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鑴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音釋直解----(明.圓杲)

新鑴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音釋直解

            武夷十六洞天城高 僧圓杲  解注                     僧圓衍  校正            雲慶庵 僧圓祿 僧圓貴  綉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者喻心之真體也。人之心體如百鍊之真金,金經百鍊而金體不消,成眾器而金色不變,人之心體亦然,雜諸緣而心神不昧,溷眾類而心體常靈,故心同虛空永固,金隨今古常精,故心以金喻之,剛者喻心之真智也。人之心智如剛利鋒刀,刀斷萬物而刀體常剛,經千磨而刀鋒愈利,心智亦然,智鑒諸塵而智眼常明,了諸法而智心永寂,故智有裁決之能,如刀有斷截之義,是智以剛刀喻也。般若者,梵語,此雲智慧,智慧者,心之真慧也。慧光如鏡,諸形臨鏡而姘媸自現鏡鑒,諸形而纖洪莫隱,心慧亦然,至隱能燭至微能知,無塵不顯,無物不彰,慧有先見之明,鏡有洞明之體,故慧以鏡喻之。  波羅蜜者,梵語,此雲到彼岸也。岸者,土也。分於彼此,故有此岸彼岸。此岸者,心之妄也。遇緣即動,見境即生,凡遇境緣生諸妄法,諸有業緣,輪轉此岸也。此只眾生業識感報之土也。眾生業盡,此岸即消矣。彼岸者,心之果也。靈虛獨露,寂凈湛然,塵不能染,法不能緣果人之土也。心常圓明湛寂,此即彼岸矣。  經者,心之路也。若人依此金剛般若而行,則直到無為之岸也。以此觀之,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即是人之自己一個真心也。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今修行人知此自心智,此自性知真無妄,以智慧燈照破塵緣,了此妄法,立萬行而不著於心,遇諸緣而心常湛寂,如此修行疾登彼岸矣。偈云:金剛般若義含多,有筏方能可渡河,心鏡未明休懈怠,更須經上切磋磨。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姚秦,東晉偽王也。姓姚名興為,秦國王也。三藏者,經律論也。鳩摩羅什,此雲童壽,謂童年而有宿耆材德,故秦王詔譯此經,譯者翻梵語為此語矣。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如是者,真不違俗,名如俗順於真曰,是故稱如是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我者,阿難自稱也。佛說此經,我親得聞矣。此經說我者,謂空相無我之真我,聞者,謂緣空無聞之真聞也。昔弟子常問於佛云:他時編集經教,當如何起首?佛言:從如是我聞起也。

【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一時者,是佛說經之時也。佛者,覺也。心體離念覺了真妄,覺體周法界中盡,虛空際最清凈者,迷此眾生悟此即佛也。舍衛國者,乃波斯匿王所居之國也。祗樹者,祗陀太子所施之樹,故稱祗樹也。給孤獨園者,舍衛國中有一長者,名須達多,先事外道,亦好施貧濟諸孤獨,故國人稱名為給孤獨長者,聞佛說法,心生渴仰,布金買祗陀太子之園建立精舍,請佛居此說法,祗陀施樹給孤獨園,故稱祗樹給孤獨園也。孤獨者,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矣。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丘,含三義:一乞士,二破惡,三怖魔也。大比丘者,道德之稱也。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佛初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弟眾一千,次度舍利弗目揵連,各兼徒眾一百,次度耶舍長者等五十人,經中舉其大數,故減五人,此眾並事外道後轉受佛教也。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爾時者,彼遇食之時也。世尊者,世世常仰三界獨尊,故稱世尊也。食時者,人之所食之時,則佛著三衣,持寶缽,入城乞食,教化眾生,去此憍慢。入城者,精舍城外,從外而入,故曰入城。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次第者,不擇貧富次第,乞矣至本處者,至祗園精舍之處。收衣缽者,收起三衣袈娑與缽盂,後洗足整座面壁也。

    ○善現起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須菩提,佛之弟子,行證無諍,故稱善現,了法虛妄,理悟真空,亦曰空生,亦名解空。尊者,心得菩提正道,稱理得名,故名須菩提也。請佛開示菩提妙心,故偏袒右肩、膝跪、合掌,敬白佛言:此為教至,敬而已。希有世尊者,言佛福慧雙足,嘆言三界之內,少有我佛之慈愍也。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如來者,佛號也。本覺名如始覺名來,本始不二,故稱如來矣。菩薩者,修行人通稱之也。菩薩,梵語菩提薩埵,今略其文,而言菩薩,此雲覺有情也。覺性中若有情妄,即名眾生,覺無情妄,即名為佛,故有情即是眾生也。惟有如來慈愍念眾生,善能守護,有大智慧,一乘心法,囑付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梵語也。此雲無上甚深正等正覺,此即人之圓覺妙心也。若人發此正覺之心,當依何住何能降此塵妄之心矣。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善哉善哉者,嘆美之辭也。言須菩提善能問此菩提妙心也。諦者審也。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應者,當也。如是者,當理即如,無非即是。此言欲發菩提妙凈真心,當向菩提心中而住,如此方能降伏塵妄之心。唯者,諾也。然者,是也。須菩提聞佛說此,真能降妄,默契無疑,唯此應之速也。稱尊領教,願樂欲聞。樂者,愛也。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摩訶者,梵語,此雲是大也。摩訶薩者即大菩薩也。一切眾生,一切者總標也。眾者,不一之稱;生者,生滅之義也。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眾生,雖多不出九種十二類。涅槃體上本無眾生,按楞嚴經中,乃覺明為咎,應根塵識,業性發生,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六種亂想,隨業感生。種種眾生,各有八萬四千,充塞其類也。若卵生者,卵惟想生,合氣成卵,識想飛沉,故有魚鳥之類也。若胎生者,胎因情有,合精成胎,欲想豎橫,故感人畜之類也。若濕生者,濕以合感,合愛為濕,和暖發生,所趣無定,翻覆亂想,故感蠢蠕之類也。若化生者,化以離應,意欲飛騰,趣新亂想,無而忽有,故有轉蛻飛行之類也。若有色者,但事日月星辰,堅執留礙,其心亂想,結成精耀,休咎精明,其類充塞;若無色者,厭有著空,滅身歸無,惑業昏重,識附陰隱,體合空昧,空散銷沉,其類充塞;若有想者,虛妄失真,邪著影像,無有實色,托識罔象,潛結貌狀,神鬼精靈,其類充滿;若無想者,不了諦理,固守愚痴,習定灰疑,思專枯槁,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若非有想者,誣罔取他,納為已有,忘本蒸嘗,認彼宗嗣,異質相成,其類充塞;若非無想者,怨害相酬,傷殺相反,生理怪誕,棄絕倫義,如土梟附塊,為兒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此說九種十二類眾生,皆未悟明涅槃,妙心迷陷,情慾積妄,發生妄隨輪轉,誰不知此眾生,心體本即涅槃,若一念回光悟明,無生之理,斷除情妄,即證入無餘涅槃,而自滅度之矣。涅槃者,乃無生滅之心是也。眾生分上,無欠無餘矣。有餘者,習氣未盡。無餘者,能所俱消也。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四相者,識心未了,即有我相,迷己認他;即有人相,情妄未除,即眾生相;作後有念,即壽者相。菩薩心凈,諸法不生,實非有相,若四相未除,即非真菩薩矣。

    ○妙行無住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複次者,重舉也。心有住著,即名慳貪心。無住著,即名布施。法乃塵妄之名,布施解脫之義法,本無住所,生滅隨緣,言菩薩勿著於心,當行布施也。六塵者,在眼曰色,在耳曰聲,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觸,在意曰法。今此六塵之相,若生染著,即為慳貪;若無住著,即名布施矣。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住相布施者,菩薩覺心清凈,知法本空,雖有萬行利益眾生,無有一毫著福之念,凈心無染,其福莫量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東南西北為四方四維,即四隅也。以四方四維上下總謂十方矣。虛空本無方所,何有十方?佛言:十方者,顯此虛空大之無極矣。今謂菩薩無住相布施,言福德亦如此之大者,而心包太虛,則福性亦同太虛之大也。是故佛告菩薩:不當住法住相,但當心無所住處而住,若心無所住,是名真住矣。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如來者,即真如性也。是諸佛法身,乃眾生本體也。身相者,是色身幻相也。言不可以執幻相得見真如妙心也。相本漚幻,故佛言:身相即非身相也。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若見諸相非相者,心不起分別見相之念也。若見相著相,即背真理見相非相,即見如來矣。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巳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實信者,實諦之階梯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蓋須菩提疑此如來言說般若無相章句,眾生難信,故作是問。而佛恐阻眾生實信之心,且告之莫作是說矣。持戒者諸惡莫作;修福者,眾善奉行。倘佛滅度之後,若人聞此般若章句,信為實有者,則知此人,不但於三五佛前種諸善根,特於無量劫中,承事諸佛種善根矣。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凈信者,凈者凈而無染信者,信而無疑。若人聞是章句,生一念凈信者,悉知此人心空,四相諸法自凈矣。無法相者,為無見所執也。亦無非法相者,為有見所執也。是以法相本無因執故有,若能信心清凈,則眾生垢凈如此,即得福無量矣。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

  心本無相,若覓心取相者,即著四相。若法與非法悉屬妄緣,俱無實相,若取而求之,亦染四相,是故諸法體空,不當取著,故如來說不取相者,以是義故。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是以如來說法,如舡筏者,能度此岸人於彼岸矣。蓋人四相空塵,心凈正法,當舍何況非法,正謂渡河當用筏到岸不須舟矣。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如來妙心,無有決定之法,即名菩提,亦無有定法可說也。如鏡本無定像,隨形自現;法本無定體,隨緣自生。道經云:空即是空,空無定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是也。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為體上,實無法可得可說矣。今經言非法非非法者,此法說有亦非有,說無亦非無。非法者,心本是無;非非法者,應緣而有。理唯一心,事收萬物矣。所以者何,言理無闊峽,見有淺深,此無為體上,或有得皮得骨得髓者,聖賢之位,隨德稱尊,見深行廣,位重名高,三乘聖賢,於此無為體上證悟,各有淺深之殊。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三千世界者,日月運行一須彌山,照四部洲中為一小世界,以一千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以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以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以一千大千一千中千一千小千總為三千大千世界也。七寶者,所謂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瑱珠、玻璃是也。佛言盡三千世界七寶布施,言得福雖多,不如般若功德之大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須菩提證無證三昧,悟體性空,答福德甚多者,心順無諍,言非福德者,性悟真空也。福德性者,乃般若之慧也。性非福德,故如來說福德多矣。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此經中乃至四句偈者,休言獨稱四句偈上有「乃至」二字下有「等」字也。或有一句二句乃至百千萬句,只此統說,何以獨稱四句偈耶?看經者可宜詳觀也。此言統說金剛般若經中之大義也。般若無相偈說無為,謂人心體本自無為,當依般若能證無為之果矣。若人於此經中能悟明真理,操心向道,更復為人解說此經之義,則是人其福勝前三千七寶布施福德也。唐玄宗云:三千七寶雖多,用盡還歸生滅,四句經文雖少,悟之直至菩提,所言諸佛及諸佛法,皆由此金剛般若而出者,惟此經之至要也。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在心而不在教,故云:所謂佛法者即非真佛法也。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此四果者,乃凡夫流入聖位之階級也。若人心當以無念為宗、無著為用,佛恐人心存四果之念萌於其間,以障其道,故設此四果而問。須菩提皆以不也答之,復為辦論,若以事言之,則有果有相;若以理言之,則非果非相。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三惡,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槃。名為入流者,心不入六塵之境,初流入聖地,是名須陀洹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斷三結,薄貪嗔痴,得斯陀含果,永斷諸苦,樂證無為,名一往來者,一反生天上,一反生人間,便得涅槃,雖名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子來,是名阿那含。」】

  斷下五結,得阿那含果,見思惑斷永脫苦輪,入於涅槃,名為不來者,不來欲界受生也。而實無不來者,心無所得而不著不來之相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阿羅漢果者,永斷貪慾、嗔恚、愚痴、無餘煩惱、生滅,以盡凈行,以立於法無染,不來三界受生矣。阿羅漢者,悟諸法空,若作得道之念,有所得心未除,即著四相矣。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無諍者,隨順無違也。三昧,梵語,此雲正受,心不受一法是也。阿蘭那者,梵語,此雲即無諍也。須菩提離三界,欲證四果法得無諍三昧,體悟真空,乃人中最為第一者,雖然證此四果位,而心不作是念,若心作此證果之念,則與道相違,佛即不說須菩提是行無諍之行也。實無所行者,悟心無得,雖雲無諍之行,亦是虛名耳。

    ○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如來者,佛自稱也。然燈佛者,即是釋迦牟尼佛之師也。法由心悟,豈從外得以心印,心是名為得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菩薩莊嚴者,菩薩六度萬行以為莊嚴。佛土者,心土也。真如妙心,乃諸佛之凈土,是眾生之覺源也。但了法空凈,即真莊嚴。維摩經云: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蓋此心凈,便是莊嚴也。若著相施為,即非莊嚴,名莊嚴矣。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土既以心凈為莊嚴,則菩薩當生無染凈心,不當生六塵妄想之心矣。而者下接上之辭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若心無染而清凈,真心自生也。譬如天平盤中無物,其針自正矣。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王者眾所尊也。須彌山者,上至忉利天,下極崑崙際,乃娑婆世界之主山也。大之莫及矣。佛引此譬喻,尚有人身如須彌山之大,可為大否?須菩提遵順無違,答言:甚大,須彌雖大,不滿虛空,法身之大,含納大虛,故楞嚴云:虛空生汝心內,由如片雲點太清里,況世界生於虛空之內,須彌亦住世界之中,豈得為大也。故法身無相,誠為大也。須彌有相,不足為大矣。是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也。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恆河者,舍衛國城外有河名恆河也。佛常指河中沙為喻,言恆河中有此無量數之沙,亦有無量數之恆河勝過此沙之多,是諸恆河中之沙,此言多之甚矣。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恆沙七寶布施,福報無過人天。若人於此經中究明至理,必證菩提之果矣。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隨說者,隨處與人說經之所也。塔者,貯佛舍利之塔廟者,立佛聖相之廟也。故有人天修羅而此供養,今當知此說經之處,一切人道天道修羅道,皆以香華幡蓋以為供養,勝若佛之塔廟者,何也?為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也。是故人天如此恭敬矣。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若人明此般若妙義,即知心能作佛如此受持,則是成就第一希有之法也。一切諸佛皆依般若而證,故云此經在處,即為有佛也。是人若能恭敬此經,即為尊重弟子也。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金剛是喻般若,是法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雲智慧到彼岸也。出前經題,注訖耳,以是名字者,此經乃般若之名,非真般若之體,故說名字也。汝當奉持者,當依義奉行持教流通也。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但有言說皆無實義,般若無相,故佛說即非般若,是名般若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如來說法,為利生故,真如體凈,實無法可說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三千世界,不外乎心一切微塵,悉依於地,故世界者,隨眾生心業所感,而有眾生心凈,則世界凈;眾生心垢,則世界垢。悟法無體,即非微塵,悟相虛妄,則非世界,佛心空寂,觀此微塵不實,世界非堅,故說非有塵世,是名塵世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者,如來以三十二妙行感此報身妙相,凈如琉璃,內外明徹,雖則報身殊妙,亦是幻妄,終歸壞滅,故說非相,是名為相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七寶布施,是利物濟貧;身命布施,乃了心立行,無非福報也。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佛言:小則微塵,大則世界福報。則妙身立行,則布施如此塵世身行,四事盡屬虛妄,幻無有實體,若人能持此一經,為人解說,則得福多矣。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須菩提,聞佛說塵世身行盡屬虛幻,深悟明此金剛般若之義,傷感悲泣,白言:世尊,我昔得緣空慧眼,如何契此經義之遲也。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實相者,真實無妄之相也。若人聞此經義,信心清凈,則實相自生,誠為第一希有功德也。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實相無相託名為相,故說非相也。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須菩提言:聞經受持,不離者,心空即受持不難,來世眾生能空四相,持此經者,即為第一希有,有四相即忘夭之體,般若無相離相體凈,故名離相,即夭破相,儘是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是如是者,佛許言之。理當理當也。苛若人聞此般若無相妙法,則無驚疑怖畏者,此人亦為希有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第一波羅蜜者,非說布施波羅蜜為第一也。直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矣。此般若能攝三乘、四果、六度萬行,凡諸善法,皆依般若之功也。非般若則不能立此行,非般若則不能證是果矣。是心經云: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而得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得證菩提正果,故此般若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如此佛稱般若為第一之波羅蜜也。即非第一波羅蜜,若屬言說,亦是名字中波羅蜜也。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忍辱能降嗔怒,嗔怒能渾般若。古云: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若嗔怒既是不降,則般若真性不現。故佛設忍之權,方凈般若之體,故稱忍辱波羅蜜也。則辱辱亦無實體,其嗔既泯,其忍自消,故謂非忍辱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歌者,好聲色;利者,貪財利。六祖云:此王好色,貪利,是無道之君也。人以一生為一世,佛在歌利王,五百世前因中修五百世忍辱波羅蜜矣。故四相不生,其心不忍而自忍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佛言:欲發無上覺心者不當著諸幻相勿著六塵,妄心當生,無住真心,若心有法,住者即非真住,故肇師五論云:聖人之心住無所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住色布施者,言著相布施也。菩薩布施為利生也。故華嚴經云:不為自身求快樂,但為救護諸眾生是也。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諸相是妄塵,眾生是妄識,俱無實體,故佛說諸相非相,眾生非生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真語不偽,實語不虛,如語理當不誑,語無妄不異,語始終為一,故聖人之語義語也。非比眾生欺誑之語也。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得法者,悟明心法也。此叉無實無虛者,言實而無相可睹,言虛而應用無窮,此即空不空如來藏也。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妄法能翳真心,若菩薩住法布施,欲見如來法體,如人處於暗室,欲睹諸相,實不可得,若心不住法,而布施者,空體昭然,如人有目,一契心原如空,有日見種種色了,然在目矣。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當來世者,將來之世也。此金剛般若經者,佛之智慧,若人能受持讀誦,解其實義者,則是人入佛知見。得佛知見,即為如來如此成就無量也。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初日分者,蚤也。中日分者,午也。後日分者,晚也。恆沙等身布施者,言了卻相,續塵沙妄念也。一日三時立此萬行,雖加三省之勤,經塵劫之修,若未能悟徹般若大義,其福縱廣,證道亦難也。若人聞此經義,信而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持演讀,流通今古者哉!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要言者,簡要之言也。謂此經乃最上一乘之法,若人能契此經之義,直證無上正覺之道,故言此功德不可思議稱量也。乘者乘物之器也。大乘者,菩薩乘也。菩薩利生願重,如大車在途大船在海,凡遇有情,無不載度矣。最上乘者,佛乘也。言不可及也。三界萬類,但為有緣,悉載度之,佛恐人機小心生取著,聞此般若,無相之經,即生疑惑,故與上乘者說也。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荷擔者,荷負如來正覺之法也。此金剛經者,乃佛之命脈,若人能持讀解義,廣為人說,即為荷負如來正法,言福之多矣。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小法者,小乘之法也。小乘之人著相求道,聞此般若非相,即生疑惑,不能受持流通也。故仲尼云: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在在處處者,言有經在之處也。此說與十二會同。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惡道者,即三惡道也。乃地獄餓鬼畜生是也。若人前生造此惡罪,當受此惡報,為持此經,以重報輕,免墮惡道,若能更悟明此義,當體全空,即惡果頓消,凈業立成也。正謂千年暗室,一燈破萬劫,[僣-曰+心]尤半句消矣。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僧祗那由他,梵語,二者皆是數,此雲即是無量數也。供佛是布施,承事是立行也。佛言:我在燃燈佛無量劫前,供養承事無量諸佛功德,與持經之人功德,千萬億分莫及其一。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

  末世者,末法之世也。此經中功德,佛不一一具說者,道大難信,恐人生疑,起謗經之罪,故不盡說也。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言此般若妙義,菩提道果,其中功德,皆不可思議也。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如是心者,即此無分別心是也。須菩提問:發菩提心者,與前二會同意,佛告滅度眾生者,與三會同意,不必重注也。

【「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若心萌四相,即非菩薩,心無一法,即契菩提。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法可得,言心中實無所得也。故云心無一法,即如來是,則名如觀自在也。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如是如是者,佛許言之理當。佛者,覺也。然燈者,名也。覺心無染,名之為佛,若心有法,則背覺合塵,違佛真體,即不授記耳。梵語釋迦,此雲能仁,梵語牟尼,此雲寂默。能仁者,於情不染,寂默者,於法不生。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實無有法,二佛體同,如鏡照鏡,似空合空,如此即授記矣。古云:祖祖心空,佛佛道同,諸法者,塵妄之法也。義者,法之儀則也。如來覺體本空,不立諸法,不礙諸法,凈如明鏡,能應物現形,譬鏡本無相,相由鏡現;心本無法,法從心顯。故此如來之心,諸法如義也。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我菩提妙心者,實從無法中得也。故楞嚴經云:菩提心生,生滅心滅。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無實者,色即是空;無虛者,空即是色,此菩提妙體,莫惻其方,莫窮其際,言實亦非實,言虛亦不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法外無心,心外無法,故云皆是佛法也。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法本無實,但是虛名。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與前十會同意。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菩薩者,乃覺有情也。眾生者,即情識也。若情見未盡,即非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真心本寂,諸法本空,故佛說言凡一切諸法,皆無人、我、眾生、壽者之念,是人妄執四相也。謂菩薩若能空諸法相,是真菩薩,此章承上繳下之義也。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若莊嚴佛土,著相迷心,則不名菩薩,佛土在心而不在相,何假莊嚴,既著其相,即非莊嚴矣。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無我則識空,無法則情盡,若人通達情識無體,是名真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眼雖分五,心惟是一,見有通塞,知無間斷。顏居士云:肉眼見諸色相,天眼普照大千,慧眼智燭常明,法眼了諸法空,佛眼自性常明,融通無閡。傅頌曰:天眼通非閡,肉眼閡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恆河者,舍衛國城外,有河名恆河也。河中之沙細如面末,謂此恆河中有無量沙數,一粒之沙亦為一恆河也。如是諸沙等諸恆河,亦諸恆河中有無量無數之沙,此說極多矣。言佛世界亦多之如此,佛以恆沙世界言之,甚多耳。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若干者,干是不俱之數也。所有恆沙世界國土,盡因眾生妄業所感而生。眾生諸心,如來悉知者。凡眾生妄心,因業引起,而有業識妄想,盡依真體發現。故楞嚴云:迷妄有虛空,因空立世界,想成澄國土,知覺乃眾生。但有塵緣妄想,悉依心現,故云如來悉知也。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凡有心識,盡隨業生,無有實體,遇緣即生,緣消即滅,故說非心是名為心矣。三心亦非有也。故論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三世求之了不可得,楞嚴注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原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法身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因緣得福者,福因修布而生;言福德無者,福因緣消而滅。惟有法體周圓,融通無礙,是真福德也。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佛者,覺也。具足色身諸相者,言具足報身三十二相也。此覺心如海,身相如漚,若人著身相求見真佛,誠為認漚為海也。身相總歸幻化,雖然身相具足,佛言即非具足,是名身相具足也。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勿者,此也。佛說:此一卷金剛般若之法,恐人心生說法之念,故誡須菩提:莫謂如來有說法之念。謗者,妄言也。言人不能解其覺體本凈,無有法念,妄言佛有此說法之念。若心無一法,是真說法也。故維摩經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離此諸緣,何法可說?故此真空法體,無法可說,是名為說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須菩提得佛智慧,故稱慧命也。問言:倘未來之世,若眾生聞此真心無說之法,亦能信否?佛知須菩提心起眾生之念,故答云: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彼非眾生者,指未來眾生,非實眾生也。非不眾生者,言此眾生因業感報而生也。眾生雖妄,亦依真有,乃生佛同原惟隔迷悟,但去執情,眾生即佛矣。故華嚴論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雲眾生眾生者,乃佛審問須菩提言:汝以眾生為眾生。佛言:我如來說,眾生非眾生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深悟菩提體上實無所得,佛先許其契理的當,後亦引淺至深,言我於此理,亦無少法可得,菩提亦是虛名也。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者,此法無物不有,無時不然矣。法本無高下,奈有差殊,若人有一念之善,福即隨生,報感人天之樂;若有一念之惡,罪即隨至,報感三途之苦,故法體平等,高下由業自生,即此平等之法,是名菩提之正因也。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一切善法者,當修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三十七品助道法,五十五種菩提路,此一切法俱名善法也。若人空其四相,修諸善法,潔凈其心,即得證此菩提妙果矣。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善法雖美,法體實無,才生貪染,便翳菩提,故云黃金雖至寶,入眼亦如塵。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所謂三千大千世界中須彌山者,總而言之,有百德日月百億須彌是也。言此多為須彌山之七寶布施之福,與般若真智為人演說之福,佛言:千萬億分莫及其一矣。以此福德與智慧較之,誠乃無比無極也。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佛止須菩提言:莫謂如來有度生之念也。如來者,真如體也。眾生者,情識也。言真如體上實無情識,既有情識,則有四相矣。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

  今如來說我者,乃權也。亦非有我之念。故頌云:利生權立我,證理實無人。此凡夫執著,認相為我。古云:色身非我,任為我法身,真我而不任,是以凡夫無實體,故說非凡夫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三十二相,佛之報身,如來法身非相也。須菩提以三十二相觀佛法身者,執波為水也。故佛說:若認相為佛者,轉輪聖王亦佛也。轉輪聖王亦有三十二相報身矣。須菩提亦言:不當三十二相觀佛法身者,是撥波求水也。未明水之真體,故此經云:聲色者,傍外之門,非真佛體也。若人著相離相者,即是邪外之道,實不能見真佛法身也。頌云:聲色見聞皆是妄,真空無相鏡非台,四八身中尋得佛,轉輪王相即如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一章,承上章而言也。以者,當作是也。須菩提前言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心者,是常見之所惑,後言以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心者,是斷見之所失也。佛恐人陷於斷常見中,故作此問。呼須菩提征之,汝若作是念,謂佛不是具足相中,得菩提心者,此言心相乖違,生斷滅之見也。豈不見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故云即波即水即妄即真,何得除此身相之外而別有菩提心也。佛誡之,莫作是念者,勿謂佛不是具足相中得菩提也。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汝若作無相,發菩提心之念者,言相非心而心非相,說諸法斷滅,重誡之莫作此無相得心之念,何以故?若發大菩提心之人,於諸法相無掛無礙,不著不離不說斷滅相也。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知一切法無我者,法本無我,是人妄生分別,以為有我,若人知心無法知法,非我如此,則聖凡情盡,能所見消,即得成無生法忍,直證菩提,何干福德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菩薩心空無法,於福不著,若著福德,福德亦是法矣。故云:但能萬法不相干,一超直入如來地。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威儀自威儀  寂處有誰知  若作威儀相  大象沒深泥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如來者,佛真法身也。遍滿虛空,實無來去,今言此來去坐卧者。來為法生,去為法滅,來去是法,坐卧是相,豈其佛法身而有來去耶?若人言此法身有此來去者,是未解實義也。故如來說無所來去也。古德云: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法身等虛空住在無心處。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雖然說此世界微塵,亦為發明一真之理也。微塵無實世界非堅,縱有無量之多,亦是虛名也。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相者,一者,乃一空真理也。相者,乃世界幻妄諸相也。合者,和合也。謂一空真理,融通和合世界諸相,如膠投色。正謂:色無膠不立,膠無色不顯,真妄融通,合成世界諸相矣。故楞嚴云: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是也。如來亦說非一合相者,言諸相幻妄,屢受變遷,真空妙理,實無成壞;真理非理,和合非合,故非真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也。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若言真妄,融通合為一相者,佛止須菩提不可說,但恐凡夫貪著妄相為真之事也。凡夫未悟空理,堅執妄相,不蚤觀破,欲待世界壞時,方覺苦恩情別,後始知空也。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我、人、眾生、壽者,此四相本非實體。若人言:佛亦有四相之說,疑為實有者,則此人能深解佛之大義否?須菩提答云:此人未能深解如來實義也。是真體湛然,空諸法相,雖佛說是四相,非有四相之念,但言四相而已。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是知見者,即此無分別之心是也。如是信解者,凡於一切法相,莫作法相之念,向外馳求如此無念之心,是名發菩提心也。所言法相者,法本無體,豈有相耶?境來則法相自現,境滅則法相自消,故如來說法相非相,是名相也。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無量阿僧祗二者皆是數也。言其數多之甚矣。發菩薩心者,鬚髮最上一乘利生心也。受持讀誦者,心得經理曰受,養心不動曰持,究明經義曰演,悟心無法曰說,謂持此經乃至四句偈等者,言此一卷金剛般若經全受持而讀誦也。言發大菩薩心者,方能受持此經,為人演說流通世上也。其福勝彼者,說前種種布施,立行施為盡屬幻化,雖有福報,終歸消滅,惟此般若真體不屬修證,若契此無為永不退轉,惟此無為之福勝有為之福也。云何演說者?佛恐人泥於文字,故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取者著也。如如不動者,言此真如,湛寂應用無虧,即此佛說一句如如不動,收盡三藏十二部之教也。頌曰:末後如如這句經,如來演說太分明,舉頭若見空中月,此點靈光本現成。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此四句偈說,此夢幻泡影,露電六種虛妄為譬喻者,謂有為之法,悉是幻化,無有實義,故設此喻。此無為妙體,毫法不安。正謂:千峰勢到岳邊盡,萬派聲歸海上消。故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僧稱比丘師,姑稱比丘尼,居士稱優婆塞,道姑稱優婆夷,與一切世間人道眾天道眾修羅道眾,此四種三道,聞佛說此金剛般若真經妙義,皆大歡喜,誠心信受,謹奉尊行也。道川言:此經頓超佛地,敬而頌之曰:飢得食,渴得漿,病得瘥,熱得涼。貧人遇寶,嬰子見娘,飄舟到岸,遠客歸鄉,旱逢甘澤,國有忠良,四夷拱奉,八表誼揚,頭頭俱顯,物物全彰,古今凡聖,地獄天堂,東西南北,同沐恩光,伏願剎塵沙界諸群品,溥入金剛大道場。

  此偈為看教者休著休棄而頌也

    其一

  金剛離相快如刀  註解雖然亦是糟  休向紙中尋佛跡  但從心上覓香醪

    其二

  金剛今解以周全  一會窮來一會玄  未見月時休棄指  得魚之後可忘筌


推薦閱讀:

(4)《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二
般若境緣集-如何究竟成佛(四)
佛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釋三
金刚般若研习报告(66-70集)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共修功德迴向文

TAG:波羅蜜 | 金剛 | 般若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