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度:一手捧出袁皇帝(3)
06-14
「這簡直比紅花會還黑!大家都是兄弟,弄個方案卻如此桎梏。人人都有被槍殺之憂,還造個屁的反!儘管我跟你理念不盡相同,你這樣做,卻是很危險地!」楊度極力否決此條。 「我修改就是,你干不幹?」黃興問。 「算我一個吧,先說好,你們造反,別拉我,就當我是打入敵營吧!」楊度礙於面子答應了。 黃興不久便回湖南發展會員,楊度依舊在上海,等著朝廷的好消息。 光緒二十九年閏五月十五(1903年7月9日),「經濟特科」開考,楊度與全國各地推薦而來的一百八十六位「特殊人才」進入紫禁城,參加「國考」。 發榜時,光緒帝御批前三名:梁士詒(後來官至北洋政府內閣總理)、楊度、夏壽田(袁世凱稱帝時的吹鼓手),主考官張之洞讓三人遞了門生的帖子,意思是我老張今後就當你們是弟子了。 本來楊度三哥們極有可能一步登天,豈料某大臣對慈禧太后說,這梁士詒與楊度是維新黨,一直跟康有為、梁啟超眉來眼去。老佛爺大怒,「連哀家都敢矇騙,將兩人查辦!」 一夜之間,「狀元」「榜眼」成了通緝犯。幸好張之洞網開一面,及時放二人逃脫。 再次被迫流亡,楊度一直盼望著朝廷哪天能原諒自己,與「恩師」張之洞也保持著緊密聯繫。湖南同鄉梁啟超拉他保皇,他不幹;孫中山勸他革命,他拒絕;直到清廷五大臣留洋考察,拿他當了次槍手,他才得以被朝廷諒解,得以回國任職。 不容易啊,學了帝王學,就得忍辱負重,就得等待時機,姜太公曾釣了很長時間的魚,諸葛亮也種了很久的地?我為啥就不能耐心一點,等待明主呢?明主終於出現了,好好協助他,一定能有所作為!楊度細細掂量了推薦自己的兩個大臣:張之洞已經老邁,袁世凱可是政治新星! 袁世凱也隱約覺得「立憲」是個好東西,極力支持。至於袁是想合法奪權還是真的英明神武,留給歷史學家去唾沫橫飛,咱只陳述事實:袁時常以「宴會」的形式,請清廷大員聽楊度「演講」。楊度存心幫袁立威,某次竟宣傳: 政府如不允開設民選議院,本人則不能為利祿羈縻,仍當出京運動各省人民,專辦要求開設民選議院之事,生死禍福皆所不計,即以此拿交法部,仍當主張到底!立憲是君主萬世不二法門,否則無以阻擋革命洪流! 滿清權貴們嚇得不敢出聲,袁世凱連忙打圓場「楊兄,激動了,激動了,出這個門,大家都忘了吧。」 其實百年之後再看這段歷史,楊度真是說對了:要是清廷及時立憲,何至於被趕出紫禁城,連乾隆、慈禧的陵墓都被孫殿英給挖了呢? 1908年,光緒、慈禧相繼去世,光緒的弟弟載灃擔任攝政王,為親兒子溥儀保駕護航。為了防止大權被漢人控制,載灃甚至想殺了袁世凱。可惜這位王爺看人也不怎麼准,他居然讓楊度前來草擬詔書。 楊度自然規勸不可,其言辭相當得體,處處站在清廷的立場,讓載灃不得不相信其忠心;接著楊度回頭就通知袁世凱活動張之洞、義劻等權貴。 如不是這小小幕僚翻雲覆雨,袁大頭那顆頭,估計瞬間便落地了。 對袁世凱,楊度最初是抱有知遇之感,是袁的推薦,他才能從通緝犯成為「四品京堂」;袁世凱也因此極度信任楊度,後因其唆使才稱帝,臨死之前還說了句「楊度誤我。」這兩人還真是歡喜冤家。 不過在大清時代,袁、楊二人關係還是相當密切,袁世凱被迫回家養病離開京城時候的,滿朝文武故舊只有兩個人前來送行,一個是徐世昌,另一個是楊度。老袁感動得稀里嘩啦,慨言:「二君厚愛我,良感!顧流言方興,或且被禍,盍去休!」楊度答:「別當有說,禍不足懼!」 袁世凱隱居期間布局天下,留在京城的眼線正是楊度。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南北會談,楊度是北方代表團的高參。見到孫中山、黃興的時候,雙方都有恍如隔世之感:當年在日本,他們是老友,現在居然分屬兩個陣營。尤其怪異的是:暴力革命與帝王學術,誰成功了,誰又失敗了呢? 袁世凱當上臨時大總統後,邀請孫、黃二位入京共商國是。楊度適時剛在青島安家,也因與雙方均關係密切而專門趕到北京。三巨頭會晤,還得給楊度留張椅子。 孫中山先生對楊度地位也很困惑:他究竟屬於袁派,還是屬於己派,或者說,依舊是第三勢力?而歷史走向也很荒誕,不知是楊度錯了,還是孫中山錯了——帝王學與革命,都沒能拯救萬民。 哄袁世凱當皇帝 共和肇始,楊度極力想影響袁世凱,袁已經大權在握,今非昔比。孫中山想拉攏楊度,楊度卻一意孤行。 1913年宋教仁改組國民黨時候,黃興託人勸楊度加入,楊拒絕道:「兄提倡之所謂政黨政治,實在與鄙人理念相悖,恕難從命,倘若取消此點,可考慮。」孫 中山聞言大為搖頭:「不參加就算了,入黨講條件,也太荒唐了吧。」黃興則去電耐心解釋:「政黨內閣,對於內閣可令負完全責任,總統永遠維持尊榮……」 宋教仁的完美綱領沒來得及實施便被刺殺,國民黨掀起二次革命也很快被鎮壓。楊度站在故友與新主之間進退兩難,誰都當他是「國士」,可誰都不聽他的建議。 待北洋軍團穩住全國局面,袁世凱合法當上正式總統,故友熊希齡受命組織內閣,請楊度出任教育總長,楊卻淡淡說了句:「我幫忙,不幫閑。」 什麼才是「忙」呢?恢復帝制! 只有恢復帝制,楊度才能成為「帝王之師」。 1914年,袁世凱花拳繡腿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先踢開國會;接著弄個《新約法》「制定國體」,廢除內閣;又設政事堂,將徐世昌請出來當「國務卿」,所有官銜都恢復清廷稱謂;最後逼得陸軍總長段祺瑞辭職,把王士珍招來訓練「模範團」,欲培養一批絕對忠心的中層將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祖父、外祖父和父親都是皇帝,而他卻含冤而死
※「駙馬」原本不是皇帝女婿
※南宋帝王簡評之寧宗趙擴
※崇禎皇帝為什麼不南遷?大明滅亡前夕的鬧劇
TAG: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