這個病人30多歲,男性,從西醫檢查的角度來說病灶已經消失了,正在全面恢復之中。他給病人摸脈之後就說這個病人得趕緊用藥調理調理,並且還得配合現代醫學檢查。學西醫的朋友就說,我們從西醫的角度來看這個病人不用再治療了,拿出X光片說你看結核病灶已經痊癒了。老大夫說,我和你們的看法還有些不同,這個病人到春天時可能有危險,大約春分之前驚蟄時候開始發燒,到時可能用什麼葯燒都退不下去。學西醫的朋友當然不信了,取笑咱們這個老中醫說的「太玄了」。老中醫說我再告訴你個更玄的,我能告訴你這個病人什麼時候死,他在春分這天的卯時必然吐血而亡。後來,這個病人得病情發展情況還真的和這位老中醫說得一摸一樣,於驚蟄時發燒,春分時吐血而亡。以上我講的是知醫,其實我對中醫的學習也很淺薄,對於中國博大精深的醫學文化也是知之甚淺。如果以後大家有時間,我們可以就這個問題再進一步的探討。下面我來講學醫。現在學醫應該說有幾種途徑,主要的途徑就是上中醫的大學,受學院教育。還有就是師承教育。前一段有一個朋友問我:到底學習中醫是「批量」生產的好,還是師承教育的好呢?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批量」教育實際上就是學院教育。我認為不能說誰比誰好,他們應該各有短長。院校教育有院校教育的長處,師承教育有師承教育的特點。我先來講講學院教育的特點。第一、學院教育非常系統。課程的設制都是由淺入深,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第二,學院教育非常全面。大家知道,中醫的學派很多,中醫古籍更是浩如煙海,一個老師的學問再全面,仍然有他的局限性。學院教育就不然,每一科都是由造詣較深的老師來講授,使同學們在學習基礎理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博採眾長了,這樣同學們對中醫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第三、學院教育非常規範。學校是學習的地方,是研究學問的場所,是按照現代正規大學教育方法,教學大綱和教材是經過幾代中醫教育家和學者不斷完善、不斷豐富,歷經多年教學實踐的檢驗與修正,使古老中醫與現代教育逐漸緊密結合,讓現代青年更規範系統地學習中醫。這是我所認知的學院教育的好處。在現行教育體制下,我認為師承教育應該作為學院教育的繼續和補充,甚至可以說讓你從書本走向臨床,然後從臨床再上升到更高的理論。概括起來,師承教育的特點是: 「接著學,快」; 「在臨床中學,深」;「重複著學,准」; 「變化著學,活」。我認為學習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照著學,人家怎麼說我們怎麼做,這樣失於變化,當你以僵硬的思維運用到臨床時就不大好使。另一種是接著學,我們在學院教育時是照著書本學,等到了師承教育就是接著學。祖國醫學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應該說每個時代都有創新和完善,師承教育正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所謂接著學,快。學生通過師承階段,可以很快地進入臨床醫生角色,比較熟練的掌握中醫的理法方葯。所謂在臨床中學,深。是指將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得到深入的、有機的結合於一起,能夠更深入地掌握中醫理論知識。所謂重複的學,准。是指在師承過程中,通過臨床反覆的錘鍊和揣摩,能在錯綜複雜的病症中比較熟練地抓住主要矛盾,分清緩急主次。所謂變化著學,活。是指在臨床上,老師的圓機活法可以讓我們學到好多在理論上所未涉及的問題。我給大家講一個我在隨師過程中的例子,有一次我跟劉渡舟教授侍診,來了一個女病人,42歲,得的是急性風濕性關節炎。這個病人是由兩個人攙著進來的,臉燒的很紅,腿不能走路。一看兩個膝蓋又紅又腫,手一摸還很燙。於是劉老就問她你小便怎樣?病人說小便很困難,便時又熱又燙又黃,從發燒到現在有一個星期小便都很少。於是劉老開了一個方子叫五苓散,這是張利水滲濕的方子。又加了3克羌活,一共六味葯,對病人說你吃完葯燒就退了。病人說那我這個腿疼怎麼辦?您能不能先給我止止疼啊,發燒我還能忍,腿疼我忍不了。劉老說你只要能小便了,燒退了,腿疼也就好了。當時我想這張小方能有效嗎?結果到第7天的時候,這個病人笑著自己走進來了,說「劉老您這個葯神了,我都好了。」這個方里有一點非常特別,就是這3克羌活,羌活一般常用於治療上半身風濕病,而病人是下半身風濕病,為什麼用治上半身的葯來治下半身的病呢?我不明白,就去向劉老請教。劉老說我用這個五苓散是利水的,水是從下走的,如果你還用治下半身的葯去引動它,水一定放不出來。用羌活就好比在茶壺上打個眼,下面的水就流出來了。我一聽,覺得真妙啊,原來中醫是這麼看病的。這裡面蘊藏著很多哲學的東西,也蘊藏著很多物理方面的知識。如果我們只是在書本上學,那你治這個病肯定是用獨活而不是羌活。我再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糖尿病這個病名是西醫的稱謂,屬於中醫消渴病的範疇。近幾年對於糖尿病的治療發展得很快,在60年代10個糖尿病人中得有9個人眼睛失明,致盲率很高。而根據1995年的統計,現在糖尿病人致盲率不到50%,這就說明了糖尿病治療的發展。當然這裡面有現代醫學的成績,中醫對此也有很大的貢獻。例如,施今墨先生在治療糖尿病的時候用藥和別人不同。他首先結合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運用中醫的辨證論治,治療效果非常好。其「補益脾氣」這個治療方法就豐富了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經驗,並且創出了兩組對葯。這兩組對葯在中醫方面能夠講得通,中醫認為糖尿病是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所致。而現代醫學通過藥理研究發現這些葯確實具有降血糖作用,在西醫方面也能講得通。一個方子在中西醫都能夠講得通,這應該說是施今墨先生的一大創舉。如果說我們沒有師承教育,施今墨先生不在了,這個方子也就失傳了。就是因為師承教育,施今墨先生的學術思想後繼有人,我的老師祝諶予教授在繼承施今墨先生治療糖尿病經驗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在全國首次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療糖尿病。現代醫學已經證實,糖尿病和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血管病是相聯繫的,為什麼得了糖尿病容易引發這些病呢?因為這些病都跟血液循環有關係。祝老在治療糖尿病中發現,通過現代醫學的血流變學檢查出血的粘度是偏高的。通過中醫的望診,可以看到舌下靜脈是黑紫的,這是血瘀的表現。糖尿病有很多外周血管病變的跡象,比如手指末端是麻木的,這就是血液循環不好的表現。於是祝老創出了活血化瘀法治療糖尿病。我們是跟著祝老學醫的,就繼承了施今墨先生和祝老兩代人的經驗。通過在臨床的體會,覺得老師的方法很好用。但是我們在長期治療糖尿病當中,在老師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比如說現在有一個問題,有人問糖尿病你能治好嗎?能除根嗎?我們認為有些糖尿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不能除根。這麼說是不是同學們覺得矛盾啊?現在我想跟大家提一個問題,感冒這個病簡單不簡單?可能在疾病裡面,它是比較容易治好的。甚至有的感冒不用吃藥,喝點薑糖水,吃點粥就好了。感冒和糖尿病相比治療起來要簡單的多,但是感冒能除根嗎?我相信沒有一個大夫能說治好感冒後病人一輩子不再得。由此可知,連感冒都不能除根,又何況是糖尿病呢?那麼糖尿病是終身病嗎?我們醫院治療糖尿病有18年了,經過隨訪調查,許多病人已經停葯了,定期化驗血尿糖都正常,更沒有併發症。其中最長的已經停葯十三年了。這些病例說明了糖尿病是可以治好的。在臨床中,我們把糖尿病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糖尿病的早期,或者說在糖尿病的傾向階段。什麼是傾向階段?就是說這個病人有多吃、多喝、多尿癥狀,但空腹血糖不高,一查餐後血糖高了。或者說這個人已經得了糖尿病了,但沒有因為糖尿病引起別的併發症。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功能代償期,中醫辨證以氣陰兩虛為主,臨床上以臟腑功能失調為特點,這一類的糖尿病人大多可以治好;糖尿病進入第二個階段稱為功能失代償期,這一階段患者不僅有糖尿病,還出現併發症了。中醫辨證以陰虛火旺、氣虛血瘀或燥熱入血為主,臨床上已出現臟腑器質性病理變化。此類病人在治療上,既能做到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並且讓病人現有的併發症得到有效的改善。這一類的病人大多需要堅持服藥,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使糖尿病能夠穩定下來;第三個階段稱為功能衰竭期。比如這個病人已經並發尿毒症了,或已經並發冠心病心梗了等等,此時中醫辨證以陰陽兩虛為主,醫生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做到帶病延年,減少痛苦。總的說起來,師承教育和學院教育各具優勢,可以作為學醫的不同階段,應該取長補短,而不要相互排斥。以上是我對學醫的看法。下面我想講一講行醫。通過多年的總結,我認為要想當一個好的醫生,必須要掌握行醫的三個要素:醫德、醫技、醫患關係。做一名好醫生,高尚的醫德至關重要。醫德內容很豐富,涉及到言談舉止。唐代醫學大家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篇,開宗明義地提出為醫者必須有醫德。指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巇,晝夜,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做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這段話是說作為醫生,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對待病人要誠心誠意,尊重病人的意見和要求,保護病人的隱私。此外,還要尊重同道,對同行的失敗不加抨擊,對同行的成功經驗能虛心學習。當年施今墨先生看病時,有一個病人經施老治療痊癒後,說:「我的病曾在某醫生處治療一個多月,未見好轉,吃您的葯三付就好了。」施老說:「這是你的病該好了,因為人家已經把你的病快要治好了,你又來找我。是那個大夫為我打了很好的基礎,我才可能這麼快治好你的病。」等病人走後,施老對學生說:「我們當醫生的,要尊重同行,即使前一個醫生真的治錯了,那也是為我們提供了借鑒,使我們少走了彎路。」這是多麼高尚的醫德啊。第二個要素是醫技。作為一個醫生必需醫術精湛,所謂名醫治病,庸醫殺人。精湛醫術是怎樣來的呢?一方面要下苦功夫,悉心體悟;另一方面要勤於實踐,積累總結。診療技術的提高,關鍵在於臨床實踐。正所謂「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再有,還要虛懷若谷,向同行學習。清初名醫葉天士,一生拜了十七個老師,不斷學習,並且勤於臨床實踐,自創衛氣營血辨證,成為溫病學派的一大宗師。行醫的第三個要素是醫患關係。醫患關係既是醫德的重要內容,又是提高診病療效的重要保障。搞好醫患關係,應是從醫者的必修功課,能與患者形成默契統一體,是治好病人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的醫生認為,你求我看病,必須得聽我的。我的理解是患者找你看病,不是求你,而是信任你,把你當成最可信任的朋友,連生命都交給你了,還有比這更忠誠的朋友嗎?所以我們做醫生的應該珍惜患者朋友給我們的機會。在治病時,有很多情況是病人了解而醫生不了解的,比如患者對某葯過敏,病人不告訴你,你就不知道。此外,還要修練功夫之外的功夫。我剛才在前面已經講了,諸如病人的情緒、心理、生活習慣、社會關係、居住環境、工作性質、家庭狀況等等,都是醫生在治病時要考慮的。也就是要了解有病的人,才能提高療效。醫生應對患者尊重負責,了解體貼,同情關懷,對個人健康給予保密等。患者對醫生應該信任,配合醫生,支持醫生等,這樣的醫患關係是最理想的。鑒於時間關係,今天我就講到這裡。希望以後有時間再和同學們一起談論。謝謝大家!歡迎同學們提問!提問:1、 問:您好,我是一個患有腸炎的病人,我想問一下關於腸炎的治療方法?看您有什麼好的建議。謝謝!答:這位同學,我想問你,你的腸炎是一年365天每天都發病嗎?還是有時候發病有時候不發病?(答:天天發病,不發病的時候很少)我首先說一下這個病是從那來的,這個病一定是從胃腸道來的。胃腸道疾病通常是由於飲食問題引發的,你之所以一年365天都在發病,就說明你現在的生活習慣對你的胃腸有不適宜的地方。你不妨逐漸改變一下自己日常的一些飲食習慣。比如說夏天來了,感覺天比較熱,不要看見人家吃冰淇淋你也想吃冰淇淋,看見人家吃雪糕你也去吃雪糕,要逐漸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關於這一方面,我會在《人與自然的統一和認識》這個講座當中討論這個問題。我經常跟患胃腸病的人講,培養他們一個習慣:記健康日記,儘管你說是1年365天每天都發病,但也一定是有時輕,有時重。比如說今天我吃什麼食物了,我的腸胃病好了一些。今天我做了什麼事,我的腸胃舒服一些。你不用管跟它有沒有關係,我每天大便3次,今天2次;我今天吃的是饅頭;我今天吃的是炒白菜;我早上是幾點起的床;我今晚洗的是熱水澡;這些都可以記。時間久了,你採取統計學的方法,你一定可以從中找到適合你的飲食和生活習慣。2、問:第一個問題我想問的是施今墨老先生研究出治療糖尿病的那兩組對葯是什麼?以及平時用藥的劑量是多少?第二個問題我想問一下您對中醫在21世紀如何走向世界以及中醫事業在中國的發展有什麼看法?謝謝。答: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施今墨老先生研究出的的兩組對葯第一組是黃芪配山藥。黃芪一般是20-30克,根據身體情況可以再加一些。山藥一般是15-30克;第二組對葯是蒼朮配元參。蒼朮一般用10-15克,元參用15-30克。大家可以查查藥理,這是第一個問題。下面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就是中醫如何走向世界。好像在上次講座的時候就有同學問我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中醫能不能走向世界,不在於中醫是否全用西醫的方法來研究。現在有人說中醫要和世界接軌,中醫有5000年的歷史,請問美國的中醫學有多少年歷史?我們怎麼跟它接軌啊?美國文化里沒有陰陽五行,也沒有整體觀念。我認為中醫文化應該跟祖國優秀的傳統的文化接軌,應該與時代發展共進,就一定能夠為現代人所接受,一定能夠為現代人所服務。中醫是否現代化在於現代人是不是能夠接受它。比如說我們用現代科技的方法把中藥製成現代劑型,比如說我們用現代醫學的一些科技診斷。我在此給大家講一個病例,有一個病人,患的是肝硬化腹水,住在北京一個大醫院。這個病人最大的癥狀就是睡不著覺,於是就請一位老中醫會診。這位老先生開了個方叫黃連阿膠湯,這是一個古方,需要加雞蛋黃才有效。西醫大夫就說這個方不能吃,病人膽固醇那麼高,還給吃雞蛋黃?老先生就說那你有能讓病人膽固醇不高還能睡著覺的方法嗎?西醫大夫說沒有。老先生就說那我們先讓病人睡著覺了,再說膽固醇的事。病人聽了也說讓我吃吧,不睡覺實在是太痛苦了。吃完葯以後病人還真睡著覺了,更奇怪的是病人的膽固醇非但沒升,反而降了。我們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這個病例就可以說明中醫走向世界一定要走自己了解的路。我今天能夠站在這裡跟大家探討中醫,是因為我了解中醫,我就能講出來。如果讓我來講楊振寧的物理學,恐怕我是一竅不通,那我還接什麼軌啊,我連門都出不去。我覺得只要你的方法、你的服務能夠讓現代人所接受,中醫就已經現代化了。3、 問:您好,我有個同學在河北醫科大學學中醫,他很想畢業後繼續進行師承教育,請問您能收他為徒嗎?或者他該怎麼去做?謝謝!答:非常高興大家對中醫有興趣,我不說收徒,我願意和他一起學習。我們國醫文化研究會正在準備幾項工作。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繼續師承教育。我們在今年會舉辦一個師承教育的收徒儀式,如果同學們願意來參加,我們非常歡迎。但是我們是雙向選擇,你可以挑這些名醫,當然名醫也要挑選學生。4、 問:您好。請問用枸杞、三七、獨活泡純糧酒,酒精度大於60度,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嗎?謝謝!答:這個問題提的也很好。中醫治病要講辨證施治,而不是某一個病必用某一個方。如果這三味葯能夠和你的病相吻合,它一定有療效。如果這三味葯和你的病不吻合,那我想可能不是方子不靈,是你的葯不對路。5、 問:您好,請問我們既不能去醫學院學習,又不能進行師承教育的人,該如何學中醫?謝謝!答:我剛才說了「醫如良相」,你不從醫也一樣可以學醫。如果大家真的對中醫真的很有興趣,我認為你可以試著去接觸它。6、 問:您好,請問關於高血壓、高血脂的治療?答:剛才我講了高血壓、高血脂,這兩個病都有相通的機理。什麼叫高血脂?說的通俗點:血脂就是血管里的油,當血管里的油多了,血的粘稠度增高了,血液循環就緩慢了,它的壓力自然也就受到影響。我建議這類病人多吃點素的,在飲食上積極的調節。同時我們也應該去找一些有經驗的中醫,讓他們針對你的身體進行調理。對於治療高血脂這個病我有個觀點,我不同意吃降血脂葯。現在有些降血脂葯有一個副作用,就是把血脂都推到肝臟內。越是降脂速度快的葯越容易導致脂肪肝。所以我認為你最好還是找到自身高血脂的原因,高血壓是否有遺傳?這個題目很大,但是我認為你要是去找一個好的醫生,去和他好的溝通,把你的生活習慣、家庭背景、現在身體的狀況跟醫生進行交流,讓醫生給你做一個量體裁衣式的治療方案是最佳的。沒有一個方子可以通治所有的高血壓、高血脂。7、 問:您好,請問您怎樣看待吃素?謝謝!答:我不太提倡帶有普遍性的吃素。現在一些健康的觀點總是說我們應該吃什麼,我們應該少吃什麼。我把這句話改一下,你應該研究一下自己適合吃什麼,這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天天吃糖,天天吃肉,血糖、血脂也不高。有人給我提過這樣一個問題,說有的中醫說高血壓是吃豬肉吃多了,我是回民,不吃豬肉,為什麼還得高血壓啊?我就回答了他一句話,我說是和尚都是禿子,但不見得是禿子就是和尚,我認為這是一句很哲理的話。你的身體適不適合吃這個東西,你應該在自身的生活中去找找規律,我認為效果會很好。8、 問:您好,請問您認為醫學和佛學、禪學有關係嗎?您認為醫學和儒學有關係嗎?如果有?是什麼?謝謝!答:我認為不管是儒學還是禪學,都是中國的文化,他們之間有著非常內在的聯繫,並且這些聯繫很緊密。我想當一個人修佛修到一定境界,就一定能體會到很多醫學的道理。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學醫的,可能學到最後也會發現很多和佛相同的東西。醫和儒就更相通了,在古代就有這樣的說法:這位老中醫是個儒醫。如果你既懂儒學又懂醫學,那你一定是一個高明的醫學家。9、問:您好,請問如果我對自學中醫有興趣,那您有什麼較好的步驟和思路?比如先學什麼,再學什麼,想了解醫學知識該從哪些書看起?謝謝!答:如果大家真的對醫學有興趣,我建議先從現在中醫學院的中醫基礎知識學起,這些是學醫入門的書。雖然《黃帝內經》內容很好,但如果大家開始就讀《內經》,你有很好的古文功底,能讀懂古典醫籍當然最好,否則會影響你自身學醫的興趣。若從中醫基礎知識入手,再有好的老師指導,從經典的理論提高,那你的將來會步入一個更高的層次。10、問:您好,我知道現在中國正在發展全科醫生,請問中醫是不是也有介入?謝謝!答:中醫不僅是介入,中醫從發矢的那一天就是全科醫生。11、問:您好,現在學校里的學生由於用腦量大,頭髮脫落的也很多,請問您有什麼好的辦法?謝謝!答:關於頭髮脫落,中醫有這樣一個理論: 「發為血之餘」。就是說頭髮的好壞和血液的盛衰有關係。中醫又說:「腎,其華在發。」所以頭髮又跟腎有關係。中醫的「五志」學說認為「驚恐傷腎」。所以,如果你的脫髮是因為過度的緊張,你應該學會釋放壓力,以便更好的學習,能夠把人與學業對立統一的聯繫起來,能夠進取而不自傷,爭取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曾經和一個同志探討一個問題,我問他現在晚上幾點睡覺,他說我現在晚上兩點睡覺,忙啊。我說你忙什麼呢?你做過統計嗎?你每天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之間都在做什麼?這段時間之內你能創造多大的效益?我認為這段時間之內你創造的效益真的很少。大家回去也可以做一下關於自身的統計,把你的學習目標制訂好,自己給自己定的方向一定是自己的精力、能力能夠達到的。不要在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地方和別人去比,這也是中醫的辨證施治。現在我想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是女演員,頭髮掉的很多。大家知道,這會對她的演藝事業造成很多麻煩。後來她來找我看病。我就詢問了她的生活、飲食習慣,她說我最喜歡的就是喝酒,。我就問她為什麼那麼喜歡喝酒啊?她說喝酒可以解除疲勞,可以解除煩惱,可以讓人興奮,可以讓人智慧。我一聽,喝酒的好處還真多啊。我就對她說,我再給你加上一個好處,喝酒能讓你的頭髮少。為什麼?「發為血之餘」,「肝為藏血之官」,大量酒精進入肝臟,血液受損,頭髮不掉就怪了。我認為現在的脫髮主要跟情緒、跟精神壓力有關,跟你的睡眠有關,也跟遺傳有關等等。我認為一個人能認識到自我和自然的統一很重要,應該懂得去調節自己。12、問:您好,請問人體的聲音是和體質有聯繫呢?還是由於後天生病造成聲音的嘶啞?有人說「男人補腎,腎強則命長」,那麼該怎樣調養?謝謝!答: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確實有學說認為聲音是和體質有關。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可能是在眼睛,也可能是在鼻子,當然也有人的薄弱環節是在聲音。但是如果你在後天注意保養,那也一樣可以不得毛病,甚至說可以通過後天的調養在聲音上有所改善。第二個問題,不僅是男人主腎,對於女人,腎也同樣重要,「腎為先天之本」。人在降生之前是要靠父親、母親的腎氣來培育自身先天的,當你出生以後,自身營養的補充就不是來自腎了,改為脾胃,所以中醫有說法稱「脾胃為後天之本」。但是腎和脾胃兩者是互為促進的,互為統一的。所以 「腎強則命長」不夠全面。難道說一個人只是腎強身體就能好嗎?健康的關健還是在於五臟間的協調平衡。12、問:您好,我本來身體很壯,但自從去年3月開始,出現腰酸、腰乏力。我還是個學生,未婚未育。請問您這是怎麼回事?謝謝!答: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中醫比較注重個體差異。中醫在看病過程中實際上各個方面都給病人考慮到了,無論是心理還是外科、內科。所以說在學習中醫過程中要求我們掌握很豐富的知識,來應對臨床方面的各種情況。像你這個問題是需要我們在臨床上具體看的,但是如果把我這個講座變成一個門診就失去它的意義了。如果同學們誰有什麼具體的問題,我可以在門診給你們看。如果你們願意到門診看我們診病,我也非常歡迎。醫者,藝也。當你們看我們治病的時候,你們可能會有一種欣賞藝術的感覺。13、問:您好,請問現在社會比較注重健康,許多醫院都開展了健康身體檢查,但都是以西醫的方式進行。那麼中醫可以做健康身體檢查嗎?是否可以就檢查結果做出一個人體健康狀態的評估呢?北京市有這樣的檢查嗎?你們醫院有這樣的檢查嗎?謝謝!答:目前我們沒有開展單純做身體檢查的項目,中醫在內經里有「神聖功巧,可得聞乎」一句話,這句話是這樣解釋的:「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功,切而知之謂之巧。」中醫看病是通過「望聞問切」來獲取信息的,獲得信息之後會知道你身體現在是什麼狀況,還可告知你應注意哪些,如果病人希望醫生出示一些定量的指標,想了解你轉氨酶、血糖是多少,那還是最好採取現代科技手段檢查比較好。14、問:您好,請您大致介紹一下糖尿病的起因及其在平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謝謝!答:中醫把糖尿病歸於「消渴」的範圍之內,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希望就這個問題給同學們做一個專題講座。因為糖尿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致盲、末梢神經炎、半身不遂等多種併發症,不是一個短時間內能說清的問題。

學習中醫並不難——劉文澄

學中醫並不難(系列1) 中醫是國粹,以傳統文化為基礎,是中國聖賢智慧的結晶,簡而言之,宇宙起源明白了,中醫就明白了。宇宙起源於「氣」,混沌的「氣」為無極,無極是無窮無盡的時間和空間中的一切事和物的總和。 無極生太極,小宇宙成矣,人生於小宇宙中,必須與小宇宙 的氣保持一致才能不生百病。

人所生存的空間在太陽系,以太陽的光(能量)為生存基礎,有太陽(陽)則生,無太陽(陽)則死,太陽光把地球上的草木植物(木)從大地(土)中獲得養分變成人體必需的食物。這些食物經胃腸協合肝膽脾胰腺吸收後成為後天精微物質的來源。後天精微不斷來充養先天的「精」,精化氣來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到西方落下,日在南則為冬,日在上則為夏,日從東北照來則為春,日從東南照來則為秋,四季成矣。四季的更替產生了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厥陰風木對應風、溫,太陽寒水對應寒,少陽相火對應暑,太陰濕土對應濕,陽明燥金對應燥,少陰君火對應火。在天有六氣,在人有六臟(五臟加厥陰心包),六腑,十二經脈合於六氣。

太陽為陽,必借草木植物而化生含能物質,成為人體食物的來源。食物、植物得天地的四氣:溫熱為陽氣,寒涼為陰氣,來平衡人體陰陽的偏頗。用植物的寒熱溫涼四氣來平衡人體的陰陽氣、血、津、精、液,就是中醫的藥物療法。用食物的寒熱溫涼四氣來平衡人體的陰陽氣、血、津、精、液,就是中醫的食物療法。用砭針、艾葉燃燒來溫煦、調整經絡藏腑氣血的平衡就是針灸療法,還有一種療法就是用腳踩腳背或用腳踩背叫蹺法,蹺法簡單易行,立竿見影。

學中醫並不難(系列2)--人體概論 人稟天地之氣而生,因四季而有四肢,因五方而有中土,因太陽而有靈魂之主宰(頭)。 五藏六腑十二官:《素問&S226;靈台秘典論》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 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 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靈樞&S226;刺法補遺篇》雲∶ 脾者,諫議之官,知周出焉;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補此方是十二官之數也。 六臟(五藏加心包絡)六腑納甲詩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大腸庚位原相屬,牡肺(《內經》雲∶「肺為牡臟。」辛方更可詳,壬水為膀胱腎癸合,三焦附丙膻(膻中即心包絡)丁藏(舊訣雲∶「三焦亦向壬中 寄,胞絡同歸入癸方」,今欲張氏改正。)陽干宜納陽之腑,陰(臟)配陰乾理自彰。 五藏六腑經氣自旺之時,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午心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戍亥焦子膽丑肝通。 六藏六腑稟受天地之氣而生,天地之氣實為水火化成,內經言:「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天地之氣因季節的更替而分之為六,其中三陰三陽:太陽寒水、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陰濕土、少陰君火、厥陰風木。此六氣循環無端而成一元混合氣。人體順應天地之氣則無病。逆天地之氣而偏陰(真寒)、偏陽(真熱),表現出三陰病、三陽病。三陰病、三陽病,各有陰陽之分,三陰三陽為經可以涵蓋五臟六府四肢百骸經絡氣血津液的病病變。因此六經辨證是高層次的辯證方法,萬世不移,恆久不變,故可為「經」。 因此,辨病治病要明辨辨陰陽,細分六經。陰陽清,六經明。順應天地那有病?!肺者,是"相傳之官",大腸者,是「傳導之官」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3)---格物致知 人生天地間,順應天地氣不偏,太陽(日)的對地運動 產生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日出日落,人順應之,氣機升降出入,白天太陽的能量把水化成氣,夜間水氣釋放能量變成寒水,春天轉暖,猶有餘寒,脈欲鼓動而被寒束故呈弦象,夏天日光灼熱,人脈氣充盈,故洪大而長,秋氣寒涼肅殺脈在皮毛,故浮,冬天陽氣歸藏,脈也潛伏,故沉。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4)---精氣論混飩初開立五方,乾坤日月布三綱,周天萬象排星斗,天清地濁分陰陽, 風雨雷電皆虛氣, 山高水闊有良方,乾天坤地分高下, 排成甲子周天地,配合男女兩成雙,四時八節分晝夜, 九宮八卦接天罡,五行顛倒推千轉,金木水火土中央。太極就是混合氣,內藏元陰和元陽,元陰就是先天精,精得元陽化氣象,元陰元陽合一氣,水谷精微來充養。水谷精微清為精,充養五臟先天精,濁者為液六腑藏。水谷之氣與天氣,合一化赤為血液,營養六腑和五臟。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5)---陰 陽 三陰三陽 六經 六氣《 四聖心源》黃元御:陰 陽 變 化 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④分焉。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熱,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四象輪旋,一年而周。陽升於歲半之前,陰降於歲半之後。陽之半升則為春全升則為夏,陰之半降則為秋,全降則為冬。春生夏長,木火之氣也,故春溫而夏熱,秋收冬藏。金水之氣也,故秋涼而冬寒。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 澄空按語 :無極而生太極,宇宙成矣,人類生活的空間是以太陽為中心,能量來源於此,日出則明,則陽生,日入則暗,陰生,陽氣歸藏。日出則水化為氣,此為坎水,水氣中藏陽,日入則氣釋放能量再結成水,此是寒水。以赤道為中心,太陽向北移動到北回歸線則為夏,太陽南移到南回歸線則為冬,四季因太陽的位置變換而成,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得天地之正氣而為人,順應天地之氣的生長化收藏則無病。四季的更替產生了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正常情況下水火合一,就如十二經脈表裡二經經氣合一循環無端,病態下則出現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太陽寒水、少陽相火、陽明燥金,運用針、灸、按摩、中藥合六氣為一氣就是中醫六經陰陽辯證法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6)---六經陰陽辯證1陰陽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內經》言:「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水陰而火陽。水寒而火熱。水火交而化「氣」,氣藏水火。陰陽有生理和病理之分,生理上陰(水)就是精微物質(精血津液),陽(火)就是陽氣(能量)。寒熱分陰陽。真寒也就是陰寒(陰證)則陽氣少,真熱(陽證)則精津耗。真寒屬陽虛(陰證),真熱屬陽盛(陰虛,陽證),虛熱有陰虛(精微物質少)發熱和陽虛(陰證)發熱(虛陽外越)。病理上陰是濕、痰、飲水、寒、淤,陽是真熱。真寒則用溫熱葯(辛甘淡發散回陽類),真熱則用苦甘寒酸咸葯,陰虛發熱則用甘淡寒葯,陽虛發熱要回陽化氣葯(淡附子、乾薑、肉桂、生甘草等)。辛甘化陽,酸、苦甘咸寒化陰。陰陽辨證金口訣總綱領陰陽辨證要仔細,有神陽證無神陰,二便反應真消息。腎司二便之開合,少陰虛寒大便溏,小便也是清和長。小便灼熱渴飲冷,此是陽證很分明。大便色白或色青,口渴飲熱或不渴,此屬陰寒盛在中;大便色青渴飲冷,四肢逆冷格陰證(陽熱在內格陰寒於外故四肢逆冷),急下存陰承氣行。陰結便秘大便干,溲頻淡黃口不幹,或者口渴喜熱飲。陽結便秘口乾渴,渴喜冷飲溲黃赤。煩躁潮熱或盜汗,口渴飲冷真陽證;五心煩熱或盜汗,渴不思飲或喜熱,溲頻便溏虛陽越。陰證唇口青白目無神,聲低息短但欲寐,身重懶言體畏寒,飲食無味吐清涎,舌質青滑或黑潤,苔白淺黃舌滑潤,津液滿口不思飲,口渴思飲不欲咽,或者口渴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 大便色白如陶土,陰寒極盛少陽阻,大便色青質糟粗,太陰陽明陽氣虛,口氣腥臭寒熱雜,寒多熱少食不下,脈息無神是陰證。舌雖無苔但口潤,二便自利口不渴,專註回陽無差錯。陽證陰虛面目唇口紅,精神矍鑠不知眠,口臭氣粗聲音亮,惡熱身輕大便干,溲赤黃短燒灼熱,口渴飲冷飲不休,六脈長大有力氣,舌苔干黃或黑黃,全無津液滿口刺,煩躁潮熱或盜汗,乾咳多痰或少痰,脈息有神是陽證。口渴飲冷身發熱,二便不利煩譫語,身冷如冰形如死,此是熱極內潛伏,陽不達外似純陰,此時還需驗口氣,口氣雖微熱氣蒸,舌根雖紅但不青,急宜攻下存津液,莫認陰證誤性命。陰陽辨證寒熱真假雜病訣陰寒陽熱是陰陽,只在真假作文章。真熱口渴小便黃,渴喜冷飲下肚腸,有神煩躁不安寧。真寒溲頻面色蒼,無神倦怠但欲寐。真熱口渴喜冷飲,假熱漱水不欲咽,真熱便乾麵紅赤。假熱面赤溲清長,真熱息熱氣粗長,真寒息冷氣短微。真熱舌焦苔干黃,真寒舌青苔水滑。陰極似陽屬戴陽,面紅目赤溲清長。陽極似陰肢冰霜。真假寒熱來斟酌,陰證陽證斷無錯,真熱陽證苦甘寒,真寒陰證溫熱湯。識得陰陽造化機,疑難雜病有處醫。先天立極是水火,水火既濟無沉痾。太陰虛寒大便溏,肝臟因此遭了殃,乙肝病毒逞威風,附子乾薑作文章。少陰陽虛溲清頻,精微下瀉眸不潤,頭昏腰痛也是因,回陽救逆四逆湯。白血病是陰寒邪,寒徹骨髓白C增,西醫只知殺白C,徒將陽氣殺戮盡。此病中醫少陰病,太少兩感麻附辛,少陰虛寒四逆湯,簡便廉驗神功顯。艾滋病是陰陽離,西醫驗血便可知,常人驗血一條線,艾滋血液兩分離。陰平陽秘精神治,陰陽離絕精神絕,和合陰陽中醫藥,簡便廉驗最神奇。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7)---六經陰陽辯證2六經陰陽辯證陰陽辯證陽證畏熱,飲冷喜冷飲,有光澤,好動,喜暗(背向陽光),多言,面赤,大便乾結(口渴飲冷),大便稀溏(肛門灼熱、飲冷), 目光明亮有神,晝重夜輕。咳嗽無痰津液虧。陰證惡寒喜熱,飲熱,喜靜懶動,喜明惡暗(面向陽光),無光澤,懶言,面青灰黯無光澤,面色蒼白,口不渴,口渴不欲飲,口渴喜熱飲;大便瀉下(口不渴或飲熱), 大便秘結(口不渴,口渴飲熱,腹不脹), 目光暗淡無神,夜重晝輕。咳嗽有痰。六經辯證太陽病太陽傷寒無汗(傷寒);傷寒無涕,脈浮緊(傷寒), 惡寒(傷寒,發熱重,傷寒郁而後熱),手足微冷(傷寒),體痛(傷寒)。方宜麻黃湯;發熱輕惡寒重(太陽傷寒、少陰虛寒),處方麻黃附子細辛湯。發熱輕惡寒重、咳嗽體痛,食不下(太陽傷寒、少陰虛寒,太陰寒濕)。太陽傷風自汗惡風(傷風營衛虛),鼻涕(有則傷風,氣不攝津),脈浮緩(傷風),惡風(傷風),手足皆溫(傷風),形腫(傷風)。處方桂枝湯類;惡風、大汗淋漓方用桂枝加附子湯。陽明病脈洪大而長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陽明熱證),處方白虎湯;。胃脘痛(暴飲暴食後食不下,食積,貪涼飲冷生薑紅糖湯,重者附子理中湯,)。小便黃赤,大便灼熱稀溏,口渴飲冷,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湯主之。飲食生冷則直中陽明,法宜溫中散寒,理中湯或者生薑紅糖湯調理。日晡潮熱,手足汗多,腹中鞕滿脹痛拒按,大便秘結,腹中轉矢氣,煩躁,口渴飲冷,甚則神昏譫語,狂亂,不寐,舌苔黃厚燥或苔焦黑燥裂,舌邊尖有芒刺,脈沉遲實有力或滑數脈。治宜通便泄熱、急下存陰。方用大承氣湯或用增液承氣湯。暴飲暴食,食積陽明腑氣不痛,或積而疼痛,或郁而發熱,其熱與太陽病發熱不同,太陽病發熱往往兼有體痛,而食積發熱 是腹痛伴有發熱,或者貪涼飲冷,寒滯中焦脾胃(戊己土),腹中冷痛喜按壓。治療方法:通用方:陳皮、生山楂、神曲、麥芽、生薑各30克燒水喝,可加適量紅糖。分治法:肉食積滯,山楂陳皮革30克燒水喝;米面積滯,神曲、麥芽、生薑各30克燒水喝;魚蝦蟹子紫蘇、山楂、陳皮各30克燒水喝;乳食積滯可用乳酸菌奶口服。貪涼飲冷引起的腹痛可用生薑紅糖湯食療。清淡素食是健康之本,上方是為不知道素食利益的人權益設計,動物食品是在為細菌、病毒提供營養。少陽病主證: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喜嘔、轉側困難。1: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喜嘔、轉側困難,舌苔白潤而兼黃膩。口渴,喜冷飲、便秘、往來寒熱,發熱重惡寒輕處方小柴胡湯。2: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喜嘔、轉側困難,喜熱飲、畏寒、手足逆冷柴胡桂枝幹薑湯。3:口苦咽干、舌苔潤膩之中兼有干黃,大便秘結,轉側不利,大柴胡湯主之。太陰病惡寒;脈浮而緩(太陰傷風),手足自溫者(太陰病),處方桂枝湯;腹瀉、口不渴、(太陰虛寒)理中湯;腹瀉、渴喜熱飲(太陰寒濕精虧),處方四逆湯加生曬參;腹瀉、腹痛喜按壓,處方理中湯加黃芪;便秘、腹不 脹、不欲食(陰結便秘),處方麻黃附子細辛湯配合四逆湯; 治太陰病,腹瀉,腹痛,腹滿而吐,食不下,脈沉而微,四逆湯主之(附子三錢 乾薑 炙甘草各二錢)。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口不渴(少陰寒化),四逆湯。口渴飲熱(精虧),四逆加生曬參湯。脈微數,煩躁,喜冷飲(少陰熱化),黃連阿膠湯。厥陰病口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飢而不欲食(厥陰陰虧),處方一貫煎去川楝子;面目虛浮而紅煩躁,少腹冷痛喜熱、喜按壓、腹瀉久痢(厥陰陰陽兩虛,寒熱錯雜,烏梅湯主之);胸中煩躁或痛,喜熱惡寒,時自汗出,口渴飲熱(厥陰傷風,桂枝湯主之)。面青肢冷(手足冰涼),少腹冷痛,男子囊縮,女子帶下味腥或兼臭、陰冷(厥陰陽虛,當歸四逆湯主之);巔頂痛,吐涎沫(厥陰頭痛,太陰寒濕,吳茱萸湯主之)。四肢逆冷,口渴飲冷,大便稀溏肛門灼熱,白頭翁湯。三陰合病頭昏、乏力、心慌、氣短、畏寒、牙齦出血,嗜睡、喜溫惡寒、喜熱飲,自汗,腰痠,胃脹滿喜按壓,帶下清稀味腥、陰冷濕潮(厥陰寒證,少陰虛寒,太陰寒濕),當歸四逆理中湯加味主之。31:當歸6桂枝15党參10生白朮10生白芍6生甘草15生薑3片乾薑15通草7大棗3枚川附子15六付水煎服分二次早6時晚6時各一次。2:當歸6桂枝6党參7生白朮7生白芍6生甘草8生薑3片乾薑7通草7大棗3枚桑椹子7菟絲子7枸杞子7細辛2六付水煎服分三次服用六經傳變口訣太陽傷寒少陰病,太陽傷風太陰病,少陽傷風厥陰病,陽明津虧太陰虛,陽明寒濕太陰病(濕困);風中厥陰少陽病,身體轉側不流利,小柴胡湯合病情。寒中太陰陽明病。辨證規則辨證就分陰和陽,六經所屬仔細詳。督脈病變找太陽,脊背病變在其疆;任脈病變太陰傷,胸腹正中仔細詳。側身病變究少陽,厥陰想逃也別想。陽明病變在前身,面部胸腹要遭殃。背心寒涼少陰病,心中陽氣必虧傷,臍中冷痛掣及背,少陰虛寒莫商量,寒邪直中陽明胃,腹中冷痛喜熱湯。新病久病暴病新病責太陽,傷寒傷風是其詳。久病太陰寒濕困,精微物質不歸藏,少陰虛寒難氣化,厥陰肝血失溫煦,心煩失眠手足涼。太陽不開氣不升,陽明不合氣不降。中土就是脾和胃,精微化生時時忙,心腎氣交氣血活,肝血上升膽汁降,太陽小腸生熱量,敷布太陽化寒水。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8)---生命之源--水 天地氤氳 ,萬物化生,水為生命之源,得陽化氣,此陽在天為太陽之能量,得陽之水為陽水,在山之陽(南)坡,可以補氣,在人為先天父母之元陽,凡是不見陽光的水(山的陰坡及地下)均為陰水,高山之水為活水,凈(清)水,平原之水為濁水。陽水補氣,陰水補陰。清水生人,濁水殺人。水從山中出則為活水,出於陽坡則為陽水,出於陰坡則為陰水。中國東北群山綿延,陽水陰水水量充足,水質清醇香洌,常飲此水,所以面色紅潤,紅里透白,白凈如膏脂,尤其東北的女孩更顯得美麗過人,水土使然。 當今之人,喜歡大城市,人煙密布的地方,結果不得不喝自來水,自來水是陽水,是濁水,濁水殺人,所以百病叢生。古人煎藥要求用井泉水,就是要用陰水來補人體的陰精。現在的中藥辯證再準確也達不到古代的效果的原因就是因為水是死水,葯被「現代文明」污染。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9)---十二經絡與六經 十二經絡與六經 人身五臟六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里,經絡為表,經絡內聯臟腑外聯肌表。在表手足各有六經,為十二經。以十二經分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里。以十二經分手足,則足經之脈長而且遠,自上及下,遍及四體,故可以察周身之病,手經短而且近,皆出入於足經之間。 故診外感者,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然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三陰為里。 而三陽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宜開,開則陽氣敷布周身,以其脈行於背,背為五臟六腑之精氣輸注於背部的連線,背為陽,主表也;陽明為陽中之里宜合,以其脈行於腹,腹為陰,主里也,少陽為樞,轉樞經氣由陽明到太陽,半表半里,以其脈行於側,三陽傳遍,漸入三陰也。 故欲察表證,當分足三陽經,而又以太陽一經,包覆肩背周身,內連臟腑背俞,為諸陽主氣,獨四通八達之通衢,風寒傷之,先犯此經。足三陽由足入腹,太陽在肌表之間,而三陰主里,風寒自外入者,未有不由陽虛而入陰經也。若徑入三陰,即為直中,必連臟矣,故陰經無獨見之表證。寒邪在表,必身熱無汗,以邪閉皮毛也,此為太陽傷寒。寒邪客於經絡,必身體痛,或拘急酸痛,以邪氣外束,營血不能流利也。 寒邪在表而頭痛有四:足太陽經脈上循頭頂,故頭連腦而痛,陽明經脈上循頭面,故頭連額而痛,少陽經脈上循髮際,故頭角作痛,厥陰經脈上巔頂,故頭頂作痛。惟太陰、少陰無多內傷頭痛;腎虛頭痛屬少陰,痰厥頭痛屬太陰也。寒邪在表,陽氣不伸,故令惡寒,此傷寒惡寒,如傷食惡食也。 邪氣在表,脈必浮而緊,以營氣為邪拘束,不能和緩舒徐也。太陽經起目內眥上巔頂,下項項脊,抵腰膝。外邪干之,必發熱而頭項強痛、腰脊強,或膝脛痛也。陽明經起目上下綱,循面挾鼻,行胸腹。故邪在陽明,必發熱、頭痛、鼻干、不得眠也。 少陽為半表半里之經,繞耳前後,循肩下脅肋。故邪在少陽,必寒熱往來、耳聾、口苦、胸脅痛而嘔。 以上皆三陽表證,不可攻里。或表,或微解,或溫散,或涼散,或和解,或溫中托里,而為不散之散,或補陰助陰,而為雲蒸雨化之散。 風寒在表,脈必浮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開太陽(發其汗也)。風為陽,衛亦為陽,寒為陰,營亦為陰,陽邪傷衛,陰邪傷營,各從其類也。衛得風則熱,營得寒則痛,營衛俱病,故骨節煩疼也。 三陰病色脈 若飲冷內傷,雖先塤胃,察色脈可知病在何經,若面青黑,脈浮沉不一,弦而弱者,傷在厥陰也,若而紅赤,脈浮沈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也;若而黃潔,脈浮沈不一,緩而遲者,傷在太陰也。傷在厥陰。 若面青或黑,或青黑,俱見脈浮沉不一,弦而弱,傷在厥陰肝之經也,宜當歸四逆湯 若其人病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湯納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傷在少陰 若面紅或赤,或紅赤俱見,脈浮沉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腎之經一也。傷在太陰 若面黃或潔,或黃潔俱見,脈浮沉不一,緩面遲者,傷在太陰,脾之經也。理中丸主之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10)---火論 混沌初開,水火併列,水火合之為氣,氣有餘便是火,不足便是水。人類的文明從使用火而逐漸鼎盛,同時也是因為火的泛濫而墮落。火煉水成汽,蒸汽機因此而發明,蒸汽推動渦輪運轉成了原始火車的動力。 火的使用,出現了冶金術,器因火成。冶金術的升級出現了鑽探,石油的發現,給燃油機械提供了能源。石油也是水,是含能之「水」。太陽是火,是遠火,遠火把地球上的植物轉化成能量儲存到根部和種子之內,經人體的先天能量(脾、胃、肝、腎、膽中的陽氣)轉化成後天的精微物質儲存到血脈中來滋養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四肢百骸。 陽氣是火的表現形式,陰不足則火有餘,而成實火,口渴飲冷,大便乾結,此時應該滋陰降火;陽不足則陰有餘,陽被逼出體外,出現虛浮而紅的面色,此時應該回陽。大便乾結卻喜飲溫熱是陰不足還是陽不足呢?飲水量正常,偶爾口渴---------精不足,陽也虛。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11)---水谷精微與濕痰飲五穀入口,牙齒咀嚼、唾液(來自脾腎)攪拌,然後送胃中琢磨成食糜,此時食糜為酸性,然後經過胃蠕動把食糜送入十二指腸,經食糜的刺激膽囊和胰腺同時分泌膽汁和胰液,這兩種分泌液都是鹼性,酸性食糜在十二指腸混合短暫停留然後進入小腸,在此產生酸鹼中和反應,並釋放熱量,古人很聰明就把小腸叫做手太陽小腸,意思是說人體的後天能量來源於此,這些熱量把食物的精微(津、液、精)經小腸絨毛膜送入靜脈循環,然後經門靜脈進入肝臟,在肝臟中清升進入肝靜脈(女性哺乳期這些精微直接進入乳腺,成為母乳),並經靜脈輸入心臟,經肺循環與宇宙中的大氣交換能量變成赤色的血液(氣血合一)然後進入心臟,在女性下行即為月經,濁者經肝內的小管匯合成肝總管,然後入膽囊,這就是膽汁。飲食物經小腸消化吸收後把糟粕送入大腸,然後再在大腸內充分吸收津液在送入血液循環,然後成為糞便排出體外。由此可以看出後天的精是飲食物經脾胃轉化而成,先天的精需要後天水谷化生的精微來充養,也經腸胃直接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當先天的精被耗傷(食飲無節,起居無常,以妄為常,醉以入房,虛邪賊風避之無時)後陽氣也被損傷,陽虛因此而成,體液(濕)無陽之溫煦而成濕、飲,飲凝成痰,痰趁臟腑之虛而入,痰阻血行,百病叢生。

上列血液循環圖,紅色的是動脈血,紫藍色的是靜脈血。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12)---澄空家傳中醫「氣化論」、「識證論」、「治療論」、「百病概論」人身水火一團氣,內營臟腑外衛體,通達九竅溫肢體,奈何世人不自知,貪涼飲冷損元氣。一日二日無大礙,久而久之氣息低,寒涼上干太陰肺,咳嗽呼吸不流利,下干太陰脾失運,清濁不分飧泄起,脾陽損傷大便溏,肝臟因此要遭殃,精微不攝要硬化,胃腸寒熱粘膜傷,久而久之要潰瘍。清竅不營多病變,目失光明耳失聰。遠離五穀食魚肉,罪孽深重日日積,脂垢堵塞清竅道,不遂肢體蹣跚起,更有青年貪淫慾,少陰虛寒精髓虛,脾陽郁陷精微泄,消渴之病要發作,精傷百病因而起。內傷之後要外感,百病皆因風而起,六經病證內經有,傷寒雜病論仔細。七情傷人氣紊亂,情病還需情來醫。自然六氣來養人,太過不及成淫理。澄空中醫從氣論,百病心中了了的。用藥就分陰和陽,識證也不陰陽離,陰陽辯證仔細詳,次分六經與腑臟,以證類病無處藏,陰陽體質是根本,疾病是標記心上,顛倒陰陽禍患藏,陰證就用溫熱葯,陽證苦甘寒藥商,陰陽錯雜寒熱葯,濕盛還需熱葯上。先天立極是水火,水火既濟無沉痾。水火既濟氣化成,天天夜裡香甜夢,火水未濟要失眠,神魂顛倒不堪言。易經經傳傳陰陽,一陰一陽書中藏,萬病不離陰和陽,離開陰陽無文章。聖賢真傳一句話,愚者萬卷藏書箱。不明陰陽莫談醫,誤人害命應要知。人若識得此種妙,貴軀豈用托庸醫?

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13)---六經--太陽太陽為諸陽之會,五臟六腑輸注於背部的經氣(經氣的會聚點就是背俞穴)的連線就是脊柱兩側的太陽經脈。六氣傷人先走太陽,趁何臟之虛而入,這叫直中。太陽包括手太陽小腸(相火,後天能量的來源)、足太陽膀胱(寒水)。太陽經氣升則為氣,布散體外,衛外而固表,降則為水滲入膀胱排出體外。升降正常則肌膚潤澤細膩光滑。寒傷太陽毛竅閉塞,氣足者汗出病已,氣虧者趁虛而病。寒傷營中之氣,氣傷則寒生;風傷衛氣,營氣以此而傷,營氣虧虛,津液不得固攝故汗出自汗。

遠古時的大氣只是六氣(太陽寒水,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陰濕土,少陰君火,厥陰風木),而今「文明」高速發展大氣中的毒氣日漸增多,六氣被污染,傷人更重,所以當今疑難病及急劇增多。因此研究古人的學說要結合現代社會的實際情況,要學會變通。

太陽經脈把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以及其經脈絡脈和所屬絡臟腑經筋、皮部等聯繫到一起。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14)---格物致知--說歸藏 陽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理論來自自然,觀察自然現象格物致知就可依此類推明白其它道理。夏天井水是涼的,為什麼?陽氣(熱氣)升達於地面,冬天井水,池塘水是熱的,陽氣歸藏使然。人體與天地相應,同樣有這個規律。學習中醫並不難(系列15)--傷寒真義學習中醫要觀察自然現象,因為中醫理論來自自然,臨床療效來自實踐。要學習古人的經驗,明清以前的醫家不務浮華,實實在在,漢朝以前有經方十三家,《傷寒雜病論》博採眾家之方,以證的形式涵蓋臨床的各個學科,是理法方葯的經典,方劑之鼻祖。

因此,學習中醫就要先學經方,經方是古人徹曉人體與自然的關係後創立的萬世不移之理法方葯,每味葯的配伍及其劑量都有深刻的含義,不容隨便更改。

陰陽是中醫的根本,內經說「謹熟陰陽,勿與眾謀」,還說水為陰火為陽,水火交而氣化成。整個一部《傷寒雜病論》就是講了兩個字「氣化」,六氣之中寒氣傷人最重,故置篇首,並以傷寒冠名,實際上傷寒的廣意就是傷於六氣之後氣機升降出入失常(也就是陽氣的歸藏)而出現的各種病變。

整個人體是一部永動的蒸汽機,無論水火出現盈虧「汽化「就會停止,因此治病要先明陰陽。最佳的疾病分類就是六經,因為只有六經才能涵蓋臟腑氣血津液等等全部。六經明,陰陽分,恬淡自如養性命, 百病難入侵 。

中醫須知

我們人生活在宇宙當中,其生命過程就是「靈體」藉助於父母從天地獲得的真氣而付諸形體,這個形體的整個生命過程就是一個人在某一時段的某個空間的生活過程。靈體生生世世不知道到底過了多少世,每一次生命都會留下兩種物質,這兩種物質永遠不滅,也就是德和業,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德者失也,向外,利人而不求回報,其表現的形式是光,是能量,是健康,是陽氣足。業者善惡之舉,利人而不欲人知曰善(面色紅潤,和氣一團),損人曰惡(面目猙獰,一臉橫肉,不得善終)。惡屬陰(五色晦暗),屬於疾病,積惡則病生。古人謂:「積善人家有餘慶,積不善人家有餘殃」。善惡之業有往昔與今生之別,業報有遲速之分,速在自身,遲在子孫與來生。

疾病根源治病求本,本於陰陽,陰為形體,精血津液賦予有形,陰為過去,已經發生,善惡有別,如影隨形,陽化氣,向外,為功能,利眾生,陰為向內,自私自利,疾病成。一 形體病飲食勞倦傷其五內,六氣太過不及(六淫)傷其外,不明陰陽誤為葯傷,凡屬於形體所傷皆屬於形病。可用中藥、針、灸、按、摩、蹺、導引等種種天然療法治療。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才是根本調養法。二 心性(念)病人生自有天性,秉氣自有七情,情志不和,喜怒哀樂導致氣血逆亂:怒則氣升,喜則氣散,悲則氣消,思則氣結,恐則氣下。性指秉性,王善人所謂怒、恨、怨、惱、煩是也。怒傷肝,恨傷心,怨傷脾,惱傷肺,煩傷腎。秉性一動,必然五臟受傷。心性念病要摒除人之秉性,恢復其本性,也就是如來之性,戒掉貪(自私)嗔(生氣)痴(執著)慢(輕慢他人),回歸慈悲心(不殺生、不吃動物肉),不佔別人的便宜(包括不偷盜),樹立正確婚姻關係(不亂搞男女關係,也叫不邪淫,一夫一妻,孝養父母,教育子女,和諧社會),不妄語(不說假話),不兩舌(搬弄是非),不綺(qi)語(花言巧語),不惡語傷人(罵人、誹謗人)。因此而入般若(智慧)之門,徹曉宇宙造化之理,不受秉性制約。三 業報果病分業病與果報。業病為惡業(身口意業)感召,有宿業,有現業,果報未到可行善積德補過,修行懺悔消業,業力退卻,諸病自消,醫藥罔效。宿世(往昔生中)惡業機緣成熟,為自作自受,只要不怨天尤人,自行懺悔可以減業,難以消除,業盡病脫。慈悲心現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寶,放生吃素是利益眾生的首要方法,是迅速積累功德的方法。往昔生中的殺業要及時放生才能解決。中醫所治病源形病總論飲食勞倦傷其五內,六氣太過不及(六淫)傷其外,不明陰陽誤為葯傷,凡屬於形體所傷皆屬於形病。可用中藥、針、灸、按、摩、蹺、導引等種種天然療法治療。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才是根本調養法。分論 人生宇宙之中,要得到太陽的沐浴,地球上的五穀草木因太陽的相對移動而有生長壯老已,以太陽的移動而成四時(季),八節,二十四氣,總之為六氣,人體為適應六氣的變化而有六臟(五臟加心包絡),六腑,十二經絡(手足太陰、陽明,少陰、太陽、厥陰)。

先天(在母腹之中靠的是心腎,也就是少陰)、後天(出生後靠的是脾胃肺,也就是太陰、陽明)要分清,五臟六腑要分明。五行其實叫六行才準確,因為氣的運行有升降浮沉的規律,主氣共有六氣,厥陰風木溫(升)、少陰君火熱(浮)、少陽相火(浮)、太陰濕土(降)、陽明燥金(降),太陽寒水(沉)。

明白了六氣的升降浮沉之理,就會隨時(運用五運六氣預測天使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以制定適當的治療預防、方案)運用中藥、食品所得的六氣來治療疾病。


推薦閱讀:

這些單品是時尚絕緣體,強烈不建議你擁有
親子 | 一位教育局長給家長的三條建議,中肯而實用
最全面的理財小建議,靠自己也能輕鬆理財
家庭和睦,再窮也能發家:再忙都要看幾遍「建議一直收藏」
揭示防癌抗癌的12個建議

TAG:中醫 | 建議 | 背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