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贏得精彩課堂

查 靈 麗(蕪湖市繁昌縣平鋪鎮中心小學 1328741606@qq.com)摘 要:換位思考,在教學中,主要是指在課前與文本、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和思考。課前,老師必須先於學生解讀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深入的對話、交流,才能獲取有用的、真正的信息,才能形成正確而又有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課前,還應當站在本班學生的角度去解讀文本,研究教法,確定思路,用一套對本班學生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展開教學,往往事半而功倍。這樣的課堂才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樣的教學才能綻放生命的異彩。關鍵詞:換位思考,解讀文本,課前預設,綻放精彩引言:韓愈曾如此地定位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古人,居然能如此的高瞻遠矚,令我欽佩。可惜,傳統的老師,一直只是「傳道授業」罷了,「解惑」在課堂上極少出現。而我認為,恰恰就是這「解惑」最能讓老師閃光,讓學生閃光,讓課堂閃光。但是,就是這「惑」從何而來,便是課堂的精髓,教學的學問。我想,這「惑」大約有書「惑」,也有生「惑」。無論是什麼「惑」都得和他進行對話交流,才能發現,才能「解惑」。由此,換位思考便應運而生。所謂「換位思考」,是指人們在思考問題時,有意識地把自己的位置換到對方的位置,或把對方的位置換到自己的位置來思考。語文教學同樣需要這種方式的思考。學生、教師、文本的作者,由於生活閱歷、思想認識、文化水平及所處的角色位置不同,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產生自然共鳴的可能性也就極小。這一客觀存在的差異,成了教學中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一道道隱形障礙。文本相對於學生來說,是靜態的、被發掘吸收的因素;教師相對於學生來說,是可靠的、積極導航的因素。因此,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對教學活動的組織,直接關係著教學的深度和學生成長的高度。課前,教師進行多重「換位思考」,時刻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常常能綻放意外精彩。一、課前換位思考,深度解讀文本入選教材的文章都是經過層層精挑細選而來的,它們不僅對學生建構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培養語文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還對學生精神品質的成長有著潤物無聲的效果。因此,對於任何一篇文章,教師都要反覆閱讀、仔細推敲,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文本價值。雖然教參中有比較細緻的解讀,但基於現實的師生,現實的教學條件,它提供的也只能是一隅的參考。課堂是師生共同的家園,作為先知者的教師,必須先於學生去解讀文本,與作者對話,將獲取到的一切信息進行整理,並通過預設的各種方式,帶領學生沿著既定的思路去發現、感悟。課前換位思考,教師可以將文本解讀得細而全,進而教學目標的定位精而准。《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經典童話,文學大師安徒生用如椽之筆,將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描寫得細緻深刻。如果文本的解讀定位在「悲慘」這一層面上,我想《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會黯然失色。課前,我查找了安徒生的生平資料,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鞋匠家庭,社會的黑暗及家庭的變化,讓他不得不從小就去店鋪里做學徒,生活一直被貧困所折磨。作家的作品總會或多或少地烙下時代的印記,傳遞個人的情感。那個時候的安徒生當時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他渴望什麼?他對那個社會有著怎樣的愛憎?當我們穿越時空,換位思考,我們獲得意外的解讀。「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這一連串動作,與那個孤獨弱小、哆哆嗦嗦的小女孩是不吻合的。這是為什麼?之前關於安徒生生活經歷的一番思考,讓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些極其簡潔的語言正有力地暗示著小女孩對幸福生活的強烈追求。於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的教學目標中,我明確寫下了這一點: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並體會她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事實證明,當教學朝著這個目標時,學生對這篇早就耳熟能詳的童話,仍讀得津津有味,因為小女孩的這一不易被察覺的舉動正撞擊著他們的心靈。二、課前換位思考,精選教法學法「用兒童的眼睛看世界」是時下兒童教育領域中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它指向教育的一項重要原則——與兒童換位思考。將這一原則運用在小語教學,同樣有功效。課堂上的主要活動及活動方式,均由教師課前預設好。活動的方式實際上就是教法與學法,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紮實。因此,教師必須做好教法與學法的設計,以確保教學目標的落實。「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句至理名言,讓我們常常迷茫,怎樣得法?,學生們雖然是一個個獨立的、有差異的個體,卻有著小學生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設計教法學法,就能常常得法。《桃花心木》是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桃花心木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語言樸實,寓意深刻。因為作者的描寫與敘述自然流暢,結尾處作者直接表達了自己受到的啟示,所以整篇文章讀起來十分輕鬆,文本中的一切信息似乎一目了然。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這種輕鬆也暗示著輕浮,即便能將寓意說出來,也不過蜻蜓點水罷了。如何讓一個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從平凡的桃花心木中,去深刻領悟人生的哲理?這不得不從他們的角度去思索。實踐證明,一旦他們的興趣被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就會被調動,就會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構建自己的認識,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沒有平鋪直敘地去教學,先講「物」,再講「理」,而是設置了一連串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調動學生思考的興趣,如在理解寓意環節,我以小樹苗的角色設計了這幾個有坡度的問題:「我要罵這個種樹人,他是個大懶蟲,有時間喝茶,沒有時間來給我澆水。你們罵他嗎?」「我不罵他懶了,我改罵他沒文化,沒愛心。我是一棵小苗呀,我那麼小,我多麼希望種樹人能照顧我啊!他看著我渴死也不來給我水喝。我要罵他!你們罵嗎?」「但是,真的有一棵小樹苗枯死了,這棵小樹會罵他的。你們不罵他?不恨他嗎?」 學生在與老師的一環環「對質」過程中,從不同角度將文章的寓意說了一遍又一遍,彷彿自己就是種樹人,就是林清玄,要告訴大家這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三、課前換位思考,兼收預設生成在教學中經常遇到自己認為講得很明白、很透徹,但是部分學生就是不理解的問題。初步分析原因是自身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切入點和學生的有很大區別。即使是自己認為目標定位準確,方法選擇恰當,卻還是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觀教學,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問題就出在預設與生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是當局者,也要經常換位思考,做一個旁觀者,來冷靜地審視整個課堂教學。教學的旁觀者,既包括教師角色,也包括學生角色。課堂上不是教師的一意孤行,而是一個師生相互融合的整體。教師、學生都是活動的因素,因此,教學過程不可能被規劃得一覽無餘,也不能自由泛濫。教師在課前要從學生的角度充分思考,才能最大限度地去預設教學中的每個環節,才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意外生成;從聽課者的角度觀照教學全程,才能客觀分析一節課的得失,在反思中慢慢提高。《楊氏之子》是五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言文,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學生初涉文言文,總會有畏懼心理,而且,這種障礙確實存在。首先就是讀的困難,文中有這樣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習慣用語當中,「家」「禽」正好是一個詞語,前面剛好又是「夫子」一詞。不用說小學生,就是成人閱讀,也有可能出錯。課前製作課件時,我直接將閱讀的節奏劃分好,「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實際教學中,我沒有像其他課文一樣,讓學生先自讀課文,而是直接引導學生按照老師給出的節奏讀,有了這個坡度,學生讀得很認真,很自信。因為學生沒有誤讀,也就沒有出現誤解。教學的初讀環節進行得簡潔流暢。如果文言文的教學僅停留在這一深度,定然不夠,怎樣加深?學生有著無法預測的潛能,我想,教學中可以適當拓展,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了解多一點的文言文知識。就在此處,我設計了這個對話環節。「如果今天來的不是孔君平,而是黃君平,楊氏之子會怎麼說呢?」「未聞黃桃是夫子家果。」「是柳君平呢?」「未聞柳樹是夫子家樹。」「是陶君平呢?」「未聞陶瓷是夫子家物。」學生小手高舉,滿臉興奮。他們正享受著文言文帶來的樂趣,接受中國古文化的熏陶。換位思考,教師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文本,從而理性、深刻地解讀文本;換位思考,教可以站在更近的位置與學生對話,從而愉悅、自然地完成教學;換位思考,教師可以站在更廣的平台觀照教學,從而靈活、有序地調控多變的流程。有了課前多重的換位思考,教師才能從容地走進課堂,學生才能盡情地享受課堂,在語言與精神共舞,快樂與成長共生的過程中,綻放生命的精彩。

【http://gxpywjy.blog.163.com/編輯收藏】歡迎好友光臨

敬請:推薦、轉載、

讓更多博友分享!

對您的支持深表感謝!

默默無聞的教育教學博客歡迎各位朋友


推薦閱讀:

對信用卡透支罪與非罪的思考
思維是被什麼局限的?
王建朗:革命與改良:辛亥答案的再思考
如果不能脫困,要智慧幹嘛
#結構性思維#縱向結構之自下而上思考法

TAG:思考 | 換位思考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