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中國電影?

電影《卧虎藏龍》。

如果中國電影越來越沉迷於自嗨而拒絕走出去,繁榮的泡沫遲早破滅。只有走出去,真正具有國際競爭的實力,盛世才會延續下去。

文/陀螺

在幾十年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電影幾乎與「功夫」和「武俠」有關,僅有少數的深度影迷或者電影學者,能夠知曉優質小眾的華語導演的名字——比如楊德昌或侯孝賢。由於這種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導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商業電影成功向外輸出的案例都是功夫片、武俠片,比如成龍、徐克,以及後來「大片時代」由張藝謀率領的第五代導演拍的一系列大製作古裝片。

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爆發,於世界地位的上升,西方觀眾對中國的好奇心和關注逐漸不再局限於功夫、武俠,一些現實題材的地下或獨立電影開始在海外影展脫穎而出。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都在刷新井噴上限和票房奇蹟,但這越來越像印度式的「自嗨」——電影產業成了全球各國羨慕的金庫,但造就這些票房奇蹟的電影在西方卻鮮為人知。「自嗨」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不像印度電影獨有的歌舞,中國商業電影是完全有可能「走出去」的,問題只是如何才能走出去。另一方面,中國獨立電影也在尋找出路,但西方觀眾是否想看到第二個婁燁和第二個賈樟柯?

電影《卧虎藏龍》在竹林中的經典打鬥戲。

走進死胡同的商業電影2002年,張藝謀憑藉《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影片不僅在國內創造了票房裡程碑,更是在國際上獲獎無數,拿下柏林電影節藝術貢獻獎,併入圍金球和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提名,北美最終票房達到五千萬,法國觀影人次突破七十萬。在國內票房遇冷但國外火爆的《卧虎藏龍》之後,《英雄》才真正實現了華語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的「完勝」。在此之後,中國第五代導演和其他導演也希望仿效《英雄》的成功之路,產出各式各樣的全明星大製作武俠古裝片,在國內外大刷票房。但是好景不長,無論是中國觀眾還是西方觀眾,很快就開始厭倦。中國商業電影就此進入了無法走出國門,僅能自娛自樂的狀態。這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太大了,以至於像《失戀33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簡稱《致青春》)、《人再囧途之泰囧》(簡稱《泰囧》)這樣投入並不大的愛情喜劇,都能輕鬆拿下年度票房冠軍。相比之下,西方市場那點票房似乎也就不是個事兒了。但像這樣本土化的喜劇,法國每年也有很多,且同樣常常拿下票房冠軍。不同之處在於,法國的這些票房冠軍,如《歡迎來北方》、《觸不可及》,都能在海外市場賣得好、反響好,而中國的這些票房冠軍呢?

《觸不可及》在法國國內外都賣得很好。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爆發,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開始關注中國這座金礦,西方媒體也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報道中國這些創造票房奇蹟的電影,比如通過外派記者從中國內地或香港地區發回影評報道。而駐洛杉磯的華師影業近年來更是將不少中國商業電影帶到了北美地區,除了吸引當地的華人觀眾外,也給了西方媒體和觀眾一次了解中國商業大片現狀的機會。

北美權威電影媒體《好萊塢報道者》的記者在香港看了《致青春》後,肯定了影片對時代進行還原的製作能力,稱讚了趙薇作為導演對高速發展變遷中的中國社會的捕捉,以及對女性角色的細膩刻畫。但他也覺得片中男性角色都扁平無力,尤其批評了影片最後40分鐘的混亂冗長。《綜藝》的記者也從整體上稱讚《致青春》的製作水平,並認為這部電影聰明且精準地吸引到龐大的女性觀眾群體。與《好萊塢報道者》一樣,《綜藝》也對影片最後「成年」部分口誅筆伐,認為是影片最大敗筆。《小時代》的海外評價則是慘烈無比。《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在當地影院看了《小時代》後,稱影片雖然有一絲趣味但仍然無法遮蓋整體的糟爛,滿是少女情節和誇張蒼白的肥皂故事更是愚蠢可笑。

《小時代》在海外被評為「愚蠢可笑」。

《泰囧》的票房紀錄吸引到更多西方媒體關注此片,《芝加哥日報》稱讚影片簡單直接、趣味無窮,尤其是角色討人喜歡,《好萊塢報道者》也說影片成功法寶或許是兩個主角之間精彩的化學反應,不過也有像《紐約日報》這樣吐槽影片笑料蒼白、堆積段子。最終《泰囧》的北美媒體平均分數為55分(滿分100分),差點及格。對於這些大多都是「走不出去」的中國商業電影,海外媒體或觀眾對它們的關注更像是被動地完成任務,因為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聚光燈之下,這些票房冠軍「必須」得關注。那近幾年有沒有成功「走出去」,在海外院線公映的華語商業電影呢?當然有。例如徐克的「狄仁傑系列」以及《智取威虎山》,雖然徐克本身已經是金字招牌有影迷基礎,他拍的武俠動作電影怎麼都能在海外公映。《智取威虎山》在北美媒體這裡拿到了61分,而在法國媒體那邊更是好評如潮。但就算是徐克,《智取威虎山》也只在法國吸引到不足3萬人次的觀眾。之前更具東方元素和視覺奇觀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也只有10萬人次,相較第一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23萬人次大幅縮水。另一個例子是同樣有著「金字招牌」的杜琪峰。《毒戰》可以說完全是海外影迷熟悉的杜琪峰電影,可是法國卻直接發行DVD,連院線都進不了。這直接說明中國商業電影的製作存在巨大的局限性,甚至連徐克、杜琪峰這樣在海外擁有受眾基礎的導演,都在為了內地市場而妥協改變,逐漸失去海外市場。

《毒戰》在中國好評如潮,在法國卻連院線都進不了。華語電影急需新鮮血液的作者電影。不同於商業電影的情況,中國獨立或者文藝電影越來越多地走向海外電影節。就算不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也經常能在平行單元或者其他歐洲電影節看到中國獨立電影甚至學生作品的身影。海外電影節之所以選擇展映這些中國電影,或許更多的是希望扶持有潛力的中國導演,也證明了海外電影節對中國作者電影的關注——每個電影節或者歐洲製片人,都想從中發掘出賈樟柯的接班人。或許國內還不這樣看,但對於海外很多影迷、影評人甚至電影人來說,賈樟柯已經是「大師級」的中國導演,奪得金棕櫚是早晚的事。法國著名導演德斯普里欽就曾開玩笑說自己只配仰視賈樟柯。賈樟柯幾乎每部電影都在海外好評如潮,去年更是兩大電影節都選擇向他「致敬」——先是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將榮譽獎頒給了賈樟柯,之後多倫多電影節更是以賈樟柯電影《站台》為名設立「站台單元」,展映了賈樟柯所有電影。但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爆發,就算是常年只顧海外市場的賈樟柯也照顧起了內地市場。《山河故人》無論是題材還是製作,都嘗試在保持自己作者風格贏得海外好評的同時,也能夠讓中國影迷和觀眾接受。

《山河故人》在海內外的評價都不錯。

在這個迎合中國市場的大趨勢之下,《刺客聶隱娘》更顯得不容易。影片在海外獲得鋪天蓋地的好評,戛納電影節媒體場刊評分上更是位居第一。但是《刺客聶隱娘》無論走到哪個國家都註定是極為小眾的電影,就算到了「高逼格」的法國,票房上也難以有所作為。作為一部投資巨大的作者文藝電影,《刺客聶隱娘》與所有電影一樣,不管商業還是文藝,最終都是需要票房的,畢竟電影不是慈善事業。所以到了中國內地,《刺客聶隱娘》被當作商業電影來做宣傳,盡量吸引更多的觀眾去看;到了北美,同樣將預告片剪得跟《卧虎藏龍》一樣充滿了動作戲。但這些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刺客聶隱娘》的受眾群體太小了,根本沒辦法回本。那麼有沒有兩邊討好的中國作者電影呢?當然有。《白日焰火》。拿下了當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後,片方趁熱打鐵在國內公映《白日焰火》,最終票房成功破億;之後在法國公映,吸引超過20萬觀影人次——作為一部沒有國際導演、國際明星的亞洲作者電影,這個數字已經很不錯了。與此同時,每年都有那麼幾部入選了海外重要電影節甚至拿獎的中國電影,最終因為過於文藝而導演又是初出茅廬而找不到任何發行渠道。

《白日焰火》是為數不多能夠得到國內外市場認可的中國作者電影。

如何才能走出去?在去年戛納電影節上,賈樟柯、侯孝賢的新作接連展映,在中國影迷中所引發的是關於「迎合」的討論。我們的電影是否需要去迎合西方觀眾?「迎合」這種行為是否合理且可被接受?好萊塢如何成就了今日的世界霸主地位?其實答案很簡單,主要靠「迎合」。只是好萊塢的迎合在滿足全世界各國觀眾的同時沒有放棄本土觀眾,無論是商業片還是獨立電影,都在成熟的產業中尋找到了「普世性」。所以從商業片來看,中國很多電影的製作都已經日趨成熟,無論是喜劇如《泰囧》《港囧》,還是魔幻動畫如《捉妖記》《大聖歸來》。但所有這些電影缺少的也正是普世性。法國本土電影中每年也有很多是因為過於本土化而沒法走出去的,這其實很正常,但法國也有很多優質電影既保留了法國電影的本色,也在海外暢銷。

國內如《泰囧》《港囧》《大聖歸來》等成熟的商業大片,還是缺少普世性的內涵。

2011年的《觸不可及》奪得法國年度票房冠軍,這部典型的法式喜劇卻成功被美國等多個國家買下翻拍版權,在中國影迷中也紅極一時。2013年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處女作《爸媽不在家》拿下戛納電影節金攝像機大獎後,又順利登頂台灣金馬獎,而《爸媽不在家》被外國媒體稱讚最多的優點之一便是「普世性」——一個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新加坡普通家庭的故事,能夠讓全世界各國觀眾都有所感觸和共鳴。所以只有當中國商業電影在創作階段顧及到了普世性,才真正有可能與好萊塢電影抗衡。另一方面,不少海外製片人都看中了《白日焰火》的成功案例,開始在中國尋找有潛力的年輕導演,能拍出在海外電影節拿獎又在國內有市場的作者電影。這其實就是在尋找電影語言足夠豐富,同時能駕馭類型片的導演。

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的故事能夠讓全世界各國觀眾都有所感觸和共鳴。

中國電影從來都不缺類型片,但獨立作者電影最稀缺。當日本動畫電影走遍天下時,韓國發掘出了犯罪電影,歐洲三大電影節敞開大門歡迎,又在韓國國內票房喜人。而中國在武俠動作片窮途末路之後,我們急需的不再是第二個婁燁或者第二個賈樟柯,而是具有作者性且有市場潛力的獨立類型片。如果中國電影越來越沉迷於自嗨而拒絕走出去,繁榮的泡沫遲早破滅。只有走出去,真正具有國際競爭的實力,盛世才會延續下去。


推薦閱讀:

都別裝嫩了!看大人給孩子們拍的都是啥電影
第16屆全國院線推介會即將開幕 「電影之都」喜迎盛事
戛納電影節中入圍的這些國產電影,你都了解嗎?
《當我們看<頭號玩家>,我們該難過什麼》 ????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 西方 | 西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