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騎士—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的科幻電影

黑暗騎士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的科幻電影

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Johnathan James Nolan),1970年7月30日出生於倫敦,英國男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

評價一個導演如何,最好的依據就是他的作品,因為這是表現他才華和能力的最好領域。我們先來看一下諾蘭的科幻代表作。

科幻代表作:《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

《致命魔術》2006

《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

《盜夢空間》2010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

《星際穿越》2014

說到對當代好萊塢電影的綜合影響,諾蘭在最近二十年來的導演中至少可以排在前三,可能只有詹姆斯·卡梅隆和昆汀·塔倫蒂諾可與之相提並論。

諾蘭的革新

他在超級英雄電影中引入了一些真正的政治和社會議題。在過去,這些是不被討論的。義大利學者艾柯曾經批評,既然超人有那麼大的能力,天天去抓強盜小偷有什麼意義?他完全可以改變世界運行的法則,真正造福人類。但好萊塢不會那麼拍,這決定了超級英雄電影本質上是童話。

然而《黑暗騎士》三部曲中涉及到的一些衝突,在現實生活都可以找到對應版本。也就是說,諾蘭讓蝙蝠俠處理的是一些真正的社會問題,並不是超人面臨的那些偽問題。因此,當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面世時,我們都記得,有很多觀眾在感嘆這是對人性探討最深入的一部「大片」。說一部漫畫電影多麼多麼深刻,難免有點誇張,但至少這說明,在之前的同類大片中,還真的沒有達到《黑暗騎士》的程度的,甚至它在這方面可以和某些藝術電影或社會題材電影一起討論了,諾蘭在主流大片廠出品的blockbuster中做到了這點。不過他採用的策略並不高深,他只是選擇了很多炙手可熱的大眾議題,扔到影片的敘事中,觀眾自然會從中發現他們關心的內容。

敘事的風格創新

我們先來看一段諾蘭電影的經典剪輯

諾蘭主要的武器有兩種,一是人物的主觀視角限定,二是宏觀上的交叉剪輯。本質上這兩種技巧存在矛盾,因為交叉剪輯在不同場景之間跳來跳去,多少是帶有某種全知視點的,這和人物的受限主觀視點就衝突了。所以在諾蘭的作品集當中,有的是強調交叉剪輯,比如《黑暗騎士》三部曲和《致命魔術》,有的是強調主觀視角,比如《失眠症》。但在他最早的兩部個人化作品,即《跟蹤》和《失憶》中,這兩者卻結合得非常好。他犧牲了全知視點,將交叉剪輯的對象,限定為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段跳躍,有意打亂線性的時空連貫性,這就讓影片具有很強的解謎性質,尤其是《失憶》,也成為諾蘭公認最難懂的一部影片。

設計敘事迷宮是諾蘭的最強項,在這方面,他說過自己是受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水之鄉》的影響。其他擅長複雜敘事的導演,通常讓觀眾在看到最後一塊拼圖時,就對全局瞭然於胸了。但對諾蘭來說,這可能還不夠,有時你得反覆多研究幾遍,才能知道每個細節的埋伏有什麼含義。複雜敘事在當代電影中大肆流行,很多剛出道的導演都能學得有模有樣(比如寧浩)。難能可貴的是,諾蘭並未止步於自己玩過的花樣,他在《盜夢空間》中嘗試了新的東西。這部影片一是設計了非常複雜的套層結構,二是在把複雜設定向觀眾交代時,賦予了這個過程很強的趣味性,都非常難。

榮譽與成就

曾獲獎項8次,提名19次

·第83屆(2011) -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盜夢空間

·第83屆(2011)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盜夢空間

·第74屆(2002)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記憶碎片

美國金球獎 提名:3

·第68屆(2011) - 電影類-最佳導演盜夢空間

·第68屆(2011) - 電影類-最佳編劇盜夢空間

·第59屆(2002) - 電影類-最佳編劇記憶碎片

對諾蘭的評價

「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像我的前輩希區柯克那樣,不僅是一個導演,也是一個擁有奇想能力的人。」

在好萊塢,能夠在拍攝手法和藝術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協和犧牲的導演,寥寥無幾。克里斯托弗·諾蘭是少數幾個仍緊緊握著自己電影的控制權的導演。當然,諾蘭的自主權源自他對電影預算的控制能力,還有對按期完成電影的職業素養。在諾蘭身上,融合了一位藝術大師和導演工匠的雙重氣質。

無論如何,諾蘭通過《黑暗騎士》三部曲和《盜夢空間》的走紅,顯示了當今好萊塢商業電影的確存在某種彈性空間,並為其他人指出了它容許的想像力邊界。

他改造了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和超級英雄電影,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觀眾。

編輯:柳影清斜


推薦閱讀:

科幻電影《盜夢空間》最後的陀螺到底停沒停?
從東京賽博朋克街景到人工智慧危機 | 播客
《銀翼殺手2049》-- 作為經典的續集,它合格不?
《環太平洋2》超強視效,震撼回歸!(觀看指引)
《猩球崛起3》為什麼是最高級的好萊塢大片?

TAG:電影 | 科幻 | 科幻電影 | 騎士 | 黑暗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克里斯 | 諾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