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遠的青年」

「永遠的青年」施小煒《 人民日報 》( 2010年09月14日 20 版)

《1Q84》:村上春樹著,施小煒譯;南海出版社出版。《到死都是18歲》本是一首歌,村上春樹把這句話寫在了自行車車身上。那是一輛松下牌鈦合金競技用高級賽車,他騎著這輛愛車參加過多次鐵人三項賽。這種賽事,參加者須在海里游3.9公里,再騎180.2公里自行車,最後還得跑個馬拉松,42.195公里。無須親身體驗,只消看一眼這三個數字,便可想像出這種運動的苛酷。相比之下,連令人聞而生畏的馬拉松,都像是小菜一碟。春樹,果然堪稱鐵人。1949年出生的春樹自稱「長距離跑者」——在剖析自己作為小說家的特質時,他搬出來的每每也是這個詞兒。從1982年秋天開始練跑,迄今已經連續跑了29個春秋,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正式的全程馬拉松賽,到後來夏天還去賽鐵人三項。如今他已經年屆六十有一,仍然每天必定要花上一個小時用於跑步或者游泳,因此就在不久之前,即2010年5月12日,他在回答採訪時還宣稱:我的一天只有23個小時。61歲,即便在長壽之國日本,大約也夠資格做個老人了,然而瞧瞧人家春樹那做派、那心態!便真是18歲的棒小伙,怕也並非人人都能夠像他那樣呢。春樹,簡直就是個「永遠的青年」。春樹差不多全部的小說,主人公好像都是青年。換言之,即春樹寫小說似乎未能做到「與齡俱進」。主人公並沒有跟作者一起漸入老境,而是青春永駐,永遠定格在了青澀然而正因為如此卻是最美好的年代。這樣的設定看來頗為討巧,能為小說贏得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年華正好的年輕人也許能從中讀取同齡人的共鳴,而青春已逝的中老年則可以從中看到難忘的記憶。誰人不鍾愛青春呢!甭管那青春是現在進行時還是過去完成時。毋庸置疑,《1Q84》是向喬治·奧威爾的《1984》「致敬」的作品,正像諸多評家業已指出的那樣。然而必須注意的是,致敬並非摹效。在思想上自不待言,《1Q84》承繼了奧威爾的批判精神,但在藝術手法上卻反《1984》之道而行,顯示著迥異的特徵。1984年對於生活在1948年的奧威爾而言,乃是未知的將來,而在2009年的村上春樹來說,卻是曾經的親歷。兩位小說家,一個憑藉敏銳的知性深邃的洞察,批判地寫出一本近未來寓言小說,表達了對人類命運的憂慮;另一個則以同樣的敏銳與深邃,用小說家的方法回顧並剖析人類社會在「近過去」的歷程,寓言性地完成了一部批判小說。兩者的共通之處便在於對「人」的深切關愛,以及基於這關愛的批判精神;其不同之處恐怕除卻源自作為小說家的資質差異之外,作家所處的歷史時代差異,和伴隨著這種時代差異的人類認識水平的提升,大概也是重要原因。通讀一遍便可知曉,奧威爾的《1984》是一部「思想」痕迹極重的思想小說。而與之相對,同為思想小說,春樹的《1Q84》種種娛樂性要素差不多無所不包,卻唯獨幾乎不留「思想」的痕迹。這是我稱之為「反《1984》小說」的最大理由,而這,恐怕也是它廣受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喜愛的理由之一。
推薦閱讀:

「邊際」青年如何「門當戶對」?
大齡男青年相親記:剩女為啥都那麼幼稚?!
王丁楠:埃及革命青年 錯失的不只是機遇
<紅樓夢》對當代青年的意義
五四青年,助我中華

TAG: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