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 《定風波》看蘇軾筆下的女性美(1-2)

從《定風波》來看蘇軾筆下的女性美(1)被閱覽數: 14 次 來源: 中國文學網文字 〖 大 中 小 〗 )摘要:在蘇軾的筆下,存在有大量鮮活、生動的女性形象:柔奴就是其中之一。作品《定風波》(長羨人間琢玉郎)充分展示了柔奴這一形象的容貌美、才藝美、品行美,體現了蘇軾作品中女性美的特點,表現了他進步的女性觀。   關鍵詞:柔奴 容貌美 才藝美 品行美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觀,儘管審美會因人因時而異,但一些普遍的共同的美還是存在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改變,也不會岡為欣賞者的不同而發生改變。不僅有共同美的存在,而且熒感也有共同性。所謂「美有同嗜然」,人人會心,古今同品。比如蘇軾在《定風波》中刻畫的人物柔奴就代表了古今、人人都認同的美。不僅在宋人看來是美的,在今天看來也是美的。柔奴這一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電使得作品具有了較高的藝術魅力、審美價值。   美和丑總是相對而言的。有的人外表很醜,但心靈很美,在文學作品中有外表醜陋內心美好的形象,比如《巴黎聖母院》中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外表奇醜,而心地卻十分善良這是化「丑」為美。在文學形象中也不乏外表美而心靈丑者,如《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外表美麗,內心狠毒,我們只能把她作為文學形象來欣賞,而不應向她的人品來學習。她還不能算作理想的美。如果單純說一個女子的容貌美,似乎不足為奇。外表美是一種外在的美,一個人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美,心靈的美,而柔奴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她不僅有美麗的容顏還有美好的心靈,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完美統一。下面我們就賞析一下柔奴體現的女性美之所在:      一、容貌美      一個相貌醜陋的人同然可以通過善的行為改變其形象,但不可甭認,一個人的外表美也是至關重要的,人們在相互不是很了解的前提下.第一印象佔了很大的比重,影響到人的視覺,為什麼青年人看起來比老年人要好,是因為年輕人的外貌年輕,膚色好,而老年人則飽經滄桑,面部多是皺紋,但老年人有豐富經驗和遠高於年輕人的智慧在蘇軾筆下的歌妓舞女大多是美女,柔奴是其中之一。   蘇軾《定風波》(氏羨人問琢玉郎)的原序:「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雲。」這罩不僅談到作者寫作的背景,還談到了柔奴美麗的容貌。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六月,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王鞏字定國,從蘇軾學為文,因收受蘇詩而受牽連,被貶賓州監鹽酒稅。賓州即嶺南地區,條件頗為艱苦。去時,王鞏攜歌女柔奴同行,三年後,北歸,與蘇軾一起飲酒,王鞏出柔奴勸酒。蘇軾遂作此詞助興,也可見柔奴的人格、蘇軾的胸襟。   在宋代,有大量歌妓、舞女存在,這與統治者的倡導有關,官員司以妻妾成群,擁有歌女、舞女,供他們尋歡作樂。在這些女子中,不乏才貌雙全者。有的還與主人產生了真摯的感情,終身與主人相隨、相伴,與主人同甘苦、共患難。王鞏攜柔奴到嶺南,則正是那個時代特有生活的真實寫照。如果說在現代社會,有官員帶歌女出遊的話,完全是一種被人唾棄的行為,而在宋代,則截然不同,時代背景小同,對事情的理解也就相異了,歌女與主人相依為命、不離不棄、患難與共的可貴精神,是值得稱頌的。而在詞人蘇軾筆下的女子,不僅外表靈巧秀美,而且才藝雙全、具有令人讚賞的人品美,這是他們形象的一個普遍特點。詞人在原序中提到「眉目娟麗」,是在讚美柔奴天生麗質、美貌絕頂、無與倫比。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這是詞的第一句,作者並沒有從正面描寫柔奴之美,而是採用了虛擬的手法。「琢玉郎」,本指雕琢玉器的工匠,這裡借指王鞏這位善於相思的多情種子。「點酥娘」本於梅堯臣之詩,有「女子能點酥為詩」,這裡藉以誇讚柔奴的聰明才藝。「點酥」大概相當於現在的裱花工藝藝。『分付」,即交付。這一整句是說羨慕你這位多情男子,老天交付給你一位心靈手巧的「點酥娘」來了。蘇軾並沒有對柔奴的容貌和身段作具體的摹寫,而是採取了以虛馭實的手法,把一個上天交付給的冰清玉沽的美人擺在讀者面前,給了讀者充分想像的自由空間。   如果說這首詞,只是在原序中偶爾提到對柔奴的直接外貌描寫,還不足以說明蘇詞筆下女性美的一個顯著特徵的話,那麼我們也可以從蘇詞的其他詞中加以印證。如:「眉長眼細。淡淡梳妝新綰髻」(《減字木蘭花》[贈君猷家姬]),捕寫一位侍女不著胭脂、淡妝素雅的自然之美。「眉長」、「眼細」、「淡妝」、「綰髻」無不顯示出侍女的本色美,不加妝飾,她的美麗是原生態的、清新自然的,無任何人_[做作。而在《訴衷情》(琵琶女)巾的「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隨人,似斗嬋娟」,是從正面描寫琵琶女的膚色白皙、鬢髮俏麗,展示了琵琶女的外形美,結尾以月亮作襯托,更顯出琵琶女天姿國色、美麗動人。其他如「雲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讚美了舞伎的頭髮、衣著的和諧美,「寒玉細凝脂」是讚美妻子的容貌清秀。   蘇軾筆下「塑造的女性清新自然而不艷麗妖嬈,容貌秀麗而不嫵媚,體現的是女性的本色美」,不同於溫庭筠、柳永筆下的人工修飾之美。這跟作家不把女性當做觀賞的對象,而是尊重女性,把女性放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不無相關吧。      二、才藝美      「白作清歌吹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寫柔奴能白作自演歌曲,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芳潔的口中傳出,使人感到如同風起雪飛,使炎熱的酷暑之地變為清涼之鄉。使得政治上失意的詞人由憂鬱苦悶、鬱鬱寡歡、煩躁不安變得超然曠達、淡定安詳。這是寫柔奴的歌聲產生的藝術效果,肯定了柔奴技藝的精湛。「皓齒」,即潔白的牙齒,是寫柔奴的容貌美,當然作家本意並不僅於此,而是運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來展示柔奴的歌聲之美。風起雪飛是視覺效果,而炎海變清涼,則是觸覺的效果在起作用,使讀者由視覺的感知轉向了觸覺的變化,以此來展示柔奴的歌聲輕柔、舒爽,使人產生怡情悅性的審美享受。這有些誇張的意味,引起讀者的無限遐思。而「言為心聲」,歌聲正是歌女柔奴內心世界的表達,是因為她的心情曠達,能與主人同甘苦、共患難的精神使然。反過來,這對於支撐、堅定王鞏的生活和人生信念起到了關鍵作剛。從《定風波》來看蘇軾筆下的女性美(2)被閱覽數: 22 次 來源: 中國文學網文字 〖 大 中 小 〗 )1、山一樣的性情——厚重卓拔、獨立自持的仁者風範  山獨立無畏。只要它存在,它就堅定地獨立,不依附哀求別人,更不會為著私利、為著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它穩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則上固守節操,具備「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卓拔。  陶淵明性格的卓拔體現在他不畏權勢所迫,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上。當他對統治者失望之後,選擇歸隱,更體現出他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徹底否定和堅決的反抗精神,他的《飲酒二十首》,通過回憶過去生活,寫出了他從出仕到歸隱種種生活的觀感和體驗,傳達了對污濁、險惡的社會的痛心和不滿。例如《飲酒二十首》其六中,詩人借酒抒懷,感嘆俗世里做人行事的無原則性。「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寥寥數語,把表面現象可以蒙蔽人們眼睛,社會輿論可以給人錯誤導向的通病盡顯無疑。言辭咄咄,體現的正是山一般的卓拔。《飲酒二十首》其八中,詩人以孤松自比,表現自己高潔堅貞的人格。在寒冷的季節里,「眾草沒其姿」,而它卻依然挺立,折射在現實生活中,表達了詩人以清高自許,不願「隨波逐流」、哪怕守窮也要學高山青松卓然而立的品性。同時,他的厚重表現在對山川田園的喜愛和對勞動人民的親近上。再以《飲酒二十首》為例,第九首中「父老」提酒邀飲,詩人「倒裳」而迎,表明詩人生性的沖淡,與農民間毫無隔閡、融洽無間;而詩的後半部分寫詩人與老農促膝相談,老農勸詩人處世不要那麼認真,還是出去做官的好,這番「父老言」有點像屈原與漁夫的問答,類似於陶淵明的自明心跡。於是詩中接著道,「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意思是說我隱居的決心已定,再不會重返仕途,與世同流合污。正是詩人能和農民傾心相處,他才深知人民的疾苦和真誠。投桃報李,他在他的詩歌里表達了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五首》其三),「回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2、水一樣的性情——圓融通脫、上善大度的智者氣質  山水相依,正如仁智不可偏廢。智者首先必須是仁者,不是仁者,沒有真智。水的特性在於柔和多變,遇事容讓。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說的正是它的有容乃大。同時,水「緣理而行,周流無滯」,使得它擁有遇形象物的本事,體現在為人處事上,即是圓融通脫的生存方式。而陶淵明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水的性情始終貫穿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理想和處世之道上。  至於陶淵明性格的圓融通脫,在為人處世的率性方面極具代表性。水遇物則變形,陶淵明的性格也是行雲流水一般,洒脫不羈。蘇軾曾經這樣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隱之為高。飢則相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者,貴其真也。」[17]人貴真,詩亦貴真,詩真乃由人真而來。這就是陶詩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陶淵明少時「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十二首》其五),懷著「大濟蒼生」的抱負,請人引薦,於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任江州祭酒,絲毫不以求官為嫌,但不久因受人輕視,「有志不獲騁」[18],自覺不快,更兼不堪承受小吏生活的繁瑣和拘束,「少日自解歸」[19]。當別人再次請他出山的時候,他沒有應允。直到後來迫於生計才去當了個小小的彭澤令,又因為不願向督郵「折腰」,再次掛冠而歸,從此再不出仕。但他的隱居之樂不在於別人的評價,而在乎山水田園,在可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二首》其一)。他不以隱居為高,卻始終堅守著自己隱居的志趣,沒有半點虛偽,飲酒作詩,一字一句都是真性情、真心境的表現,絕不像有些人,身在江湖心懷魏闕。  同時,陶淵明如水的性格還體現在與人交往上。江州刺史王弘想結交他,苦無路可走,聽說他要游廬山,於是請他的朋友龐通之備酒席候於路中,二人正暢飲時,王弘闖到席間,言談大歡,因而結識了他。還有蓮社高僧慧遠結社時特意邀請他,他回信說要准他吃酒才去,慧遠居然為他破戒置酒,淵明到了,忽「攢眉而去」[20]。足見其性格中如水一樣的靈動和洒脫。再有,從他的無弦琴和「我醉欲眠,君可去!」[21]等物事和言語中亦可窺其性格的真率。  古人說,文如其人,詩亦如此。陶淵明的山水性情其實就是陶詩的山水性情。境由情生,情以造境。陶詩中的山水性情與詩歌意象互相疊加與融合,便成為組構山水意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豐贍作者人物形象和雕琢其山水情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關於陶詩,鄭振鐸曾有過精當的論斷:「陶淵明詩雖若隨意舒捲,只是蕭蕭疏疏的幾筆,其意境卻常是深遠無涯。我們如果喜歡中國的清遠絕倫的山水畫,便也會永遠忘不了淵明的小詩,像『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些詩都是五言詩里最圓潤晶瑩的珠玉,他們有一種魔力。一捉住了你,是再也不會放了你走的。他們是那樣的深入於讀者的內心,不是以辭語,而是直捷的以最天真最濃摯的情緒與你相見的。」[22]  通過對陶淵明詩歌的舉例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陶淵明詩歌的總體特徵是清新自然、沖淡古樸、物我渾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詩重在寫心,即骨子裡的山水情懷的自然流露。陶淵明作詩,意存筆先,往往「無意於詩而意已至」。此外,陶詩中的景物在描繪過程中往往被人格化,題材和內容貼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詩歌形式上也體現樸實無華的特點,意境渺遠。在許多詩歌中,陶淵明寄寓的是一種與山水一樣平實的情懷,是一種與山水一樣高遠的理想,是一種作用於詩人心靈感官的山水情結,而圍繞山水情結款款而述的文字里展現的是一幅幅人與自然物我諧忘的畫面和一個個或山或水的意象,意象累積,畫面延伸,綜合成一個渾融完整的山水意境。透過山水意境,反映出詩人不慕榮利、回歸自然、關心下層人民生活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品質。  參考文獻:  [1]朱熹.朱子語類〔m〕.見游國恩,王起,蕭滌非,季鎮淮,費振剛.中國文學史(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285.  [2]嚴羽.滄浪詩話〔m〕.見王瑤.中國文學史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279.  [3]參見徐慧珍,彭公亮.「沉醉」與「心遠」〔j〕.湖北:理論月刊,2002:43.  [4]朱光潛.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a〕.見朱光潛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396.  [5][10]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43;569.  [6]蕭統.陶淵明集序〔a〕.見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10.  [7]郝樹候.元好問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10.  [8]參見徐公持.魏晉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575.  [9]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368.  [11]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9.  [12][13]惠洪.冷齋夜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8:14.  [14]王國維.人間詞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  [15]錢穆.論語新解〔m〕.上海:三聯書店,2002:158.  [16]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427.  [17]蘇軾.書李簡夫詩集後〔a〕.見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2:174.  [18]參見曹明綱.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詩文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  [19]參見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209.  [20]參見朱光潛.詩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79.  [21]蕭統.陶淵明傳〔a〕.見渭卿選注.陶淵明詩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244.  [22]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181;182.
推薦閱讀: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
李白與蘇軾隱逸思想比較
宋 蘇軾《洞庭春色賦》2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原文與譯文(含賞析)
蘇軾題畫詩彙編

TAG:女性 | 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