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五十九:袁了凡——修身積善 四訓教子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五十九:袁了凡:修身積善 四訓教子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發布時間:2016-08-23 08:30

  袁了凡

  袁了凡(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黃,字坤儀,號了凡,以號名於世,祖籍嘉善(今浙江嘉善),遷居吳江(今屬蘇州)。萬曆十四年(1586年)中進士,被任命為寶坻(今天津寶坻)知縣。在任期間,勤廉愛民,為民謀利,頗有政績。後任兵部職方司主事等職。

  袁了凡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他博學多才,在曆數、律呂、水利、兵事等方面,皆有造詣,一生著述頗豐。據不完全統計,共計有著述22部,198卷,主要有《了凡四訓》、《評註八代文宗》、《寶坻政書》等。其中,《了凡四訓》勸人積善改過,強調從治心入手提升自我修養,在社會上流傳甚廣。

  袁了凡家訓

  袁了凡家訓主要有《了凡四訓》和《訓兒俗說》兩卷。

  《了凡四訓》又名「了凡訓子書」「訓子言」「了凡誡子文」等,是袁了凡撰寫的一部具有勸善性質的家訓著作。全書包括「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分別來自袁了凡不同時期的著作。其中,「立命之學」是他晚年為訓誡兒子而作的《立命篇》,「改過之法」與「積善之方」是他早年著作《祈嗣真詮》中的兩篇「改過第一」和「積善第二」,而「謙德之效」則取自他晚年所作的「謙虛利中」。在清人編纂的《丹桂籍》中,這四篇文章被合稱為《袁了凡先生四訓》,後世遂以《了凡四訓》流傳。書中袁了凡現身說法,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子孫命運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改變,要行善積德,勇於改過。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內涵深刻,數百年來傳誦不衰。

  《訓兒俗說》則是袁了凡通過對儒家思想的通俗性闡釋來對兒子進行道德規範教育的一本書。全書包括《立志》、《敦倫》、《事師》、《處眾》、《修業》、《崇禮》、《報本》、《治家》等八篇,系統闡述了做人、治家應遵循的規範,要求兒子要立志為大人,與人相處要心存寬厚,指出「治家之事,道德為先。道德無端,起於日用」。諸多闡述,對於今日治家教子仍很有啟發。

  ●視頻腳本

  修身積善袁了凡 ——袁黃和《了凡四訓》

  【片頭傳唱】「話說明代萬曆年,寶坻來了一位好縣官。教育孩子寫下四訓啊,備受推崇直到今天。」

  每天清晨,85歲的馬守君老先生,都會端坐書桌旁,聚精會神地書寫《了凡四訓》,數十年如一日。

  馬守君之子 馬志國:

  我父親特別喜愛《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是明代寶坻知縣袁黃寫的一本家訓,父親不僅自己喜歡抄寫,而且從小就用這個來教育我們,對我們子女們的人生影響很大,我們受益很多。

  袁黃,號了凡,嘉善籍吳江人,明代重要的思想家。

  《了凡四訓》是以了凡個人經歷現身說法訓示子孫的家訓,俗稱「了凡戒子文」。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組成。其思想核心是「改過」「積善」,對後世的道德倫理思想影響深遠,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黃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

  天津市寶坻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李寶林:

  《了凡四訓》其實是袁了凡寫給兒子的一本家訓,現實生活中,《了凡四訓》的社會影響力很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

  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編輯部副總編輯 姚立軍:

  了凡是一個注重家訓家教、注重鄉賢的思想家。《了凡四訓》首先是對自己家庭,對自己兒子教育的一本書,但是後來呢,成為了對老百姓教育的一本書。

  袁黃在《了凡四訓》中提出了「立命」說,認為命運可以通過努力而改變的,並提出了「改過」「積善」等治心修身方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 朱鴻林:

  袁了凡對明清以後社會思想影響很大,我想對今天有意義的,第一就是他的立命之學。立命之學的精粹就是說,人的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上,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把這個命運加以改變的。而這個做法就是時常要反省,把自己做的對的記下來加以強化,對自己做的錯的,經過自己的反省改掉。

  袁黃作「為官功過格」,起名《治心篇》,將每日所做之事,記錄於上,每行一善記數,每有一過退除,日積月累,計算功德總數。這一方法是量化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自律方法。通過這樣的方法,袁黃自律自省,規範行為,從而達到了修養自我,完善人生的目的。

  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獻忠:

  袁黃是寶坻的一個著名縣令,他的這個民本思想特別突出,他關注民生,愛民如子,愛戴百姓。

  【字幕引用】受賄而不恥者,良心盡喪也。——《寶坻政書》

  袁黃說:「立志做善事是為了利益天下百姓,那麼,不管善事多麼小,功德都很大。假使只是為了自己,那麼不管善事有多少,功德都很小。」袁黃還在《了凡四訓》中對善惡進行了認真分析,他列舉了「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等十種行善方法,以為後人遵循。

  他要求同僚「各當砥礪名節,以清廉自誓」,同時以實際行動為大家做出表率。

  《寶坻縣誌》主編 張殿成:

  袁黃生活極為簡樸,從不崇尚奢華。即使是公家來客人,也只上五道菜。凡縣衙內的空地,全令種蔬菜以自給自足。出行輕車簡從,不動儀仗。

  天津市寶坻區袁黃研究會秘書長 楊松:

  袁黃的勸善思想,不斷影響到身邊的人。袁黃夫人為兒子裁製冬衣,不用比較貴的絲綿而是用比較便宜的棉絮做內里,這樣將省下來的錢多裁幾件棉襖,送給貧寒的人家過冬。

  【字幕引用】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了凡四訓》

  袁黃是知行合一的人。初到寶坻,正值大澇,百姓流離。當時寶坻賦稅「倍於他縣,歷年積欠糧賦萬石」。袁黃帶頭捐俸抵償賦稅,救助困苦民眾,並上書朝廷請求減免賦稅等,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獻忠:

  (袁黃)替寶坻縣減免了一大批賦稅,另外還有其他的勞役。進貢銀魚,還有御皇木,這些勞役都減免了,所以說他是造福百姓的很有影響力的官吏。

  【字幕引用】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了凡四訓》

  袁黃對待百姓如父母兒女。飢時送糧,寒時送衣,無主屍骨無錢埋葬,本人出資掩埋。袁黃對窮人的關懷細心備至。

  《寶坻縣誌》主編 張殿成:

  荒年煮粥賑濟窮人時,袁黃向負責煮粥的人行禮,並眼含淚水懇求大家務必將沙子挑出去,不要兌冷水,說倘若有一點泥沙摻雜在內,或用冷水摻入粥中,那麼食用的人就會容易生病。

  袁黃審理訴訟,秉公斷案,為冤枉者開解,得再生者不下數十人。袁黃常常給獄囚講行善得福、作惡得禍的道理,有的犯人聽後感動得淚流滿面。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吳震:

  袁了凡考中進士,當的第一個官,就是在寶坻當縣長,叫知縣。到了寶坻之後,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寶坻地方的政事、經濟、農業等建設方面,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的勸善思想逐漸成熟完善起來。

  北京大學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研究所國學研究室主任劉偉見:

  他的《寶坻政書》是中國整個縣域治理上的一個代表性著作,而且這個政書中很多具有實操性的方法,到現在仍然有很多價值和意義。

  《嘉興日報》嘉善分社編輯楊越岷:

  他在寶坻當知縣的時候,提出了很多愛民的措施,比如興修水利,把南方的水稻引到寶坻來等等。

  【字幕引用】小而一鄉之內,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興建。--《了凡四訓》

  「興建大利」是袁黃的十大行善法之一,他認為,小至一個鄉,大到一個縣,凡是有益於公眾的事,最適宜開展。他剛到寶坻時,境內東南到處都是濕窪鹽滷之地,一片荒蕪。他走遍寶坻四境進行考察,並從家鄉引來耐鹽鹼的稻種試種,獲得成功後推廣。改水種稻一舉,為無數百姓開啟了救生之路,直至今天,寶坻成為了北方重要的水稻產區。

稻花飄香

  為發展農業生產,袁黃還整理編纂了我國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寶坻勸農書》,下發鄉里,對指導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津市寶坻區小甸村村民 肖富榮:

  這兒就是原來袁黃廟舊址。袁黃廟原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邊畫邊說)。人們建了這座袁黃廟,以紀念他帶領百姓開河引水、播種水稻的恩德。

  可以說,《了凡四訓》是袁黃知行合一的高度總結。

  受袁黃的影響,他的兒子袁儼少承父訓,秉持家學,也頗有賢名。天啟七年(1627年),他在高要(今屬廣東肇慶)為官時,逢夏水秋澇,城中水深三尺,袁儼於暑雨中竭力奔走救災,勞瘁嘔血而死,像他的父親袁黃一樣,也受到百姓敬仰。

  中華袁氏宗親聯誼總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 袁令文:

  了凡這種思想能夠傳承幾百年經久不衰,肯定有他獨到的一些地方和精神內涵,身教重於言傳。

  北京大學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研究所國學研究室主任劉偉見:

  了凡從現身說法來做家訓,你看其他很多的家訓都是講一個道理,或是說一種修養方法,或是一種規矩,但《了凡四訓》,我們看起來像一個故事。

  天津市寶坻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寶林:

  袁黃是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的代表,凡是要求別人做的他首先自己做到。了凡廉潔奉公、克己愛民,以他的實際行動影響了後人。

  袁氏後人 袁禹治:

  袁了凡先生教育我們要敬老愛幼,勤儉節約,工作認真負責嚴謹,對我們整個方方面面的影響都非常大。

  袁黃處世做人的規範在當今社會很有現實意義。如今,袁黃和他的《了凡四訓》影響越來越廣。在天津寶坻,袁黃的故事家喻戶曉,積德行善蔚然成風;在浙江嘉善、江蘇吳江,袁黃倡導的善文化也得到很好的研究傳承;在海內外特別是北美和東南亞,袁黃和《了凡四訓》也有廣泛影響,有許多研究袁黃思想的機構和學術團體,反映袁黃故事的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等在廣泛傳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魏月萍:

  了凡先生的思想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的影響力其實也是蠻大的。了凡先生這個「善」的思想為什麼會受到歡迎?我覺得他提供了人性一種凈化的可能。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吳震:

  袁了凡推動了一個勸善的思想,他把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和價值觀融入在裡面。

  袁黃的《了凡四訓》,就像一面辨別善惡的鏡子。這面鏡子無時無刻不在教育我們怎樣做人,如何做事。應該經常對照自己,發現缺點和不足,像袁黃那樣改過自新,通過積德行善,改造命運,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寶坻荷塘

  ●袁了凡家訓摘編

  立命之學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易經》是為君子謀劃如何趨吉避凶的,如果說天命是不可改變的,吉還怎麼可以趨,凶還怎麼可以避呢?《易經》的開章第一義就說:「積累善行的家族,一定會有許多福報。」

  余置空格一冊,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攜付門役,置案上,所行善惡,纖悉①必記。

  ——摘自《了凡四訓》

  【注釋】

  ①纖悉:細微詳盡。唐·孟郊《秋懷》:「還如刻削形,免有纖悉聰。」

  【譯文】

  我準備了一冊有空格的本子,取名叫《治心篇》。早晨起來坐在縣衙大堂上,家人帶出交給門役,放在公案之上,所做的好事、壞事,再細小的也不遺漏地記錄下來。

  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①己之邪。

  ——摘自《了凡四訓》

  【注釋】

  ①閑:限制,防止。《周易·乾卦》:「閑邪存其誠。」

  【譯文】

  向上,應要知道報答國家社會栽培的恩惠;對下,應盡自己的責任,要建造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向外,要在別人困難時周濟別人,向內,要防止自己走上邪路。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①二字,耽閣②一生。

  ——摘自《了凡四訓》

  【注釋】

  ①因循:沿襲、承襲,多保守、守舊含義。也指遲延拖拉。

  ②耽閣:同「耽擱」。

  【譯文】

  一定要天天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一定要天天改過自新。倘若一天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就會在這一天里安心於自以為是的狀態;倘若一天沒有過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沒有進步可言。天下聰明伶俐的人不少,但很多人德行未修,事業不廣,就在於 「因循」二字耽誤了一生啊。

  改過之法

  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凡是要改正過錯的人,第一,要生髮出羞恥之心。孟子說「羞恥心對於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羞恥心,就會成為聖賢;沒有羞恥心,就會淪為禽獸。」所以,發羞恥心是改正過錯的關鍵。

  第二,要發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鑒臨之。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第二,要生髮畏懼之心。天地在上,是不會被欺騙的。我們的過錯雖然很隱蔽,但是天地明察秋毫。

  第三,鬚髮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第三,一定要生髮勇敢之心。人們不願意去改正錯誤,大多是因為因循守舊,得過且過的緣故;我們一定要振作精神、發奮努力,不要遲疑,不要等待。

  大抵最上治心,當下清凈;才動即覺,覺之即無;苟未能然,須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須隨事以禁之。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大抵最好的改過辦法是修心,可以很快地使心地清凈;不好的念頭剛一萌動,就能立即發覺,一發覺就能立即熄滅它;如果不能做到這樣,就要通過明理來消滅它;如果明理也不能做到,就必須針對具體的事情來警戒自己。

天津寶坻袁公亭

  積善之方

  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①者真,襲跡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皆當自考。

  ——摘自《了凡四訓》

  【注釋】

  ①根心:發自內心,自覺自愿。

  ②襲跡:注重形跡,沿襲他人的行徑。

  【譯文】

  人們去行善,如果有利於他人那就是為公,為公就是真的;有利於自己的就是為私,為私的就是假的。另外,發自內心的是真的,沿襲他人的就是假的。還有不求任何回報而行善的是真善,為了某種目的而行善是偽善。像這些道理,都需要自己認真的分辨、考察。

  何謂偏正?昔呂文懿①公,初辭相位,歸故里,海內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鄉人,醉而詈之,呂公不動,謂其仆曰:「醉者勿與較也。」閉門謝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獄。呂公始悔之曰:「使當時稍與計較,送公家責治,可以小懲而大戒;吾當時只欲存心於厚,不謂養成其惡,以至於此。」此以善心而行惡事者也。

  ——摘自《了凡四訓》

  【注釋】

  ①呂文懿:即呂原,字逢原,號介庵,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明代大臣,入內閣,逝世後追贈禮部左侍郎,謚號文懿。

  【譯文】

  什麼叫做偏、正呢?從前明朝的宰相呂文懿公剛剛辭掉宰相的官位,回到家鄉來,因為他做官清廉、公正,當時天下人都非常敬仰他,就像對待泰山和北斗星一樣。獨獨有一個鄉下人,喝醉酒後辱罵他,但是呂公並沒有因為被他罵而生氣,並向自己的傭人說:「這個人喝醉酒了,不要和他計較。」呂公就關了門,不理睬他。過了一年,這個人犯了死罪入獄,呂公方才懊悔地講:「若是當時同他計較,將他送到官府治罪,可以藉小懲罰而收到大儆戒的效果,他就不至於犯下死罪了,我當時只想心存仁厚,沒想到反而縱容了他的惡習,以至於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這就是以行善之心卻做了不善的事的例子。

  故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所以立志做善事,目的在利益天下國家百姓,那麼善事縱然小,功德卻很大。假使只為了利益自己一個人,那麼善事雖然多,功德卻很小。

  小而一鄉之內,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興建;或開渠導水,或築堤防患;或修橋樑,以便行旅;或施茶飯,以濟饑渴。隨緣勸導,協力興修,勿避嫌疑,勿辭勞怨。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小到一個鄉村,大到一個城鎮,凡是對大家有利的事,最應該去做。或是開闢水道來灌溉農田;或是建築堤岸來預防水災;或是修築橋樑,使行旅交通方便;或是施送茶飯,救濟飢餓口渴的人。一有機會就勸導大家,齊心協力做有益的事,不必避免嫌疑,不要害怕辛勞。

  謙德之效

  彼氣盈者,必非遠器①,縱發亦無受用②。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摘自《了凡四訓》

  【注釋】

  ①遠器:遠大的氣度。

  ②受用:得益,享受。

  【譯文】

  那些滿懷傲氣的人,必定沒有遠大的氣度,縱然是發達了也沒有什麼可享受的。稍微有見識的人,必定不會忍心使自己心胸狹隘,從而拒絕自己可以得到的福報。況且,謙虛的人才有接受到教誨的機會,從而受益無窮,這尤其是修習學業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摘自《了凡四訓》

  【譯文】

  人有志向,就像樹木有根基。立定志向之後,還必須念念不忘謙虛,處處與人方便,自然會感動天地,所以說造福全在我們自己。

  交友之道

  志學之期,須是立志求為大人。

  ——摘自袁了凡《訓兒俗說》

  【譯文】

  立志於學習之時,首先要追求成為德行高尚的人。

  交友之道,以信為主,出言必吐肝膽,謀事必盡忠誠。

  ——摘自袁了凡《訓兒俗說》

  【譯文】

  交朋友的道理,在於以誠信為主。所說的話一定要發自肺腑,為人謀劃事情一定要竭盡忠誠之心。

  能隨處求益,則三人同行,必有我師;若執己自是,則聖人與居,亦不能益我。

  ——摘自袁了凡《訓兒俗說》

  【譯文】

  人若能隨時隨處尋求上進,那麼三個人一起走,也必有一個可以做我學習的老師;如果固執地自以為是,即使和聖人一起居住,也不能獲得任何益處。

  人有短,當面談。又須養得十分誠意,始可說二三分言語。

  ——摘自袁了凡《訓兒俗說》

  【譯文】

  人有短處,要當面指出。還需用十分真誠的態度,才可以說出幾分話來規勸。

古村今跡

  ●專家觀點

  解揚:勿存一毫怠忽之心 勿起一毫計較之心

  明代著名思想家袁黃,號了凡,是一位「文理全才」的人物。他在佛學、農業、民生、水利、醫學、音樂、幾何、數術、教育、軍事、曆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且在每一方面都「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編」。據不完全統計,袁了凡共有《曆法新書》《皇都水利》《寶坻勸農書》《兩行齋集》等著述22部。其中,《了凡四訓》作為一部家訓,是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融通禪學、理學,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大量生動事例而著成,刊刻後廣為流傳。

  書中勸誡子孫後代要自強不息,積善改過,從治心入手,提高自我修養,指出「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而對於如何改過,則提出具體方法,要「發恥心」,「發畏心」,「發勇心」。

  除了改過,書中也強調行善,指出每個人都要「奮然振作」,多做好事。他對「善」進行了辨析,列舉了十種善行,指出,為善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所謂,「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

  作為「改過」和「積善」成果的保證,袁了凡於之後設「謙德之效」篇,用多個事例說明「滿受損、謙受益」的道理,告誡兒子,不論天道人事,只有「念念謙虛」,才能將已積之善護持住。

  《了凡四訓》「以身邊人講述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讀起來親切感人。文中不僅用「我嘉善同袍」這樣親切的口吻,而且多以其兒子熟悉的親人、親戚,以及嘉善鄉親作為例子講述道理,容易讓人接受。

  《訓兒俗說》是袁了凡的另外一篇傳世家訓。在文中,袁了凡諄諄教導兒子:「不局於物則高,不蔽於私則明。吾苟高明,自能容之而不拒,被之而不遺,此皆是吾人本分之事,不為奇特。汝遇一切人,皆思載之覆之,胸中勿存一毫怠忽之心,勿起一毫計較之心,自然日進於博厚高明矣!」他希望兒子對遇到的人與事,既要充分尊重,又要認真了解,不要懈怠輕視,也不要斤斤計較,以達到「高明」的境界。

  袁了凡認為做人要寬宏大量,用他的話說,就是「寬我肚皮,廓吾德量」。同時,要注意擺脫外物和私弊的束縛。袁了凡特別提醒兒子,一個人之所以肚量不寬,根本原因是過於追求私慾。如果能做到不受外物左右、不將物質條件作為追求的主要目標,就能做到「高」;不徇私利己,不因公廢私,就能做到「明」,也就是「不局於物則高,不蔽於私則明」。在袁了凡眼中,摒棄私慾是達到「日進高明」的重要前提。同樣,如果達到了「高明」的境界,自然就能不受外物左右,做到「容之而不拒,被之而不遺」。他教導兒子:「汝但持正,則惡人自遠,善人自親。汝父德薄,然能包容人,人有犯者,不相較量,亦不復記憶。汝當學之。」

  袁了凡對兒子的教導,絕不是停留在口頭上。對待工作生活,袁了凡從不怠惰玩忽,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貪圖功名,而是儘力做到最好,是個十足的「行動派」。

  袁了凡曾任寶坻縣令。在此期間,他大力興修水利,開闢水田,引進水車,主張南糧北運。他還「精於樹藝」,有「見土辨色」的功夫,一看土色,便能判斷該種什麼穀物。為鼓勵農民重視農業生產,他潛心研究,撰寫了《寶坻勸農書》,介紹和推廣順應農時、辨別土質肥瘠、漚制肥料、開墾荒地等方面的實用技術,勸課農桑。

  不僅勤於政事,袁了凡還十分關心百姓疾苦。他初到寶坻時,寶坻已連續五年遭受水災,是一個「貧困縣」。全縣糧食嚴重不足,百姓逃荒躲水,背井離鄉。據《寶坻政書》記載,遇到有的農戶借了富家的錢糧,難以償還,袁了凡便問明情況,代以償還。每當他巡視行走於寶坻田野鄉間,遇到百姓家中有難事不好處理的,他便隨時幫助解決。當時寶坻縣內「官民和諧,情同一體」。

  袁了凡以其學問修養和親身經歷對家人諄諄教導,培育出袁氏忠義醇厚的良好家風。袁了凡的夫人經常與他一起行善布施。有一次,她為兒子裁製冬天的大袍子,想買棉絮做內里。袁了凡問:家裡有絲棉又輕又暖和,為什麼還要買棉絮呢?了凡夫人答:絲棉較貴,棉絮便宜,我想將家裡的絲棉拿去換棉絮,這樣可以多做幾件棉襖,贈送給貧寒的人家過冬!袁了凡聽了這番話,高興地說:難為你時時想著做善事,這也是我們袁家的福祉啊。

  袁了凡的兒子袁儼,自幼繼承家學,博覽群書,志存高遠。天啟五年,袁儼中進士,任廣東高要縣令。天啟七年夏秋之際,高要縣發生水災,城中水深三尺,袁儼奔走救災,「暑雨中竭力求援治苫……細看貧戶,目不暇睫,勞瘁嘔血,猶親民事,遂至不起」,年僅47歲,逝於任上。

  對分內的事情,勤勤懇懇,踏實敬業,就是不怠忽;不受外物左右,淡泊名利,同時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寬容忍讓,便是不計較。袁了凡教育兒子的話語雖簡單,包含的道理卻豐富深刻,值得當代人借鑒。(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 解揚)

立命之學

改過之法

積善之方

謙德之效

交友之道


推薦閱讀:

張氏族訓家規
周恩來為何平掉自家祖墳?揭生前立下的十條家規
《廖氏家訓、家規》
中國傳統社會裡的家規族法
這位父親用這22條家規塑造善良、有同理心的孩子

TAG:中國 | 中國傳統 | 傳統 | 修身 | 家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