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秘方 特效方

秘方 特效方

醫學知識 2009-06-08 21:23:15

1.消黃湯治濕熱下注之黃疸(關幼波)

組成:茵陳蒿,萹蓄,金銀花,酒炒大黃,酒炒黃芩,瞿麥,澤蘭,赤芍、牡丹皮,六一散(包),木通。

主治:尿黃赤而灼熱,尿頻、尿痛,大便干,時有發熱,舌苔稍黃,脈弦數。

方解:方中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為君;萹蓄、瞿麥、六一散、木通清熱利濕通淋,共為臣葯;牡丹皮、赤芍清血中瘀熱,涼血而不滯邪,使血脈通暢,熱邪得清,瘀血得散,則黃疸易於消退;金銀花、黃芩清熱解毒,澤蘭活血利水,大黃通腑瀉濁,使濕熱毒邪從大便而出,正所謂「腸瀉膽亦瀉」。諸葯合用,使瘀熱濕毒之邪得以清除。(徐春波,柳長華主編,肝膽病實用方,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07-108)

2.涼血活血降黃湯治重度黃疸(汪承柏)

組成:赤芍,葛根,丹參,茜草,牡丹皮,生地黃

主治:急性肝炎病程超過1個月及慢性肝炎、肝硬化之重度黃疸(血清膽紅素>171μmol/l)。臨床見症:口咽乾燥,小便深黃,便干,皮膚瘙癢抓後有出血點,鼻衄,齒衄,肝掌,蜘蛛痣,舌質紫暗,舌下脈絡增粗延長,肝脾腫大等。

方解:方中赤芍(重用)酸苦寒,《古書》中有赤芍「專泄肝火,蓋肝藏血,因此清熱涼血。」《本草綱目》中述及「赤芍藥散邪,能行血中之滯」。葛根、茜草、丹參、牡丹皮、生地黃均為涼血活血之品,善治血分熱。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上述諸葯有利膽退黃,改善肝臟及周身微循環作用。

加減:有心下停飲(胃脘振水聲)加桂枝、茯苓;有中焦虛寒者加乾薑;有陽明腑實者加大黃(後下)、元明粉(沖服);有皮膚瘙癢者選加牛蒡子、浮萍、連翹、薄荷;有汗閉者加麻黃;有嘔吐者加生薑片或姜半夏;有夾濕熱者加黃芩,白茅根;有出血傾向或血漿白蛋白降低者加三七粉,水牛角粉。(柴國劍等,主編,中華當代名醫妙方精華,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155)

治療——名醫、專家的驗方

1.消黃湯治濕熱下注之黃疸(關幼波)

組成:茵陳蒿,萹蓄,金銀花,酒炒大黃,酒炒黃芩,瞿麥,澤蘭,赤芍、牡丹皮,六一散(包),木通。

主治:尿黃赤而灼熱,尿頻、尿痛,大便干,時有發熱,舌苔稍黃,脈弦數。

方解:方中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為君;萹蓄、瞿麥、六一散、木通清熱利濕通淋,共為臣葯;牡丹皮、赤芍清血中瘀熱,涼血而不滯邪,使血脈通暢,熱邪得清,瘀血得散,則黃疸易於消退;金銀花、黃芩清熱解毒,澤蘭活血利水,大黃通腑瀉濁,使濕熱毒邪從大便而出,正所謂「腸瀉膽亦瀉」。諸葯合用,使瘀熱濕毒之邪得以清除。(徐春波,柳長華主編,肝膽病實用方,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07-108)

2.涼血活血降黃湯治重度黃疸(汪承柏)

組成:赤芍,葛根,丹參,茜草,牡丹皮,生地黃

主治:急性肝炎病程超過1個月及慢性肝炎、肝硬化之重度黃疸(血清膽紅素>171μmol/l)。臨床見症:口咽乾燥,小便深黃,便干,皮膚瘙癢抓後有出血點,鼻衄,齒衄,肝掌,蜘蛛痣,舌質紫暗,舌下脈絡增粗延長,肝脾腫大等。

方解:方中赤芍(重用)酸苦寒,《古書》中有赤芍「專泄肝火,蓋肝藏血,因此清熱涼血。」《本草綱目》中述及「赤芍藥散邪,能行血中之滯」。葛根、茜草、丹參、牡丹皮、生地黃均為涼血活血之品,善治血分熱。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上述諸葯有利膽退黃,改善肝臟及周身微循環作用。

加減:有心下停飲(胃脘振水聲)加桂枝、茯苓;有中焦虛寒者加乾薑;有陽明腑實者加大黃(後下)、元明粉(沖服);有皮膚瘙癢者選加牛蒡子、浮萍、連翹、薄荷;有汗閉者加麻黃;有嘔吐者加生薑片或姜半夏;有夾濕熱者加黃芩,白茅根;有出血傾向或血漿白蛋白降低者加三七粉,水牛角粉。(柴國劍等,主編,中華當代名醫妙方精華,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155)

3.慢肝寧治療慢性肝炎(谷濟生)

組成:党參,沙參,生地,熟地,川楝子,枸杞子,麥冬,當歸,垂盆草,雞骨草,丹參,鬱金,首烏。

主治:慢性肝炎,肝腎陰虛證,辨證要點是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舌紅少津,脈細數。

方解:本方以一貫煎化裁為「慢肝寧」方,生、熟地為君,滋陰養血以補肝腎;首烏、枸杞以養肝腎之陰;沙參、麥冬以養肺胃之陰,使胃陰充肺陰足,金水相生,滋水涵木。少量川楝子加入大量甘寒養陰葯中則不傷正又能疏肝氣,以遂其肝木條達之性。當歸活血養血。根據經驗,當歸可改善肝內血流量,有保護肝細胞的作用,促進肝細胞再生,抗脂肪肝等作用。丹參活血祛瘀,利膽清心,長期大量服用能使白蛋白增加,糾正蛋白倒置。党參補中益氣、健脾、生津。能促進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況。雞骨草、垂盆草均為清熱解毒之中草藥,治療表明二葯有較好的降酶作用,諸葯合用使濕熱得清,肝陰得養,肝氣得疏,從而得到治療慢性肝炎的目的。(米一鶚主編,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精選,今日中國出版社,1999,15)

4.化肝解毒湯治療乙型肝炎(周仲瑛):

組成:虎杖、平地木、半枝蓮、土茯苓、垂盆草、貫眾、片薑黃、黑料豆、生甘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化肝解毒,化瘀滯,通肝絡,具有抗乙肝病毒,改善肝細胞病理性損傷的作用。

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病毒攜帶者,辨證為濕熱瘀毒,症見肝區痛,納差,或質紅有瘀斑,或淡白質胖隱紫,苔黃或白,或膩或薄,脈象細、數、弦、濡等幾類相兼如細弦、細數、濡數者。亦有無明顯自覺癥狀者。

方解:虎杖、平地木,二葯苦平,清熱利濕,活血化瘀,入血解毒為君;垂盆草甘淡涼,清熱利濕,解毒降酶;半枝蓮辛平,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土茯苓甘淡平,清熱利濕解毒,合而為臣,協同增效;貫眾苦微寒,清熱涼血解毒,片薑黃辛苦溫,活血行氣以緩痛脹;黑料豆甘微寒,清肝益腎,共為佐葯;生甘草甘平瀉火解毒,調和諸葯而為使。

加減:濕熱毒盛,根據病邪的在氣,在血,加用解毒祛邪之品,正氣不足者,按肝脾腎及陰血氣陽的不同虛候,分別補益,以加強正氣,調整機體免疫功能。①邪實明顯:濕熱中阻,脘痞腹脹,口苦而粘,加炒黃芩、厚朴;濕熱在下,尿黃,有熱臭,加炒黃柏、炒蒼朮;腸腑濕熱,便溏,有粘液,加鳳尾草、敗醬草;濕熱發黃,加茵陳、山梔:熱毒偏重(或肝功能檢查谷丙氨酶增高),選加龍膽草,大青葉、蒲公英濕重,去甘草,加生苡仁、佩蘭;濕濁偏重,加煨草果、晚蠶砂(包);肝鬱血瘀,加丹參、桃仁;營分鬱熱,選加水牛角、丹皮、紫草;血分瘀毒,選加白花蛇舌草、馬鞭草、制大黃(大便溏者不用,膽濕熱夾滯,腑氣不暢,大便雖溏而不爽者仍可用。)②正氣虧虛:肝血虛,加當歸;肝腎陰虛,選加制首烏,楮實子(或杞子)、制黃精、旱蓮草;肝功能谷丙轉氨酶增高者,加五味子;陰虛有熱,加大生地、川石斛;脾氣虛,加炙黃芪、党參(或太子參);腎陽虛,酌加仙靈脾、補骨脂、淡蓯蓉。③其他隨症加味;如肝鬱氣滯脅痛,加醋柴胡、香附;肝區痛甚配延胡索、廣鬱金;食欲不振,配炙雞內金,炒谷芽;脘痞、泛惡、口粘,酌配陳皮、竹茹、蔻仁;齒衄鼻血、小便黃,配白茅根等。(周仲英,周仲瑛臨床經驗輯要,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86)

5.復肝丸治療早期肝硬化(朱良春)

組成:紫河車、紅參須、炙地鱉蟲、炮甲片、參三七、片薑黃、廣鬱金、生雞內金共研為極細粉末,水泛為丸。

主治:早期肝硬化。症見脅痛定點不夠,伴見胸悶腹脹,消瘦乏力,面色晦滯,紅絲血縷或硃砂掌,舌暗紅或有瘀斑,脈象弦澀或弦細。

方解:本方針對肝硬化虛中夾實的病機,採用扶正祛邪的原則。方取紫河車大補精血,紅參須益氣通絡,兩味用以膚正;參三七活血止血、散瘀定痛;地鱉蟲破血消癥,和營通絡;更加鬱金、薑黃疏利肝膽、理氣活血;生雞內金、炮甲片磨積消滯、軟堅散結。全方具有益氣活血、化瘀消癥之功。(王伯祥主編,中醫肝膽病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629-630)

6.草河車湯治熱毒內盛(宋孝志)

組成:草河車,青皮,蘇木

主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或單項轉氨酶增高。症見兩脅脹痛,心煩急躁,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解:方中草河車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為主葯;青皮辛散溫通,苦泄下氣,入肝膽經,可疏肝破氣,清泄止痛,又防草河車苦涼太過;蘇木入肝經,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此方臨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明顯而肯定。

加減:若熱毒較甚,將草河車更為鳳尾草;大便溏者,減草河車,加貫眾;有黃疸者,加茵陳,梔子;肝硬化早期,加山楂;腹水較明顯,加鬱金,檳榔;伴見脾胃虛弱者,加茯苓,白朮,党參。(徐春波,等主編,肝膽實用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46)

7.肝炎解毒飲治療急性肝炎(諶寧生)

組成: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夏枯草、綿茵陳、生山梔、黃柏、木通、田基黃、甘草。

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屬濕熱內蘊者。

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生山梔、田基黃清熱解毒;茵陳、黃柏、木通利濕清熱退黃;甘草調和諸葯,增加解毒功能。急性肝炎患者無論有無黃疸,均可按此施治,療效顯著。(諶寧生等,肝炎解毒飲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112例臨床觀察,北京中醫,1985,(4):14)

8.三黃益肝湯治療乙型肝炎(蔣森)

組成:黃芪、黃柏、淫羊霍、菟絲子、黃精、虎杖、党參、白朮、茯苓、蠶砂、桑寄生。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方解:本方黃芪、党參、白朮、茯苓以健脾補氣,淫羊藿、菟絲子、桑寄生、黃精以補腎益氣,佐虎杖、黃柏以清除餘毒。諸葯合用,共奏健脾固腎,兼清餘熱之功。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方中藥物有增強T細胞和網狀內皮系統功能的作用,並能促使機體干擾素產生和促進抗體提前形成等,其中蠶砂、虎杖、黃柏均有抑制HBsAg的作用。另外應囑咐病人堅持服藥,一般以1年以上為好。本方長期服用未見明顯副作用。

加減:黃疸、ALT高於500U者加茵陳、敗醬草、連翹、龍膽草;若兼頭暈失眠,五心煩熱,兩眼乾澀者加生地、麥冬、鱉甲、北沙參;兼肝脾腫大、質硬,或有衄血、蜘蛛痣、肝掌,舌有瘀斑、瘀點者加鱉甲、穿山甲、丹參、鬱金或三七參;若有水腫、腹水、白蛋白減少或白/球比值倒置者加重黃芪、白朮、茯苓的劑量,丙加懷山藥、澤瀉、車前子;若病程較長,氣血虧損嚴重者加入人蔘、紫河車。(蔣森,慢性乙型肝炎治驗摘介,新中醫,1982,(12):20)

五、單方驗方

1.青黛,明礬,共研細末,裝入膠囊,一日量,分3次服,具有清熱退黃的作用。可用於黃疸經久不退,特別是淤膽型肝炎的患者。

2.大黃甘草湯生甘草,生大黃(後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於急性病毒性肝炎。

3.茵板合劑茵陳蒿,板藍板。水煎2次,將葯汁一起濃煎至200ml,加白糖,每次100ml,每日2次。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4.降酶合劑貫眾、牡丹皮,敗醬草,茯苓。用於慢性肝炎谷丙轉氨酶升高者。

5.復方水飛薊蜜丸水飛薊、五味子各半,製成蜜丸,每丸含生葯,每次1丸,日3次。用於慢性肝炎ALT升高者。

6.茅根木賊湯白茅根,木賊草,板藍根,水煎服。適用於小兒急性肝炎,梗阻性黃疸。

7.木瓜沖劑木瓜生葯,加蔗糖製成粉末顆粒,包裝成藥品備用。每次1-2包。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8.泥鰍數條,放烘箱內烘乾(溫度100℃為宜),研成粉末。每服10-12g,每日3次,飯後服。功能清熱祛濕,退黃解毒。適用於急性黃疸性肝炎。

9.柳芽10g,開水沖泡代茶頻飲。具有清熱、利尿、解毒。適用於黃疸型肝炎。

10.車前草30g,煎服,日1劑。用治於急性黃疸性肝炎。

11.田基黃、螃琪菊,煎服,每日1劑。用於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

12.雞骨草30-60g,煎服。用於退黃。

13.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2周為1療程。適用於各型肝炎引起的脅痛。*

.1竹茹清胃飲(姚子揚)

〔組成〕竹茹12克蘆根30克公英15克枳殼10克石斛10克麥冬15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功能〕輕清涼潤,理氣止痛。

〔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偏熱者。其特徵是:胃脘輕痛,咽干口苦,舌紅,答黃,胃無大熱,服清胃散太過者。

〔用法〕水煎300毫升,早晚分二 飯前溫服。每周服5劑。

〔方解〕方中竹茹、蘆根性味甘寒,善清胃熱,止嘔吵;公英甘苦而寒,清熱解毒,為清胃之要葯;枳殼、白芍、薄荷疏肝、柔肝和胃,行氣止痛;石斛、麥冬滋養胃陰。諸葯合用清胃消炎,舒肝止痛,且對幽門彎麴菌有良好的殺滅作用,以利消化道炎症。潰瘍之修復。故為治療慢性胃炎、潰瘍病偏熱者之有效方劑。

〔加減〕胃脘痛甚者,重用芍藥(30~60克)、甘草,加元胡15克;屬及十二 腸潰瘍者,加兒茶10克、瓦楞子粉15克,去石斛;口渴者,加生石膏15克,渴止即去之;便干者加全瓜萎20~30克;嘔吐者加生薑 10克。

〔按語〕慢性胃炎多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所致。肝鬱化熱,橫犯脾胃;嗜食辛辣,煙酒厚味,皆可滋生胃熱。單用疏肝理氣健脾和胃多有不效。熱郁中焦有輕重之分:重者胃脘灼痛,口渴口臭,噁心嘔吐,尿黃便秘,石膏、知母、芩連、硝黃清下可除;輕者,脘部熱痛不重,口乾而苦,常日久不愈,用上藥則過猶不及。對此,本方最為適宜。 考方中蘆根、公英皆可食用果腹,對人體無害自不待言竹茹枳殼輕清之品,對胃氣也無大礙;石斛,麥冬,甘寒而潤,輕清潤胃,且無滯隔、膩胃之弊。總方,本方用藥輕靈,清熱而不傷胃,養陰而不戀邪,且無壅滯之弊n有病可治。無病可養,寓治於養之中,故為治療胃炎、潰瘍偏熱者之良方。

附姚子揚簡介:生於1916年,山東省臨沂市人。現為山東省臨沂地區人民醫院中醫主任醫師,曾任山東省中醫學會理事、臨沂地區中醫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姚氏系祖傳五世中醫,15歲受業於祖父, 19 3 7年獨立應診。 姚氏熟讀經典著作,博採眾家學說之長,精於辨證論治,深研內、外、婦、兒諸疾。治療乙腦、腎炎。尿毒症、外科急腹症、功血、頑固性小兒哮喘、病毒性肝炎、血栓性靜脈炎、多發性神經炎等疑難病症,經驗豐富。

通訊地址:山東省臨沂地區人民醫院。郵碼;276003。

4.2砂半理中湯(宋孝志)

〔組成〕清半夏9克制香附9克高良姜9克炒枳殼9克(或炒枳實)砂仁9克(打碎)。

〔功能〕理氣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證屬寒凝氣滯者。臨床以胃脘近心窩處疼痛,泛酸曖氣,或吐誕沫,脘腹脹滿,痛引脅背或胸中,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脈沉遲或弦緊為特點。

〔用法〕用砂鍋加水至浸沒藥材,水面超出藥材5分。砂仁打碎後下,每劑煎二次,日服一劑;分二次溫服。

〔方解〕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中健脾,可做為肺胃痛之主葯。該葯外用能癒合創口,不留瘢痕,有促進潰瘍癒合之效用。砂仁健胃理氣止痛,化食積,並可入腎,因此可做為腎胃痛之主葯。枳殼(或枳實)能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滯塞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內連年之積,放做為脾胃痛之主葯。香附舒肝理氣,對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較好的效果。服本方痛止後,可用5~10劑共研細末,溫開水調服,每服6克,日1~2次,以鞏固療效。

〔加減〕本方為治療胃痛的基本方劑,臨床可根據病情酌加藥物。

肝胃痛證:見胃痛連脅,攻撐作痛,呃逆噯氣,苔多薄白,脈弦緊。治療將香附加至12克為主葯,餘四味藥量仍為9克。若日苦吐酸,為膽火較盛,加生桅子6~9克;脅痛較重者,可加川間子9克。

心胃痛證見痛引胸中,心悸氣短,舌紅苔薄白,脈寸尺俱微,動見於關。治療將高良姜加至12克為主葯,餘四味仍用9克。若大便色黑即與小腸火有關,可加焦桅仁3克。

脾胃痛證:見胃脘疼痛,脘腹脹滿,神疲乏力,自少納呆,舌苔白膩,脈緩或大,治療特炒枳殼(或炒枳實)加至12克為主葯,餘四味葯仍用9克。

肺胃痛證:見胃脘疼痛,肩背拘急痰多咳嗽,動則氣少,舌苦白膩,脈寸微關緊尺沉,治療將清半夏加至12克為主葯,餘四味仍用 9克。若兼大便乾燥或不通,為大腸有熱,可加大黃 2~3克。

腎胃痛證:見脘痛及腰,腰酸,少腹脹滿,行則佝僂,舌苔薄白,脈沉遲或伏,治療將砂仁加至 12克為主葯,餘四味仍用 9 克。若腰酸小腹脹甚,可加沉香末2克(分沖);同時有小便不利者,可加肉桂末2克(分沖)。

若中焦痞滿,上下不通,此乃兼有三焦癥狀,可加黃連2~3克,肉掛末2克(分沖)。

〔按語〕本方是宋老積幾十年臨床經驗升華出的一首有效方劑。組方嚴謹,用藥精練,劑量輕微,反應出輕可祛實的「王道」思想。此外,以調整藥物用量來變換方劑的治療重點,以及從五臟論治胃痛的新思路,均給後學有益的啟示。

附宋孝志簡介:生於1911年,湖南宜章縣人。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內科教授。宋氏自幼在其舅父指導下熟讀經典著作,13歲即隨舅父臨床,後又屢得名師指點。1956年調至北京中醫學院,先後在內經、傷寒、金匱教研組任教。1966年至今在東直門醫院從事臨床及教學工作;對內、外、婦、兒科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運用經方治療各種疑難頑症,用藥精當,診治準確,療效顯著。

通訊地址: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郵碼:100700。

4.3健運麥谷芽湯(趙棻)

〔組成〕麥芽30克谷芽30克雞內金15克山藥15克 党參10克甘草5克

〔功能〕健脾和胃,復元益氣。

〔主治〕慢性胃炎。臨床凡見內傷或外感而致脾胃健運不及,臟腑功能低下者,均可配伍對症葯應用,單用能增進食慾。此外,大病久病之後胃氣受傷,食納不香者也可靈活隨症應用。

〔用法〕加清水超過葯面一寸(指一般藥罐)浸泡1小時,然後置火上煎熬,佛後繼沸5分鐘即可,不宜久煎。

〔方解〕方中山藥性平味甘,補脾氣而益胃陰,合党參又能補氣。內金甘平,運脾健胃,有以臟補臟之妙,非他葯所能及。甘草引葯入脾,再加麥谷二芽,共奏復元益氣之妙。考麥谷二芽,多認為屬於消積破滯之品,而怯用於內傷虛證,於是二葯因此而用亦寡。大好良藥,定效莫展,豈不可惜。實則二芽「開發胃氣,宣五穀味」(《本草述》),其功用不在破,而在於開胃健脾,脾開胃健,則能運載藥力,以達病所,而使藥效發揮,功收倍盛。至於「化滯破積」乃脾胃功能得到開運的必然結果,亦二味功能之徐緒而已。再者二芽之豐功,古人亦早有說論,茲略舉一二,以資借鑒。如繆仲淳謂:「此葯具生化之性,政為脾胃要葯」;王海藏謂:「胃所虛人,直取麥芽、神曲」,是皆不破積而輕視二芽。二芽性味平和,稟天地生髮之氣,開發脾胃而無升騰傷陰之弊。麥芽補脾,谷芽入胃;麥芽主升,谷芽主降,能使脾胃和合,升降有序。而用量特大者,欲使氣機更加活潑。現代研究發現,二芽含有多種有益人體的酶與微量元素,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此亦類似元氣在體內推動、激發功能的表現。

〔加減〕如傷風感冒加香蘇飲合用;傷風咳嗽加三拗場合用;既腹脹滿,大便塘薄加平胃散合用,如此類推,但無論*、兒童,麥谷芽用量不宜減少。

〔按語〕本方是趙老多年臨證自擬的經驗效方,葯雖平淡無奇,而功效持彭。驗之臨床,確有良效。「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病之生亡,不但在於邪之輕重,更重要的在於元氣之盛衰。所以,治病總要隨宜護養元氣;而李東垣謂:「脾胃為元氣之本」,因此,護養元氣又重在護養胃氣,惟脾健胃納,才能生化元氣。本方運中求益,絕無餘補,故為健運脾胃的一首良方。所以本方對胃炎有卓效,對其他疾病導致脾胃失健,胃納不香者也有良效。

附趙棻簡介:生於1911年,福州市人。現為福建中醫學院教授,曾任福建中醫學院副院長,兼附屬人民醫院院長,福建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趙氏早年拜前清御醫之後周良欽學醫,得其真傳。學宗補土,但不拘泥於溫補,能別樹一幟,對疑難重症,多有治驗。

通訊地址:福建省中醫學院。郵碼:350000

4.4滋胃飲 周仲瑛

〔組成〕烏梅肉6克炒白芍北沙參大麥冬金釵石斛丹參生麥芽各10克炙雞內金5克炙甘草玫瑰花各3克。

〔功能〕滋養胃陰,舒肝柔肝。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潰瘍病並發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臨床以胃脘隱隱作痛,煩渴思飲,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紅少苔,脈細數為主症。其病機為:胃痛日久不愈,或氣鬱化火,迫灼胃陰,下汲腎水,而致胃液枯稿。

〔用法〕日一劑,水煎分服。

〔方解〕方中烏梅肉、白芍味酸斂津生津、養肝柔肝,北沙參、麥冬、石斛等益胃滋陰,一斂一滋,兩濟其陰,明虧則失其濡潤,胃氣失於和降,故少佐理氣而不傷陰的玫瑰花、生麥芽和胃調肝,助胃運葯,且能防單純陰柔獃滯之弊。炙雞內金健脾消食。久病入絡,營虛血滯,故配以養營和血之丹參。甘草調和諸葯。諸葯合用,共奏酸甘化明,養胃生津之功。

〔加減〕口渴甚,陰虛重者加大生地10克;伴鬱火,脘中燒灼熱辣疼痛,痛勢急迫,心中懊惱,口苦而燥,加黑山桅6克。黃連5克;舌苔厚膩而黃,嘔惡頻作,濕熱留滯者,加黃連、厚朴、佛手各3克;津虛不能化氣或氣虛不能生津,津氣兩虛,兼見神疲氣短、頭昏、肢軟、大便不暢或便溏者,加太子參、山藥各 10克。

〔按語〕本方為周老經驗效方,粗看並不出奇,實則寓理頗多,值得玩味。本方為胃陰虧虛而設,但組方用藥並不是只用甘寒養陰之品,而是酸甘配伍,冀酸得甘助而化陰,正如吳瑭所云:「復胃陰者莫若甘寒,復酸味者酸甘化陰也」此乃本方妙處之一也。其二,肝胃同治。肝為風木,胃陰燥土,胃陰虧虛,肝易乘虛而入,克伐胃土,胃陰愈傷。烏梅、白芍柔肝斂肝,玫瑰花、生麥芽舒肝理氣,安撫風水,不敢犯土。其三,陰虛者絡易滯,故於大隊滋陰葯中伍入玫瑰花、丹參和血暢血,有瘀能化,無瘀防生,寓「治未病」之意。

〔典型病例〕卜某,男,38歲。胃痛5—6年,時時發作,此次發作持續兩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勢燒灼如辣,有壓痛,自覺痞悶脹重,細食不多,食後撐阻不適,口乾欲飲,頭昏、舌質光紅中裂,無苔、脈細。是屬胃陰耗傷,胃失儒潤,而致納運不健,胃氣失和。治予酸甘化陰,調和胃氣。滋胃飲加減,藥用生地、麥冬各 12克,白芍 10克,烏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葯入三劑,脘痛灼熱痞脹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脘部微有悶感,原方再服三劑,癥狀消失。

附周仲瑛簡介:生於1928年,江蘇如東縣人。家世業醫,幼承庭訓,隨父周筱齋教授學習中醫,後就讀於上海中國醫學院中醫師進修班現為南京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江蘇省中醫學會會長等職。曾任該院副院長、院長。曾多次被國外選入 世界名人錄 是全國著名的內科專家。臨床44年,對中醫內科和疑難急症造詣頗深,著述頗豐,多次獲獎。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漢中門蘋聚村14棟2O1室。 郵碼 210029。

4?5加味黃連溫膽湯(謝昌仁)

〔組成〕黃連2克陳皮6克姜夏10克茯苓12克甘草 3克枳實 6克竹茹 6克

〔功能〕苦降辛通,化滯和中。

〔主治〕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胃竇炎,屬痰熱中困、胃失和降者。

〔用法〕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方解〕胃為陽土,多氣多血,其致病者,中焦積滯會遏。不能受納腐熟使然,以實證為多。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及胃竇炎,臨床生症為痛、脹、嘈、熱,故病機當責之痰熱中困,胃失和降。《類證治裁》即云:「其狀似飢非飢,似痛非痛,脘中懊惱不安,或兼噯氣痞悶,漸至吞酸停飲,胸前隱痛,丹溪謂皆痰火為患,或食郁有熱」。故其治宜通不宜滯,當苦辛並用。苦能降而辛能通,和中焦且清痰熱,是以選擇黃連溫膽湯加味,取黃連苦能健胃而降,二陳和胃化痰,其中姜夏與川連配伍寓辛開苦降之意;竹茹清中除煩,降逆止嘔;枳實下氣行滯,更助黃連之苦降。方中黃連一味,至關重要。《珍珠囊》載:「黃連其用有六:瀉心臟火,一也;去中焦濕熱,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治赤眼暴發,五也;止中部見血,六也。」可見其清熱作用之強,使用範圍之廣。現代研究證實黃連有廣譜抗菌作用,而胃炎患者多數幽門螺旋菌檢查陽性,則無論從辨證辨病角度此皆為良藥。使用時可根據患者素質痰熱輕重,斟酌其量。如熱重者用3克,熱輕者用2克,或伍以它葯協同之,以使胃中痰熱得化氣機調暢而復其職。

〔加減〕本方共十二種加味法:(1)肝鬱化火,嘈雜泛酸加吳英,為左金溫膽;(2)胃酸少加吳萸、白芍乃戊已溫膽;(3)脘脹痞滿加全瓜萎即陷胸溫膽;(4)肝胃不和,痛涉脅肋加柴胡、白芍,合四逆散意;(5)酸多加烏賊骨、大貝取烏貝散意;(6)痛甚加玄胡、川楝子、白芍;(7)伴失眠者,胃不和卧不安也,加秫米、首烏藤、合歡皮;(8)胃脘灼熱重用黃連3克,加青木香、蒲公英,寓青蒲飲;(9)胃陰不足加沙參、麥冬、石斛,養胃湯之意;(10)便秘者加瓜萎仁、火麻仁、郁李仁;(11)脘痞煩熱加桅子、黃羊;(l2)久痛入絡,夾瘀血證者加紫丹參、赤芍。

〔按語〕本方及十二加味法臨床使用多年,是治療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的代表方劑,尤能明顯改善痛、脹、嘈、熱的臨床癥候。萎縮性胃炎因其胃酸匱乏,醫家責之陰虛,處方用藥輒以養陰為主,有效有不效。這既與臨床不符,也與中醫辨證論治精神相悖。本方則反其道而行之,不養陰生酸而化痰祛濕,並靈活加減,收效頗著。可謂匠心獨運,另闢溪徑,給後學以有益的啟示。

〔典型病例〕徐某,女,40歲,工人,住院號55816。胃脘痛10年,近2個月加重,無論饑飽均感不適,噯氣但不泛酸,胃脘嘈雜灼熱,多食尤甚。胃鏡檢查診斷: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苔薄黃、舌質紅、脈細弦。乃熱鬱氣滯,胃失和降,擬方苦降辛通,黃連溫膽湯加味主之:

炒川連2克淡吳萸1克陳皮6克姜夏10克枳殼6克茯苓12克甘草4克竹茹6克蒲公英12克。青木香5克玄胡10克,4劑。

二診:經治後,胃院嘈雜脹痛明顯減輕,納食增加,噯氣不多,大便偏干,苔薄黃中剝。原方既效,續用前法。

原方加火麻仁10克,5劑。

三診:連服上藥,諸症皆減,胃納亦增,大便質軟,日解一次。前法續進,原方去玄胡,5劑。

迭經治療症情基本消失,精神亦佳。住院18天後出院。

附謝昌仁簡介:生於1919年,南京人。幼承庭訓,後入國醫傳習所學習, 21歲執業行醫。現為南京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曾任江蘇中醫學會理事、內科分會副主任等職。謝氏從醫5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急重症及內、婦科雜症,有膽有識,葯簡而效宏。

通訊地址:南京市中醫院。郵碼:210029。

4.6安中湯(張鏡人)

〔組成〕柴胡6克炒黃羊9克炒白朮9克香扁豆9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3克蘇梗6克制香附9克炙延胡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6克香谷芽12克

〔功能〕調肝和胃,健脾安中。

〔主治〕脘部脹滿、疼痛,口苦,食慾減退,或伴噯氣泛酸,脈弦、細弦或德細,舌答薄黃膩或薄白膩,舌質編紅。

〔用法〕水煎,分二次,飯後一小時溫服。

〔方解〕胃居中焦,與脾以睦相連。胃屬腑而主表,脾屬臟而主里。脾氣宜升,胃氣肅降;脾性喜燥,、胃性喜潤。二者相反相成,猶如稱物之「衡」,平則不病,病則不平。其不平的病機,主要是升降的失調,燥潤的不適。然需指出,脾胃升降的生理活動,全賴肝膽的疏泄功能。肝膽的疏泄功能減退,則脾胃升降的秩序乖常。於是木郁化熱,土壅釀濕,中焦濕熱干猶,則脾胃的燥潤違和,故表現為脘部脹滿、疼痛,甚或噯氣泛酸,納谷不香。其症在胃,但從病機分析,顯系肝失條達,少陽津氣不展,鬱熱犯胃侵脾,氣機阻滯所致。治療當遵吳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論,疏肝膽以調升降,適燥潤以和脾胃,糾其偏而達其平。嘗自訂安中場應用於臨床,頗獲成功。方中柴胡疏泄肝膽,升清解郁;黃芩苦寒沉降,泄熱除濕;白朮、扁豆健脾助運;白芍、甘草緩急安中;蘇梗、制香附理氣暢隔,溫而不燥;玄胡、八月札調營止痛,散而能潤;炒六曲消脹化滯;香谷芽和胃進食。

〔加減〕疼痛較甚,加九香蟲6克;脹滿不已,加炒枳殼9克;胃脘灼熱,加連翹9克(包),或炒知母9克;噯氣,加旅覆花9克、代鍺石15克;泛酸,加煅瓦楞15克、海嫖蛸15克;嘈雜,加炒山藥9克;苔膩較厚,加陳佩梗9克;舌紅苔剝,去蘇梗,加川石斛9克;便溏加焦植炭9克;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便結,加全瓜萎15克、望江南9克;腹脹,加大腹皮9克;X線示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加鳳凰衣6克、芙蓉葉9克;胃粘膜活檢病理示腸腺化生,加白花蛇百草30克;腺體萎縮,加丹參。

〔按語〕張氏臨床經驗豐富,善治胃病,聞名海內外。所創方葯,驗之臨床頗具良效,本方亦復如是。然葯多辛竄,有傷氣耗陰之虞,肝鬱濕阻用之相宜,而虛證則當禁用,即便實證亦當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學習名家,師其精髓而不為其名所困,是為會學者也。

附張鏡人簡介:生於1923年,。上海市人。張氏家世業醫,以擅治熱病而著稱於江南,由明末相傳迄今,張氏為其第十二代傳人。幼承庭訓,14歲隨父臨診。深研靈素,博採眾才,學驗俱豐。臨床擅治萎縮性胃炎、外感熱病、冠心病等。現任上海市衛生局顧問,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上海醫科大學教授,中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上海中醫藥學會理事長等職。

通訊地址:上海市北蘇州路190#,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郵碼:200085。

4.7養陰建中湯(姚奇蔚)

〔組成〕北沙參 30克桑寄生20克玉竹20克青黛10克懷山藥30克白芍10克石斛30克焦山楂30克浙貝母 10克

〔功能〕養陰建中。

〔主治〕胃痛胃脹嘈雜灼熱,口乾苦,舌質淡紅,無首或少苦,脈細軟,表現為肺虛肝熱胃陰受傷,胃陰不足型萎縮行胃炎患者。

〔用法〕將上藥置砂缽內加冷水浸過葯面,浸泡10分鐘即可煎煮。煮沸後改用微火再煎 15分鐘,濾取藥液約 400毫升服用。

〔方解〕本方雖脫胎於葉天士的益胃湯,但去麥冬之膩、冰糖之甘,更增白芍、桑寄生柔肝平肝,淮山藥、焦山楂一補一消,益陰健脾,浙貝母、青黛舒肺達肝,解郁清熱。全方甘淡味薄,清虛靈達,滋而不膩,清而不勝,清滋之中寓流動活躍之性。用其養胃,又能清肺;用其益氣,又能達肝。喻氏治燥熱傷肺,善清胃熱以肅治節;余治「萎胃」用益胃以舒肝肺,用藥不同,治法無異。

〔按語〕對於「萎胃」的治療,多從肝胃論治,有效有不效。姚氏則不僅著眼於肝胃——沙參、玉竹、山藥、石斛甘淡養胃;白芍、青黛舒肝清肝,而且還養眼於腎——桑寄生補腎平肝。考「腎為胃之關」,肝胃相生相剋,故胃病可從腎、肝論治。視野開闊,思路清新,可師可法。

附姚奇蔚簡介:生於1916年,江西南昌人。現為江西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兼任江西中醫學會副會長等職。姚氏世代中醫,家學淵源,1937年於江西中醫專門學校(五年制)畢業。從事醫療、教學、科研50餘年,近年來對萎縮性胃炎進行了專門研究,治療五千餘例,療效滿意。

通訊地址:江西中醫學院。郵碼:330006。

4.8益氣建中湯(姚奇蔚)

〔組成〕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3克大棗3枚黃芪50克太子參30克懷山藥30克黃精20克

〔功能〕益氣建中。

〔主治〕胃痛胃脹,喜噯喜按,遇寒加重,口淡不幹,四肢欠溫,舌質淡,苔薄白,脈遲或緩,表現為中陽不振、肝氣升達無力、胃陽不足型之患者。

〔用法〕將葯置入砂缽內加冷水浸過葯面,浸泡10分鐘,即可煎煮。沸後改用微火再煎 15分鐘,濾取藥液約 400毫升服用。

〔方解〕本方源於《金匾要略》黃芪建中湯,但去飴糖之大甘,更加太子參、懷山藥、黃精益氣養液;重用黃芪補肺制肝,舒達肝氣,於溫建之中寓展運之用。黃茂甘溫味淡,輕虛不變,於補氣之中含上升外達之性,對氣虛不足、肝氣升達無力者,確為」首選良藥。陳修園在《傷寒醫訣串解》中,主張重用黃芪助少陽生髮之氣逆轉其不利之樞機。余用黃芪助肝氣升達之力,舒展其不達之郁滯,義正相同。此方雖經加減,但達到了溫不燥液,補不壅氣,寓舒肺達肝於建中益氣之中,以建中益氣之劑,收達肝和胃之用。至於党參、白朮,只有當患者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乏力時,方可選用之。

〔按語〕以上是治療「萎胃」常用的兩個基本方,其有陰陽兩虛者,則合二方之意化裁為養陰益氣湯。若症現夾雜,則各守其方而加減之。其加減之法,隨症應變,總以平淡輕靈為務。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器質性損害之病變,以中虛胃弱為基礎,肺虛肝鬱為主因。肺為嬌臟,以輕虛靈達為用;肝為剛臟,以舒運條暢為貴。胃氣直舒展活躍,通降和順。因此,組方用藥必須注意輕靈。凡味厚甘膩、辛溫燥烈、氣味不純、有礙胃氣的壅滯之品,皆非所直。組方力求清潤不膩,寓流通之性;甘補不變,具展運之用,才能達到寓舒肺達肝於建中養胃的目的。

4.9加味香蘇飲(董建華)

〔組成〕蘇梗6克香附10克陳皮6克畢澄茄6克枳殼10克大腹皮10克香櫞皮10克佛手6克

〔功能〕理氣和胃通降。

〔主治〕胃脹、胃痛。

〔用法〕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胃病為古今臨床之常見病、多發病。其中尤以氣滯者為多,表現以胃脘作脹為主,治當理氣和胃通降。本方以蘇梗、香附、陳皮為主葯,蘇梗入胃,順氣開郁和胃;香附入肝,解郁理氣止痛;陳皮行氣、和胃、化濕,為脾胃宣通疏利要葯,具有能散、能燥、能瀉、能補、能和之功,它與蘇梗、香附為伍,既能和胃理氣,又可舒肝止痛。方中畢澄茄味辛性微溫,具有溫中散寒、理氣通障作用,專治胃脘脹痛,兼以降逆而止噯氣,配枳殼可消脹除滿,佐腹皮下氣行水,調和脾胃;香櫞皮、佛手二葯具有寬胸、除脹、止痛之功。諸葯合用,共奏理氣、和胃通降之功。

〔加減〕肝鬱脅脹加柴胡、青皮、鬱金;食滯加雞內金、焦三仙;兼痛甚者加金鈴子、元胡;吞酸者加左金丸、烏賊骨、瓦楞子。

〔按語〕中醫泰斗董建華氏,善治胃病,善用通降,收效卓著。胃氣以降為順,胃氣不降則清氣不升濁陰不降,變遏中焦,乃發胃病。所以治療胃病除辨證論治外,通降之法不可忽視。

附董建華簡介:生於1918年,上海青浦人。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華全國中醫內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衛生部學術委員和科委委員,並任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委員、全國人大常委等職。董氏早年拜上海名醫嚴二陵先生為師,得其真傳,從醫5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善治內、婦雜病,尤精於外感熱病和脾胃病的辨證論治,創通降學說。

通訊地址: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郵碼:10070O。

410蘭洱延馨飲(梁劍波)

〔組成〕佩蘭10克普洱茶5克?延胡索10克素馨花12克厚朴5克炙甘草5克

〔功能〕芳香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適用於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胃痛。症見胃脘部灼熱感,脅脹曖氣,食欲不振,舌淡答白厚膩、脈弦等,中醫辨證屬肝鬱氣滯、濕法阻脾者。

〔用法〕先將藥物用冷水浸泡20分鐘後煮煎。首煎沸後文火煎30分鐘,2煎沸後文火20分鐘,合得藥液300毫升左右為宜。每天取一劑,分二次空腹溫服。7—10天為一療程。

〔方解〕本方證多由情志不暢,肝胃不和,疏泄失職,濕阻氣機所導致。故見噯氣泛酸,一胃脘脅助諸痛,治宜疏肝化濕,理氣鎮痛。方中主葯素馨花味辛性平,疏肝解郁,芳香醒脾;厚朴。佩蘭芳香化濕以為使;佐以延胡索行氣止痛;而普洱茶味甘,入肝、胃二經,消脹去滯,《綱目拾遺》謂之:「清香獨絕……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葯以為使。諸葯合用,共奏疏肝化濁、行氣止痛功效。

〔加減〕如痛甚可加白芍15克、廣木香6克;並脅肋脹痛加炒麥芽15克、鬱金12克;吐酸噯氣加淡魚骨15克、佛手花10克;納食不馨加炒谷芽 15克、雞內金 10克。

〔按語〕本方是梁氏家傳秘方,臨床應用時凡見上腹部脹痛,噯氣頻頻,泛酸嘔吐,痛連胸脅,甚者有時攻痛遊走,技之則氣走散痛亦漸緩,或通情緒變化時更甚,屬肝胃不和型的慢性胃炎。胃神經管能症者,本方確有良效。

〔典型病例〕范某,女, 41歲, 1989年 2月初診。患者主訴兩年多來每逢飯後均感胃痛,上腹中部有灼熱感,食欲不振,噯氣,吐酸或食後飽脹難耐。每因情緒波動而病情加劇。兩個月前曾住院治療,經B型超聲波和纖維胃鏡等檢查,肝、膽、脾、胃等臟器均未發現異常器質性病變,遂診斷為胃神經官能症。經服中西藥治療 1個多月,癥狀無明顯改善而出院轉門診治療。來診時,胃院脹痛,噯氣頻頻,胸悶太息,時有乾嘔,胃納獃滯,口乾不欲多飲,睡眠欠佳,大便量少,音質偏紅,苔白厚膩微黃,脈弦細。中醫辨證為肝胃不和,濕阻中焦。予蘭洱延馨飲加麥芽15克、佛手12克、竹茹12克,以疏肝理氣,化濁止嘔。每天一劑,清水煎兩次,分早晚服。4天後複診,調服藥後,大便量明顯增多,已無噯氣頻頻,胃脘脹痛隨之頓減,嘔惡已除,惟胃納尚欠佳,舌苔白薄,脈弦。葯已中的,上方去竹茹,加雞內金12克,煎服如前法。4天後三診,胃脘疼痛已消失,眠食均好,精神轉旺。擬方仍囑前法加入健脾益氣之品,調理月余而愈。隨訪至今,病未再發。

附梁劍波簡介:「1922年生於廣東肇慶,現為肇慶中醫院名譽院長,主任醫師,兼任廣州醫學院客座教授。梁氏三代業醫,家學淵源,少年秉承庭訓,勤習中醫典籍,採擷各家之長,自成風格。四十年代初,懸壺濟世,五十年代研修西醫於中山醫學院、廣州中醫學院。擅長傷寒、溫病、雜病、婦兒等科。學貫中西,蜚聲東南亞一帶。

通訊地址:廣東省肇慶市中醫院郵編:526020

4?11沙參養胃湯(李振華)

〔組成〕遼沙參20克麥冬15克石斛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 12克雞內金 10克花粉 12克丹皮 10克烏梅肉10克陳皮10克生甘草3克

〔功能〕養陰和胃,理氣清熱。

〔主治〕適用於各種慢性胃炎病。症見胃脘隱痛,脘腹脹滿或牽及兩脅,暖氣,納呆食少,少食即飽,胃中灼熱嘈雜,口乾咽燥,便干,身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舌體瘦小,舌質紅而缺津,少苔或花剝,脈細弱或細數等,中醫辨證屬於脾胃陽虛者。

〔用法〕日一劑,小火水煎分二次服。

〔方解 〕 脾胃陽虛證,其病機變化側重在胃,胃主受納水谷,其性以通降下行為順,喜潤惡燥,燥則胃氣熱,失於通降,當治以甘涼請補酸甘養陰,理氣和胃。、李氏集數十年臨床經驗,自擬沙參養胃場。方中遼沙參、麥冬、石斛、花粉甘涼濡潤、滋胃養陰;白芍、生甘草、烏梅肉酸甘化陰;知母清胃中燥熱;山楂、雞內金、陳皮理氣和胃,以防甘涼滋膩礙脾;丹皮清血熱並行血中之氣。全方甘淡味薄,清虛靈達,滋而不膩,清而不泄,恰針對脾虛病機本質,順其升降之性,重在健運脾胃,選葯精當,配方嚴謹,故療效顯著。

〔加減〕兼氣滯者,加枳殼 10克、川間子 12克、鬱金 10克;兼血瘀者,加丹參15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陰虛內熱、胃逆噯氣者,加竹茹10克、柿蒂15克;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加焦桅子10克、夜交藤30克;大便乾結者,加火麻仁15克;兼脾胃氣虛者,加党參 12克;若大便出血,加白芨10克、黑地榆 15克。

〔按語〕本方為陰虛胃病而設。葯證相符,收效頗著。雖以大劑養陰之品為主,但伍以陳皮、山楂、內金之屬則不致膩胃重滯。養陰而不膩隔,消導而不傷中,故為治療胃病之良方。

附李振華簡介:生於1925年,河南洛寧人。現為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兼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河南分會副會長等職。出身中醫世家, 21歲始行醫,名聞桑梓。曾任河南中醫學院院長。臨床擅治疑難雜病,晚年致力於脾胃病研究,療效頗著。

通訊地址:河南中醫學院。郵碼:450003。

4.12香砂溫中湯(李振華)

〔組成〕党參12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陳皮 10克半夏10克木香6克砂仁8克厚朴10克乾薑10克川芎10克丁香5克炙甘草3克

〔功能〕益氣健脾,溫中和胃。

〔主治〕適用於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等病。症見胃脘隱痛,喜噯喜按,遇冷加重,腹脹納差,暖氣泛吐清水,大便據薄,倦怠乏力,神疲懶言,畏寒肢冷,形體消瘦,舌質淡,舌體胖大,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等,中醫辨證屬於脾胃氣虛、陽虛者。

〔用法〕日一劑,水煎分早晚兩次服。

〔方解〕慢性胃炎屬於中醫「胃脘痛」、「胃痞」等證範疇,臨床多因飲食不節,嗜食生冷,損傷脾胃,中焦虛寒,以致脾不運化,胃失和降,氣機郁滯而形成。《景岳全書》指出「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困寒,亦無不皆關於氣,蓋食停則氣滯,寒留則氣凝。所以治痛之要,……當以理氣為主。」故治療脾胃陽虛證,不僅要溫中健脾,還要注意疏肝、理氣、和胃,才能達到治療目的。香砂溫中湯即是在上述原則指導下,根據《時方歌括》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而成。方中党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陳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理氣和胃;乾薑、丁香溫中和胃,助脾運化;配合川芎以行氣活血。諸葯合用,虛實兼顧,升降相協,順脾胃之性,恰中病機。

〔加減〕 兼肝鬱甚者加香附10克,烏葯10克;兼血瘀加丹參15克、元胡10克;濕盛泄瀉者加苡仁30克、澤瀉10克、桂枝5克;濕阻嘔惡者,加蒼朮 10克、藿香 15克;食滯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2克;陽虛甚者,加制附子10克;氣虛甚者加黃芪15~30克。

〔按語〕本方為脾胃虛寒之「萎胃」而設。葯多香竄燥烈,易傷陰津,故若明虛者當屬禁用之列。所以,即為良方亦不可統治一病。

〔典型病例〕 王某,男54歲,幹部,1987年4月13日初診。患者自述10年前因飲食不當致胃脘疼痛,10年來雖經中西藥治療,病情時輕時重,每因飲食失宜、清志不遂則癥狀加重。1987年 10月經胃鏡檢查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活檢:胃粘膜萎縮?性胃炎伴輕度腸上皮化生。病人恐懼癌變,前來請李氏診治、診視中見:胃脘隱痛,喜噯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時連及兩脅,腹脹納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舌質淡,舌體胖大,邊見齒痕,脈弦細。證屬脾胃陽虛,兼肝鬱氣滯。治宜溫中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溫中場加香附10克、烏葯10克,水煎服。

二診:上方服用 18劑,脅痛消失,胃痛大減,細食增加,仍便溏,日行2次。方中去香附、烏葯,加苡仁30克,以增健脾祛濕之力。

三診:上方又取18劑,大便正常,胃痛消失,仍感身倦乏力,食後腹脹。方中去政仁,加焦三仙各12克,繼服。上方前後共服3月余,精神飲食好,大便正常,諸症消失,面色紅潤,體重增加。後複查胃鏡及胃粘膜活檢,胃粘膜輕度淺表性炎症。l年後追訪,知其身體健康,正常生活工作。

4.13補中消痞湯(李壽山)

〔組成〕黃芪15克党參15克枳實1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丹參15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大棗5枚白朮 15克

〔功能〕益氣溫中,導滯消痞。

〔主治〕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症見胃脘痞滿,空腹隱痛,得食稍緩,喜暖喜按,噫氣矢氣,納呆食少,口淡乏味,倦怠消瘦,便溏,百淡脈弦等,中醫辨證屬於脾胃虛弱、氣滯偏寒、升降失調之胃痞證。

〔用法〕日一 劑,水煎,分溫二次服。

〔方解〕 方中党參、黃芪、白朮、炙甘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為補益脾胃中虛的主葯;枳實寬中理氣,與白朮合用理氣導滯,消補兼施,以助其升清降濁之樞機;桂枝溫中通絡,與甘草配伍有辛甘化陽之效;白芍和中緩急,與甘草合用有酸甘化陰之功,兩組葯相合以調和陰陽氣血;丹參養血活血,寓補於消,為治久病入絡之良藥;輔以姜、棗為佐以調和脾胃。諸葯合奏益氣溫中、導滯消痞之效。

〔加減〕噫氣矢氣不暢加佛手;脘中隱痛明顯者加元胡、香櫞皮;胸脘拘急、氣逆咽梗者加香附、蘇梗;脅背脹痛加廣木香、鬱金;食少難消加雞內金、炒谷麥芽;大便溏瀉加茯苓;大便秘結加肉蓯蓉;貧血、頭眩者加當歸、枸杞子。

〔按語〕本方系由《金匱要略》枳術丸、人蔘湯化裁組成。證之臨床,頗具效驗。

〔典型病例〕遲某,男, 6 6歲, 198 6年 11月 2日初診。患胃病4年多,經常胃脘痞悶不舒,空腹尤甚,得食脹減,旋又不舒,納呆不飢,倦怠無力,日漸消瘦,大便多溏,噫氣矢氣。屢經中西醫診治不愈,曾服維酶素等葯半年多,未見顯效。胃鏡及病理檢查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診脈沉弦細,舌淡紅有瘀點,舌下脈絡淡紫粗長,舌苔薄白。四診合參屬胃痞病,系中虛氣滯、升降失調所致。治以理氣導滯,補中消痞,予補中消痞湯加減。

處方:黃芪25克党參15克丹參15克白朮10克廣木香3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雞內金20克砂仁3克姜半夏75克陳皮10克香櫞皮15克炙甘草75克,姜棗為引,水煎服。進葯兩周後,諸症大減。原方加減治療兩月余,食慾恢復,體重增加,痞滿盡除,二便自調。續服胃復康沖劑(李氏驗方,大連中醫院藥廠自製)以資鞏固,先後治療約半年,複查胃鏡及病理:腸上皮化生消失,已轉淺表性胃炎。囑飲食調養,停葯觀察一年余,一切良好。

4.14清中消痞湯(李壽山)

〔組成〕太子參 15克麥門冬 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苛10克炒梔子 7. 5克丹皮 7.5克青皮 10克

丹參15克甘草6克

〔功能〕養陰益胃,清中消痞。

〔主治〕淺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症見胄脘痞塞,灼熱似痛,似飢不欲食,口乾不欲飲,五心煩熱,納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紅少津或光剝龜裂,脈細或數等。

〔用法〕日一劑,水煎,分兩次口服。

〔方解〕方中太子參、甘草補中益氣,以助脾胃之氣陰;麥門冬甘寒清熱,養陰益胃;制半夏和中降逆以消痞;青皮理氣流肝,導滯以散痞;柴胡疏肝解郁以暢胃;生白芍和中緩急以抑肝和胃;桅子清泄三焦鬱火;丹皮涼血清泄陰火;丹參涼血祛瘀,調養胃絡;甘草又能調和諸葯。諸葯合用以太子參、麥門冬之補,柴胡之升,青皮、半夏之降,梔子、丹皮之清,白芍、甘草之和,丹參之消,合請補、消、清、和、升、降於一爐,共奏養陰益胃,清中消痞之效。

〔加減〕泛惡欲吐者加竹茹、茯苓;口乾舌燥者加黃連、生地、太子參、易沙參;噫氣矢氣不暢加佛手;氣逆咽梗不適加旋復花、生赭石;食少難消加雞內金、炒谷麥芽、烏梅;大便溏薄加山藥、扁豆、減梔子、丹皮量;頭眩目澀者加枸杞子、甘菊,去柴胡。

〔按語〕本方系中《全匱要略》麥門冬湯加味組成。僅適於陰虛型胃病。

〔典型病例〕.王某,女,32歲,1987年9月8日初診。患者病史10餘年,經常胃脘脹滿近由情志郁怒而加重。胃中灼熱似痛,似飢不欲食,口乾不欲飲,舌辣似痛,大便乾燥,2~3日一行,倦怠無力,納呆消瘦。屢經中西醫診治未愈。纖維胃鏡及病理檢查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診脈沉細略數,舌質紅少津,龜裂無苔,中脘穴及脾,胃俞穴有壓痛。脈證合參屬胃痞證,系中虛火郁陰虧胃熱所致。治以養陰益胃,請中消痞法,予清中消痞湯加減。

處方:沙參20克,麥門冬20克,清半夏7 5克,炒梔子7 5克,粉丹皮75克,青皮10克,生白芍15克,石斛20克,生地20克,柴胡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服藥2周灼熱緩解,大便通暢,口乾舌辣均減,食納略增。原方增減治療約3個月,諸症消失,食慾恢復,體重增加,面色紅潤,舌脈正常。繼服胃康復沖劑鞏固,半年後複查胃鏡及病理,已轉輕度淺表性胃炎,囑飲食調養停葯觀察1年,一切良好。

附李壽山簡介:1922年生,山東省平度市人。現為大連市中醫醫院顧問、主任醫師、教授,並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等職。出身中醫世家,40年懸壺於大連,長期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通訊地址:遼寧省大連市中醫院。郵碼:116000。

4.15 和中消痞湯(李壽山)

〔組成〕党參15克制半夏10克黃連3克丹參15克蒲公英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乾薑3克

〔功能〕益氣健胃,辛開苦降,和中開痞。

〔主治〕淺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症見胃脘悶脹,或脘腹痞滿,嘈雜不舒,似痛非痛,飯後飽脹明顯,納呆食少,口苦口粘,大便不暢,舌苔厚膩,脈象弦滑等,中醫辨證屬於脾胃氣虛、痰濕中阻、寒熱夾雜之胃痞症。

〔用法〕日一劑,水煎分兩次口服。

〔方解〕方中党參、炙甘草補中氣、健脾胃;制半夏燥濕化痰,與党參合用,助運化祛痰濕以消痞結;黃連清熱燥濕,乾薑溫中祛濕,二葯合用,辛開苦降為和中消痞之主葯;蒲公英苦味健胃,有清熱和中之效;白芍緩急止痛,與甘草合用酸甘化陰,以益胃陰而防燥葯之急;乾薑與甘草合用,辛甘化陽,以扶脾陽而化寒濕之邪,兩組葯對配伍有益陰濟陽、調和寒熱之功;伍丹參養血活血,寓補於消以和胃通絡。諸葯合奏益氣健胃、調和寒熱、辛開苦降、和中開痞之效。

〔加減〕胃痛明顯加元胡、香櫞皮;胃中冷倍加乾薑、肉桂;灼痛口乾者乾薑易炮姜,加石斛;噫氣矢氣不暢加佛手、枳殼;食少難消加雞內金、炒谷麥芽等。

〔按語〕本方系由《傷寒論》半夏瀉心湯、芍藥甘草湯、理中湯化裁而成,僅適用於寒熱錯雜症。

〔典型病例〕楊某,男,53歲,1987年4月25日初診。患者3年來經常胃脘悶脹或隱痛,迭經中醫診治,曾服維酶素半年,癥狀時輕時重,未見顯效。近因飲食不節、情志不暢,痞滿隱痛加重,納呆食少,飯後脹甚,口苦口粘,大便粘滯不暢,日漸消瘦,倦怠乏力。先後兩次胃鏡及病理檢查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診脈弦滑,舌暗紅,苔黃膩,中脘穴壓之痛,脈證互參屬胃痞證,系中虛濕阻、寒熱夾雜所致。治以益氣健胃、和中開痞法,和中消痞湯加減。

處方:党參 15克姜半夏 15克黃連 3克乾薑 3克丹參 15克炒白芍 15克蒲公英 15克甘草 5克水煎服。進葯6劑,脹滿胃痛大減,食納略增,但飯後仍脹,黃膩苦少退。原方加減治療約3個月,諸症完全消失,食慾正常,偶有飲食不當而小脹,服藥即愈,繼服胃康復沖劑以鞏固。約半年複查胃鏡及病理,已轉淺表性胃炎,面色紅潤,食納良好。


推薦閱讀:

8個中醫秘方根治腳氣
慾望3秘方 教你輕鬆滿足他需求【圖】
艾灸精品總結:從沒見過如此詳細的艾灸養生秘方
名醫秘方:治黃水瘡四法
「【民間秘方】治癒了姥姥腸癌的效方」 的更多相關文章

TAG: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