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入門
2011-12-19 15:55:56|分類: 體育 |字型大小訂閱
(本文為答覆網友「反應堆」等人的問題而作。)<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先說一下練習舉重所需要的條件:
1.你要有一個舉重台。如果還有一副舉重杠鈴,那就更好了。
我估計很多舉重愛好者和我一樣,沒有舉重台。但憑著不服輸的勁頭,因陋就簡,也要堅持訓練。每當我完成一次抓舉或挺舉,要先把杠鈴放到肩前,再放回地面。如果杠鈴重量較大,做第二個動作時,腰椎就像被電擊一樣。長此以往,弊大於利。
有人會說:「肌肉在還原過程中的力量,不是大於發力(縮短)過程中的力量嗎?你既然能完成翻站動作(使杠鈴由地面到達肩前),當然也能完成它的還原過程(使杠鈴由肩前回到地面)了。」
「肌肉在還原過程中的力量,大於發力(縮短)過程中的力量」這個論斷,有一個前提條件:這個力量訓練動作的還原和發力過程,必須是相同的。
像彎舉、深蹲等動作,它的還原和發力過程是相同的。
像硬拉、翻站等動作,還原和發力過程是不同的。
下面以硬拉為例進行分析:
在硬拉的起始動作中,鈴桿緊貼脛骨,膝部處於鈴桿前方。上拉時,伸髖、伸膝,膝關節由曲變直,膝部後移,為鈴桿上移創造了空間。
在杠鈴下落時,屈髖、屈膝,膝部前移。如果杠鈴筆直下落,正好砸到大腿下部。因此,杠鈴下落時與上移時相比,髖部的前後移動(杠鈴上移時,髖前移;杠鈴下落時,髖後移)幅度會變小。這就使得杠鈴相對於雙腳處於更靠前的位置,從而順利躲開膝部,落到地面。
在地面上,鈴桿處於膝部稍偏前方,而不是像起始動作中那樣緊貼脛骨。
因此,硬拉的還原和發力過程是不同的。硬拉的還原動作不像發力動作,反倒像體前屈和下蹲式硬拉動作。
也因此,在硬拉的還原動作中,壓力更多地轉移到了腰椎。
所以,如果你是力量舉、舉重、壯漢運動愛好者,或者雖然你是健美愛好者、但你也想提高力量,或者雖然你是健美愛好者、但你也喜歡練習大重量硬拉,要注意兩點:
A. 杠鈴下落的速度快一點,避免退讓性還原,不要完全讓杠鈴有控制地下落。
B. 完成一次硬拉動作以後,把杠鈴放回地面,鬆手,重新站位、握桿,使鈴桿緊貼脛骨。
翻站動作比硬拉更加複雜,在還原動作中,腰椎受到的壓力更大。這就是需要用舉重台的原因。
2.你要有充足的時間。
如果你決定練習舉重,每天都要花一點時間練習舉重技術,以及進行相關的力量與體能訓練,至少30-60分鐘。如果沒有這麼多時間,你可以換一個愛好,比如力量舉。當然,這指的是瞎玩。如果你想在力量舉比賽上取得好成績,同樣要每天堅持訓練。
像我的訓練時間就不夠充足,工作閑的時候尚可,工作忙的時候就顧不上訓練了。因此進步緩慢,有時還要倒退。比如我現在做一組5次下蹲翻,可能只有兩次動作是標準的,另外3次都不夠標準。
如果你是一位力量項目愛好者,對舉重有興趣,又沒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練習力量抓舉和高翻。
如果你具備以上條件,繼續讀下去。
抓舉的頂點動作是這樣的:
稍微屈髖,上體前傾,杠鈴處於頭部後方。雙手間距為直立、手臂自然下垂時指尖與對側肩部外緣的距離。手臂後傾。肩胛骨縮回、下壓、後傾。胸椎超伸展。腰椎保持平直。
挺舉的頂點動作與此相似,只不過雙手間距比較小,因此難度更大。有些舉重選手會在完成翻站動作以後加大握距,這有鑽規則的空子的嫌疑,因此我不推薦。
如果讓一個普通人用木棍做這個動作,他也完不成。他一定會出現兩個錯誤:
1.腰椎超伸展。
2.杠鈴(木棍)處於頭部前方。
下面分析一下為什麼抓舉的頂點動作必須是那樣的。
1.稍微屈髖,上體前傾。腰椎保持平直。
這是為了讓腰椎保持穩固。
此時腰椎要保持穩固,需要兩個條件:A.腰椎伸肌(豎脊肌)收縮。B.骨盆與腰椎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腰椎伸肌收縮是為了避免腰椎彎曲。
骨盆如果相對於腰椎前傾了,腰椎就會超伸展。
要讓骨盆保持穩固,你必須讓腹肌下部收縮,想著讓骨盆後傾。
如果骨盆真的後傾了,腰椎就會彎曲。因此,要想著讓骨盆後傾,你必須屈髖,讓骨盆、腰椎乃至整個上體前傾,同時使骨盆與腰椎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2.杠鈴處於頭部後方。
在上體前傾的狀態下,要讓杠鈴保持正對重心,那杠鈴一定會處於頭部後方。
3.寬握距。
採用寬握距,手臂更容易後傾。
4.肩胛骨保持縮回、下壓。
這是為了縮短力臂。
5.肩胛骨後傾。
這是為了讓手臂後傾。
6.胸椎超伸展。
這是因為:首先,胸椎屈時,肩胛骨無法後傾。其次,胸椎超伸展,會使杠鈴處於更靠後的位置。
針對第二個原因,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能讓胸椎保持平直,讓腰椎超伸展?」
這是因為:
A.在腰椎超伸展狀態下,在核心區域,主要用力的是髖部屈肌。
髖部屈肌的上部附著在腰椎上,它們的收縮會向前拉動腰椎,使腰椎超伸展。同時,腰椎伸肌的收縮也會使腰椎進一步超伸展。腰椎無限制超伸展,會擠壓椎骨後端和椎間盤,導致受傷。
B.腰椎超伸展時,力臂長,腰椎受到的壓力大。胸椎超伸展時,力臂短,胸椎受到的壓力小。
胸椎超伸展有一定的害處,這樣會壓迫心肺,讓你感覺不舒服。但由於胸椎前方有胸廓(胸骨和肋骨)的存在,穩定性有一定的保障,害處不像腰椎超伸展那麼大。
為了做出這樣的抓舉與挺舉頂點動作,你需要進行以下訓練:
1.腰椎穩定性訓練。
首先,練習核心穩定性動作,以全身動作為主,比如奧林匹克深蹲、傳統硬拉、俯卧撐等。
然後,了解如何利用下腹部控制骨盆、腰椎的狀態,練習垂死之蟲(做法見前文《明智的核心訓練》)。
接下來,練習啞鈴肩上推舉。當然,必須是站姿動作,坐姿動作無助於你掌握抓舉和挺舉的頂點動作。注意稍微屈髖,上體前傾,腰椎保持穩固。熟練以後,練習杠鈴借力推舉和深蹲推舉。
2.肩胛骨穩定性與肩關節(盂肱關節)靈活性訓練。
肩關節(盂肱關節)靈活性訓練包括松肩(做法見前文《深蹲》)和倚牆滑動(做法見前文《優先發展斜方肌下部》)等。
肩胛骨穩定性訓練動作,包括倚牆滑動、俯身側平舉、Y、T、W、L(做法見前文《基於關節的訓練》)、過頂肩外旋(做法見前文《(給游泳者)平衡肩胛:3種肩部矯正訓練》)等。
接下來,把這兩種技能結合起來,加入常規力量訓練動作,練習啞鈴肩上推舉、杠鈴借力推舉、杠鈴深蹲推舉、T杠下拉、引體向上。注意使肩胛骨保持縮回、下壓,把這些動作變成接近純粹的肩胛骨上旋、下旋動作。
在啞鈴肩上推舉訓練中,先採用對握,這樣可供肩胛骨活動的空間更大。熟練以後,採用正握。
3.胸椎靈活性訓練。
胸椎靈活性訓練動作包括泡沫軸仰卧胸椎伸展(做法見前文《基於關節的訓練》)、跪姿胸椎伸展與轉動、側卧胸椎轉動、狂貓(做法見前文《針對硬拉的上背部訓練》)等。
接下來,把這種技能用於常規力量訓練動作,練習Pendlay划船(做法見前文《Pendlay划船》)等。
有網友說:「應該避免提高胸椎靈活性,因為胸椎和胸廓是為了保護心、肺等重要臟器而存在的。」這話說對了一半。每次練習胸椎靈活性動作,我都會感覺不舒服。但你要想做出正確的抓舉、挺舉、硬拉、引體向上等動作,必須提高胸椎靈活性。
現在,你已經掌握了抓舉和挺舉的頂點動作。為鞏固這個動作,同時為了學習抓舉的二次起立動作和挺舉的三次起立動作,可以練習過頂深蹲。
但是,你還沒有學習抓舉和挺舉動作,你只是通過借力推舉動作掌握了抓舉和挺舉的頂點動作。
為了學習抓舉和挺舉動作,你要先學習翻站動作。
先讀一下前文《完美翻站12步》。再聽我做一些補充:
1. 為了讓翻站和抓舉的上拉動作更有力,你需要採用與髖部同寬的站位。這樣的站位有一個專門的說法:堆疊。採用堆疊動作時,力可以由地面沿直線向上傳導。
但是,為了在抓舉和下蹲翻動作中下蹲到最低點,你需要加寬站位。
因此,在下蹲翻和抓舉的跳躍、上拉過程中,你需要在空中調整站位,加大站位寬度。尤其是抓舉,很多舉重選手習慣在落地後做出超寬站位。
也有一部分舉重選手在抓舉站位時就採用寬站位,這樣接下來就無需在空中調整站位寬度,技術變簡單了,但這樣對完成上拉動作不利。
如果你在抓舉和挺舉時採用鴨掌站位,可以不必跳躍,不必在空中調整站位寬度。
2. 高翻動作有兩種常見錯誤:
A.做出類似借力彎舉和划船的動作。屈肘時,使前臂以肘關節為軸向前轉動。同時,將重物向著身體拉動,像划船那樣。這是為了充分利用背部力量。
正確做法是,屈肘時,雙肘張開。不要將重物向著身體拉動,杠鈴需要筆直上移。
B.將杠鈴拉得過高,等到杠鈴下落時,再以肩部接住杠鈴,再下蹲一點,作為緩衝。這也是不對的。
將杠鈴上拉到最高點時,杠鈴應該能剛好在肩前停住。
有人會問:「我一直採用你所說的這種錯誤動作,那又怎麼樣?只要我高翻的重量比你大,就說明我比你強。動作何必一定要那麼精確?」
這是為練習下蹲翻做準備。
有人做下蹲翻也和做高翻一樣,下蹲四分之一,用肩部托住落下的杠鈴,再下蹲到最低點。
這不叫下蹲翻。
試想,你既然已經把起立動作做完了,而且杠鈴已經落在了肩上,那何必再下蹲呢?下蹲豈不是多餘了?
在下蹲翻中,你必須每次都把杠鈴拉到同樣的高度,每次都下蹲到最低點,讓杠鈴剛好在肩上停住。
由於杠鈴移動的距離短,因此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這就是下蹲翻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把杠鈴拉得太高,它在下落時就會砸向你的肩部,而不是直接停在你的肩部,那你一定吃不消。
如果你每次將杠鈴拉起的高度不同,然後試圖隨時根據杠鈴高度來調整下蹲深度,讓杠鈴恰好在肩上停住,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你不是魔法師。
為了把杠鈴每次都拉到同樣的高度,你的動作必須有「準頭」。試想,如果總是把同樣的重量拉到同樣的高度,也許不難。如果每組加重,又要讓杠鈴每次都停在同樣的高度,那有多難?勢必每天都要堅持練習才行。
3. 為了加快下蹲速度,首先要練習加速下蹲的的印度深蹲,也就是跳一小步的印度深蹲(做法見前文《視頻:Furey;Beyond Spilts;赤手鬥士》中的「Furey實用格鬥體能:顛覆性的徒手訓練法1」)。體會快速下蹲的感覺。
接下來,練習反式深蹲(做法見前文《Thib的7個動作》),以體會下蹲時如何讓腘繩肌主動發揮屈膝功能。
4. 如何將杠鈴置於肩前。
首先要明確,杠鈴不是置於鎖骨上,而是置於肩前。
為了讓杠鈴停在肩前,你需要這樣做:
A. 肩部向內、向前移動,使雙肩靠近。
B. 聳肩。
C. 頭部水平後移。
徒手做這些動作,一點兒不難。但使用杠鈴時,很多人都做不到,原因是:
A.不知道有這些動作,以為只是把杠鈴放在鎖骨上。
B.膽子小,不敢用肩去承托杠鈴,總要利用雙手和手腕的力量。
我的建議是:
A.經常練習。
B.要勇敢。
C.杠鈴落在肩上時,鬆開幾根手指。哪怕只剩一根手撐接觸鈴桿,也夠用了。
5. 翻站的一個難點是:必須先跳躍,完全站直後再聳肩。
人們總是習慣於同時跳躍和聳肩,這會導致肩撞擊綜合征。
現在,你已經掌握了翻站動作。為了鞏固翻站動作的二次起立動作,可以練習前蹲。
上挺動作,最常見的是分腿挺,因為它的效率最高;技術最簡單的是下蹲挺。
抓舉、下蹲挺動作都與下蹲翻動作有一定的相似性,你只需要記住讓杠鈴保持沿直線移動就夠了。
很多歐洲舉重選手做的是力量抓舉、高翻和上挺動作,而不是標準的抓舉和挺舉。近幾年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選手這樣做了。這是因為:
1. 他們是練深蹲等基礎動作長大的。如果你總是練習大重量深蹲,你會控制一點下蹲速度,不敢快速下蹲。當你接觸舉重的快速下蹲動作時,會難以適應。
2. 他們的力量強,技術差,可能是在早期缺少舉重教練的指導。你很難自學標準的抓舉和挺舉動作。
如果你讀不懂本文,仍然決定自學舉重,可以使用木棍、空杠或不超過三四十公斤的重量練習(具體取決於你的力量有多強、技術有多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