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治水方之二:茯苓甘草湯、苓桂棗甘湯
06-14
水飲為病,可出現在人體任何部位,下面的一個病例很有代表性。 茯苓甘草湯治水胃病 我看過一個50多歲的女性患者,有淺表性胃炎幾年了,還伴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她一喝水或稀粥就胃脹,而且脹得非常嚴重,叩一叩肚皮就像敲鼓一樣,晚上影響睡眠,所以她再渴也盡量忍住不喝水,喜歡吃一些乾燥的食物,如燒餅、油條等。 她來就診時開始不說話,只是搖晃身子,讓我聽她胃裡的水聲,果然有「咣當咣當」的聲音。伸出舌頭一看,舌面上儘是水,她告訴我有時不自覺地流出口水。 這都是水停在胃的表現,《傷寒論》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徵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動不安。心下悸就是胃裡悸動不安,有嘈雜的感覺,甚至胃裡會聽到振水音。當然,水飲為病,舌苔多是白滑的,舌面有好多水。臨床上見到,屬於水飲型的胃病(俗稱「水胃」,病人自覺胃中有水)還真不少,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甚至消化道潰瘍,都會有這種表現。 茯苓甘草湯是治胃虛水停的有效方劑,凡是水飲停胃的各種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湯由茯苓、桂枝、生薑、甘草四味組成,和苓桂術甘湯只相差一味藥物,就是生薑和白朮的不同,正是因為如此,才被用於脾虛水停、胃虛水停的不同。 方中白朮入脾,有健脾燥濕的功能,所以苓桂術甘湯治脾虛水停;生薑,就是我們廚房裡使用的調味品,性溫熱,主入胃經,有和胃、暖胃、開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稱為「止嘔之聖葯」,通過自身的溫熱發散效應,可以很好地溫化、發散胃中的水飲。茯苓甘草湯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薑,所以這個方子治水停在胃。 剛才說的這個病例就是水飲在胃的典型表現。我就開了茯苓甘草湯,重用生薑到24克,並加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的藥物。服用一周,她胃中的振水音就基本消失,也敢喝上一碗粥了,一個月後,癥狀全部消除,飲水、吃飯均正常,檢查幽門螺旋桿菌也為陰性。 苓桂棗甘湯治奔豚病 另外一個治水飲的方子也很好,叫茯桂棗甘湯,是治療奔豚病的良方。 我的導師劉渡舟先生有一則醫案:張某某,男,54歲。主訴臍下跳動不安,小便困難,有氣從小腹上沖,至胸則心慌氣悶,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懼。每日發作四五次,上午輕而下午重。切其脈沉弦略滑,舌質淡,苔白而水滑。辨證為水停下焦的苓桂棗甘湯證,《傷寒論》稱之為奔豚病。疏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肉桂6克,炙甘草6克,大棗15枚。僅服3劑,則小便暢通而病癒。 奔,是跑的意思,豚指小豬,這裡用奔跑的小豬來形容疾病的發作情形。這是一種功能失調性疾病,呈陣發性發作,發作時自覺有一股寒氣像小豬一樣從小腹部往上奔跑,這股氣衝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相應的癥狀,如衝到腹部就會腹脹如鼓,吃不下飯;衝動心胸,就會心慌、胸悶、氣短,並有恐怖感;衝到咽喉,就會有咽喉部哽噎不利,像被人掐住脖子一樣;如果衝動頭部,就會眩暈,甚至昏倒。發作一會兒後可自行緩解,到醫院用儀器檢查,往往找不到任何陽性體征。大多數病人發作時有恐懼感,有些病人形容就像世界末日來臨般的恐慌。 中醫治療這類疾病有獨特療效,《傷寒論》里有兩個方子用於奔豚病的治療,一個是本方,即苓桂棗甘湯,一個是桂枝加桂湯。另外在《金匱要略》里還有一個奔豚湯。 奔豚病的發生是心腎不交所致 苓桂棗甘湯治療寒水上沖的即將發作的「奔豚」,表現為經常在肚臍以下有跳動的感覺,小便排出不暢。引起這個病症的原因是因為心臟陽氣的不足。中醫講「心腎相交」,心在上屬火,腎在下屬水,根據水火陰陽的升降規律,心火要下行溫腎水,以防腎水太寒;同時,腎水要上行濟心火,以防心火的上亢。如果心臟的陽氣不足,心火少了,就不能去很好地溫腎水,久之,腎水就會寒而不化,水不能化成氣了,就會在下面越聚越多,當達到一定量的時候,由於心臟陽氣的不足,就會上沖侵犯心臟,這叫做「水氣凌心」,是一種水克火的現象,這種情況往往發生於火虛水寒的時候。如上篇的苓桂術甘湯所治,也有水氣凌心,只不過是水從中焦上沖,而本方所治是水從下焦上沖。當下面寒水即將蠢蠢欲動上沖時,往往就會在肚臍下出現跳動的感覺,伴有小腹發涼發脹,由於寒水在下,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功能,多會出現小便不利的現象,這時便可使用苓桂棗甘湯治療。 苓桂棗甘湯由茯苓、桂枝、甘草、大棗四味組成,本方治療奔豚是三保險: 桂枝配甘草,叫桂枝甘草湯,是專補心臟陽氣的方子,所以能溫心陽於上;茯苓在這個方子里用量很大,主要是利水,將下焦的寒水通過小便排出去,所以能利水於下;大棗甘溫補中健脾,脾屬土,用大棗補脾就像在中焦築土攔壩,以防止水氣上泛凌心,所以能防水於中。 儘管藥味少,但上、中、下並治,堪為治水氣上沖之良劑。 張仲景對大棗的妙用 苓桂棗甘湯與茯苓甘草湯相差一味藥物,就是將生薑換成大棗,其功能就有所改變。生薑入胃,主散胃中之水;大棗入脾,可以健脾益氣,以防下焦的水氣上沖。所以,茯苓甘草湯用於水胃病,而苓桂棗甘湯用於水氣上沖的奔豚病。 說起大棗,它是一個典型的葯食同用的果實。大棗主產於我國的北方省份,張仲景的家鄉河南省更是盛產大棗的地方,像新鄭大棗、靈寶大棗等馳名中外。張仲景喜歡用大棗,在《傷寒論》112個方子中,有37個方子里使用了大棗,用量一般是12枚。 大棗未成熟時味淡酸,成熟後變為甜味,中藥稱為甘味。凡是甘味的葯,都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在苓桂棗甘湯里也是用於健脾益氣以補土,防止水邪上泛。大棗不僅藥用,更是一個美味的食物,脾虛的人適宜用大棗熬小米粥飲用。但濕盛肚子經常脹的人,忌用大棗等甘味葯,因甘味葯因補而容易壅滯,會加重腹脹的癥狀,所以古人說「中滿不食甘」。 大棗是一味治病良藥,中醫認為它味甘、性平、無毒,入脾、胃、心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調營衛、生津液、解藥毒等功效。大棗是鼠李科植物的果實,富有營養成分,作為藥物主要用於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可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疲乏無力、氣血不足、津液虧損、營衛不和、心悸失眠等。如《傷寒論》桂枝湯、小建中湯裡面用大棗,有健脾的作用;《傷寒論》炙甘草湯裡面重用大棗,是為了滋補心血。此外,張仲景巧妙地使用大棗來減輕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十棗湯用10枚大棗,因為方中的甘遂、大戟、芫花有強烈的瀉下作用,為保護腸胃,用大棗以緩和其藥性,同時可以補益脾氣,提供營養,增強病人的正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婦科名葯治男症 王不留行25克,黃柏、敗醬草、蒲公英各20克,赤芍、延胡、丹皮、穿山甲、皂角刺各15克,?木香10克,甘草6克,
※古方:「菊花甘草湯"治疔瘡重者不過二劑即消
※甘草次酸-抑制癌細胞
※中國男子攜甘草片入境美國被遣返!還有哪些中成藥不能往美國帶?
※甘草瀉心湯
TAG: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