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語文軒—— 《荷塘月色》優秀教案3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教學目標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理清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品味精練準確、清新雋永、優美動人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

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初中時學過他的什麼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學們對他的生平經歷還知道些什麼?

教師: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道路。今天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複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麼要在對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當然,教學重點應放在:作品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從而認識本文主旨。

(二)板書課題:

作者、寫作時間地點,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於北京清華園

(三)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髮指導: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生提挈每段內容,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 觀荷塘,寫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5段 寫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寫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採蓮的舊俗。

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顯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體內容」(寫景狀物)第7—8段由現實而思古,再返現實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結構為: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四)行文線索

從以上結構分析,可體會到全文寫景是為抒情服務,而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後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情—景—情,這正好像一條經線,而對荷塘景色的描寫猶如一條緯線。 因此,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明一暗。

明線:遊蹤(帶上門——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舊俗——回家)

暗線:情感(心中頗不寧靜——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思鄉愁——不寧靜)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脈絡,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裡頗不寧靜

脈絡:心裡頗不寧靜——覺得是個自由的人——我什麼也沒有——想起採蓮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對黑暗現實不滿——尋求超脫、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現實——對美好追求的寄託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悅 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語句賞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麼? 可聯繫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情況,說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麼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蘊含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獨處」之情。

(七)布置作業:

重點閱讀課文四、五、六自然段,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舊知識,導入新授

1、背誦第4段(集體背誦、提名背誦)

2、答問:第4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依怎樣順序寫的?(以此引入新課)

景物描寫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荷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像。

認識「通感」: 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像和聯想。)

這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導鑒賞 5、6段中比喻、擬人句。(此環節可採用討論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並無依附任何事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起在荷塘里。

3、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麼?夢的本體又是什麼?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

4、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表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像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

5、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麼?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麼?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而楊柳最多。

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丰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析:點面結合)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麼變化?析: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於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哀愁。)

(四)重點句子賞析: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麼會「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 呢?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採蓮盛況的嚮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

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採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並引用梁元帝的《採蓮賦》描寫當時「嬉遊」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3、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麼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4、今晚若有採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麼會惦著江南呢?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

5、——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裡,心緒如何?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裡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二.收束及思考

結束對前所提問題的討論,提出關於語言美的思考題,讓同學課下欣賞,並寫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業:

推薦閱讀:

男人的心聲:太優秀的女人我不要
正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你與優秀管理者之間,還有這5步差距
【轉貼】永不關閉的優秀論壇和目前還開放註冊的論壇【已搜索無重複】 - 資源精粹版 - 小木...
呂可夫優秀對聯欣賞

TAG:優秀 |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