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宗講述】英武(3/8)四祖道信與牛頭法融

第一節四祖道信在中國禪宗史上,四祖道信是很重要的人物,他承先啟 後,使達摩禪向南方發展,從而把禪法推向一個新的境界。達摩所傳的禪法,以4卷本《愣伽經》教人。說一切有 情都有佛性,只為客塵所障,故需面壁坐禪,認得凡聖等 一,便是得道。故在行為方面倡導「忍」,在理智方面倡導 「悟」。這被稱之為「榜伽宗」,又稱「南天竺一乘宗」,是印 度禪的一種,主張共修,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慧可除傳法 僧燦外,還有一名叫僧那的弟子,「唯服一衣,一缽,一 食」。僧那的弟子慧滿,亦過著「一衣、一食,但蓄二缽, 冬則乞補,夏便通舍,覆赤而已,往無再宿,到寺則破柴, 造履,常行乞食。」據載在貞觀十六年(642)慧滿於洛州南 會善寺,倒宿墓中,仍拒絕齋宿之請。還有一位向居士,亦 是一位幽棲林野,木食澗飲的清士。所以道宣大師在《續高 僧傳》評述說:「人非世遠,碑記罕聞,微言不傳,清德誰序?深為痛矣!」到了七世紀時,宗風逐漸改變,頭陀獨行 的人不多,漸趨於講誦註疏之學,故爾道宣又說「誦語難 窮,勵精蓋少」。這種轉折,應該始於四祖道信。道信(580—651)蘄州廣濟(湖北廣濟)人,俗姓司 馬。據《景德傳燈錄》卷3載,於幼時即慕空宗諸解脫門而 出家,隋開皇十二年(592),人舒州皖公山參謁僧璨,言下 大悟,奉侍9年(一說10年),得其衣缽。僧璨遠遊羅浮 時,不許隨從,囑以「但於後住,必得大益」。道信別師後, 初往吉州(江西吉安),住若干時,欲往衡岳,路過江州 (今江西九江),為道俗所攀留,上廬山大林寺。大林寺是古 三論宗棲霞法朗門人而兼受天台智者禪觀的智錯法師 (533—610)道場,道信住此10年。607年,是僧璨圓寂後 的第二年,道信時年28歲,收7歲童子弘忍為徒。弘忍終 身師事道信,而得達摩禪的傳心法印之人。道信嘗從廬山絕頂,遙望江北黃梅雙峰山(亦稱破頭 山)紫雲結蓋,潛於往訪,會黃梅道俗遨請渡江教化,於是 依山探勝,見雙峰有好泉石,便停留居住凡三十年,故世人 稱之為「雙峰道信」。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聞起道風, 三詔人京,他均上表辭謝,帝乃遣使,謂若不起,命取首 級,道信引頸就刃,神色f然,使者異之。還人奏,帝愈嘆 慕,賜珍繒。永徽二年(一說永徽元年)閏九月,垂誡門 人,安坐而寂,世壽72歲,建塔於東山黃梅寺。因弟子弘 忍居於東山黃梅寺弘傳禪法,故世人稱道信與弘忍之道法為 「東山法門」,並尊道信為東山法門之初祖。大曆年中,唐代 宗敕謚「大醫禪師」,塔號「慈雲」。道信傳法付衣於弘忍,是為嫡傳,有倡曰: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道信著有《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原書已佚。據《榜 伽師資記> 所引之資料,推渕道信主張以坐禪觀心之五種禪 要,即知心體、知心用、常覺不停、常觀身空寂、守一不移 等。此外據《續高僧傳》說,荊州神山寺玄爽、四層寺的法 顯和南嶽的善伏,都向道信問過禪法。但重要的弟子尚有金 陵法融,創「牛頭禪」與「東山法門」相對峙。據《五燈會 元》卷1記載,道信曾告眾曰:「吾武德中游廬山,登絕頂, 望破頭山,見紫雲如蓋,下有白氣,橫分六道,汝等會否?」 忍曰:「莫是和尚他後橫出一枝佛法否?」祖曰「善。」因此 法融亦後來研究禪宗的史學家稱為「四祖旁出」。達摩面壁 有九年之說,而《歷代法寶記》稱道信「晝夜常不卧,六十 余年脅不至席」,足見他的禪定功夫之深,而達摩至道信, 達摩禪分裂為「東山法門」與「牛頭禪」,是達摩禪發展過 程中的一大變化。自達摩、慧可到僧璨,均以載道之身潛隱於城市與山林 之間,宗風尚未顯著於世。道信於雙峰擴大門庭,高樹玄 風,南北學者聞風嚮往的達五百餘人。這是達摩禪在發展過 程中極大的變化。道信弘化的年代在隋末唐初,山林間五百 餘人僧團的生活還缺乏有力者經濟上的支持,推測他們的經 濟來源一是集體勞動自給自足,一是得到廣大信眾的支持;達摩禪的基本理論與特色,是向著這個兩方面發展的。據說 慧可晚年,隱形變服為俗人勞作,知道他的人責備說,你是 大禪師,怎做這種賤事呢?慧可正色道:「我自調心,何關 汝事? 」這基本上說明了禪是與實際勞動生活相融為一體的;另一方面禪是排斥教條,能用大眾語言表達禪的理論與精 神,沒有文化的勞動大眾也得到禪學理論與修持的熏習。弘 忍會下竟達千人,進而到慧能大師以下,大規模的禪林僧團 逐漸發展,遍佈於叢山萬峰,繪出了中國禪宗生活的特有風 貌。若說慧能是中國禪宗的真正創始人,而道信則是奠基 者。初祖達摩行化於嵩山、洛陽之間而終其身,二祖慧可行 化的根據地始終未離河南,僧璨曾一南遊廣州羅浮,經常往 來隱居於皖公山、司空山,廬州(安徽安慶)獨山樑靜寺也 有其足跡,而說明曾璨已離黃河而傍繞太湖,南近長江了。到了道信,初住吉州,繼上廬山,終移雙峰,曾訪金陵牛 頭,因而達摩禪也就跟著他南移,其傳播中心地則已是長江 一帶了。這種禪法自南而北,和當時的三論宗、天台學派的 發展同其趨勢,達摩禪實際南播而植根者就是四祖道信。達摩傳法並付《愣伽經》于慧可以印心,慧可傳增璨都 是用《楞伽經》作為宗典,到了道信,開始勸人持誦《摩訶 般若波羅蜜》。據《五燈會之》卷1記載,隋大業十三年 (617)道信領徒眾至吉州廬陵,遇群盜圍城七旬,其時泉井 枯涸,眾皆優懼,道信乃勸城中道俗念《摩訶般若》;盜賊 遙望城,如有神兵守之,相謂曰:「城內必有異人,不可攻 矣!」遂解圍而去。在《愣伽師資記》道信傳中說:「我此法ni要依《愣伽經》,諸佛心為第一,又依《文殊般若經》一行 三昧。」已是明確地把《榜伽》、《般若》擺在同一地位;接 著,更為詳盡地發揮「般若一行三昧」的意旨,指出其主要 精神是「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行動施為,皆 是菩提。」這種把禪的內心生活從實際生活中再現,正是達 摩禪的精神與要求。《愣伽經》的理論雖然建立在般若基礎 上,畢竟法相過雜,易於流於「名相」之學。到了道信,強 調了般若法門,當然是有其客觀的原因和主觀的要求。繼道 信之後的弘忍和慧能,更致力於般若的提倡。弘忍門下身為禪宗北宗領袖的神秀,以擅長《愣伽經》著稱,但當武則天 問弘忍的「東山法門」是「依何典誥」時,神秀毫不諱言是 依《文殊般若一行三昧》。如果探究禪宗南宗慧能以後,《楞 伽經》很少有人過問而成為冷門,《金剛般若經》轉成為禪 宗南宗頓悟法門的印心宗典,這種轉變,也顯然是由道信倡 導而形成的。達摩禪自道信,始把思想中心更偏重地歸於般若,以念 《般若經》退賊兵的故事,反映出了當時人們對於《般若》 的信奉及道信與《般若經》的關係,在《人道安心要方便 法》中,道信明確地說:「我此法要,依《愣伽經》諸佛心 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原書已佚,僅由 《楞伽師資記》道信條之記載而知其大概,道信主張禪修觀 心為主之五種禪要為知心體、知心用、常覺不停、常觀身空 寂、守一不移。他說:「一者,知心體,體性清凈,體與佛 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恆寂,萬惑皆如;三 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四者,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人身於法界之中,未曾有礙;五者,守一不移, 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人定門。」這五種禪要既 容納了傳統禪學的修心內容,又以般若空觀發揮了慧可、僧 燦禪學即心即佛、萬法一如的思想。儘管如此,道信的禪法 仍是依教明禪,未超出「藉教悟宗」的範圍圈子。道信所依《文殊般若經》,主旨在於宣揚「諸法皆空」 的般若思想,述及到了佛性、如來藏,及眾生與佛性不二。 與真常佛性論有所不同,而是從「性空」實相的角度來論 證,把包括佛與眾生在內的諸法統歸於非有非無的性空實 相,認為「佛與凡夫二法相空」,從而提出了 「一行三昧」 的念講法門。一行三昧指心專於一行而進行禪修之正定,亦 被稱之為一相三昧或真如三昧。一行三昧被分為二:(1)乃 以定心觀法界平等之相,稱之為理之一行三昧。人此三昧, 則知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為平等無二,無差別相,故於行 住坐卧等一切處,能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凈土。所以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說:「一莊嚴三昧者,得是三昧,觀諸 法皆一,或一切法有相故一,或一切法無故一,或一切法空 故一,如是等無量皆一。……是三昧常一行,畢竟空相應昧 中,更無餘行次第。」(2)以一心念佛之念佛三昧,稱之為 事之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卷下說:「善男子、善女人, 欲人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 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 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切法空即般若 實相,一行三味即是以此為觀想對象,並以此為唯一行相的 禪定,通過「繫心一佛,專稱名字」的念佛即能人此三昧,證得佛智,等同於佛。道信將這種即假而空、生佛不二的實 相念佛法門與《楞伽經》的「諸佛心第一」相結合,成就了 自己的「安心方便法門」。他把「繫心一佛」與繫念自心聯 系起來,強調所念之佛即是心,念佛之心即是佛,念與所念 皆不離心,心就是佛。道信的如來禪就是「安心」,心得以 安,「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住是一心中,諸結煩惱, 自然滅除」。道信所說的「心」,既保留了《楞伽經》的如來藏清凈 心之義,又通過般若實相說而更多地轉向當下念佛的現實行 者之心。因此,在修行觀上,他一方面提出了觀心看凈的方 便法門,另一方面又依於無所得心而倡導一種隨心自在,無 礙縱橫的修行觀,是為以後禪宗南北分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神秀繼承發揚觀心看凈而強調「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慧能則發揮他的擇心自在而突出了無相、無念、自在解脫。 達摩禪到道信,內心生活更充實、領域更擴大,在實際生活 中的作用更為圓熟而有力,從而培育出東山法門的弘忍禪和 法融的牛頭禪,使當時偏重於學究式的南方佛教從義學中呈 現出了生龍活虎的氣象。第二節法融與牛頭禪法融(594—657)是四祖道信旁出,他所創立的禪學, 從達摩禪系中別樹一幟,超然於當時南頓北漸之爭,並建立 了東南正法的法幢,稱之為「牛頭禪」。法融亦稱慧融和懶融,潤州延陵(江蘇鎮江)人,俗始 韋。他生得堂堂儀錶,巨大頭顱,體力勝人。年十九時,盡 通經史,偶讀《大般若經>,頓悟真空之理,感慨嘆曰:「儒 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止觀,實可舟航。」遂皈依佛法, 入茅山(江蘇句容縣)依三論宗匠靈法師出家。這靈法師據 近代學者考證,乃是茅山豐樂寺的大明法師,和吉藏大師同 是三論宗師法朗的門下,法朗於581年逝世,大明法師即率 原法朗門下部分弟子人茅山,終身不出。法融初出家依三論 宗師學習「三論」(《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於茅 山,據惠詳《弘贊法華傳》說,大明法師逝世後,法融出茅 山,遍歷鹽官邃法師、永嘉永安寺礦法師、會稽一音寺敏法 師、鐘山定林寺旻法師座下聽講經論,這些法師都是「當時 義海」,不是法朗的門人,便是吉藏的弟子。法融如此遍參 當時的三論學者,和他欣慕「般若止觀,實可舟航」的出家 動機相符合的。法融最後「歸丹陽牛頭山幽棲寺,別為小 室,精修故業」,這「故業」就是三論宗的法門修習止觀。武德七年(624),朝庭解散部分的僧尼,法融為了護持 佛教及江表五千僧尼的安全,到京城請願。大約在這個時 候,他就移住金陵牛頭山佛窟寺。佛窟寺擁有江南最大最豐 富的書庫,這個書庫是劉宋時代劉司空所發起、搜羅抄寫佛 教、道教、儒家、諸子、經史文集、以及醫方圖符,稱之為 「七藏經書」,法融在這裡「即於內外尋閱,不謝昏曉,因循 八年,抄略粗畢。」他以為「慧(文字性的)發亂綜,定心 開府」,所以凝心宴默,前後達二十年,專精匪懈,人大妙 門。貞觀十七年(643),於幽棲寺北岩下別立茅茨禪室,傳說有百鳥銜華,虎狼圍居之端,凈侶四至,有百餘人從他息 心修禪。永徽三年(652),受當地宰官的禮請,在建初寺 (在今南京)講《大般若經》,聽眾達千餘人。睦州陳瑱真起 義,法融的禪室中住了三萬多人,生活非常艱困,他每天下 山到八十里外丹陽化緣,親自擔米一石八斗回山供濟大家, 經過一百多天,亂事才平息下來。從這些史料里,可以得知 法融是一位護熱忱,慈悲之心十分難得,因此道宣稱讚他 是「寒木死灰,英英間出」的開士。顯慶元年(656),再請 受出山,仍在建初寺講經。第二年(657)示寂,世壽64歲。從法融的修學與弘化來說,稱得上是一位禪教並重,實 修證悟的學者。在唐貞觀年中,四祖道信遙觀氣象,知牛頭山有奇異之 人,乃躬自尋訪,相與問答之後,法融乃請四祖為說真要。 道信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 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入夢幻。無三界可 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 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缺少,與佛何殊?更無別 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 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 卧,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法融問:「心即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四祖說:「非心 不問佛,問佛不非心。」法融又問:「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 時,心如何對治?」四祖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大師 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謝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後當有 五人達者,紹汝玄化。」道信對法融的說法,表達出他的隨心自在,任意縱橫, 觸目遇緣,悲是佛之妙用的飽滿作用。到道信,更顯示出達 摩禪不是停留在般若理論與向理性中乞討生活的,而是通過 理性生活去掌握一切具體事物生活的最高原則;這樣的禪才 是在實際生活中起畫龍點晴的作用,在南泉普願(748— 834)的一則公案中可以體會到其中的味道。有僧向南泉: 「牛頭(法融)未見四祖(道信)時,為什麼鳥獸銜花來供 養?」南泉云:「只為步步踏佛階梯。」僧云:「見(四祖)後 為什麼(鳥獸)不(銜花)來?」南泉雲:「直饒不來,猶較 王老師(南泉自稱)一道線。」這則公案故事,第一句答語, 意指法融尚著佛求,心未忘緣,故惹鳥獸銜花,自見四祖 後,翻身沒人實際生活中來,不滯一物而能與萬物為一,故 不再招惹一鳥一花之境了。 「猶較王老師一道線」之意,乃 說法融見四祖之後,不只在高髙山頭上立,也能在深深海底 行,那是很可讚許的。雖然較南泉的境界尚差之一線,而實 際只是南泉對發問人的一種作略,實際上已是深許牛法和追 美道信了。從而指出了道信把專門從事打坐而實踐著「步步 踏佛階梯」的法融,從枯禪中拉回到實際生活中來,直叫他 不只是在靜的生活,而且是叫他在動的生活中去「任直選」, 只有動靜不二,才能稱之為「守一不移」。所以,牛頭法融 的法席也能大盛。牛頭法融自成一派,此為禪宗分派之始。世人乃以之與五祖弘忍之「東山法門」之東山宗相對稱,特稱為牛頭宗。 牛頭宗仰推法融為初祖,而法融是宣講經論而兼有著作的禪 者,其主要著作有《絕觀論》、《心銘》、《凈銘經私記》、《法 華經名相》等。從這些著作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法融的禪學 思想與達摩禪系的東山法門是相對立的。達摩禪從「二人四 行」的「安心」,及傳說的「安心法門」,道信的「入道安心 要方便」以來,一貫以安心方便著名。而道信從「念佛心是 佛」,樹立了 「即心是佛」、「心凈成佛」,更顯示出了《楞伽 經》佛語心的特色。對於這,牛頭禪採取了獨特的立場,從 《絕觀論》中可以得到了解。《絕觀論》發端說:「夫大道沖虛幽寂,不可以心會,不 可以言宣,今者假立二人共談,」 「鹿是門頭緣門起決,注是 答語入理除疑」。弟子為「緣門」,老師是「人理」,全書為 問答體裁。闡說心境相融等禪要,以論有心無心、凡聖、道 本法用、空無相、真如實相、草木合道、實空受熏、十善五 戒、法非法、正見、如來等,最後顯示畢竟至理乃「絕言 詮」之理。在別本的末尾更載有23項問答,以論妄想、如 來藏、眾生本法等。《絕觀論》之第一問曰:「云何名心?雲 何安心? 」答曰:「汝不須立心,亦不須強安,可謂安矣!" 只此開宗明義,便顯出了豐頭禪與東山禪的顯著對立。延壽 大師的《宗鏡錄》卷97說:牛頭融大師《絕觀論》:「問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 觀,並悉是心。問:心若為?答:心寂滅。」「問:何者為體?答:心為體。問:何者為宗?答:心 為宗。問:何者為本?笞:心為本。」sTI「問:何為定慧雙游?云:心性寂滅為定,常解寂滅為 慧。問:何者是智?云:境起解是智。何者是境?云:自身 心性為境。問:何者是舒?云:照用為舒。何者為卷?云:寂滅無來去為卷。舒則彌游法界,卷則定(此字疑是「蹤」 字)跡難尋。問:何者是法界?云:邊表不可得,名為法田 」界。《宗鏡錄》所引的《絕觀論》與其他的版本有異,說明 在長期的流傳中有不同的傳本。近代佛學泰斗印順法師結合 各種傳本進行了對比研究,認為「空為道本」、「無心合道」 可作為牛頭禪的標幟,代表法融的禪學。「空為道本」當是 「虛空為道本」,這裡的「虛空」,是性空、空寂、寂滅的異 名,如經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如虛空」。道,是不落於名 言、心思的,凡言說所及的,心思所及的一切相對(佛法中 稱為「二」)法都不等於道,道是超越一切而不可思議的。 牛頭禪是植根於般若空觀的一個禪學派別,《絕觀論》和 《心銘》代表了牛頭禪的早期思想。宗密在《禪門師資承襲 圖》中說:法融「先因多年窮究諸部般若之教,已悟諸法本 空,迷情妄執。後遇四祖,印其所解空理,然於空處顯示不 空的妙性故。不俟久學,而悟解洞明。」在闡述牛頭宗的 「宗意」時,說「體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 始空。迷之為有,即見榮枯貴賤等事;事迹既有相,違相順 故,生愛惡等情;情生則諸苦所系,夢作夢作,何損何蓋。 有此能了之智,亦如夢心,乃至沒有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夢 如幻。既達本來無事,理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苦因,方度 一切苦厄。」牛頭禪以般若思想為背景,達到世界萬物以及社會人生如夢如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喪己忘情」,超脫 一切苦難而獲得解脫。博陵王問法融:「境緣色發時,不言 緣色起,云何得知緣?乃欲息其起。」法融回答說:「境色初 發時,色境二性空,本無知緣者,心量與知同,照本發非 發,爾時起自息,抱暗生覺緣,心時緣不逐,至如未生前, 色心非養育,從空本無念,想受言念生,起法未曾起,豈用 佛教令。」以此宗密稱牛頭禪所謂「泯絕無寄宗」,此從石 頭、牛頭下以至徑山,皆此一宗風。牛頭禪發育於三論宗和南朝玄學發達的地區;所以受兩 者的影響很大,從《絕觀論》中可以看到與莊子神秘主義以 及玄學「得意忘言」之說相通之處。在禪法上,法融重「無 心絕觀」或「絕觀忘守」,認為「無念即無心,無心即真 道」,故以「喪我忘情為修」,這與東山法門的坐禪觀心是不 相同的,而與玄字思想有很深的關係。同時受南方佛學的影 響,牛頭禪提出「道遍無情」、「無情成佛」的觀點。三論大 師吉藏在《大乘玄論》中說:「若眾生成佛時,一切草木亦 得成佛。」後來天台宗之湛然則直接提出「無情有性說」即 受此影響。而「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充 分表現出牛頭禪的特色。可以說禪在中國化的過程中,牛頭 禪起過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表現在老莊化、玄學化方面。法融的法嗣主要系智嚴,尚有金陵鐘山之曇璀,吳郡 人,唐天授三年示寂,享年62歲。此外,尚有元上之智誠 等九人。智嚴為曲阿人,姓華。弱冠時智勇超人,身高七尺六 寸,為隋大業之中郎將,頻立戰功。唐武德年中,他40歲時,入舒州皖公山,從寶月禪師出家。貞觀十七年歸建業 (南京),人牛頭山謁法融,參究生死大,得法融授法。智嚴 後傳法意方後,移住白馬、棲玄兩寺,又移居石頭城。儀鳳 二年(677)示寂,世壽78歲,戒臘39年。其門人除慧方 外,得方者尚有八人。慧方潤州延陵人,俗姓濮。初投開善寺出家,後人牛頭 謁智嚴,稟承心印為牛頭禪第三祖,十餘年不下山,法門興 隆,後度法持,遂歸茅山。唐天冊元年入滅,世壽67歲, 戒臘40年。法持為潤州江寧人,俗姓張。幼年出家,30歲時從五 祖弘忍學禪,心華開發,為弘忍大師門下十哲之一。後謁牛 頭慧方,握山門之法柄,並傳法智威。長安二年示寂於金陵 延柞寺無常院,世壽68歲。門下得法者除智威外,尚有弘 仁等人。智威亦是江寧人,俗姓陳。幼年出家於天寶寺,20歲 時拜謁法持,傳授心印,維護山門。傳法于慧忠外,禪功傑 出者,尚有宣州安國寺玄挺、潤州鶴林寺玄素、舒州天桂山 崇慧等,均為禪門法將。智威禪師當時威名,僅次於北宗神 秀、南宗慧能。於開元十七年(729)示寂,世壽77歲。玄素之法嗣有臨安府徑山(中國五山之一萬壽寺)開山 道欽禪師,為蘇州崑山人,俗姓朱。初研儒學,年28歲遇 玄素,傳授心印。後抵臨安,駐場徑山創建道場。馬祖道一 禪師曾有書信,以試共禪功,又令門人智藏作禪學問答。大 歷三年,唐代宗詔請諮詢法要,賜號國一,貞元八年人寂, 世壽79歲,敕謚大覺禪師。他的傳法門人為杭州富陽鳥窠m_了 道林禪師,俗姓潘。9歲出家,21歲於荊州果願寺受戒,隨 宗|長安西明寺復禮法師聽講《華嚴》、《起信》等經論。唐代宗 J 召道欽人京時,有緣得以謁見,並得正法。禮孤山永福寺辟支佛後,人秦望山,於松樹下坐禪與鳥鵲為伍,時人稱之為 鳥窠禪師和鵲巢和尚。元和年中,白居易為杭州郡守,親自 前往諮詢佛法大意。,白居易問:「禪師住處甚危險。」時道 林曰:「太守尤為甚。」白居易曰:「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 有?」鳥窠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居易又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居 易曰:「三歲孩兒也解恁玄道師答曰:「三歲孩兒雖道得, 八十老翁行不得。」從此,白居易有所省悟,執弟子禮。道 林禪師於長慶四年(824)示寂,高壽84歲,法嗣有杭州招 賢寺會通禪師。牛頭禪之嫡傳六祖為慧忠,潤州上元人,俗姓王。23 歲時受業於莊嚴寺,後從牛頭智威聽聞心要,更歷參諸方, 後還牛頭住持山門,門庭鼎盛。智盛曾作偈問慧忠曰:「莫 繫念念,成生死河,輸回六趣海,無見出長波。」慧忠答曰: 「念想由幻來,性自無始終,若得此中意,長波當自止。」智 成又問:「余本性虛無,緣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還歸空 處坐。」慧忠答曰:「虛無是實體,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須 息,即泛般若舟。」並作安心偈曰:「人法雙凈,善惡兩忘, 直心真實,菩提道場。」如此牛頭法融之禪風,一時在金陵 地主隆盛。縣令張遜敬仰慧忠禪師而歸信,虔請住持莊嚴 寺。大曆四年(769)人滅,高壽87歲。傳法弟子除佛窟惟 則、天台雲居智外,尚有得法者34人。借牛頭禪於六祖慧忠之後,由於失去宗主,宗風漸漸萎頹不振,最後法統終於 絕斷。但值得一提的,當中唐之頃,日本傳教大師來華,抵 唐興縣,遇脩然禪師,傳授牛頭禪學。
推薦閱讀:

牛頭馬面是……
教你幽默到心田(劉墉)----- (11)第十一章 牛頭不對馬嘴

TAG:禪宗 | 牛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