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髂腰肌

解剖:

腰大肌向上通過粗纖維束附著於T12和全部腰椎體及其相應椎間盤,通過薄纖維束附著於腰椎橫突前表面和下緣,在骶髂關節前方,沿骨盆邊緣向前穿過髖關節頂部的前方,並向深部經腹股溝韌帶穿出骨盆形成股三角的外側邊,向下位於股骨後方附著於股骨小轉子。腰大肌從上到下依次經過腰椎、腰骶、骶髂和髖關節。

腰小肌位於腰大肌前方,向上附著於T12前外側和L1/2椎體,向下附著於恥骨上支、髂恥隆起和髂筋膜。

髂肌向上附著於髂窩上2/3內側面及髂嵴內唇覆蓋在大骨盆的外側壁上,其部分纖維向下附著於腰大肌肌腱,部分纖維直接附著於股骨小轉子前方和鄰近的股骨。

髂肌與髂腰肌腱經過狹窄堅固的肌間隙(前方腹股溝韌帶、後方和外側骨盆,內側筋膜帶和髂恥弓)與股神經、股外側皮神經一起穿出骨盆,增大或縮短的髂腰肌經過該出口是可能會造成神經卡壓。

功能:

1、腰大肌的首要功能是屈髖,在身體前屈時可協助腰椎屈曲,但其在站立或坐位時對維持上身的直立起到重要作用,其收縮可以增加椎間盤的負荷。髂肌在行走時參與屈髖,是仰卧起坐前30度角以後的重要屈髖肌。髂腰肌共同使大腿外旋且協助大腿外展。

2、腰大肌因處在身體的中心,具有最大的力量和最重要的槓桿作用,是髖關節屈曲的第一發動者,在一個平衡的身體中,步行動作不是由腿發動的,而是由軀幹發動的,就會表現為動作優雅、有力持久,腰大肌可以通過將骨盆前傾間接增加腰椎曲度,但在上腰椎則即非屈肌亦非伸肌,而被稱為腰椎的「垂直穩定肌」。

腰肌和股直肌必須處於平衡狀態下,才能使步行動作平穩協調,當股直肌過強,使髖關節多度屈曲,從而壓縮和削弱了腰大肌,於是就增加了腰椎的曲度,並使胸廓先前向下傾斜,從而破壞了全身運動的整體性。

腰大肌無力時,股直肌更多的參與到屈髖,使股直肌更多的收縮,引起髕骨上移,導致膝關節疼痛。

3、腰大肌、腰方肌、豎脊肌和腹肌群收縮時,就會提供腰骶區域在三個解剖平面上的最大穩定性,其中腰大肌提供垂直穩定性,腹肌群通過增加腹內壓以提供整個腰椎區域的穩定性,腹橫肌則在整個下背部和骶髂關節上產生環狀的夾板效應。全身的健康和身心的安寧與腰大肌有著密切的關係。

癥狀:

髂腰肌損傷的牽涉痛多位於腰椎垂直的一側,可向下延伸至骶髂關節處,也會擴散到骶骨和臀部內側近端;還可引起同側腹股溝區和大腿內側上部疼痛,當直立時疼痛加劇,斜靠時可出現持續輕微的背部疼痛,嚴重時從座椅上起身困難,也不能仰卧起坐,最舒服的姿勢是近乎嬰兒體位的側卧位或髖屈平卧位。

懷孕期間腰背痛多由髂腰肌緊張所致,軀體反射會通過髂腰肌緊張加重女性內生殖器疼痛性功能障礙等婦科癥狀,髂肌縮短會引起同側髂骨前屈,腰肌縮短會通過對側骶髂關節引起對側髂骨前屈。

腰小肌最常見為有下腹痛,常被誤診為闌尾炎。

神經卡壓:

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均從腰大肌外側緣穿出;必孔神經從其內側穿出;生殖股神經從其前面穿出,向前沿腹肌的中心走行。

因腰大肌緊張導致上述神經卡壓會引起相應的癥狀,如生殖股神經卡壓會導致腹股溝、陰唇或陰囊、大腿近端前部的疼痛和感覺異常。

治療:

除非確定同時存在腰椎關節功能障礙,否則最好不要用拉伸的方法治療髂腰肌損傷。

股後肌群的緊張會引起骨盆不自然的向後傾斜,加重腰肌負荷,所以應先松解雙側股後肌群。

對雙側進行治療後,患者姿勢變為直立姿勢,身高會變高1-2.5cm,看上去會年輕十幾歲。


推薦閱讀:

辦公室久坐如何保護腰部?
葛優:如果懶有罪,請判我無期!
金匱腎氣丸治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的預防與治療
從「急性腰扭傷」講起 ——腹肌損傷與腰肌損傷異同及診療思路(上)

TAG:腰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