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張鏡人治療慢性胃炎的體會與心得

[關鍵詞]慢性胃炎;名醫經驗;張鏡人

張鏡人教授是我國著名的中醫臨床家與理論家,學驗俱豐,用藥獨具匠心,臨床尤其擅長對慢性胃炎。筆者2001年開始通過對張老著作和醫案的研究與學習,心得頗多。後來筆者又根據張老的用藥特點自擬治療慢性胃炎一驗方,命名為「胃安湯」,臨床療效頗佳。下面就學習體會與臨床實踐的心得總結一下,與同道分享。

體會一. 張鏡人治療慢性胃炎的學術思想

1. 宏觀以辨證,微觀以借鑒

「宏觀以辨證,微觀以借鑒」是張教授開展臨床和科研工作的一貫主張。他老認為中醫更要善於吸取新的信息和知識,藉助於此,可以加深對「病」和「證」的認識。在臨床上,張老主張治療疾病應不受西醫病名的局限,重視傳統的中醫診法,以中醫的望、聞、問、切診斷方法,綜合分析,以達到宏觀辨證。對有諸內而未必表現於外、或隱匿的、或疑似的,跡象無法完全依靠宏觀辨證洞悉的,主張借鑒現代科學技術、儀器、檢測方法,以補充中醫四診之不足。

在診治慢性胃炎時,藉助胃鏡直觀及病理組織活檢的微觀所見,了解胃粘膜病變情況,指導辨證用藥,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如胃黏膜色澤發白,甚至蒼白、灰白,當為脾虛;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當為胃熱;黏膜下血管紋顯露,當為胃陰不足;黏膜顆粒樣增生,則為痰濁血瘀。將微觀所見參與中醫辨證之中,使中醫望診獲得延伸和發展。

2. 病起於肝膽,症見於脾胃

張老認為,慢性胃炎的病變部位在胃,但從中醫學的整體觀以及臟腑相關的生理、病理來看,與肝、膽、脾的關係尤為密切。胃為水谷之海,專司水谷升降、出入之職能。然肝主疏泄,肝氣條達,膽液暢泄則胃氣和順通降,有助行氣之受納運化。又脾胃互為表裡,以膜相連,相互協調,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輸布,營養全身,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從引起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分析,除飲食內傷、外邪侵襲等因素直接影響外,情志抑鬱、多思過勞、寒溫失當等,均會導致肝膽疏泄失司,氣鬱不達,橫逆犯胃。癥狀可以表現為胃痛、胃脹、噯氣、嘈雜、便溏、脈細、舌胖等。

臨床上,張老曾對12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癥狀進行過統計結果表明.胃脘痛者佔95%,胃痛伴灼熱者佔23%,脹滿著佔84%,噯氣者佔80%,口苦者佔55%。辨證分析,均屬肝膽鬱熱犯胃之證。進一步追溯病史,其中有31例曾患肝病,7例曾患膽道疾病。由此反映了肝膽病證與慢性胃炎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病理關係。慢性胃炎的病變在胃,然而中醫學的病機學說認為,局部的病灶往往是整體的生理功能有所障礙而投射的一個焦點,所以慢性胃炎應該說是「病起於肝膽,症見於脾胃。」

從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張老認為,慢性胃炎的癥候或偏重於肝(膽)胃失調,或偏重於脾胃不和,而肝胃失調者,脾胃必弱;脾胃不和者,肝氣容易郁滯,它們之間所產生連鎖的病理影響,這種病理影響,貫穿於慢性胃炎病變的全過程。

體會二. 張鏡人治療慢性胃炎的辯治思路

1 . 胃炎當從熱辨治

張老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慢性胃炎(尤其是淺表性胃炎)在發生髮展中,熱是不可忽視的發病重要因素。從病因來看,或平素嗜好煙酒,或恣食辛辣、厚味,濕熱內盛,或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滯血瘀,久郁化熱,內擾胃腑,遂導致胃黏膜的炎症。從胃炎的臨床癥狀來看,也以熱象表現居多,據122例慢性胃炎的癥狀分析,其中口苦者佔55%,泛酸者佔48%,伴燒灼感者佔28%,黃苔(薄黃苔、黃膩苔)者佔50%,舌紅者佔48%,這些資料驗證了慢性胃炎從熱辨治的理論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學的「熱證」並不能與現代醫學的「炎症」完全等同,熱證的形成是多種病理變化的反映,如體質因素、氣候變化、飲食嗜好、情志影響,或濕熱干擾、瘀熱交阻,治療時必須在運用清熱葯的同時,區別證情,辨證加減。

2. 重視調氣與活血

胃屬多氣多血之腑,氣之運轉,血之濡養是維護胃氣的基本條件。胃炎初起,往往病在氣分居多,若病情遷延日久,漸入血分,而致瘀阻胃絡,即「久病入絡」。調氣之意,即益氣、理氣、降氣,若氣虛者當益氣,若氣滯者當理氣,若氣逆者當降氣。活血之法,即化瘀通絡,血瘀者用之。

慢性淺表性胃炎多肝膽疏泄失司,橫逆侵脾犯胃,必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以致肝胃氣機壅塞,出現胃脘痞滿、隱痛,或引及兩脅,或攻撐作脹,脈弦。治以理氣之法,即疏泄肝膽、和胃運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多病程較長,中醫學認為「久病屬虛」,若病久脾胃氣虛,升降失調,生化無權,氣陰營血俱虛,則胃絡失養,每致胃黏膜腺體萎縮。臨床表現胃脘部隱痛、嘈雜,神疲乏力,形體瘦弱,舌質胖或邊有齒痕,脈細弱等一派中氣虛弱之症。當以益氣之法,即健脾益氣、養胃安中。此外,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久,往往損及胃絡,氣越虛則血越瘀,瘀阻之象較為常見。如見胃脘刺痛,或痛處固定不移,舌質紅,或紫暗,或舌邊有瘀點,或舌下靜脈曲張、增粗等;胃鏡下見胃黏膜蒼白,血管紋顯露,胃黏膜見顆粒樣增生等改變,呈痰瘀互結胃絡並化熱之象。法當化瘀通絡,佐以清熱,既可改善胃黏膜血供狀況,促進胃黏膜腺體恢復,又緩解臨床癥狀,所謂「瘀去則新生,血和則痛止」,此乃活血也。

但需指出,慢性胃炎在不同階段往往因其病機轉歸,逐步轉變演化而構成虛實錯雜的臨床表現。調氣活血法則貫穿於診治慢性胃炎的始終。

體會三. 張鏡人治療慢性胃炎的用藥原則與方法

張老根據胃的生理功能及臟腑之間的內在聯繫,認為中焦脾胃,互為表裡,脾氣宜升而胃氣宜降,脾喜溫燥而胃喜柔潤,相反相成,猶如稱物之「衡」』,在動態變化中,保持相對平衡,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平則不病,不平則病」』,不平之因,有虛實寒熱之別,氣血陰陽之異,故《溫病條辨·治病法論》中提出的「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則,此為治療慢性胃炎的準繩。治法眾多,貴平平衡,平則不病矣。張老主張治胃當責之於肝、膽及脾,欲調升降,先疏肝膽;欲和脾胃,需適潤燥;欲安胃氣,宜調氣血;欲助運化,寓補於通。中虛當益氣,中滿當理氣,絡瘀當活血,陰虧當養陰,熱盛當清熱,濕阻當化濕。臨床癥狀不一,病機變化多端,治療當執其要點,善於隨機應變,令胃氣通順為度。

1. 用藥原則。

「升降並調」原則:「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慢性胃炎臨床上常見胃氣上逆的噯氣嘔惡,泛吐酸水或苦水,以及脾氣不振的消瘦乏力、脘腹脹滿、便溏等症。肝氣鬱滯,脾胃升降失常,故需柴胡辛升以疏達肝膽之氣機,黃芩苦降而泄膽熱。

「潤燥相適」原則: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以熱證居多。但病必氣滯,若投一派寒涼及柔潤之劑,更礙脾胃氣機,胃脘痛將有增無減,用香蘇散合芍藥甘草湯,燥潤相配更適合脾胃之性。同時,甘草的甘平又可緩急止痛,胃脘痛當可緩解。

2. 治胃炎十法

2.1清熱和胃法 慢性胃炎臨床每多見中灼熱疼痛,口苦且干,嘈雜易飢,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乾結,舌紅苔黃等,胃鏡所見胃黏膜充血、水腫或糜爛。由於胃炎大多因恣食辛辣、鬱熱中阻、胃失和降所致。此當從『熱』論治,宜清熱和胃,如黃芩、連翹、鐵樹葉、芙蓉葉、知母、平地木、白花蛇舌草之屬,以清泄陽明,熱去則胃安也。其中鐵樹葉清熱止痛之功尤優,《本草綱目拾遺》稱

鐵樹葉「平肝,統治一切肝氣痛」。《本草便讀》謂知母「清陽明獨勝之熱」,芙蓉葉性平氣涼,散熱療瘍最為有效,對胃黏膜糜爛者,每多選用。

2.2疏肝和胃法 肝膽疏泄失司,木郁不達,侵脾犯胃,以致胃脘痞滿、隱痛,或引及兩脅,或攻撐作痛,脈弦等,正如《內經》所言,「木郁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又沈金鰲日,「胃痛唯肝氣和乘為尤甚」。此當從「肝膽」論治,宜疏泄肝膽之氣,以和胃安中。臨床以四逆散加減,其中柴胡苦平微寒,不僅善於達邪外出,並為疏肝利膽,調暢氣機之要葯;伍白芍、甘草、枳殼、香附等疏調肝膽郁滯之氣,木達則土安矣;延胡索能行血中之氣滯,九香蟲咸溫入肝。《本草綱且》謂治「膈脘滯氣』,兩葯均具有止痛之功;脹劇則選加佛手片、玉蝴蝶等,取其性潤而不燥,可和中理氣,寬脹除痞,佛手能醒脾開胃,《本草綱目拾遺》謂玉蝴蝶「治肝氣痛」。

2.3益氣養胃法 脾胃互為表裡,胃病經久不愈,脾氣相應受損,脾胃氣弱,中氣不足,胃氣不和,每見神疲乏力,胃脘嘈雜思食,進食則減,便形不實或便溏次多,脈細,舌胖或邊有齒印等。此當從「脾胃」論治,宜健脾益氣以養胃,如孩兒參、炒白朮、准山藥、香扁豆之屬,脾運健則胃氣自調,其中孩兒參片苦微寒,善於補氣養胃,為清補之品,補而不膩,胃炎中虛者最為相宜;白朮苦溫以勝濕,甘草以緩中;山藥、扁豆均入脾胃兩經,健脾養胃,補中止瀉,擅治中虛嘈雜,大便稀溏。

2.4養陰益胃法 肝經鬱熱犯胃,久則易損胃陰,陰液虧損則胃少濡潤,導致胃脘少舒,口乾引飲,舌光剝或舌裂少苔,或胃酸缺乏,泌酸功能低下,胃鏡每見萎縮性胃炎的表現。此當從「陰」論治,宜養陰生津以益胃,如南沙參、石斛、淮山藥之屬。其中沙參、石斛滋養肺胃,清熱生津,對胃熱脾燥、陰液虧損之證,可獲清養;白芍配甘草,不僅能奏酸甘化陰之功且具緩急止痛之效;胃酸缺乏者,酌加烏梅、木瓜、焦山楂等酸味之品,益陰以潤燥,養胃以助運,亦有助於胃酸之分泌。

2.5清化瘀熱法 木郁不達而化火,病久往往損及胃絡,氣愈滯則熱愈郁,瘀熱互結。臨床表現為胃脘部疼痛或有刺痛,痛有定處,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曲張、增粗等。胃鏡、病理活檢,常揭示腺體萎縮,或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此當從「瘀熱」論治,宜治化瘀熱,如丹參、血竭、赤芍、白花蛇舌草、白英之屬,瘀化熱清則胃自安和。其中丹參、赤芍活血行瘀,改善胃黏膜血流和血供狀況,冀能逐步使腺體恢復。血竭色赤入營,行瘀止痛,和血生肌(研末沖服為宜),血和則痛止,瘀去則新生,可改善血流粘稠狀態,促進胃黏膜腺體恢復。白花蛇舌草、白英等擅長於清熱解毒而消癰,對阻斷腸腺化生、不典型增生必個可少。

2.6調氣活血法 肝胃失調,脾氣受累,久則絡脈瘀滯,呈氣虛血瘀之象,每見胃脘隱痛、脹滿,神疲乏力,便溏納呆,脈細或舌胖或舌質紫暗,胃鏡及病理活檢均可呈萎縮性胃炎的表現。此當從「氣血」論治,宜調氣活血法,調氣者,益氣、理氣、降氣皆是也,如孩兒參、白朮、柴胡、香附之屬;活血可選用丹參、赤芍、血竭之類,使脾氣健,肝木調,氣調血行,則腺體萎縮亦逐步恢復。

2.7寒溫相配法 慢性胃炎以熱證居多,但脹痛必有氣滯,若投一派寒涼之品,更礙脾胃氣機,脹痛將有增無減,故採用辛香和胃、行氣寬黨中、溫而不燥的蘇梗,與苦寒清熱的黃芩、平地木、連翹同用,寒溫相配,適脾胃之性,則氣機舒而脾胃和,脹痛自可緩解。

2.8升降並調法:「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慢性胃炎臨床上常見胃氣上逆的噯氣嘔惡,泛吐酸水或苦水,以及脾氣不振的消瘦乏力、脘腹脹滿、便溏等症。肝氣鬱滯,脾胃升降失常,擬用小柴胡湯合旋覆代赭湯加減升降並調。如伴有口苦或泛吐酸水和苦水,胃鏡檢查往往可見膽汁反流,凡需柴胡以疏肝暢達肝膽之氣機,黃芩苦降而泄膽熱。

2.9化濕和中法: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恣食生冷油膩,濕從外受,脾運不健,濕易內生,故脾胃之疾每多兼有濕阻之象。症見胸悶脘脹,口渴而不欲飲,納呆、苔膩(黃膩苔多濕熱,白膩苔多寒濕)此當從「濕」論治,宜化濕和中,濕熱重宜用陳佩梗、生熟薏米;寒濕不宜用半夏、陳皮。故有濕化則胃安矣。

2.10消導悅胃法:胃乃水谷之海,脾乃運化之樞,脾胃為病,胃少受納,脾不健運,「食不消,脾不磨』,每易伙食積滯;症時脘腹飽脹,食欲不振,此當結合消導之法1,宜六曲、谷芽之屬。消食化積,健脾和中,食化積消則脾胃之氣平和。谷芽一味《本草綱目》稱有「快脾開胃」之功,治胃方中每作佐使之品,葯雖平淡,取其醒脾悅胃之專能,同協調諸葯,久服無礙胃氣之弊。

慢性胃炎有淺表、糜爛。萎縮等區別,其臨床表現不一。在「中焦如衡」的理論指導下,著眼於肝、膽及脾胃,抓住氣滯熱郁、氣虛血瘀的病機從而調升降,適寒溫,和脾胃。以上十法,或一法獨用,或數法合參,辨證識病,圓機活法,屢見功效,可謂胃炎治療之要訣。

心得總結——胃安湯治療慢性胃炎

胃安湯是學生根據張鏡人老師胃安湯衍化而成,基礎方為柴胡10g、黃芩15g、徐長卿15g、白花蛇舌草30g、白芍15g、甘草5g、谷芽15g。其功效為疏肝清熱,緩急止痛。方中柴胡以疏肝暢達肝膽之氣機,黃芩苦降而泄膽熱;白芍補血斂陰、平肝柔肝,甘草補脾潤肺、解毒緩急、調和諸葯,二葯相合古方為芍藥甘草湯,治療胃腸疾病中肝脾失和之腹中攣急作痛;徐長卿行氣消脹,張鏡人教授:「是為肝胃不和之要葯」;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現代藥理提示:可以消除胃黏膜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及改變腸腺化生或異型增的作用。生谷芽一味《本草綱目》稱有「快脾開胃」之功,治胃方中每作佐使之品,葯雖平淡,取其醒脾悅胃之專能,來協調諸葯,久服無礙胃氣之弊。

根據西醫病名論治:淺表性胃炎多為氣滯熱郁型加蘇梗10g、香附15g、枳殼15g。萎縮性胃炎多為氣虛血瘀型加太子參15g、白朮15g、丹參15g、赤芍15g。返流性胃炎多為肝氣犯胃去徐長卿、白花蛇舌草、加半夏15g、陳皮15g、旋覆花10g、代赭石30g、香附15g、鬱金15g、枳殼15g;

辨症加味:兼胃脘脹滿劇者加佛手片10g、八月札30g、玉蝴蝶15g;兼胃脘部痛劇者加九香蟲10g、元胡15g;兼胃脘灼熱者加連翹10g、銀花藤30g、鐵樹葉30g;兼噯氣者加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兼吞酸者加海螵蛸30g、大貝15g、煅瓦楞子20g;兼嘈雜易飢者加淮山藥15g、香扁豆 15g;兼泛惡者加半夏10g、陳皮10g;兼納呆者加焦楂、曲各15g;兼便溏者加防風碳10g、炮姜碳10g;兼便秘者加全瓜蔞15g、望江南15g;

微觀加味:胃鏡可見黏膜充血、水腫者加徐長卿25g、白花蛇舌草45g;胃鏡可見黏膜出血者加三七10g,白芨10g;胃鏡可見黏膜糜爛者加芙蓉葉15g,蒲公英30g;病理出現腸腺化生或異型增生者加白英15g、白花蛇舌草45g;幽門螺旋桿菌者加連翹10g、蒲公英30g;胃酸缺乏者加烏梅10g、木瓜10g。

並發證加味:合併潰瘍者加鳳凰衣10g、蒲公英30g;合併膽囊炎、膽結石:加金錢草30g、海金沙15g。

望張鏡人的傳人點教!

錦紋

張鏡人先生此學術蠻全面的 唯有後賢歸納的-------無火煮釜中之米熟。。。意沒有提及(大意如此, 不是原話)。不知是張先生遺漏還是樓主也遺漏?

gdh0663

法雖全面,但或許有腎陽虛、脾虛寒之附子理中湯也為治療之法。


推薦閱讀:

非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慢性胃炎如何保養胃?
105奇效良方慢性胃炎8方
胃炎患者吃什麼水果好
有胃炎,平時應該注意什麼(包括生活習慣、飲食)?
LG喉嚨異物感達3年伴隨嗝氣有時腹脹,晚上入睡難,日常生活受影響,請問是否有醫療方向指引?

TAG:學習 | 治療 | 心得 | 慢性 | 胃炎 | 慢性胃炎 | 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