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科學的發展除受到社會、政治、經濟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外,其自身內部還存在著相對立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是科學發展的內在根據,是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的矛盾是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中醫學理論體系在其發展過程中,隨著社會實踐特別是醫療實踐的發展,《黃帝內經》所構建的理論體系有的已無法解釋新的事實,出現了原有的科學理論與新的科學事實的矛盾?在社會需要的推動下,中醫學理論體系內部不斷地發生分化與綜合,於是新的理論學派和新的分支學科應運而生。中醫學理論體系就是在理論與實踐、分化與綜合、傳統與創新的對立統一運動中,不斷地向前發展著。 中醫理論體系的發展,是隨著中國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歷代醫家和人民群眾在長期與疾病鬥爭的實踐中,運用相應歷史時期的先進文化科學技術成就,不斷地完善、提高而發展的。因此,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反映了相應歷史時期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一)中國歷代醫家的貢獻在中醫學理論發展的過程中,上自晉、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許多醫家,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在各自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研究中,均從不同角度發展了中醫學理論體系。魏晉隋唐時期:晉·王叔和著《脈經》,豐富了脈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是一部針灸學專著。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一部病因、病理和證候學專書。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燾的《外台秘要》等,集唐以前醫學之大成,從理論到臨床均有新的發展。 宋金元時期:自宋以後,迄至明清,許多醫家在繼承了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實踐經驗,勇於創新,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而使中醫學術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各種專科和綜合性論著,層出疊見。其中,金元四大家對中醫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劉完素(約1100年,卒年不詳)以火熱立論,力倡「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能生火」,用藥多用寒涼,火熱在表,治以辛涼甘寒,火熱在里,則用承氣諸方,表裡俱熱,用防風通聖、涼膈以兩解之,所以被稱為「寒涼派」。劉氏之火熱理論,促進了溫病學說的發展,對溫病學說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張從正(約1156——1228年)傳河間之學,認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張「邪去則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所以被稱為「攻下派」。他不僅對疾病的機理進行了深入地探討,而且擴大了汗、吐、下三法的應用範圍,對中醫治療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李東垣(約1180--1251年)提出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內傷學說,治療重在升補脾陽,被稱為「補土派」。朱丹溪(約1281—1358年、重視相火妄動,耗傷真陰,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治病以滋陰.降火為主,因此被稱為「養陰派」。金元四大家各具特色,各有創見,均從不同角度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促進了中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的發展。 明清時期: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這一時期溫補學派頗為盛行,其中薛立齋、孫一奎、趙獻可、張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視脾腎,善於溫補。溫病學派的出現,標誌著中醫學術發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吳又可創立了傳染病病因學的「戾氣學說」的新概念,提出了治療傳染病的較完整的學術見解,著成《溫疫論》,為溫病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葉天士《溫熱論》,首創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溫病條辨》,創三焦辨證;薛生白《濕熱病篇》,指出「濕熱之病,不獨與傷寒不同,且與溫病大異」;王孟英《溫熱經緯》「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這些溫病學家大膽地突破了「溫病不越傷寒」的傳統觀念,創立了以Ⅱ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溫病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從而使溫病學在證因脈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溫病學說和傷寒學說相輔相成,成為中醫治療外感熱病的兩大學說,在治療急性熱病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藥學理論是與中醫學理論相輔而行的,其肇始於《黃帝內經》,如五味人五臟,氣味厚薄陰陽的不同作用,君臣佐使的配伍等。陶弘景又提出了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之說。張元素則發展了藥物歸經和升降浮沉的理論。中醫臨床治療,以此作為指導用藥的依據。 (二)中醫學理論的現代化中醫學的歷史,是學術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歷史。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目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關懷下,中醫學理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及方法上均超過了歷史任何時期。當代中醫學理論的研究,以系統整理、發揚提高為前B,運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多學科多途徑地逐步揭示了中醫學理論的奧秘,使中醫學理論出現了不斷深化、更新,並有所突破的態勢。在中醫學文獻的系統整理與研究方面,以中醫高等院校統編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基礎》為標誌,構築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體系。闡釋經旨,賦予新義,開拓新境的《陰陽五行》《中醫學概論》《實用中醫基礎學》《氣血論》等許多論著和佳篇,則反映了中醫學理論水平的提高。 在中醫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上,除運用文獻方法研究中醫學理論的本源,進一步揭示其學術內涵外,利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研究中醫學理論則是當代中醫學理論研究的重要特點。中醫基礎理論蘊含著現代自然科學中某些前沿理論的始基,為哲學、天文學、氣象學、數學、物理學、系統科學、生命科學等,提供了一些思維原點或理論模式。諸如《內經的哲學與中醫學的方法》的問世,以及泛系理論與辨證論治、天文學與五運六氣、太極陰陽理論、運氣與氣象、控制論與治法理論、氣與場、氣與量子力學等研究成果的發表,使中醫學理論研究與當代前沿科學相溝通,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和創新意識。 運用現代醫學及其他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特別是實驗方法,研究中醫學的臟象、經絡、氣血、證候、診法、治法等,使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方法從經學的、經驗的、自然哲學的方法上升為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初步闡明了中醫學理論某些概念、原理的科學內涵。如從肌電、皮膚溫度、皮膚電阻、血流圖、超聲波、激光及同位素追蹤、微觀解剖、內分泌、神經化學等多方面研究,證實了經絡現象是客觀存在的。關於經絡的實質,則提出了神經體液說、低阻抗說、皮層內臟相關說、第三平衡系統論、.波導論和液晶態說等學說,這些學說尚有待進一步驗證、探索。中醫學臟象學說的研究,通過臨床觀察,特別是動物實驗,在探討中醫臟腑的實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尤以脾腎研究為多。研究資料表明:在腎陽虛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下丘腦-垂體-性腺、下丘腦-垂體,甲狀腺三軸出現功能紊亂與低下,腎陽虛證的主要發病環節是下丘腦的調節功能紊亂。脾虛則與胃、腸、胰等整個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免疫功能障礙、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異常有關。其他對肝、心、肺的研究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為了推動中醫學理論研究的發展,中國政府已把中醫臟象學、病因學、辨證學、診法及治則治法、養生學、動物造模、經絡研究、針刺麻醉機理研究以及文獻研究等內容列入「九五」、「十五」期間國家中醫藥科研規劃。 中醫學理論研究已成為世界性的研究課題,各國學者多有建樹。當代中醫學理論研究成就非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學理論研究也必將取得重大突破,為生命科學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推薦閱讀:

傳艾人孫國勇:弘揚中醫藥 助力大健康
頸部勞損分析和應對vol1
中醫確有專長從報名到拿證的5大問題
從機制不明的白菜說起
鴻茅藥酒:極其拙劣的質控指標

TAG:醫學 | 中醫 | 發展 | 理論 | 中醫學 | 理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