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緣政治之印度簡史超級大國夢與中國的恩恩怨怨

中國的地緣政治之印度簡史超級大國夢與中國的恩恩怨怨(2013-03-14 08:11:07)

  今天我們來學習印度地緣,歷史和政治。文章很長,但是很給力,建議收藏或轉載、待有時間時看看。    第一章,南亞次大陸的地緣    地緣政治里有個破碎地帶的概念,從地理上講,歐亞大陸是整一個版塊,而東南亞例如印尼都是小島,一片下來看地圖,感覺就是破碎的,此地也可稱為破碎地帶。    而廣義上講的破碎地帶,包括宗教,人文,文化歷史恩怨,周邊等等。總之地緣政治里講的破碎地帶不是一支好籤,而我們也沒有看到過那個國家只靠破碎地不擴張而成為大國的。    很不幸,印度是在破碎地帶的破碎國家。    印度的歷史,印度的殖民地歷史    印度位於歐亞大陸的南邊破碎地帶,且印度內部政治地理也支離破碎。歷史上的印度只有過三次統一,第一次是孔雀王朝,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阿育王,但阿育王不是孔雀王朝的開國皇帝。孔雀王朝是公元前323年建立的,此時的中國,處在周顯王46年的戰國時期。由此可見印度也是歷史悠久國家。巴比倫國的亞歷山大入侵北印度,印度某個部族老大(名字知道,但不知道怎麼讀)揭竿而起,擊敗亞歷山大(不是俄羅斯哦,那時俄羅斯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的軍隊,成立國家。擊敗馬其頓軍隊獲得阿富汗一帶的土地。在阿育王全盛時期,除極南端一部分外,全部囊括在孔雀王朝的版圖之內。孔雀王朝開國時,當時的中國是「五國相王聯合抗秦」。魏、韓、趙、燕及中山為聯合抗秦,採取了「五國相王」的行動。從周顯王中期開始,秦國由於商鞅變法國勢日益強盛,又採納張儀的建議,實行「連橫」策略,使秦國對於東方諸國呈現出咄咄逼人的形勢。這個時期的魏國自從馬陵之戰慘敗於齊之後,其國勢已從鼎盛趨於衰落。馬陵之戰就是孫臏和他師兄弟龐涓對決的齊魏之戰,據說。孫臏在樹上刻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字,龐涓夜行軍於此樹處,發現樹上有龐涓之類的字,舉火把觀看,結果暴露目標,被孫臏埋伏好的弓箭手,亂箭射死於此樹之下。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死後,帝國就陷入分裂。孔雀王朝分裂時,此時中國是西漢的廢帝劉賀時期,之所以稱漢武帝孫子劉賀為廢帝是因為據說此人用一生1127件荒唐失禮的事情。    孔雀王朝覆滅之後的1700多年,雖然印度有出現過面積較大的王朝,但始終沒有統一,印度第二次統一是,莫卧兒王朝。同期中國已經明嘉靖五年。(你能想像從戰國到明中後期,一個國家長期分裂不統一嗎?)    莫卧兒王朝是統治南亞次大陸絕大部分地區的伊斯蘭教封建王朝。該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但是統治者是有突厥血統的蒙古人,該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是帖木兒的後裔。這兩個王朝歷史,其實我了解也不是很多,不過我比較喜歡看阿育王和另個描寫莫卧兒王朝的阿克巴的印度電影。拍的不錯,算是對印度歷史快餐式的補充吧。阿克巴當政時,印度的教派之爭是伊斯蘭教和印度教,阿克巴施行宗教寬容政策和微服私訪,娶個信印度教的老婆也好生漂亮,後來他自己也會信點印度教做個姿態。總之也確實具備一個好君王的素質。    當然莫卧兒的衰其實也是宗教問題,最後一個君王奧郎則布,強推伊斯蘭教,迫害印度教,內耗嚴重,四分無裂。1764年在布克薩爾戰役中,這個國家向一家企事業單位投降,這個單位叫英國東印度公司。因為他投降的對象是一家公司,不是一個國家,所以莫卧兒王朝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    19世紀中葉,英國東印度公司幫印度完成第三次統一,並從印度向中國走私鴉片,發動眾所周知的鴉片戰爭。    輕浮一點的講,現代印度是由一家英國公司建立的。1858年,東印度公司鎮壓了印度士兵起義後,英國可能覺得讓一個公司來管一個國家不妥,所以撤銷東印度公司,取消莫卧兒小朝廷而對印度直接統治,接管印度一直到1947年。印度直到1950年憲法廢除他們所謂的「土邦」後,才是嚴格意義上的現代國家,但種姓,宗教,民族階級等對立,衝突矛盾嚴重撕裂這個國家。    英國人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割裂開來,分成兩個國家,卻留了一手。這個是英國慣用的伎倆,    例如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以及麥克馬洪線,留下伏筆,讓相關國家不得清凈,也為其介入留下好的借口。    印度的擴張性    印度繼承了英國各種土地遺產,也包括強權政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印度與中國的土地爭端,印度與中國關於麥克馬洪線的主張,其實依據就是英國人劃的,而不管歷史上是否有效統治過。包括對西藏的特權。    兼并錫金其實也是基於這樣的思維,因為一個錫金是否存在於印度的版圖裡,對印度國力來講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他就是強權,就是擴張。    印度試圖繼承所有英帝國留下的東西,但卻沒有英國的物質資源,外交人才和軍事人才,更缺少當時英國擴張的有利地緣(連周邊國家狀況都不同了,起碼新中國成立了吧)。    印度作為一個國家,英殖民地的遺產一部分,內部狀況也堪憂,一部分是英國人留給他的,更多的是其歷史遺留下來的,這就是所謂的「斷層線」之深。    但有點印度做的還是可以的,印度伊斯蘭人口是大約在1.5億左右,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宗教在印度歷史中頗有紛爭,現在起碼宗教問題上,還是平穩的,我如果沒記錯的話現在的印度總統辛格是伊斯蘭教的。    考慮到印度歷史上統一少,分裂多,所以現在的印度需要保持強硬的對外政策,否則很難保持一個國家特徵和內部認同,會使中央政府處在一個相對弱勢的地位。(最近印度國防部和軍隊之間就可以看出一點初端,軍隊演習,在首都附近集結,國防部竟然不知情,如果軍隊要政變豈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印度如果要保持強硬的對外政策,則極大消耗物質資源,無力顧及國內矛盾。這個是兩難的。如果把印度比喻成「雞蛋」,則能比較容易理解印度的處境。為什麼印度的各種衝突,或是印度的某些動作,沒有受到西方嚴厲的批評或是制裁?    (例如核試驗,對伊朗和對印度態度的差別,導彈/火箭發射,對朝鮮和對印度的差別)    其實在沒有把印度當成是對中國牽制力量前,印度也一直是東西方陣營的寵兒。說白了,套用日本人評價近期中國的那句話,沒有人會去踢一隻死狗。西方話語缺失其實也側面印正沒有一個西方國家視印度是一個能夠威脅到他的國家。這段「美妙」的時光,我們也曾經體會過。(最近西方好像有點「印度威脅論」的叫囂起來了)    而印度內部矛盾是很容易被外部力量利用的(我以前在回帖中講到這個話題),印度歷史分裂多於統一,需要一個強勢政府來框住印度,但不能掩蓋表面下的暗涌。印度之所以不能成為對手就是其內部矛盾很容易被外部力量利用。否則印度歷史上也不會從戰國到現在只有三次統一而大多數是分裂了。核武器和烈火5拯救不了印度,因為矛盾產生於內部。澳大利亞媒體在烈火五試射成功後講,印度會是超級大國?等每戶人家有衛生間了再說。雖然講的有點戲謔,但也講出了這個實質矛盾。    印度幾乎囊過了世界所有衝突矛盾:階級衝突,宗教衝突,民族衝突,以及那個印度獨有的種姓衝突。現在21世紀了,在世界上很難找到階級衝突。但印度有,印度「毛」派和印度政府的衝突,還在實踐著農村包圍城市,勞苦民眾翻身鬧革命。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1830年代英國殖民者從印度侵入,克什米爾後將其劃為土邦。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    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裡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初看這段表述,根據蒙巴頓方案,克什米爾應該是印度的。但問題是英國人的方案就一定就是你印度的法理依據?麥克馬洪線也要按你印度的來?    說起克什米爾,歷史上是屬於吐蕃版圖,元朝還在此駐軍,一直至清朝還是中國管轄範圍,後來國衰,鴉片戰爭中,清無暇顧及,被從印度出發的英國拿去,但當時清政府,清駐藏大臣,西藏地方政府都不承認,往後歷屆中央政府都不承認。這個就是克什米爾的中國淵源。因為有巴鐵的因素而蒙古獨立的歷史先例,所以在克什米爾上,中國很低調。    印度現代的戰爭    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過三次戰爭,第一次是為了克什米爾。    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3/5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範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其實如果按照公民投票,必然克什米爾歸巴鐵)。通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第二次是起因是庫奇蘭恩這塊不毛之地。印度入侵了巴控制的庫奇蘭恩,與巴發生小規模軍事衝突,從而引發第二次印巴戰爭。進而擴大到克什米爾。二次印巴戰爭的結局是,巴軍不僅在南部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而且乘勢推進印度國境內6千米,共佔領了約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國土。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簽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聲稱雙方將恢復兩國間的正常關係,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宣言》僅僅表明雙方都陳述了各自的立場。至於公民投票、軍事人員的活動範圍等關鍵問題均未提及。    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和蘇聯簽訂《印蘇和平友好合作條約》之後不久,1971年3月,印度通過了支持孟加拉國獨立的決議,1971年11月,印度在巴基斯坦內部矛盾激化的情況下,出兵東巴基斯坦。12月,戰爭進一步擴展到西巴基斯坦。戰爭在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個戰場展開。    1971-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後簽署了《西姆拉協議》,要求雙方舉行雙邊會晤最終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第三次印巴戰爭讓巴基斯坦失去了東巴,東巴的一部分成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印巴衝突的禍根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種下的。歷史上,印巴同為英屬印度,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戰後,隨著世界許多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鬥爭的日益高漲,英國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權。但是,為了達到在撤走後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國極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政黨對立的基礎上,繼續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極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製造矛盾,擴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充分體現這一政策的印度獨立方案——「蒙巴頓方案」。    三場戰爭都牽扯到克什米爾地區,現在印度國內的恐怖襲擊,往往也和克什米爾有關,造成印巴關係的緊張,所以,印巴之間的恩怨,不僅是國家層面的,也是宗教層面的,雖然兩國政府努力交好,但無法改變實質問題。    所以才有了上面我講的印度是地緣上破碎地帶的破碎國家,制約了其大國崛起。    而印度要成為國際性的大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中國和印度,在地緣上互為競爭對手,但在文化上又有某些相通,同為歷史悠久國家,且佛教也是當年的達摩從印度傳入中國河南的白馬寺。    而現代印度身上有很強的殖民印記在(香港其實也一樣),語言,政治體制等等。    聽我當時的老師講(也不知道有沒誇張)當年中印戰爭,經過經過二戰洗禮的印度神槍手槍法了得,不過卧射身下鋪毛毯,站射槍前架個Y型架子。完全繼承了英軍養尊處優的特點。我軍則三槍連射,中胸後,中脖然後爆頭。鬍子兵(印巴軍隊鬍子代表資歷)弄不過娃娃兵。    而中印1962年的爭端,其實是延續了當年英與俄在這塊地的爭端,印度繼承了向西藏擴張的傳統,而當年英是假想俄勢力已進入西藏,所以向西藏擴展勢力,其實俄根本就沒有進西藏。從現在來看,印度依然沒有放棄這種思維。剋制不了土地擴張的衝動。有意思的是,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前幾年國家領導人訪英,英宣布當年麥克馬洪線是無效的,不過從中國來看,也沒怎麼滴,媒體反映平淡,而此舉也抽掉印度的「法理」依據,其實這個事情已經說明藏南不是爭議地區,要掃掉他隨時都可以。    而印度前段時間戰鬥機採購上選擇了陣風而不是狂風,選擇法國而不是英國,讓英國很是不爽,貼援助,貼軍火錢,到最後竟然不買英國貨。恐怕也是印英之間積怨導致的。    印度在陸權上受到嚴重製約:    地圖可以知道其倒三角的地形,兩斜邊是靠海的,印度在陸地上受到很大的約束。印度雖然與中國是鄰國,但隔著一個天然的屏障就是喜馬拉雅山山脈。而以巴基斯坦至西都是伊斯蘭世界。印度在地理上隔著巴基斯坦和中國,使其很難向歐亞大陸發展,而印度東北面被孟加拉國和尼泊爾隔開,那裡存在長期的抵抗,而因為多山,所以比較適合游擊戰,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印度毛派游擊隊在這個區域是主要活動區。所以印度在其東北面持重兵,目標指向不完全是針對中國。    印度是一個潛在的海洋大國:    印度是個半島型國家,優越的地理是其具備海洋大國的基礎,南亞次大陸深入印度洋達1500公里。波斯灣至馬六甲海峽的航路經過印度洋。    因為陸權發展受限,而且前宗主國又是老牌海洋大國,必然會讓印度目光較早的集中在海洋上,起碼比中國要早。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印度從英國購入「維克蘭特」號航母,雖然是艘老艦,但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切斷東巴和西巴的海上聯繫,讓巴基斯坦海軍無法東西兼顧,是導致後來東巴獨立的推手。此時的中國海軍還執著於小艇打大艦戰術。    1986年印度又購得「維蘭特」號。此前中國海軍依然只停留在驅逐艦時代。    後來印度計劃購英國「無敵」號航母,因為英國還要留著自用,只好作罷,把目光轉向俄羅斯。    憑心而論,中國海軍就航母這塊落後印度,也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我會在下篇關於航母的文章里提到)。中國沒有印度這麼有利的條件購買(這個不是錢的問題,當然錢確實也是問題,美國在八十年代,派雷鳥空中表演隊到北京南苑進行空中表演,向中國推銷F16,但最後中國沒有購買。當年中國也對繇式垂直起降飛機有興趣,最後也沒有購買,其實實質還是經費的問題。中國的思路是將有限的錢花在技術工藝短板方面,例如中國引進英國貝斯發動機後來發展為秦嶺發動機即渦噴9。該發動機還很不錯。)    當然無論如何,客觀的講,現代印度在海洋上走的還是較現代中國早和遠。所以我看前段時間的帖子和新聞,印度方面認為自己海軍比中國海軍強大,也是有其理論依據的。    中國海軍長時間沒有擁有航母,有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受蘇聯海軍的思想影響,否則這麼早組建潛艇部隊就解釋不通了。    1949年建國,1950年提出建立一個強大海軍,優先發展潛艇部隊,1952年建潛艇基地,1953年成立潛艇學校,並簽訂「W」03級潛艇製造權協定。1954年購得蘇聯兩艘斯大林級二手潛艇,成立獨立潛艇大隊。有意思的是,當年建潛艇學校,全部蘇聯化,甚至連吃飯的刀叉,吃飯桌子的尺寸大小都是蘇聯標準。可見對當時蘇聯的崇拜。據老一輩潛艇兵回憶,當時遇到站崗的蘇軍,對方一句,毛澤東,這邊跟了句斯大林。然後手上的瑞士歐米咖手錶就被換成了蘇聯老式的勝利牌手錶。無語啊。    因為組建時間的問題,所以我聽說海軍里有種實力資格排序是,潛艇-小快艇-大艦(不知道是否真實,這個需要「艦載機起落架」來印證一下)。    印度潛艇部隊成立於六十年代中後期,潛艇部隊成軍儀式在蘇聯里加舉行,也就是講,中印兩國潛艇部隊都師承蘇聯。    我相信就潛艇部隊來講,印度是落後於中國的,因為印度有了航母,必然擠占其潛艇的發展,無論規模還是生產能力上印度和中國不是一個級別的。九幾年台灣漢光演習,我聽說台灣發現有潛艇活動,還以為大陸潛艇在周圍活動,台灣趁機演練反潛戰術,結果逼出一艘印度潛艇。    目前印度常規潛艇沒有AIP技術,即還要上浮充電,極大限制和削弱了其常規潛艇的戰力。話說回來,中國搞這個技術也吃了不少苦頭,終於修成正果。    其實大家看了我上面對海軍片段的描述應該有所了解,印度向海洋發展還是受制於其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海軍是燒錢的高技術軍種,(小登陸艇從舟山沈家門碼頭到寧波,一個來回,5000塊人民幣算燒沒了。現在油價高可能更貴。)    印度在安全上現在處在兩難境地,陸地發展受地緣政治的制約,海洋發展受資金和技術的限制。實力上講,印度不可能向兩方面發展,印度要成為海洋大國,必須解決和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地問題。這樣他才能放手去發展海洋。但還有個問題,現在印度洋控制國是美國,美國海軍在印度洋中部有個軍事基地,也就是說,就算印度解決好與上述兩國陸地邊界問題後,其發展海洋,還有一個重要的對手,就是美國。這個情況可是和南海問題大不相同,這個是真真切切與美國面對面,眼瞪眼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印度與美國微妙的關係了吧?即靠近美國,又和美國保持距離。因為印度是知道與美國衝突是難免的,這個是遲早的事情。如果他印度對印度洋還有野心的話,如果他印度要走海洋大國這步路的話,美國就是橫在他目標上的一個很大的坎。    關於中國對印度的珍珠鏈的問題    珍珠鏈的提出其實是美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南方司令部就撰寫報告說中國試圖通過對貿易港口的控制來實現其戰略卡口。我估計寫這個報告的初衷指的是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集團控股巴拿馬運河的事情。    2005年曝光的美軍文件我們已經很清晰的看到美國對所謂中國珍珠鏈的詳細描述。首當其充指向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    珍珠鏈是指中國正透過資助等各種方式取得軍艦海外停泊基地,主要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以及泰國六國的有關港口或機場,這些國家在地圖上聯繫起來像一串珍珠,故有此名稱。    我記得我有看相關網友寫過的文章,大意講中國搞瓜達爾軍港得不嘗失,軍艦航母停那容易被美軍關門打狗等等云云。    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中國通過珍珠鏈來遏制印度走向海洋是不太可能的。    從地緣來講,上述六國的海軍力量都不是很強大,像以巴基斯坦為起點下劃小半圈拐個彎、到斯里蘭卡,再上划到孟加拉國,對印度形成一個倒三角包圍圈,如何能鎖住印度海軍?當中跨度之大且沒有小島作為鏈接環,跟美國鎖中國的第一島鏈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且太靠近南亞次大陸,極易被印度導彈甚至是炮火覆蓋,這樣的貿易港口作為軍港,如何安全意義?    所以珍珠鏈就目前來看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且不說印度對斯里蘭卡和孟加拉保持強大的影響力了。    所以美國提出的珍珠鏈,是將印度與美國在印度洋上的矛盾轉嫁給中國。    印度於是乎想把腳插進南海來分化中國對印度珍珠鏈的注意力,由此可見,印度戰略眼光之差,讓人驚嘆。另外我個人的估計是,印度插入南海的思維是和日本一樣的。就是通過對南海的干涉來分化中國去印度洋。    我們需要反省的是,如何就讓美國這樣輕易將矛盾轉化,事實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此矛盾歸位,該怎麼地就怎麼地。斬斷印度的誤判和妄想。阻礙印度向印度洋擴展勢力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中國必須讓印度清楚明白這個道理,減少印度的誤判。    印度的國民性格    從印度歷史來看,印度的國民性格是溫順的,因為印度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歷史上,卻只有三次統一,後兩次還是通過外來政權獲得的,也就是講印度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是分裂居多,可見印度缺乏強悍的人,來統一這個南亞次大陸。我們去看印度的人反抗,最突出的就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我看來非暴力不合作其實就是坐著讓對方殺頭。    但我們去看印度的宗教,其主流的印度教又有和平和好鬥兩方面,而印度教人口在印度佔了82%,所以不能不考慮宗教對國民性格的影響。    甘地作為印度教現代的教宗,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展現出印度教和平的一面,但甘地後來被一個印度教徒殺掉,而印度另一個女甘地(也叫甘地)在1984年,被一個錫克教的人肉炸彈殺害。1998年,印度爆了顆原子彈,其國內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衝突加劇。2008年,印度教徒燒毀印度基督教徒的教堂,引發印度教和基督教的衝突。從趨勢上來看國內宗教矛盾衝突有點上升。    宗教帶給人的狂熱,必然會影響其國民性格。    所以我們也不能完全講印度人性格是溫順的。儘管大多數情況下,印度人看起來溫順。    近年來,我綜合看了相關的外媒和國內媒體的報道,對現代印度人又有加深了幾點印象。    一是好為人師的特點,印度人對自己國家充滿了自豪感加上宗教哲學方面的因素,所以某些西方人在和印度人接觸的時候,很不適宜。如同你一坐下來,人家跟你談人生大道理,但其又過的不是很好,你有什麼感覺?    二是生活節奏慢,沒有時間觀念的特點,很多人在印度人接觸打交道,很難忍受印度人時間觀念的單薄(這點我也受不了)。講1個小時,讓你等3個小時,講1天拖你3天,這個是很常見的事情,而印度人對此習已為常,毫無內疚感和歉意。我舉個最近的例子,比如烈火5發射,印度人講是當天晚上21:00發射,央視也開著直播在那等著,結果沒有。然後播音員說,現在是21:30,節目即將結束,烈火5到現在還沒有發射的消息。結果是第二天早晨射上去了。連這樣大的事情時間觀念都不強,其他小的事情就更加了。很多人會講可能遇到突發事件。但遇到突發事件,在各國媒體關注下,他必然要發布消息。結果屁消息沒有,讓你干坐著,第二天發射。對於印度人這個特點,國際上有個通用名詞來形容,叫「印度拉伸時間」。所以各位今後有機會和印度人接觸要注意了,他講的1點可能指的是3點或是更長時間。你就買本成語字典坐那裡準備打持久戰候著吧。    這種狀態去玩火箭或是導彈之類精確到秒的東西,真當是玄乎。    印度與中國的關係    獨立後的印度與新中國的關係是建立在1962年中印戰爭的基礎上的。雖然獨立後的印度和新中國在1962年前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而這場戰爭帶給印度的不僅是戰敗這麼簡單,在印度人看來更多是羞辱性。    這場戰爭的根源其實是英國人種下的,而之所以在1962年爆發,也是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我們看下1962年國內和國際發生的大事。    1962年,中國是個調整年,剛剛走出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國家樹立「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調整「一五」超時間,超幅度完成帶來的樂觀和冒進態度給中國帶來的傷害。    蘇美「古巴導彈危機」    中蘇兩黨分歧公開化,中蘇邊境緊張,蘇聯在中國製造伊犁暴亂事件。    蔣介石積極推行反攻大陸準備,憑派小股部隊滲透大陸。    彭德懷萬言書伸冤,毛澤東憂慮黨內修正主義抬頭,警惕反對派。    當然這些事情的爆發,有先後順序,我不作梳理了。就印度的角度來講,中國內部起紛爭,且與蘇聯關係鬧僵,屬於焦頭爛額狀態。而三年自然災害和大躍進,其又看到中國國力受到損傷。而美蘇兩強爭霸,而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之領袖,是美蘇之外的第三勢力老大,必然受美蘇爭取拉攏。印度是中國少數幾個朋友,在聯合國上需要印度的支持,這些因素都是尼赫魯的底氣之所在,此時的印度認為是實踐其秉承英帝國強權的最好時機,於是就有了領土摩擦進而兩國爆發戰爭。印度之所以死報著麥克馬洪線不放,裡面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當時中國與緬甸邊界劃分基本是以麥克馬洪線為基礎劃分的,將一些原來臣服於中國,受雲南土司管轄的土地劃入緬甸(即現在果敢等地,也是網上說的讓這些緬民歸漢的由來)。這等於說給了印度一個信號,也就是印度在中印東段邊境特彆強硬堅持用麥克馬洪線的原因之一。而印度對中國新疆的阿克塞欽地區也提出領土要求,當初印度通過是新藏公路通車新聞發現中國「侵佔」了他們的阿克塞欽地區,同時印度對中巴邊境也提出領土要求,要求中巴邊境中國一側的中國領土是印度領土的一部分。以上就是印度與中國領土紛爭的內容。    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戰爭,其實尼赫魯賭的是中國不會反抗或是無力反抗,所以之後毛澤東說掃了他,讓其讓整個印度恐慌,因為沒有做好真正的戰爭準備。印度軍隊敗潰之快,讓世界嘩然。    中印之戰,之所以讓印度耿耿於懷,帶著半個世紀羞辱感有幾個原因:    一,當時印度是世界不結盟運動的領袖,獨立於美蘇之外第三級老大,一場中等規模的邊境衝突讓其跌回原型。威信盡失,之後逐步被中國取代。    二,印度是寵兒,美蘇爭先拉攏,東西方陣營都對其進行武器援助,而中國卻如同孤獨的棄兒,蘇聯不疼,美國不愛。我舉個例子,蘇聯長期對印度武器援助就不用多說了,英國對印度緊急武器援助,不過多為二戰剩餘物資。美國對印度緊急武器援助,是花血本的,美國給印度援助M-16因為戰事發展太快,中國軍隊推進過快,導致這批新式步槍,還沒卸車就落於中國手裡。也就是說中國早在1962年就獲得了M16實槍,而不是在美越戰爭,也就是在美軍沒有大規模列裝M16的時候,中國已經有了M16實槍,雖然第一批M16質量不是很好,但對中國小口徑步槍的研發有了直接的參照。所以中國在小口徑自動步槍研發上,和美國是同步的。    印度的武器算是相對比較先進,美蘇養著,卻依然敗於中國「落後」的「燒火棍」之下。    三,印度在中國國力比較弱,焦頭爛額的情況下,以及還有國民黨騷擾中國下。依然擺脫不了被中國狂扁。(有意思的是,儘管老蔣當時是「反攻大陸」,台灣國防部那般人要絞盡腦汁的想如何突破大陸防線,但那班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戲謔的問「今天打到哪了?」就是講共軍今天又推進到印度哪裡了?對外還是站一路的。)    四,印度國防軍的對手是中國的邊境部隊,卻依然潰逃千里,導致首都吃緊。24小時吃掉印度部隊,俘獲准將達爾維。擊斃准將辛格。整個戰事只進行了一個月。印度折損兩元將級軍官,好像世界上也少有。    五,中國戰後歸還俘獲印度武器裝備(還是能修的給他修好),釋放印度俘虜。    有些印度俘虜釋放時還高唱「東方紅」,「社會主義好」等歌。這個是多少尷尬的事情?    而按照我當時高中老師講法,因為我們看不上印度的落後武器,高姿態修修好還給他。    根據以往在戰例,似乎也沒看到過還戰敗方武器的,二戰初期,德軍入侵蘇聯,繳獲大量蘇制武器,不過都是寫一戰甚至是沙俄時期的東西(可見蘇聯戰備之鬆懈),德軍看不上,甩手給了小兄弟國家用。而德國二戰的虎式坦克一直被南美國家用到了50年代。估計是盟軍撈外快,處理剩餘物質賣過去的。    粗看中印戰爭中方歸還印度武器清單,我的注意點落在卷首兩架飛機和兩個坦克上上,蘇制米4直升機(堪用)一架,英制雙水獺飛機(嚴重損壞),M3A3坦克2輛(缺少零部件)。這個「堪用」這詞用的有意思,就是勉強可以用。而M3A3坦克,則直接就是缺零件。而其他例如重炮類的,都是缺零部件。太巧了。    六,這點是我們平常在分析中印戰爭中,往往有意或無意忽略掉的。印度方面認為對中國的好,被中國當成驢肝肺。通俗一點講就是大哥罩著小弟,結果被小弟反咬。    我查閱了比較靠譜的印度方面對中印戰爭的反思文章,幾個細節給我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對於西藏問題,其實在新中國成立和印度發展外交關係兩國關係不錯的情況下,印度也是非常顧忌和在意的,我在文章上面有所提到,這裡就不累述了。安逸倍增明智選,坐享其成翻一番    五十年代,尼赫魯身邊有兩個親密助手,一個是親社會主義的梅農,另個是印駐中國大使潘尼加。按照印度方面的反思,這兩個人要對印度在新中國建國後(1962年中印開打前),印度承認中國對西藏主權負主要責任。從當時整個局勢開看,1962年的中國雖然情況不妙,但其實在中國抗美援朝的時候,中國舉全國之力抗18國之聯合國軍,其實更虛。此時的印度在西藏問題上其實還是做了強烈的思想鬥爭的。親社會主義的梅農,不過多描述,印度當時駐華大使潘尼加,照印度方面的講法,此人有很強烈共產黨情結,並將自己女兒嫁給當時有很強共產主義情結的工黨領袖。潘尼加對尼赫魯講:「在西藏我們沒有中國軍隊駐紮的證據(可能講此話是在1950年11月份左右,而中國,在一個月前解放了西藏的昌都,中國軍隊是否駐紮西藏,在當時印度來講確實很難判定,而潘尼加可能就利用了這點),如果此時我們抗議中國軍隊入侵西藏,我們將無法再聯合國上代表中國講話。」當時的尼赫魯同意潘尼加的觀點,同時表示,「我們關注朝鮮最近發生的事情(指的是朝鮮戰爭)削弱了中國的地位,如果此時我們對西藏採取進攻政策的話,將進一步削弱中國的地位。上面兩位的講話,一直成研究中印戰爭史料的印度人所詬病的。    就當時來講也,也印度當時印度其他人的反彈。當時的帕特爾(印度的國會領袖)指責潘尼加想盡辦法為中國的政策和行動找借口。對尼赫魯說,世界輿論都在指責中國入侵西藏(新中國除了蘇聯沒得靠,建國本身就被西方抵制,別說收復西藏了),國際輿論在印度這邊,還指望印度帶頭抵抗。    當時英國人知名的《經濟學家》載文,我引一段給大家看看當時西方的態度:「由於西藏自1912年從中國分離,所以西藏有充分理由被當成一個獨立國家,但這個問題需要印度牽頭,如果印度支持西藏獨立,並將其當做是印度和中國的緩衝地帶的話,英國與美國將會予外交上的承認」。(注意用詞,是講西藏作為緩衝地帶)    需要提到的是,當時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對中國收復西藏持支持態度,並對中國提供幫助,視此舉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爭奪。作為親蘇的尼赫魯(我的判斷是其任用兩個親社會主義的助手)也是需要考慮進去的因素。    按照印度文章的講法,印度當時在西藏問題對中國非但沒有挺直腰板,反而在中國「佔領」西藏一年後援助了一萬孟扎也就是33萬公斤的大米,應對當時西藏的饑荒。對中國的求援,印度有求必應。    而中國「佔領」西藏,打通了西亞,南亞與東南亞的通道。    至此,我們應該對印度的西藏情結,以至於西方現在對西藏的態度有所了解和探知。    (我看了很多網文,講印度與西藏,西方與西藏,都講不到細節和點子上,就只粗獷的講有這樣的爭端,有那樣的矛盾。看的雲里霧裡,可能是人云亦云之作,沒有教育意義。而且讓我們和別人談起這個問題是,解說乏力,總不能講歷史上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給人一種我們比較蠻狠武斷的味道)    所以,印度方面可能認為,他們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對西藏動手,維護中國利益,而之後參照麥克馬洪線對中國提出領土要求,是一種補償行為,中國卻不留情面的頂了回去,而且手段之狠,用邊防部隊用一個月時間打的印度臉面無存。    以上是我對印度方面認為1962年中國羞辱了印度做的六點總結,這也是印度至現在還耿耿於懷之所在。    1962年中印戰爭記憶(主要是印度方面)是橫在中印關係發展的一個刺,使印度沒有單方面改善對華關係的動力。印度改善對華關係,或是說印度與中國外交波動,其實一直與大國政策改變有很大關係。    1958年,中蘇兩黨就斯大林歷史定位引發一系列分歧,導致中蘇關係出現裂痕,蘇聯撤走所有在華專家,對中國工業和軍事建設帶來沉重打擊。    1959年初,藏曆新年期間,西藏發生暴亂,達賴出逃印度,印度方面熱烈歡迎。赫魯曉夫指責中國西藏平叛。    1962年,中蘇兩黨矛盾公開化,中蘇邊境吃緊,中印爆發邊境衝突。    奇怪的事1969年中蘇發生珍寶島軍事摩擦,印度卻沒有對中國動什麼,原來美國暗助中國對抗蘇聯。另外中國在1964年擁有了核彈。    1986年,蘇聯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發表講話,把中國重要性放在印度之上。於是1988年印度那位女甘地總統(也就是被人肉炸彈炸死的那位)訪華。    1998年,印度試驗核彈,以為成大國了,公開叫板中國。    2001年,美國受恐怖襲擊,為進攻阿富汗,迅速改善與巴基斯坦關係。2003年當時的印度總統瓦傑帕伊訪華。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所累,美國與中國親善,奧巴馬提出G2,讓印度深感憂慮,兩年後中印關係改善,我們看到中印兩國在尋找石油源和氣候問題上的聯手合作。    2011年訪印,敦促印度在亞洲應擔負起帶頭作用,在亞洲擔當更大的角色。印度開始與中國摩擦,積極介入南海。從以上的年代大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基本印度在看到一個大國政策性變化後,其反應時間大概在兩年左右。後點後知後覺的味道,從這裡可以大概估計,印度自我政策調整行政效率緩慢,可能他們的政策調整改變受反對派制約,也可能他們本身的「印度拉伸時間」決定。同時也反應其在應對國際環境變化上,印度可能沒有預案,沒有提前準備。根據兩年這個周期,如果國際政治沒有太大的變化,我武斷的判斷可能在2013年左右,中印之間摩擦特別在南海會達到一個小高潮。(當然以時間周期來判斷,也不是很牢靠的事情)    印度在南海方面干涉,其實是缺乏戰略思維的盲動行為。是對印度不利的。    首先,南海法理依據。中國主張南海的歸屬是是中國,越南主張歸屬是越南,這點還真和菲律賓不一樣,菲律賓主張200海里經濟區,越南主張的是全部的南海。其實越南會遇到和中國一樣的困難,只是現在美國為了牽制中國,淡化了這點矛盾。而假如中國被修理的焦頭爛額,接下來美國也會用同樣方式來修理越南。(我說的是假如中國)。    但中國的主張,是基於歷史管轄,以及民國劃定九段線的基礎之上的。同時又軍事實力作為支撐。(關於九段線詳細闡述,大陸方面講的比較含糊,我分析原因是當年的歷史文獻全部被老蔣搬到台灣去了。)而越南則不但缺乏歷史管轄(法國人佔領的南沙被他引用成自己管轄,似乎太牽強了)也缺乏法理依據,如果他講按照1982年的海洋公約,則只能主張200海里經濟區。同時也缺乏軍力是支持。    所以印度選擇這樣的夥伴來作為牽制中國的切入點,是缺乏戰略眼光的,還不如選擇菲律賓。印度內心另一個「憤慨」是既然印度洋是公海,為什麼你中國南海就是你一家的?印度洋姓印度,卻不是我的,中國南海姓中國就一定是你的?    塞舍爾說要給中國提供軍事基地,中國直接反應是迴避和沉默的。我分析其中原因之一是不想過分刺激印度被美國利用。因為塞舍爾雖然離印度較遠,但還是處在印度洋中。    我預測,在將來若干年後,在印度航母規模形成一定優勢之後,印度和美國的摩擦會加劇,因為印度一直對印度洋有野心,或者講,印度要成為一個海洋大國,其必然會與美國在印度洋的勢力產生摩擦。因為在印度洋缺乏有效的代理人,所以這個摩擦是與美國直接面對面的。印度如果能看到這點,他就不會也不應該去趟南海這趟渾水。    但顯然,印度沒有考慮這麼遠。(孤山老妖)
推薦閱讀:

成為移民國家,中國準備好了嗎? "老外"們的對策
破陣子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
中國皇帝列表(3)
儒教的自私害中國——儒教的真實面目大揭露
中國詩壇十大殘忍笑話

TAG:中國 | 政治 | 印度 | 地緣政治 | 地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