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治療作用
腧穴不僅是氣血輸注的部位,也是邪氣所犯的處所,又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腧穴治療通其經脈,調其氣血,使陰陽歸於平衡,臟腑趨於和調,從而達到祛除病邪的目的。通過刺激局部的腧穴,發揮經絡的調整和傳導作用,給臟腑以整體影響,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近治作用 凡是腧穴均能治療該穴聽在部位及鄰近組織器官的病症,如懸顱,頜厭治偏頭痛;面目浮腫取水溝,前頂;耳聾氣閉取聽會、翳風;如上肢病可以肩躦,曲池,合谷;下肢可取環跳、委中等;取肺俞、風門、天突等穴治療肺部疾患;取心俞、巨闕、章門等治療心脾胸脅疾患; 取中脘、天樞、大腸俞等穴治療胃腸疾患;取腎俞、關元、中極、維道等穴治療泌尿,生殖疾患等,都是腧穴治療局部體表或鄰近內臟疾患的例子。 以少陰腎經腧穴為例:足底的湧泉可治足心熱;足跟的大鐘可治療足跟痛;腓腸肌下端的築賓可治小腿內側痛;少腹部的橫骨、大赫可治生殖,泌尿系病,上腹部的幽門,通谷可治胃腸病;胸腸部的俞府、神藏可治肺臟病。
二、遠治作用 在十四經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脈以下的腧穴,不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經循行所涉及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症,甚至具有治療全身病患的作用。如《大全》載:「三里,內庭穴,肚腹妙中訣;曲池與合谷,頭面痛可撤;腰背痛相連,委中、崑崙穴。」《聚英》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又「頭面之疾尋至陰,腿腳有疾風府尋,心胸有病少府瀉,臍腹有病曲泉針」。 經穴,顧名思義是經絡之穴。經穴主治與經絡之間的關係。如手太陰肺經肘以下的穴位,一般都能主治肺臟、氣管咽喉及相應體表部位的疾病,而手太陰肺經所出現的病候,又同該條經脈的穴位主治基本一致。又如常取合谷治療牙痛,內關治療胃脘痛,後溪中諸治療頸項扭傷,足三里,上巨虛治療胃腸疾患等,都是經絡循行進取遠道穴位。如上病下取、下病正取、中病旁取,左右交叉及前後對刺等。經絡的循環有表裡相合,交區交會、根結、標本、氣街等多種聯繫的特性,如取大椎穴退熱,遺尿可以取三陰交。 在經絡學說中有「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論述,即經脈病候與穴位治療作用的密切關係。《內經》記載,外經病候指邪氣侵襲體表循行部位,導致經脈發生病變,又稱本經體表病候;臟腑病候則為邪氣沿經脈體內循行所侵犯至所屬經絡及相關臟腑。如手太陰肺經的尺澤、孔最、列缺、魚際等,均可治療咳喘、氣逆等肺臟病候,同時能主治肘臂腫痛、胸痛等外經病候。
1.手三陰經經穴主治胸、心、肺疾患:
手太陰肺經 胸、肺(包括氣管、咽喉鼻),
手厥陰心包經 胸心(包括脈管,舌,神志)、胃脘;
手少陰心經 胸心(包括舌,脈管,神志)疾患。
2.手三陽經經穴主治頭面、神志及熱病:
手陽明大腸經 頭額、面、眼、耳、鼻、喉、上肢外側前緣、里熱等;
手少陽三焦經 頭顳、耳、眼、咽喉、上肢外側中線及半表半里熱等;
手太陽小腸經 頭項、眼、耳、喉、上肢、外側後緣、表熱及神志疾患。
3.足三陽經經穴主治頭面、神志、軀幹六腑病、熱病;
足陽明胃經 頭面、口齒、喉、胃腸、軀幹及下肢前側、里熱、神志等;
足少陽膽經 頭顳、耳、眼、脅肋、膽、下肢外側、半表半里熱等;
足太陽膀胱經 頭項、眼、軀幹後側(腰背)、下肢後側、膀胱、表熱及神志等
4.足三陰經經穴主治腰腹、肝、脾、腎疾患:
足太陰脾經 臍腹、脾胃、腸、泌尿及生殖疾患;
足厥陰肝經 脅腹、少腹、頸項、肝、生殖及泌尿;
足少陰腎經 腰腹、咽喉、腎、發育、生殖及泌尿疾患。
任脈 胸腹,少腹部穴位均有強壯作用。
督脈 腰、背、頭項部穴位均有治療神志及一切風症的作用。
經穴的遠治作用,尤以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穴位最為明顯。《內經》以四肢為根、為本,頭身為結,為標,十二經的「本」都在四肢下端部位,「根」即系四肢末端的井穴。說明肘膝以下經穴對治療其遠隔部位疾患的重要作用,對治療內臟以及全身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三、特殊作用 腧穴的特異性,指穴位與非穴位或這一腧穴與那一腧穴在治療上所具有的不同特點,也就是每一個腧穴對不同臟器與部位所發生的各種病變具有特殊作用。腧穴的特殊治療作用,首先表現在穴位與非穴位的明顯差別。研究資料證明,穴位的作用明顯,非穴位大多無作用或作用較差。這樣,取穴的準確與否就直接關係到療效的好壞,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是不同腧穴之間的治療作用差異顯著,如針刺合谷、頰車、地倉可以治療口眼 斜;刺環跳、風市、委中、陽陵泉可以治療下肢痹痛,但將兩種反過來用穴則基本無效。
腧穴的雙重良性調整作用,即在機體不同狀態下,同一腧穴體現出兩種相反的治療作用,如百會穴,在清氣下陷時可以升提清氣,在肝陽上亢時可以平肝潛陽;內關可使心動過緩者加快心跳,心動過速者減緩心率;合谷穴在解表時可以發汗,在固表之時又能止汗等。 有兩點是需加以注意。一,補與瀉是針灸施術的基本法則,在治療時,腧穴處方既成,適應結合病情適當運用不同的補瀉手法,才能提高治療效果。二,腧穴間的相互配伍加減可明顯改變處方的治療效應。而「病有增減,穴有抽添,方隨症移,效從穴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推薦閱讀:
※2015ATA甲癌指南核素治療新進展(核素治療指征及劑量篇)
※【圖】治療牛皮癬的三個小偏方
※治療牛皮癬的中醫刮痧療法
※手足癬分型治療效果好
※艾灸治療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