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期待是真正改變的開始
深圳市心海灣心理諮詢有限公司是2010年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的專業心理諮詢公司。以推廣、傳播意象對話心理學為主導。致力於推崇「讓心理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心理健康理念。
編者按
為方便不熟悉意象對話的讀者閱讀本文,先對文章中出現的一些辭彙做一些解釋和鋪墊:
意象對話心理療法:意象對話心理療法是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朱建軍教授於上世紀90年代創立的,意象對話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在這期間他受到多種療法的啟發,其中受心理動力學的影響最大,和榮格分析心理學最接近,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比較接近。有些地方也跟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後現代心理學有一些交叉,如今意象對話心理療法獨成一派,成為符合國人心理特點的本土化療法。意象對話心理療法,是通過喚醒每個人潛在的形象思維和象徵性思維能力,去發現調解人們的心理狀態、性格以及心理問題的一種心理學方法。心理諮詢師讓來訪者放鬆,然後按照心理諮詢師的引導去想像,這種想像並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想像的內容——也就是意象,他們彷彿自己有生命,它會自己出現、改變。來訪者潛意識的心理問題會通過意象鮮明的呈現出來,在引導來訪者對其意象進行體驗、感受和面對等過程中,來訪者對他的問題會有新的認識和領悟,潛意識的意象也會自發的發生轉化,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經過20多年的發展,意象對話已經成長為中國本土創立的最大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學派。因為意象對話療法簡單易學、快捷有效,具有良好的廣適度和處理深度等優勢,得到越來越多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愛好者的認同和讚譽。意象:「意象」就是主動的在人的頭腦中浮現出的畫面及畫面中的具體內容。有時候,畫面是人頭腦中不經意出現的,當你主動去捕捉和再現它時,也可以視為意象。夢境雖然是自動產生的,但也可以視為意象。對於這些情形的出現,我們就說,你看到了意象。這是對意象狹義的描述。
正文部分
記得不知道多久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名字叫《期待是關係的最大殺手》。當時覺得這篇文章講的挺有道理的,自己真正的經歷並體會過一些事情之後,我更想說,放棄期待是真正改變的開始。從去年開始,一直到今天,自己又陷入了一種低覺察的狀態。期間,每次痛苦發作的時候,都生不如死。於是,我選擇了一種可能危害性最低的方式。那就是瘋狂地不眠不休地去打網路遊戲。在打遊戲的過程中,我可以暫時逃避一下現實中的痛苦。父母尤其是母親也在做心理成長,剛開始他們還能夠接納和忍受這種狀況。到後來,焦慮感開始超過了他們的覺察,於是,我們之間的戰爭升級了。每當他們阻止我打遊戲或者訓斥我「無能「的時候,一場激烈的戰爭在所難免。我會覺得,他們不理解我,我已經這麼痛苦,並且我盡量選擇了一種不危害他人的方式去暫時逃避一下,為什麼就不可以呢?他們覺得,長此以往,到底什麼時候是個頭?覺得長久下去,我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要受到嚴重的損害。說到這裡,我有了一個覺察,父母和孩子之間是有彼此的期待的。我期待父母,能夠更愛我一點,更支持我一點,接納當下這個在逃避的我。父母責期待我能夠早點自食其力,早點找一份好的工作,能夠開心快樂,能夠別用打遊戲這種「破壞性」的方式來度過這段時間。雙方的期待都開始落空之後,大家的覺知力又不夠,一場更壯烈的遊戲和表演開始了。
那段時間,我對父母有這麼一個期待,每次我難受的時候,父母都能過來抱抱我,問問我需要什麼,或者說一句,我知道你很難受,我看到了。不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你不論怎樣,爸爸媽媽都能接納。但是,從來沒有一次,我的期待被滿足。與之相反的是,我的期待越深。我的失望就越大。記得有一次,我非常想自殺,導火索是半夜十二點,媽媽去網吧找我非讓我回家。我偏不。我們倆就在網吧開始了表演。她給我關電源,對我破口大罵,拿腦袋拍我的頭。我也忍不住對她大罵起來,並且開始推搡她。回家後,我給我當時的諮詢師發了一篇長微信,說,我想自殺了,因為我確實痛苦的不行了,我唯一的逃避方式就是遊戲,但是我媽媽並不理解我。這個世界上最愛的兩個人都對我如此刻薄,那我死了算了。我寫封遺書發給你,當然我會寫到給意象對話免責,也給你免責的話。這個時候,我對諮詢師也有一個期待,就是希望她能夠無條件地關心我一下,愛我一下,關注我一下。但是,我能夠明顯感受到諮詢師也有些焦慮和緊張,所以我的期待又落空了。我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微信,叫「最後的晚餐」,然後我準備去跳湖。我們家附近有一個很大的人工海,也可以稱之為湖。我計劃從那裡跳下去,一了百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地想死,包括已經自殺成功的人。那些真正自殺死掉的人,實在是心中的無望感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求生的本能渴望和覺知的極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殺,實際上是一種表演的行為和藝術,其目的是為了索要愛和關注。從這一點上來說,我的這次表演成功了。很多朋友老師給我發來微信關心我支持我。其中一位朋友的話讓我受益匪淺,你想自殺,無非是想解除痛苦而已,但是,你的痛苦並不能解除。很多證據表明,在人死後,靈魂和意識還會以某種形式存在。走到半路,我的最後的一點覺知把我拉了回來,我並不是真正的想死,我的心裡還有強烈的想活下去的慾望,我害怕承受死亡過程中的痛苦,我更害怕,人死後,靈魂和意識不會消失,還會繼續痛苦。 永遠記住一點,真正想死的人,他們會很「低調」。不會留下任何信息讓你查到,即使是遺書,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點證明他存在過的信息,也可能藏在一個很隱蔽的角落裡,他們生怕,一旦被人發現他們想死的信息和慾望,他們就死不成了。而表演性自殺的人他們會儘可能浮誇地跟周圍的人,尤其是他親近的人表現出他想死的願望。潛意識深處,這是一種愛和關注的索求。就像沙漠里久行的人一樣,在苛求一滴水的滋潤。然而,這樣做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當你沒有回歸到自己本身,而對外界有所期待的時候,你的幸福與快樂,就永遠依附於別人對你的態度。別人和外界對你的態度是無常的,這種方式最終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當你沒有看清,自己內心對愛的渴求就像一個黑洞一樣的時候,你對別人的期待最終無法得到滿足,因為黑洞是永不知足的在吸取著生命力和能量的。最終,期待沒有滿足,覺知力又不夠的話,無望感湮沒你,也許你就真的死了。或者,會死於一種慢性死亡,生命力慢慢消耗殆盡。
之後,我們開始在對彼此的期待當中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媽媽希望我終止這種方式,而我覺得那是我當時唯一的逃避方式,我不肯妥協,她也不肯就範。到最後,很可笑的一件事情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下,媽媽竟然得了一種突發性的神經錯亂,誰都不認識了。在中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的院。說實話,有些人可能覺得我不孝順,但是那個時候,我的心理是沒有什麼感覺的,如果說再說一點實話的話,甚至有一點點快感。覺得喜歡控制別人的人總會有自己的下場的。家族裡有些人這個時候又開始沒有邊界了。她們開始說,你看你把你媽害成了這樣。這時候,我很憤怒,也很委屈。我直接告訴他們,你懂什麼,這是一種表演,一種用負疚感去控制別人的表演。你不懂就別瞎bb。我還是不肯妥協。從中醫院回來之後,媽媽想通了一些事情,去做心理成長。回來之後好了幾天,但是,過了幾個幾天又變成了一種情緒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她在情緒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下會說一些話,比如,"人家這個年紀都出去工作了實現自己的價值,你啥也不幹也不要緊,你能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再比如說「你中了心理學的毒了,我要去告你們那些老師,你學了這麼多東西,白瞎。」這些話對我來說猶如萬箭穿心,實際上,從小到大,我每一天都是這樣過的,但是現在,你這樣對待我,我要反擊了。我怒火中燒,我反擊道「你也學了不少心理學了,不是你從小到大每天和祥林嫂似的去說一些負面的東西,我的人格能被塑造成這樣么,我的心理都快要崩潰了,你不安慰我支持我鼓勵我也就罷了,還天天這麼傷害我,你這種父母,就不應該生孩子。「我?誰讓你投胎到我們家的,這是你當初自己的選擇,你能投胎到我們家,你怎麼不去投胎一個好人家啊,非選我們家幹嘛啊?」「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的話,我直接選擇不出生,也不會選擇你這樣的媽」「你這樣的孩子,誰攤上誰倒霉,我住院一個多月,連個去看看我的人都沒有,連一眼都沒有」「我,我自己都心理崩潰到極點了,我都自顧不暇了,我哪有時間精力顧你?」………………你一言我一語,對對方有所期待,但是對方又永遠不可能變成我想要的樣子,爭論無休無止。再之後,我和父母的關係繼續惡化著,甚至比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和他們的關係還要糟糕。他們開始一分錢不給我,每天在冰箱里留下足夠我吃的食物,然後就躲出去。家裡如果沒有「默默」(我家的泰迪犬),就像一個冰窖和地獄一樣,我幾乎感受不到一點點的生命力、生氣與活力。我覺得他們不夠愛我,不夠理解我,我只是想玩玩遊戲而已,暫時逃避一下而已,我已經盡量選擇了對他人對社會影響最小的方式去逃避,沒有違反道德,沒有違反法律,對身心健康也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危害,還要我退讓到什麼程度!!我現在覺察到,我的內心有這樣一句話,「我被你們像一個畜生一樣對待,每天只給點吃的。既然你們讓我這樣難受,我也要讓你們同樣的痛苦,你們才知道我有多難受。」那段時間,他們不給我錢,不讓我玩遊戲,我就想方設法弄到錢去玩。不給我錢讓我出去吃飯,我偏要出去吃。反正你們對我的期待,我要往相反的方向做。有的時候,明知道他們的期待是合理的是對的,但是潛意識還是控制著自己往相反的方向去做。有一天,實在受不了了,覺得自己的價值感缺失的厲害,決定出去找個工作。但是幹了幾天之後,我的老問題又出現了。我沒法控制住自己噴涌而出的負面的情緒,我還是跟以前一樣,別人跟我說幾句話,我根本反應不過來,我跟別人,跟這個世界好像是隔絕的一樣。漸漸地,別人又一次把我委婉的勸退了。我沒有辦法,又回到了原生家庭中。媽媽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跟我說了一句「我就知道你不是干這個的料。」這種期待也有種矛盾,就是,我們既希望你獨立,又希望你依賴,你的依賴,對我來說,是我的價值感的體現。再後來,我多次請求爸爸給我買台電腦,爸爸最後答應了。他說,只要你別再去網吧玩了就好。那段時間,我對他很感激,但是過了幾天又不行了。我還是感覺不到愛。我又開始要求他們去做心理成長。最好去學學意象對話。他們最終選擇了自己去找路。但是最終可笑的是,我的期待又一次落空。爸爸進入了一個類似傳銷的組織,叫新知識體系。我摘抄一點點新知識體系的文章中的話出來,你們就知道有多可笑了。新知識體系為你提供的是真理,不但是真理,而且是絕對真理!新知識體系導師的任何一個模型、任何一個公式,你都會驚奇地發現「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核心答案」。這充分說明了,這個組織純粹騙人的。因為真理在無常面前,顯得那麼渺小。媽媽被一個諮詢師騙了十萬,這個諮詢師說一次費用交齊,終身免費諮詢。媽媽就把錢給他了。這件事讓我覺得很噁心。我一方面覺得媽媽如此沒有智慧,被人輕易矇騙。另一方面覺得,平時我花十塊錢出去吃完麵條你們都不給我那個錢,現在你自己花了十萬給一個騙子,你真的沒錢么,你只是不想給我不愛我罷了。想到這些,我更噁心了,我覺得,你們既然這樣,那我就繼續,更加墮落下去,………………潛意識中的語言是:「也許我更加痛苦,你們就會同情我,你們就會更愛我。」
水晶級意象對話心理師曹昱
真的挺感謝曹昱老師(水晶級意象對話心理師)的,我總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痛苦的文字,有時候確實難過的活不下去了,但是曹老師總能很有邊界地給我一些支持。前幾天發了一個微信,我鼓勵自己要活下去。不論如何,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活下去才有希望。曹老師讓我發願,自己一定能夠好起來,當我誠心誠意地發願之後,我發現,我真的頓悟了一些東西。這段時間的經歷雖然痛苦,但是也有很大的收穫。我的收穫如下:1.人的命運並不是天定的,而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一切在於你自己願不願意走出來,去出離這個痛苦。當然,也要允許自己和你所愛的人受苦,凡事有一個過程。2.放棄對別人的期待是救贖和重生的開始。比如說對我自己而言,我希望父母去上課,去做心理成長,我可以找好多冠冕堂皇地理由,比如說,我希望你們以後生活的更幸福更快樂,我希望你們身體健康等等等等,但是,我能夠覺察到我最本質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對我更好一點,更愛我一點。對別人的期望只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從本質上來說,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為人和人之間有巨大的差異性,沒有人能夠真正地了解你自己,除了你自己。自己現在在跟諮詢師做著個案,隨著對自我了解的越來越深入,我能夠明白,諮詢師只能作為一個引導者和鏡子,而並不能幫你解決什麼問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你自己想走出來。我們把自己的精力如果指向改造外界來滿足自己的期待的時候,我們會失去自我覺察和自我成長的機會。同時,人的潛意識的勁是走向真我的,是走向自己內心的真正想要的方向的,雖然意識上可能會滿足自己的期待,會覺得你這麼做都是為了我好,但在人的潛意識中,會進行激烈的反抗和鬥爭,這就很像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你對外界的期待有多少,你最終的失望就會有越大。站在更高更遠的一個角度和視角來看的話,你對一個人的改造,是永遠不會成功的。人的潛意識最終會走向真我,其中最大的力量便是願力。短期內改造成功了,但是長期來看,人必定還是會走向真我。即使沒有這個機會,潛意識的激烈反抗也會讓改造者和被改造者之間的關係很微妙。比如說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意識上,我可能很孝順你,給你最好的吃的穿的用的。但是,保持一點覺察你會發現,潛意識中這兩個人在玩著一個很奇妙的遊戲。被改造者的潛意識中會想方設法讓你難受,這個過程很好玩,有的時候不用語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完成。更有甚者,會用生很嚴重的不可逆轉的病或者切斷關係來反抗父母對自己的控制。而改造者,發現自己的期待最終變成了鏡花水月之後,會憤怒,會委屈,哎,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為啥不知道感恩,為啥不知道感激,為啥我做了這麼多反而費力不討好。我們既是一個期待者,也是一個被期待者,在這個遊戲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有多少人能夠停下自己期待,去專註一下,我這一生,是否始終活在期待和被期待中,究竟在做什麼?
我有一段時間對諮詢師有一個很強烈的期待。就是我想像中的心理諮詢師,應該很溫柔,很體貼,很理解我的感受。應該對我的遭遇表示出同情,應該像我潛意識層面上的「好爸爸」或者「好媽媽」一樣對待我。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我清楚地記得,我剛開始學意象對話的時候,有一次聽課,遇到了一個男老師覺得這個老師好溫柔啊,那種溫和的力量是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我很慶幸遇到了一個這麼好的老師,開始理想化他,覺得他課講得好,人長得帥,貪圖幽默風趣,待人彬彬有禮,溫柔虔誠………………
反正就是恨不得把所有形容好男人的形容詞都加在他身上。後來又上了幾次課,對他的這種理想化投射更嚴重了。於是,去找他做諮詢。你注意,我是帶著期待去的。我現在覺察到,我的期待是,我希望他能夠做我心理上的好父親,給我一些父親般的支持鼓勵和愛。但是,事實卻又開始往我期待的相反的方向發展。當他作為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內心深處一些不能夠接納的陰影的時候,我又開始極度排斥他,好長時間不和他聯繫,好長時間不去上他的課。覺得他很冷漠,很不關心我。覺得他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諮詢師,覺得他的共情能力很差,反正就是開始把一些壞的形容詞加註在他的身上。我說過,期待終究會落空的。因為別人不是你,因為,當你想著把世界改造成你想要的樣子的時候,你是在做上帝。而你,註定不可能成為上帝。我們可以注意到,在期待中,很容易出現一種非黑即白的模式,即符合我的期待的和不符合我的期待的人事物。我們特別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喜歡對外界的人事物有所期待,把他改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當外界並不符合我們的期待和想像的時候,我們會很不舒服,會用負疚感控制別人,會產生一定的攻擊性,而作為相輔相成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們也註定期待落空,被攻擊和去加倍的控制外界。這裡邊,我感覺背後有一個「毀」的勁,就是不符合我期待的東西,我就要把他毀掉,變成讓我舒服,符合我期待的人事物。這是破壞性極強的,極其可怕的一種模式。為什麼?因為一個人他把自己的精力、能量、生命力都用於改造這個無常的大千世界的時候,他得多累,這個生命一生得多負重?
我說一說這種模式對我自己的影響吧。對我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具有破壞性的。實際上,我現在明白,我自己的內心,是一個嬰兒狀態,並且是嬰兒的那種全能自戀的狀態。這種非成人態的特點就是,把外界的人事物分成兩個層級,黑的白的,符合我期待的和不符合我期待的。於是乎,如果一個人符合我的期待,滿足我的要求,我會沒有邊界的去誇讚他,去對他好,甚至超過了對自己好。但是,如果他不符合我的期待的話,我就會迅速把他劃歸到黑的方面。我就試圖去改造他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懼感和不舒服,當改造不成功的時候,我會切斷與他的聯繫,從此在我的世界中,就再也沒有這個人了。所以,經常困擾我的一個點是,我為什麼除了爸爸媽媽,彷彿我的世界裡一個人都不剩了,為什麼我從小到大,一個朋友都沒有?我現在有點明白了,因為當他不符合我的期待的時候,當他讓我不舒服的時候,我把他作為一個生命的整個存在都給剔除了,都給隔離掉了。別人都是你的一面鏡子,當他讓你不舒服的時候,或許就是你發現真實的自己的一個最好的契機。這個模式對我的家族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記得剛開始學習心理學那一陣,我不知道怎麼的,我開始用心理學去「報復」家族裡的人,並且產生了很強烈的報復的快感。我能很清楚的記得那個時候,我經常在家族微信群里發一些文章,有幾篇文章的題目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列舉一下《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聽話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嚴重後果》………………我的「報復」引起了他們激烈的「反擊」,他們也開始在家族群里發一些文章,題目比如《兇狠的母愛》比如《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後來我開始期待著父母去上課,期待著他們去做心理成長,期待著他們去改變。那段時間,見一個人就想去給他做一個意象對話,去幫助幫助他,去支持一下他。其實現在想想,這些行為的背後,是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的。比如,我發那些文章,是希望他們改變,背後的聲音是,你看,都是你們的問題,造成了我現在的狀況。我希望你們能夠對我好一點,溫柔一點,疼愛一點,尊重一點。但他們收到的是什麼呢?攻擊,指責,你看,你看,你們做的不夠好,我這樣都是你們造成的。於是他們的潛意識也開始反擊了,他們經常對我說,人啊,得知恩圖報,得感恩。這個時候,我潛意識中的期待得不到滿足,雙方在互相期待的關係中,形成了一種關係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那段時間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角色混淆的問題。比如說,我跟母親的關係有的時候上升到一種超越母子關係的咨訪關係。我們會在彼此看意象,去分析你有什麼問題,我有什麼問題,家族裡某某某有什麼問題,社會上某某某有什麼問題。當我停止了這種模式後,媽媽又開始了。她會勸自己的兄弟姐妹去學一些心理學課程,去跟爸爸分析奶奶家族存在的問題,想著去調和奶奶和叔叔之間的關係。結果,事情和她期待的方向完全相反。爸爸很反感她說這些,他的話也越來越少。為什麼?因為期待的根本目的表面上看是為了別人更幸福開心快樂,實際上是為了自己。我希望你去改變,是希望你更愛我一些。我希望你去改變,這樣我內心的恐懼和焦慮就會更少一些。我希望你去改變,是希望證明我自己很有價值,去滿足我自己的自戀。希望別人改變,是一條徒勞的,極其疲憊的路。這條路上的荊棘,會比其他任何路上的荊棘,更加鋒利一些。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直接放棄對別人的期待么?不,我們想要馬上放棄自己對別人和自己的期待,也是一種期待。這種期待的殺傷力也很大。我覺得我個人的看法如下:1.當對自己有過高期待和對別人有期待的時候,可以允許一下。或許這個期待已經對自己和別人造成了傷害,那我們也允許,就這麼看著它,讓它做一個呈現,允許它發生,告訴自己,奧,剛才他又出現了。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去覺察,去反思自己。2.慢慢地學會有邊界的愛。當別人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沒有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太多,我們就去幫忙。但是,當這個忙已經超出我們能力範圍之外的時候,我們要三思後行。為什麼?即使自己勉勉強強地幫了這個忙,自己的生命狀態會因此變得很差,別人看了自己的狀態,會無意識覺得,奧,都是因為我,你才變成這樣的。他潛意識裡很難真正的開心快樂。因此他很容易對你產生怨恨。而自己超出了能力範圍之內的話,自己也會無意識地對幫助者進行施恩,我都對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應該感激我,支持我,信任我。但是,別人是不可能時時刻刻感激你,支持你,信任你的。所以有的時候,兩個人又在彼此的期待當中,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我們對待父母孩子和家族應該怎樣實施有邊界的愛呢?比如對待我們的父母,我可以力所能及地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在我們身心不是太疲憊的時候,我們可以幫他們打掃一下衛生,可以幫他們做做飯,洗洗衣服等等。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如果你有那個能力,並且父母願意的話,我們可以給他們在附近買一套房子,有時間去看看他們,照顧他們的生活,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但是超過了你的能力範圍之外呢?我舉這麼一個例子,假如你的父親和母親,嗜賭的話,你要犧牲自己和自己全家的幸福去成就父母的「快樂」么?很不幸的是,很多傳統文化(我學過一段時間的傳統文化,不過不是真正的傳統文化)的老師會告訴你,這是命運對你的考驗和安排,你一定要學會忍受,不論什麼情況下你都要孝順父母,你吃的苦越多,將來你的福報就越多。很多父母也會拿負疚感來控制孩子,我生了你養了你,你個沒良心的東西,你就應該滿足我的請求。如果你的父母真的是這樣的人的話,你去這樣幫助他,是一種真的孝么?顯然不是。你自己的幸福和快樂被毀掉不說,你如果有家庭的話,你的另一半和孩子的幸福也要被毀掉。你自己的幸福快樂被毀掉之後,因為外在的原因,別說父母就是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也會產生極大的內疚感,更何況我們血濃於水的雙親。他們的內心也會不開心不快樂。最終,被毀掉的是所有的人。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保持覺察,進行有邊界的愛的話,才是對我們至親的愛護。如果是我,我會照顧他的生活,每個月給他固定的錢,你怎麼花我不管,但是多的沒有。因為當一個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時候,我們最終只能淹沒自己去滿足對方。淹沒了自己,最終所有的人都會不幸福。
我最終想說一下我們對待社會問題的態度。我這大半年看了不少武志紅老師寫的文章。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武志紅老師的文章是會引起一定的問題和爭議的。武志紅老師在我們發生的每個社會熱點問題都會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剖析,而且他深入發現了中國家庭和中國家族的很多問題。但是,他的應對態度是有偏頗的。他的文章中,隱藏著很深的憤怒能量,儘管他自己也知道,但是感覺到他還是沒有完全從自己的家族情結中走出。所以,看了他的文章,在覺知力不夠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一種情況就是產生對父母家族社會的仇恨但是沒有辦法化解,接納度會更差。儘管我知道,這並不是他的初心。黑與白的對立永遠是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細胞的永恆主題,我們沒有辦法去期待所有的人能夠明白我們,變得和我們在某方面相同而不是完全的相反。正是在這種對立統一當中,世界才能夠有繼續發展下去的動力。如果世界都變成了一種顏色,那麼這個世界還存在么,顯然不存在了。我們去期待與我們不同的對立面,去毀到所謂的黑,去消滅他們,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一項艱巨的任務。那麼我們到底該做些什麼?難道就任由我們的親人在他們的命運腳本里受苦而無動於衷。任由一些人去違反道德法律而熟視無睹?有的時候在無常的命運面前,我們是那樣的渺小,我們也許真的只能選擇臣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我們收回對外界的投射和期待,在每時每刻,每個當下,當有人事物讓我們再次不舒服時,去覺察自己,去收穫一份智慧女神的最寶貴的饋贈。你會真正地發現,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你會發現,你所最不能接納的人事物,往往是你內心最大的陰影。我們的潛意識很聰明,潛意識往往把自己最不能接納自己的一方面給隱藏在陰影的最深處,然後投射給周圍的人。這樣我們會通過討厭他們的方式來證明,我完全不是那樣的。我們或許期待他們改變,或許想把他們完全消滅掉,這樣我們的陰影彷彿完全不存在了。但是,我們往往會發現,我們越討厭和不接納的人事物,往往會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陰影的驅力是無限大的。我們真正接納陰影的那一刻,反而陰影不會成為我們的困擾。除了有邊界的愛之外。我認為很重要的功課之一就是時時刻刻每個當下反求諸己和愛自己,盡量不要做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害的事情,學會拒絕對我們身心有害的人事物,學會去愛每一個人,去幫助每一個人,只要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可以有邊界的幫你做一點。不斷地去進行自我覺察和自我成長,不斷地去享受生命中每個美好的過程,一本書,一個景點,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偶遇的陌生人,一隻蝴蝶,一盆蝴蝶蘭………………等有一天,你完全能夠完完全全地知道自己要什麼,能夠順著自己生命的自然的方向去流淌,去徜徉,你會變得像太陽一樣,去「無為」的影響著每一個人,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價值。你雖然僅僅做了一個呈現,但是就是這個存在,有最寶貴的價值。太陽光暖暖地灑在了每個人的身上,每個人都因為太陽的出現而升起了新生的希望。當你自己足夠愛自己,自己的能量足夠大的時候,即使你不刻意去影響別人,別人也因你的存在而改變。他們內心的陰冷和陰暗,因為太陽光的出現。
我這段時間的經歷雖然讓我生不如死,但我從中,收穫了很多東西,我也想分享一下:
1.我們周圍的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的至親,永遠不可能完全滿足我們的期待,永遠不可能按照我們期待他們愛我們的方式來愛我們,能夠真正愛自己懂自己的,只有我們自己。當我們內心有冰山和陰冷之時,如果我們只是沒有去面對內心的冰山和陰冷,而只是去期盼著太陽的出現的時候,那麼太陽終究會有落山的一天,我們還會有陰冷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放棄對太陽出現的期待,自己去成為那個太陽,去愛自己,去有邊界的愛別人,不論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否傷害過我。
2.當我開始有這個邊界感並且開始有邊界的愛別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在變化。我有一天我明白了這一切的時候,我跟爸爸交流了這一切。我說,對不起,這段時間我對你有很多的期待,我希望你能像其他人一樣,去為了這個家去做心理成長,我甚至還說過,人家都可以為了孩子的問題去專門學習心理學,去成為心理諮詢師,你做了什麼?我現在終於明白,這個期待是為了我自己的,是不可能實現的,我不再要求別人怎麼樣了,我要去好好地修自己,去繼續走我自己想走的路。不論以後有多艱難,我會堅持走自己的路。爸爸這時候也跟我交流了很多知心話,他說,其實我早就想開了,你走這條路我覺得一點問題沒有,只是前段時間你那種狀態,我真的很擔心你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的。你放心,只要爸爸在一天,我都會全力支持你的。那一瞬間,我覺得好感動,原來爸爸很愛我啊,他並不是不愛我,只不過是他沒法用我期待的方式去愛我。當我收回了自己的期待和投射的時候,我發現,他很愛我。媽媽也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隨著我越來越有邊界感,她決定自己出去找了一份工作,並且繼續去做心理成長。我們暫時就不見見面了。她走了之後,雖然有一段時間,我會焦躁不安,但是,我心中還是很喜悅和感激的。我終於不用和她在那種相互期待,相互吸血的模式中纏繞了。我可以放手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漸漸地學著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爸爸曾經勸過她,孩子並不是你的唯一。但是,爸爸的力量還是沒有撼動她。而這次,她能做這個決定,我真的挺感激她也挺佩服她的。我很開心也很快樂,因為我前幾天突然意識到,就在她走後不久,我終於不用我的無能感來滿足她的價值感。我很驚奇的發現,很多事情我自己也能夠完成的很好,不需要她來幫我。而我以前一直表現出我不擅長做一些事情,其實是為了滿足媽媽的價值感。很多母親,把孩子當成她的唯一,把孩子看成價值感的寄託,這樣做看上去是一種愛,實際上是一種期待和吸血。一但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了,母親的焦慮和恐懼會讓孩子很難受,孩子對母親的潛意識反抗又會增加母親的焦慮和恐懼。雙方在這種惡性循環中,生命力不斷內耗,最終走向枯竭和衰敗。要打破這個魔咒和循環,必須有一個人站出來,勇於改變,建立自己的邊界。往往是誰學習,誰成長,誰改變,不要期待對方先改變。
3.我開始明白了什麼叫做現實感。我認為的現實感,就是你在每個當下能夠保持一份覺知,盡量不被期待和情緒所裹挾,盡量不耽誤現實中的事情,不傷害現實中的人,在這個基礎上,在每個當下順著自己生命和使命的方向自然流淌。你會很自然而然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的期待和眼光。
我有一段時間特別在意兩件事,一個是別人說我沒有現實感,一個是別人和我談錢。這兩個事情都會深深地刺激了我,一遍一遍地提醒我自己我沒有價值感。凡是跟我這麼說的人,我基本上都切斷了跟他們的聯繫。當時我媽的一個表姐,我都沒怎麼見過她,從美國發微信過來指責我,說一個大學生天天在家裡玩什麼也不幹怎麼行,要不然去參軍,要不然去工作,別天天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痛苦的文字。我當時很生氣,失去了覺知,我直接告訴她,你這麼強勢,天天控制別人,你也不會獲得幸福的,即使你去了美國,即使你有那麼多錢。然後我就把她刪除了。媽媽也挺焦慮的。但我發現,我自己最終逃避不了的,是我自己內心的無望感,無價值感和無能感。我曾試著去找工作,但是我發現我抑鬱的很厲害,別人跟我說話,我得好幾分鐘後才能反應過來。後來,就發展到文章開頭的沉迷於虛擬遊戲世界的結果了。反正避無可避,就乾脆暫時逃開。逃避像手術時用的麻醉劑,只能暫時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但是絕對不是長久之計。現實的結果加劇了我的無能感,我的無能感再次惡化了現實中的結果。就在昨天,我突然一下子好像頓悟了。我其實不必著急的,我可以允許自己慢慢地去一點點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暫時工作不了,我可以在家裡做做做飯,洗洗衣服,每天看看書,聽點微課,學點精神分析,看點好看的電影,我完全可以按照我自己的生命節奏活的,沒有必要去急功近利。每個人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植物種子,植物的花期不同,有的花開的晚。但是,最終只要它給自己一點耐心,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壤和環境,它一定能綻放出獨一無二的花朵。無能感和無力感到達頂峰的時候,如果沒有覺知,很容易靠近死神。想到這一點,我很後怕。慢慢地,我學會了愛自己,我學會了尊重自己的生命節奏,我可以大聲地告訴自己,我愛自己,我要成為獨一無二的我。
4.我學會了正視欣賞自己的短板,並且開始學習心理學的真正地意義。有段時間,我嚴重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和bpd。我專門看了dsm量表,並且去了百度貼吧,看了很多病友的癥狀(比如手抖什麼的),我很堅信我就是得了bpd。我於是開始挖了一個陷阱,等著人往裡面跳。我問曹老師,我覺得我是bpd。無論諮詢師回答是和不是,她都會掉到這個陷阱里去。因為如果她回答是,那麼好了,我得到權威(諮詢師)的確認了,我可以對自己不負責任了,我可以繼續打著我是一個病人,我得了bpd,你們都要對我好一點,你看看都是你們把我害成了這樣,這樣對自己的成長很不利。你如果回答不是,那麼你也掉到了一個陷阱裡邊,我都查了dsm量表了,我都去百度貼吧找了這麼多證據了,你怎麼說不是呢?你這諮詢師也太不專業了吧。諮詢師會成為來訪者期待破滅的犧牲品,遭受來訪者攻擊,本來你說是的話,我就不用為自己負責的,結果現在你說不是,不行,你得對我負責。而且來訪者一定會再去向其他權威和證據求證,知道他確定自己是,他才肯罷休。這個時候曹老師的回答很睿智,她說,不論是與不是,這都是某個人在某一個時間段的一個標籤而已,這個標籤隨著自己的心理成長和自己覺知能力的上升,會慢慢地改變的。我漸漸的開始理解何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了,她說:「學習心理學絕對不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問題永遠是解決不完的,在每個當下都會產生很多問題。而是為了開啟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覺察」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做了的話,我們會在每個當下,無為的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自然而然的明白每個問題該如何解決,而不是,先想出一個辦法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再看當下我給自己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的標籤,我不再把他們當成一種負擔,而是把他們當成一種饋贈和禮物,開啟我的智慧的饋贈和禮物。
5.我開始嘗試著打破自己非黑即白的模式。過去的時候,我完全不能夠接納一些我不認可的人事物。而現在,我開始漸漸地明白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性的。自己不接受別人的方面,恰恰可能是自己最好的成長的契機。而我可以建立好自己的邊界,並且有底線地去給予比人有邊界的愛。我沒有必要因為某人的某個方面與我完全不同或者讓我非常不舒服,而完全切斷和某個人的鏈接。我也會建立自己的邊界,不讓別人傷害到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家裡的親戚我是一個也不想理的。但後來我想明白了,我可以有邊界的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同時,我也可以不讓他們傷害到我,當他們評論我或者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的時候,我可以很堅決的說不。
很隨性的,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吧。希望和有緣的人分享。
本文獲得作者胡志軒授權轉載,有轉載需要請聯繫作者。
推薦閱讀:
※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長遠心:在臨死前,絕不改變自己的宗派和修行
※一個很親身經歷的很勵志的故事
※進門就看到客廳不太好?玄關隔斷會改變一切!
※改變命運三要素:發願+懺悔+多行善
※因婚姻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