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民生福祉指數出爐 中國改善程度第二大
核心提示:光從GDP並不能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從民生福祉指數角度看待發展更為重要,這是知名波士頓諮詢公司的觀點。該公司發表的最新全球福祉報告中,德國排名進步大,中國的改善指數居高。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道 德媒稱,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簡稱BCG)最新發布《2016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報告,分析各國的民生福祉指數。在其調查的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中,挪威再次高居榜首,荷蘭和芬蘭緊隨其後。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7月21日報道,德國從去年的第11位上升到今年的第四位。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倫特邁斯特(Heinrich Rentmeister)表示:"德國在生活質量方面進步巨大,能如此接近前三名是相當可觀的成績。分析指數顯示,德國特別在收入、就業市場和教育發麵表現突出。"
他補充說,從這裡不難看出良好的經濟和就業形勢帶來的積極影響,而其它歐洲大國如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則有明顯的退步。
德國多家主流媒體對這一可喜的成績進行了報道。《世界報》網站給文章直接下的標題是"在德國生活近乎完美(Das Leben in Deutschland ist beinahe perfekt)"。但文中也援引報告數據稱,德國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不少進步空間。
另外,德國的福祉改善指數得分為40.9,位居西歐國家中第一。
中國福祉指數
中國此次排名73名,比去年上升了3名,福祉改善指數得分為97.5。該組織的媒體公關協調人巴爾特斯(Marike Bartels)向德國之聲介紹,中國的福祉指數改善程度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衣索比亞(有可能是因為該國首次被列入分析報告,還在求證),"這對中國人民而言真的是一個好消息"。
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指出,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中國繼續在創造民生福祉方面取得進步。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投資、健康、教育和基礎設施指標中成績優良。例如,2011至2014年,首次擁有銀行賬戶的中國人增加近1.9億。然而,在可持續發展,尤其是環境指標方面中國依舊較為落後。
報告還稱,如中國、巴西、南非等國,當女性掌握更多的家庭經濟大權時,孩子就會受益,因為會在食物和教育方面支出更多。
總體來看,福祉指數較高的國家集中在西、北歐。加拿大和美國分別位居第17和第19位。擠進前二十的只有新加坡和香港是非歐美國家和地區,分別排名13和15。
莫以GDP為準
波士頓諮詢公司自2012年以來每年發布相關報告,從經濟、投資和可持續發展三個角度衡量了各國的福祉指數。具體指標則包括經濟穩定性、健康、教育、基礎設施、收入平等和環境等多項內容。
波士頓諮詢公司稱,報告旨在編製一項衡量經濟福祉的寬泛指標,使政策制定者不再僅僅通過國內生產總值等傳統指標來衡量國家的發展水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上海外灘 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延伸閱讀】報告稱中國民生福祉進展與經濟增速相當
新浪財經訊5月29日下午消息,波士頓諮詢公司日前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近年來進展水平與經濟增長速率相匹配,並遙遙領先於大部分國家,但環境得分較低。
這份名為《增進民生福祉,推動長遠發展:2015年可持續經濟發展評估》的評估報告旨在鼓勵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從以GDP增長為核心目標的發展規劃逐步走向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導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該評估通過第三方數據分析,從全球角度衡量了各國在民生福祉問題上的現狀以及發展。評估結果包含十大民生福祉指標,包括收入、公民社會、教育、醫療保健以及環境等,對149個經濟體展開全面評估,並結合各國的經濟增長水平進行分析,以判斷經濟增長對增進民生福祉所具有的影響。
報告顯示,中國在將經濟增長轉化為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近期進展水平與其GDP增速相匹配。考慮到研究期間中國的年度實際GDP增長率高達兩位數,這樣的轉化率相當出色。
中國在148個經濟體中排名第76位。波士頓諮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長總經理周園表示:「整體而言,中國在增進民生福祉的大路上取得的進展是可喜可賀的,但具體都分項指標時,中國在經濟穩定性、收入平等、治理和環境這四個維度上的當前水平則低於全球中位數。」
尤其在環境方面,儘管近年來有所提升,但在目前情況不甚理想時。環境表現仍有待加強。而在衡量環境表現的各項指標中,空氣污染是中國在環境維度上表現欠佳的主要原因。當前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巨大,在近期發展上也存在距離。
周園指出:「可持續發展評估報告讓各國政府不再以追求單純的GDP增長為己任,而是將涉及到民生福祉的各項指標納入考慮範疇。中國現在正處於從不可持續發展到可持續發展的轉型階段,這樣的評估結果可以通過第三方數據讓更加綜合清晰地定位。」
本報告指出,經濟增長速度相仿的國家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的表現卻有可能大相徑庭。以美國和德國為例,在研究期間,兩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均達到1.1%左右,但德國在將增長轉化為民生福祉方面的表現明顯優於美國。
評估結果顯示,德國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進展相當於年均經濟增長率在6%以上的國家,而美國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進展卻僅僅相當於年均經濟增長率不足1%的國家。(新浪財經 唐梓淵 發自北京)
【延伸閱讀】全球經濟福祉指數:挪威居首中國居76位
美股行情中心:獨家提供全美股行業板塊、盤前盤後、ETF、權證實時行情德國人從經濟反彈中獲得的益處超過了美國人從經濟復甦中獲得的益處,得益於該國在教育和基礎設施上的更大投資。
在中國,由於污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經濟快速增長只能緩慢轉變為整體經濟「福祉」,而在亞洲新的增長冠軍印度,進步甚至更為遲緩。
上述結論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最新研究的其中一些關鍵成果。該公司試圖編製一項衡量經濟「福祉」的寬泛指標,超越政策制定者通常使用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通脹和失業率等指標。為此,BCG指數計入健康、教育和基礎設施以及GDP增長波動和不平等之類更為不尋常的指標。
該公司的《2015年可持續經濟發展評估報告》(2015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sessment)包括一些可以預測的結果。在148個經濟體的福祉排名中,高居榜首的是挪威。在前十大經濟福祉國家中,有5個是北歐國家,而新加坡是唯一的非歐洲國家。
排名墊底的是最近幾年飽受戰火蹂躪的中非共和國。
但該報告也包含一些發人深省的觀察。
BCG報告的作者們寫道,美國排名第17位「主要是因為其收入平等方面的疲弱表現」。在10個衡量指標中,美國有8項落後於其他國家,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方面。
BCG表示,儘管人們長期認為美國充滿了機遇,但結果表明,美國將財富和增長轉化為整體福祉的能力低於平均水平。
與德國對比尤其耐人尋味。從2006年到2013年,兩國GDP平均增長率均為1.1%(按購買力平價衡量),但德國在將這種增長轉化為更全面的經濟福祉方面做得更好。
BCG表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將增長轉化為福祉的能力相當於一個平均增長率達到6.2%的經濟體,而美國僅相當於增長率為0.5%的經濟體。
按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同期平均增速接近12%,在將迅猛經濟增長轉化為經濟福祉方面總體上做得不錯。
然而,中國在148個經濟體中僅排名第76位,這主要是因為它在4項單獨指標上遜於全球中值:經濟穩定性、收入平等度、治理和環境。在BCG評比的所有經濟體中,中國的環境得分最低。
研究發現,中國將增長轉化為福祉的能力也依然遠高於其亞洲競爭對手印度。
按照BCG更為寬泛的經濟福祉指標,預計今年經濟增速將超過中國的印度,在148個國家中僅排名第110位,落後於瓜地馬拉、迦納和蓋亞那等國家。
BCG報告的作者們指出,印度在健康、教育和基礎設施以及減少貧困指標上近年有所進步。然而,它在環境、經濟穩定性和就業等其他指標上進展仍遜於平均水平。
(來源:FT中文網 譯者/鄒策)
(2015-05-28 07:51:01)
【延伸閱讀】中國民生調查報告:五成居民認同自己屬於社會中層
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日共同發布的《民調藍皮書:中國民生調查報告(2015)》指出,中國有近半數(47.7%)的受訪者認為,其最主要的生活壓力來源為物價上漲,其次為家庭收入;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對中央新聞媒體的信任度高於地方媒體;月收入4001~6000元的受訪者更信任中央新聞媒體,從居民的階層認同情況來看,五成居民認同自己屬於社會中層,近四成居民認為自己屬於中下層或下層,僅有一成居民認同自己屬於中上層或以上。
藍皮書認為,超過半數(62.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生活水平比5年前有所上升;不同年齡、不同月收入的受訪者對自己生活水平的評價存在顯著差異,在20~29歲的受訪者中,認為自己生活水平比前5年下降的佔比最大;在收入高於4000元的受訪者中,認為自己生活水平比前5年下降的佔比最低。
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參與社會保障,其中,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的參保比例最高;非農業戶口受訪者的參保比例高於農業戶口受訪者;受訪者認為醫療保險對於緩解家庭醫療費用壓力具有積極意義。
近半數(47.7%)的受訪者認為,其最主要的生活壓力來源為物價上漲,其次為家庭收入。此外,子女升學壓力、住房、贍養老人負擔過重、人情支出大等在受訪者生活壓力來源中也佔有一定的比例。
受訪者對收入滿意度較低,有31.8%的受訪者對收入狀況表示滿意(「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有36.6%的受訪者對收入狀況表示不滿意(「非常不滿意」或「不太滿意」),其餘受訪者的評價為一般。
43.9%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目前工作或學習的成就感一般。33.4%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目前人生價值實現滿意度一般,1/5(20.0%)的受訪者對他們目前人生價值實現狀況較不滿意;超過1/3(33.5%)的受訪者認為所在城市的個人發展機會一般,近1/4(23.3%)的受訪者認為所在城市的個人發展機會較少。
受訪者整體上幸福感較強,評價平均分為7.00分,八成以上的受訪者評分在「及格線」(6分)之上;不同城市的受訪者對幸福感知存有差異,一線城市受訪者的平均幸福感略低於非一線城市受訪者;一線城市受訪者對社會保障、醫療服務、教育質量、公共交通、物價、社會治安服務等公共服務的平均滿意度高於非一線城市受訪者。
家庭和睦是影響受訪者幸福感的一大主要因素;身體健康、朋友關係、個人收入對受訪者幸福感具有重要影響;受訪者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程度對其主觀幸福感均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受訪者整體社會公平感評價略低於「一般」水平;60歲及以上受訪者對整體社會公平感的評價高於60歲以下受訪者;小學及以下學歷受訪者對整體社會公平感評價最高;受訪者對社會性別公平度評價較高,對幹部提拔、任免公平度評價較低;受訪者對社會收入分配、城鄉平等的公平感評價顯著低於一般水平。
近半數(49.9%)的受訪者認為,我國社會總體比較安全;男性受訪者對我國社會安全的評價高於女性受訪者;60歲及以上受訪者對社會安全的評價高於60歲以下受訪者;非農業戶口受訪者對社會總體安全的評價高於農業戶口受訪者,農業戶口受訪者對食品安全、醫療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個人隱私安全的評價均高於非農業戶口受訪者;一線城市受訪者對醫療安全的評價高於非一線城市受訪者,非一線城市受訪者對社會總體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個人隱私安全的評價高於一線城市受訪者。
受訪者對親密的人際關係帶來的社會支持的感知水平更好;受訪者認為親人給予的社會支持最大,宗教組織給予的支持最小;與關係親密的人住在一起的受訪者,對社會支持感知的評價相對較高。
受訪者總體利他行為得分較為樂觀;女性利他行為得分高於男性;離退休人員利他行為得分最高,學生和無業人員最低;60歲以上老年人利他行為得分最高,20~29歲的年輕人最低;二線城市居民利他行為得分最高,一線城市最低。
)受訪者對不同職業群體的信任度評價不一,對農民工、教師的信任度最高,對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的信任度最低;女性比男性更信任法官和警察,男性比女性更信任農民工群體;東部受訪者對記者和計程車司機的職業信任度更高,中部受訪者對鐘點工群體的信任度更高。
在熟人社會中,受訪者普遍對家人、親戚的信任度最高;老年人更信任親戚和鄰居,年輕人更信任朋友和同學;已婚人士最信任同事,喪偶和離婚人士更信任朋友和同學;二線城市居民比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居民更信任鄰居、家人和親戚。
在不同信息來源的信任度方面,受訪者對媒體報道、官方聲明的信息信任程度較高;相比於非農業戶口受訪者,農業戶口受訪者對官方聲明信任度評價更低,對意見領袖的信任度更高;不同性別、年齡、地區、城市等級的受訪者對不同信息來源的信任度存有顯著差別。
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最信任的新聞媒介為電視,新聞網站次之,報紙居於第三位;女性受訪者對電視、報紙的信任度顯著高於男性,男性受訪者對新聞網站的信任度顯著高於女性;年齡越大的受訪者對電視的信任度越高,對手機新聞客戶端、微信與身邊人的議論的信任度越低。
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對中央新聞媒體的信任度高於地方媒體;月收入4001~6000元的受訪者更信任中央新聞媒體,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受訪者更信任地方新聞媒體;中部受訪者信任中央新聞媒體的比例最高,東部受訪者信任地方媒體的比例最高;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選擇兩種媒體都不相信的比例最高。
從居民的階層認同情況來看,五成居民認同自己屬於社會中層,近四成居民認為自己屬於中下層或下層,僅有一成居民認同自己屬於中上層或以上;本科教育水平者和研究生教育水平者的階層認同顯著高於比自身教育程度低的居民;高收入組的居民階層認同最高,低收入組居民和中低收入組居民的階層認同偏低。
從不同階層認同的居民社會生活感受來看,社會階層認同度越高的居民對其幸福感評價越高;中層和中上層階層認同的居民的職業安全感顯著高於下層和中下層;階層認同越高的居民對社會公平感的評價越高。
從中國社會流動現狀來看,近六成受訪者認為與父輩相比,其社會地位有所上升;高收入的群體對自己的代際流動評價高於其他較低收入群體。從居民對社會地位流動通道的評估來看,近五成居民認為社會的流動通道暢通;學生對社會流動通道暢通度的評價較低。從居民對自身的社會地位流動的預測來看,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未來5年,其自身的社會地位會有上升;29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對自己社會地位上升的信心更高。
從個人對階層流動的歸因方面,教育和個人品質、素養、能力被認為是推進代際流動的主要原因;逾半居民認為流動受阻主要是社會原因所致。另外,居民普遍認為,導致社會上升通道不暢通的個人因素在於人脈關係,家庭因素在於家庭人脈資源不足,社會因素在於社會體制存在問題。
影響個人階層認同的主要因素包括個人月收入、受挫感和幸福感,影響個人對社會流動通道評估的因素包括幸福感、受挫感、社會公平感、社會安全感,影響個人對社會流動預測的因素包括年齡和幸福感。
推薦閱讀:
※川麥梨糖水改善口燥咽干
※「爆買」推動中日關係改善
※香港研究發現辣椒可改善心臟健康預防心臟病
※改善人際關係的5大訣竅——你都具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