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辛格卸任州長後首次擔綱第一男主角《背水一戰》
06-14
前陣有個段子在微博很紅:一個13歲的孩子發帖吐苦水,說了句引發「90後」和「80後」集體吐槽的話——「很累,感覺不會再愛了。」 情何以堪。 這是一個速生的時代,顯然。但這同時意味著,這也是個速老的時代。大家噼里啪啦地老去,在青春就開始懷舊,對「老」的情懷在「尖酸刻薄」和「嚮往致敬」間震蕩不已。 那麼,我們66歲的施瓦辛格,老州長,會面對怎樣的招待呢?隨著《背水一戰》在全美上映,老英雄和新影迷間的互動還算溫馨,口碑和票房,都算可圈可點。 施瓦辛格此次飾演邊境小鎮的警長。他以極低的姿態出場:兩鬢斑白,甚至眉毛都白了,肚腩龐大。這是直白的真相,也是赤裸的真情,「老就老了,不擦粉兒了」;辦的案子全是村兒里雞零狗碎,停錯車喝錯酒,庸俗到全然忘了他的「真身」。 在大城市芝加哥的另一線敘述中,FBI重犯、墨西哥毒梟突破層層防禦逃脫,一路殺向邊境,他的軍團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邊境布置重兵接應老大…… 沒錯,所有低姿態都是為了爆發的,所有落魄都是為了驕傲的。片名「背水一戰」的英文原意,實際上是「最後一站」。能在邊境最後一關扼住敵人咽喉的,唯有我們的老警長了。 從女性的審美來說,鼎盛期的施瓦辛格也算不得帥,只能說是魁梧肌肉男。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男人必須是男人,女人必須是女人,一切都熊熊燃燒著荷爾蒙純粹的味道,在兩性的極致中絕不含糊。硬漢的走紅也就順理成章。但在當下的審美觀看來,硬漢都過時了,遑論「老硬漢」?荷爾蒙燒盡後,都是膽固醇。 如何保有「老」的尊嚴和驕傲,又能征服新派銀幕文化,這是影片必須解決的問題。影片導演韓國人金知雲初闖好萊塢,用一種東方人對「老」的解構,拍出了一種施施然和透徹的瀟洒。 老警長在前後無援的危境中拉起三四桿「老槍」:酗酒鬧事的慣犯、遇事縮頭的巡警、半傻半痴的軍火迷……率領這支西部鄉村游擊隊,打垮了高標配武裝的毒梟軍團。在整個「老鬼當家」過程中,用的都是「鄉村軍博」的二戰老兵器,但見識過血雨腥風的老施布陣巧妙,算盡機關,高速節奏的凌厲剪切,一氣呵成又跌宕起伏,並無硬拗之感:大鼻子校車被用來當做移動坦克(多麼上好的校車廣告),沖路障,擋子彈,龐大黃色車身飄移在小鎮空街,是老英雄的硬身手;「加特林機槍」掛上大號子彈癲狂掃射,是「瘋」一般的老男人…… 一種荒謬,在半戲謔半嚴謹中慢慢合情合理,它沒有否認「老」的落拓和無力,但又盡情揮灑了「老」的辛辣和驕傲。在莊嚴的搞笑中,皺紋漸次明媚,在邊境落日中熠熠生動——當老被老超越,它變得不是個問題。 施瓦辛格角色的定位,很像一位武林高手老隱世外,比如古龍筆下的孫老伯。當初製片人正是看中了他從政界高官回歸的特殊地位,形成與片中角色「互相參照」的平行世界。當人們看著他悠悠地摸槍,是在看警長的老而彌酷,也是在看施瓦辛格本尊的超然。 在金知雲的掌鏡下,小鎮的街心槍戰、金色玉米地的飛車、鐵索寒橋的冷兵器肉搏,都被賦予某種東方式的動靜接駁,給遊戲通關感過重的西式動作片添了一抹冷艷。如果你抱著看老頭出糗的念頭走進影院,這部片子倒是個小小的驚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一戰後德國不得不歸還中國政府的天文儀器
※瀕臨滅亡的南明朝,打出痛擊八旗精銳的絕唱一戰
※雪峰天險,最後一戰
※南海或一戰定乾坤:中國突然派出終極大殺器
※晚清清軍最風光的一戰,大敗英法聯軍,打出1:14的傷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