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翔老街~探尋雲翔寺遺址

2012-08-06 本文行家:劉亞楨南翔雙塔位於嘉定區南翔鎮大街,南翔雙塔是全國僅存的一對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是上海古塔中建塔最早之一,也是我國磚塔中的珍品。走出雲翔寺,就是南翔古鎮。南翔古鎮的雙塔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P1070284

P1070285南翔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620)。唐開成年間(836—840)擴建,唐咸通,乾符間(860—879)增建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二座。五代北宋間(907—1126)建磚塔二座;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建普同石塔一座;南宋紹定間(1228—1233)賜「白鶴南翔」額;明輕二代均有修繕。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一場大火使千年古寺成為廢墟,二座磚塔雖遭嚴重破壞,卻劫後餘生,成為原址僅存的建築。1980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二塔全面修復,重獲新生。磚塔通高11米,灰磚砌築,仿木結構樓閣式,八面七層,底層直徑1.86米,每級四面為壺門,四面為欞窗,設腰檐,平座、欄板,檐下施五鋪作單抄單昂斗拱,八角形攢尖灰瓦頂,頂上立相輪、剎桿,寶珠構成的鐵鑄塔剎,雙塔已成為南翔千年古鎮的重要標誌。

P1070286

P1070287南翔雙塔位於嘉定區南翔鎮大街,南翔雙塔是全國僅存的一對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是上海古塔中建塔最早之一,也是我國磚塔中的珍品。原建在白鶴南翔寺山門內兩側。相傳南朝梁天監年間(502一519),有農民坌地得一石,常有兩鶴飛來佇立石上,有借人募化建寺,寺成後鶴南飛而不復返,故名南翔寺.鎮也由此得名 。此後,因寺而成市,商賈雲集,匯而成鎮,甲於四方,成為江南名鎮。唐開成年間(836—840),由行齊和尚募化,大護法莫少卿舍凈財重修之,寺基擴至180畝,在籍僧伽700多人,殿宇恢宏,樓閣紛呈,成為南翔寺之中興。唐咸通、乾符年間(860—879),增建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二座(現存放於南翔古猗園內)。

P1070288

P1070289

P1070290底層直徑1.86米,每級四面為壺門,四面為欞窗,設腰檐,平座、欄板;

P1070290-八角形攢尖灰瓦頂,頂上立相輪、剎桿,寶珠構成的鐵鑄塔剎;

P1070288-南翔寺山門遺址山門為南翔寺大門,始建於北宋景祐四年(1037),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遭火焚。2008年南翔寺磚塔保護區內考古清理出石柱礎、夾柱石、八角形石柱、石火牆及瓦礫灰燼等山門遺迹,昔日雄姿可見一斑。

P1070291梁朝井始建於梁天監年間(505—519),俗稱八角井,久旱不竭,為宋元南翔寺八井之一。明重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新建井亭。2008年南翔老街整修中,考古清理出南翔寺山門外的兩口水井,左右對稱,形制相同。井深3.5米。鋪砌有致的磚井台、八角形青石井圈上鐫刻的 [明弘治十四年重修] 題記等。反映出南翔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P1070292

P1070293報濟橋南翔素為江南名鎮,商貿繁盛,人文薈萃,封家浜橫亘鎮中,西接蘇州河,東通大海之潮。宋景佑四年(1037年)由雲翔寺僧遇賢及其徒裔,在山門口甃石建橋,名曰報濟,俗稱香花橋。數百年間,橋建鎮興,周圍漸為商業中心,元、清兩代均有修建,清末改拱橋為平橋,解放後拓寬橋面,改成鋼筋水泥橋,今政府斥巨資保護和修復雙塔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南翔老街,報濟橋列為重點之一。~經此重修,復其舊貌,新添橋聯,階石適步,護欄拙樸,畫之不僅記陳跡推遷,亦以示國運昌盛,傳承歷史文脈之所在也。

P1070294

P1070295報濟橋與太平橋——

P1070296如果沒有右邊的樓房,真彷彿經過時間隧道,回到了從前......

P1070297太平橋下的長廊—尚賢廊

P1070298

P1070299南翔老街的新活力——

P1070300

P1070301南翔名點:南翔小籠——

P1070319南翔小籠—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起始於清代同治,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P1070320

P1070302古鎮正在煥發新生;

P1070303

P1070304

P1070306

P1070307這裡有一座名為檀園的古宅第......

P1070305有機會,再來慢慢欣賞!

P1070308
推薦閱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卞壼祠遺址、碑亭
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考古發現8件新莽銅器
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四)
中國神木石峁遺址 可媲瑪雅古城

TAG: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