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吳文翰:推手理論的發展

吳文翰:推手理論的發展(2009-06-26 11:58:41)

轉載

標籤: 文化 分類:太極拳

太極拳推手的啟蒙理論是署名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和《打手歌》等文。廣平府永年縣的武澄清(1800一1884)於咸豐二年(1852)壬子科得中進士,出任河南省舞陽縣知縣,在該縣北舞渡鎮(水陸碼頭)一家鹽店得到王宗岳的遺作,授予乃弟禹襄帶回原籍永年。從此,王宗岳的拳論成為武、楊兩家拳技核心理論,在此基礎上拉開了太極拳研究發展的帷幕。 武禹襄與同鄉友楊祿禪(1799一1872)在研究創新太極拳術時,更注意理論的提煉與實踐結合,常與精通武藝者相搏,印證其技。在「實習實行」中不斷概括總結,在儒家經世致用思想指導下,吸取兵家、醫學、技擊、養生等學科精華,寫出《打手要言》、《四字秘訣》、《身法》等拳論。在他的影響下,其長兄武澄清寫的《打手論》,是最早介紹太極拳推手運作方式的說明文章。他的《釋原論》是最早闡釋王宗岳《太極拳論》的著名之作。禹襄的二哥武汝清(1803— 1887)寫有《太極拳結論》,文中總結的「打悶勁」,「打來勁」和「打回勁」,是太極拳家最早總結出的推手發勁要旨。武禹襄的長甥李亦畲(1832一 1892),次甥李啟軒(約1835—1899)都隨禹襄習拳,研究理論,均有著述。李亦畲晚年將王宗岳、武禹襄和他的著述整理成冊,俗稱「老三本」,成為太極拳傳世經典。 在一個家族中,由兩位進士(武澄清、武汝清)、一名舉人(李啟軒)、兩名秀才(武禹襄、李亦畲),兩代人研究太極拳藝,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一情形不僅是太極拳史,就是整個武術史上也是罕見之舉。由於武、李都是詩書傳家,所作拳論,不僅是拳藝的指導理論,也是教人處世的箴言,如「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立定腳根豎起脊,拓開眼界放平心」等等,是行拳之理,更是人們安身立命、為人處世之道。武禹襄等人「引文入武」,將祖國傳統優秀文化與拳藝相融合,使拳藝趨向高雅,富有濃郁的文化色彩,太極拳不光是拳技,還是藝術、學術,初步形成了太極拳文化現象。在其之後,太極拳苑中人才輩出,學者型的大家紛紛登場。 楊祿禪與「三武」私交甚厚,他的次子班侯(1837一1892)又是武禹襄的學生,和李啟軒年齡相若,情誼融洽,故祿禪父子遂得武氏贈與的王宗岳、武禹襄之拳論。後來武汝清任職刑部,又薦祿禪到京師旗營等處教拳,太極拳得以廣為傳播。楊門傳人也寫有不少拳論,散見於有關著作之中,歸納起來約30餘目。其中《八門五步》、《沾粘連隨》、《頂匾丟抗》等均為太極拳傳人熟知之拳論。 這裡著重說說署名楊班侯和楊少侯的《拳論》。 1958年,牛連元的弟子吳孟俠和子吳兆峰編著的《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首次公布了楊班侯遺作拳論,引起太極拳界的極大關注,被譽為「字字珠璣,句句錦繡」。後來吳孟俠的弟子喻承鏞又把尚未公開的兩訣獻出,使之更為完備。 署名楊少侯的《拳論》,我是在近些年出版的太極拳書籍中看到的。一為《打手五字訣》:薄、順、短、脆、遠:一為《十字訣》:准、是、穩、脆、真、恰、巧、變、改、整。 署名楊班侯、楊少侯的拳論面世雖晚,但班侯、少侯叔侄一為清末、一是民初的太極拳大家,故提前予以介紹。 在楊、武兩家及傳人的努力下,到清末太極拳在理論和推手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其共識是: 1、在理論上崇尚王宗岳和武禹襄、李亦畲的拳論。 2、強調拳勢(走架)是練體,足推手的基礎;推手是練用,是拳技的實踐。 3、太極拳家與人交手不主張「先下手為強」,以重御輕,以快制慢。而要以靜待動,以柔克剛,借力使力,後發先至,寓反擊於防守之中。在技術上形成了先化(防)後打(攻)和即化(防)即打(攻)。 4、走架(練習拳勢)要「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武禹襄拳論),遵循拳理要求,做到身法正確,拳勢合度,在外是輕靈圓活,鬆柔緩慢的拳勢演習,在內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至身動,意到形隨,導致內外相合,肢體協調,練出「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武禹襄拳論),一觸即發的內勁。這種鋒藏於內,含而不露的表現形式,成為太極拳不同於別家武術的最大特徵。 5、推手強調認真遵守以掤履擠按、采捌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勢、組成的這一獨特的訓練方式,嚴格按照《打手歌》的要求,通過推手訓練熟練地掌握太極拳的技法,依據時代需求,太極拳推手成為「制人而不傷人」的「文明競技」手段。 太極拳推手「以靜制動」、「捨己從人」、「後發先至」技術的形成,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清代自道(光)咸(豐)以來,內憂外患,日益嚴重,在軍事戰略上逐漸形成「以靜待動」、「後發先至」(借用太極拳術語)。最明顯的是「平捻之役」。捻眾以騎兵為主,擁數萬之眾,出沒於皖、鄂、魯、豫、秦、晉諸省,來往倏忽,宛如暴風驟雨,使清軍疲於奔命。蒙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督師追躡,自持蒙古騎兵之優勢,採取以快制快、以動制動的戰術,擬在遊動中捕捉戰機,消滅捻眾。不期事與願違,反為捻眾所創。後繼者曾國藩根據客觀形勢,制定「以靜待動」「後發先至」的戰略。他的學生李鴻章採取「驅之於必閑之途,取之於垂死之日「(梁啟超《李鴻章傳》32頁海南出版計出版),終於成功。武禹襄博覽史書,長於才幹,名聞當道。他的兩位兄長都是清廷官員,其長甥李亦畲曾在後為河南巡撫的鄭元善幕中參贊軍機。他們熟知當時的軍政形勢,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的治軍方略,化用於太極拳推手理論之中是順理成章之舉。 隨著時光推移,進入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太極拳迎來了第一個春天,得到了很大發展。傳播區域自北而南,北到遼瀋大地,南至珠海流域,都有愛習太極拳的人士。這一時期,楊派太極拳發展最快。在楊派中尤以楊澄甫(1883~1936)課徒最多,因而太極拳的理論著述大多出自楊派。楊澄甫在王、武、李等前賢拳法理論基礎上,結合個人心得口述之《太極拳之練習談》(張鴻逵記錄整理)、《太極拳術十要》(陳微明記錄整理)、《論太極推手》(陳微明記錄整理)影響很大。他的《論太極推手》,無異給太極拳推手下了一個定義。在他的影響下,黃元秀、陳微明、董英傑、鄭曼青、李雅軒等都有著述,對太極拳推手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在楊門傳人拳論的著述中,有兩位的著作不容忽視。一是王新午的《太極拳法闡宗》。王新午(1890—1964)山西汾陽人。15歲到北京求學,從許禹生、紀子修、吳鑒泉三位學太極拳,從劉恩綬學岳氏八翻手。王先生說他的太極拳「學勢於吳鑒泉,說著(招術)於紀子修,講勁於許禹生」。後來,王新午在長期教拳和訓練戰士格鬥中深感當時太極拳界過多地強調陰柔而忽視陽剛。他主張「剛柔互用」,應用時,「當柔則柔、當剛則剛、柔用化而剛用制」。又說「無所用其剛,亦無從施其柔… 為剛柔互用,而執其中,斯乃太極拳之正軌」(見(太極拳闡宗)下編第:二節《明理))。另一書是1948年上海國光書局出版的《太極拳劍刀桿散手合編》。此書雖是陳炎林編著,但其內容實為田兆麟(189l—1959)所授。田兆麟之拳技得自楊建侯(1839~1917)。在《論勁》一節,將太極拳各種技法分析得具體而微,存指導推手實作上有其獨到之處。 相比之下,這一時期武派傳人較少,拳論著作也較少,著名的是郝為真的次子郝月如(1877一1935)所作拳論。郝月如自幼隨父習拳,並受到師祖李亦畲的教誨。武禹襄、李亦畲所作拳論內蘊含蓄,一般讀者不易弄清楚,對此,郝月如在其拳論中都做了闡釋。在《太極拳走架打手》等文中詳盡地講解了如何走架、如何打手以及兩者的相互關係。他總結的《操手十五法》、《五字經》,都是指導推手的佳作。郝月如所作拳論,內容具體、文字淺顯,可做為「默識揣摩」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家拳論的導讀。 郝為真的弟子張振宗(1882~1956),拳藝高超,所作《八勁歌》是太極拳家最早對擁履擠按、采捌肘靠含意和如何操作運用的具體說明。郝為真的另一弟子韓欽賢(1885—1958)所作《太極拳走架打手白話歌》,通俗地講解了太極拳走架打手的要點。郝月如的學生徐震(字哲東,1898一1967),抗戰期間,避地四川樂山。在生活維艱之際,完成《太極拳發微》,這是第一部總結太極拳理論的專著,可惜當時未能出版,影響了該書的普及。 為了避免走架打手出現凸凹、缺陷、斷續諸般弊病,武禹襄將指導詩文習作的起承轉合引入太極拳走架打手中.以便楔榫嚴合,應節而奏,.由此延伸,武禹襄、李亦畲制定了指導打手的敷、蓋、對、吞《四字秘訣》和擎、引、松、放《撇放秘訣》。郝月如存此基礎上_,在《走架打手》等文中細緻地描繪了與人打手、引、化、蓄、控、發(放)的具體運作,啟後人對引、化、拿、發,或聽、引、化、拿、發研習之濫觴。 清末民初,伴隨教育改革,西方科技引入我國,少數太極拳家開始用力學原理闡釋太極拳推手的功能。 永年李福蔭(1892一1943)出自太極拳世家,1913年畢業於河北保定高等師範學堂理化系,後任永年十三中學理化、數學教員,常結合物理學之原理、力學之分解與合成,分析推手蓄髮之功,吸即能化,呼則能出,與人相校,屢試不爽,所寫習拳心得筆記,惜多毀於兵燹中。 吳派傳人徐致一(1892一1968),祖籍浙江餘姚,長於上海。北京法政專門學校經濟本科畢業。1920年從吳鑒泉學太極拳,頗得吳氏拳法精髓,著《太極拳淺讀》(1927年9月出版),在第六章《太極拳與力學之關係?中指出「太極拳純以小力勝大力,尤與力學原理隱相符合。」遂分節附圖說明太極拳推手走化蓄髮各勁之科學原理。 1928年出版的《健康指南》中,刊載的「太極球」、「太極棍」兩種推手輔助器,發明者也是根據「科學原理」創製的。 田兆麟的學生浙江瑞安蔡冀中編著的《太極拳圖解》1933年10月上海吳承記書局出版,該書有前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林鏡平寫的「代序」,是最早用現代醫學、生理學知識研究太極拳健身養牛的論述。 河北邢台大石頭序人張欽霖(1887一1969)1906年傭工於楊建侯家,得楊建侯親援。後又拜金丹派左一峰為師習內功吐納術、太極拳貫通運用,自成一體,長期傳藝于山兩太原。太原解放前夕,其弟子王延年去台灣謀生,將楊派張氏太極拳傳於台灣等地。山西榆次人胡耀貞(1897—1973)曾拜張欽霖為師習太極拳和內功。解放後,胡耀貞創「胡耀貞氣功」,傳藝於北京等地,部分拳師將胡氣功融於所習太極拳勢中,追根溯源實出於張欽霖一派(這裡附帶說一聲,筆者過去著文介紹張欽霖時,說張晚年歸隱於邢台地區內印縣女兒家。此說欠妥。根據近年看到的資料,知張欽霖於1960年隨女兒、女婿歸隱於邢台地區寧晉縣郝庄村,1969年謝世)。 由於眾多太極拳研習者和關心人士的大力推廣發揚,國內固然蜂起學習,國外亦大為傳行,太極拳之創始和源流也引起人們的關注。民初關百益在所寫《太極拳經》中說:「有淮安王宗道者,曾從三豐學道,永樂中封圓通真人,後入廬山採藥不返。或疑王宗岳、王宗道為一,而此籍山西,彼籍淮安、又顯系二人也。」又因為清初王漁洋在《池北偶談》中有「拳勇之技少林為外家,武當張三丰為內家。三豐之後,有關中人王宗得其傳」的記載,於是關氏先是懷疑王宗是王宗岳的訛傳,最後終於斷言「此王宗肯定是王宗岳。」1921年許禹生在《太極拳勢圖解》中進一步肯定了這一論斷-「由西安人王宗岳者(按原始資料是『王宗』,許氏則改書為 『王宗岳』)得其(按:指張三丰)真傳、名聞四海」。開始將關中王宗的內家拳和山西王宗岳的太極拳混在一起。將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易名《太極拳經》。在王氏原文「太極者,無極而牛」後,增加「動靜之機」四字,存《太極拳論》後,又注.「此論系三豐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開啟了世人「依託偽造」,「穿鑿附會」(《<太極拳考信錄>張序》)之先河。其最著者是宋書銘,民初袁世凱的幕僚,與許禹生為摯友,偽托其遠祖宋遠橋手記的《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稱太極功是唐代許宣平所創,名「三世七」,因只有37式動作而得名。然所傳37式動作名稱與楊派所傳相同。雖為「附合古籍,造作師承,偽撰歌譜,以自神其術之作」(引文見徐震(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下編)),但在部分拳師中仍有一定影響。 這一時期,有些太極拳研究者專心於太極拳史源流之考究,各有立論。但因對「什麼是太極拳」未能有所界定和達成共識,而是捨近求遠,從傳說舊籍中因襲蛛絲馬跡,各執一詞,各說其說,各是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反而影響了對太極拳藝的縱深研究。 歷史進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普及太極拳藝以健身為主,對推手技術研究的著述較少。「文革」後,太極拳界迎來了和煦春光,各家著述宛如雨後春筍,其中不乏佳作。因本文即將結束,不能一一點評,湊巧香港出版的《中國功夫》雜誌寄我一本他們近日編輯出版的《名家太極拳推手與打手》,本書上編選錄了近代太極拳先賢孫祿堂、楊澄甫等人對推手的見解心得和歷史照片。下編摘選部分當今有影響力太極拳家對推手的體會文章和推手實踐拳照,彌足珍貴,堪稱近一二十年太極拳推手研究文章的小結。就此介紹此書,作為本文結束
推薦閱讀:

孫中山對儒學的繼承發展
八字看最適合外地發展的命局
孔子思想概述及歷史發展
佛教學 第六章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
《輝煌中國》中一共播放了多少個發展點?

TAG:發展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