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行為表現解讀不聽話寶寶

2012年11月02日16:09中華網我要評論(0)字型大小:T|T[導讀]2歲的寶寶開始出現不聽話的想像,孩子長到兩三歲,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卻是「皮」了、「 犟」了、有自己的小主意了。

「不聽話」就成了爸爸媽媽心中揮之不去的「痛」。一方面是出於好奇,一方面是自我意識逐漸加強。而此時很多的父母採取打罵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不聽話。其實,孩子不聽話是有原因的,也有具體的行為表現,關鍵是父母懂得察看,然後採取小方法去處理孩子的不聽話行為。孩子不聽話的10個行為表現不聽話行為一: 頂嘴4歲的兒子能說會道,你說一句,他頂你10句,且振振有詞。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電視,我說:「不收好不能看電視。」他就說:「我有權決定什麼時候收拾玩具。」我氣得關掉電視不讓他看,他就叫起來:「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專家解密:孩子的話顯然來自家人的版本。此例孩子的話,可以說「句句是真理」,且能夠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的行為本質沒有錯。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沒有尊重他。一對一支招:在孩子回答「我有權決定什麼時候收拾玩具」後,父母可以不再言語。事後與孩子討論:父母希望他立即收拾玩具,他是否應該接受?他希望什麼時候收拾玩具,父母是否也可以接受。不聽話行為二:批評就摔門每次批評女兒時,她會在你面前「砰」地把門重重關上。專家解密:這是個模仿力強、對人際關係敏感的孩子。若處在良好家庭人際環境中,孩子的人際能力將得到卓越的發展。父母忽視家庭人際(夫妻之間、與長輩之間等)溝通或大人之間戲謔、嗔怪的行為,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就學會了。一對一支招:成人之間互相關愛,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溝通。孩子將很快學會並反饋給你,令你欣喜萬分。

騰訊育兒聽眾:568083人#親子教室#【批評孩子要注意的6個心理細節】1、批評前讓自己冷靜下來;2、批評的目的是教育,不是發泄自己情緒;3、給孩子申訴機會;4、父母批評孩子觀點要統一;5、批評後要給孩子心理上的安慰;6、特別要注意場合:不在清晨、吃飯、睡覺前批評孩子;不在公共場所、當著同學朋友、親朋面批評孩子。11月02日 09:30 (322)

母嬰生活小幫手聽眾:272186人【寶寶健康偽真理】孩子身體不適時趕快找葯吃。 你本意是想讓孩子感覺好受一些,但吃藥往往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比如,吃一些常見的感冒藥,它的作用只能是暫時減緩病症,並不能縮短孩子的患病期,也不能減輕病情。還有抑制嘔吐和腹瀉的一些常用藥物,它擾亂了身體自身消除細菌或病毒的防衛系統。
推薦閱讀:

70後男人不結婚的十大原因
揭秘自然界中「龍」的十大原型
北京十大王府,個個驚艷!你去過幾個?
晚清中國十大武林高手排行榜,黃飛鴻竟然只能排第二?!
國民黨抗日十大名將

TAG:寶寶 | 行為 | 表現 | 解讀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