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話說「吻」禮(禮儀漫談(107))

話說「吻」禮(禮儀漫談(107))

馬保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11月17日 第03 版)

  吻在西方

  吻禮是西方人士的社交禮節,交際場合非常流行。只是不同年資、輩分、性別的人,施吻的部位有所不同。這一禮節多見於相見、別離,遇有喜事、悲事等場合。

  一般而言,長輩對晚輩多吻額頭,晚輩對長輩可吻面頰;同輩、同性可貼面頰,異性可吻面頰;關係親密的女子之間可吻臉;男女之間可貼面,只有夫妻、戀人或情人才可吻唇。

  法國、義大利及南歐國家尤愛行此禮,而英國、德國和北歐國家,親吻時顯得保守,僅限於彼此熟悉的女士之間及男女之間。法國人不僅在男女間,而且在男子間也行此禮。斯堪的那維亞人一般僅吻一次,法國人喜歡左右各一次,而荷蘭人和比利時人常常右-左-右吻3次。

  擁抱和吻

  社交場合的吻禮多與擁抱禮連接使用,多見於熟人、朋友之間,表示親密。朋友見面,可能先伸手相握,表示友好和思念。如果僅僅握手,還不能盡興,可能擁抱,即把自己的右手搭在對方的左後肩上,左手摟抱對方背後腰部,雙方的頭部及上身向左前方湊近,摟抱在一起,就完成了擁抱動作。但是,如果雙方情猶未盡,則開始以自己的右面頰與對方右面頰相貼。關係一般親密者,只此一貼,就可以了。關係更親密者,或為了進一步表示友好,可能還要用自己的左面頰與對方的左面頰再貼一次。一般兩次就夠了。關係最親密者,往往還要再貼一次右面頰。貼面禮,最多可貼3次,至此足矣。不過,有人在擁抱後,不貼面,而是吻對方右面頰,有時可能還會發出吻的聲音,以顯示更加親密的關係。這種禮節多見於迎送賓客以及祝賀、感謝場合。

  擁抱禮和吻禮,均是在非常熟悉的人之間實施的,初次見面,不可貿然行此禮。

  吻女士手

  吻手禮流行於歐美上層的社交界。男士和女士見面,如果女方主動伸手做下垂狀,身份高的男士,可將其手輕輕托起,微閉嘴唇輕吻。如果女士不伸手做此姿勢,男士則可不必向其行吻手禮。被吻的部位,只是手掌背面、四指第三節的背面,其他部位,如拇指、四指前兩節,手掌背部,手腕及以上部位,則是禁區。受禮者,只能是已婚女士。行吻手禮時,如女士身份較高、年紀較長,吻者應略屈一膝,作半跪狀。吻禮只宜在室內進行。

  吻男士手

  西方盛行男吻女手,但未聽說也有吻男士之手的禮節。但在中東阿拉伯有些地區曾流行此禮。如過去沙特老百姓見到王室成員,或在王室傳統活動中,年輕的王室成員在拜見長輩時,儘管都是男性,也行吻手禮,表示尊敬、忠誠和崇拜。但2005年9月10日,阿卜杜拉國王宣布,除了子女可向父母行吻手禮以外,禁止國民向他或沙特王室其他成員行吻手禮。

  吻禮在中國

  儘管世界各國禮儀文化互相滲透,由西方傳入我國的禮節(如握手)已經成為我們禮儀文化的組成部分,可是,在國外已經流行了多年的吻禮,卻始終沒有在我國紮下根。人們在交際活動中,很少能看到吻禮。即使在對外活動中,人們也很少看到我國領導人行吻禮的鏡頭。不過,有兩次例外。

  1957年4月2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訪問上海去杭州,他向送行的宋慶齡副主席行了吻手禮。送走客人後,宋副主席的秘書向在場的記者轉達了宋的意見:「宋先生考慮,剛剛那個吻手禮在我國還少見,可能引起某些百姓的誤解。是否請大家不要用那張照片,新聞里也不要提到此事。」

  1974年9月27日,毛澤東主席在長沙接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夫人伊梅爾達。伊梅爾達見到毛主席,按照菲律賓禮節,用額頭溫情地親他的手,而毛主席則按西方禮節吻了她的手。這是新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惟一一位讓毛主席行吻手禮的外國女性。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推薦閱讀:

人民網—重讀《甲申三百年祭》有感
淺談人民陪審員調解工作技巧
【用心原創】朱元璋不再另立皇后之謎?—用心溝通的博客—強國博客—人民網
國人潛質不可忽-肖荻 -肖荻博客-強國博客-人民網

TAG:禮儀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海外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