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剩女為什麼不願意結婚

文/周沖淘漉文化經授權發布作者簡介:周沖,新生代美女作家。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2014年散文集《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出版發行,諸多著名寫手為之點贊推薦。周沖公眾號:周沖的影像聲色( fuck_your_dick)

某友曰:不優秀的人是沒資格剩的,沒品的人是配不上剩的,無底氣無底線的人是淪不到剩的。

深以為然。

因此,哪怕全世界都對剩女惡語相加,我也會一直堅信你們是人群中最炫麗的奇葩。

我一直對剩女都很有好感。理由有二:

1,作為一枚前剩女,深知箇中滋味,對之如見姐妹。

2,剩女是人群中最堅持的一部分,也是最接近聖女的一群。

和男人不同,一個女人只要想嫁,是不可能嫁不出去的。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2日報道,據估計,20至29歲的男子比同年齡群的女子至少多出950萬人。而未來5年,單身男性將超澳洲人口。

因此,剩女永遠不愁嫁,剩男才應著急娶。

但問題是,剩女能嫁卻不願意嫁,因為經濟與人格獨立,資源充沛,生活便利,除了生孩子,一切都能自給自足,男人的有無,就無關緊要了。而男人又需要掌控感。太高高不上,對不起,不是一類人,鼓得白。如此,剩女就成了昂貴的奢侈品,呆在鎦金鑲玉、華麗鋥亮的婚姻專櫃里,少有人敢伸出手去。

你們不敢高攀,我又不願下嫁,王謝堂前燕,難入尋常百姓家。於是僵在時間中,成了尷尬的待處理品。

以上種種,是剩女不嫁人的原因之一種,但這遠非全部緣由,更多外界的、內心的因素,都在影響著「齊天大剩」們的婚嫁。

外界因素1,難以找到匹配的人

有社會學家曾把男與女分為ABCD四個等級,然後發現,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剩下的,就是最優秀的A女,和條件最差的D男。

在這種時候,A女的選擇範圍,就非常狹窄。要麼是離異的ABC男,要麼是矮挫窮的單身D男,哪一種都讓人糟心。

況且,還得同城,還得三觀匹配,還得有點品位、有點感覺……這樣一來,門可羅雀,漸漸就剩下來了。

而到了30左右的職場女性,多數都高學歷、高收入、高眼界,條件都不肯放低,將「要愛,不要將就」奉為圭臬,只有繼續等待下去。

結婚意味著麻煩的開始

認親、彩禮、訂婚、婚紗照、酒席、儀式、買房、買車、置辦共同生活的器物……還有,懷孕生孩子。

懷孕生子,又是一串兒事。孕檢、養胎、奶粉、待產、手術、月子、哺乳、教育、換永無盡頭的尿片、經歷無數次夜半驚醒……

但你以為就這麼簡單,就大錯特錯了,還有忽然多出來的一大堆關係要處理。

對方家族所有人的情緒,你要照顧好。

婆媳關係、妯娌關係、叔侄關係、七大姑八大姨的遠房親戚關係,全都要打理得滴水不漏。

還要爭奪財務控制權,還要處理各種家務,還要防火防盜防小三,還有日復一日的爭吵,西西弗斯一樣永無寧日。

想想都夠可怕了。

獨立自由慣了的三高女性,如果不是為了一個心儀的男人,不會輕易將自己扔到一地雞毛的生活中去。

經濟不再成為威脅

傳統社會裡,女性沒有經濟權。因此,找一個老公來保障生活,便成了約定俗成又不能不做的事。

但新時代的女性,職場上不讓鬚眉,戶頭上毫不遜色,名車與豪宅,縴手一揮,都為自己買妥。

因此,男人的有無,便成了生活的裝飾,而不是生活本身。

婚姻的功能,便逐漸弱化了。

性無處不在

性不再成為剩女們的困擾。

在大都市裡,隱私被全面保障,性道德逐漸開放,找一個炮友,不再有現實和心理的雙重障礙。

只要在交友軟體上嚷一聲:今夜空虛寂寞冷,約嗎?立刻一票人湧來。

同時,性工具的與時俱進,也為性饑渴的單身女性,帶來下半身的福音。

沒有男人,科技同樣讓她們上天入地。

心理因素1,恐懼自由的終結

吉爾伯特寫過一本專門探討婚姻的書——《承諾》。

在書中,她寫道:「我對婚姻最深的恐懼,來源於我害怕它對我們的改變,遠比我們對它的改變還多。無論我和他是怎樣的成熟和睿智,一旦被放在婚姻的生產線上,我們都會被塑造成一個模樣:一個有利於社會的模樣,但是對我們自己全無益處。」

我想這句話,剩女們見了,一定如見親人,抱住大腿,涕淚橫流:知我者,吉爾伯特也。

在剩女圈,一種普遍的聲音是:婚姻就是無期徒刊,自由立刻死開,理想關在門外,愛情這小樣兒,慢慢折磨致死。

聽著這真心話,誰還敢大冒險?當然會對婚姻猶豫了。

但事實是,真正好的婚姻,不僅不會禁錮你的自由,反而會讓你如虎添冀,御風而行;也不會扼殺你的理想,兩人資源共享,合力打怪,升級當然快;至於愛情,我不敢妄下結論,時間蒼茫,未知的東西太多,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我能確定的是,無論婚內還是婚外,人還是那個人。

主動尋求孤獨

孤獨這事兒就跟自由一樣玄妙。

人人都以為自己愛自由,但人人都在逃避自由。同樣,人人都以為自己怕孤獨,但人人都在主動尋求孤獨。

孤獨會帶來隻身一人的痛苦,但也會帶來閑雲野鶴的喜樂。

精神分析大師弗羅姆·瑞茨曼說,孤獨是一種我們會不計代價想要去避免的東西。我們的潛意識為了逃避它,做出許多超出想像的事情來。但另一方面,孤獨的存在有時對我們來說,也存在著服務的意義和功能。與我們看起來的表現不同,在潛意識裡,我們會秘密地主動尋求孤獨。

主動尋求孤獨,往往是自戀又自卑的人們慣有的行為。

剩女們的身上,又普遍具有這種心理特質。

因為自卑,主動迴避人群,拒絕親密關係,封閉在自己的空間里,在生理上或心理上與他人隔離開來,防禦可能的傷害。孤獨對自卑者,是一種保護。

因為自戀,會呈現一種「虛假的獨立狀態」(pseudo-independence),讓自己陷入自我強大的幻覺,以為雌雄同體,無所不能,不需要任何人,能控制一切,包括身體的衝動、情感的需要、慾望的膨脹,和身邊的整個世界。孤獨對自戀者,是一種成全。

一個人若貪戀上孤獨,就不太好辦了。

畢竟,我們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拯救一個自我囚禁的人。

過去的傷害

許多恐懼親密關係的人,都受過嚴重的傷害。比如,原生家庭的失衡,童年的隱傷,成年後的戕害。

出於心理放大效應,即暈輪效應,我們會不自覺地以偏概全,恨烏及屋。

比如,幼年時因父親對母親的長年家暴,對婚姻充滿恐懼;童年時被性侵,產生性抗拒或者性扭曲;成年時被人渣所傷,對世界再無信任。這些不圓滿的愛雖然結束,但因為十年怕井繩式的心理防禦,在生命中留下漫長的後遺症——痛苦、暴戾、怒不可遏,甚至盲目、迷失、談愛色變。

傷痛固然可怕,但我們必須活在今天。

將匕首埋在心間,必然會帶來自毀毀人的結局。

就像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愛戀加拉蒂而不得,自我放逐,到了荒蕪的伊薩卡島,他一直無法釋懷,從憎恨加拉蒂開始,轉而憎恨全人類,變成兇殘的食人族。

人們容易活在創傷後的世界中,即便環境已改,時間已過去多年,也沒有辦法調整過去適用的行為/情緒反應模式。但也正是如此,此時你才更需要意識到,你比你自己以為的更需要親密關係。

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奧德修斯途經伊薩卡島,設計戳瞎了巨人的獨眼,並說,我的名字叫「沒人」。

巨人痛苦哭號,同伴們問他,誰傷害了你?巨人大喊,沒人傷害我,沒人傷害我!

波呂斐摩斯的哭號、迷失和盲目,也是一種寓言,預示了為情所傷者的精神困境。沒人傷害我,只有自己,一直在對自己倒戈相向,不饒恕,不放過,放大痛苦,自我加罰。

標害怕他人對自己失望

1965年由ELLIOT ARONSON 和 DARWY LINDER提出,為了把這個理論延伸到心理學的層面上,他們做了一個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有4種實驗條件:

1. 肯定評價——被試者收到自始至終的肯定評價

2. 否定評價——被試者收到自始至終的否定評價

3. 獲得——開始為否定,逐漸趨向於肯定,最終轉變為肯定的評價

4. 喪失——開始為肯定,接著評價降低,最終轉變為否定

結果顯示,處於「獲得」環境下的被試者,是最愉快的一類,同時,與實驗者的關係也更親密。

相反,處於「喪失」條件下的被試者,是最排斥這種評價的。

常年獨處的剩女,習慣了來自陌生人一如既往的「肯定評價」,或者從無到有的「獲得」,因此,對「喪失」的承受能力,會漸漸降低。

但親密關係極容易製造出「喪失」環境,戀愛時甜言蜜語,你儂我儂,他可以將你捧為女皇、公主、天使,但過了蜜月期,生活步入庸常,一場接一場的吵架,一句接一句的貶低,會給關係帶來極大的破壞性。

張雨生不是唱過嗎?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進退我無權選擇,緊緊關上心門……

這一點,剩女們都懂。

因為恐懼這種傷害,會迴避期待。迴避對他人的期待,也迴避對婚姻的期待。

推薦閱讀:

結婚擇吉日的正確方法!必看!
男人將結婚當做終點,而女人卻將結婚當成起點
六爻斷男女結婚應期秘訣
高價彩禮背後,是女性地位的提高嗎?
這種手相的人,不是離婚就是被甩,並且不會再結婚

TAG:結婚 | 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