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界上的傳統火槍(上)

【戰神兵器解說第一期】

大家好,歡迎來到戰神兵器解說,我們都知道,隨著火藥的發明,表明戰爭由原來的冷兵器對戰逐步演變為熱兵器的對決,火器也就應運而生。本期的戰神兵器解說就來說說中國的傳統火槍。

一、火槍:

火槍是用一個或兩個竹筒裝上火藥,綁縛在長槍槍頭下面,與敵人交戰時,可先發射火焰燒灼敵兵,再用槍頭刺殺。這種火器在南宋時非常盛行。火槍由中國發明,並在歐洲發揚光大,歐洲的軍隊對於火槍這樣的裝備是非常熱衷的。尤其是德國和英國。德國的火槍技術和火槍的普及率乃是歐洲第一,不論是在發明了火門槍的火藥時代,或者是普魯士王朝戰爭時期,火槍的運用處於領先地位。

二、中式火槍:

突火槍:火銃就是最早期的火槍,是在中國宋代發明的,因為氣密性和槍管長度等問題,殺傷力不大,射程僅僅5─10m。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宋軍發明此種管狀火器。以巨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子彈。點燃引線後,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射程遠達150步(約230米)。這是世界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步槍。當時叫做「突火槍」,其基本形狀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其發射時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鐵管,右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射出石塊或者彈丸,未燃盡的火藥氣體噴出槍口達兩三米。這種原始的火槍真正所能起到的,也只有心理威懾作用。

由於火藥的原料配比問題,其推力相當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米,又因為射擊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運用現代的「三點一線」式瞄準方式,再因為其槍管為竹管,在射擊了大約四到五次之後,槍管末段的竹質就會因為火藥爆炸時的灼燒而變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會折斷,更有甚者,射擊的時候因為膛壓過高幹脆炸膛,竹子哪裡撐的住那樣的爆炸(至於其他後期火槍也有的弊病,暫時先不談),總而言之,威懾,威懾力量而已。

南宋突火槍

梨花槍,金人稱「飛火槍」,槍頭下裝有2尺長的葯筒。內含柳炭、鐵滓、磁末、硫磺、砒霜等混合藥劑,具有燃燒、毒煙、噴射等作用。明代火槍改進一步,槍柄6尺長,末端有鐵鑽,槍頭1尺長,槍頭下夾裝兩支噴射葯筒,用引信相連。使用時兩個葯筒相繼點燃噴射火焰;槍頭兩側有鉤鐮狀的鐵叉,兩長刃向上可作鎲用,兩短刃向下可作鐮用,具有燒、刺、叉、鉤等作用。

明代梨花槍,只有一個鐵筒,狀如尖筍,小頭口徑3分,可安引信,大頭口徑1寸8分,內裝毒藥,用泥封口。兵士們可隨身攜帶數個葯筒,以備更換髮射。噴射出的毒焰可達幾丈遠。清代梨花槍,長7尺3寸,槍頭由兩個5寸的直刃和6寸長的橫刃製成,刃下裝竹葯筒,長2尺6寸,束三道鐵箍,內裝毒性煙霧火藥,殺傷力亦很強。梨花槍經過幾代更迭而不衰,是因為它製作簡單,使用方便,且又有多種殺傷性能。因噴葯筒內裝有形似梨花的鐵蒺藜、碎鐵屑而得名「梨花槍」。這時期火槍是戰鬥中主要的輕型武器之一。南宋有位武將,名叫「李全」,據說他曾憑藉一桿梨花槍稱雄山東,被公認為「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梨花槍

鳥銃,又稱鳥嘴銃,是明朝與清朝時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在明嘉靖時傳入中國,與明朝原有的銃器相比是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這幾種部件,所以中國開始有可以在雙手同時持握時發射的銃器。

鳥銃在明嘉靖時由西洋傳入日本再傳入中國。明萬曆26年(1598年)趙士楨著成的《神器譜》中記載了鳥銃傳入中國後,中國原有的諸火器皆失其利,是因為中國原有的銃器需一手持柄一手燃葯因而較難命中目標,而形容鳥銃為:「後有照門,前有照星,機發彈出,兩手不動,對準毫釐,命中方寸,兼之筒長氣聚,更能致遠摧堅。」

《神器譜》中也記載了趙士楨參考了鳥銃與三眼銃的特色而制出迅雷銃(多管的鳥銃),參考了鳥銃與佛郎機銃的特色制出了掣電銃(後膛定裝彈藥的鳥銃)。

明天啟元年(1621年)刻印的《武備志》有將各國制的鳥銃相比較,認為嚕蜜銃最遠最毒。

明崇禎3年(1630年)刻印的《兵錄》記載已有燧髮式的鳥銃,也記載子母鳥銃配有插管式的銃刀(刺刀)。

和歐洲同時代的使用20至35克彈丸的輕型火繩槍相比,部分的鳥槍是高速輕彈(10克彈丸),精度較高,而威力較低,在與身著鐵甲的八旗軍對射時破甲力不足。

馬憲、李槐等人整理和傳授的鳥銃製造工藝一直沿用到清末都沒有較大的變化,雖然歐洲的火繩槍在三十年戰爭後被燧發槍替代(東歐在十七世紀仍然偏好重型火繩槍),但在中國,火繩槍和火繩槍工藝卻一直未被淘汰,直到民國初年。在此期間,明末畢懋康發明中國的自生火銃燧發槍,並被後來的清政府所採用,但是其延伸品卻被做成御制自來火槍一直被清朝貴族所佔有,決大多數的清軍依舊裝備大線槍與兵丁鳥槍等舊式火繩槍,甚至於依靠傳統的刀劍弓矢與裝備著先進燧發槍(鴉片戰爭時,歐洲雖然已經開始普及用雷汞擊發發射葯的擊發槍,但是鴉片戰爭中英軍用的仍然是老式的燧發槍。)的外國侵略者戰鬥。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為冷骨,裹紅鐵鎚成。先為三接,介面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凈,則發葯無阻滯。」這就是延用了數百年的鳥銃製作工藝,雖然在中國火銃的點火技術經過了幾次改良,但是傳統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拋棄,從第一支火繩槍起到二次大戰的數百年中一直採用,可謂淵源流長;明代早期採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採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卻縮短了鳥銃的製作時間,清代學習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扎,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只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只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

鳥銃

本期傳統火器就到這裡了,下期戰勝將解說西方的傳統火槍。

喜歡的歡迎點擊關注,評論。


推薦閱讀:

世界那麼大 ——從中國看起
男女純友誼:你複雜,世界就複雜,異性朋友也這樣!
禮運大同篇: 世界第一部人權憲章
从建筑师的设计角度上来看,一个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
我們要學會在愛的世界裡退步(婚姻感悟)

TAG:世界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