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為魏承思先生《現生說法看佛教》作序

南懷瑾老師為魏承思先生《現生說法看佛教》作序

【前為魏承思先生,後為南懷瑾老師】

*****

《現生說法看佛教》序文(南懷瑾)

我自一九八八年由美國首返中國,寄跡香江,旋因香港佛教圖書館何澤霖居士之懇邀,初在佛教圖書館對內部少數人士開講《解深密經》「奢摩他及毗缽舍那」兩品。嗣後因人介紹,得見魏承思,是時彼方適任《明報》主筆,英姿煥發,談笑風生,似有南宋儒者呂東萊論議之慨,並具陳同甫豪邁之氣。但因初識,惜其未純而不敢言。人有告我,承思耽酒,且於酒酣耳熱之餘,肆酒罵座,口無遮攔,故人多忌之。而我平生愛才成癖,笑謂古人有言:由來名士多耽酒,未有神仙不讀書。當時實也不知承思潛修佛學,且常為人捉刀代筆,而人所不知。

此後,承思每於工余之暇,常有往來,並為晚餐座上之客,漸受我等喜於禪坐之習染,我也等視其為一般時髦學佛者之酬應,其未必真有佛法修證之誠也。旋而漸知,承思乃書香後裔,其兄也深涉佛教,並茹素念佛,不染塵擾,實感大奇!豈魏氏兄弟猶如世親、無著昆仲之遺風乎?

去歲,我約承思來太湖大學堂任職,共襄宏揚中國文化事業。不料承思於朝晚之際,每進禪堂與眾共修禪寂,似非偶然戲論之行,心實異之。今年春間,承思忽以其所著《一般知識分子看佛教》之書稿示我,請予鑒證。初我接稿之時,意謂其年過知命,當其少壯之時,則為「浮沉宦海如鷗鳥」,而其仍然有「生死書蟲如蠹魚」之癖,此著應如一般泛知佛學者之自我抒情之作乎?後經開閱,方知其有翻悟佛法重在真修實證之旨,甚為助喜,即望其改正原蓍書名為《現生說法看佛教》最為恰當。承思乃浙人,今有如此發心,其猶如洞山良價禪師之詩謂「凈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里勸人歸。百花落盡啼未盡,更向亂峰深處啼」之意乎?

我自憾平生不文,每有舒鐵雲詩云「平生恥作公家語,但為花神撰壽言」之感。然今則特為承思寫此小序,並為其題寫書名,以志此時此事之因緣也。即二零零九年六月下旬歲次己丑夏至南懷瑾時年九十二歲-------------------------------------------

魏承思先生《現生說法看佛教》摘錄

1.禮佛是學習佛的光明智慧,雖然佛教徒也拜佛像,但拜的不是像而是佛。所以有沒有佛像並不重要,在沒有佛像下禮佛也一樣虔誠。這就是所謂「無相」。

2.佛不是在幫助一個人長生不老,而是要他看出生命的真實現象,發現它的圓滿意義。佛也不教人變貧為富,化逆為順,而是教人面對厄運時如何超脫,陷入困境時如何自處。當然也啟發我們在順境中,應當如何作有智慧的回應。

3.解決心理問題必須從心中發現希望,才能掙脫泥沼。

4.佛法是指佛陀解釋的宇宙生命之真諦。佛陀則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發現這一真諦的第一人。佛教則是指追求佛法的一種實踐活動,包括對佛法、佛和僧的信仰。

5.沒有佛教,也就沒有魏晉六朝以來異彩繽紛的中國古代文明。

6.學佛的心靈道路就是要讓自己除去無明,實現我們本來就擁有的完美。

7.目前,全世界佛教徒七億多,佔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一。

8.現代文明的三大失衡:重物質、輕精神。重科學、輕人文。重競爭、輕和諧。

9.佛教以「無常」、「無我」理論否定了人們對物質的執著追求,認為所有的物質存在都是有限的、虛幻不實的,從而引導人們轉而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10.佛教通過戒、定、慧三學幫助人們把自己的心調適得非常安詳,希望人類能以至真、至善、至美的心活在這個世界上。

11.在喧囂嘈雜的現代生活里,佛教為人們提供了一片充滿生命之喜悅的「精神公園」。

12.佛陀教人自尊自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在涅槃寂靜中獲得無邊的歡樂與永恆的幸福。

13.人們服從於佛的說教,服從於佛教的戒律,並不是服從於一種權利、一種限制,而是服從於自己的本性。

14.佛教作為一種人生宗教,一種人生哲學,具有超乎西方宗教之上的優勢,更能契合現代人的精神需要。

15.按照佛教緣起理論,一切現實存在的東西包括人生在內,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我們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只有認識它,轉變它,即「轉染成凈、轉凡成聖」,找到生命的落腳點。

16.所謂轉染成凈,就是說人類的自性即佛性,不是要從外界去找一個叫佛的東西,安放到自己的心裡去。只是本來存在的佛性被污染了,只要拭去污染本性的種種煩惱,使它清凈透亮,人們就能見到自己的佛性了,也就覺悟成佛了。

17.修行重在醒迷啟愚,自我求得覺悟,並不一定要獨處幽棲,潛形山谷,絕跡人間,杜絕交往。

------

18.我們要辯偽存真,識別何為佛教正法,就必須了解佛教創立和發展的歷史。

19.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公元前六世紀時,由釋迦牟尼在印度次大陸上創立的。釋迦牟尼即我們熟悉的如來佛。其實,他不是神,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一個人生的求索者。他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創立佛教後,正式被稱為「佛陀」。佛陀在古印度語種是「覺悟者」的意思。

20.我國漢族地區和日本等國的佛教徒於舊曆四月初八舉行浴佛節,就是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日。受南傳佛教影響的傣族和東南亞地區佛教徒則把佛誕日定在清明節後十天,並且發展為「潑水節」的傳統節日。

21.釋迦牟尼成道日,漢地佛教定為舊曆十二月初八,即「蠟八」。那棵畢缽羅樹,因為釋迦牟尼坐在樹下成佛的緣故,被稱為菩提樹。「菩提」就是「覺」的意思。

22.佛教所說的三寶:一是佛寶,釋迦牟尼佛事佛教的創始人,當然是佛。二是法寶,指佛說的法,包括各種教理、教規等。三是僧寶,廣義而言是指佛的出家弟子組成的僧團,即僧伽,一般需四人以上。狹義而言是指已覺悟的聖賢僧眾。

23.西漢末年,佛教便隨著絲綢之路上的駱駝商隊緩緩踏上了古老的中國大地。從此,它在異質文化的中國傳播開來,並逐漸發展為富有特色的中國佛教。

24.三國西晉時期,佛教開始在全國各地流傳開來。

25.從東晉十六國到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迅速發展。

26.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繁榮階段。

27.《大藏經》是彙集佛教一切經典的一部全書,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

28.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禪「為何物。許多人將禪宗和佛教並提,以為禪宗是獨立於佛教以外的另一種宗教。其實不然,禪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個大宗派,也是中國佛教獨有的宗派。禪宗以大徹大悟為宗旨,以禪定為重要的修行方法。

29、禪宗最上乘的特點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唯求證悟,不求知解。這種禪法因注重心心相印、祖師相承,故稱祖師禪。菩提達摩所傳就是這門禪法,後來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禪宗。

30.禪宗既反對只注重經典闡釋的經院學風,也不贊成枯坐苦修,而是提倡隨時隨處地發掘和體會自己本然具備的覺悟心性,在行、住、坐、卧,甚至「拉屎撒尿,穿衣吃飯」等平常生活中追求絕對自由的境界,主張「平常心是道」,從而形成了一種隨緣任運、逍遙豁達的人生態度。

------

31.佛教的人生哲學是以釋迦牟尼提出的、後人加以發揮的「四諦」為核心的。「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是真理的意思。「苦」是說人生的痛苦「集」是說痛苦的原因「滅」是說痛苦的消滅,是佛教追求的人生目標;「道」是說消滅痛苦,求得解脫的方法和途徑。其中,苦諦是佛教人生哲學的始點和基石。

32.佛教認為,人生的本質就是苦,不僅是皮肉之苦,而且還有歷盡社會的苦難。分為:兩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等說法,甚至還有一百一十種苦之說。它們從不同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人世間的種種痛苦。

33.據《大智度論》說,苦有內外兩種。內苦之一為身苦,如種種疾病纏身之苦;內苦之二為心苦,指煩惱、憂愁和妒忌等種種心理情感上的痛苦。外苦指來自外界的各種災禍。它也分兩類:一類是有生命的眾生對生命的侵害,如豺狼虎豹對生命的侵襲,也包括人類相互之間的戰爭;另一類屬於自然的力量,如地震火災,狂風暴雨等對生命的傷害。

34.三苦是指苦苦、壞苦、行苦。這是依據人們精神感受不同來區別的。苦苦即遭遇苦事而感覺痛苦,如饑寒交迫而產生的痛苦;壞苦即歡樂消逝。如富貴變貧賤、友人成仇敵而引起的痛苦;本來事物是遷流不息的,人們都指望它們永恆固定,故不可得,因此招致的痛苦則稱為行苦。

35.四苦指生、老、病、死。佛教經常把它們看做是根本的四苦。

36.四苦合而為一,再增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以及五取蘊苦,稱為五苦。五取蘊苦是一切痛苦的匯合點。「蘊」是聚集之義,五蘊指色、受、想、行、識等五種現象,涵蓋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色是物質;受是感覺;想是念頭思維;行是內心的造作,一切心理和物理活動的動力;識是知覺,有了知和分別的作用。透過識蘊而知道色、受、想、行蘊的作用。「取」指一種固執的慾望。聯結在一球就產生種種貪慾,稱為「五取蘊」。它既是生老病死等眾苦的根源,又是一切苦的聚集。

37.佛教認為,一切快樂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什麼是快樂?解除了痛苦即是快樂,除此之外,並沒有所謂的快樂。

38.日本學者池田大作詮釋「十法界」,是把生命分為十種狀態,其秩序由低到高分別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這並不僅僅是指死後進入這種有差別的世界,而且也是從人類切實的經驗中說抽象出來的十種存在狀態,它們就在內在於每個人的自我之中,作為每個人生命的基礎。正是在這種不同的基礎上才建立起不同的人格。

39.地獄:是人受自我生命本來就有的魔性的衝動所支配的狀態。

餓鬼:是受慾望支配的狀態。

畜生:是在比自己強大的東西面前恐怖戰慄的狀態。

阿修羅:是為好勝心和競爭力心所驅使的心理狀態。

人:是一種不僅自身保持心理上的寧靜,而且與外界也和諧相處的境界。

天:是慾望和榮辱心得到滿足而充滿快樂的狀態,這也不過是剎那的幸福。

聲聞:是學習先哲的教導,知道永恆的真理而感到喜悅的狀態。

緣覺:是超越六道的中介,但它們都只是自己喜悅。

菩薩界:人格或生命的基礎是慈悲,是因利他而喜悅,自我的牢籠只有在承認他人和自己有同等價值時才會被打破,這時就可以說開始否定了自我,並已開始走向無限。

佛的境界:已經窮盡宇宙和生命的終極真理,達到跟宇宙整個生命存在融為一體的境界。

40.佛教對「苦」的闡述能給人啟迪,因為至今還沒有一種宗教和哲學能像它那樣對「苦」作如此細微精到的分析。

41.假如我們把「苦」看成是生命遇到的限制和阻礙,那麼,這種限制和阻礙確實是普遍的。它反映了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矛盾。生命只能存在於有限的空間和時間之內,但從生命內部卻本能地生出一種力量(佛教稱之為業力),不斷嘗試突破時空的限制。結果,每一次的突破,只不過是一種煩惱墮入另一種煩惱。

42.佛通常把原因和條件稱為因緣,把結果成為果報。

43.佛教認為,命運是每個人自己往昔的業力所造成,而來世之命運又由今生行為所決定。

44.「業」是行為的意思。做每一件事先有心理活動,即意業;然後發之口,為口業;表現於身體上的行動,為身業;合稱「三業」。

45.一個人的人生觀具備了歷史感,他的思想必然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再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束縛。他就會無畏地去揭露生活中一切虛偽、黑暗、醜惡的東西,執著地去追求真、善、美。

46.「業」決定了人們的命運,那麼造業的原動力又是什麼呢?佛教的回答,是「惑」(或稱煩惱),由於煩惱而造種種業。業引生未來或為天人,或為人,或為地獄、鬼、畜生的身心,於是又起煩惱,又造業,又生身心。這樣的生死輪迴沒有終止。而有生死輪迴就有痛苦。

47.眾生煩惱,無窮無盡,佛經中有種種論述。如《俱舍論》認為,眾生有十種根本煩惱,又稱「十隨眠」,即疑、無明、貪、嗔、慢、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48.《成唯識論》認為,眾生有六種主要煩惱:貪、嗔、痴、慢(傲慢)、疑(猶疑)、惡見(不正確的見解)。另外還有許多次要的派生煩惱,如忿、恨、惱、嫉、慳、誑、諂、無慚、無愧、不信(不守信用)、懈怠、放逸等。

49.一切煩惱就其性質來說,可以分為貪、嗔、痴三大類,又稱「三毒」,它們是煩惱的禍首。「貪」即貪慾,又稱「愛」,但這裡所說的愛是指貪愛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慾望,是人慾橫流、慾壑難填的愛,而不是指人類的正常感情。「嗔」即嗔恨,表現在內心的叫怨、恨、妒忌,表現於行色的叫忿、諍、害、惱怒。「痴」即愚痴、無知,也稱「無明」,就是不知善惡、不知因果、不知業報、不明事理、不知無常無我等佛教揭示的道理。「無明」(痴)決定了貪和嗔。由於迷惑、無知和不覺悟,使人們對事物產生愛欲和貪著,貪、嗔、慢、疑叢生,導致了貪求生命和繁殖生存的樂趣,導致了貪求財富、女色、權勢和名望。因此,「無明」是生死的根本,是人生痛苦的總根源。

50.佛教在闡述業報輪迴,生死流轉的時候,又把人生過程劃分為十二個環節,進行更深入細緻的分析,這就是佛教的「十二緣起說」。具體來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緣起像一串鏈條,互相依待,互生作用,說明了眾生生死流轉的因果聯繫。「無明」是過去的煩惱,「行」是過去的業,「識」至「愛」是現在的果報,這是從過去到現在,前世到今生的一個循環。「愛」、「取」是現在的煩惱,「有」是現在的業,「生」、「老死」是未來的報,這是煩惱而造業,由造業而受報,由受報而再生煩惱,再造業,再受報。如是因果循環,善惡苦樂,升趁起伏,無有窮盡。從根本上說,人生的痛苦是永恆的,絕對的。

51.佛教認為,錯誤的人生道路是順著十二緣起的流轉,出生入死,迷誤不覺。那麼,正確的人生道路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從斷滅無明和愛、取上下功夫,因為它們是導致生死流轉之苦的根本原因。沒有了無明也就沒有了一切的人,只是看到果報,終日惶惶,恐懼痛苦和災難的來臨。佛法卻使人看到致苦的原因,時時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是否有致苦的自私和貪慾。因此,佛教認為,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畏因還是畏果,是覺悟不覺悟的分界線。只有認識到無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擺脫它的纏縛,不再被一切世俗塵境所迷惑,使心靈得到徹底解脫,這樣才能從人生痛苦之中,從生死輪迴流轉之中永遠地解脫出來。這種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叫做「涅槃」。

52.許多人誤解「涅槃」就是死,以為佛教就是厭惡人生,追求死亡的宗教。其實不然。「涅槃」是梵語音譯,在中國有時也譯為「泥洹」。其意譯,鳩摩羅什譯為「滅」或「滅度」,是指滅苦,滅煩惱,滅生死因果,得到大解脫。玄奘則譯為「圓寂」,意思是智慧福德圓滿成就,永恆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

53.大乘的龍樹認為,涅槃和世間的本質是一致的、無差別的。因此,厭惡和離棄世間去追求什麼涅槃,本身就墮入了無知,這樣就永遠不能真正達到涅槃境界。

54.眾生所追求的目標,應該是正確認識一切事物的「實相」(本來面目),從而凈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凈化周圍的環境,凈化整個世界。世間一切現象是畢竟空,以空為實相,涅槃本性也是畢竟空,兩者都空。由此可說,世間事物的實相就是涅槃的內容。人們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就會對事物產生顛倒分別,而招致人生的無窮痛苦。相反,如果真正能夠體會到一切事物本來和人們的主觀執著無關,沒有一般人的認識所勾畫的那種實體,亦即體會到「空」,還事物以本來的寂靜面目,也就達到了真正的涅槃。

55.佛教所講的「凈」是無污染、無垢穢的意思。污染垢穢指的就是貪、嗔、痴等人生煩惱;潔凈也就是人們思想得到凈化,達到了涅槃的境界。


推薦閱讀:

20年風水老師傅說: 家居風水必須要懂的這些禁忌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家庭學校,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
李老師解析方步的技術要領
忠誠老師《每日一體式(94一153)》
我的針灸老師·一·程凱3.腧穴的特性

TAG:佛教 | 南懷瑾 | 先生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