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逃離德黑蘭》背後的美伊恩怨

《逃離德黑蘭》背後的美伊恩怨

2013年03月03日 星期日 新京報
分享:

這是電影《逃離德黑蘭》的海報。

1979年11月9日,伊朗德黑蘭,一名被伊朗學生扣押的人質被帶到美國駐伊大使館外展示。

  2月24日,由好萊塢導演本·阿弗萊克執導並主演的影片《逃離德黑蘭》獲得最佳影片大獎,並贏得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剪輯獎。該片根據發生在1979年的伊朗人質事件改編,講述了中情局特工托尼·門德斯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美國大使館被占的情況下,成功將困於加拿大使館內的6名美國外交官帶離德黑蘭的故事。

  2月26日,伊朗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長穆罕默德·侯賽尼表示,《逃離德黑蘭》之所以獲獎,是因為美國好萊塢對該片的「巨額投入」及「大規模宣傳」,然而該片歪曲歷史,伊朗有責任拍攝相關題材的影片,向全世界揭露歷史真相。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伊朗要向全世界揭露的歷史真相是什麼,但影片會帶來一些疑問:《逃離德黑蘭》的歷史背景是什麼;既然是影片,有沒有明顯的虛構內容;除了藏身於加拿大大使館的6名美國人,那其他淪為人質的美國人經歷了怎樣的遭遇等。

  看點1之歷史背景

  美支持巴列維惹怒伊朗人

  1979年11月4日,伊朗德黑蘭,天氣灰濛濛的。

  抗議的人群翻過美國駐伊大使館的圍牆。還有人砸壞了大門,他們高舉著霍梅尼的畫像,湧入大使館。

  美國駐伊大使館被佔領了。

  以上內容刊載在2007年美國的一期《連線》雜誌上。雜誌上的揭秘文章講述的是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中的一個「片斷」:美國中情局(CIA)如何謊稱拍攝一部科幻電影,從而幫助6名美國人質逃離德黑蘭的故事。

  這篇文章吸引了好萊塢演員本·阿弗萊克的注意。

  這是一部好萊塢影片,但影片內容有其歷史背景,抗議人群翻過大使館的圍牆只是歷史的一個細節。

  1979年之前,美伊關係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國王巴列維於1941年至1979年統治伊朗,美國則是其後台。前後8位美國總統與巴列維關係甚好。巴列維曾留學歐洲,回國後在伊朗大力推行改革維新,大幅度實現了伊朗的現代化。

  然而,在伊朗現代化過程中,巴列維的奢靡生活引起底層人民的反感。此外,巴列維的西化做派讓伊斯蘭教徒視其為敵。1979年1月,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自此,巴列維流亡國外。當年10月22日,巴列維獲准進入美國治病,這在伊朗再度掀起反美浪潮。

  14天後,伊朗學生在美國駐伊大使館外抗議,並扣押美國人作為人質,目的是逼美國交出巴列維。

  對於將美國人扣為人質的行動,伊朗宣稱這是完全正當的舉動,是對美國多年來對於巴列維極權統治進行支持並允許其前往美國治病的報復。

  看點2之影片「穿幫」

  電影抹煞加拿大救人功勞

  影片《逃離德黑蘭》講述的是那段動蕩歲月中的一小段:6名使館工作人員在大使館被佔領之際逃脫,隨後藏匿在加拿大駐伊朗大使家中。為了營救他們,CIA探員托尼·門德斯想了一個招兒:以拍攝一部異域風情的科幻電影為幌子,把6人救出來。他們為這部根本不可能開拍的電影做足了文章:成立工作室、投廣告,開發布會,大肆宣傳的目的只是為讓伊朗人相信:他們真的在拍一部電影。之後,門德斯奔赴伊朗,最終救出這6人。

  影片敘事非常緊湊,雖然一開始就預感行動會成功,但整個過程還是考驗心臟。不過,電影從吸引觀眾的角度,不能完全照搬歷史,複製現實,恰如阿弗萊克本人所言:「它不是紀錄片,也不是紀實型的電影,它就是電影。」

  真實的營救過程沒有電影中描述的那樣驚心動魄,電影中「最後一分鐘追逐」的場景並未在現實中發生。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評價說:「這6人能夠逃出來,90%要歸功於加拿大人,不過電影把功勞幾乎都給了中情局。」

  卡特的評價,點出了《逃離德黑蘭》與歷史的區別。真正幫助那6人逃離伊朗的,是6本假的加拿大護照。加拿大法律嚴禁造假,不過美加兩國「兄弟情深」,加拿大議會為此召開了二戰以來首次緊急秘密會議,決定破例簽發6本假護照。在整個營救過程中,時任加拿大駐伊大使肯·泰勒積極周旋,並非電影描述的那般袖手旁觀。

  看點3之危機破局

  美日西歐制裁伊朗放人

  1979的11月4日,逃離美國駐伊大使館,進而藏身於加拿大駐伊大使館的6名美國人是幸運的。

  當時,伊朗學生最初扣押了66名人質。隨後,他們先釋放了13名婦女和黑人,接著又釋放了一名病重的人質。而剩下的52人則被學生們分到三處關押。

  凱文·赫蒙寧是52名人質中最年輕的一位。當年20歲的他是一名海軍陸戰隊上士,負責保衛大使館。當天,赫蒙寧無需值班,不過因為要做一些協調工作,他還是來到了大使館。赫蒙寧曾回憶說,這是命中注定的。如果當天沒有去大使館,也許他可以像那6人一樣逃出去了。

  雖未拷打但受折磨

  雖然沒有遭受嚴刑拷打,但充當人質的那段日子難熬。他們被隔離開來,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怎樣。有人很快陷入絕望,甚至嘗試自殺。電影中有一個情節,幾名人質被帶到地下室,罩上頭,面臨槍決。赫蒙寧說,這個場景非常真實,他就這樣被模擬過「槍決」,槍里雖然沒有子彈。然而,對像他一樣的人質而言,這是極大的心理折磨。

  在當時的美國國內,呼籲政府對伊朗人質危機採取行動的呼聲越來越強烈。1979年12月,時任美國駐伊朗大使布魯斯·萊茵金的的妻子佩內洛普在自家院子的樹上繫上了祈盼親人平安歸來的黃絲帶,於是,上百萬美國人效仿。

  卡特政府也曾想過一些營救的辦法,但協商不成之後,決定武力強攻。1980年4月24日,美國「鷹爪」行動開始:8架直升機從阿曼飛往伊朗救人。遺憾的是,這8架飛機途中遭遇沙漠風暴,鎩羽而歸。在返航過程中,有一架直升機因故障撞上了一架大型運輸機,導致8名美軍士兵被活活燒死。「鷹爪」行動宣告失敗。

  雙方僵持期間,美國對伊朗採取了制裁措施,凍結了伊朗在美國的全部資產,西歐與日本也宣布向伊朗實施經濟制裁。據估計,因為人質危機,伊朗當時每天損失1000萬美元。隨著時間推移,伊朗態度有所鬆動。

  美同意解凍伊朗資產

  1980年7月27日,流亡美國的巴列維去世。此時,美國方面聲稱,如果伊朗殺害人質,他們就將對伊朗發起進攻。人質成為伊朗的「燙手山芋」。1980年8月,時任伊朗總統巴尼薩德爾表示:「美國人質使我國成為美國的人質。」

  伊朗方面也開始與卡特政府進行談判。作為釋放人質的交換條件,美國同意解凍此前被凍結的80億美元資產,並保證不就此事起訴伊朗。

  受人質危機影響,卡特未能贏得連任。1981年1月20日,里根宣誓就任新總統。幾分鐘後,里根宣布了伊朗同意釋放人質的消息。52名被困444天的人質乘坐飛機,飛往當時的西德。次日,卡特則作為里根總統特使,前去迎接人質。

  人質危機雖然結束,卻開啟了美伊長達30餘年對峙的序幕。

  伊朗現任總統內賈德會抓住各種機會,抨擊美國的「霸權統治」以及對伊朗的「欺壓」。

  去年9月25日,聯合國大會期間,內賈德在美國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美國欺壓和控制世界的體制已經「窮途末路」,世界需要一個「新秩序」。

  內賈德表示:「我堅信,這種帝國體制已經走到盡頭……世界將迎來新秩序,疏遠我們的任何事物都將廢除。」

  本版撰文/新京報記者高美


推薦閱讀:

背後有高人撐腰事業無憂的10大明星(圖)
一道令人憂慮的疤痕背後
李杜的這對CP,背後是一整個盛唐
全球和中國的首富最近都在變,12 張圖帶你看榜單更迭背後的故事

TAG: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