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典名著
06-14
【創作背景】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3年(629年),年僅29歲的青年和尚玄奘帶領一個弟子離開京城長安,到天竺(印度)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過高昌國時,那裡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國王見他們是從大唐來的和尚,非常高興,願封他們為護國法師,加上黃金百兩、駿馬千匹。弟子動搖了,最後留在了高昌國,而玄奘偷偷溜了出來向西逃去。不料被高昌國士兵截住。沒想到他們是前來護送玄奘西去取經的。士兵送給玄奘一匹白馬和一些文書,玄奘感激不已。他向王宮方向拜了幾拜,就騎馬西去了。玄奘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貞觀20年(646年),46歲的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為防止經文被盜,玄奘在唐朝皇帝的幫助下修築了大雁塔,保存經文。他這次西天取經,前後十九年,行程幾萬里,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改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偉大文學巨著。【商業價值】傳世之作自然擁有它永恆的魅力,《西遊記》從時間上看400多年經久不衰,從影響看遍及全世界。一部富有神奇色彩、描述佛家弟子不遠萬里、歷盡艱難險阻求取佛經的神話小說,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令世人傳誦不衰呢?《西遊記》除卻本身引人入勝的情節外,還包含了許多可以品嚼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孩子們喜歡其情節的離奇與絕妙;成人喜歡其充滿正義、善良真誠、樂觀勇敢、自信與執著的人物精神;娛者愛其可以給自己帶來無窮快樂與藝術享受;學子戀其可以久久賞讀,品味其中深含的學術韻味;而智者可以從中體會出更多的生活哲理與人生智慧。中國西遊管理第一人馬修鵬老師,先後研讀吳承恩《西遊記》原著不下20餘遍,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並參閱大量文獻資料、網友觀點,將《西遊記》中吳承恩所帶給人們的更多哲理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自主研發出一整套適合現代企業管理的《商解西遊》系列管理課程,將《西遊記》的商業價值發揮到制高點!其中包含了:團隊管理、性格分析、職業規劃、領導藝術、營銷策劃、識人用人、企業家精神七堂課程共十四天的講解。【文學特色】《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點。大英雄的不凡氣度,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是為人性,毛臉雷公嘴,山大王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則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大鬧天宮的桀驁不馴,與西天取經相比似乎改變許多,其實悟空的個性仍然沒有變,比如在騙取妖怪的二件寶物,讓玉帝派人裝天,威脅道:「若不從,即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觀世音菩薩所派,咒她「活該一世無夫」,對如來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稱呼」,孫悟空,這麼一個不「聽話」,不為強勢屈服的硬漢子,躍然紙上。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畢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荊斬棘,當開路先鋒,不辭辛苦污臭,所以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特別是他的很多小聰明比孫行者強,這也是孫行者做夢也不想不到他認為的獃子居然是這麼一個「陰險」「狡詐」的傢伙,行者化緣的齋飯,八戒吃的最多,行者打敗妖怪,八戒撿便宜,沒事挑撥唐僧念緊箍咒「制裁」一下行者,可是在唐僧眼中,他還是一個老實人,是個好徒弟,這也是行者的聰明不如豬八戒的地方。但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寫一個弱點很多的人能討人喜歡,讓人記住,是很不容易的。沙僧的形象寫得也不錯,但比起孫悟空、豬八戒來,則要遜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鮮明的性格特點,這不能不說是《西遊記》的缺憾。儘管如此,他仍是不可或缺的配角,當孫行者和豬八戒鬧矛盾的時候,須由他出來勸說調解,兩位師兄外出時,由他陪伴師傅。如果沒有這一個徒弟,唐僧就危險了,經也取不成。《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文學著作。【相關版本】現有版本1、《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簡稱世德堂本或世本。二十卷一百回。封面、扉頁未見。目錄頁首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尾題「出像西遊記」。正文每卷多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其中卷十二至十六、十八、二十首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遊記」;正文每卷尾:卷一、卷七題「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卷二、四、五、八、十二、十三、十九題「出像西遊記」,卷六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遊記」,卷十四題「西遊記」,其它各卷缺。正文每卷首第二行下題:「華陽洞天主人校」;第三行下題「金陵世德堂梓行」,其中卷九、十、十九、二十則題「金陵榮壽堂梓行」,卷十六則題「書林熊雲濱重鍥」。版心上題「出你西遊記」,偶或題「西遊記」。金書二十卷一百回,每卷五回。以宋邵雍《清夜吟》詩「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二十字為卷目。目錄頁每五回回目前分別題「月字卷之一」、「到字卷之二」等,余類推;正文每卷首書題下亦題「月字卷之一」、「到字卷之二」等,但三、四、十四缺卷目。2、《新鐫全像西遊記傳》,簡稱楊閩齋本。二十卷一百回。封面題「新鐫全像西遊記傳」,大字分兩行;中題小字「書林楊閩齋梓行」。目錄頁首題「新鐫京板全像西遊記」。正文每卷卷首和卷尾題署不一。卷首:卷一、卷二題「鼎鐫京本全像西遊記」,卷三、四、五、十一、十三題「鼎鐫原本全像唐僧西遊記」,卷六、十、十八題「鼎鐫京本全像唐僧取經西遊記」,卷七題「鼎鐫原本全像西遊記」,卷八題「新刻京本全像西遊記」,卷九題「新刻原本全像西遊記」,卷十二題「新鐫全像西遊記」,卷十四、二十題「鼎鐫京本全像唐僧西遊記」,卷十五題「新刻全像唐僧西遊記」,卷十六題「新鍥全像唐僧取經西遊記」,卷十七題「鼎鍥原本全像唐僧取經西遊記」,卷十九題「鐫原本全像唐僧取經西遊記」;卷尾:大多數題「西遊記」,卷二、十一、十六題「全像西遊記」,卷五題「京本全像西遊記」,卷十四題「新刻京本全像西遊記」,卷十題「新鐫原本全像西遊記」,卷十三、十五題「新刻原本全像西遊記」,其它各卷無。 3、《唐僧西遊記》,二十卷一百回。 4、《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白文簡稱李評本,一百回。 5、《西遊證道書》,白文簡稱證道書本,一百回。 6、《西遊真詮》,白文簡稱真詮本,一百回。 7、《西遊記評註》,白文簡稱評註本,一百回。 8、《西遊原旨》,白文簡稱原旨本,一百回。 9、《通易西遊正旨》,白文簡稱正旨本,一百回。 10、《唐三藏西遊釋厄傳》,即吳本,共十卷。 11、《西遊記傳》,即楊本,共四卷四十一回。 12、《新說西遊記》,白文簡稱新說本,一百回。 13、《續西遊記》,是《西遊記》的一部續書,其內容是寫唐僧師徒第一次取經見如來佛後,在漫長的返回東土道路中發生的故事。各國譯本《西遊記》還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譯名也有多種:《聖僧的天國之行》、《一個佛教徒的天國曆程》、《猴》、《猴王》、《猴與諸神魔歷險記》。在其他國家,最早關於唐僧取經故事是明代前期的朝鮮文譯本,不過那是取經故事,與《西遊記》不完全是一回事。《西遊記》最早的正式譯本是18世紀中葉的日文譯本。(1)《猴》:關於中國古典小說方面的譯著,以亞瑟·戴維·韋利(Arthur DavidWaley,英國,1889—1966)的《猴》(《西遊記》)最為著名。由於《猴》之譯筆生動活潑,使《西遊記》這部古典名著在西方盡人皆知。韋利譯為《猴》(Monkey)的《西遊記》節譯本,1942年由倫敦喬治艾倫與昂溫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後多次再版,並被轉譯成西班牙文、德文、瑞典文、比利時文、法文、義大利文、斯里蘭卡文等,在歐美產生廣泛的影響。書前附有胡適《西遊記考證》一文。雖是節譯本,但譯文能傳達原著的風格,在西方被認為是高水平的。歐美一些重要的百科全書,在評介《西遊記》時都是以韋利的譯本為依據的。如《英國大百科全書》寫道:「十六世紀中國作家吳承恩的作品《西遊記》,即眾所周知的被譯為《猴》的這部書,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美國大百科全書》寫道:「在十六世紀中國出現的描寫僧人取經故事的《西遊記》,被譯為《猴》,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2)新的日文譯本:岩波文庫版《西遊記》以明代《李卓吾批評本》為藍本,共分10卷,每卷10回。該版本最初的譯者是曾經翻譯《金瓶梅》的日本著名翻譯家小野忍。1983年小野忍去世之後,中野美代子承接了從第4卷開始的翻譯工作,並於1998年譯出了4至10卷的初稿。此後,中野美代子對全書的風格、文字進行了統一、潤色。還重新翻譯了1至3卷,以更好地體現《西遊記》原著的全貌。【發源地】宋殿興宋殿興潛心十餘年考證:《西遊記》發源於鞏義慈雲寺。宋殿興,66歲,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大峪溝鎮楊里村人。2005年在大峪溝鎮政府退休,從1998年,他大部分的業餘時間,就去慈雲寺潛心研究那裡留下的明代碑刻。7月16日,河南省鄭州市鞏義66歲的宋殿興接到了北京大學哲學系的錄取通知書,通知書顯示,他被該校哲學系宗教學專業佛教文化方向研究生班錄取。十餘年來,宋殿興潛心研究慈雲寺文化,提出慈雲寺是《西遊記》發源地的說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范冰冰不適合穿龍袍?怎樣才能擁有氣質如蘭的高級古典美?
※山有木兮木有枝,讓你過目不忘的古典美男是誰?
※古典詩詞鑒賞——惠崇《春江晚景》
※『詩騷古典』第15期·仲夏雅韻唱和
※最美名字:650個古代經典人名